通鋼悲劇追問:揮不去的新版重組潛規則
通鋼悲劇追問:揮不去的新版重組潛規則
經濟觀察報 記者 種昂
吉林通鋼集團7月24日發生的重組方高管被圍毆致死一事,目前還在進一步調查中,然而「通鋼悲劇」引發的重組反思卻已在企業界蔓延——一些正在重組和打算重組的企業老總已經嗅到了重組的新潛規則。始於上世紀90年代的國企改制已經駛入深水區——建龍集團敗走通化鋼鐵集團(以下簡稱「通鋼集團」)這個極端事件卻揭示出,大型企業不僅規模龐大,相關利益鏈更加複雜,併購的規則也不同以往。 在很多民營企業老總看來,對於大型國企的重組,民企過去慣用的那套模式——擺平地方政府+資本輸入+市場化機制輸入——已很難適用。 整合多方利益 「建龍重組通鋼失敗,甚至付出生命代價,這既是一個極端案例,也是一個標誌性事件。」有著多年併購經驗的上海榮正投資公司董事長鄭培敏表示,它給予企業家一個重要的啟示,重組大型企業過去那套手法已很難行得通了。 「必須直面監管方、管理層、工會、銀行、供應商,甚至社區等多層面的利益平衡。」鄭培敏說,過去很多民營企業併購,只把目光盯在當地政府身上,認為只要把政府擺平就萬事大吉。豈不知大型企業是一個多重利益的集合,有著複雜的生態結構,重組將是多方利益的重新組合,各層面都應該考慮周詳。 天強管理諮詢公司總經理祝善波也認為,通鋼爆發極端衝突,很大程度上在於建龍仍然停留在過去重組中小企業的思維方式,把問題想簡單了。像通鋼這樣的老國企,本身就負載了很多社會職能,職工幾十年來也形成了固有的觀念。如果重組方在通關政府後強制推行一廂情願的改革,推力越大,阻力就會越大。 事實上,企業打通「政府關」後,重組仍然失敗的案例,並非只有建龍。2004年山東菏澤市政府把下屬5家醫院在半年內賣給了幾家民營企業。然而,醫院職工卻對民企的進入普遍產生了抵觸情緒,最終職工反彈強烈,迫使政府一個月內又將5家醫院全部收回。 即使是上海汽車集團這樣的大型企業,在重組韓國雙龍汽車後也沒有想到,在取得控股權後卻遭到了工會的強硬抵抗。一旦勞資談判破裂,雙龍進行破產清算,上汽持有的51%權益、數十億元的投資將會付諸東流。 山東如意集團是一家民營企業,近年來,如意集團併購了上千人的企業達11個。2008年,如意又併購了6700名員工的一家大型國有企業——櫻花紡織集團。 對於數年的併購體會,如意集團董事長邱亞夫說,併購一家大型國企會觸動原有企業方方面面的利益,大多數情況僅僅是單純資金上的問題,可以通過債務換股權、以資抵債等方式來化解。惟獨員工方面最為複雜、最為關鍵——既牽扯到個人利益,又必須在思想上進行說服。通鋼事件顯示,建龍方面的人根本沒有意識到職工反對帶來的後果。 一位通鋼職工對記者描述,7月24日陳國君本是去通鋼焦化工廠和煉鐵廠進行安撫,結果卻被上萬名職工圍毆。儘管不能排除有社會閑雜人員故意所為,但顯然建龍的人員並未得到大多數職工的支持和同情。 邱亞夫介紹,如意每次完成股權的過戶後,進駐工廠前,總是先對離退休職工、在崗職工、原有高管進行分類座談,針對被重組企業遺留的如醫療、養老、家屬入學等諸多問題,公司即使無法立刻解決,也會承諾在3年-5年內予以解決。邱亞夫認為,只有職工的情緒穩定了,企業穩定了,民企贏利的目標才能實現。而如果企業做大後,民營企業家也會真正明白,贏利的終極目的並不是個人財富的積累,而是為職工、為社會承擔更多的責任。 祝善波也表示,社會資本參與國企改制是大勢所趨,千萬不能以通鋼事件作為阻礙的理由。國有企業的改制,也不應以資產的增值為最終目的,而應以人員安置、社會責任的順利移交為核心。從這方面說,當地政府對於通鋼事件應負有責任,國有企業怎能一賣了之。 當兩種機制相遇 通鋼集團是一家有著50多年歷史的老國企,1958年,中國掀起轟轟烈烈的大鍊鋼鐵運動的那年,通鋼舉行了開工典禮。 而建龍只是一家成立於1999年的民營企業。建龍之所以在短短十年內獲得飛速發展,甚至鯨吞通鋼,建龍集團董事長張志祥曾表示,這與併購重組的擴張模式密切相關。 最初,張志祥的發家是從租賃經營唐山遵化市鋼鐵廠開始的,一年後通過改制買斷該廠。通過不斷複製這種「租賃-盈利-改制重組」的模式,建龍集團在唐山、承德、吉林等地購併多家冶金類虧損企業。而後,向這些企業注入市場化機制使其重新煥發生機。建龍的鋼鐵帝國迅速崛起。這種模式最大的優勢在於,建龍可以以少量的資金迅速掌控一家企業。對於通鋼的併購,建龍不過是故技重施。 雖然建龍參股通鋼時只是第二大股東,但企業經營卻由其主導。這是建龍駕輕就熟的運作模式。然而,此前成功的併購模式,非但沒能在通鋼內部發生效用,隨著新機制的輸入,通鋼職工的怨氣也在不斷積累,最終招致重組失敗。 「與建龍此前併購的企業相比,無論在企業產能規模、職工的數量上通鋼都是最大的一家。」上海榮正投資公司董事長鄭培敏說,企業規模的大小不僅僅體現在重組方付出的現金成本上,併購一方應該意識到,重組的難易也有著天壤之別。 過去幾年,建龍併購規模與其自身相差無幾,被重組一方易於接受。通鋼集團卻是吉林省最大的省屬企業。一位通鋼原領導告訴記者:「通鋼曾經培養過兩個副省長,多個全國人大代表,至今企業幹部還沿用『處級』、『科級』的政府管理體系。」在許多通鋼人眼中,建龍只是一家 「剛滿十歲的孩童」,派駐的經理陳國君也只是來自「明城縣那個小地方」。 一般情況下,中小企業管理體系並不完善,沿用時間也較短,改變起來相對容易。而通鋼內部管理體系沿襲數十年。如分配機制,通鋼人早已習慣了差距不大、頗有大鍋飯色彩的工資分配體系。建龍集團引入新的薪酬體系後,職工收入差距短時間內被放大幾十倍、甚至上百倍。建龍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即使是退休幹部也不斷群起上訪。(詳見本報2009年8月3日第430期《通鋼悲劇》) 在很多通鋼人眼中,建龍集團是一家以贏利為目的的大型民企,通鋼卻是一個承載著數萬職工生計與福利的小社會。大型企業承載的社會職能也遠非中小企業可比。 通鋼集團原董事長安鳳成曾向媒體透露:「通鋼剝離了33個輔業單位,交給社會17個學校和7個公安機構。」通鋼人早已習慣幾十年積累下的高福利,企業內部體育館、電視台等設施一應俱全。建龍進入後將非贏利機構通通砍去,企業虧損後,冬天連暖氣也停止了供應。建龍一系列行為讓職工產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職工對過去「國有情」更加懷念,轉變觀念的難度遠遠高於以往重組的中小企業。遺憾的是,建龍方面卻沒有覺察,沒能及時安撫職工的情緒。 更為重要的是,通鋼悠久的歷史形成了企業強大的企業文化,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團體的凝聚力遠大於一般中小企業。2005年-2009年的5年間,建龍非但沒能抹平與通鋼巨大的企業文化差距,一系列的改革反而讓這兩種企業文化變得更為對立。2009年7月24日,一旦聽聞建龍人員去而復返,通鋼退休人員和工人立刻群情激奮,罷工抗議,最終演變成國企改制中最為極端的一幕悲劇。
推薦閱讀:
※妻子出軌後我沉迷於被女上司潛規則
※第87屆奧斯卡頒獎落幕 7條潛規則看破奧斯卡
※驚曝李連杰的老婆利智 曾經被成龍潛規則
※每個職場人都應該懂得的職場潛規則
※酒托女自曝潛規則,遇到這三招你絕壁會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