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尺骨鷹嘴骨折的康復

作者: 孔佑象

來源:致遠康復,已獲授權

一、概述

尺骨鷹嘴呈彎曲突起於尺骨近端後方皮下,形似鷹嘴。鷹嘴突與尺骨近端前方冠狀突相連而構成半月切跡,成為較深凹陷的關節面(滑車切跡),是肘關節屈伸的樞紐。此

切跡與肱骨滑車形成關節(肱尺關節),此關節僅有屈伸活動,尺骨鷹嘴骨折大多波及半月切跡關節面,屬於關節內的骨折,除少數尺骨鷹嘴骨折尖端撕脫骨折外。因此複位對位要求高,防止關節不穩及併發症的發生。尺骨鷹嘴骨折是肘部常見的損傷,多見於成年人。

二、病因生理

1.間接暴力:較常見,跌倒時,手掌著地,肘關節突然半屈曲,肱三頭肌強烈收縮而發生尺骨鷹嘴撕脫性骨折,近端向上移位。或是肘部著地時,肱骨下端直接撞擊尺骨半月切跡關節面,肱三頭肌向反方向牽拉,致尺骨鷹嘴骨折。

2.直接暴力:暴力直接打擊尺骨鷹嘴部而骨折,多為粉碎性骨折,一般無移位。

3.當然骨折分類尚無共同接受的觀點,將骨折分為下述幾種。

(一)無移位的骨折 骨折無移位,可包括粉碎、橫斷或斜行骨折。X線片上顯示骨折分離2mm以下,肘關節有對抗重力活動,也即伸肘功能的完整。

(二)有移位的骨折 骨折端分離在3mm以上,且無對抗重力的伸肘活動。又分為以下幾種。

1.撕脫骨折:多在接受肱三頭肌腱止點處發生。骨折塊較小。骨折線多為橫形。

2.橫骨折或斜行骨折:斜骨折的骨折線多從前上走向後下。有利於用螺絲釘固定。

3.粉碎骨折:多為直接外力所致,有時合併軟組織開放傷。

4.合併肘關節脫位的骨折:肘關節前脫位時多見。骨折線呈橫行或短斜行。且多發生在尺骨冠狀突水平而伴有明顯移位。

三、臨床表現

1、傷後尺骨鷹嘴部局限性腫脹、疼痛,肘關節活動障礙。

2、骨折分離移位時,肘部腫脹嚴重,鷹嘴兩旁凹陷隆起,可捫及骨折端間隙和移位的骨折片,有時可觸及骨擦音和骨擦感,患肘不能主動伸直或抵抗重力。

3、嚴重粉碎性骨折和骨折脫位,可伴有肘後部皮膚挫傷或開放性損傷,或合併尺神經損傷。

四、尺骨鷹嘴骨折的治療

任何治療方法的治療結果,應達到伸肘有力而穩定。屈伸範圍良好,及對合優良的關節面。常用的治療方法如下:

1.功能位制動:對無移位的各種類型骨折,以後石膏固定於伸肘或半伸肘位3周,去制動後開始練習肘關節活動。

2.切開複位內固定:有移位的橫斷或斜行骨折,應盡量採用切開複位。內固定方法有多種,視骨折類型而選用。松質骨螺絲釘或雙皮質骨螺絲釘固定較常用。因複位滿意,固定牢靠,在術後1~2周,即可練習肘關節活動。鉤形鋼板或張力帶鋼絲「8」字縫合固定,則適用於粉碎骨折,可免除外固定早期活動。

肘後入路方式

記憶合金、鉤板

克氏針、鉤板

克氏針、張力帶

3.骨折塊切除及肱三頭肌腱成型術:骨折粉碎嚴重,冠狀突與半月切跡遠端完整,可行骨折塊切除,但肱三頭肌腱止點處應保留一層骨皮質,以利其和遠端斷面縫合。如不能保留一層骨皮質,則可將肱三頭肌腱向下翻轉固定到遠端鑽孔內。切開複位或骨折塊切除者,一般固定於伸肘位,時間宜短,約3~4周即去除外固定,主動練習肘關節屈伸活動。

五、術後康復

康復措施:

術後或傷後0-2周:保護期

1.保護性制動:

一般內固定可靠,手術醫生對此無特殊要求。僅在下地活動時給以患側肢體適當支撐保護,減輕肘部墜脹、疼痛等不適感。另外術後骨折依然存在不穩時,一般會適當保護性制動(屈肘65°-75°,前臂中立位,腕關節輕度背伸)並限制關節活動,但一般制動不建議超過3周,以免引起關節僵硬。

2、水腫及疼痛控制:

患肢抬高,冰敷,加壓(彈力繃帶),促進患者舒適性及傷口癒合。

3.未受累關節活動:

肩:仰卧位健手保護下主動輔助肩關節活動度練習。

腕:在無痛或疼痛耐受情況下進行緩慢的腕關節屈、伸練習。

手部:通過「張手握拳」系列動作促進手部肌腱滑動,保障後期手部抓握能力。

前臂旋前及旋後練習:情況允許可在患者屈肘情況下(屈肘近90°最佳)無痛或疼痛耐受情況下輕柔進行,注意大臂貼緊體側,運動到極限角度並保持10秒,放鬆10秒,重複10次為一組,2-3次/組,旋前旋後依次練習。

術後3--8周:

1.繼續上一期水腫疼痛控制及未受累關節活動度練習。

2.瘢痕處理:傷口拆線後行瘢痕及其周圍組織牽伸,防止瘢痕粘連。

3.肘關節活動度練習:

(1)肘關節屈曲角度練習:

方法1(適用於早期肘關節屈曲小於90°):床上卧位,肩關節屈曲90°(既上臂與床面近垂直),健手做好支撐保護工作,患側充分放鬆(前臂中立位),借前臂自身重量(或於手腕處負重少許)下垂被動增加屈肘角度,在自身疼痛耐受情況下盡量保持此體位10-15分鐘,此階段每天練習一次即可。結束後冰敷患處15-20分鐘。

方法2(適用於肘關節屈曲大於90°):健側手握住患側腕關節,患手在健側手固定下做小強度等長收縮,每次持續5-10秒鐘,休息半分鐘,重複2-3次。結束後,接著進行主動屈肘練習,每次持續5-10秒鐘,休息半分鐘,重複2-3次。在最後一次主動屈肘動作結束後,健手可稍用力推進角度少許(以耐受疼痛反應為宜),並在此位置保持3-5分鐘。待疼痛緩解或減輕後再次推進角度少許,並保持3-5分鐘。結束後冰敷。

(2)肘關節伸展角度練習(即伸直肘關節):坐位,伸肘,掌心向上,肘部軟墊支撐並使小臂及手懸於桌外。肌肉完全放鬆,使肘在自重作用下緩慢下垂伸直(必要時可於手腕處載入小重物為負荷,加大練習力度)。注意不要引起關節明顯疼痛反應,以自身能耐受為宜,一般持續10-15分/次,1-2次/日。

4.肘關節屈、伸肌群等長收縮練習:既將肘伸直或彎曲到現有終末角度並保持,通常保持10秒放鬆10秒,重複10次為一組,2-3組/天,伸直和彎曲間隔2-3小時依次練習。以不引起明顯疼痛為宜。

5.ADL練習:鼓勵用患肢進行輕度日常活動(操作手機,電腦鍵盤,走路正常擺臂),逐步恢復日常活動,此期結束患肢可適當負重。

注意:由於個體間組織條件差異很大,練習中的反應也會有很大不同,不能盲目追求進度。爭取在不增加關節腫脹疼痛的前提下每周可見明顯進步即可。同時此期也要注意防護和監測異位骨化(肘關節異常紅腫、疼痛、發熱),神經卡壓(某個或幾個手指及手掌的麻木無力等)以及關節屈曲或伸直攣縮和僵硬(關節固定在某一角度沒有進展或進展緩慢)的發生,發現問題及時與醫生溝通並解決。

術後9周-12周

1.繼續關節角度訓練,最終實現:主動活動範圍與被動活動範圍接近,達到正常活動範圍。

2.漸進性抗阻力肌力練習:(需X線證實或骨科醫生確認骨折處及修復組織可抗阻力或應力刺激)

屈肘肌力練習:坐或站立位,上臂可在現有角度範圍內的不同角度位置依次練習(30°,45°,60°,90°等),手握啞鈴等重物,掌心向上,前臂向內彎曲(即彎曲肘關節),堅持至力竭放鬆為1次,5-10次/組,2-4組/天。此動作可在屈肘練習結束後,關節疼痛反應明顯減輕或消失後進行。最初可在某一個角度,後期可選取多個角度練習。

伸肘肌力練習:坐位,上體前傾,大臂緊貼於體側向後伸直至與地面平行,如圖中1部分所示。屈肘手握啞鈴等重物,如圖中2部分,如抗啞鈴等重物阻力伸直肘關節至所獲得極限角度,大臂始終貼於體側。堅持至力竭放鬆為1次,5-10次/組,2-4組/天。

術後3個月後-6個月

全面恢復關節活動角度及肌肉力量,可參與所有的功能活動、工作及休閑活動。

注意:尺骨鷹嘴骨折術後部分患者會發生一定程度的完全伸直活動範圍缺失(缺失達15%-20%),但不影響功能。而肘關節最終功能性活動範圍應盡量達到伸屈30°-130°。


推薦閱讀:

複雜脛骨平台骨折治療的挑戰
骨折後腫的都起水泡了,該怎麼辦?——張力性水泡的那些事兒
鬼門關前一道坎(上篇):家裡老人滑到了,胯部骨折了嚴重嗎?
考點複習 · 上肢骨折
兩隻腳可以一起扭傷嗎?

TAG:骨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