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確認颱風致菲1萬人死亡 菲防長絕望談災區

聯合國確認颱風致菲1萬人死亡 菲防長絕望談災區

距離颱風「海燕」登陸菲律賓已經過去5天,災區傳來的聲音依然是「混亂」。即使派出駐守日本的「喬治·華盛頓」號航母奔赴馬尼拉,美國媒體還是有點為這個盟友著急:阿基諾政府正竭盡全力救災,但官員連死亡人數都弄不清,更別說為流離失所者提供服務。參與救災和進行捐助國家增多正見證國際社會感同身受,而另一個問題也在困擾著世界:是全球變暖導致天災增多,還是災害應急能力不足釀成更多人禍?當菲律賓代表在聯合國氣候大會上以絕食的姿態向發達國家追討「氣候債」時,見慣了自然災害的日本媒體稱,此次災害反映了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問題:在機場、公路等方面拚命投資,災害應急防備體系卻被拋在腦後。

  災區仍是「信息黑洞」

  幾天來,伊麗莎白·亞瑟登焦急地等待來自家鄉塔克洛班有關丈夫和兒子的消息,那裡是「海燕」襲擊的重災區萊特省的首府。因為在北京「刷盤子」,她只能為家裡人祈禱。伊麗莎白瀏覽著颱風肆虐之後的照片,家鄉已經面目全非。11日晚,她終於等來家人平安的消息。美國《時代》周刊說,海外菲律賓人和伊麗莎白一樣,在想方設法了解「海燕」給家人帶來的影響。

  「沒有電、沒有水,什麼都沒有。」在離北京幾千公里外的馬尼拉,菲律賓防長加斯明12日用「令人絕望」描述塔克洛班的現狀。菲律賓《星報》報道說,自8日「海燕」襲擊菲律賓中部以來,重災區僅有「少得可憐」的援助抵達這裡。12日凌晨,當兩架菲律賓軍方運輸機抵達塔克洛班機場時,那裡已經有3000多民眾紮營徹夜等待乘飛機離開。日本《每日新聞》稱,菲律賓軍隊在機場跑道周圍維持秩序,但民眾爭搶登機時和士兵發生衝突,導致踩踏發生。萊特省交通和通信幾乎中斷,救援物資不能順利到達,商店的食品已被居民搶光,絕望情緒在蔓延。

BBC報道說,颱風造成破壞的全貌正慢慢顯現:塔克洛班基本被夷為平地,空氣中瀰漫著屍臭味;薩馬省人口4萬的東部城鎮古尤安基本被毀,該省巴塞鎮300人死亡;聯合國稱,東民都洛省人口3.5萬的巴科市80%被水淹沒。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官員約翰·京12日確認,「海燕」已造成1萬人死亡。

  在菲律賓的「無國界醫生」組織人員表示,他們沒有一張關於邊遠受災地區的清晰圖片,目前就像在「信息黑洞」中工作。該組織菲律賓協調員雷耶斯說,「這種災難對菲律賓來說是史無前例的,效果等於大地震加特大洪水。」此外,CNN報道說,12日下午,被颱風肆虐過的菲律賓聖伊西德羅地區發生4.8級地震。菲律賓國家氣象局當天表示,儘管不久前剛在菲律賓東部洋面形成的熱帶氣旋「萊達」已經減弱為低氣壓,但它帶來的降雨對災區的影響不容忽視。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11日晚宣布進入「全國災難狀態」,以加快救援速度。菲律賓全國警察總部12日表示,為配合總統「全國災難狀態」指示,警方將聯合工貿部門在當地實行嚴格的物價穩定措施。美國彭博新聞社稱,美國災難估算機構「動力分析公司」的沃特森表示,「海燕」可能對菲國造成120億至150億美元的損失,相當於菲GDP的5%,去年「桑迪」重創美國的損失不及美國GDP的1%。沃特森稱,120億美元的暴風損失對美國來說還不至於太糟糕,但對菲律賓是一場浩劫。菲律賓的經濟損失中,僅有10%至15%有保險。

  美國《太陽先驅報》說,阿基諾在總統任期前3年,為菲律賓提高投資環境評級,增加稅收以緩解國家資產負債,還打擊腐敗。如今在菲律賓清點颱風死亡人數時,這些成績成了遙遠的記憶。文章分析稱,大量救援資金投入到邊遠災區,可能會加劇阿基諾誓言要根除的腐敗,而政府內耗和效率低將損害已經為投資者樹立起來的信譽和效率。菲律賓的新形象太脆弱,如果這個國家成為地震後的海地,全世界都會聳肩說,「還有什麼好期待的?」

菲律賓為何沒做好準備?

  巨大的損失讓菲律賓成為11日舉行的1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焦點。菲律賓代表團團長薩諾在開幕式現場含淚控訴因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緩慢帶來的惡果,並稱將用絕食的姿態向發達國家追討「氣候債」。

  為什麼菲律賓自身沒做更好準備?類似的質疑不在少數。《悉尼先驅晨報》12日分析說,菲律賓每年遭遇熱帶風暴襲擊約20次。「海燕」到來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本該抵禦風暴的庇護所被摧毀了,預見中必需的救援措施沒有來。最重要因素在於風暴太猛烈,風速超過每小時200英里,海浪席捲沿海居民點,沒有國家面對這種災害能沒事,而菲律賓特別不適合應對這場危機。

  在外界看來,菲律賓救災準備不力的最明確解釋或許正是這個國家最難解決的問題——貧困。彭博新聞社稱,這個GDP總值約2500億美元的國家,1/4的人口每天靠1.25美元生活。美國「波士頓網」說,菲律賓人均GDP排名全球第165位,還不如剛果共和國,這造成許多家庭建築都是用木頭等輕型材料建造的。而政府沒資源投資於抵禦自然災害和實施救災的基礎設施。風暴4天後,塔克洛班幾乎仍無法進入。

  菲律賓面對的挑戰不僅涉及國家資金短缺。《華盛頓郵報》對比說,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對基礎設施進行巨大投資,進而推動經濟發展,但菲律賓政治體制卻讓中央統一管理變得非常困難。菲律賓是多元化國家,地方政府有一定自主權,這有利於政治穩定,但讓中央政府難以推進巨大基礎設施開發,在遭遇自然災害後也難以組織全國統一救災。

  菲律賓軍方在塔克洛班等地維護社會秩序也面臨難題。全澳新聞網12日評論說,哄搶物資問題很嚴重,頻率高,救援隊甚至遭到攻擊。這是菲律賓國家應對犯罪問題的延伸,犯罪問題已經變得非常嚴重,政府早在遭遇颱風之前就已經面臨公共秩序失控的問題了。人們越擔心政府救災和維護治安不力,治安就會越惡化,連老實人都可能犯罪。

  《悉尼先驅晨報》12日說,幾個世紀來,日本經常遭遇地震。日本人相信政府肯定能提供援助,幾乎所有平民都遵守撤離指令,幾乎沒有任何搶奪物品的現象。雖然應對福島核電站危機不力,但日本政府還是在2天以內成功撤離了50萬人,並提供12萬條毯子和11萬升汽油。國家救災能力的差距不光是政府派出飛機、清理道路的能力,更在於政府如何贏得社會信任。彭博社稱,「海燕」既是阿基諾面臨的考驗,也是機會。如果他能督促救援速度和效率,他能向世界和本國人民證明,菲律賓長大了,這個國家不再是退居「二線」,任憑他人接管的被救國。

  美國派航母到菲律賓救援

  國際社會對菲律賓的救援和捐款力度在不斷加大。菲律賓外交部11日宣布,至少已有22個國家和地區承諾向菲律賓災區提供幫助。而中國此次的援助引起不少關注。11日,中國駐菲使館表示,中國紅十字會決定提供10萬美元緊急人道主義援助。中國外交部12日表示,願意根據災情的進一步進展,考慮在力所能及範圍內向菲方提供進一步援助。香港《南華早報》說,中國政府目前給菲律賓的援助金額跟越南給的一樣多。與此同時,美國提供2000萬美元援助,澳大利亞和英國分別承諾提供938萬美元和960萬美元。《紐約時報》稱,在南海持續緊張局勢下,中國對菲援助與以往災難援助相比還是少一些。《華爾街日報》稱,中國政府似乎在大國國際責任與國內反對援菲的地區(特別是同樣受災的南方)之間做平衡。美國《紀事》網路雜誌稱,菲律賓這樣的國家很可能會記住哪些國家更慷慨。但公平地說,中國自己也正受這場風暴的影響。「海燕」已在廣東、廣西、海南造成7人死亡,300餘萬人受災。

  日本25人的醫療救援隊已經到達菲律賓災區,日本政府12日決定再派出一支自衛隊醫療小組。朝日電視台還稱,12日早上,菲政府向日本請求派遣自衛隊,日本已經做好準備。為加快營救行動,美國「喬治·華盛頓」號航母正開赴菲律賓,預計兩天內到達。英國首相卡梅倫表示該國軍艦攜帶海水凈化設備和軍用運輸機前往菲律賓。《紀事》網路雜誌認為,雖然在巨大人道主義悲劇後談地緣政治問題不太合適,但「海燕」和2004年印度洋海嘯這樣的大災難確實會引發在該地區爭奪影響力的激烈競爭。

  法國電視一台不忘提醒,不要忘記印度洋海嘯救災中的教訓。當時因各援助機構間缺乏協調,通往災區的道路因被物資、人員運輸堵塞影響救災效率,而腐敗和管理不善導致大量浪費


推薦閱讀:

關於絕望的話語
外表看起來柔弱,狠下心來會讓人絕望的星座!
諾貝爾文學獎與恐懼、孤獨和絕望
絕望是一種醒悟和升華
於仲達: 絕望背後的絕望——賈平凹病象觀察 - 中國現當代文學 - 北大中文論壇 www....

TAG:死亡 | 聯合國 | 颱風 | 絕望 | 災區 | 確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