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性硬筆書法講稿
如何標記批註?鳥語花香香書館歡迎您實用性硬筆書法講稿實用性硬筆書法速成攻略內容提綱一、 撥雲見日——從書法流變到實用書寫二、 擒賊擒王——漢字結構規律深度剖析三、 一招制敵——實用性硬筆書法速成三步曲四、 各個擊破——點畫、偏旁、獨體字、合體字書寫規律串講五、 順藤摸瓜——從楷書到行楷到行書 六、 綴字成篇——實用性橫寫訓練要點述評七、 實戰演練——高考作文、求職簡曆書寫示範八、 華麗轉身——淺談風格的形成與完善 九、 高階之路——經典臨摹與藝術化創作附錄:常用漢字列表(2500字) 漢字間架結構簡表內容展開大家好!很高興能有機會在這裡和大家共同交流實用性硬筆書法這樣一個話題。根據這個定位和敘述的邏輯性,我把整個內容分為九個部分,也希望能通過這近兩個小時的課程把涉及到實用書寫方面的主要問題用盡量通俗的語言說清楚,讓大家能夠儘快地掌握和提高。下面,我們先談第一個問題:從書法流變到實用書寫大家知道,書法是中國書法源遠流長的一門民族藝術,從甲骨文到去年九月份由中國書法院和中國書法家協會共同承擔的書法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成功,已經有3600多年的歷史。那麼貫穿這個歷史的呢,始終有兩條線索。第一條線索是實用性。不管是毛筆還是硬筆還是其他工具,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對象或者說是載體——那就是漢字。書法的產生首先是基於對漢字的書寫來達到記錄、識讀、保存、流傳等實用性的目的。同時,也正是主要由於實用的要求,書法經過了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楷書的書體發展歷程。舉例:今天,我們探討的核心問題也就在此——就是怎麼樣通過更好的書寫來達到這樣的目的。另外一條線索就是藝術性。伴隨著這種實用性的功能及其發展,古人賦予了它更多的內涵並使之逐漸成為一門高度自覺的獨立的藝術門類。而這種內涵的獲得有兩個物質條件。其一是源於漢字的結構。漢字從象形文字發展而來,本身就具有圖畫的意味。然後逐漸演變而成各種線(點也可以看作是最短的線)的組織。這種組織就像建築和繪畫一樣,具有空間的美感。其二是源於毛筆。毛筆這種圓錐性的運動能夠產生各種各樣的形狀和質感,而這種形狀和質感可以承載更多文化、審美和情感的表現。所以毛筆書法有用筆(比如說提按、轉折、方圓等)、結構、章法之說,而硬筆書法主要的構成要件就是結構。即硬筆實際上可以看做是從毛筆字裡邊抽出來一個線的結構;實用性硬筆書法的本質內容與核心要求在於對漢字結構的把握。舉例:那麼,緊接著,第二個問題,我們來講結構。這是整個課程最關鍵的一個部分,我們從幾個方面來談:第一, 一個意識。什麼意識呢?就是「方塊字」的意識。中國人很講究「方」,「天圓地方」、「外圓內方」,中國的古代建築比如皇宮、四合院等都是方形的。漢字是方塊字,方整是漢字結構的基本形態。這個意識很基本也很重要,它會直接主導你對漢字結構的把握。很多人寫字的時候注意不到,但實際上我們在判斷和欣賞的時候卻都無意識中用到了。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強化一下,把這種無意識變為有意識。大家看我們平日里接觸到的一些訓練方法中,最多的就是讓你把漢字安放在一個方形之中。比如:(圖示)正方格、米字格、田字格、九宮格、回宮格……,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方形對漢字的一種規定性和約束性。當然,我們不一定需要在這樣的格子裡邊練字,但是,當我們寫字的時候,頭腦里還是要條件反射似的有這樣一種意識:把字自動還原到一個方形空間的意識。另外,補充一下,除了隸書及帶有隸書意味的書體之外,從視覺上,一般來看,我們看到的字往往是帶有一點長方的。也就是縱向比橫向感覺要強一點,這個與一些因素有關,在這裡就不細談了。我們寫的時候,可以先按照長方的視覺感受和要求去寫。第二, 一個觀念。就是關於審美的觀念。剛才談到漢字的「方」的結構,實際上也可以導出審美的基本要求:方正、中和。再具體點,從實用性書寫的角度,就是要求規範、端正、勻稱、含蓄。第三, 兩組概念。1、 軸線、中軸線的概念。前面我們提到漢字的方形,大家知道,方形至少有兩條對稱軸,一條橫的,一條豎的。而如果是正方,則有四條對稱軸,即加上兩條斜對角線。這讓我們想到田字格、米字格的來源和一定的科學性,它的目的就是在於通過這些對稱軸來完成對點畫書寫位置的參照和定位。有了方形和軸線的概念,我們就可以初步對漢字結構空間進行相對勻稱的分割和組織。這也符合中國的文化,眾所周知,紫荊城也有一根中軸線,皇宮建築群就是圍繞這條中軸線展開的。任何一個漢字特別是端正勻稱的漢字,我們都可以給它畫出一條清晰地中軸線,如「我」、「中」、 「人」、「側」等等。當然,除了縱向之外,在橫向上也有一條中間分割線,只不過相對隱晦一些,如「五」、「弓」、「格」等等。那麼,我們進行一下逆向思維,如果按照軸線對稱性分布的方式來對漢字線條進行組織,就能得到符合漢字本身特點及美感的結構,這個書寫就會顯得勻稱、大方。2、 中心、重心的概念。任何圖形我們都可以給它找到一個大致的中心;任何一個空中懸置的物體,我們都能感知到它受到重力的一個中心點即重心。方形的中心就在它對稱軸的交叉點上,而重心則是使得各種線條得以平衡的那個點。在實用性標準書寫中,有些字的中心和重心是重合的,如「一」、「口」、「日」、「田」等;而大部分字這二者不重合,但存在某種關係。如在同一條直線上,如「山」、「下」、 等。3、 一個原則。這個原則應該說是所有視覺感受的共同原則,它就是「平衡」。就是不管是從視覺習慣還是視覺心理的角度,平衡的才是自然的、合理的、和諧的。漢字的結構組織也不例外。在講平衡之前,我們先講一個勻稱(均衡)的概念,因為它與我們今天談到的實用書寫聯繫更加直接和緊密。什麼是勻稱呢,顧名思義,就是均勻和對稱,也就是平均分布。中國文化很講究對稱,從建築到青銅器紋飾,對對稱的運用很多。對稱美也是視覺上最基本的美感之一,先民們在造字的時候也大量運用了這個法則。如「木」、「大」、「古」、「由」、「穴」、「凹」等等,左右之間都是對稱的。對稱,分布均勻會讓人覺得端莊、協調。而平衡則是更高層面上的一個概念。打個比方,就像蹺蹺板。 勻稱就是點的位置在中間,兩邊重量一致來達到均衡; 平衡就是點的位置可以任意移動,而兩邊的重量也隨之相應改變,最終達到平衡。漢字書寫的妙處就在於此,有的時候勻稱就已經達到了平衡;而有的時候,適當的變動,使得這種平衡變得更加靈活和微妙,視覺感受也更加豐富。以上講的都是特點、原理性的內容,下面我們將這種原理性的認識貫穿到實踐,來導出方法。這可能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實用性硬筆書寫速成三步曲。這個說法聽起來比較玄,但實質很簡單。第一步,我把它叫做正手腳。簡單地說就是先把字能夠堂堂正正的放在那裡,形成一個方整、端正的面貌。這就基本符合了實用書寫的最低要求。具體做法有三個法則可以參照:第一個叫直線法則。之前我們提到漢字是線的組合。我們現在用這種最原始的方法去還原它。還原之前,我們先藉助一個參照。大家可能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某某某的字寫得跟印版印出來的一樣。」這大概就是一般人對於字寫得好的很高的評價了吧。實際上,這也不無道理,因為印刷體堪稱端正、勻稱的極致,符合易識、美觀的實用要求。我們這個方法中使用的參照就是印刷體(一般書籍、報紙、雜誌都用宋體)。怎麼來用呢?就是我們對著印刷字,然後參照那個樣子寫的時候用橫線、豎線、斜線把它組織起來。如:際—— ,識—— 。第二個叫對稱法則。它是確定直線分布位置的基本方法。就是看到任何一個字,你就把它還原到一個方形空間,去想像它的中心點在什麼位置,去感覺它的橫向縱向上的兩條軸線,然後根據這種意識來把線條平均而勻稱的分布到中心點的四周、軸線的兩側。如:「又」、「留」、「回」等等;比較複雜的字比如「騰」「醬」「艇」等等。第三個叫中間法則。其目的在於使線的組織得以均勻地分布,做法是找中間點或均分點。它主要解決任何一個字中點線安放和交叉的位置問題,比如,「推」字就很明顯,有很多的中分點,三分點。也就是說,通過這一步,基本上把線的位置和結構的基本型定下來了,寫出來的字就可以和印刷體媲美了。第二步叫出姿態。剛才我們是比較機械地對線條進行組織,而且只用到方形和直線,顯得比較僵硬。下面就是要用一定的方式進一步美化它,感覺上使它具備一定的形勢和姿態。比如,「匙」,按照第一步,我們寫成「 」,有點板。接下來我們改造它一下:首先,直變曲,就是這個字裡邊原本是要用到一些曲線的,我們把它替換進來,就成了「 」。然後,標準變成習慣,什麼意思呢,就是日常書寫過程中,我們有一些約定俗成的寫法,等會在下面一節會專門講到。我們也把它替換進來,如「日」這種帶方形口狀的結構寫成略帶倒梯形的形狀,「橫」寫的略微左低右高等。照此,「匙」字就寫成了「 」這樣,這個字就基本上不顯得僵硬了,更符合日常的書寫。第三步叫上節奏。就是賦予這個字一種生命性的動態,讓線條不是分布出來的,而是書寫出來的。這樣這個字就不僅端正、美觀而且生動了。「匙」- ,動作輕鬆點、用筆過程有快有慢,有連有斷,節奏就出來了。關於這個方法,為加強印象,我們再把三個步驟連貫起來舉幾個例示範一下:倒:鷗:賞:接下來,我們各個擊破,對點畫、偏旁、獨體字、合體字方面一些約定俗成的寫法及規律做一下簡要的串講。這裡先講幾個大致的通則,第一就是在漢字標準書寫裡邊,出現帶有方向性的線或者線之間出現交叉夾角時,一般為45度或90度左右,實際上這也是符合勻稱分布這個法則的(橫180度,一半90度,再一半45度)。比如說點、撇、捺的傾斜角度,提、鉤的小夾角等。第二就是,書寫的時候都要注意節奏和力度,每一個筆畫用力都要送到,如寫「撇」、寫「彎鉤」,整個從粗到細從開始到出尖的過程都感覺有力的貫注。第三個就是當相同的筆畫組合或並列出現時,要注意相互之間的呼應和略微的變化。如「彭」然後我們開始講點畫。我們知道,漢字有八個基本筆畫:點(‵)、橫(一)、豎(丨)、撇(丿)、捺(乀)、提( )、鉤( )、 折( )。點,除了剛才說到的角度之外,主要注意一下點的組合。有單點、雙點(意【同向和相向】、如小【相背】)、三點(如江、興 )、四點(熟、雨)。多點組合主要是注意不同點的方向和呼應。橫,比較簡單,根據視覺習慣,略微寫的左低右高一點即可。如「土」。豎,如同房屋的柱子,宜直。如「中」。撇、捺,主要注意這個弧度不要太生硬,圓轉流暢一點。如「入」。提、鉤,主要注意出筆的動作果斷迅捷一點。如「按」。折,主要注意折筆之間的過渡和圓融,不宜太直硬。如「弓」。其次是偏旁和獨體字。有了點畫的基礎,這些就變得很簡單了。按照前面提到的方法進行組合和練習就可以。我這裡僅從偏旁部首及獨體字列表裡邊挑選出部分書寫時略微需要注意的或難寫一點的做一下示範:最後的重頭戲是合體字。數量和類型都比較多,書寫也相對要複雜些。根據漢字中各局部之間的位置關係,可以把合體字概括分成:上下結構、左右結構、包圍結構三種類型,其中,上下結構又含上中下,左右結構又含左中右,包圍結構含半包圍和全包圍。如果再根據各局部的大小、寬窄、體量做進一步細分,可以得出以下這個列表:合體字雖然類型較多,但核心要求還是一樣的,就是要保持各部分之間的平衡、協調。為達到這個要求,主要是把握以下幾個結構原則:其一是重心平穩。這是字保持平衡的基礎,不管字的結構類型及筆畫的繁簡都需要考慮到字的重心並使之平穩。如上大下小的字如同「亭子」,要使上覆蓋住下,而且下邊有所支撐,如「罕」,上小下大的字如同「塔」,要使下承載住上,而且保持基座平穩,如「 」。其二是比例適當。就是根據各部分筆畫的多少來合理分布其所佔的比例。比以左中右的字為例。一個「衡」,一個「辨」,各部分的比例就明顯不一樣。其三是疏密勻稱。要做到這點,關鍵是注意均勻分布和穿插避讓。以「繁」字為例。其四是點畫呼應。就是要注意點畫之間同向、相向、相背的各種呼應關係,使其有機聯繫,筆筆生髮。如「流」以上基本上都是以楷書為藍本進行的講解和示範。而日常生活中,行書應用的比率也很高,下面講講楷書到行書的過渡,說得簡單點就是從一筆一畫到連筆的過程(如三點水, ),在這個過程中,可把握兩點。第一,楷書到行書,結構沒有變,變的只是點畫上的連貫、映帶和省並。第二,行書相比楷書稜角減少,圓轉增多,節奏上更明快,書寫上更便捷,可變化性也更大。下面我們示範下過渡的方法:楷書——行楷——行書連帶和省並主要是由於筆勢生髮(這是行書產生的基礎)和相同筆畫同時出現而產生的,如「豐」字的三橫,「衫」字的三撇等,「想」的中間兩橫和下邊「心」的兩點。好,到這為止,結構、單字,楷書、行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已經敘述完成,下面將進入實踐應用階段,首先我們探討下單字到篇章的過渡即日常生活中我們運用最多的從左至右逐字逐行的橫寫訓練。橫寫有兩種主要方式,一種是字的大小相對一致,頭腳齊平。另一種方式是字的大小有些變化,參差錯落。第一種方式如同閱兵式,顯得更為規整、工穩, 正式;後一種方式相對靈活、便捷、瀟洒,如同戲劇表演。比如:總之,橫寫時有以下幾個原則可以參考:第一,書寫時,向左邊看齊。後面以前面、後一個字以前一個字為參照。第二,從左至右保持一條以上的基線,以方格紙為例,可以方格底線或中心線為基線。第三,注意對筆畫繁簡相差較大的字的處理,使之協調。第四,注意書寫時氣的連貫和節奏的順暢。現在,所有的鋪墊都已經做完,我們直接進入實戰訓練。我分別以高考作文和求職簡歷為藍本進行示範。這是一篇今年高考滿分作文的一段。幻想的燈盞,照亮了生命。畫家梵高,一生與貧苦為伴,他為了一片麵包,一支筆而向家人苦苦哀求,他是一個頭徹尾的瘋子,整天生活在眼前光怪陸離的的幻想中。是幻想,讓他的生命綻放出新的光彩。在那一片扭曲、旋轉的畫面里,梵高卻以幻想為筆,以生命為墨,讓舉世無雙的向日葵在他的筆下吐蕊綻放,身處在黑暗中,是幻想的燈盞,讓的生命在燃盡之際,奏出如此有力的音符,流瀉出如此靈動的輝光。這是一份簡歷的模板。我想,通過這兩個示範,大家也會找到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餘下的事情就得靠大家自己的練習了。以上,從原理到方法、從理論到實踐,我已經講完了實用性硬筆書法的諸多問題,課程本來可以到此結束,但是考慮到幫助大家更進一步了解書法和提高水平,再簡單補充兩個問題。第一個是關於風格的問題。正所謂「字如其人」,說的是很有道理的。字與人的性格、稟賦、學養等息息相關。可以肯定地說,即便大家按照一個方法練字,最後的面貌也會有所不同,因為大家不是也沒必要是印刷機。那麼,大家可能會對怎樣來評價練習和書寫的好壞產生疑問,我想,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符合漢字書寫特點及美化規律。比如,我們寫一個「方」字:然後把方字組合成「放」字:最後再組合「放學」兩個字:大家看到,風格形成的關鍵在於你能把這些個性化的因素協調起來、統一起來。而要對風格進行不斷完善,主要有以下途徑:第一:不斷地探求和把握書寫美觀的規律、方法。第二:系統地完善自己對每個字的造型,形成協調統一的樣式。第三:多讀、多臨歷代經典,提高對書法的認識和審美。其中,第三點與最後一個問題有關係,就是關於經典臨摹與藝術化創作。要想真正地進入書法藝術的殿堂,臨摹是不二法門與必經之路。臨摹對象主要是歷代經典字帖和作品。具體而言,方法有二:一為摹。即用透明紙直接放在原帖上或者先用單勾、雙勾方法把帖上字的結構、輪廓勾下來,再來填寫。舉例:王羲之《黃庭經》二為臨。就是把帖放到一邊,對著帖上的字臨寫,並使儘可能一樣。舉例:王羲之《聖教序》字帖還有很多,比如楷書裡邊的歐、顏、柳、趙等等。有興趣的可以多去書店翻翻,然後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而上升到藝術化創作,則是在你臨帖和掌握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在繼承基礎上的一種個性發揮。它與實用書寫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追求標準和統一,後者則追求變化和創造。藝術化的過程是一個製造矛盾-協調矛盾、打破平衡-建立平衡的過程。包括字的大小、收放,空間的疏密等等。下面,我以我自己的一首自作詩為內容進行一下創作示範:我欲狂飲三百杯,撐蒿直入偏雲里。忽聞太白台上歌,晴濤陣陣放白鵝。以上是今天課程的全部內容,最後我做三點總結說明:第一,除最後兩節外,本課程內容圍繞實用性硬筆書法展開。第二,本課程集中講述了一些原理、方法,學習時不能僵化,要舉一反三、靈活應變。第三,理論與實踐都很重要,平時要多練、多想、多體會。希望整個課程能對大家有所幫助。也祝大家取得進步,心想事成!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高標準練好第一個字非常重要
※前行者林工教你練字(六)江湖體初學者練字流程
※寫字超好看是一種怎麼樣的感受?
※〖硬筆書法〗顧仲安用鋼筆手書七種字體的《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