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1000問>(10)

常有密切關係的,脈象有胃、神、根的表現,說明後天之本,先天之本,五臟六腑之大主等功能不衰,病情雖重,仍有轉機。

如何理解「夫脈者,血之府也」?

「夫脈者,血之府也」,扼要地概括了通過切脈診病的原理。經脈是血與氣匯聚之處,脈象的變化可以反映氣血的盛衰變化。正如李中梓所說:「營行脈中,故為血府。然行是血者,是氣為之司也。《逆順》篇曰:『脈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氣之虛實』。」

為什麼說「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

精明,指眼睛及眼神。五色,指面部五色,包括顏色和光澤。氣之華,指五臟精氣的外榮。「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是對望面色和察目診病原理的概括。《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說:「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其精陽氣上走於目而為睛。」故全身氣血之盛衰,可以由面部的色澤變化顯露出來。《靈樞·大惑論》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此處之「精」指視覺功能及兩目之神氣。因此,望目可以了解臟腑精氣的盛衰及其病變。

問夢診病的方法有哪些?

問夢診病的方法主要有:一是陰陽類比定性,如水為陰,陰盛則夢大水恐懼;火為陽,陽盛則夢大火燔灼。二是根據臟腑生理特點論夢定位,如肝氣盛則夢怒,肺氣盛則夢哭等。三是根據事物特點推論病因,如蟯蟲多則夢眾人聚集,蛔蟲多則夢毆鬥擊傷,飽則夢給予,飢則夢索取等。

為什麼說「氣口獨為五臟主」?

首先,氣口屬於手太陰肺經,肺主氣而朝百脈,通過對氣口部位脈動的切按,能診察全身經脈及其所屬臟腑的精氣盛衰。其次,手太陰肺經起於中焦,而中焦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故胃氣變化表現於氣口。因此,通過氣口可診察臟腑氣血的盛衰和胃氣的盛衰,以了解五髒的生理病理變化。從氣口可以診察五臟病變的角度,可以說氣口獨為五臟主。

真臟脈形成的機理和診斷意義是什麼?

真臟脈是指毫無胃氣的脈象。生理情況下,五臟真氣不僅依賴胃氣的充養,同時還必須藉助於胃氣而到達手太陰,表現於氣口。因此,氣口生理脈象,是五臟真氣與胃氣的共同表現。病理情況下,若邪氣盛而正氣衰,胃氣衰敗,不能輸佈於手太陰氣口,則五臟真氣獨見,形成真臟脈。正如經文所說:「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臟脈,不得胃氣也。」故真臟脈的出現,標誌著病人胃氣衰敗,預後不良。

診病「四德」是什麼?

「四德」:一指「必知天地陰陽,四時經紀」;二是「必知五臟六腑,雌雄表裡,刺灸砭石,毒藥所主」;三要「從容人事,以明經道」;四是做到「審於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診必副矣」。「四德」強調醫生必須掌握臟象經絡,陰陽表裡,各種診法以及針灸、藥物等治法,並且要了解自然界陰陽消長變化,四時寒暑更替規律,病人所處的社會環境和心理活動,綜合分析,以正確診斷疾病,確定具體的治則與治法。這種疾病和自然、社會環境並重的醫學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平息調脈的方法如何?

一次呼吸動作稱為一息。一息包括呼氣、吸氣和定息動作,是呼氣後吸氣前的暫短間歇期。正常人一呼氣脈搏跳動兩次,一吸氣脈搏也跳動兩次。在呼氣與吸氣之間的間隔,脈又跳一次,故曰呼吸定息脈五動。所以平常人呼吸與脈動的關係是五動一息。經文指出:「常以不病調病人,醫不病,故為病人平息以調之為法。」即要求醫生用正常的呼吸測候病人的脈跳速率,也就是經文所說「為病人平息以調之」。平息調脈的基本要求是「以不病調病人」。即醫生必須以自己健康無病的狀態,通過均勻調節自己的呼吸,使呼吸均勻平穩,達到常人呼吸與脈率五動一息的標準,以此去測定病人的脈搏數,衡量病人脈搏的快慢。這種方法今天仍應用於中醫臨床。

什麼是三部九候?

三部九候是祖國醫學診脈的方法。但古今所包含的內容不同。在古代,三部九候是指一種全身性的診脈方法,又稱遍診法。《素問·三部九候論》中詳細記載了這種診脈方法,這是最原始的診脈記錄。「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應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虛實,而除邪疾。」這種診脈的方法叫做三部九候,古代醫生就是從這九個部位來診察脈搏變化,從而分析臟腑功能活動情況。根據《素問·三部九候論》記載,三部九候大概情況如下:上部天,兩額之動脈,以候頭角之氣上部(頭部)上部地,兩頰之動脈,以候口齒之氣上部人,耳前之動脈,以候耳目之氣中部天,手太陰也,(寸口部)以候肺中部(手部)中部地,手陽明也,(合谷之分)以候胸中氣中部人,手少陰也,(神門之分)以候心下部天,足厥陰也(五里或太沖)以候肝下部(足部)下部地,足少陰也(足內踝後陷中)以候腎下部人,足太陰也(沖陽之分,箕門之分)以候脾胃這樣,診脈部位遍於全身各處,故後代醫家稱之為遍診法。這種診脈方法,為中醫脈診理論奠定了基礎,但由於繁瑣,診察不便,故很少應用。《難經》對切脈廣有發揮,創立了獨取寸口診法。如《難經·十八難》記載:「脈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然: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把寸口脈,分成寸關尺三部,每部都浮中沉取法,共成九候。漢代醫家張仲景在所著《傷寒論》一書中提出了三部診法,迎脈(頸外動脈)、寸口脈(橈動脈)和趺陽脈(足背動脈)。現在臨床上,脈診也稱三部九候,但只取寸口脈,把寸口脈分成三部,首先定關,關前為寸,關後為尺。稱為寸關尺三部。在具體摸脈時,又根據指力的大小,每一部又分成浮中沉三候。這樣在寸關尺三部,每部各有三候,故合稱為「三部九候」。由此可知,現代臨床上的三部九候與《素問》上所記載的三部九候完全不同。

平息調脈法運用時應注意什麼?

(1)醫者呼吸息數,必須達到常人呼吸與脈率五動一息的標準(相當17~18次/分鐘)。否則測得病人的脈率就會出現相對快與慢的差誤。(2)醫者應避免深長呼吸(閏以太息),太息則醫生的一個呼吸動作時間延長,相對測得病人脈率是快的。此種情況下測得的脈數當去除。(3)初學者,不能準確掌握平息調脈法可以讀表,按17~18次/分呼吸和72~85次/分心動大體標準計算。

判斷四時五髒的平脈、病脈、死脈的依據是什麼?

(1)脈是否合於四時五臟脈體:其次是脈中的胃氣,且脈中的胃氣的有無多少是判斷四時五髒的平脈、病脈、死脈的依據。(2)胃氣的多少、有無:平脈:脈有胃氣而微兼時令特徵。如「春胃微弦曰平」。病脈:脈少胃氣而應時脈象明顯。如「弦多胃少曰肝病」。死脈:脈無胃氣。如「但弦無胃曰死」。又胃氣決定反四時脈發病遲早。如「(春)……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3)脈搏數:平脈:「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病脈:人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曰少氣」。死脈:「人一呼脈四動以上曰死」。(4)脈搏形象:脈有胃氣則脈中有徐和之象。平脈:「平肝脈來,?弱招招,如揭長竿末端」。病脈:「病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死脈:「死肝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

胃氣與發病遲早有什麼關係?

經文曰:「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無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按中醫理論,脈應四時或為平脈,或為病脈,即使是病脈亦易治;脈反四時及不間臟脈病難已。四時之脈以胃氣為本,平人氣象論》:「春以胃氣為本」、「夏以胃氣為本」。胃氣的多少有無決定人病與不病。毛脈是秋時主氣所反應的脈象,胃而有毛是春時不見弦脈而見反四時的毛脈。如果春時胃氣脈為主而微見毛象則秋病;毛多胃少,說明胃氣受損,不能抗病,即今病。突出脈以胃氣為本,胃氣充實,可以抵禦體內外因素對機體的影響而不病或延遲發病;之即病。

為什麼說脈以胃氣為本?

胃氣與人的生命息息相關,胃氣的多少、有無決定五臟經脈之氣的變化而表現出平、病和死脈。脈以胃氣為本,其理由如下:(1)人之性命,靠谷氣為養,谷氣入胃,化生精微以養臟腑,故胃氣為臟腑之本。如《素問·玉機真臟論》曰:「五臟者,皆稟氣於胃。」(2)脈中有氣和血,《靈樞·決氣》說:「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所以血來源於脾胃。而脈中的氣主要是營氣,的生成來源於水谷,如《靈樞·營衛生會》所說:「營者水谷之精氣也」。(3)胃氣是氣血運行的動力,五臟之氣必須有胃氣才能行於脈中,以發揮濡養機體的作用。《素問·玉機真臟論》曰:「臟氣者,不能自至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矣。」(4)胃氣滋養、補充五臟之氣,胃氣的多少決定五臟之氣的變化,並在寸口脈有所反應,如《素問·五臟別論》所說:「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而變見於氣口。」總之,胃氣是平人的常氣。人一刻都不可無胃氣。如脈象無胃氣,則是逆象,有死亡的可能。

如何理解「胃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

(1)「胃而有毛」指春天脈象有胃氣而兼有毛象,毛是秋天的脈象,為肺主。(2)春見毛脈說明肝有病,然而發病有早晚。有胃氣,尚能抗邪,故春天不發病,待到秋天,得時令相助才發病,故曰「秋病」。(3)毛甚,為胃氣虧虛,毛脈相對明顯。正氣不足以抗邪,故即時發病,故曰「今病」。

虛里及虛里診的意義、主證是什麼?

(1)據經文「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虛里是足陽明胃經除豐隆外的又一大的絡脈,其脈從胃貫穿膈膜絡於肺,出於左乳下。後世亦將心尖搏動處謂之虛里。虛里診,即對「左乳下,其動應手」處實施診察。診察方法,據「其動應手」和下文「其動應衣」,則知可用望診及捫診的方法。(2)診病意義:根據「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鬲絡肺,出於左乳下」,說明虛里脈與心肺、胃氣和宗氣密切相關。因此,通過測虛里的搏動,可測知心肺的功能和宗氣的盛衰。①確定病位,虛里搏動「盛喘數絕」,病在中,反映體中的胃及心肺有疾。②判斷疾病,虛里搏動「結而橫,有積矣」,說明內有積聚。③判定預後,若虛里搏動「絕不至,曰死」(跳動中斷,絕而不復),預後不良。④判定氣之虛實,搏動劇烈,「其動應衣」,是宗氣大泄之證。

什麼是脈逆從四時、脈證相反及其臨床意義?

脈從四時:即五臟脈應四時如春見弦脈,或肝病見弦脈。脈逆四時:為不見本臟應時的脈象。如經文所說:「未有臟形,春夏而脈瘦,秋冬而脈浮大,命曰逆四時也」。脈證相反:即脈與病不一致,如經文所說:「風熱而脈靜,泄而脫血脈實」。臨床凡見脈逆四時及脈證相反均屬難治,正如經文所說:「皆難治,命曰反也」。

望面色的重點及臨床意義是什麼?

(1)望面色的重點:望五色;望色相,即沉浮、澤夭、散摶;色的分布。(2)臨床意義:①五色辨病:如黃赤為風,青黑為痛,白為寒,黃而膏潤為膿。②色相辨病:以浮沉判定病位的淺深,色浮者主病淺;色沉者主病深;據面色的潤澤與夭枯判斷預後,面色潤澤則預後好;面色夭枯則預後差;據散摶判定病程,病色散而不聚的為病程短暫;病色聚而不散的為病程久遠。③根據色的分布判定病處,臟腑頭面色部在顏面的大體分布為:五臟大體分布於鼻,六腑在鼻兩側,首面分布於前額部。

臟腑頭面在顏面色部的大體分布是怎樣的?

經文指出五臟在顏面色部的大體分布,是以鼻為中心,五臟大體分布於鼻,六腑在鼻兩側。首面分布於前額部。經文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臟次於中央,六腑夾其兩側,首面上於闕庭,王宮在於下極。」

問診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問診,就是向病人或家屬等詢問了解病情的方法。問診為歷代醫家所重視,所得材料,全面可靠,為診斷疾病提供了重要線索和依據。初學醫者,必須先學習問診,通過問診,可以得到很多啟發。問診涉及的範圍較廣,醫學入門提出診病「六十問」,張景岳以後總結出「十問歌」。現在臨床上一般把問診分為:(1)一般情況。(2)問起病,主要包括發病的時間、誘發因素、病的經過及治療情況等。(3)問既往史與家族史。包括既往身體健康狀況,患過何病?家族中有什麼主要疾病?(4)問現在癥狀。即病人本次就診的主要痛苦所在,這是問診的主要內容,必須詳細詢問。

在進行問診時應注意些什麼?

為了獲得真實病情,在具體進行問診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要有科學的態度,高度負責的精神,這是對當醫生的基本要求。問診不可草草了事。(2)要善於抓住病人的主訴。主訴往往是患者最痛苦的地方,找醫生解決的主要問題。抓住了主訴,就能抓住疾病的本質。(3)圍繞主訴,有目的全面了解病情,按辨證的原則和次序詢問與主訴有關的各方面表現,不可東一句,西一句,雜亂無章。(4)講話要通俗易懂。不宜使用病人不易理解的醫學術語。如問胃痛的病人「拒按嗎?」頭痛的病人「如裹嗎?」發熱的病人「惡寒嗎?」用這些醫學術語容易引起誤解。當然隨著醫學知識的普及,高血壓、肝炎等病名也是可以用的。(5)避免主觀、片面,防止暗示病人,企圖使病人的回答符合自己的診斷。例如,為了證實病人的咳嗽屬熱證,就千方百計地詢問痰黃嗎?痰黏嗎?口渴嗎?大便干,小便黃嗎等等,這樣往往造成錯誤的診斷,延誤病情。(6)要善於分析,去偽存真。有些病人對問的問題順口稱是;有的則故意誇大病情,以引起醫生的注意;有的甚至不說實話。因此,醫生臨證時,要保持頭腦清醒。(7)對危重病人的問診既要細心,又要果斷、迅速。力求迅速明確診斷,立即給予治療,不可按老一套章程,從頭問到腳,面面俱到,否則貽誤病情,失去搶救的機會。以上幾條可作為問診時的參考。總之問診要嚴肅認真,真實的發病資料,以作為診斷治療的可靠根據。

對女病人問診有什麼特點?

婦女有經、帶、胎、產的生理特點。因此,在診治女病人時要注意這方面的問題。在月經方面,應注意經期、經量、色、質等幾個方面。在正常情況下,月經周期是28~30天,量中等,不稀不稠,顏色正紅,沒有血塊。如月經提前一周以上,甚或一月二至者,稱為月經先期。多由血熱或氣虛所致。月經錯後一周以上,或更長時間者稱月經後期,多由寒凝、氣滯、血虛血瘀所致。如月經錯亂,有時提前,有時錯後,稱為先後不定期,多由肝鬱所致。在經量方面:月經量多,多由血熱迫血妄行或氣虛不攝所致。月經量少,多由寒凝經脈或血虛不充,或痰阻血道所致。夾有血塊者,多屬氣滯血瘀,且常伴有痛經現象。在月經的色、質方面:顏色淡紅,甚則呈粉紅色者,其質清稀,多屬氣虛或氣血兩虛。月經顏色深紅,質稠者多為實證熱證。在詢問帶下時,應從量、色、質與氣味等幾個方面了解。帶下色黃或赤,綿綿不斷,其質黏稠,有臭味,常伴有急躁易怒,外陰瘙癢的,多為肝鬱化熱,脾虛濕盛,濕熱互結,流注下焦,肝經濕熱所致。帶下色白量多,如涕如唾,連綿不斷,味小,常伴有納少疲乏,面色萎黃,甚或形寒肢冷,腰部有冷感,多屬脾虛運化失常,水濕下注的脾虛帶下證。濕為陰邪,易傷陽氣,故濕邪停留,有時可見寒象。如帶下色清,質稀如水,淋漓不止,常伴有面色晦暗,腰痛如折,小腹發涼,手足不溫等表現。多為腎陽虛,寒濕內停,帶脈失約的腎虛帶下。如偏於腎陰虛者,則帶下色黃,伴有五心煩熱,耳鳴,舌紅少苔,脈細數等表現。有的患者,受濕毒侵襲,損傷帶脈,而使穢濁之液下注,則表現為帶下黃綠如膿,陰部奇癢,口苦咽干,身體睏乏。應該指出,在正常情況下,婦女陰道內亦有少量白色分泌物,並非病態,具有「津津常潤」的作用。生育年齡的婦女,還應簡要詢問妊娠、胎產情況,如妊娠者,在用藥上宜慎,以防動胎。

什麼叫四診?

四診,就是診察疾病的方法。祖國醫學診察疾病的方法主要有四種:望、聞、問、切,簡稱為「四診」。四診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中醫診斷學的重要內容,為臨床辨證和防治疾病提供了客觀根據。對於任何一個疾病,無論輕重難易,要做出正確診斷,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就必須全面了解病情,廣泛收集與疾病有關的各種客觀資料,詳細掌握疾病發生、發展、轉歸及治療情況等各方面的內容,「四診」的方法。望診,即醫生用視覺觀察病人的「神、色、形、態」,作為初步估計疾病的輕重、疾病的性質以及推斷預後的根據。望診為四診之首,這是很自然的,病人來了,醫生首先看一看病人,對病情有一個初步印象。聞診,就是醫生用聽覺、嗅覺來辨別病人發出的聲音和排出物的各種氣味等,根據病人的語聲高低,呼吸強弱,各種排出物如二便、痰濁等的異常氣味,對於分辨疾病的寒、熱、虛、實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問診,更為重要。詳細詢問病史,了解疾病的全部過程及病人的主要痛苦,對於分析病情,做出診斷,抓住主要矛盾,解除病人疾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問診是臨床收集資料的主要手段。切診,包括切脈和按診兩部分。是醫生用手對病人的脈管和病變部位等觸摸按壓,從而獲得一些較客觀的體征。尤其是切脈,更為重要。以上四種診察方法,是通過長期的、無數人次的切身經驗,經過歷代醫家不斷總結、豐富、發展、提高,從而達到逐步完善的程度。是一種具有民族醫學特色的診斷方法。實踐證明,這種診病方法,方便可靠,簡單易行,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

什麼叫四診合參?

「望、聞、問、切」這四種方法各有其獨特的重要作用,密切相關聯的。因此在臨床應用時,就必須把四種診察方法綜合起來,進行分析判斷。習慣上稱之為「四診合參」。只有這樣,得益彰,才能得出正確的診斷。那種只強調某一種診法而忽視其他幾個方面的觀點是錯誤的。例如有的醫生過分強調脈診的重要性,「病家不要開口,便知病情」是不可靠的。雖然《內經》上也有「見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脈,知其病,知其病,命曰神;問其病,知其處,命曰工」(《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的論述,但仍強調「以此參伍,決死生之分」來進行綜合判斷,方能準確無誤。由此可知,四診在臨床應用時,既要重視各自的獨特作用,又必須四診合參,這才是科學的態度。

望神的內容有哪些?有什麼臨床意義?

望神是望診的重要內容。「神者,水谷之精氣也」。神以精氣為物質基礎,是臟腑氣血盛衰的外露象徵。通過望神,可以初步判斷正氣的盛衰,疾病的輕重,以及預後吉凶。望神,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判斷:精神好壞;意識思維和反應狀態;面部表情;眼神;語言氣息。臨床常把神的狀態分為三種:(1)得神:所謂得神,就是有神,指的是尚未出現神的病理改變或病情比較輕微,精神狀態尚好。臨床主要表現是:精神較好,意識矇矓,思維敏捷,反應靈活,回答問題準確、迅速,面部表情自然,雙目明亮靈活,語言清晰等。得神者,表示正氣未傷,臟腑功能未衰,有病也較輕,預後多良好。(2)失神:所謂失神,指的是神的病理變化比較明顯或比較嚴重。臨床主要表現是:精神委靡,意識矇矓,思維混亂,反應遲鈍,表情淡漠,目光暗淡等。更嚴重者,則可見神志昏迷,循衣摸床,撮空理線,或突然昏倒、目閉口開、尿便自遺等。以上這些情況,之為「失神」或「無神」。這說明了疾病已發展到嚴重階段,敗,五臟垂危,精氣將奪,預後多屬不良。(3)假神:所謂假神是指在疾病的垂危階段出現的一種假象。由於其容易迷惑人而易造成錯誤的判斷,故應提高警惕。假神系貌似有神,但它不符合疾病的發展規律。例如:久病患者,消化功能衰敗,因而納食甚少或幾日不能飲食,這符合病情實際。但若患者突然出現了飢餓不停,大口進食,那麼這種食慾轉「佳」可能是一種假象。久病卧床不起的患者,突然要坐起來或下地行走;或病情危重,面色晦暗,精神衰疲的患者,突然間面色轉紅,精神興奮,說話不停。久病體衰已極,語聲低微,少氣無力,突然間語聲洪亮,聲高氣粗。上述這些情況,都是在久病、重病、病危階段突然出現的「好」的表現,但這完全和疾病的通常演變規律不相符合,而且大部分患者如救治不及時則死亡。由此可知,這些所謂「好」的表現是一種假象,即所謂「迴光返照」、「殘燈復明」。是屬於陰陽欲將離決的死亡預兆。這就要求醫生要善於抓住疾病的本質,識破假象,即刻採取果斷搶救措施。此外,神志的改變,還有一類精神失常的表現,臨床可見於癲、狂、癇的患者。如表情淡漠,呆若木雞;或哭笑無常,呼號叫罵,打人毀物,登高而歌,異衣而走,言語善惡不避親疏;或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吐白沫,肢體抽動等。此多為痰氣、痰火、肝風挾痰等所致。對於這類精神失常之病變,在某種意義來講,望神更為重要,對診斷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如何望色?

望色,包括望面部的顏色與光澤兩方面內容。面部皮膚薄嫩,脈豐富,而且望診方便。中醫理論認為,心者,其華在面,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因此,根據面部色澤的浮露和沉隱,可以測知疾病的深淺。觀察五色的潤澤和枯槁,可以判斷疾病的生死預後。我們知道,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注於面,那麼,面部的色澤便是氣血的外榮。我國人的正常面色是微黃而紅潤,具有光澤。但就個體來講,也不是千篇一律的,有些人白一些,有些人稍黑一些,這些也屬於正常面色,是不容易改變的。色與澤兩個方面的異常變化,是機體不同病理反應的表現。一般而言,病人氣色鮮明榮潤的,說明病變輕淺,氣血未衰,治療較易,預後較好。如面色晦暗枯槁,缺乏華彩,無潤澤之象,如同幾天不洗臉一樣,則說明病變深重,精氣已傷,預後多欠佳。

何為五色主病?

在望色方面,病色有五種,白、黃、赤、青、黑。五種病色與五臟疾病相應。這是在五行歸類推演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所以在臨床上可以從病人面部色澤的變化來測知病變髒腑、病變性質以及預後如何。這種情況習慣上稱為五色主病。五色主病簡要歸納於下表:五色主病分析五色主病分析血虛證:血少不能榮於面,故面色淡白白色主虛證、寒陽虛證:推動血行不利,陽虛水濕不化,故面色白證,主失血而虛浮氣虛證:無以生血,氣血不充,面部白而不華寒證:寒主收引,血脈收縮,故面色變白失血:血脈空虛,不能上充於面,面色蒼白如壁脾虛不能運化,水谷精氣不能充養肌膚,營血化生黃色主虛證不足,不能上榮於面,其本色顯露,面色萎黃。或脾虛濕證不運,水濕停留,故面色黃而虛浮,稱為黃胖濕邪停留,郁而化熱,濕熱蘊蒸,迫使膽汁外溢,皮膚黃染,面色黃而鮮明如橘皮色寒濕者,皮膚黃而晦暗,色如黃土熱邪迫血充盈於面部血脈,而面部脈絡豐富故面呈赤色主熱證或紅色戴陽證實熱者,滿面通紅;虛熱者,顴部嫩紅如病情危重,面紅如妝,游移不定,是戴陽證。是陰盛格陽於頭面,屬假熱證青色主寒證寒主凝滯,血脈運行不利故面色發青。不通則痛,主痛證血流不暢故疼痛,面色亦青。故又主瘀血主瘀血青為肝之本色,肝又主風,稱風木之臟,故青色主主驚風驚風,尤其小兒鼻柱,口周見青灰色,更是動風的先兆黑色主腎虛,可見於陽氣衰微。氣血凝滯的重證,黑色主腎虛氣血凝滯由紫而黑主水飲水之色為黑,腎虛水邪泛濫,面色黧黑,尤其是眼主瘀血窩色黑,是水飲病的見證。又面部黑斑,如蝶狀,常見於婦女經帶病中,多屬腎虛血瘀之證說明:①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望面色推論心血管系統病變,心臟病常見到面部色澤的改變。如風心病的顴部暗紅,肺心病的口唇、面部瘀血紫暗等,從中醫角度來看,其他臟腑病變,只要影響到氣血,都可反映在面部上。②因十二經脈、氣血都上注於面部,故望色除推論心臟氣血的盛衰外,亦有五色主病之說。③五色主病在臨床上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必須全面觀察,綜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什麼叫按診?其臨床意義是什麼?

按診,也是中醫切診的一部分內容,按診和脈診總稱為切診。按診,就是醫生用手在病人的體表或患病部位進行觸摸按壓,以確定疾病的部位和分辨寒熱虛實的一種診斷方法,又稱為觸診。《素問·調經論》記載:「實者外堅充滿,不可按之,按之則痛。」後世醫家在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在診斷疾病方面,確實起了很大作用。但可惜的是,由於脈診普遍受到重視,而按診由於封建禮教的影響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在長期臨床工作中,確實感到按診同樣十分重要。對於確定疾病的部位,病變的性質,皮膚的寒熱,水腫的程度,以及癥瘕積聚等,都有重要的實用價值。現代醫學在這方面發展更為迅速,幾乎成為診斷的必用方法。目前按診在臨床上,多用於診尺膚、四肢,診腹部,診虛里等幾個方面。(1)診尺膚、四肢:尺膚,就是上肢遠側端內側面的肌膚,即從尺澤穴至手指一段稱之尺膚部。該部位觸診比較方便。診尺膚主要分辨肌膚的寒、熱、潤澤乾燥、有汗、無汗等。尺膚部熱者多為熱邪亢盛,尺膚部涼者多為陽虛陰盛,或熱深伏於里,不達四肢的熱厥證。如初按熱甚,久按熱反轉輕得多屬熱在表;久按熱更甚者,多為熱在里。尺膚部潤澤的津液未傷,尺膚部乾燥或肌膚甲錯如魚鱗者多為津液受損或津枯液耗,內有瘀血等。按診在辨別腫與脹方面更為重要。病人感到腫脹,皮色發亮,按之無明顯凹陷,或隨手即起的多屬氣脹。對此必須採用理氣的方法治療,氣行則脹消。如病人感到腫脹,按之有凹陷,不能隨手而起,嚴重者按之如泥的為水腫,是水液代謝失常,停留肌膚的病理表現。對此必須用利水的方法,使多餘水液排出體外。對關節炎患者,觸診疼痛部位,對分辨屬寒屬熱也很重要,一般而言,關節局部發涼的多屬寒痹,局部有熱感的多屬熱痹。(2)按胸腹:按胸部主要為診虛里跳動。所謂虛里即左乳下內側部,在左第四、第五肋間處,實指心尖搏動部位。用手按之,如跳動異常或節律不整者,常表示心臟有疾。如跳動急促,來去不勻,多見於心氣不足或心陽虛衰。有的不用手按,即能望見其動應衣者是臟氣衰微,宗氣外泄的表現。診虛里有時也作為死亡的判定方法之一,之已不跳動,伴有神志活動消失,這是死亡的見證,這為「心藏神」提供了理論根據。按脘部主要分辨痞證與結胸。脘部即「心下部」,胃居其中,如病人感到心下部阻塞不通,如按之軟而不痛的(大多數如此)為痞證;如按之硬滿而痛或手不可近者可為結胸證;心下堅硬大如盤,邊如旋杯,為水飲病。按脘部還用來區分胃痛屬虛屬實。胃痛喜按,之痛減,多屬虛證。胃痛拒按,多屬實證。按腹部,除辨別腹痛屬虛屬實外,還可以用來辨別腹水的有無。腹脹滿,叩之如鼓的屬氣脹,叩之音實,觸診又有波動感或水聲的屬水臌,有腹水形成。腹內有腫塊,按之堅硬不移或痛有定處的為癥為積,其病在臟,多屬瘀血證。如腫塊時聚時散,痛無定處的為瘕為聚,其病在腑,多屬氣滯證。積聚多指大腹部腫塊,而小腹部腫塊多稱為癥瘕,如婦科腫瘤等。腹部觸診對診斷腸癰有重要價值,右下腹部疼痛拒按,按之痛甚的多屬腸癰。另外,按俞穴也為診治內臟疾患的方法之一。

望舌色有哪些內容?各有何臨床意義?

望舌色主要是分辨舌質顏色的深淺。舌質的正常顏色呈淡紅色,叫做「淡紅舌」。表示臟腑功能旺盛,氣血充足調和。在患病情況下,常可見到舌質顏色的改變。故通過舌質顏色的觀察,可以作為診斷疾病的參考。臨床上常見病理舌色主要有四種:(1)淡白舌:舌色較正常淺淡者叫淡白舌。嚴重時可全無血色。主病:虛證、寒證。如陽氣不足,虛寒內生,或血虛、血少,不能上充於舌,故舌質淡白。臨床常見於慢性腎炎、再生障礙性貧血、各種失血、營養不良等疾患。在個別情況下,淡白舌也可見於發熱患者。舌淡而發熱者,常屬於陽虛發熱。(2)紅舌:舌色較正常色深者稱為紅舌。主病:熱證。有實熱虛熱之分,實熱者多為外感溫熱邪氣或風寒之邪入里化熱,或臟腑機能亢盛,火熱內生。虛熱者,多在內傷雜病中見到,為陰液不足,虛熱內生。虛熱之舌質紅,常常舌苔很少或無苔。如慢性消耗性疾病。(3)絳舌:舌色深紅呈絳紅色者,叫絳舌。可由紅舌演變而來。絳舌主病:內熱深重。在外感性疾病中,舌色絳,是熱入營血的重要標誌;在久病、重病等內傷雜病中見到絳舌,常表示陰液虧竭,陰虛火旺。胃酸過多患者,有時也可見到絳舌,常呈暗紅色,潤澤而潔凈。紅絳舌的出現,多見於急性感染性疾患的極期,或疾病的後期,常表示陰分大傷,在長期消耗性發熱病的過程中,紅絳舌由陰虛火旺所致。(4)紫舌:舌色呈青紫色者稱為紫舌。紫舌主病,有寒熱之不同。①紫絳色深,乾枯少津,為邪熱熾盛,陰液兩傷,有的也可伴有黃苔燥裂。②淡紫帶青,滑潤無苔,為陰寒內盛。③舌質青紫而暗,或有紫色斑點,多見於瘀血證。如先天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缺氧疾患。婦科患者,痛經、月經不調等病證常可見到舌有瘀血斑點,作為活血化瘀療法的參考指標。

望舌形有哪些內容?各有何臨床意義?

舌形,即舌的形狀。臨床上常把舌形分為老嫩、胖大、瘦薄、芒刺、裂紋、齒痕等若干種。現把望舌形所見及其臨床意義列表於下:舌形特徵臨床意義舌質紋理粗糙,老嫩形色蒼老堅斂,舌質老多見於熱證實證謂之老舌質紋理細膩,形色浮胖嬌嫩舌質嫩多見於寒證虛證謂之嫩舌色深紅,舌胖大舌體腫脹滿口,多見於心脾熱盛患者稱為腫脹舌舌色紫而發暗,舌體腫脹,稱多見於中毒或舌炎患者為水牛舌舌色偏淡,舌體胖嫩;或伴陽虛,水濕不化,或痰濕停留有齒痕和胖大舌正相舌體瘦薄,色紅絳而干者,多見於熱性病後期,反,舌體比正或慢性消耗性疾病,表示陰津被灼,陰液虧耗,瘦薄舌常瘦小而薄或亡陰失水舌體瘦薄而舌色淺淡者,表示氣血不足,心脾而虛舌面起刺,摸伴有黃燥苔者,多屬熱邪熾盛,或腑氣不通,胃芒刺之礙手腸燥熱,大便硬結,據此可以作為下法的指標色淡白有裂紋者,表示心氣不足,血虛不潤。色舌面上有各種紅絳有裂紋者表示熱盛傷陰,陰精虧損裂紋舌形狀的裂溝舌質稍紅而有裂紋,但無任何不適感,一般不作病象看待舌體邊緣上可舌體胖大而有齒痕者,多為陽虛,水濕不化齒痕舌見到齒痕,如舌色淺淡瘦薄而有齒痕多屬氣血不足荷葉邊狀

望舌態有哪些內容?各主何病?

舌態,即舌體活動狀態。臨床上把舌態分成強硬、痿軟、顫動、短縮、歪斜等五種。望診所見和主病見下表:舌態望診所見主病舌體強硬,活在外感熱病中,常見於熱入心包,或痰濕內阻,強硬動不靈,屈伸邪熱熾盛不便,致使語言謇澀在內傷雜病中,常為中風先兆,或中風之證痿軟舌體軟弱伸捲舌質淡者,多屬氣血兩傷無力舌質紅絳者,多屬熱灼陰傷,或陰虧已極舌體抖動,不外感熱病中,是熱極生風或熱病後期,虛風內動顫動能自停在內傷雜病中,常表示氣血不足,或中風之象舌紅絳而短縮者多屬熱病陰傷已極短縮舌體緊縮不能伸長舌胖而短縮者屬痰濕內阻舌淡、青而濕潤者,多屬寒凝筋脈歪斜舌體歪向一側中風或中風先兆

黃苔、灰苔、黑苔主病有何不同?

黃、灰、黑三種舌苔均是舌苔顏色的改變,其主病有相同之點,如都可見於里證、熱證。但又有不同,一般說來:(1)黃苔:主里證熱證。在外感性疾患,內傷性疾患都可見到。苔色變黃為熱邪熏蒸所致,故黃色越深,熱邪越盛。在外感性疾患中,舌苔變黃,常表示外邪入里變為里實熱證。而且黃苔常與紅舌並見,例如,各種急性炎症(消化道炎症、呼吸道炎症等)。在內傷雜病中,黃色舌苔,多見於臟腑機能亢盛,或里熱熾盛。另外,舌苔淡黃而滑潤者,可見於陽虛水濕不化。(2)灰苔:亦主里證,但有寒熱之分。苔薄灰而滑潤者多見於寒證或痰濕內停。苔灰而乾燥者多見於熱熾津傷或陰虛火旺。因此,由白苔而轉化成灰苔者多為寒濕病,由黃苔而轉化為灰苔者多為熱性病。(3)黑苔:多由灰苔或黃苔轉化而來。常見於患病時間較久或病情較嚴重的階段。黑苔主病也有寒熱之分。苔黑而燥裂,甚則生芒刺,多見於熱極津枯之證,一般可以見到舌苔由白轉黃,由黃轉黑的變化過程。如苔黑而滑潤,並伴有舌質偏淡,多見於陽虛陰寒盛極之證。此黑色系主寒水,滑潤者,寒水之性也。另外,雖然黑苔主病大多危重,但也有黑苔患者(染苔不在此列)無明顯自覺癥狀者,或只有輕微不適,故不可一見黑苔就驚慌失措。總之,黃、灰、黑苔主病有寒熱之分,必須進一步察看苔的滑潤與乾燥來區分寒熱。苔燥,甚至生芒刺者,熱盛無疑。苔滑潤者多為寒盛或水濕不化。

膩苔和腐苔有何不同?

膩苔和腐苔在形態和臨床意義等方面都有不同,應該區別開來。腐苔是一種比較厚的舌苔,苔的顆粒比較粗大而疏鬆,形狀頗與豆腐渣相似,厚厚地堆積在舌面上,容易刮脫。腐苔形成的原因多由陽熱有餘,蒸騰胃中腐濁之氣上升而成。常見於飲食停滯,消化不良或痰濁之病。膩苔是舌面上覆蓋著一層滑膩的苔垢,苔的顆粒極其細膩,而緻密,刮之難去,膠黏在舌面上。這種舌苔多由痰濕偏盛所致。常見於濕溫病、痰飲等疾患,有時食積亦可見到。

在診斷疾病時,為何要舌苔舌質合參?

疾病是一個複雜的病理過程。在病變過程中,往往影響到舌的生理,使體內的複雜變化在舌象上反映出來。一般來說,舌質主要反映臟腑氣血的盛衰,舌苔主要反映病位的深淺,病變的性質,邪正的消長。由於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在生理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相互影響。因此,在患病時,舌苔、舌質往往同時發生變化。因而在臨床應用舌診時,必須將舌苔、舌質的變化綜合起來進行分析,不可將二者截然分開。一般情況下,舌質與舌苔所反映的病理改變是一致的。熱證見熱象,如舌質紅,舌苔黃;寒證見寒象,如舌質淡,舌苔白滑潤。但是在某種情況下,舌苔與舌質的變化也有不一致的現象,這可能與舌質、舌苔對病理改變的反映快慢不同所致。因此在這種時候,合分析,全面衡量,方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舌象是重要參考指標,但不是惟一指標,此時更要四診合參。

臨床常見的舌象有哪幾種?各主何病?

臨床常見的舌象及主病見下表所示:舌象舌質舌苔薄白苔陽虛,氣血兩虛薄白中剝氣血兩虛,胃陰不足淡白舌黃膩苔脾胃虛弱,濕熱內蘊灰黑水滑陽虛內寒,寒濕內停白苔熱病由衛漸入營薄黃氣分熱盛紅舌黃膩氣分濕熱黃厚而干氣分熱盛傷陰津,或里實已成無苔氣陰兩傷焦黃胃腸熱結,里實熱證絳舌黑乾燥裂邪熱盛極,陰枯無苔熱入血分,陰分大傷黃燥苔陰血枯燥,虛火內燔青紫舌黑苔滑潤寒極白潤寒盛,氣血凝滯

如何通過望姿態來推論疾病的寒熱虛實?

望姿態主要觀察病人的動靜姿態以及體位的變化,355疾病的依據,尤其在推論何臟腑的病變以及疾病的寒熱虛實方面,著一定的參考意義。總的來說,「陽主動,陰主靜」。喜動、煩躁不安、多語狂言、登高奔跑者,多屬陽證。反之,喜靜的,安靜喜卧,精神委靡,表情淡漠者,多屬陰證。還可通過觀察病人的體位、動作、表情,來推論疾病的寒熱虛實。屬寒者,常縮肘屈膝,蜷縮成團,喜加衣蓋被,欲近火喜暖。屬虛者,多身體疲倦,動則心悸氣喘,說話無力語聲低微。屬實者,精神亢奮,多動多言,聲高氣粗。此外,半身不會動者,多為中風偏癱;四肢抽搐,角弓反張,多屬筋膜強急之風病,與肝有關;頭搖不定,手指蠕動,手足細顫者,則多屬虛風內動。

什麼是正治法?

正治法是逆疾病徵象而治,即所選藥物的屬性與疾病的性質相反。「逆者正治」,正治法又名「逆治」法。適用於病情輕淺而單純無假象的疾病,所謂「微者逆之」。如: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堅者削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緩之,散者收之,損者溫之,逸者行之,驚者平之等。運用時應把握「適事為故」的原則。

什麼是反治法?

反治法是順從疾病表象而治。「從者反治」,反治法又名「從治」法。適用於病勢較重、病情複雜並出現表象與本質不一致的疾病,謂「甚者從之」。如寒因寒用,熱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反治法是針對病證表象制定的治法,但從本質上來說,藥性與疾病的性質還是相反的,與正治法無區別。在運用時應注意「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從多從少,觀其事也」,也就是先求病因,再治其病本,至於從葯多少,視病情而定。

反治法的臨床應用如何?

經文提出「甚者從之」、「從者反治」。如病情複雜、病勢較重的疾病,往往寒熱相雜,真假混淆,此時要透過現象,探求病由,摒棄假象,找出本質,此時所用藥物的性質常常與所表現的假性癥狀的性質相順從(但與疾病本質相違背),此即文中所說的「熱因熱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之法,具體應用如下:(1)熱因熱用:即用熱性藥物治療具有假熱之象病證的方法。如陰盛之極、陽氣大虛、陰不斂陽,虛陽外越者,雖有身熱、面赤、脈大等假熱之象,但卻喜歡蓋衣被,脈大卻按之空虛,自覺身熱但肌膚手足捫之逆冷,此時治當回陽救逆,方用四逆湯之類。(2)寒因寒用:即用寒涼之葯治療具有假寒之象證候的方法。運用於陽盛之極、格陰於外之證。因熱邪熾盛,鬱閉於里,陽氣不能透達於外,肌膚四肢失溫,故患者此時反見惡寒、四肢逆冷、脈沉遲等假寒之象,正所謂「熱深厥深」是也。此時雖見寒象,但卻不欲蓋衣被,必有胸腹灼熱炙手、口乾舌燥、舌紅苔黃而干、脈雖沉卻重按必有力等里實熱之象,此時治療宜用寒涼清解之葯,如白虎湯、承氣湯類清熱之葯。里熱清除,外之假寒自解。(3)通因通用:即用通利藥物治療實性通泄病證之法,如用承氣湯類攻下燥實之法,治療熱郁大腸而致的「熱結旁流」。用八正散類利尿通淋之法,治療濕熱蘊結膀胱之尿頻、尿急、尿痛之證。用保和丸、枳實導滯丸等蕩滌積垢之法,治療因食積而致的泄瀉。用少腹逐瘀湯之類活血消瘀法治療瘀血阻滯之崩漏等,之法。(4)塞因塞用:即用補益藥物治療虛性閉塞不通病證之法。如用半硫丸峻補命火而治冷秘;用潤腸丸養血潤燥以治產後血虛便秘;用補中益氣湯治療久病氣虛、傳導無力之大便秘結;用腎氣丸治療腎陽不足、膀胱氣化無力之小便不利;用加味四物湯治療血虛之閉經等。皆為「塞因塞用」之法臨證運用之範例。

反佐與反治有什麼不同?

兩者是兩個不同範疇的概念:(1)反治屬於治療方法範疇,又稱從治法。包括寒因寒用、熱因熱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等內容,主要用於病情複雜,癥狀與本質不一致,出現假象,如真熱假寒、真寒假熱。治療則應從本而治,因藥物性質與癥狀性質一致,不同於一般的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正治法,故稱反治法。(2)反佐是屬於方劑的配伍方法、服藥方法的範疇。包括兩方面:①為藥物的反佐。如以寒治熱,反佐以少量熱葯;或以熱治寒,反佐以少量寒葯,以防寒熱格拒。方如白通加豬膽汁湯,用豬膽汁即為反佐。②為服藥方法的反佐。如寒葯溫服,熱葯涼服。正如《素問·五常政大論》所云:「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

如何理解「微者逆之,甚者從之」?

「微者逆之,甚者從之」,是針對病的輕重提出的治療原則。「微」、「甚」指病勢而言,凡病勢較輕,病情較單純,證候與病機一致,如陽盛則熱、陰盛則寒、真形易見的病證就稱為微者;重,病情複雜,證候與病機不完全一致,甚至相反的,如陰盛格陽、熱深厥深、真假難辨的病證就稱為甚者。「逆」、「從」,逆治法即正治法,是逆疾病證象的性質,從正面治療的常規治法,適用於一般的病證,即所謂「微者逆之」。從治法即反治法,是順從疾病的某些徵象(假象)。而實際針對疾病本質治療的方法,寒假熱、真熱假寒及大實有羸狀、至虛有盛候等特殊病證,「甚者從之」。

「其始則同,其終則異」是對何種治法的說明?

「其始則同,其終則異」是《內經》對反治法用藥特點的概括說明。反治法用藥之初,其藥性與疾病徵象(假象)是相同的,如以熱治熱、以寒治寒、以塞治塞、以通治通。但經過治療,轉,假象消失和真相的暴露,方表明藥性與病性是相逆的,仍然是以寒治熱、以熱治寒、以補治虛、以瀉治實的相反療法。

消癉的治法是怎樣的?

《內經》論消癉的證類約分為以下幾種:(1)鬲消:《素問·氣厥論》雲:「心移熱於肺,傳為鬲消。」鬲消是由熱薰胸膈,消灼津液,而為消渴,後世稱之為上消。張景岳《類經》說:「鬲消者,膈上焦煩,飲水多而善消也。」《景岳全書》又說:「上消者,渴證也,大渴引飲,隨飲隨渴,以上焦之津液枯涸……故又謂之鬲消。」鬲消當以心煩口乾、口渴多飲為主要癥狀特點,治法當主清肺生津。李東垣提出用白虎加人蔘湯。洪立正亦提出「人虛治以消渴方主之;人強用白虎湯加花粉、葛根、烏梅、杷葉及清肺葯」。(2)肺消:《素問·氣厥論》雲:「心移寒於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經文明示肺消的病機為「心移寒於肺」。張景岳《類經》釋:「心火不足,不能溫養肺金,肺氣不溫,不能行化津液,故飲雖一而溲倍之。」肺消之病,病在心肺,繫心肺陽氣不足,不能行化水津。致水津降而不升,出現飲一溲二之虛證。關於本證的治法,劉完素曾提出「補肺平心,用黃芪湯」。戴元禮又提出「專補肺氣,用黃芪飲」。今人王進全《內經類證論治》提出溫肺益氣法,甘草乾薑湯。根據肺消的病機,及「飲一溲二」的癥狀,若以溫肺之甘草乾薑湯,再加益氣之黃芪飲,或再合固氣生津之生脈散,則似更為妥當。(3)消中:《素問·脈要精微論》雲:「癉成為消中。」《靈樞·師傳》雲:「胃中熱則消谷,令人縣心善飢。」吳昆《素問吳注》釋:「癉,熱邪也,積熱之火,善食而飢,名曰消中。」消中即中消病,以多食易飢,心煩不安,肌肉消瘦為主要癥狀表現。因胃熱則消谷,谷消則善飢,故其治法當主清胃瀉火潤燥。王叔和提出用調胃承氣湯或三黃丸瀉下火熱。李?提出用四物湯加黃柏、知母、石膏、黃芩、滑石清降火熱;張景岳提出用玉泉散清胃火;喻嘉言又提出以大黃、甘草與人蔘合用「急緩互調,攻補兼施」;周慎齋還提出「專補脾陰之不足,用參苓白朮散」。諸家所列方葯,皆可隨證選用。(4)脾癉:《素問·奇病論》雲:「有病口甘者……名曰脾癉……此肥美之所發也……其氣上溢,轉為消渴。」經文明示脾癉轉則為消渴,當系消渴的前兆病證,屬消癉之類。王冰《黃帝內經素問注·卷第十三》釋:「癉,謂熱也……生因脾熱,故曰脾癉。脾熱內滲,津液在脾……津液在脾,是脾之濕。」觀王氏所注,脾癉屬脾之濕熱證。葉天士《外感溫熱篇》謂:「舌上白苔黏膩,吐出濁厚涎沫,口必甜味也,為脾癉病。乃濕熱氣聚,與谷氣相搏,土有餘也。」關於脾癉的治法,《素問·奇病論》指出:「治之以蘭,除陳氣也。」蘭,即佩蘭,氣味芳香,能醒脾化濕,清暑辟濁,可除脾胃中的濕熱陳腐之氣。《用藥法家》載:「蘭草其氣清香,生津止渴,潤肌肉,治消渴脾癉。」臨床用之,屢有效驗。(5)腎消:《素問·刺熱》雲:「腎熱病者……苦渴,數飲,身熱。」《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又雲:「腎脈……微小為消癉。」腎熱病苦渴數飲,是火熱之邪耗傷腎水。腎脈數小,是指腎精虧損。因腎水虧耗、腎精虧損所致的消癉,便是腎消,後世稱為下消。《景岳全書·卷三十八》說:「下消者,下焦病也,小便黃赤,為淋為濁,如膏如脂,面黑耳焦,日漸消瘦,其病在腎,故又名腎消也。」腎消一證,當有陰陽之分,一為陰虛腎消,系水虛不能制火,屬「腎熱病」。如《丹台玉案·三消》說:「腎水一虛,則無以制余火。火旺不能撲滅,煎熬臟腑,火因水竭而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陰盛陽衰構成此證。」其症見口燥咽干,口渴尿多,小便黃赤或渾濁如膏脂,腰膝酸軟,五心煩熱,舌紅脈細數等。治宜滋補腎水,王叔和用六味地黃丸;趙獻可提出用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肉桂;陳士鐸又提出用合治湯。二為陰陽兩虛腎消,系陰損及陽,陽不化氣,氣不攝津,屬「腎脈微小」之消癉。《景岳全書·三消》說:「陽不化氣,則水精不布……而飲一溲二,以致泉源不滋,天壤枯涸者,是皆真陽不足,水虧不下之消症也。」其症見飲一溲二,面色黧黑,形瘦耳焦,腰膝酸軟,舌淡,脈微細等。治宜溫補腎氣,張仲景用腎氣丸;陳士鐸提出用引火昇陽湯。臨證時當觀其脈證,分別治之。綜析《內經》所論消癉的病因病機與證候分類,其內容豐富,義理詳備。聯繫後世醫家所述,《內經》中既包含了如朱丹溪等所提出的上、中、下三消之分,也包含了如張景岳所提出的陰消、陽消之辨。它對臨床辨治消渴病確有一定的啟發和指導意義。

水腫病怎樣治療?

經文說:「治之奈何?岐伯曰:賓士於權衡,去宛陳莝。微動四極,溫衣,繆刺其處,以復其形,開鬼門,潔凈府,精以時服。」《內經》中如此詳細論述一個病證的治療原則和治療方法之處不多。首先,原文指出水腫病的治療原則是:(1)「賓士於權衡」,即以平調陰陽的偏盛偏衰。(2)「去宛陳?」,祛除血脈的瘀積陳腐。其次,經文在水腫病治則的指導下,又列舉了下列具體治法:(1)輔助治療:「微動四極,溫衣」,均為水腫病的輔助治療手段。活動四肢,促進陽氣恢復,氣血流動;溫衣,保護、振奮陽氣,促進陽氣化氣行水之功。此雖為輔助之法,然其著眼於陽氣,抓住了此病之根本。(2)針刺:「繆刺其處」針對瘀阻的血絡,實施解結法或放血療法恢復血脈的正常形態,使經絡疏通。既有利於經脈中氣血的傳輸,又為其他治療奠定基礎。(3)開鬼門,潔凈府:即發汗、利小便之法,是《內經》中消除水腫主要治療手段,體現藥物治療。(4)精以時服:餐服精美食物,湯液醪醴,以益氣養精。是本病扶正的重要措施。本病的綜合治療,體現了湯液醪醴在「當今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鑱石針艾治其外」的運用。

《內經》所述水腫病的治法對後世有什麼指導意義?

《內經》對水腫病的認識,對現代臨床仍具有很高的指導意義。近年來運用活血化瘀法治療慢性腎炎和尿毒症取得了滿意療效,其治療原理就是受到「去宛陳?」治法啟迪,當是「去宛陳?」之法的現代臨床驗證。受「開鬼門,潔凈府」的啟發,《金匱要略》以「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垂示後世,為後世治療水腫之常法。經文中提出的「微動四極,溫衣」的調護方法,雖為輔助之法,然其著眼於陽氣,抓住了水腫病之根本。提示治療水腫應重視陽氣,陽虛當溫補,陽郁當宜通。仲景治水諸方,每有附子、桂枝、麻黃、白朮、黃芪之類,溫補、生髮陽氣。陽氣振奮宣通,水腫自消。這也是對此種認識的最好例證。「精以時服」對慢性疾病的治療與飲食護理,更有其重要作用。

五臟所苦應如何治療?

經文中所示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治療:(1)表裡相合兩經主治。以針刺為主。經曰「十二經脈者,於腑臟,外絡於肢節」、「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首先,五臟病可取各自經脈治療,然後,五臟病取其相合之經治療。臟腑功能相合,經脈又表裡絡屬,取相合的經脈治療,有從陽引陰之意,以求陰陽的平衡。(2)運用藥食、五味治療。葯食、五味各有作用,經文曰「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運用藥食治療五臟所苦,多採取逆五臟之所苦而從五臟之所欲選擇相應作用的藥味。使五臟所苦得解,亦防止了五臟所苦之病的發生。

如何理解「毒藥為邪,食物養正」?

對這一問題的理解應參照《素問·五常政大論》中「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不盡,行復如法」。《內經》中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說明發病與否,正氣起決定作用,正氣的損傷可因病邪攻伐損傷,而且病後服藥、飲食攝入不足或不進食均可對正氣有不同程度損傷。尤其是病後,應據藥物毒性的大小,決定藥物治療時間、祛病程度。余病應用文中所說五穀、五果、五畜、五菜的五味加以調養,正氣得到恢復,驅余邪外出,使病痊癒。

什麼是「氣味合而服之」?

主要是理解「合而服之」的兩種形式。王冰注曰:「氣為陽化,味曰陰施。氣味合則補益精氣矣。其一,相同氣味相合,如「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棗葵皆甘。」即谷肉果菜中同一氣味配合應用,可以增進這一氣味的作用。其二,不同氣味相合,有主有次。如「肝欲散」中「食辛以散之」、「用辛以補之」是同一氣味的增補與加強,發揮辛味發散的主要調治作用;「酸瀉之」用酸味起收斂作用。屬不同氣味搭配使用。

如何實施藥物補瀉從其五臟之所欲?

應用作用相反的藥味,一補一瀉相配合調治疾病。其補其瀉以適應五臟之性與否來分辨,張介賓:「順其性者為補,逆其性者為瀉。」例如,「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用辛補之」是從其肝之所欲,增加散氣之功,可視為輔助之葯。用酸味葯,可防止辛味葯散泄太過。

咳嗽的針刺治療大法是什麼?

咳嗽的針刺大法是分經論治,根據不同類型之咳嗽,選用不同俞穴。《素問·咳論》「治臟者治其俞,治腑者治其合,浮腫者治其經」,指出病在臟刺其俞穴,五臟經脈上的俞穴又稱原穴,原穴是治療五臟疾病的俞穴,故曰「治臟者治其俞」;病在腑刺其合穴。《靈樞·邪氣臟腑病形》「合治內腑」;久咳面浮刺其經穴,以疏通經絡,《靈樞·九針十二原》「所行為經」。

什麼叫「間者並行」?

「間者並行」即病情輕緩者,應標本兼治。也就是說,病輕緩者未必獨治其本。從臨床實際情況看,病證屬純陽純陰、純虛純實者少,虛實夾雜、表裡相兼、新舊同病者多。在病勢不甚急危的情況下,多數應標本同治。當分析標本偏頗的側重,或治標顧本,或治本顧標,或標本齊顧。如《傷寒論》第18條載「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素有咳喘宿疾,復中風邪,新病舊恙標本同治,臨床治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多循此治則。

什麼叫「甚者獨行」?

「甚者獨行」即指疾病嚴重者,必須根據實際情況,標急則獨治其標,本急則獨治其本,是謂「獨行」。如《傷寒論》第93條有「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按先病為本,後病為標分,表證身疼痛為先病,屬本;里證下利清谷為後病,屬標。現標病為急故先以四逆湯救里治標;俟里病緩解則相對地說本病為急,故繼以桂枝湯救表治本。

「標本相移」是指什麼?

《素問·標本病傳論》認為先病為本,後病為標,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標本先後的治療原則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必須根據疾病的輕重緩急靈活處理。一般地說,標根於本,病本能除,標亦隨之而解,則先治其本,即先治其先發之證。若在疾病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命,或在諸多病理矛盾中,標病成為突出的重要矛盾時,當先治標,否則恐貽誤病機,甚則虞及生命。經文提出的「中滿」及「小大不利」只是舉例而已。

常用的四種服藥方法是什麼?

一是涼葯熱服,「治熱以寒,溫而行之」。要求治療熱病,用寒涼的方葯,在葯湯尚溫熱時服用。二是熱葯涼服,「治寒以熱,涼而行之」。說明治療寒性病證,應用熱性方葯,必待葯湯涼後再服用。三是涼葯涼服,「治溫以清,冷而行之」。治療溫熱病證,當用清涼方葯,要等待葯湯冷後才可服用。四是熱葯熱服,「治清以溫,熱而行之」。凡治療寒性病證,當用溫熱方葯,要趁葯湯熱時服用。

知標本逆從的意義有哪些?

《內經》運用標本理論的根本目的,不僅是為了解釋某些病理現象,更主要的是立足於指導治療原則的確定。標本所代表的對應的雙方,必有一方是主要的、本質的,而另一方是次要的、現象的。因而在治療時必須根據標本的特性等具體情況,確定先標後本,或先本後標,或標本兼治等治療原則。這在臨床上面對紛繁複雜的病情,醫生能執簡馭繁,把握疾病的本質,並據此進行有效的治療,故本節說:「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謂妄行。」

怎樣理解人有客氣、有同氣?

客氣、同氣注說不一,歸納起來有六點:一指運氣學說中的客氣、主氣,如張介賓注:「客氣者,流行之運氣也,往來不常,故曰客氣。同氣者,四時之主氣也,歲之相同,故曰同氣。」二是指兩種不同的病氣,如馬蒔注:「病氣有二,病本不同,而彼此相傳者,謂之同氣。」三是以自然界之六氣為客氣,而人身與之相應的氣為同氣,如張志聰注:「客氣者,謂在天之六氣。同氣者,謂吾身亦有此六氣而與天氣之相同也。」四指來自體外的風寒暑濕燥火為客氣,而人身六經之氣為同氣,如吳昆注:「風寒暑濕燥火感人,隨經而客,謂之客氣。而風入而厥陰受之,寒入而太陽受之,暑入而少陰受之,濕入而太陰受之,燥入而陽明受之,火入而少陽受之,此同氣也。」五是以外邪為客氣,同氣作「固氣」,即人體原來就有的病氣,如《新校注》雲:「按全元起本,『同』作『固』。」六是從邪氣正氣為解,丹波元簡注:「蓋客氣謂邪氣,同氣謂真氣。」諸說皆有根據。有些學者認為《新校注》之注為當,言人有新感之邪而生病者,亦有因體內潛伏的固有之邪而發病者,此正如《靈樞·賊風》之「因邪留而未發」,即為佐證。

為什麼說「無使過也,傷其正也」?

此句用以強調治療疾病過程中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後期的飲食調養,均應適可而止,以防過量傷正。(1)藥物治療時,藥物在祛除人體病邪的同時也必然會給人體帶來一定的毒副作用。如有毒之葯的毒性本身即可傷人,服亦可傷人,因此經文強調「有毒、無毒治病,十去其六、七、八、九」,這也即是歷代醫家均強調的終病即止之意。(2)疾病後期進行飲食調養時,也應該注意不要過量。雖然水谷五味入胃以後,各歸其所喜之臟,以增強相應臟器的生理功能,但若長久地增補,又可使臟器偏勝,而導致新的疾病發生。此即《素問·至真要大論》所強調的「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之意。

怎樣理解「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的含義?

經文指出用藥治病,當遵循一定的準則,即使無毒治病,也只能十去其九,余邪則當「谷肉果菜,食養盡之」。也就是說,雖余邪未盡除,不一定非藥物攻伐不可,因病邪正衰,其大勢已去,在停葯後,選用五穀五畜五果五菜,因為谷肉果菜如同藥物亦具備五味,可以祛邪;同時又可以調養五臟精氣,使正氣恢復強盛,則余邪自能消退,說明飲食調養在治療過程中具有助正祛邪的作用。

飲食調養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有什麼作用?

食養在治病過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現為扶正氣、祛邪氣。在疾病發生、發展和治療過程中,由於病邪的作用,常導致臟腑精氣不足、功能活動減弱,這就更易為邪所害。所以,善治病者,能根據患者身體需要,有目的、有選擇地調配飲食,藉助飲食五味的功能祛除邪氣;亦藉助五味的功能、五味所入,調理五臟使脾運胃納,衛氣漸旺,氣血逐漸充盛,則正盛邪祛,余邪常可不治而自退。

什麼叫「刺有逆從」?

指針刺等治法有逆治和從治的不同。逆治是病在本而治標,標而治本;從治為病在標而治標,病在本而治本。治與標本相反,如「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標,有其在標而求之於本」謂之逆治;治與標本相得,如「有其在標而求之於標,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本」則稱為從治。

如何理解「先熱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

本句經文說明病發先後,先有熱,後生中滿。熱為病本;中滿為病標。因為「中滿」一證,主要病變在脾胃(或它臟病變影響脾胃),雖為標病,但脾胃為後天之本,五臟六腑之海和氣血生化之源,其功能正常與否,關係人的生命活動。若不急治,以消中滿,就會導致谷不入,食不納,後天化源竭絕,出現不良後果,故先治中滿。

對熱病的施治法是怎樣的?

對熱病治療的總則為《熱論》所言「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已滿三日者,可泄而已」,說明熱病治療有汗、泄的不同法則。其治療的手段主要是施以針刺法。《靈樞·熱病》詳論刺熱的針具選用,病位表淺者,以?針按摩筋脈扶正祛邪;邪在肌肉,善驚卧不安者用圓利針以治其暴利之氣。穴位的選用,《內經》中亦非常強調,《水熱穴論》中的59穴就是專為熱病而設,頭部25穴「以越諸陽之熱逆也」;胸背部的8穴「以瀉胸中之熱也」;陽明經的8個穴位「以泄胃中之熱也」;肩背、下肢的8個穴位「以泄四肢之熱也」;五臟俞穴傍的10個穴位「泄五臟之熱也」,根據熱病程度,病位不同,取用不同的穴位。「熱病三日氣口靜,人迎躁者」,可刺陽經穴位以發汗;「身熱甚,陰陽皆靜者」,則針刺速度宜快,「刺諸熱者,如以手探湯」,疾刺可卻邪又不傷正。但暑溫之證,雖多汗卻不可止汗,「暑當與汗皆出,勿止」,否則有閉門留寇之弊。在施治時要注意病勢,邪盛病重則暫緩針刺,可避免因攻邪而大傷正氣,待病情方張之熱已過,再攻邪則有事半功倍之療效,故言「無刺??熱,無刺漉漉之汗……方其盛也,勿敢毀傷,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此外,在熱病過程中,有9種危重證候,不能施行針刺,因其皆為邪盛正衰之死證。如「一曰汗不出,大顴發赤,噦者」,為虛陽上越,胃氣衰敗之證;「二曰世而腹滿甚者」,脾氣敗絕也;「三曰目不明,熱不已者」,為臟腑精氣敗竭;「四曰老人,嬰兒,熱而腹滿」,乃正氣虛衰,脾氣衰敗;「五曰汗不出,嘔下血者」,此陰血耗傷太甚;「六曰舌本爛,熱不已者」,為三陰俱傷之敗象;「七曰咳而汗不出,出不至足者」,真陰虧竭也;「八曰髓熱者死」是腎氣敗竭之證;「九曰熱而痙者」,是熱極生風也。《內經》還記載了可以用各種物理降溫的方法以配合瀉熱。如「諸治熱病,以飲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之寒處,身寒而止也」。同時,飲食須清淡、少量,切忌葷腥,因邪熱易與穀食之熱合,致使「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

葯、食治病的法度是什麼?

藥物與食物(谷肉果菜)均有強身健體、防病祛邪的作用,但其在治療疾病中要依據一定的法度:(1)根據疾病的新久,制方大小和藥物有毒無毒及毒性大小確定疾病治療的程度。如《素問·五常政大論》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2)余病藉助食療,扶正以祛邪。如《素問·五常政大論》曰:「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論是葯治或食療,均需掌握一定尺度。(3)如余病,食養而病不盡除,可以重複藥物治療,仍遵循以上法度。《素問·五常政大論》曰:「不盡,行復如法。」

如何理解「小大不利治其標」?

「小大不利治其標」意謂凡是疾病後出現二便不通利的,二便不利之標。因若二便不利,則表示腎臟氣化失司,六腑傳化無權,臟腑失調,邪無出路,證情危急,雖為標病,亦當先治。否則,不僅本病難治,甚至還會危及生命。

陰陽虛衰所致寒熱的治療是怎樣的?

經文提出「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而寒者取之陽」。對此注家認識不一:(1)認為這是陰虛證、陽虛證的治療原則。如王冰注:火之源,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故歸求其屬也。」(2)認為此指反治法,其熱與寒均為假象。如高世拭注:「諸寒之而熱者,以寒為本,故取之陰,當以熱葯治之。諸熱之而寒者,以熱為本,故取之陽,當以寒葯治之。夫寒之而熱,治之以熱,熱之而寒,治之以寒,所謂求其屬以治也。」(3)認為是反佐法。如張志聰注:「夫寒之而不寒者,真陰之不足也。熱之而不熱者,真陽之不足也。是以病不解而久用寒熱,偏勝之病反生,故當求其屬以衰之……取之陰取之陽者,謂當補其陰而補其陽也。夫以寒治熱、以熱治寒,此賓士之法也。補陰以勝熱,補陽以勝寒,乃反佐之道也。」觀後文「治其五氣,是以反也」,王冰之注似較合經旨。「治寒以熱」、「治熱以寒」的法則,是治療寒、熱的常法。但對因陽氣不足、無以抑陰的虛寒證,或陰氣不足、無以制陽的虛熱證,僅治其相對偏盛的陰盛或陽亢,則愈傷其本來不足之陰陽,從而導致陰更勝或陽更亢。故必須補陽以抑陰,即「益火之源,以消陰翳」,或滋陰以制陽,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最終達到陰平陽秘,疾病痊癒。這種補陽、滋陰的法則,是治療寒熱虛證的變法,也為後世辨識、治療虛寒、虛熱證樹立了楷模。益火之源,用甘溫之品;壯水之主,用甘寒之品。

《內經》提出了怎樣的方制?

《內經》根據藥物作用的主次確立「君、臣、使」的組方原則。提出「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指出方劑中,針對病變主要方面,發揮主要治療作用的葯稱為君葯。輔助君葯以加強其療效的為臣葯。使葯是引葯達於病所或調和諸葯的藥物。

制方要有一定法度的目的是什麼?

因病情有輕重不同,病邪有在上在下之別,病位有淺深之分,病勢有緩急之異,這就要求治法分輕重緩急,方葯沒有奇偶大小,所以,制方也就應有一定的準則。正如經文所說:「氣有高下,病有遠近,證有中外,治有輕重,適其至所為故。」其目的就是為了使藥力直達病所,適合治療各種各樣的病證。

《內經》對方劑是如何分類的?

經文提出了大、小、緩、急、奇、偶(重)、反佐等方劑的分類:(1)大方:即藥味多而藥量小的方劑。《素問·至真要大論》曰:「大則數少,小則數多,多則九之,少則二之。」又曰:「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2)小方:即藥味少而藥量多的方劑。依據同上。(3)奇方:「君一臣二」、「君二臣三」等,即由單數藥味組成之方。經文指出病在上、在外者宜用奇方治療。(4)偶方:「君二臣四」、「君二臣六」等,即由偶數藥味組成之方。經文指出病在下在內者,宜用偶方治療。(5)緩方:「緩則氣味薄」,即藥性為和緩之方。臨床上主要適用於人體上部的病變。如經文說「補上治上制以緩」。因緩方選葯氣味均薄,故藥性主升,藥力和緩,恰至病所。(6)急方:「急則氣味厚」,即藥性峻急之方。臨床上主要適用於人體下部的病變,如經文說「補下治下治以急」,因為急方選葯氣味均厚,故藥性主降,藥力峻急,能直達病所。(7)反佐:「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也」。即主方內反佐以與病情寒熱性質相同之葯,易格拒之
推薦閱讀:

【黃帝素問直解90】在線收聽
神州軒轅黃帝陵
一、《黃帝四經》一譚《經法》
父子同姓始自黃帝 中華姓氏90%以上出自黃帝一脈

TAG:黃帝 | 黃帝內經 | 內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