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經濟史話》四
第四章 工業?宏圖源自機杼來
工業是近代經濟之母,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柱,國家經濟發展的主導。只有工業發展了,區域經濟實力才能增強;而區域經濟實力增強了,才能促進城市化、現代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工業化問題,說到底是由以農業為主導向以工業為主導的轉變問題。在以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封建社會中,農業生產是主要部門,工業經濟處於從屬地位,人們日常應用的工業品,一般都是由農民在自己的家園內進行加工,家庭手工業是工業生產的主要形態,「男耕女織」是中國封建社會長期的基本經濟結構。據洞庭湖區大量出土文物考證,遠在新石器時代,境內先民已掌握制陶技術。華容縣車軲山遺址出土的陶紡輪說明,境內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原始紡織業,至唐宋年間,制陶、紡織業已相當發達。所以,一部洞庭湖區工業史,就是一部從傳統簡單機杼到現代機械電子的歷史,一部從家庭手工業到現代大工業的發展史。
第一節 家戶相聞機杼聲
洞庭湖區出現最早的家庭手工業,首推制陶業。1994年發掘的澧縣城頭山古文化遺址8座陶窯考證,其中一座為屈家嶺文化時期,其餘均為大溪文化早、中期。這些陶窯有的專門燒紅燒土塊作為建築材料,有的專門燒一種陶器支座。與陶窯組合一起的有料坑、貯水坑、工棚。料坑中還殘存有淺黃色制陶粘土,並發現有獲取陶土的數條取土坑道。如此完整地制陶遺址,在史前考古中是十分罕見的。春秋戰國時期,洞庭湖區的陶器生產有了進一步發展。在澧縣縣城文廟內,至今還保存著楚國的鼎、敦、壺、鬲、豆、盤等陶器,均為人們飲食服務之用具,造型規整,種類紛繁,極盡精緻。唐宋年間,岳州境內的制陶業相當發達,著名的岳州窯遺址尚存,當時被列為全國六大名窯之一。 然而,洞庭湖區傳統家庭手工業中,分布最廣泛、從業家庭最多、影響最大的還是紡織業。從常德、益陽和岳陽古文化遺址出土的陶紡輪考證,境內早在四五千年前,麻紡織和絲紡織已經有了相當發展。當時,麻布為先民服飾之用,需求量大,而洞庭湖區有豐富的麻類資源,各家各戶種麻,為家庭麻紡織生產提供了條件。洞庭湖區出土的商代的陶、銅器上有不少麻布紋,可見對麻布的應用比史前時期更加普遍。古墓中出土的麻布,根據標本考察,其麻紡織工序,有漚麻、績麻、織麻等過程。《詩經》中有對績麻的反映:「禾麻菽麥」、「麻麥幪幪」、「丘中有麻」、「藝麻如之何,衡從其畝」、「麻衣如雪」。鄭玄箋謂:「麻衣,深衣。諸候之朝朝服,朝夕則深衣也。」可見麻衣不僅是平民服裝,也是貴族官僚不上朝時的常服。商代,絲紡織業有一定的發展。織綢、絹的機具與織麻機具全同,只是提花、織綿略有差異。不過,高級絲織物織起來費工、費時,進度慢,產量低,只能滿足貴族的奢侈消費,在紡織業中所佔的比重很小。西周時,紡織麻布已成為周人的主紡織業。至春秋,絲紡織業又有新的發展,機具則繼自商人,由繅絲、打緯到上機的繅車、車壬車、織機全備,與麻織機具基本上相同。《詩經》詠絲織者屢見,如「萎兮斐兮,成是貝錦。」「蠶月條桑,……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秦代,始皇帝結束春秋戰國長期分裂局面,建立了中國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洞庭湖區的陶器、雕刻、五金、木器、紡紗、銅鏡、篾器、縫紉等主要行業,在生產上均有所進步。秦在商鞅變法中規定「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已提到耕和織的問題。當時,洞庭湖區的先民除從事農業耕作之外,不少人家「亦耕亦織」、「男耕女織」,「四方又聞機杼聲」,以致成為洞庭湖區農民一種新的生產、生活方式。在秦始皇時代成書的《呂氏春秋?上農篇》中提到:「……故丈夫不織而衣,婦人不耕而食,男女貿功以長生(『以長生』有作『資相為業』)。」男耕女織,相輔相成,即所謂「男女貿功」,「資相為業。」 漢代,絲紡織業有了進一步發展,但洞庭湖區仍以麻織業為主。《漢書?食貨志》(上)更明確指出:「一夫不耕,或受之飢;一婦不織,或受之寒。」說明隨著封建經濟的形成,耕與織的結合已是不可分割。皇帝賞賜多為帛,且動輒以萬匹計,這些帛「皆取足大農」,斂自民間。自東漢以後,南方的絲織業逐漸起步。「儋耳珠崖,男子耕種禾稻,女子桑蠶織績」①《漢書?地理志》。;「國稅再熟之稻,鄉。貢八蠶之絲。」① 魏、晉、南北朝時代,紡織技術南北交融,南方的絲織業不斷發展。孫吳據有洞庭湖區,有「大皇帝……廣開農桑之業,積不貲之儲,……而出有綾綺之服」的記載②。晉及南朝的租調,皆為絹布並收,《宋書》卷八二《沈懷文傳》載:「(宋孝武帝時)齋庫上絹年調鉅萬匹,綿亦稱是。期限嚴峻,民間買絹一匹,至二三千;綿一兩,亦三四百。貧者賣妻兒,甚者或自縊死。懷文具陳民困,由是綿絹略有所減,俄復舊。」③ 其時,布帛交換盛行,絹綿並有一定的市場價格,說明絲織業已有很大發展。洞庭湖區真正開始棉紡、棉織,應是宋代。至元代初年,「百室離房,機杼相和」,棉紡織業已遍及洞庭湖區農村。明代,漸有一些專業手工業者從事紡織、印染和縫製衣被,然技術進步較緩慢,消耗原料亦少。據清同治《益陽縣誌》載,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該縣年繳夏稅絲594.12斤,折絹594匹2丈;農桑絲46.11斤,折絹41匹1丈6尺。石門縣謝三秀作有《蠻娃曲》,其中「扌妥葛為絲」、「流黃軋軋無停聲」、「織成未敢問刀尺,明日輸租應到城」之語,記載了境內從事紡織的土家族婦女織羅輸租的血淚史實。天順二年(1458年),因湖廣布政司長沙府庫存糧太多,准秋糧二十萬擔,折布二十萬匹,④反映明初湖廣地區棉紡織業已有一定的基礎。隆慶《岳州府志?食貨志》敘述當時(1567~1572年)岳州府內所產的棉布,主要是岳州的木棉布和津市的青布。其他各縣還只是「宜棉花」、「多棉花」,紡織業生產水平還較低,所以沒有列為「方物」。就岳陽和津市的棉布生產來看,津市的已染成青布,生產水平較高,因而商品率也較高。清初,隨著人口的增加和棉花產量的增多,洞庭湖區的棉紡織業不斷發展,其棉紡織以及棉布銷售的中心,主要是巴陵、澧州(津市)、常德和益陽。巴陵附近盛產棉花,棉紡織業發展較早,機杼之聲,家戶相聞。史載「湖南北多產棉,而巴陵東鄉為良。」「巴陵之產有名者,布、初,邑之山中,多作小布,幅裁尺,紅之可巾,且以張彩飾柱……長沙有巴陵小布行以比。其後二三都及冷水鋪、三港咀產棉,而一都人工作面絕精勻,謂之都布(最上者稱都尖),二三都謂之三都布。男婦童稚皆紡之(村熟中有手紡車而授童句讀者)。布粗而多,吳客(指江蘇販布商人)在長沙、湘潭者,來鹿角市之。鹿角童橋,孫鳩皆有庄。庄皆吳客,早起收之,飯而止,歲會錢可二十萬緡。」常德棉紡織業起步亦早,初為家庭手工業,有專事織布之機工,卻沒有專設機坊。所產之布,幅門窄狹,稱為大布。有似巴陵的都布,但銷路甚廣,主要銷往四川、貴州、雲南,廣東、福建等省。益陽在洋紗洋布未入境以前,織布業可謂發達,全縣年產大布達百萬匹以上,蘭溪為產布、銷布之碼頭,益陽城鄉一帶所出之布,都以這裡為集散中心。澧州,當時為洞庭湖區最大的產棉區。從明代以來,即以產布著名。澧州所產土布,以津市為集散中心,行銷全國各地。 ①(左思《吳都賦》)。②《三國志?吳志》卷二十《華核傳》。③余也非:《中國古代經濟史》,重慶出版社1991年版,258頁。④嚴中平:《中國棉紡織史稿》,北京科學出版社1955版,第46頁。 清乾隆以後,洞庭湖區人口不斷增多,植棉業也隨之發展。光緒《巴陵縣誌?雜識》記載嘉慶時,岳陽的「濱湖沙土,宜種木棉,婦女工織,一都產布最精,余每行鄉間,聞機杼聲、絡緯聲,欣然聽之。」18世紀到19世紀40年代前,中國棉花、棉布開始流入西方。例如,南京土布,從18世紀30年代開始流入英國,以後還流向美國、丹麥、荷蘭、瑞典、法國和西班牙等國。到19世紀初,數量曾達20多萬匹。由於南京布大量外銷,江蘇一帶的棉布商人,便陸續來到洞庭湖區收購土布,再轉手以南京布的名義向外銷售,促進了洞庭湖區棉紡織業的發展。拌湖文派創始人吳敏樹記載,在1841年以前,吳之洞庭人(江蘇太湖一帶人)來巴陵收買土布的,已有幾代。「岳州、澧州及常德等縣最重要以及最令人感到興趣的製造品,也許就是通常稱為南京布的棉布」。為什麼洞庭湖區所產的棉布卻要稱為南京布呢?就是因為洞庭湖區當時的棉布,主要銷售對象是江蘇人,所生產的棉布要按照他們的規格(南京布)來紡織,例如凡布密而狹短者為小布,松江謂之扣布,這些布名,就是從江蘇傳來的。道光《遵義府志》卷十七載:「遵義東鄉以織布為業,蓋其棉花由湖南常德府販買。」常德一帶所產的棉花,除直接銷售遵義等地外,還在當地織成土布(大布),「昔時銷路達四川、貴州、雲南、廣東、福建等五省。」道光時期(1821~1850年),益陽地區境內年產土布100萬匹以上(布寬2尺者,5丈為1匹;布寬尺余者3丈為1匹)。蘭溪、馬跡塘、桃花江、諶家坪一帶,土紡土織歷為農戶收入的主要來源。僅蘭溪一地以織布為業者達300來戶,最多的戶擁有木織機10台。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開口通商,一反過去土布出口的局面,國外洋花、洋紗和洋布逐漸向中國傾銷。由於洋紗、洋布,「出自機器,浩白勻細,工省價廉,華民皆樂購用,而中國之織婦機女束手坐困者,奚啻千百萬人。」據岳州海關報告,1900年洋紗輸入為五百七十三擔,1903年銷售洋紗約九百擔,往內地行銷者二千三百擔,岳州銷者「日本紗約居二分,印度紗約一分」。「查岳(州)、常(德)、澧(州)等處織布之戶,近年全系參用洋紗,所出之布,擔雲輕細有餘、頁厚暖則不足,目下欲一匹真正土紗都布,幾如披沙揀金。」① 到1904年,長沙海關棉紗輸入為三千四百四十四擔,以後兩關歷年輸入增加,到咸豐、同治以後,四口分泄長江洪水與泥沙的局勢形成,濱湖各縣淤洲日漲, ①彭澤溢:《中國近代手工業史資料》,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二卷,第458頁。民間植棉者日益增多。隨著棉花產量的增加,手工紡織業也不斷發展。據宣統二年(1910年)農工商部《棉業圖說?中國棉業現情考略》載:湖南產棉「以臨湘縣為最多,每年出產約五十萬斤,有鐵子花、湖花二種。湖區巴陵、華容、桃源、龍陽、沅江、澧州、安福、安鄉等處出產亦旺,湘陰等次之。益陽等處,因土性不宜,尚未種植。」這個「考略」,尚不足以反映當時洞庭湖區棉花、棉布生產的全部情況。例如武陵縣(今常德縣),是個產棉的主要縣,卻沒有包括在內。又如「考略」中提到的益陽縣「尚未種植棉花」,也不完全是事實。同治《益陽縣誌?風俗》曾記載益陽縣婦女,「多勤於紡,出棉布,以衣其家,有餘,則售。」這說明益陽縣當時也是棉花、棉布的生產地之一。同治年間的《物產?貨之屬》中,已將棉花、棉布列為商品,怎麼四五十年後還「尚未種植棉花」呢?20世紀初,外國洋紗大量輸入。據1912年統計,湖南全省洋紗進口為2144擔,另國產紗廠直接進口洋紗7366擔。同時,棉布進口數量也逐年增加。進口的棉布,幅門較闊,品質也細,為本地大布所不及。於是,紡織戶進而改良土布,如加闊幅門,在棉紗上採用洋紗與土紗混合織布。這種布織得又勻細,又結實,所以最為行銷,各地遂相繼建起一些手工織布作坊。由於洋紗、洋布不斷向洞庭湖區傾銷,使原來以手工業勞動為基礎的手工工場制度遭到破壞,手工業工人被剝奪飯碗。從此,「農民不但不能恃家庭手工紡織業為副業,而且不得不設法去買洋布」,造成大量白銀外流,加速農村貧困化。湖廣總督趙爾巽為扭轉這一趨勢,曾上奏朝廷:「近年湖南濱湖州縣淤塞日漲,民間種棉花者亦日加多,若於常德府設一紗廠,其利不減通州(即北京市的通縣)。」但由於清政府腐敗,國庫空虛,無法實現。民國5~18年(1916~1929年),有私人合資經營的安化小淹廣益織布公司和益陽白馬山合作織布廠先後建立,擁有手搖織布機100多台。此外,南縣和安化縣東正街、黃沙坪、萸江等地的貧民工廠,亦開設有織染科,擁有手搖織機65台。民國10年(1921年)冬,由益陽縣私人投資創辦的合作織布廠,到民國13年(1924年)1月改名為資陽工廠,時有男女工人100多人。據1934年調查:「(益陽)近年織布者,均購洋紗為原料;仍用土紗者,已不多見,因而當地紡紗,漸已淘汰 。……據調查所得,現在(1934年)該地專以織布為業者,尚有七百餘家,每家備有手扯梭之木機約十架,全業工人約萬餘名,女工約佔三分之一。此項土布,寬二尺者以五丈為一匹,每匹工價四角,寬一尺余者三丈為一匹,每匹工價三角,領得牙帖,於開設布行者,約有十餘家。益陽所出之布,染水花色。兩得其美;近年水災迭起,農業經濟危殆,布業大受影響。」 ①以上情況,主要是指城市,農村變化就要緩慢得多。如益陽蘭溪等鎮雖有洋紗洋布進口,「然民間交科,迄今尚能保持布衣風氣。農家婦女於耕事之餘,從事紡織,織得之布,以為家人衣料,尚能保持一部分自給自足之狀態。」據《中國實業志?湖南省》記載:民國24年(1935年),益陽地區境內年產布198.75萬匹,產值359.47萬元,分別佔全省的23.8%和21.8%,僅次於長沙,居全省第二位。在棉布產量中,私營紡織廠、坊佔4.24%,貧民工廠佔0.15%,家庭手工業者佔95.61%,由此可見,洞庭湖區家庭紡織業已具有一定的廣泛性。民國初期,洞庭湖區的機杼之聲,又四處相聞,城鄉一戶多車、一戶多人同時紡紗隨處可見,家庭婦女也以自家紡車多少為榮耀。紡紗除自用外,多餘部分拿到市場變賣,每人每天可紡土紗0.9市斤,可獲利十三四元。洞庭土紗,根條勻凈,拉力較強。內銷本地機戶之紗,全系細紗;外銷客商之紗,多系本地之中等粗紗或頂粗「下河紗」。同時,武漢、上海、長沙等地國產機制紗 ①彭澤溢《中國近代手工業史資料》,重慶出版社1998年版,第二卷,頁458。相繼來洞庭湖區競銷。當時,洞庭湖區棉紡織業最發達的常德縣城,棉紗交易棧戶林立,最盛時多達數千家。境內每年銷紗3萬件(每件折181.44公斤),佔到湖南省銷售總量的30%。抗日戰爭時期,洋紗輸入受阻,農村土紡土織興盛一時,尤以益陽縣為甚。是時,該縣(含桃江縣)從事土紡土織的農民約10萬人以上,佔總人口的2/10。境內共擁有手搖紡紗機達1萬餘部,32錠腳踏木紡紗機33部,鐵木混合織機45部,木製織機250部,另有大量的手梭織機,年產土紗2000多噸,土布126萬多匹。土布品種有土紗布、半土半洋紗白布、花布、青布、藍布、灰布、各色格子布及各色呢羅布等。雖寬窄不一,稀密不勻,染料亦不講究,但具有耐用、經濟兩大特點,在廣大工農階層中行銷,並有部分產品銷往濱湖及湘西各地。蘭溪出產的花布、白布及馬跡塘、桃花江出產的青布、白布,也享有盛名。民國31年(1942年),安化、沅江、南縣的紡織廠(坊)已發展到148家,其中安化縣因偏安一隅,當時難民雲集,土布暢銷,紡織廠、坊多達136家(其中織布廠103家,紡紗廠6家,紡織兼營的27家)。抗日戰爭勝利後,動力機械紡織廠陸續恢復,土紡土織逐漸衰落,加上貨幣貶值,導致相當一部分廠、坊先後停產。到1949年8月,益陽地區境內僅存棉織染廠(坊)11家,從業人員206人,布機92台(其中鐵木混合布機15台),踩石34副。當年僅生產棉布1.15萬匹(約17萬米),加上農村手工紡織的棉布,總產量亦不過34萬米。新中國成立以後,洞庭湖區各級人民政府,廣泛組織生產自救,扶植土布生產,同時著手發展地方國營紡織企業。1949年11月,益陽專區貿易公司在土布集中市場——蘭溪,大量收購土布,並幫助提高質量,擴大市場銷售。到1950年,益陽縣原有的33部、32錠腳踏木紡紗機,有12部開工,加上手搖紡紗機繼續投產,全年共產棉紗300多噸。45部鐵制織機有22部開工,加上木製織機,全年共產棉布65萬匹。同年底,益陽市人民政府投資6.3萬元,籌建洞庭湖區第一家地方國營紡織企業——益陽市人民染織廠,初時擁有布機45台、踩石10副。1951年,沅江縣將原來的貧民工廠改建成地方國營新沅染織廠,擁有木織機30多台。南縣由23家染織工場組成合力聯營處,當年亦轉為公私合營建南織染廠。據1952年統計,益陽地區棉布產量288萬米,比1949年增長7.5倍。1955年夏,洞庭湖區農業合作化進入高潮,農村的土紡土織大都停止發展,原有紡織業務由組織起來的一部分織染社(組)取代。一些私營工廠通過改組或聯合的形式,實行公私合營,形成較大規模的紡織工業企業。這樣,縈繞在洞庭湖區的機杼聲,逐漸被隆隆的紡織機器聲所取代。 千百年來,洞庭湖區農民「日操犁鋤,晚動機杼」,「男力稼穡,女勤紡織」,用自己生產的原料,自己的生產工具,利用一家老少的閑散時間,生產主要為滿足自己一家所需用的紡織品,終於保證了自己的生存和社會的延續。這種耕織結合經濟形式之所以能維繫漫長歷史時期而經久不衰,首先是由於幅員遼闊的洞庭湖區多是水鄉澤國,交通不便。因此形成了許許多多的經濟自給單位,客觀上強化了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的結合。其次,也是與封建土地所有制和殘酷的封建剝削分不開。洞庭湖區與全國各地一樣,農民所擔負的地租一般要佔勞動收成的五六成,而且,除了地租正額以外,還有預租、押租及種種勒索。正是「佃人竭一歲之力,……所得不過數斗,至有今日完租,而明日乞貸者。」①所以,個體農民僅僅依靠單一的農業生產維持最低的生活水平十分困難。而從事小農生產以外的其他副業,最現實、最簡易的當然是家庭手工紡織業,即所謂的「以織促耕」。第三,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布縷之徵」。公元3世紀,曹魏改兩漢的計畝而賦的賦稅 ①凌耀倫、熊甫、裴倜:《中國近代經濟史》,重慶出版社1998年版,第20頁。製為計戶而課的戶調法,南北朝、隋、唐更形成為「租庸調法」。所謂「調」,就是徵收紡織品,把向農民徵收紡織品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封建政府不但要向農民徵收大量的糧食(租),同時也要向農民徵收大量的紡織品(調)。戶調的最高額,歷史有明文記載的是每戶每年繳絹十匹。宋代的兩稅,秋稅的對象是租谷,夏稅的對象是絹布,兩稅以外有鹽折,也有折成絹布。明初的夏稅對象,還是絹布。這樣,農民為了完成向封建政府繳納沉重的米糧和紡織品等賦稅負擔,不得不在從事農業生產的同時,緊緊依靠家庭手工紡織業的生產,解決生產、生活的需要,這就自然加強了小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的緊密結合,使洞庭湖區社會經濟得以延續和發展。
第二節 輕小工業露頭角
現代化理論家Marion levy hr在其著作中指出:「現代化是社會問題的溶劑」(social silvent)所指蓋認為現代化可以消除貧窮。在現代社會中,要求富強是現代化推動者最有力的說詞,富強的捷徑就是工業化。樊錐著《勸湘工》一文,強調「世界文明愈進,工業之權力愈放」。「工政立,工業興,百萬窮民,胥經消納,土匪盜賊,一律收拾。無業有業,無歸有歸,賑恤出其中,遷善出其中,國用財源,民之命藪,相輔相需,同條共貫,資本塞流,計無善此。」處中國之危局,工業化大而可以「易亡為存」,小而可以「改善環境」,工業化當自湖南始。湖南宜「大興藝學,眾建學堂,宏創工廠,富購機器,廣選西法,多聘西師」,立即推展工業建設。此種見解,完全符合湖南和洞庭湖區的實際①。一、近代輕小工業的興起鴉片戰爭後,西方近代工業開始傳入中國。特別是漢口、岳州等地開埠後,洞庭湖區已逐漸出現生產工業品的新興行業。同治三年(1864年),安化縣東坪等地開採鐵礦,煉鐵鑄鍋。清光緒三年(1877年),岳州第一家官辦工業——平江黃金洞金礦成立。光緒二十年(1894年),湖南礦務總局在益陽板溪創辦「中路久通礦務公司」,開始開採銻礦,為中國銻業發展最早之地。以後紳士梁煥奎接辦,用西法開採及煉製,益陽遂成為全省近代礦業之發祥地。1895年,板溪銻礦開採面積3000餘畝,洞內有輕便鐵道,用壓縮空氣鑽孔機鑽孔,每人每日可鑽1~2孔,炸裂可得銻砂數十斤。礦砂自板溪運至桃花江,以輕便鐵道推送10公里,而後換竹筏20公里,再換船運至長沙。新法開採使銻礦生產有長足進步,湖南遂成為中國銻產量最多的省。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全省第一家私營採礦工廠——寶成公司在臨湘開採鉛鋅礦。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湖南煉礦總公司在岳陽設立總廠,提煉湖南全省各種礦砂。宣統元年(1909年),在巴陵縣城創辦立生肥皂製造廠。至清代末年(1911年),洞庭湖區又新增有色金屬采冶及食品、皮革製造等7個行業。益陽地區的茶葉、鐵鍋、和竹器均居全省當時的首位,紡織品生產僅次於長沙,茶葉、味蛋、竹器、鐵鍋、銻品等產品暢銷國內外。但工業企業,多屬民辦私營,規模不大,在市場競爭中大都經不起風吹雨打,因而發展緩慢,且時辦時停。據宣統三年(1911年)統計,益陽地區工業總產值(當時價)僅900萬元。常德地區當時有染織、針織、鐵器、木器、竹器、皮箱、雕刻等行業出現興旺景象,一部分行 ①張朋園:《湖南現代化的早期發展(1860--1916)》,嶽麓書社2002年版,第133頁。業的產品有大幅度提高,出現了手工業工廠,新型手工業主破土而出。如桃源縣共有手工業店鋪80家,大小業主100多人,僱工800餘人,加上分散在全縣的手工業者,共約5600多人,產品有鍋鼎、神香鞭炮、木杆秤、木製包裝、皮革、刀剪、雕刻工藝品等,其中有的產品以製作技藝精湛,質量優良,頗具聲譽,行銷省內外。民國時期(1912~1949年),洞庭湖區的輕小工業,主要是一些私營個體手工業作坊和官辦手工業作坊。其前期(1912~1933年),南京臨時政府頒令保護和獎勵工商業,洞庭湖區工業有所發展。但不同行業起落不一,如棉紡織業發展較快,進而成為第一大工業行業,食品、飲料工業位居第二。其他如茶葉加工、土紙製造及竹木採運等,在前進中稍有發展。據常德地區民國18年(1929年)統計,全區共有手工業工場2292戶,從業人員10557人,工場資本總額為101萬銀元,主要集中在紡織、五金、縫紉、衡器、製鞋、工藝美術、竹器、木器及修理服務等行業,並有一定的規模。其他日用消費品生產範圍比較狹窄,規模也不大。民國22(1933年),洞庭湖區工業行業增至72個,工業企業310家,資本總額267萬元,年工業總產值3970萬元。其中,益陽有企業137家,資本總額103萬元,年工業總產值1670萬元;常德有企業93家,資本總額89萬元,年工業總產值1300萬元;岳陽有企業80家,資本總額75萬元,年工業總產值1000萬元。據《中國實業志?湖南省》記載,至民國24年(1935年),常德地區主要有皮箱業6家,資本11000元,年產量7000隻,產值35000元;制傘業6家,資本2600元,年產量10000把,產值4000元;製革業8家,資本24000元,年產量3000張,產值54000元;湘繡業3家,資本1400元,年產量1400件,產值3300元。這些行業的產品除皮箱全部出口外,其餘均內銷。在民國28~37年(1939~1948年)的10年里,這些工廠不僅沒有大的發展,而且還由於長期戰爭的影響,物價飛漲,人民生活日益貧困,手工業生產日益凋敝,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已所剩無幾。皮革行業僅保存金陵皮革廠一家,且產銷狀況很不景氣。民國中、後期(1934~1949年),洞庭湖區的輕小工業,主要是新增一些官辦的造紙廠、磚茶廠、服裝廠、兵工廠、金礦、煤礦、鉛鋅礦等。新出現的工業行業,有各府州、縣城及主要集鎮用於照明的小型火力發電廠,從事簡單維修的機修廠等。當時的官辦手工業作坊,主要是各縣貧民工廠和民生工廠。貧民工廠的創辦最早始於民國2年(1913年),澧縣率先創辦救貧工藝廠。至民國20年(1931年),洞庭湖區先後有常德、桃源、安鄉、臨澧、漢壽、臨湘、岳陽、湘陰、平江、華容、益陽、沅江等縣開辦貧民工廠。這些貧民工廠以生產針織、染織等紡織產品為主,兼產其他日用品,如製鞋、制傘、木作、化工、刺繡、縫紉、鐵器等行業,主要產品有20多種,年產值在70萬元左右。貧民工廠的創辦有一定的慈善、救濟性質。有的廠規模雖小,但通過生產經營活動,增加了一定的積累,規模有所擴大。抗日戰爭爆發以後,各縣貧民或民生工廠多數解散或停產。這時期,洞庭湖區最有影響的貧民工廠是官商合辦的「九澧貧民工廠」。民國11年(1922年),駐節澧縣的湖南陸軍第二師第四旅旅長唐榮陽,邀集澧水流域9縣官商要人,在澹津(今津市市)創辦九澧貧民工廠,所需資金由各官、商紳士捐募和政府津貼。工廠內設染織、織襪、縫紉、化學、碾米5科,當時有職員36人,工人100人,工人多系孤兒和無業青年,上班採取工學相結合的方式,主要生產布匹和服裝。民國14年(1925年),北伐「討賊」聯軍師長賀龍途經津市時,委派師部副官兼任該廠廠長,並將九澧貧民工廠改名為九澧平民工廠。自此以後,工廠發展較快,至民國15年(1926年),職工總數達到700人,生產項目在原有基礎上又增設製革、鐵機、手機、皮件、藤竹、石印、西染、西履等,產品20餘種,還兼辦展銷商店、藝徒學校和乞丐收容所。民國16年(1927年)後,因政局混亂,九澧平民工廠一直處於人心渙散、生產不景氣狀態,隨後雖幾經遷址仍不能恢復元氣,於民國32年(1943年)被迫關閉。官辦專業工廠,有始於民國28年(1939年)由湖南省政府建設廳在常德投資創辦的湖南省度量衡第四製造廠,是常德地區唯一官辦專業廠,規模較小,僅有職工20餘人,主要產品為250市斤木杆秤,民國30年(1941年)因日軍侵犯而停辦。整個民國時期,洞庭湖區輕小工業生產的主力是個體勞動者,包括有固定作坊的手工業獨立勞動者、上門服務的流動手工業者以及受雇於這兩類人的工人(當時稱為客師),他們大部分在農村,忙時務農,閑時當僱主或僱工。民國37年(1948年),僅常德地區手工業者就有38000多人,其中農村23590人,佔總數的62%。這些建立在個體勞動基礎上的手工業,由於分散勞動,設備簡陋,技術落後,大多數行業的工藝流程幾乎代代相傳,長期沒有進步,雖有些匠人以其畢生努力掌握了某些精湛技藝,但由於思想保守,亦很難流傳,致使生產長期處於落後狀態。除製革應用部分新法,刺繡、玉石雕技藝有所進步外,其他行業的生產規模、能力和工藝技術突破不大。這與舊中國政治腐敗、戰爭頻繁、民生凋蔽息息相關。少量現代工業企業,與手工業個體戶和小作坊處境一樣,也是風雨飄搖,朝不保夕。至1949年,洞庭湖區全部工業總產值為2722萬元。其中:常德地區298萬元,占該地區工農業總產值的1.26%;益陽地區1477萬元,占該地區工農業總產值的7.5%;岳陽地區947萬元,占該地區工農業總產值的7.6%(見表4-1)。
表4-1 1949年洞庭湖區工業企業情況 單位:個、萬元地區工業企業數其中現代工業工業資本工業總產值工業占工農業總產值比重%益陽8231126.414777.5常德75110.02981.3岳陽22178.513387.6合計17933214.931135.2資料來源:根據《益陽地區志》第1085頁、《常德工業五十年》第10頁和《岳陽市志》第33頁綜合編製。
二、輕小工業發展歷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人民政府執行「公私兼顧,勞資兩利」的工商政策,大力扶助民族工業,洞庭湖區輕小工業迅速得到恢復和發展。如常德地區的輕小工業,就經歷了如下幾個發展階段。(一)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時期(1949~1957年)這一時期,常德地區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府順應手工業者的要求,按照自願互利、典型示範的原則,採取由低級到高級的組織形式,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工業生產互助合作運動。1951年,常德市率先組織成立雨傘、染織兩個生產合作社,共有社員65人,這是新中國成立後洞庭湖區第一批手工業合作組織。到1952年,津市、澧縣、漢壽、桃源等縣市的一些行業生產合作社(組)17個,社(組)員1421人,年產值14萬元。這批合作社(組)具有兩種不同的合作內容:一是供銷合作,參加成員共同採購原材料和推銷產品,自負盈虧,生產仍處於分散狀態;二是生產合作,參加成員將主要生產資料(包括廠房)折價入股,共同生產,分配上按勞取酬,統一核算,全社盈虧統負。對於這個時期的私營手工業企業,按照「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針,幫助他們發展生產,還先後對金陵製革廠、昌明鍋廠等私營企業實行公私合營,在資金、原料、銷路上予以扶持。由此,生產發展較快,主要產品產量明顯提高。1952年,全地區共生產皮革11400張,鐵鍋10.18萬口,比1950年分別增長5.7倍和4.7倍。其他如木製傢具、雨傘、皮鞋等產品,也分別比1950年增長41%、6.9倍和11倍。全地區縣以上二輕手工業企業產值為29.33萬元,是1950年4.2萬元的7倍。(二)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1953~1957年)1954年9月,常德地區為加強對輕小工業的領導,成立了手工業管理處,全面組織以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和合作化為中心的生產運動。當時,全地區手工業包括鐵、木、竹、棕、縫紉、造紙、皮革、五金、棉針織、工藝美術、陶器等20多個行業,從業人員達35953人。1956年初,全地區基本完成對個體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組建合作社(組)1037個,吸收社(組)員36704人,占城鄉個體手工業人數的90%,並對近20家私營企業全部實行公私合營。由於生產關係的變革及變革後實施一系列有利於生產發展的措施,加之新辦企業及改造設備的投產,1957年,全地區輕小工業總產值為2171.52萬元,比1952年增長22倍。(三)「大躍進」和國民經濟調整時期(1958~1965年)1958年,在舉國上下大辦工業、大鍊鋼鐵的「大躍進」中,常德地區投入大鍊鋼鐵的勞動力60多萬人,建立小土爐8000多座,4年共煉鐵28000多噸、鋼300多噸。在大鍊鋼鐵和「支煤保鋼」的推動下,全區煤炭企業也一哄而起,遍地開花,先後在區內開辦國營煤礦14個,建設煤井17對。而且,產煤的鄉村也組織農民用鋼釺、鐵鎚鑿岩建井,用木製風車通風,竹筒排水,油燈或電筒照明,手鎬採煤,木礦車運輸,辦起了數以百計的集體小煤窯。當時,全區年產煤20萬噸以上。由於盲目建井,煤產量逐步上升,但質量低,效益差,虧損嚴重。大躍進期間,為了支農、支鐵,其他工業也相應得到發展。1958年,是常德地區機械工業大發展的一年,全區機械企業發展到24家,職工增至5000多人,年產值754萬元,分別比1957年增長3.3倍、5.9倍和1.4倍。化工行業也相應發展,各縣市普遍辦起了化工廠、農藥廠,常德縣還辦起了氮肥廠。至1959年,全區縣以上國營化工企業發展到19家。輕工行業也發展了一批土洋結合的小型造紙廠、糖廠、酒廠、罐頭食品廠和燈泡廠等。特別是造紙行業,各縣市和鄉鎮一哄而起,掀起了一股造紙熱,1958~1961年,常德地區一躍成為全省四大手工紙產地之一,年產手工紙300多噸。在「大躍進」期間,常德地區各類手工業生產合作組織,全部被捲入「大躍進」運動,並在批判所謂「右傾」保守思想之後,提出「大鬧三化」(即支援農業實現滾珠軸承化、手工業生產操作機械化、手工業合作組織工廠化)的口號,幹了一系列超越客觀條件、違反經濟規律的事,給剛剛建立的手工業合作組織造成很大損失。隨後,一部分合作社(組)直接轉為地方國營工廠,地、縣手工業管理機構相繼撤併。在短時期內,全區83個手工業合作社(組),有9個併入到地方國營工廠,有74個直接轉為地方國營工廠,總計被平調資金77.52萬元。三年「大躍進」期間,手工業各行業大量生產冶煉設備、機床、車船以及大批軸承,工業總產值從統計數字看雖有較大幅度「上升」,但實際所生產的「新產品」大多是廢次品。而原來生產的日用消費品,如木製傢具、雨傘、鐵鍋、鼎鍋等,產量逐年下降。1960年與1957年比,分別下降了17%、53%、84%和79%,且質量降低,給群眾生活帶來許多困難。1961年,中央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洞庭湖區各地圍繞恢復和增產日用消費品、緩和市場供需矛盾作了大量工作。首先是採取關、停、並、轉等措施,基本上停辦了所有小鋼鐵企業,拆毀了所有小土爐。然後,對煤炭工業進行調整,關停了10個煤礦,對重點確保的煤礦增加投入,進行改造。與此同時,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城市手工業若干政策問題的規定(試行草案)》(即《手工業35條》),相繼恢復各級手工業管理機構,理順管理體制,對平調的資金和財產進行清退,組織手工業工人歸隊;對從1958年開始的手工業合作組織「升級過渡」、「下放管理」等左的做法進行糾正。1963年,全地區手工業系統通過調整,有全民企業2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組)627個,擁有職工17588人。通過調整,小商品生產得到較好恢復,一些重點日用消費品生產,如鐵鍋、雨傘、刀剪、服裝、皮箱、蚊香等產品,由於採取專列計劃、專項安排原料、按投料收購產品等措施,產量均有大幅度增長。1963年以後,全地區手工業生產穩步發展,經濟效益明顯提高。至1965年,總產值達到3896.49萬元,利稅達到359萬元,分別是1957年的2倍和6倍。(四)十年「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1976年)在「文化大革命」中,洞庭湖區輕小工業與全國整個工業系統一樣,管理機構紛紛被撤銷,企業內部無政府主義思潮泛濫,開展所謂「停產鬧革命」,導致企業嚴重虧損。據資料統計,全區手工業系統446家企業,有147家企業虧損或不盈利;在盈利企業中,每百元產值提供的利潤平均為8.15元,比1965年的9.22元減少11.6%。在這個時期中,由於廣大幹部、職工堅持社會主義企業發展方向,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減輕了「文化大革命」動亂對輕小工業的破壞程度。加之1971年以後,國家有關部門每年都對輕小工業生產作出計劃安排,並投資3000多萬元對部分輕小工業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先後發展塑料工業等新興行業,增加鞋釘、台秤、弓搖鑽、手胸搖鑽等新品種。1976年全系統工業總產值達8727.28萬元,比1969年增長50%。至1977年,產值、利稅分別突破1億元和1000萬元。(五)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洞庭湖區輕小工業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各地區和縣、市加強了對輕小企業的領導,認真貫徹落實有利於輕小工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堅持技術進步,增強質量意識,積極發展地方名特優產品;堅持改革開放,大力開展橫向經濟聯合;全面推行廠長負責制、各種形式的經濟承包責任制,強化民主管理,使輕小工業發生了可喜變化:1.主要產品產量大幅度上升。1987年同1978年相比,在湖南省各地州市同行業主要輕小工業計劃產品中,常德地區有24種產品排在前5名,其中鐵鍋、鞋釘、藕煤爐、鋼製傢具、豬鬃、弓搖鑽、手胸搖鑽、蚊香等8種產品排名第一。2.產品質量明顯提高。1979~1987年,新產品產值增長率年平均在10%以上。自1979年全國各行業開展產品質量評比活動以來,常德地區輕小工業系統獲省級以上質量獎的產品達36種,其中獲國家銀質獎2種,輕工業部優質產品稱號8種,湖南省優質產品稱號26種。1987年優質產品產值為4887.8萬元,占工業總產值的18.94%。3.外貿信譽度普遍看好。1965年以前,常德地區輕小工業的出口產品僅限於皮鞋等少數幾種,年出口交貨值不到50萬元。1966~1976年,年出口交貨值上升到1000萬元左右。1979年以來,出口種類和數量都有較大幅度增加。1987年,擁有出口專業廠家13家,出口產品有33個種類,出口交貨值達3249.37萬元,是1978年1200萬元的2.7倍。4.固定資產投資逐年增加。1987年,常德地區輕小工業擁有主要生產設備9732台(套),比1978年的5315台(套)增長83.1%。通過投資、借款和企業自籌等辦法,投入資金10693萬元,為1950~1978年投入資金總和的2.5倍。1978年全地區縣以上輕小工業企業固定資產原值為2308.99萬元,1987年增加到14078萬元,增長5倍,年平均遞增22.25%(見表4-2)。
表4-2 1987年常德地區輕小工業基本情況 單位:個、萬元縣市企業數 (個)職工人數(人)總產值(萬元)利稅總額(萬元)年末固定資產(萬元)原值凈值合計15919462248172414136179619縣級常德市35658710617108961934269津市市224313567872725741858常德縣2222671687731133779桃源縣1194587363524355石門縣75023307233175臨澧縣99171713168884681澧縣301480116472565386安鄉縣1210781522133575398漢壽縣10102298655521377地直企業135124727415341資料來源:《常德市二輕工業志》,未出版,內部資料。
益陽地區的近代輕小工業,是在鴉片戰爭後,全國海禁大開,才逐漸出現生產工業品的新興行業。至光緒年間(1875~1908年),區境即有鑄鍋廠20餘家、銻礦10家。民國22年(1933年),益陽境內工業企業發展到137家,其中有官辦金礦1家(省屬),縣辦平民工廠4家,私營企業132家,私營企業佔全部工業企業的96.35%。至1949年全國解放前夕,區境工業企業減少到82家,其中有現代工業企業31家,機器米廠21家、小火電廠6家,另有針織廠1家、機修廠3家。這些工業企業,以個體手工業、官僚資本和民族資本等形式存在,其中個體手工業佔主要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工業企業的所有制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1952年,手工業者開始聯合起來,走合作化道路。同時,通過沒收官僚資本,對私營企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和大力興建國營工業企業,逐步形成以國營經濟為主體,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國家資本、私營資本、個體手工業等五種經濟成分並存的所有制結構。據益陽地區1952年統計,全區共有地方國營工業企業37家、公私合營企業4家、私營工業企業171家,國營工業企業和公私合營工業企業的數量,佔全部工業企業的的比重已上升到近20%;在其工業總產值中,國營和地方國營工業佔29.61%,公私合營工業佔2.71%,私營工業佔7.79%,合作社營工業佔1.82%,個體手工業佔58.07%。1953年,隨著對私營資本企業和個體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深入,國營工業的主導地位迅速增強。1955年11月統計,全區共有個體手工業18319戶、27774人。1956年,全區納入改造的手工業者有9837戶、12773人,分別佔總戶數、總人數的53.69%和45.98%。1956年,對手工業和私營企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實現了全行業的公私合營和合作經營(見表4-3、表4-4)。
表4-3 益陽境內私營工業企業社會主義改造基本情況 單位:萬元、%、人項目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一、工業總產值472.7564.2416.9487.2591.0公私合營工業比率25.826.247.662.7100私營工業比率74.273.852.437.30二、工業人數21992142224121582234公私合營工業比率31.235.641.556.1100私營工業比率68.864.458.843.90資料來源:益陽市志編委會:《益陽市志》,中國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1094頁。
表4-4 益陽境內個體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基本情況 單位:萬元、%、人項目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一、工業總產值1232.11299.71042.91049.21772.8手工業合作組織比率6.79.814.222.780.9個體手工業比率93.390.285.577.311.1二、從業人員1439515110143171694116936手工業合作組織比率7.810.616.635.290.7個體手工業比率92.289.483.464.89.3資料來源:益陽市志編委會:《益陽市志》,中國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1094頁。
益陽地區在對個體、私營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以後,輕小工業經歷了「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的折騰,直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工業發展才走出低谷。據第二次工業普查匯總的203種產品中,1985年產量超過全省產量7%(全區人口佔全省7%)的有31種,年產量居全省前5位的有36種,其中,機製糖、精製茶葉和縫紉機居第一,銻、水電、瓦、民用鋼製船舶、服裝、鐵鍋、機製紙等10種居第二,錳礦石、硫鐵礦、民用植物油、飲料酒等7種居第三。雖則如此,但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境內工業技術水平仍然較低,工業經濟效益仍處於弱勢地位。岳陽地區的近代輕小工業,也是從鴉片戰爭後開始萌芽的。至1949年底,境內擁有輕小工業企業20個,總產值1261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下同)。1950年進行土地改革、民主建政等一系列變革,為恢復工業生產創造條件,至1952年,境內工業企業發展到94個,工業總產值2728萬元。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在進行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同時,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國營工業和合作工業企業。至1957年底,全區工業企業達394家,總產值7866萬元。1958年,在「全民大辦工業」的口號下,地方工業盲目冒進,工業企業劇增。1961年,中央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以調整為中心,採用關、停、並、轉等措施,砍掉了一大批難以生存的企業,平江、湘陰、岳陽、臨湘等4縣共關閉企業18家,合併4家,轉產10家。1964年,為貫徹中央關於「圍繞農業辦工業」的方針,各縣大力發展「五小」工業,一批小型的農機、化肥、水電、水泥、五金廠相繼建立,至1965年,地、縣擁有輕小工業企業381家,年產值2879萬元。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工廠停工停產,工業發展一度受挫。至1975年,地、縣輕小工業企業共733個,工業總產值24922萬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區各級政府著手對輕小企業進行調整,加強對老企業的改造、革新,新上一批民營工業企業,使地、縣輕小工業企業逐步走上正常發展軌道。到2003年,全市規模以下工業企業發展到41161個,實現工業總產值169.1億元。從洞庭湖區輕小工業的發展歷史中,可以看到,新中國成立前民族資本經營的近代工業,主要是從輕工業和小規模採礦、製造業開始的。從輕小工業起步發展工業,本來是資本主義工業發展的一般規律,但在中國還有它特殊的半殖民地性質,即生產部門狹窄,產品種類稀少。因為這一階段外國商品的傾銷,絕大部分是輕工業品,必然會擠佔國內手工業產品的銷售市場,引起相應的手工業萎縮甚至破產。因而,這些行業的近代工業很難產生。而隨著外國列強的侵入,中國自然經濟開始解體,農民家庭手工棉紡織業的被破壞和生絲、茶葉、棉花等原料的出口增加,從而使棉紗、生絲、茶磚、軋花、火柴等有了一定的國內銷售市場。而且,這種工業規模小,投資少,設備和技術都比較簡單,企業建設的時間短,資本周轉快,容易見到效益,這就促使一些短、產、快的輕小企業破土而出。但是,這樣的輕小工業,無論是企業規模、科技含量,還是市場擴張和駕馭風險的能力,都大大落後於資本主義國家的近代工業。在外國列強的強力夾擊下,它們只能艱難度日,甚至 「敗走麥城」。全國解放以後,中國民族資本主義輕小工業本來有著良好的發展機遇,如果能夠因勢利導,制定和實行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本來是完全可以走上健康、持續發展的振興之路。但可惜的是,我們在解放初期的大力扶助民族工業,執行「公私兼顧,勞資兩利」的工商政策沒有能夠一以貫之,以至後來生搬硬套前蘇聯、東歐的經驗,或習慣性地沿用過去革命戰爭年代的做法,對私營手工業視為洪水猛獸,實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針;在所有制上急於求成,一次次地批判所謂「右傾」保守思想,搞體制上的「窮過渡」,幹了一系列超越客觀條件、違反經濟規律的事;對各地新辦的輕小工業,不適當地強調「圍繞農業辦工業」,大力發展「五小」工業;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違背經濟發展規律,推行「極左」路線,人為地「運動經濟」,改變民主管理制度,改計件工資製為計時工資制,企業吃國家的「大鍋飯」,職工吃企業的「大鍋飯」,勞動無紀律,質量無標準,消耗無定額,事故無責任,經濟無核算,致使洞庭湖區的輕小工業,不但沒有能夠在嶄露頭角之後,很快實現資本的「原始積累」,求得新的發展擴張,反而路子越走越窄,錯失了發展良機。
第三節 洞庭涌動工業潮
20世紀60年代以來,洞庭湖區大型工業企業異軍突起,經歷了兩次大的發展高潮。一、大工業的建設高潮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為應對國際政治格局的大動蕩、大分化、大改組的嚴峻形勢,加緊備戰,開始了「大三線」建設高潮。洞庭湖區各地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憑藉優越的地理環境、良好的交通區位、豐厚的自然和勞動力資源,以及人的「跑步(部)前進」的稟賦,相繼爭取到國家和省一大批重點建設項目,出現了興辦國有大型工業企業的高潮。隨著這些大型企業的建立,終於一改洞庭湖區工業基礎薄弱的歷史,使之迅速崛起成為湖南省乃至中國中南地區有影響的石油化工、紡織輕工、食品飼料和電力工業基地。(一)石油化工20世紀60~90年代,岳陽市區相繼新建了長嶺煉油廠、岳陽石油化工總廠、洞庭氮肥廠、鷹山石油化工廠等4個大型石油化工企業。1.長嶺煉油廠,座落在岳陽市雲溪區,佔地面積8.4平方公里,1965年批准動工興建,1971年5月正式建成投產,是中國石化總公司所屬的一個大型煉油化工企業,也是全國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煉油催化劑科研、生產基地。該廠擁有固定資產凈值17.61億元,年原油加工能力500萬噸,煉油催化劑能力2萬噸,聚丙烯生產能力9萬噸。擁有常減壓、催化裂化、重油催化、超穩分子篩、半合成等36套煉油化工生產裝置,能生產汽油、煤油、石腦油、柴油、苯類、液化石油氣、溶劑油、助燃劑、催化裂化催化劑、催化重整催化劑、加氫精制催化劑等64種石油化工產品。其中,零號輕柴油、6號抽提溶劑油曾獲國家金牌獎,石油甲苯等5種產品獲銀牌獎,產品暢銷全國17個省、市及港澳和東南亞地區。至1999年,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316億元,實現利稅116.15億元,利潤34.2億元。該廠靠從嚴治廠起家,靠強化管理前進,靠技術進步發展,繼承和發揚大慶人的光榮傳統,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企業文化和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證體系,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求實、嚴細、文明、創新」的八字廠風和「艱苦奮鬥、爭創一流」的企業精神,是全廠1萬餘名職工共同追求的目標。建廠以來,曾獲省部級以上榮譽稱號200多個,其中獲國家級榮譽稱號50多個,是湖南省和全國工業戰線的一面旗幟。2.岳陽石油化工總廠,位於岳陽市雲溪區,系我國現代化大型石油化工化纖聯合企業,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2348工程主體部分,由周恩來總理批准興建。1969年9月動工,1971年5月投產,1975年移交湖南省管理,1983年6月劃歸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總廠下轄錦綸廠、滌綸廠、合成橡膠廠、環氧樹脂廠、供排水廠、熱電廠、機械廠、供銷公司、建安公司等16家工廠單位,擁有54套化工化纖生產裝置,其中有填補國內空白的SBS熱塑彈性體裝置和從日本引進的國內最大的環氧樹脂生產裝置。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環氧樹脂生產基地、錦綸短絲生產基地和湖南省最大的合成纖維、合成橡膠、氯鹼系列產品生產基地。2003年,「巴陵牌」SBS產量超過12萬噸,創歷史新高。SBS、聚丙烯等10多種產品榮獲省、部優質產品稱號,部分產品遠銷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3.洞庭氮肥廠,位於岳陽市區七里山,始建於1974年11月,佔地面積180萬平方米,固定資產10億元,是湖南省最大的化肥生產基地、中南地區最大的雙氧水生產基地。主要裝置系70年代從國外引進的13套大型化肥裝置之一,具有年產36萬噸合成氨、60萬噸尿素、2萬噸雙氧水的生產能力,自備熱電廠年發電能力62兆瓦。建廠30多年來,全廠發揚「團結協作,改革開拓,求實從嚴,爭創一流」的精神,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獲得省、部以上獎勵100多項,主導產品「芙蓉牌」尿素,1985年、1990年在全國大化肥行業質量評比中,均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蟬聯國家質量金牌獎,被廣大用戶譽為「江南一枝花」。4.鷹山石油化工廠,座落在岳陽市區七里山,1990年開工建設, 1992年建成投產,佔地面積131萬平方米,固定資產達30多億元,是中國石化總公司利用外資興建的一個大型石油化工企業。該廠己內醯胺生產裝置屬國內首次引進,專利技術從荷蘭引進,日本公司負責基礎設計和工程總承包,關鍵設備儀錶及國內暫不能生產的催化劑和特種材料分別由日本、加拿大、德國和美國提供。工藝上採用HPO法(磷酸羥胺法)生產己內醯胺,設計年產已內醯胺5萬噸、純鹼4600噸,中間產品環已烷、環已酮均達5萬噸,是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已內醯胺生產廠家,也是世界上第一套全流程採用DCS集散系統控制的已內醯胺生產裝置。系列產品均為「鷹王牌」商標,質量達到了國際先進的DSM標準,產品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硫酸銨已打入國際市場。該廠5萬噸已內醯胺工程後續項目——帘子布工程,設計年產1.3萬噸,是國內單線生產能力最大的錦綸6浸膠帘子布生產裝置,引進德國、瑞士等國的專利技術和主要設備,生產過程採用DCS集散系統控制,工藝生產技術和設備性能均具有當今國際領先水平。以已內醯胺為原料的錦綸帘子布是製作輪胎等橡膠製品的骨架材料,該廠錦綸帘子布工程建成後,填補了中國華南、西南地區錦綸帘子布生產的空白,緩解了國內市場的供求矛盾,促進了中國輪胎工業的發展。(二)紡織輕工1.洞庭苧麻紡織印染廠,位於岳陽市區北環路。1982年興建,1986年正式投產。這是由中國自行設計、施工並採用新技術、新工藝的亞洲最大的苧麻紡織生產企業,工廠佔地面積1400畝,有員工5000餘人,長麻紡錠25000餘枚,短麻紡錠25544枚,布機704台(其中無梭布機144台),氣流紡1200頭。其中,從日本、西班牙、捷克等國家引進的紡織生產設備達34台套,可年產各類紗線8100噸,各類織物1300萬米。近年來,該廠還與外商合資興建了岳陽士達亞麻紡織廠有限公司、沅江洞庭士達麻紡織廠有限公司,投資組建了湖南洞庭長興印染有限公司。該廠主要生產洞庭牌(DT)7.5-72公支苧麻紗線,3-60英支麻棉、麻晴等混麻紡紗線及竹節紗、包芯紗、交捻線、染色紗、色紡紗、大麻紗、大麻棉紗、亞麻棉紗等紗線和苧麻布、亞麻布、大麻布、混紡和交織布等織物。產品曾多次榮獲省優、部優稱號及國際博覽會金銀獎。「DT」品牌產品遠銷美國、歐洲、韓國、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及中國香港和台灣地區,並在市場上享有很好的聲譽。近年又開發了兼具保健和環保功能的苧麻和大麻襪子、涼席和獨具高雅風格的麻織時裝、裝飾用品等系列產品,並開始打入國際市場。該廠先後獲得「海關信得過企業」,「中國銀行AAA特級資信企業」,「全國紡織系統雙文明優秀企業」,「全國紡織工業科技進步先進單位」和「湖南省優秀企業」等榮譽,並通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益陽苧麻紡織印染廠,位於益陽市赫山區。1978年4月經輕工業部批准建設,1981年12月全面建成投產,共佔地48.52萬平方米,累計固定資產投資1億元,擁有長麻紡錠10608枚(以後又增加5000多綻),短麻紡錠2640枚,織機456台。年生產能力為精幹麻2200噸、苧麻紗1506噸、苧麻織物820萬米,印染布1000萬米。1982年,該廠擴建第二織布分廠;1985年,該分廠與國內2家公司和港商實行合資經營,從國外引進先進氣流紡設備,形成新的紡紗、織布能力。主要生產純麻布、棉麻交織布、滌麻布和麻棉混紡布,產品遠銷日、美等國和香港地區。3.桃源紡織印染廠,建於1966年,1969年正式投產。經過不斷的續建和擴建,1988年,佔地面積達0.45平方公里,建築面積18.14萬平方米,職工6800多名,擁有紗錠50592枚、線錠12000枚、織布機1688台和年產6000萬米印染布的全套設備,成為集紡織、印染、針織、服裝於一體的湖南省第二大紡織印染聯合企業,享有自營進出口貿易經營權,是國家紡織產品生產出口基地。近幾年來,該廠已引進外資和自籌資金6000多萬元,投入印染紡織等設備技術改造,全套引進了一條具有90年代先進水平的純棉印染生產線及其他印染後整配套設備等12台(套),使產品檔次和批量更具靈活性,產品質量更加適應市場變化需求,滿足各層次客商的需要,大大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為企業發展增添了後勁。4.汨羅紡織印染廠,位於岳陽市屈原行政區營田鎮,佔地51.8萬平方米。於1966年動工興建,1970年4月全面峻工投產,擁有職工6400多人,固定資產原值5800多萬元,紡錠5.05萬錠,布機584台,線錠14780枚,氣流紡1176頭,具備年產紗1.3萬噸、帆布2500萬米、染色帆布1500萬米、防水帆布800萬米、浸膠布500萬米的生產能力。建廠29年來,共上繳國家利稅2.3億元,曾是湖南省100家最大工業企業和50家最佳經濟效益企業之一。該廠所生產的純棉、純維綸、純滌綸及維棉、麻棉滌棉混紡紗、布,漂白、染色帆布等多種產品暢銷全國25個省市,遠銷歐、美、日和港澳地區。現行產品中,有2個獲部優產品、9個獲省優產品稱號。5.常德捲煙廠,位於常德市洞庭大道,始建於1951年,佔地面積60多萬平方米,總資產55億元,年產銷規模達到85萬箱,實現銷售收入90多億元,年創利稅50億元以上。主要產品「金芙蓉」系列(芙蓉王、特製金芙蓉、金芙蓉、芙蓉後)覆蓋全國20多個省市,並出口港澳和東南亞各國,是國家大一型企業,綜合經濟實力已躋身於全國500強工業企業。「九五」期間,該廠實施「多元、高效、全球」的發展戰略,年平均工業增加值和利稅增長率均達20%以上。近幾年,繼兼并湖南祁東捲煙廠、零陵捲煙廠和吉林省四平捲煙廠之後,正在實現「三個翻番」、「三個增長」、「三個突破」的基礎上,建成經濟實力雄厚、市場應變能力增強、技術裝備和管理手段先進的跨行業、跨地區、跨國界的多元化經營的現代化大型企業集團。「十一五」末,力爭達到「2231」的新目標,即達到200萬箱的品牌規模,實現200億元的銷售收入,30億元以上的年度利潤,進入世界煙草企業前10強。6.湖南泰格林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岳陽林紙集團),位於岳陽市區城陵磯,公司佔地面積360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70億元。其前身岳陽造紙廠於1958年開始建設,1968年正式建成投產。經過40多年的發展,集團公司現已成為集製漿造紙、林地開發、發電供熱、輕機製造、科研設計、國際港口貿易於一體的國有大型一類企業,年造紙生產能力60萬噸,是全國系列膠印書刊紙、輕塗紙、新聞紙的重點生產企業,國家經貿委確定的520戶重點企業之一,同時也是湖南省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而實施「十大標誌性工程」的龍頭企業。2003年,公司生產各種紙35萬噸,實現利稅2.7億元,並已連續3年實現利潤過億元。目前,集團公司控股公司及子公司的系列產品共有30多個品種,100餘種規格,主導產品為精製高白彩印新聞紙、顏料整飾膠版紙、新聞紙、膠印書刊紙等,產品暢銷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東亞、西亞、東南亞、北非地區。公司還先後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質量管理先進單位、全國設備管理先進單位,湖南省高新技術企業、三湘環保世紀行特別榮譽獎等榮譽稱號。2000年底,公司通過了IS0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2001年底,公司獲國家人事部批准,成立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998年後,公司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求規範改制,建立了與市場相適應的母子公司體制和管理機制,自主建立了功能強大的企業技術中心和資本運營中心。2000年公司開始實施低成本擴張戰略,相繼吸收合併原岳陽市木材總公司、沅江造紙廠、冷水灘造紙廠、城陵磯港務總公司。公司規模不斷擴大,市場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2000年9月,岳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03年7月3日,首次發行股票申請獲中國證監會發審會全票通過,2004年5月25日岳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A股成功上市發行, 股票簡稱 「岳陽紙業」。泰格林紙集團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一方面通過技術改造提升產品檔次,其中總投資16億元的年產20萬噸技改工程,分別引進芬蘭美卓公司和奧地利安德里茲公司世界最先進的造紙和製漿設備,該項目已於2003年6月底建成投產;另一方面,立足於洞庭湖綜合治理的國策和湖南省推進「4350」工程(恢復洞庭湖4350平方公裡面積),拓展林紙一體化經營的發展空間,規劃在洞庭湖沿湖縣市建設150萬畝造紙林基地,目前工程正以每年40萬畝的速度抓緊建設中,將於2005年全面完成。未來3~4年內,泰格林紙集團將高揚「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企業理念,通過完成10萬噸葦漿項目、30萬噸塗布白卡紙項目、15萬噸包裝紙項目、30萬噸化學商品木漿項目,使公司發展成為年生產規模達180萬噸的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大型林紙集團。(三)食品飼料1.湘澧鹽礦,位於津市市區。礦藏儲量豐富,擁有國內領先的裝備和技術,是中國最大的井礦鹽生產企業之一。1969年始建以來,經過不斷發展完善,現已具備年產精製鹽50萬噸、工業無水硫酸鈉4.5萬砘、碘酸鉀80噸的生產能力,是一座集水溶採礦、真空製鹽、冷凍提硝、供熱發電、自動化包裝貯運、粉煤灰綜合利用、一、二類及鈦材壓力容器為一體的國家大一型企業。現有職工2135人,固定資產總值2.64億元,近期年均為國家創利稅2200萬元以上。企業於2001年通過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該礦主要產品「雪牌」精製鹽,除滿足本省居民食用和部分工業用鹽外,還行銷廣東、廣西、貴州、上海、重慶等省、市。近幾年來,還先後開發了小包鹽、腸衣鹽、鋅鐵強化鹽、高級複合低鈉鹽、海水晶、畜牧鹽以及調味品系列,使產品向系列化、多樣化方向發展,滿足了市場不同層次的需求。「雪牌」精製鹽、「鑽塔牌」芒硝均為省、部優產品,曾在第二屆北京國際博覽會上雙獲金、銀獎。2.湖南金健米業股份有限公司,是1998年4月由常德市糧油總公司獨家發起,將其所屬的深圳瀟湘米業公司、常德植物油總公司、常德金海實業總公司、臨澧合口油脂化工廠、常德市麵粉公司等5家全資企業的經營性資產進行重組,同時以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我國糧食系統第一家上市公司,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國優秀食品工業企業,國家水稻工程優質米生產示範基地。公司上市時總股本15000萬股,通過4年的發展,總股本達到43250萬股,資產總額21億元,凈資產12億元,涉及行業由糧油加工、賓館酒店擴展到藥品、食品、電力、房地產、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外貿、種養業、實業投資等,初步形成了以糧油製品及食品(乳品)為主體,以現代製藥、城市基礎設施及房地產開發為兩翼的產業發展格局。公司現有3個事業部、13家分(子)公司、員工1300多人,其中具有碩士以上學歷和高級職稱的近70人,擁有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省級技術中心」。公司自創立以來,以優質糧油深度開發和新型健康食品研製為發展方向,堅持農科工貿一體化的產業化經營,通過實施「金健」名優品牌戰略,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和社會效益。主導產品「金健」珍珠強身米,曾被中國美食營養委員會鑒定為填補了國內「營養保健大米」的空白,「金健」高級烹調油被評為湖南省名牌產品,「金健」牌系列大米獲得「湖南省名特優新產品十大品牌」榮譽稱號。2001年以來,「金健」牌系列精米先後被評為「全國用戶滿意產品」、「全國放心糧油產品」、「國家商業名牌產品」和「國家免檢產品」稱號,並通過國際質量體系ISO9002認證。3.湖南洞庭食品有限公司,是由原沅江市辣妹子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為基礎、以擁有總資產1.3億元的湖南友誼阿波羅股份集團公司為主要控股的股份制企業,固定資產已達7500多萬元。企業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先後在沅江、常德、洞口等地,建立了近萬畝無公害果蔬種植基地和加工分廠。2002年,消化工廠周邊農副產品1500多噸,農副產品收入達2200多萬元。企業安置就業人員1200多人,生產旺季可安排臨時工3000多人。其產品圍繞「辣」字做文章,已試製10多個品種,產品暢銷湖南、湖北、廣東、江西、河南等20多個省、區,遠銷日、美、德等國和中國港、澳地區。2002年,該公司實現總產值9800多萬元,創利稅1300多萬元。4.正大岳陽飼料有限公司,是岳陽市與泰國正大集團合作經營的飼料、畜牧綜合企業。始建於1984年,主要生產和銷售飼料和聚丙烯編織袋等。公司總資產3.67億元,下設飼料廠、預混料廠、良種場、編織袋廠等4個企業。開業以來,公司遵循「顧客至上、信譽第一、和衷共濟、利益均沾」的經營宗旨,取得了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1987~1994年,累計上繳各種稅金3893萬元,實現純利潤2億元。1988年以來,該企業名列湖南省三資企業和湖南省飼料工業10強之首,多次被評為全國外商投資協會和湖南省外經貿委創雙優先進單位。與正大集團在中國區的其他幾十家企業相比,投資利潤率名列第一。5.湖南正虹飼料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屈原農場飼料廠,佔地4.68萬平方米,1986年春動工興建,同年7月竣工投產,年單班生產能力1.5萬噸,生產正虹牌QF-001豬高蛋白濃縮料。1990年,屈原農場飼料廠對農場內3家飼料企業進行兼并,成立湖南省正虹飼料廠,年生產規模3.6萬噸,銷售收入1.4億元。1997年成立湖南正虹飼料股份有限公司,並於3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公司在湖南省境內有商貿進出口公司、興農公司、飼料廠等10多個分公司,並在山東、河北、江蘇等省設有10多家全資、控股、參股或聯營企業,擁有25條微機生產線,主要生產正虹牌豬、雞、魚、鴨等四大系列、24個品種的家畜、家禽飼料,年生產能力達80萬噸,總資產10多億元,支配資金總額20億元,綜合經濟勢力居全國飼料行業之首,是湖南省22家重點企業之一。正虹牌飼料是享譽全國的著名商標,1991年獲國家飼料行業唯一最高質量獎,1992~1999年,先後獲國內8項金獎、21項省部級大獎。6.湖南加華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位於汨羅市郊,是經國家計委批准立項,由總資產逾10億元的湖南加華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良種肉牛貿工農一體化民營企業。註冊資本為7188萬元,已列為湖南省重點工程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項目的發展目標是以牛肉、蔬菜及大米等農產品深加工為龍頭,以現代科學育肥為手段,以湖南優質草場(高山與湖泊)為基礎,以「公司+基地+農戶」為紐帶,運用現代化生物技術、數字技術和保鮮技術改良當地肉牛品種,生產優質、無公害牛肉食品及相關深加工產品,堅持「帶農民奔小康,給消費者健康」的經營理念,開創南方養牛新模式。項目第一期工程總投資1.98億元,於2003年1月25日竣工投產,現已建成佔地1000畝的管理、科研、加工基地,其中包括:年屠宰、加工、分割6萬頭肉牛的生產線,日每班屠宰200頭肉牛,生產優質部位牛肉45噸的分割車間;容積為1000噸的急凍、冷藏庫;可容納600頭肉牛的胴體排酸間;年產4萬噸青貯飼料和5000噸精飼料的飼料加工廠;年出欄1.2萬頭肉牛的育肥廠;年產1.2萬噸優質生物有機肥的有機肥廠。隨著第一期工程的投產,帶動了汨羅市乃至全省養牛業的發展。據汨羅市統計,2004年該市共發展肉牛13.04萬頭,出欄1.54萬頭,湧現了屈子祠、磊石、紅花、黃市、新市、新塘等6個肉牛養殖示範小區;年出欄10頭以上的肉牛養殖大戶發展到了近200戶,其中有5戶養殖量達1000頭以上。全年肉牛產業可穩獲產值2億元。目前,該公司年屠宰加工30萬頭優質肉牛的第二期工程已開始前期準備,該項目計劃投資6.6億元,其中外國政府貸款3500萬美元,項目包括改造山區草場24萬畝,建設湖區草場100萬畝;建設年均存欄肉牛3500頭的育肥場15座;日屠宰加工量將達1000頭,預計年銷售收入可達50億元,將帶動10萬戶農民走上種草養牛致富之路,還將吸納300萬戶農民參與到肉牛產業化相關的各行業,成為中國最大的肉牛產業化企業。
(四)電力工業1.岳陽華能電廠,座落在洞庭湖與長江交匯處的三江口畔,佔地80公頃,總投資為28.78億元,由華能國際電力開發公司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合資興建,安裝2台從英國通用電氣——阿爾斯通公司(GEC—AL-STHOM)成套引進、具有8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的36.25萬千瓦燃煤發電機組,裝機容量為72.5萬千瓦。為湖南省單機容量最大的火力發電廠。該廠1988年8月動工興建,1991年9月至12月,兩台機組相繼發電。1993年9月,又兼并相鄰的原湖南省岳陽電廠,裝機容量增至81.1萬千瓦。1999年以來,連續五年實現盈利。2003年度,發電44.11億千瓦小時,比上年多發電13億千瓦小時,達到該廠建廠以來最好水平。截至2003年底,累計發電409億千瓦小時,繳納稅金8億元。目前,該廠正在進行第二期工程的建設,新安裝2台35萬千瓦燃煤機組,總投資24億元,兩台機組按計劃於2005年投產發電後,總裝機容量達到151萬千瓦小時。2.石門電廠,位於石門縣城澧水河岸,佔地153萬多平方米。1988年經國家計委批准立項,1993年9月開始建設。設計總裝機120萬千瓦(4×30萬千瓦),第一期工程2×30萬千瓦機組已建成發電。現正開始第二期2×30工程建設。它的建成投產,對於加速湘西北地區的經濟開發,調劑湖南電網的水火電出力,緩解湖南嚴重缺電局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3.益陽電廠,位於益陽市區,遠景規劃為180萬千瓦。第一期工程為2×30萬千瓦國產燃煤火電機組,總投資29.7億元。第一台機組已於2001年5月投產發電,第二台機組已於2001年12月投產發電。曾榮獲國家工程建設質量審定委員會授予的「國家優質工程銀質獎」。益陽電廠的建成,對於改變洞庭湖區電網結構,提高水火電調節水平,滿足洞庭湖區因經濟發展而對電力增長的需求有著重要作用。二期工程2台60萬千瓦,總投資46億元人民幣,其中,湖南省經濟建設投資公司佔60%,國投電力公司佔35%,益陽市經濟建設投資公司佔5%。前不久三方已在北京正式簽約,已報國家有關部門立項,力爭2005年開工建設。在加強發電企業建設的同時,洞庭湖區還大力加強了電網建設。60年代中期,建成了110千伏柘溪—常德、湘潭—喬口、德山—南縣武聖宮的送變電工程,保證了洞庭湖區電力排灌用電需要。湘北地區自岳陽電廠發電以後,逐步形成了地區電網。1972年,建成投產110千伏岳陽—喬口輸電線路,使湘中電網與湘北電網聯成湘中北電網。葛洲壩第一期工程二江電站發電後,於1984年初建成武昌鳳凰山經咸寧、岳陽至長沙的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實現湘鄂聯網,湖南成為華中電網的組成部分。1985年,湖南電網開始向更高一級電壓等級邁進,由省電力勘測設計院設計、省送變電建設公司負責施工的葛洲壩—常德—株洲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動工興建,包括500千伏超高壓線路404公里(其中湖南段301公里)、常德崗市500千伏變電站2×50萬千伏安。經過三年奮戰,該工程已於1988年6月全部竣工投產。國有大型工業企業,是實現國家工業化的動力源泉,是現代化建設的支柱力量。它們擔負著生產各種關係國計民生最重要的工業品的任務,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大量的機器設備、原材料、燃料動力,以及人民生活所需要的消費品。它們控制國民經濟命脈以及金融、基礎材料、交通郵電、支柱產業、戰略產業等重要產業。同時,它們還是國家擴大財政收入,增加積累的主要源頭,是國家增加有效供給的主導部分,是解決我國經濟結構矛盾的重點部位。在洞庭湖區,國有大型工業企業的這種地位和作用,尤其顯得重要和突出。它們既是洞庭湖區實現工業化的火車頭,又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也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示範區,同時還是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增加財政收入,擴大就業和再就業的加速器,維護社會安定的穩定器。一個城市如果沒有一批大型骨幹企業,這個城市就難以發展,城市形象就難以樹立。岳陽市1964年以前,是一個人口不過8萬人、工業總產值僅1338萬元的名不見經傳的岳陽縣城關鎮。從湘潭地區分設岳陽專署後,隨著長嶺煉油廠、岳陽石油化工總廠等一批中央、省屬大型工業企業的建立,工業生產迅猛發展,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綜合經濟勢力在全省的排名,從1996年的第7位,已連續8年躍居第2位(見表4-5、表4-6)。
表4-5 岳陽市中央、省屬大型企業在全市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按80年不變價計算) 單位:個、萬元
年份工業企業單位數(個)工業企業總產值(萬元)合計中央省屬市縣合計中央省屬市縣1949221120133860171261195294378427286803441704195739431737478663362149030141962482519458834733922309264619654125263811256255484135287919706548296173250614175548112850197577393173310773474219859324922198011221029108319322412411713748553591985175012351703311674154596231731339051990516924405105662112339211516233568191995521013905107233241310128831725701146960200038395111238372524511717390641045763401477200341650111238372621100019589002300004022100資料來源:據《岳陽市社會經濟統計資料—1949-1988年》第73~79頁和有關資料編製。表4-6 岳陽市「八大」中央、省屬工業企業總產值統計 (按80年不變價計算) 單位:萬元年份長煉廠岳化總廠洞氮廠三五一七洞麻廠岳陽紙廠鷹山石化華能電廠1949投產1952388195730871962226519653124投產1970投產投產728812381975558306501投產3863237719807348821500122786344投產61701985854373451416884916929277467199098800484001820013007750011600投產投產199919650024350060700232401555238744900003086420038942006853001250003800026049184400含在洞氮118900資料來源:據《岳陽市社會經濟統計資料—1949-1988年》第73~79頁和有關資料編製。
二、大工業第二次創業高潮洞庭湖區大工業發展出現的第二次高潮,是近幾年來為增強國有大型工業企業活力,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而進行的第二次創業高潮。洞庭湖區的大型工業企業,同整個國有大型企業一樣,由於都是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的產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普遍缺乏生機和活力,與中國加入WTO和改革開放以來實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產生了激烈的衝突和矛盾。因為市場經濟的基本機制即市場機制,就是要按照市場需求來有效配置資源,要求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必須具有明晰的產權關係,是完全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能夠以盈利為目的,面向市場,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而傳統的國有大企業,特別是國有大型工業企業,產權關係模糊,與市場經濟要求企業產權明晰相矛盾;傳統的國有大型工業企業,沒有獨立的經營自主權,與市場經濟客觀上要求企業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而又及時地調整生產結構相矛盾;傳統的國有大型工業企業,預算約束軟化,與市場經濟所特有的市場競爭和優勝劣汰機制要求企業有強烈的自我激勵和自我約束動力、不斷提高經營效率相矛盾;傳統的國有大型工業企業,政企不分,機構龐大,人員冗雜,企業辦社會,難以實現費用的節約,與市場經濟要求企業能夠根據市場需要建立高效率的內部管理體制,優化勞動組合,節約管理費用和勞動成本相矛盾,等等。不解決這些矛盾,國有企業就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新的發展,就會被昔日的輝煌所淹沒。而要解決這些矛盾,只有一條途徑可供選擇,這就是進行體制創新,建立符合國際貿易規則和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現代企業制度。改革開放以來,洞庭湖區國有大型工業企業的制度創新,大體經歷了這樣幾個階段:(一)放權讓利階段1979年5月,原國家經委等六部門聯合選擇首鋼等8個大企業進行擴權試點。擴權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在年度實現增產增收目標後,允許企業提留少量利潤,並能以獎金形式發給職工。同年,國務院頒布一系列文件,要求各地和各部門按照統一規定的辦法選擇少數企業進行擴權試點,促進試點面擴大。試點的主要內容,是在計劃、新產品、產品銷售、價格、利潤留成、留成資金使用、擴大出口與外匯分成、以稅代利試點和有關稅收、銀行貸款、機構設置以及人事勞動等12個方面擴大企業自主權。與此同時,讓利的改革也同步展開。主要是將企業計劃內利潤留成和計劃利潤分成改為企業利潤全額分成,並規定全額分成比例的計算方法,一般以基年企業所得為基數分別核定,以及企業用利潤留成建立生產發展、集體福利和職工獎勵三項基金的要求。三項基金建立以後,國家不再承擔與企業有關的經濟性費用和成本。在這一階段,還實行了國有企業流動資金由財政撥款改為銀行貸款的制度,以及允許企業實行跨部門、跨地區、跨行業的橫向經濟聯繫。(二)利改稅階段利改稅的主要內容是,將國有大中型企業中的盈利企業上交國家的利潤,改按55%的比例稅率交納所得稅,稅後利潤一部分按國家核定的留利水平留給企業,另一部分以調節稅形式,或以固定比例、遞增包干、定額包乾等形式上交國家財政。對微利或虧損企業,則實行盈利包干。1984年,國家實行第二步利改稅,主要是實行工業徵收產品稅。(三)實行承包制階段1986年12月,國務院頒布了《關於深化改革,增強企業活力的若干規定》,提出要推行多種形式的承包責任制,給經營者以充分的經營自主權。洞庭湖區的國有大型企業分別採取了上繳利潤遞增包干、上繳利潤基數包干、上繳利潤定額包干、虧損企業減虧(或補貼)包乾和其他承包形式,進一步完善了企業經營機制。(四)試行股份制階段洞庭湖區國有企業試行股份制,是在1992年至1993年這段時間。有的是以向內部職工或社會公開發行股票籌資,也有的是公開向社會和個人發行股票。(五)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階段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了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在這一階段,洞庭湖區國有大型企業改革的突出特點,是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要求,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把國有企業塑造成為適應市場的法人實體和競爭主體。前幾年,洞庭湖區國有企業在以產權為核心的制度框架,包括現代企業法人制度、產權制度、組織制度、管理制度、財務會計制度等方面,已經開始了多方面的嘗試。但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傳統的國有企業低效率這一重大難題。這是因為這些舉措,並沒有涉及到國有企業的根本問題,即企業產權制度問題。事實證明,產權制度不改革,任何初淺的政策性調整,都只能是一種改良,將是無益的、徒勞的、難以成功的。因此,近幾年來,洞庭湖區的國有大型企業,堅持以產權制度改革為突破口,進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探索和嘗試,取得了可喜成績。綜合這些舉措,主要是四個方面:1.實行資產重組。就是在適當收縮國有經濟戰線的前提下,改善國有資產的配置結構和國有企業的組織結構,集中力量加強國家必保的行業和企業,實現最佳配置,發揮最大效率,使國有大型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更好地發揮作用。如中國石化總公司在岳陽的幾家大型企業,就走過了漫長、曲折而又充滿艱辛和希望的資產重組之路。1970年,國家燃化部所屬長嶺煉油廠移交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管理,與總後的「2348」工程組成石油化工聯合企業;1975年,總後勤部又將「2348」工程(岳陽石油化工總廠),移交國家化工部管理;1979年,洞庭氮肥廠建成投產,1983年中國石化總公司成立,又將長煉、岳化、洞氮收回,分別作為其直屬單位;1988年,岳化、長煉、洞氮三家大型企業實行聯合,組成中石化巴陵公司;1992年,鷹山石化廠建成投產,劃入巴陵公司管理;2000年,長煉從巴陵公司單列出去,直屬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岳化、洞氮、鷹化為中石化巴陵公司的組成企業;2000年,巴陵公司對洞氮、鷹化分上市和非上市兩部分實行重組改制,其中主業作為中石化股份公司部分資產上市,名稱為中石化股份公司巴陵分公司,其非上市部分組成中石化集團公司巴陵石化有限責任公司;同年,長煉也一分為二,一部分優質資產作為中石化股份公司部分資產上市,成立中石化股份公司長嶺分公司,另一部分更名為中石化集團公司長嶺煉化有限責任公司;2002年,巴陵石化有限責任公司機關與岳化機關合二為一,取消岳化廠名。目前,岳陽市境內的中石化企業已從2000年以前的1家(巴陵公司),通過裂變式的資產重組,已經成為4家大型現代工業企業。非上市的巴陵石化機關部室從30個減至18個,直屬二級單位從24個重組為19個,將B(處)、C(科)級管理人員分別削減39.7%、38.5% ,上市部分將B、C級管理人員分別削減50%、40%,其他社會事務也進行了重新整合和改制分流,共精簡人員達7000多人。長嶺煉化也已分流人員2000多人。隨著資產重組和體制創新的順利進行,4個企業的技術改造和結構調整也取得成效。目前,巴陵石化已完成了產品結構的蛻變——由單純追求數量多、門類齊全的「指頭經濟」,變成技術含量高、市場佔有率高、附加值高的「拳頭經濟」,市場競爭力逐步增強,附加值明顯提升。2003年,4家公司共實現工業總產值170.45億元,比1999年的巴陵公司增長1.89倍。2.實行兼并擴張。我國經濟要在世界經濟的競爭中形成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就必須大力發展大型企業集團。這就要求在創建現代企業制度中,要鼓勵兼并,規範破產,通過市場的力量,實行適者生存,強者發展,優勝劣汰。一部分扭虧無望,資不抵債,生產經營遇到很大困難的國有企業,就應當走兼并破產之路。因為兼并既可以使虧損企業獲得新生,又能使優勢企業獲得低成本擴張、取得規模效益的機會。常德捲煙廠在國內煙草行業大變革、大調整的形勢下,不失時機地加快了聯合、擴張的步伐,成功兼并了湖南祁東捲煙廠、零陵捲煙廠和吉林四平捲煙廠,生產規模迅速擴大了40多萬大箱,為常煙做大做強奠定了基礎。湖南泰格林紙集團,在不到5年的時間裡,成功地兼并了原沅江造紙廠、岳陽市木材總公司、冷水灘造紙廠、城陵磯港務公司、懷化市洪江紙廠、長江木業公司等6家企業,使企業的固定資產、生產能力和實現利稅大幅度提高,真正實現了低成本擴張。目前,泰格林紙集團的生產能力已由12萬噸增長到55萬噸,裝備水平邁入世界一流水平;規模優勢凸顯,公司美譽度空前提高;資產、資本、資金經營成效顯著,公司順利在上交所上市發行,集團總資產由10.84億元增長到61.23億元,所有者權益由5.37億元增長到25.35億元,利稅總額由不到4000萬元增長到2.84億元。兼并與被兼并企業都步入了快速發展的雙贏之路。3.實行技改突圍。近年來,洞庭湖區的大型工業企業,以加入WTO為契機,圍繞技術創新練內功,大大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常德捲煙廠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企業發展為今天的行業先鋒,看似機遇使然,而其背後真正的閃光點則是常煙人把科學技術放到了企業發展的制高點上,產品競爭的勝算源於科技的領先和支撐,用常煙人錘鍊出的一句話來說就是「科技演繹精彩,創新開闢未來。」 從「九五」期間開始,他們圍繞技術創新、技術改造和產品開發進行攻關,共確立實施項目29項,完成項目13項。共投資近20億元用於技術改造,先後從德國、英國、義大利引進了先進的捲煙生產設備,完成了12000公斤/小時打葉復烤生產線的廠房及配套設施建設,修建了佔地面積17000平方米鋼柱架結構的亞洲第一大煙葉驗級棚,實現了封閉式驗級,並通過了國家局設備管理1000分達標升級驗收。2002年8月,常煙技術改造重點工程的主體工程——聯合工房竣工投產,作為常煙有史以來技術改造的最大手筆,聯合工房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生產,年生產能力可達100萬大箱。岳陽市在「九五」期間進行工業技改項目389個,投入資金 90億元,40多個技術創新項目納入國家計劃,完成省級以上新產品開發項目170個,新項目完成工業產值達125億元。4.實行民營嫁接。國有企業的產權改革,既要有所為,也要有所不為。有所為,就是要把關係國計民生的優勢產業做大、做強;有所不為,就是要將相當一部分國有資本,從一般性的競爭領域退下來,用於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岳陽市的汨羅紡織廠原是市屬最大的紡織企業,也是改制難度最大的企業。近幾年來,由於企業設備落後,產品科技含量不高,人員包袱沉重,經營連年虧損,生產難以為繼。2001年5月破產終結以後,由省華晨公司接管經營,但由於企業辦社會現象突出,改制難以深入。2003年,他們實行改制與招商互動,同步推進,有效地降低了企業改製成本,盤活了企業資產存量,擴大了職工再就業,催生了一個新的民營企業。原汨紡有各類人員5000多人,辦有學校、醫院、幼兒園、賓館、電視台等各類社會事業單位,依靠政府財政包乾式的辦法對企業實行「兩個置換」,負擔太重,成本太高,唯有引進合作夥伴,藉助外力推動改制,企業才能起死回生。因此,他們先後三次南下敲門招商,終於引來深圳德科公司收購,簽訂資產轉讓協議不到3個月,便置換了3700多人的職工身份,解決了臨時工「兩金」問題、離退休人員工齡津貼問題、原汨紡家屬工廠問題、特殊工種認定問題、「媽媽房」問題、平房維修問題和生產生活用水用電分離問題,化解了大量矛盾,使整個改制工作順利進行。2003年10月,德科公司再投入2000萬元對原有設備進行改造。目前,德科公司已啟動5萬紗錠的生產,安置職工1000多人,一個多年虧損、難以為繼的國有企業在招商、改制相互推動下,脫胎換骨,成為一個全新的民營企業並茁壯成長起來。兩年內,該公司將再投入8000萬元,新增20萬紗錠,使其發展成為集紡織、印染、服裝加工於一體的新型工業企業。5.實行股份改造。黨的十六大指出:「國有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別是國有制的多種有效實現形式。」並指出「除極少數必須由國家獨資經營的企業外,積極推行股份制,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這些思想指出,股份制是國有大型企業改革的主要方向。而實際上自20世紀80年代引進股份制,特別是黨的十五大提出用股份制來改造國有企業以來,全國上下曾經形成了一股「股份熱」。十幾年來,洞庭湖區大型國有工業企業的股份制改造,經歷了三個步驟:第一步,「分而治之」。第二步,「合而分立」。第三步,「整體改造」。 由於緊抓住改革管理體制、完善治理結構、轉換經營機制、促進績效進步這幾個重要環節,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大工業企業的組織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產業鏈更加明晰。同時,由於實現了主輔分離,引入戰略投資者,引進了股份期權的運作機制,出現了一批以增資擴股、股權轉讓、合資合作等方式的股份制企業。目前,洞庭湖區在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企業已有金健米業、洞庭水殖、天一科技、正虹科技、岳陽紙業、岳陽恆立、岳陽興長等7家,分別在股市融資數十億元人民幣,並已按資本運作規定投入生產經營。實踐證明,股份制具有巨大的優越性,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中的一種較好模式,它為洞庭湖區大工業企業募集資金,加速技術改造,引進先進設備,壯大企業規模,加快企業升級上台階,打下了新的堅實基礎。
第四節 鄉鎮企業新轉折
一、鄉鎮企業的誕生和發展洞庭湖區的鄉鎮企業,是隨著農村生產力的發展和分工分業的客觀要求,在家庭工副業和傳統手工業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20世紀50年代初、中期,經過土地改革和農業互助合作運動,農民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勞動生產率普遍提高。與此同時,人多耕地少、勞動力剩餘的問題也開始顯露出來。中央和地方各級黨政領導把開闢新的生產門路,解決剩餘勞動力出路問題及時提上議事日程,引導農民將一些家庭工副業生產項目組織起來,辦起碾米、榨油、制茶、磨豆腐等農副產品加工作坊;還將一些鐵匠、木匠、篾匠等手工業者和小集鎮的手工業工人組織起來,成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這種以集體為組織形式,分工分業安排勞動力,以發展生產、增加收入為目的的農副產品加工作坊和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孕育著一種新的生產力——鄉鎮企業開始誕生。1958年下半年,農村人民公社成立後,在大辦工業的號召下,公社興辦林場、豬場、漁場、採礦、機械修理等,並將由原手工業者聯辦的小型企業全部收歸公社管理,地、縣部分全民所有制的小型工礦企業也下放給公社,轉為公社企業,使之發展到擁有鋼鐵冶煉、採煤煉焦、機械修理、碾米軋花、染織縫紉、造紙印刷、石灰陶瓷、農機製造等多種行業。至年底,洞庭湖區各縣共辦起各類社隊企業40289個,從業人員163975人,總產值3237萬元。其中:岳陽地區為14500個、45500人、1100萬元;常德地區為13600個、43500人、1000萬元,益陽地區為12189個、74975人、1137萬元。1959年,公社大辦工業的熱潮繼續高漲,但由於在生產關係的變革上超越當時生產力發展水平,片面追求「一大二公」,產生了嚴重的消極影響。60年代初,貫徹中央決定,對社隊企業作出調整,凡公社、大隊辦的企業,除直接為農業生產和社員服務的以外,基本上予以關閉,一小部分則下放到生產隊。經過調整,剩下的公社、大隊企業已不多。1963年,洞庭湖區社隊企業數減為21000多個,總產值減為1110萬元。通過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洞庭湖區農村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農民要求開展多種經營、發展工副業生產、增加收入的心情又迫切起來。1964年,中共湖南省委要求公社、大隊積極幫助生產隊搞好多種經營,增加收入,同時,也要逐步地由大隊、公社舉辦一些企業,以擴大積累,支持農業生產,扶持窮隊。1966年5月,毛澤東提出:人民公社「在有條件的時候,也要由集體辦些小工廠」①。在「文化大革命」中,由於許多國營工廠停產「鬧革命」,不少農用生產資料和生活日用品短缺,農村工業應運而生。如常德縣蔡家崗公社為大搞農田基本建設,自力更生辦起了水泥廠。農民不懂技術,就採取走去出、請進來的辦法,學中干,干中學,培養農民技術員隊伍;沒有設備,就因陋就簡,修舊利廢,從縣農機廠弄來廢舊材料,憑著一雙手,用大鎚錘出球磨機筒體,用銼刀銼出球磨機齒輪。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建成了年產千噸的水泥廠,解決了農田基本建設中的一大難題。他們嘗到甜頭後,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精神,用「滾雪球」的方法,陸續辦起了水泥製品廠、農機修配廠、日用陶瓷廠和園林場、良種豬場等11個社辦企業,隊辦企業也發展到183 ①毛澤東:《五?七指示》,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全鑒?第三卷》(1960—1966),團結出版社1996年版,第3620頁。家。1970年,全公社社隊企業總收入達119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3.9%,成為洞庭湖區社隊企業遠近聞名的典型。在岳陽、益陽地區一些經濟活躍的地方,特別是城市郊區,社隊企業有如爛漫的山花,開始遍地開放。社隊企業的迅速興起,為農村經濟發展開闢了廣闊天地,增添了新的活力,引起了各級黨委和政府的極大關注。1972年,繼湖南省成立社隊企業局,並由省委負責同志兼任社隊企業領導小組組長後,洞庭湖區各地、縣紛紛成立相應機構,負責研究制訂社隊企業發展的規劃和方針、政策,總結交流經驗,幫助協調關係,疏通產、供、銷渠道,使湖區的社隊企業進入了有組織、有領導的發展階段。很多地方在進行農田基本建設中,結合綜合治理田、土、山、水,興辦了一大批種植企業和養殖企業。如桃江縣結合治山造林,整治丘陵,辦起了15萬畝的社隊茶場和51萬畝的林場、油茶場。沅江縣結合圍墾高洲,辦起了18萬畝的縣、社蘆葦場,在赤山營造了百里桔園帶。華容、安鄉等縣的一些公社在挖湖抬田中,新建了千畝養魚場。有的還辦起了採掘、冶煉、機械、輕工、紡織等工業企業和小型水電站、農村建築隊、運輸隊等。儘管當時「左」的干擾很嚴重,但農村大量的剩餘勞動力要找出路,農業生產和群眾生活又迫切需要大量的產品,社隊企業仍然得到了一定的發展。至1978年,洞庭湖區社隊企業總收入達到12101萬元,比1972年的8400萬元增長42.8%,年均增長6.5%。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研究了農業問題,明確指出全黨必須集中主要精力把農業儘快搞上去,要求堅決地、完整地執行農林牧副漁並舉的方針,積極發展社隊工副業,不斷增加農民收入。一方面,從國家支援人民公社的機動財力中拿出部分資金髮展社隊企業,幫助社隊興辦一批水泥廠、機製紙廠、煤礦、水電站等工業骨幹企業,增強發展後勁;另一方面,從計劃物資內安排一部分鋼材、木材等指標,扶持社隊企業的基本建設,並開闢新的流通渠道,幫助企業組織物資供應,協作生產,銷售產品,推動了社隊企業的發展。至1983年,洞庭湖區社隊企業總收入達到15611萬元,比1978年增長30.1%。1984年,湖南省委、省政府貫徹農牧漁業部《關於開創社隊企業新局面的報告》精神,制定了《關於立足改革,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的決定》,放寬了許多經濟政策,如鼓勵、支持農民開發礦業,允許農村建築隊進城施工,鼓勵城鄉開展經濟技術合作,支持農民進入流通領域等,並且從信貸和稅收上制定了一些優惠政策。同時,洞庭湖區各地、縣開始對鄉鎮企業進行大膽改革。如益陽地區以益陽縣蘭溪、滄水鋪為試點,對鄉鎮企業實行「四改」:即改幹部任命製為選舉招聘制,改固定工資製為計件浮動工資制,改職工調配製為合同制,改「官辦」為「民辦」。這樣,鄉鎮企業突破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銷售的舊模式,開始向鄉、村、組、聯戶、個體辦企業的多層次、多樣化方向發展;經營範圍擴大到農、林、牧、副、漁、工、商、運輸、建築、服務等各個方面;開展橫向聯合,引進資金,引進人才,使鄉鎮企業以出人意料的速度蓬勃發展。到1985年,全縣鄉鎮企業增至4046家,職工36376人,總收入11695萬元,上繳國家稅收315萬元,實現利潤736萬元。1986年,益陽縣委、縣政府作出《切實加強領導,支持鄉鎮企業大發展的決定》,並採取十項具體措施:即建立由縣長為組長的鄉鎮企業領導小組,層層加強領導;區、鄉、鎮各級明確鄉鎮企業年度目標,年終考核評比;從縣直機關抽調一批幹部,駐12個重點鄉鎮幫助工作;抽調一批年輕有為的幹部到鄉鎮掛職,專門負責鄉鎮企業工作;縣財政安排專項資金,銀行安排專項貸款,扶持重點鄉鎮企業;對一批重點改造挖潛項目、新上項目和橫向聯合項目,安排專項資金進行攻關;建立鄉鎮企業信息服務中心;加強鄉鎮企業黨的組織建設和領導班子建設;輪訓鄉鎮企業幹部;縣級領導輪流到鄉鎮企業現場辦公,幫助解決企業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總結推廣新經驗。1986~1990年的5年中,益陽縣共新上項目294個,完成技改擴建項目102個,投資9500多萬元,使鄉鎮企業產值以年均遞增30.3%的速度發展。進入20世紀90年代,益陽縣又率先在全省提出發展「一村一品」經濟的戰略思想,鄉鎮企業進一步調整結構,深化改革,企業由承包經營向產權制度改革發展,並有計劃地開始建立工業小區和工業園區。至1994年,全縣鄉鎮企業發展到19737家,總產值達21.55億元,佔全縣農村社會總產值的64.13%。二、成績與問題進入21世紀以來,洞庭湖區鄉鎮企業在改革開放中,體制改革逐步深化,規模企業迅速壯大,傳統產業得到提升,結構調整取得突破,投資主體逐步轉向多元化。至2002年,洞庭湖區的鄉鎮企業,無論是其數量和安排就業的人數,還是企業生產總值,都比70~90年代有較大幅度的提高(見表4-7)。
表4-7 洞庭湖區鄉鎮企業發展情況表 單位:萬個、萬人、億元年份常德益陽岳陽企業個數企業人數總產值企業個數企業人數總產值企業個數企業人數總產值19710.505.800.420.564.920.280.111.120.1119751.1315.091.610.929.860.760.192.180.1619801.5219.193.440.7612.502.250.8412.872.2519856.6030.9111.074.1018.006.750.8715.045.20199011.0440.5831.577.2327.2020.6310.7636.8828.58199519.1469.01267.5913.9049.22163.8117.7562.56247.41200019.0971.29698.5311.6352.80286.7022.8589.98917.06資料來源:《常德市志》908頁、《益陽市志》1063頁(2000年數據為2001年數據)、岳陽市統計局數據。洞庭湖區在近幾年的鄉鎮企業發展中,還湧現了不少先進典型。2001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對全省鄉鎮企業綜合實力10強縣(市、區)和發展鄉鎮企業先進縣(市、區)進行了表彰。10強縣(市)是:長沙、瀏陽、醴陵、寧鄉、望城、邵東、汨羅、澧縣、祁陽、衡南。除長沙市佔去4席外,洞庭湖區有汨羅市和澧縣,佔到「十強」的20%;20個先進縣(市、區)中,洞庭湖區有湘陰、臨澧、桃源、平江、安化縣和鼎城區、岳陽樓區、赫山區等8個縣(市、區),佔全省先進縣、市、區的40%。位列全省鄉鎮企業「10強」、見證了人類8000年水稻文明的澧縣,在新的世紀提出跳出農業抓工業,以工業發展為中心,謀求縣域經濟全面發展,奏出了一首首新的樂章。2000年以來,全縣鄉鎮企業發展勢頭很好,鄉鎮企業增加值每年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7%,每年新增工業稅收1500萬元以上,工業對財政的貢獻率已達到65%。2003年,全縣鄉鎮企業總產值85億元,稅收達到1.26億元,縣域經濟總量開始向全省經濟強縣邁進(表4-8)。
表4-8 1974—2003年澧縣鄉鎮企業發展情況 單位:個 人 萬元年份企業個數從業人數企業總收入企業總產值(現價)其中工業總產值實繳稅金純利潤固定資產原值19741619145221022----6663523767919752320290752245----105577501156719782300296653455----196792768371219803181338135258----2275120108247871985857830171949321929147758217327481198917095768965638261686364621576499722589199016407748546496071855553901114305419244
續表4-8 1974—2003年澧縣鄉鎮企業發展情況 單位:個 人 萬元年份企業個數從業人數企業總收入企業總產值(現價)其中工業總產值實繳稅金純利潤固定資產原值199532175120448265531470500274388610310796373612000244109604171569977611743121090583300013449620021457045524651593729101319999101639789146311200317735676927506518482383763751259511753145972資料來源:根據《澧縣鄉鎮企業志》28頁和有關資料編製。1985年以後不包括白衣區。
位列全省鄉鎮企業「10強」的汨羅市,把發展鄉鎮企業作為鄉鎮經濟的重頭戲常抓不懈。對過來年產值過500萬元的企業,逐一進行排隊,引導企業加大技改投入,加強內部管理,搞好品牌策劃,積極開拓市場,力爭擠進規模企業的籠子;對已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通過招商引資,改革經營和資本營運機制,加強科技工作和人才引進,繼續做大做強。據統計,2003年,全市28個鄉鎮中,共計完成鄉鎮企業增加值32.74億元, 其中工業增加值14.97億元,上交稅金1.54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2%、14%和8%。其中,有6個鄉鎮的企業總產值過10億元(見表4-9)。
表4-9 2003年汨羅市鄉鎮企業總產值過10億元鄉鎮表 單位:萬元鄉鎮企業個數從業人員數總產值利稅總額資產原值城關鎮317710308137277348430424長樂鎮15968240134724487580000城郊鄉221019636123200498028571古培鎮1230953911526827857581
續表4-9 汨羅市2003年鄉鎮企業總產值過10億元鄉鎮表 單位:萬元鄉鎮企業個數從業人員數總產值利稅總額資產原值汨羅鎮2780870111500028005725新市鎮14039745102247242352750合計123966616972771621347205051資料來源:據汨羅市財政局資料統計。
洞庭湖區的鄉鎮企業,不但湧現了一批「10強」縣、市和先進鄉鎮,也出現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的村辦企業。如臨澧縣修梅鄉太平村,曾是全省村辦企業產值最高的村。該村位於臨澧縣城北郊,有575戶、1829人、1668畝耕地。1984年開始興辦村辦企業,1992年,組建湖南太平集團公司,現下轄6個公司、26家核算企業,從業人員2000多人,擁有固定資產1.8億元,是一家集生產經營、科技開發、內外貿於一體的現代企業集團,擁有肉類食品、特種水泥、化纖製品、建築材料等4大系列產品,享有直接進出口權,年出口創匯600多萬美元。1992年5月,全省最大的鄉鎮合資企業——中太化纖製品有限公司奠基建設,現為新豐化纖工業有限公司,擁有年產萬噸「中太牌」滌綸長絲生產線,整機引進德國設備,工藝先進,管理優良,產品榮獲「湖南省名牌產品」稱號。太平熱電廠實現了熱電聯產、綜合利用,年供汽13萬噸,年發電4000萬千瓦小時。1994年,全村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60億元,比村辦企業創辦前的1983年增長760倍,其中企業產值2.59億元,人平純收入3000元。2002年,太平村實現工農業總產值4.7億元,創利稅3400多萬元。進入20世紀90年代末期以來,洞庭湖區鄉鎮企業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和挑戰。從宏觀環境看,我國經濟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即由短缺型進入相對過剩型,由賣方市場進入買方市場,市場競爭十分激烈。而且,隨著市場機制的逐步健全,各類企業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鄉鎮企業昔日明顯的機制、政策優勢已風光不再,而且在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潮流中,其潛在的人才、技術、管理及裝備上的劣勢反而凸現出來,成為制約鄉鎮企業發展的桎梏。其主要問題是:(一)政企不分,產權不明鄉鎮企業名義上屬全鄉鎮集體所有,但對鄉、村各級政權有著較強的依附關係,鄉鎮政府直接插手企業管理,有的還兼任企業法人,致使企業難以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這是導致鄉鎮企業產權不清、政企不分、責權不明、機制不活等問題的直接原因。(二)結構不合理,科技含量低鄉鎮企業在產業結構上,偏重於一、二產業,在產業內部又偏重於資源的初級加工。在產品結構上,中低檔次產品多,名牌產品少;初級產品多,深加工產品少;大路貨多,高附加值產品少。相當多的鄉鎮企業是「土變磚,水變電;稻穀變成米,小麥變成面;芝麻變成油,籽棉變皮棉」的初加工企業。由於各個鄉鎮自然資源基本相同或相近,受地方利益驅動,加之缺乏必要的宏觀調控,鄉鎮企業大量重複建設,形成處處點火、村村冒煙的局面,導致產業和產品結構大同小異,普遍缺乏市場競爭力。(三)人才缺乏,素質不高一方面,不少鄉鎮企業的廠長(經理)文化技術素質不高,缺乏強烈的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因而對技術進步不熱心,缺乏有效的資金投入和技改措施;另一方面,企業職工的文化、技術水平也不高。據初步統計,洞庭湖區鄉鎮企業工人中,大專文化水平的佔0.5%,高中文化的佔20%,初中文化的佔50%,初小或文盲約佔30%。工程技術人員大約只佔職工總數的4%左右,具有中、高級技術職稱的人數就更少。(四)機制退化,活力不足過去,鄉鎮企業其所以能異軍突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相對於國有企業、集體企業而言,機制靈活,管理較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優勢越來越弱;相反,國有企業的弊病卻象瘟疫一樣,傳染給了鄉鎮企業,以致潛移默化,有的蛻變成了「二國企」。如在投資機制上,鄉鎮企業開始仿效國有企業依賴銀行貸款,由政府擔保,企業可以不負任何責任;在用人機制上,企業負責人由鄉鎮政府任命,工人也多由鄉鎮政府安排;在管理機制上,濫設機構,濫加行管人員,實行固定工資,扼殺原有的靈活機制,使昔日鄉鎮企業的輝煌變成了「昨日黃花」。洞庭湖區的鄉鎮企業,經過20世紀70年代的起步、80年代的迅猛發展、90年代的治理整頓和發展後,在21世紀進入了一個歷史轉折時期。過去,在賣方市場下,國有企業未搞活、國際市場亦未完全放開,鄉鎮企業靠拾遺補缺,尚能在夾縫中求得生存和發展。但隨著國有工業企業改革深化,國有商業銀行政策調整,特別是隨著中國加入WTO以後,一些外國企業開始進入我國市場,國有大、中型企業轉入農村領域,致使鄉鎮企業的市場被擠占,發展空間被壓縮,生產、經營普遍出現不景氣,有的甚至滑到難以為繼的境地。在這一嚴峻形勢下,鄉鎮企業若不進行體制創新,不進行結構調整,就會走進死胡同。所以,從1997年以後,洞庭湖區的鄉鎮企業,雖有新的發展,有時統計數據還很「風光」,但它已經只是統計數字的一種「包裝」,原來意義上的屬於鄉鎮集體的企業,絕大部分已經「棄暗投明」、「突圍裂變」。也就是說,原來意義上的鄉鎮企業,通過拍賣、收購、租賃、兼并、重組等形式,進行體制創新,變成了多形式、多層次、多元化的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民營經濟。
第五節 民營經濟創輝煌
民營經濟,狹義是指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廣義包括國有經濟、集體經濟之外的個體經濟、私營經濟、聯營經濟、股份制經濟、港澳台商投資經濟及外商投資經濟。民營經濟因涉及億萬群眾,其實質是百姓經濟。民營經濟屬於所有制關係的範疇,包括一、二、三產業,都有民營經濟的觸角伸入。民營經濟的產生和發展,是人類社會所有制關係不斷發展的必然結果。關於民營經濟的起源,國內外專家學者意見不一。中國早在商代就存在市場交易,而參與交易的主體是自然人,其經濟也只能算是個體經濟或百姓經濟。但由於幾千年的皇權思想,中國的民營經濟一直處於無序發展之中。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56年,中國幾乎徹底消滅了私有企業,只有在窮鄉僻壤,還存活著9萬多個體戶。之後,隨著政治運動的深入,個體、私營經濟被當作資本主義幽靈,處於被聲討、圍剿之中,以致使我國個體、私營經濟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一、艱難的發展歷程改革開放20多年來,洞庭湖區的民營經濟大體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一)從1979~1982年的起步階段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農村中的一些農業大戶開始自己跑運輸;在城市,大批返城知青急需解決生計問題,個體從業開始出現。當初官方定義為個體勞動者。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國營經濟和集體經濟是我國基本的經濟形式,一定範圍的勞動者個體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的必要補充。」1982年12月,五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把發展和保護個體經濟寫入《憲法》,明確規定「在法律規定範圍內的城鄉勞動者個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二)從1982~1988年的初步發展階段當時在浙江等省、市的一些個體經濟中,開始出現「最顧忌的『僱工』現象」。圍繞「僱工」二字,經濟、理論界爭論了整整6年,最後確定的官方說法是『請幫手帶學徒』,而且幫手學徒的人數不能超過8人,後來將員工超過8人的叫做私營企業。1986年,國家對超過8個員工的私營企業的態度,是不提倡、不宣傳、不抵制。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在公有製為主體的前提下繼續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並提出「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個體經濟、私營經濟、中外合資、合作企業和外商獨資企業等,是公有制經濟必要的和有益的補充」。1988年第二次修憲,明確了個體經濟和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必要補充。(三)從1989~1992年的徘徊階段在這一階段中,由於國際國內政治氣候的影響,國家實行治理整頓、緊縮銀根等宏觀調控政策,商品市場出現疲軟,致使個體、私營經濟出現大滑坡。如益陽市1989年的個體工商戶,比上年減少4.6萬戶,從業人員減少8.7萬人。此後三年,個體私營經濟一直徘徊不前,至1992年,其戶數、從業人員、產值和營業額分別只有1988年的47%、50%、90%和83%。(四)從1992~1997年的穩步提升階段1992年的鄧小平南巡談話,解決了長期困擾人們思想的姓「社」姓「資」問題。之後,中共十四大提出:「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經濟為主體,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為補充、多種經濟成份長期共同發展,不同的經濟成份還可以自願實行多種形式的聯合經營」。中共十五大更明確提出:「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依據馬克思主義發展論的觀點,對傳統的政治經濟學理論進行重新認識,既堅持和繼承馬克思主義所有制理論的基本原理,又準確地把握它的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對所有制理論實行重大突破的結果。在中共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全國所有制結構改革開始向縱深方向發展,民營經濟異軍突起,並與其他經濟真正融為一體,逐步成為國民經濟中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重要經濟成分。(五)從2000年至現在的整體實力增強階段2001年7月1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在中國共產黨建黨80周年紀念大會的講話中,第一次把民營企業家,定位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使民營企業家、私營企業主的成分,第一次有了明確的說法。承認「六種人」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實際上就是承認他們也是勞動者,在政治上應該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江澤民「七一」講話之後,洞庭湖區各地充分調動民營企業家的積極性,放手扶持民營經濟發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形勢,民營經濟得到了長足進步。二、主要發展特點 (一)民營經濟總量不斷擴大,所佔比重快速提高2001年,洞庭湖區民營經濟保持了較快增長勢頭,在整個GDP總量中,民營經濟的比重提高更快。與「九五」期間的初期相比,民營經濟投資者人數增長7%,僱工人數增長13%,註冊資本增長189.61%,總產值增長14.3%,銷售總額增長21.6倍,在全省民營經濟中所佔的比重也大大提高(見表4-10)。
表4-10 2001年洞庭湖區民營企業基本情況 單位:人、萬元市名個體戶從業人數註冊資金私營企業投資者僱工人數註冊資金岳陽742341666461147871745569718626134021常德1059452034101480382144491235831106621益陽5626412377142849124545962440547240三市合計23644349382730567451341520578862287882全省合計8721231886273128776630405849604766112903862佔全省%27.1126.1823.7316.8817.8916.549.91資料來源:湖南年鑒社編印:《湖南年鑒2002》,第246頁。
截至2003年底,洞庭湖區民營企業總數達到30.49萬戶,從業人員69.44萬人。其中:個體工商戶29.41萬戶,從業人員52.9萬人;私營企業1.08萬戶,從業人員16.54萬人,實現社會增加值佔到洞庭湖區GDP的30%左右。民營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為優化經濟結構,促進國企改革,增加財政收入,緩減就業壓力,推動國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以及保持社會穩定等方面,均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二)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競爭能力迅速提升據益陽、岳陽兩市統計,2003年底,個體工商戶註冊資金共達28.69億元,比2001年的15.75億元,增長82.15%;私營企業註冊資金共達75.79億元,比2001年的18.12億元,增長318.26%。岳陽市私營企業註冊資金在1億元以上的4家,1000萬元以上的33家,500萬元以上的89家,100萬元以上的380多家,有32家進入湖南省私營企業十大行業500強。益陽市私營企業中,註冊資本在100萬~500萬元的226戶,500萬~1000萬元的91戶,1000萬~10000萬元的49戶,均超過上年1倍多。(三)經營領域不斷拓展,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在「九五」期間以前,洞庭湖區民營經濟大多集中於零售業、餐飲業、修理業等傳統行業。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內需不足和市場競爭不斷加劇的宏觀背景下,洞庭湖區民營經濟積極推進結構調整,在做精、做專、做大、做強傳統產業的同時,積極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和領域,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空間大、經濟效益好的工業企業迅速發展,同時還開始向中介、諮詢、旅遊服務等新興服務行業進軍。2001年,洞庭湖區民營經濟中,一、二、三產業之比分別為0.37:10.63:89.01(見表4-11)。
表4-11 2001年洞庭湖區個體經濟分行業情況 單位:戶市名總戶數農林牧漁業採掘業製造業建築業交通運輸倉儲商貿飲社會務其它岳陽74234598375997310952452999531638常德1059458059198033451457167256118121262益陽56264601770469138443329811145853三市合計236443881912444850929367145853324882753各業所佔比重1000.370.0810.340.2112.4261.6913.741.16全省合計872123330913789193612349922855560710828311148佔全省%27.1126.6213.8626.5941.2429.5926.2530.0024.69資料來源:湖南年鑒社編印:《湖南年鑒2002》,第246頁。
近年來,洞庭湖區民營經濟的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工業和新興服務業的比例又有新的提高。2004年,岳陽市新增工業企業73家,全部是民營企業。益陽市新興旅遊業近幾年發展很快,目前各種形式的民營農業莊園近2500多個,以觀光旅遊為特徵、以農戶經營為主體的「農家樂」、「漁家樂」已成為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四)投資主體和產權結構實現多元化,優勢產業規模化開始顯現近幾年來,洞庭湖區民營經濟的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民營經濟投資比重大大提高。益陽市企調隊前不久就民間投資對民營經濟的拉動作用,對資陽、赫山、桃江3區(縣)的工業園和其中的5個鄉鎮進行了專題調研。至2004年上半年,3區(縣)工業園已入園的項目共21個,投資總額16.8億元。其中民營企業17家,投資額13.2億元,占投資總額的78.5%。資陽區長春工業園2004年上半年洽談入園項目14個,其中民營企業就有10家;桃江縣的創業園首批迎來的10家入園項目,有8家是民營企業,總投資1.8億元;赫山區龍嶺工業園引進的最大民營企業湖南漢森製藥公司,計劃投資1.2億元。5個鄉鎮(桃江的牛田、武潭,資陽的迎豐橋、沙頭,赫山的滄水鋪),2004年新增投資1.2億元,其中民間投資1.02億元,佔總投資的85%。益陽市東方水泥有限公司是在原宏遠水泥有限公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1997年融資2063萬元收購原灰山港鎮屬企業興華水泥廠的全部資產,組建益陽市首家上規模的股份制民營企業——益陽市宏遠水泥有限公司。經過大膽改革,不斷完善企業管理,使年生產能力由原來的不足8萬噸增容到12萬噸,5年內實現產量翻番,質量達標,贏得了信譽,打開了市場,共創產值1.08億元,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繼控股江南水泥廠、萬順石料廠以後,1999年又成立了桃江縣金沙洲煤炭有限公司,2000年投資開發大侖山煤礦,2002年收購湖南桃花江葛食品有限公司。2002年5月18日正式成立益陽市東方水泥有限公司,第一期工程投入1.1億元,建成一條年產50萬噸水泥生產線,引進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窯外預分解迴轉窯生產新技術,減少了灰塵對環境的污染,提高了產品質量,同時也降低了生產成本。目前,投資2億元、年產150萬噸的二期工程,也正式啟動。近幾年來,洞庭湖區無論是工業園區還是鄉鎮,民間投資增速都遠遠超過前幾年的水平。民間投資在加速啟動的同時,投資方向也更加理性和成熟,對保證優勢項目建設,推動工業化、城鎮化發揮了重要作用。2003年,岳陽市民營經濟在第二產業中的比重已達50.5%,在第三產業中的比重達到49.5%;在2003年民營經濟生產總值中,第二產業達114.31億元,比2001年增長52.5%,年均增長23.5%,第三產業達到112.43億元,比2001年增長36.2%,年均增長16.7%。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化和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80年代民營企業規模小、門類全、效益差的格局已被徹底打破。目前,洞庭湖區已形成了三大支柱產業。第一是以豐富的農產品資源為依託的農產品深度加工產業;第二是第三產業;第三是以豐富的礦產資源和有利的市場拉動為依託的傳統產業,特別是水泥、建材產業。水泥行業經過近幾年大規模的擴容提質改造,在取締、關閉小水泥廠的基礎上,新建了一批年產量達100萬噸以上的大型企業。(五)大力實施民營強縣戰略,民營經濟成為縣域經濟的主導力量近年來,洞庭湖區33個縣、市、區、管理區、開發區的經濟總量中,民營企業以其獨特的魅力,打出了「半壁江山」。岳陽樓區作為岳陽市的中心城區,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一直把發展民營經濟作為經濟發展的主體來抓,民營經濟得到了健康快速發展。2003年,全區民營經濟產值佔到全區GDP的76%,上交工商稅收達1.12億元,佔全區財政總收入的71.5%,安排勞動力就業8508人,佔全區新增就業人數的84.2%,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8億元,佔全區固定資產投資的71%。岳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汨羅市,民營經濟迅速發展。2003年,岳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民營經濟佔GDP的比重為93.5%,汨羅市為80%;民營經濟提供的財政收入佔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則分別為81.2%、89.9%。岳陽市民營經濟上交稅金,1997年為2.4億元,1999年為3.5億元,2000年為4.0億元,2001年為4.8億元,2002年為5.8億元,2003年為6.4億元,7年間增長166%。(六)科技進步初見成效,產品質量明顯提高近年來,洞庭湖區民營企業開始注重科技進步,積極引進和培訓科技人員,不斷增加科技經費投入,加快技術改造步伐,取得了初步成效。常德市積極引導民營企業提高內在素質,支持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聯姻,幫助企業增強自主開發能力。同時,按照有關規定給就職於民營企業的科技人才評定職稱。從2000年開始,全市已評定高級職稱203人、中級職稱1514人,現共有民營科技企業129家,企業技術開發中心59個,已有16個產品獲省級以上名牌稱號,有45家企業獲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近三年來,益陽市民營企業開發新產品、新工藝獲取專利達60多項,以這些專利為基礎發展的科技型私營企業多達120家。岳陽市民營企業文化結構近幾年也發生了顯著變化,現有本科以上文化(含博士、研究生)910人,大專文化2874人,中專文化32873人,而高中以下文化已由原來的 90%下降到40%。擁有各類技術職稱的近30000人,其中高級職稱700人。近幾年全市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實施技改項目380多項,研發科研項目和高新技術產品600多項,取得專利170多件,153家民營科技企業,年技工貿總收入就達14.8億元。如岳陽市製藥四廠,被民營企業四川科倫實業整體收購後,投資3000多萬元,進行了技術改造,生產規模擴大了20倍,輸液產品由500萬瓶擴大到1億瓶。2003年投資1.2億元的新廠建成投產後,安排1500人就業,年產值可達10億元,上交稅收近4000萬元。 三、存在的問題和出路洞庭湖區的民營經濟雖然自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取得了巨大成績,但與全國、全省先進地區相比,仍有不少差距。2003年,洞庭湖區民營經濟共計完成的增加值,僅為濟南市(455億元)的80%、杭州市(466億元)的78.44%、石家莊市(492億元)的74.29%,在全省按人均也僅僅處於中上等水平。目前,洞庭湖區民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有:(一)發展環境有待於進一步優化其主要表現:是一些部門對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危機感、緊迫感不強,思想認識不到位,改革不到位。有的對發展民營經濟的積極性很高,但不遵循市場自身的運行規律,習慣於沿用計劃經濟的方式,將過多的「父愛+母愛」強加到民營企業身上,盲目瞎指揮。如有的一味要求民營企業上規模,有的盲目要求民營企業產品上檔次,有的強求民營企業改變家族式管理,還有的脫離自願原則,硬性搞拉郎配組建「集團」。這樣下去,又必然重蹈原來鄉鎮企業的覆轍,造成民營企業的體制、機制優勢的喪失。還有一些地方、單位,政策透明度低,主動服務意識不強,部門相互配合協調不夠,致使國家和省、市有關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不落實,沒有形成共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應有合力和良好氛圍。(二)資本、人才等要素市場不完善目前,洞庭湖區市場體系還不夠完善,致使民營經濟的發展受到一定製約。特別是資本市場不發達,擔保、服務體系不健全,再加上有些民營企業股權結構封閉,企業誠信度不高,融資渠道狹窄,貸款難的問題制約著企業進一步發展。(三)民營經濟總量不大,企業規模偏小,產業結構仍需大力調整洞庭湖區的民營經濟,無論是總量,還是質量,都與發達地區存在不小差距。民營企業的產業結構不優,主要集中在粗加工、高耗能、重污染的資源消耗型行業,產品結構趨同,低水平重複建設,後續產業薄弱,已成為影響洞庭湖區民營經濟持續發展的潛在不利因素。(四)企業自身素質相對較低據全國抽樣調查,民營企業中擁有研究生學歷的佔4.9%,而洞庭湖區民營企業中有本科以上學歷的僅佔到0.9%。企業內部管理層、技術層、員工等層面,素質相對較低。決策層在企業的發展戰略上,由於水平有限,往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在管理方式上,也缺乏現代管理意識,嚴重製約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民營企業家中,有的存在「小富則安,小進則滿」的思想,缺乏敢為人先、敢冒風險的進取精神。面對當前國內外經濟新的機遇和挑戰,洞庭湖區要實現區域經濟的新飛躍,就必須首先增強實現民營經濟新飛躍的緊迫感,認真學習江蘇、浙江等省的經驗,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實現從國有、集體經濟為主體到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的轉變。為此,一是要推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載體創新。面對民營企業當前的發展趨勢,要著力打造新的競爭優勢,創新民營經濟發展的載體,重點要放在優化空間布局和產業升級上,儘快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優勢產業,包括重化工業、高層次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等,從而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二是要推進民營經濟走產業集群之路。就是要以某一產業或某一類產業為核心,並包含所有緊密連接的廠商、產業和機構,不論它們的水平和與上下游關係如何,只要具有產業關聯屬性以及內在專業分工聯繫,就要鼓勵走集聚之路,形成穩定的供求關係、採用共性技術,以共同的市場導向、共同的勞動力市場為紐帶,促進集群產業的不斷擴展和整合。三是要加強服務業的綜合協調和管理。目前,洞庭湖區大多數民營企業經營領域有所拓寬,但仍相對集中於零售商業和服務業,工業領域規模不大,特別是規模以上私營工業總產值所佔比重小,在工業內部,又主要集中在紡織、服裝及普通機械製造、器材製造、金屬製品業等行業。今後,要積極引導民營經濟進軍基礎設施、公用事業、醫院、教育、傳媒、老年產業及金融業,關鍵是要增強綜合引導和政策扶持的力度。四是要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步伐。政府應主動服務民營經濟,如規範自身行為,切實抑制自身投資的衝動;加快審批制度改革,簡化對一般投資項目的審批手續,對屬於國家產業政策鼓勵,允許發展的項目,由審批制改為登記備案制,使民營經濟能儘快立項、投產;通過制定融資和產業政策,利用稅收槓桿及信息引導等,減少和避免不合理的重複建設。同時,加強對民營企業在安全生產、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務,在土地、金融、電力等方面,為有效益、有市場、符合國家環保要求的項目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要確定一批國家重點扶持的民營企業,鼓勵和幫助他們拓寬投資領域,對承擔或參與基礎設施和社會發展項目的建設,在投資立項、銀行貸款、土地使用、進出口許可權等方面,與國有重點企業同等對待。要發揮社會中介機構的作用,積極反映民營企業的要求和意見。進一步發揮為民營經濟服務的各種形式的社會中介機構,如商會、協會、論壇等的作用,讓政府和社會進一步了解、支持和扶持民營經濟發展,形成有利於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法制環境和輿論環境,從而推進民營經濟的「五個轉變」,實現「五個提高」:即從主要依靠政策性產業調整優勢,向主要依靠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轉變,提高民營經濟的綜合勢力和國際競爭力:從主要集中在傳統製造業和商貿業,向全面進入高技術、高附加值先進位造業、基礎產業和新興服務業轉變,提高民營經濟的產業層次和發展水平;從主要依靠國內資源和國內市場,向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轉變,提高民營經濟的集約化和規模化水平;從現有的「塊狀經濟」、小規模經營,向更高層次的集群化、規模經營轉變,提高民營經濟的集約化和規模化水平;從比較粗放的經營方式,向更加註重信用、質量、生態和遵紀守法的經營方式轉變,提高民營經濟的整體素質和可持續發展水平,從而,推動洞庭湖區民營經濟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推薦閱讀:
※向死求生──用黑死病傳染數據推斷貿易格局
※中國全史百卷本第002卷 遠古暨三代經濟史
※(三無翻譯)帝國的肥羊-查理五世治下的西班牙財政
※「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女性政治參與對教育平等的影響
※集體農莊一定會失敗嗎?來自薩爾瓦多土改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