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外氣療法》第一節 中醫理論與外氣療法

整體觀

  天人合一的整體觀是中醫、氣功的基本理論之一。《臟腑圖點穴法》說:「天地之氣人之氣,天為一大周天,人為一小周天」。古代氣功家和醫家不僅把宇宙自然看作一個整體,把人看作一個整體,而且把人與大自然也看作一個統一的有機體,從而建立了天人合一的理論體系,以指導練功和醫療實踐。

  一、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素問·六節臟象論》說:「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明·張介賓《類經圖翼·醫易》說:「人之一心為全體之君……人身小天地,真無一毫之相間矣。」說明人體本身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它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氣血等與機體各部組織器官保持著密切的聯繫,這種情況無論在生理或在病理情況下都具體體現出來。

  心為「君主之官」,作為專司意識和精神的「心」在人體生命活動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人體在心的統帥下,各臟器、組織與器官進行著正常的生理活動,所以在氣功鍛煉和外氣療法的治療中,特別注意「神」的作用。五臟之中任何一髒的生理活動,都是在其他臟器的密切配合下進行的。例如:脾主運化,胃主受納,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脾的這一功能又需要在肝的疏泄作用協助下進行。脾所運化的水谷精氣的輸布又懶心、肺、腎的活動。所以脾的運化功能常需要在肝、心、肺、腎的協助下進行。而臟腑又與各組織、體表相互聯繫。如肝開竅於目,肺主皮毛,脾主四肢,腎開竅於耳等。這樣我們在發放外氣治病時,就不能只看到某一個器官或組織,要從人的整體觀念上去選擇經絡、穴位、手法和發放外氣的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人與自然界的關係 天人合一的整體觀,特別重視人與自然的關係。古人認為天人合一的具體體現是「天人相通」與「天人相類」。

  所謂天人相通,是指人的生命活動與天地自然是一氣相通的。《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谷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明·張介賓在《類經圖翼·醫易》中說:「天之氣,即人之氣;人之體,即天之體。」又說:「一念方萌,便達乎氣,神隨氣見,便與天地鬼神相感通。」從以上經文可以看出,人與天地萬物都是元氣生化的產物,元氣充塞於天地人之中,人之氣能通於天之氣,天之氣亦能影響人之氣,所以天之氣影響著人的生命活動。自然界季節、氣候的變化,對人體的生理、氣機的變化有明顯的影響,如人在夏天汗多尿少,冬季尿多汗少;人體脈象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規律。

  四時氣候的變化太過,超過了人體的適應能力,就會促使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變化。例如:麻疹、流行性腦膜炎多於春季流行;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在夏季多雨季節比較多;暴風雨可引起心臟病的惡化,陰雨潮濕天氣多引起關節疼痛等等。

  人類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與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結果,吸收了自然界各種信息,完善了自身,提高了適應能力,因此在人類個體中,往往有與自然界大環境相對應的部分和機能,這一現象古人稱做「天人相應」。明·張介賓《類經圖翼·醫易》云:「質諸人身,天地形體也……故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臟;天有十二會,人有十二經;天有十二辰,人有十二節.知乎此,則營衛之周流,經絡之表裡,象在其中矣。」

  練氣功與發放外氣治病,最注重「人與天地相應」的理論。故氣功鍛煉與外氣治病必須善於掌握自然界的變化規律,以順應天地之和。只有這樣才能有較好的寧神、調息的鍛煉,才能練就好的發氣手法。古代氣功家認為,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神、氣、精。氣功鍛煉,就是通過練功達到天地人三寶合一,使人的精、氣、神日漸強盛。在練功和發氣中還要「法於陰陽」,「順應四時」,「和於術數」;還應「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才能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以積極的適應變異的環境,元氣充實,周流不息。所以氣功外氣療法的練氣、導氣、診斷、治療具體地體現著天地人「三才」合一的整體觀。

陰陽

  陰陽是一切事物對立的概括,故《內經·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一般來說亢進的、興奮的、熱的、動的、強壯的、光明的、無形的、輕的、向上的、向外的、清純的……等現象都屬陽;反之,衰退的、抑制的、寒的、靜的、軟弱的、混濁的……等現象都屬陰。如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內外、動靜、水火、呼吸、虛實等。一切對立的事物,都可按一定的屬性分為陰陽兩個方面。

  一、陰陽在事物上的運動規律

  (一)陰陽的對立互根:陰和陽是事物對立而又統一的兩個方面,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對立著的另一方而單獨存在。就是說,沒有陰,也就沒有陽;沒有陽,也就沒有陰。「孤陰不生,獨陽不長」、「無陰則陽無以化,無陽則陰無以生」就是這種相互依存,相互連接的關係。

  (二)陰陽的相互消長:陰陽並不是處於絕對靜止的狀態,而是有著不斷的消長鬥爭過程。陰陽之間不斷地有盛有衰,有消有長,「陰消則陽長,陽消則陰長」,在一定程度內保持著動態平衡。但如果陰陽消長超過一定的限度,打破了陰陽的動態平衡,就會造成陰陽的偏盛偏衰,產生異常現象。

  (三)陰陽的相互轉化:事物的陰陽兩個方面不是絕對不變的,而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各自向相反的方面轉化,陽可以轉化為陰,陰也可以轉化為陽。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說:「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又說「寒極生熱,熱極生寒。」這就是陰陽相互轉化的說明。

  二、陰陽在外氣療法中的應用

  (一)說明人體的生理結構。就人體來講,半身以上為陽,半身以下為陰;背部為陽,腹部為陰;左為陽,右為陰;體表為陽,體內為陰。就臟腑來說,六腑為陽,五臟為陰。就物質功能而言,功能活動為陽,物質基礎為陰;氣為陽,血為陰等等。故《素問·金匱真言論》說:「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根據《內經》的理論可將人身分成三對陰陽的組合體,具體分法是:上下以肚臍為界,臍至頭頂為陽,臍至腳為陰。左右、前後則以百會至會陰穴畫一中心線,左右分之,則左為陽,右為陰;前後分之,則背為陽,腹為陰。我們可以用外氣測試這三對陰陽體以及臟腑組織在其體表投影區的氣機,如邪正、盛衰、強弱、方向、性質等情況,來診斷和治療疾病。如頭部氣感強、密集、燥熱等,多為上實下虛、陽盛陰虛之候,宜用外氣調整使其陽降陰升,以達陰陽平衡,水火既濟的正常狀態。

  (二)根據陰陽的運動規律來練氣和治療疾病。如春夏為陽,秋冬為陰;六陽時(子、丑、寅、卯、辰、巳)為陽,六陰時(午、未、申、酉、戌、亥)為陰;呼為陽,吸為陰等等。在臨床實踐中,陽亢火旺的病人,練功時應注意呼氣,陰時練功,面向北方;發放外氣給患者治療則要益陰以滋陽,引陽下行以濟陰。

  (三)說明人體的病理,指導臨床診斷。如果破壞了人體陰陽的動態平衡,就會造成陰陽的偏盛、偏衰,產生疾病。一般說來,陽偏盛就會造成陰虛而致病,陰偏盛就會造成陽虛而致病。陽盛則出現熱象,陰虛也出現熱象;陰盛則出現寒象,陽虛也出現寒象。察明了疾病的陰陽屬性,就可以選擇適當的發氣方法,調節陰陽的偏盛偏衰,以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素問·至真要大論》說:「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陽病治陰,陰病治陽。」等等治療原則,就是瀉其有餘,補其不足,調節陰陽的偏盛和偏衰,使其恢復相對平衡協調的正常狀態。如納涼飲冷,可以造成陰氣偏盛而出現腹痛、腹瀉、惡寒肢冷等脾胃寒症。用外氣療法,導陽熱之氣發放於中脘、天樞等穴,並導引寒氣從足三里、陰陵泉等穴外出,便是「寒者熱之」的治療方法。

五行

  五行學說是古人用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為代表,闡明事物的屬性和它們之間相互關係的說理工具。明·張介賓《類經圖翼·五行統論》說:「五行即陰陽之質,陰陽即五行之氣,氣非質不立,質非氣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陰陽之氣也。」這說明了五行和陰陽的關係。

  一、五行的基本內容

  (一)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古代醫家把人體的臟腑組織、生理、病理及與人類生活有關的自然界事物,做了廣泛的聯繫和研究。並用比類取象的方法進行歸納。根據《內經》及氣功有關書籍列表說明(表2-1)。

  氣功和中醫把人體臟腑組織和自然現象配屬五行,說明他們之間的聯屬關係。如人體的肝、膽、筋、目與五行的「木」相配合,又與自然界的春天、風、青色及三、八、甲、乙、震,巽相配合等。這種用五行歸納事物的方法,基本上已經不是木、火、土、金、水的本身,而是按其特點,抽象的概括出了不同事物的屬性,以便應用於練功及臨床治療。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五行學說用五行的相生相剋來說明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五行的相生關係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相生循環無盡。相剋關係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這種克制關係也是往複無窮的。它們每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我克」,「克我」。生我常為母,我生者為子,所以又叫「母子關係」,我克者為我「所勝」,克我者為我「所不勝」。明·張介賓《類經圖翼·五行統論》說:「造化之機,不可無生,亦不可無制。無生則發育無由,無制則亢而為害。」

  二、五行在外氣療法中的應用

  (一)生理、病理方面:人體是用生克制化規律解釋內臟之間相互資生、相互制的的關係。如腎(水)之精以養肝(木),心(火)之熱以溫脾(土)等。但人體疾病的發生,又是臟腑組織生克乘侮失調的反應。如肝病傳脾為木乘土,傳肺為木侮金,傳心為母病及子,傳腎為子病及母等。

  (二)氣功治療方面:如肝火旺見面青目赤、煩躁易怒、脈弦、口乾、舌紅等症。根據五行生剋規律,練功時可以練采月華功、滋腎益陰功(滋水函木),練噓字功(瀉肝氣)、呵字功(瀉子火)等。在發功時,可在亥子時,采水氣,六息發氣以助腎水(水克火);再導心與小腸之氣外出以7息之數瀉之(瀉子制母)等。

  若患者病至三重單元之體受制,其病必難治而危及生命。例如脾土病,心火虛極不能生脾土,肝木旺克脾土,腎水反相侮於脾土,此為三重單元受制。

  

五臟

  一、肝 肝膽屬木,肝為青帝,八卦屬震,神形如青龍,象如懸匏,在日為甲乙,辰為寅卯。肝在右脅下,其氣化在左,藏魂,其經脈佈於兩脅,其華在爪,主疏泄,開竅於目(左目為甲,右目為乙),膽為肝之腑,互為表裡。

  肝病者,目奪而脅下痛引小腹,令人喜怒。肝熱者,左頰赤;肝虛則恐而寒;陰氣盛,多夢見山林、樹木之類;肝氣逆,則頭痛、耳聾、頰腫。肝病出現臍左側有動氣,按之硬,脅痛支滿,轉筋,昏昏欲睡,視物不明,胬肉攀睛等症。

  在氣功療法中,肝虛寒症應練吸青氣與補腎(補母益子)之功法;肝實熱症當練噓字訣與呵字訣(瀉子制母)。故元·丘處機《頤身集·攝生消息論》說:「治肝病當用噓為瀉,吸為補。」如肝氣逆亂脅痛、滿悶、拘急等,當用外氣導引,導氣歸於肝之源。

  二、心 心屬南方火,為赤帝,八卦屬離,神形如朱雀,象如倒懸蓮蕊,在日為丙丁,在辰為巳午。心居胸中偏左,心包圍護其外,與小腸相表裡,主血脈,藏神,其華在面,開竅於舌,主汗。

  心熱者,色赤而脈溢,口中生痰,胸膈、肩背、兩脅、兩臂皆痛,心虛則心腹相引而痛,多夢見刀杖、火焰、赤衣紅色之物,爐冶之事,以恍怖人。心病在臍上有動脈,按之牢,手足心熱,口乾舌強,忘前失後等。

  氣功療法治心實熱症,當練呵字訣,導水氣以制火。或用拉引手法,順心與小腸經,導邪氣外出。元·丘處機《頤身集·攝生消息論》說:「心有疾當用呵。呵者,出心之邪氣也。」又說:「安息火熾,澄和心神,外絕聲色,內薄滋味」治虛弱症當服中營之氣(補子益母),或用推導手法補心神,丹田之氣。

  三、肺 肺屬西方金,為白帝,八卦為兌,神形如白虎,象如懸磬,在日為庚辛,在辰為申酉。肺位居胸中,上連氣道,開竅於鼻,合稱肺系,其經脈下絡大腸,相為表裡。肺主氣,司呼吸,主皮毛,主肅降,宣散,通調水道,司理聲音。

  肺病色白而毛槁,喘咳氣逆,鼻不聞香臭,鼻塞,皮膚燥癢,胸背煩痛,多夢見與美人交合,或與花幡、衣甲、日月、雲鶴、貴人相臨等。肺病熱,右頰赤;肺虛則氣短,不能調息;肺燥則喉干;肺風則多汗畏風,旦善暮甚。

  氣功療法治肺實熱症,宜練呬字訣、吹字訣;發氣用推拉導手法,導邪氣順肺及大腸經而出。元·丘處機《頤身集·攝生消息論》說:「肺有痰,用呬以抽之。無故而呬,不祥也。」肺虛症,練功和外氣治療都應補脾(補母)益肺,導氣歸於肺之源。

  四、脾 脾胃屬土,在八卦屬坤艮,形如刀鐮,在日為戊己,在辰為丑辰未戌。脾與胃以膜相連,其主要功能是主運化,主升,主統血,主四肢肌肉,其華在唇,開竅於口,其特性是喜燥惡濕。

  如脾胃運化功能失常,可出現食少、腹脹、便溏,或水腫、痰飲等症。脾虛下陷,可出現少氣懶言、久瀉、脫肛、胃下垂、子宮下垂等症。脾虛不統血,可見便血、崩漏或皮下出血等。元·丘處機《頤身集·攝生消息論》說:「治脾用呼字導引……能去脾家積聚邪毒氣,又能消食。」若中氣不足,當向中脘、黃庭發放外氣,以補其氣;脾實熱症,當用拉引手法順脾經、胃經導引,能除脾胃邪氣。

  五、腎 腎為北方水,為黑帝,生對臍,附腰脊,色如縞映紫,八卦屬坎,在日為壬癸,在辰為亥子。腎主藏精,與膀胱互為表裡,主骨生髓,通於腦,主水液,主命門火,主納氣,開竅於耳,司二陰。

  腎有病,色黑而齒槁,腹大體重,喘咳汗出,臍下有動氣,按之牢。腎熱者,頤赤;腎虛則腰中痛。腎風之狀,頸多汗惡風,膈寒不通,在形黑瘦。元·丘處機《頤身集·攝生消息論》說:腎有疾,當吹以瀉之,吸以補之。其氣智,腎氣沉滯,宜重吹則漸通也。」腎氣沉滯,屬實症者,當用吹字訣,以疏通腎氣。虛症當吸氣入腎腰之中以補腎。命門火衰者,當用推旋手法發放外氣于丹田、命門,以益其氣,補命門之火。

精氣神

  精、氣、神是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清·林佩琴《類證治裁》說:「一身所寶,惟精、氣、神。」

  一、精 歷代醫家和氣功家對精的認識,概括起來有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之分。

  (一)先天之精(元精):稟受於父母,來源於先天,構成人體的原始物質。它具有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繁殖的功能。《靈樞·經脈》說:「人始生,先成精。」

  (二)後天之精:由後天脾胃所化生的水谷之精微物質。它通過經脈,營養五臟,灌溉六腑,成為臟腑活動的物質基礎。後天之精輸布到各臟腑稱為「臟腑之精」。

  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是相互依存,彼此促進的。先天之精必須在後天之精的滋養下,才能得到不斷的充實,發揮其作用。後天之精必須在先天之精的作用下,才能化生。

  氣功療法中,很注重精的作用,要經過刻苦的鍛煉使其化氣,稱為「煉精化氣」;並且要遵循節慾保精(濁精)的調養方法,才能有利於氣功的鍛煉。

  二、氣 氣是指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與動力,故氣有物質和功能兩種含義;也有先天氣與後天氣之分。先天之氣又稱元氣,稟受於父母,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成。後天之氣由吸入之清氣和脾胃運化水谷所產生的水谷精微物質結合而成。從氣的分布和作用來區分,主要有元氣、宗氣、營氣、衛氣四種:

  (一)元氣:又稱原氣,先天之氣,腎氣,真氣。它包括元陽、元陰之氣,來源於先天,稟受於父母,是維持人體的正常生長和發育的原始動力,並能激發和推動臟腑的功能活動。所以《靈樞·刺節真邪》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

  (二)宗氣:宗氣是由水谷之精氣和吸入自然之氣結合而成。它形成於肺而聚積於胸,具有助肺臟以行呼吸和助心臟以行營血的作用。故《靈樞·刺節真邪》說:「宗氣不下,脈中之血,凝而留止。」

  (三)營氣:營氣是水谷精微物質之一,其氣進入脈道之中,成為血液的組成部分,隨血液運行周身,具有化生血液和營養全身的作用。

  (四)衛氣:衛氣是人體陽氣的一部分,它的來源和生成是:根源於下焦,滋養於中焦,開始於上焦。其本源於先天,是腎中陽氣所化生,所以有「衛出下焦」之說。衛氣在發揮其功能時又必須賴於中焦水谷精微的不斷充養。衛氣行於脈外敷布全身,具有溫煦臟腑、腠理皮毛和開合體表穴位、汗孔等作用。

  (五)氣功之「氣」:氣功之「氣」是體內元氣、宗氣、營氣、衛氣等經過氣功三調(調身、調息、調心)的鍛煉,使其產生特殊的功能,能量增強,並在意識控制下聚集、疏散,或與外界之氣交流的「氣」,稱為氣功的「內氣」或「外氣」。

  1.「氣」與「氣場」:氣功之「氣」經過鍛煉,形成較強的能量,就會在體內流動,象電流一樣在流動的同時形成了一定的「場」,並與自然之氣產生交流、感應、激發等現象。這種「氣」與「場」人人都有,只是其敏感程度和其能量大小有一定的區別,這種內、外氣的流動方向、大小、頻率等時刻都影響著人的生理活動。

  人體中有一個以經絡、穴位為基礎的有規律的內氣系統。這個內氣系統與大腦思維活動有密切的關係,它不象臟腑、血管、神經、肌肉等組織那樣可以解剖觀察,在現有科學實驗條件下還不能觀察到它,但是練功有素而且對氣的感知程度又特別敏感的人,可以感知其內、外氣及其這個系統的形態、性質、節律、方向、強度等。所以明·李時珍在《奇經八脈考》中明確指出:「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

  2.氣的運行:內氣在經絡中的運行方向是:手之三陰,從胸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胸;並按其十二經氣脈運行相承有序,表裡相聯。

  經過氣功的三調鍛煉,內氣在意念的控制下不但可以順經運行,還可逆經運行,或數條經同時向一個方向運行而成面,還可與自然界之氣相互感應,而形成氣場。如左為陽,右為陰,氣在體內左升右降,與自然界之氣相感應,在體外則形成左降右升的氣場。

  外氣是這樣一種氣,它是練功有素者用意念控制內氣外放,並隨發放者的意念形成或改變其氣的形態、性質、方向、頻率等。

  3.氣的特性:根據古人對氣的總結及個人所感知、體察和實驗研究,總結出氣有以下特性:

  (1)普遍性:明·張介賓在《類經圖翼·醫易》中說:「天之氣,即人之氣;人之體,即天之體。」清·唐容川《醫易通論》云:「凡天地間物其秉氣以生者,多秉於先天卦氣也。」這說明氣是普遍存在於宇宙、自然界動植物中的一種物質,它們秉天地之氣以生,並且受其氣的影響。

  (2)系統性:明·張介賓《類經圖翼·醫易》說:「天之氣,即人之氣……人身小天地。」這就是說,天、地、人之氣不僅相通,而且人體內還存在一個氣系統「小天地」。人體中這個氣系統與人體之呼吸、循環、消化等系統一樣,有它自己的組織與活動規律、由它來調整機體各臟腑、組織的功能和適應外界的氣環境,以利於吸收外界對自身有益的氣,排斥對自身有害的氣。

  (3)傳布性:氣具有延展、散布、擴散、流動的性質,並且是循環無端,周而復始的周期性運轉。

  (4)激發性:外氣作用於患者的經絡、穴位,可激發、活躍患者的肌肉、組織,使其產生運動、感覺效應,並能維持一定的時間。

  (5)同步性:氣具有同步的特點。當外氣與患者之氣的頻率、性質等相近似時,可產生共振、同步而迅速激發、調整患者的氣機。這種效果有的人在經過數次治療或練功後也可獲得。

  (6)敏感性:每個人對氣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性高的人,可以很快的接受外氣,或很易受外界動、植物等氣的影響。敏感性差的人則很難感知。雖然有人感知不到,但也可同樣受到氣的影響。

  (7)可控性:人身的氣是可以控制的,練功有素者更容易做到這一點,但在特殊情況下則不易控制。正如《靈樞·九針十二原》所說:「知機之道者,不可掛以發;不知機道,叩之不發。」

  三、神 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總稱。是指人的精神意識,以及臟腑精氣在外的表現。

  人體的生命活動是以精和氣作為物質基礎的。所以神產生於精和氣。如《靈樞·本神》說:「兩精相搏謂之神」,《靈樞·平人絕谷》說:「神者水谷之精氣也。」所以神形成於先天之精氣者為元神,它受後天水谷之精氣的滋養;而能思慮、意識者為識神。

  四、精氣神與氣功鍛煉 清·徐文弼《壽世傳真》說:「精者,滋於身者也;氣者,運於身者也;神者,主宰一身者也。」又說:「元精,乃先天真精,非交媾之精。元氣,乃虛無空氣,非呼吸之氣;元精,乃本來靈神,非思慮之神。所謂元精、元氣、元神,由未生出胎以前而具,俱先天也。所謂交媾之精(濁精)呼吸之氣、思慮之神(識神),乃既生出胎之後而用,俱後天。」

  精、氣、神三者各有不同的概念,但是三者是互相關聯,互相促進的,其中精是基本,氣是動力,神是主導。

  在氣功自身鍛煉與發放外氣治病中對精、氣、神的鍛煉與調整是很重要的。古有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等聚精、煉精、養氣、調氣、存神的鍛煉和調治方法。具體的說就是鍛煉後天之濁精、識神、呼吸之氣,以培補先天之元精、元氣、元神,從而達到益壽延年和防治疾病的目的。

經絡

  經絡是人體穴位與穴位之間、穴位與內臟之間、內臟與感官(目、耳、鼻、舌等)之間以及內臟與內臟之間相互聯繫的通路(或稱途徑)。人體之「氣」只有在經絡中運行,並通過皮部、竅穴與外界相互聯繫,才能發揮其功能。經絡的這種通路與「氣」的作用形成了人體中特殊的經絡氣系統,它是外氣療法激發、疏導、調整氣機和驅除邪氣的主要理論指導和實際操作部位。

  經絡系統有經脈、絡脈、經筋、皮部等組成。經脈包括運行於人身分肉間的十二經脈,別行於正經的十二經別和不拘於正經的奇經八脈。絡脈包括主要大絡的十五絡脈,支而橫者的絡脈和絡脈之別的孫絡。十二經筋不入臟腑,十二皮部則以經脈為紀。這些共同組成了人體內、外的經絡聯絡系統。

  一、十二經脈 手足三陰三陽經是經絡學說的主體,因此又稱「十二正經」。十二經脈有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手三陰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三陽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足三陰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足三陽經)。

  它們在四肢分布的特點是:陰經在內側面,陽經在外側面,內側和外側各分三陰、三陽。大體是太陰、陽明在前,少陰、太陽在後,厥陰、少陽在中(側)。在軀幹部,手、足三陽經分布在頭面、軀幹的前、後、側;手、足三陰經,則分布在胸腹部。

  十二經在體內各屬、絡於一定的臟腑,陽經屬腑而絡臟,陰經屬臟而絡腑,組成表(陽)里(陰)相合的關係。各經之間又互相銜接,成為全面運行的主要通路。其中布有一定的穴位,是氣血輸注於體表的部位。

  十二經的循行規律:十二經脈的循行是一經接一經,手足陰陽經互相銜接。循行開始於手太陰肺經,終止於足厥陰肝經,周而復始,如環無端。其順序是: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手太陰肺經。

  二、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包括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陰維、陽維、陰蹻、陽蹻等。它們不和臟腑直接相聯結,彼此間也沒有表裡關係。奇經的生理功能,從總的方面來說,有調節十二經脈氣血的作用。

  (一)督脈:為諸陽脈之海,總督一身的陽經。循行:起於胞,出會陰部,沿脊入腦,上頭頂,過鼻尖、人中至齦交。

  (二)任脈:總任一身之陰經,為陰脈之海。循行:起於胞,出會陰部,沿腹、胸正中線向上,過喉,至頦,環口,分行至兩目下。

  (三)沖脈:沖脈運行於全身的前後上下,能調節十二經之氣血,故稱「十二經之海」。循行:起於胞,經會陰部向里,上行於脊柱,向外上行過氣沖穴,與足少陰腎經交會,沿臍旁上行,至咽喉,環繞口唇。

  (四)帶脈:束腰如帶,統束諸經。循行:起於季脅下,如帶環腰一周。

  (五)陰維脈:陰維在里,維絡一身在里之陰。循行:起於小腿內側腎經的築賓穴,沿股內側中央上行,入少腹,過府舍、大橫穴,沿脅肋,至肝經的期門穴上胸,斜向頸,會於天突、廉泉穴。

  (六)陽維脈:陽維走外,維絡一身在表之陽。循行:起於膀胱經的金門穴,上行至膽經的陽交穴,沿經上行,過髀樞,沿脅肋後側上行至腋縫後緣,至肩、上頂,會於啞門、風府穴,入風池穴沿膽經上頭,止於陽白穴。

  (七)陰蹻脈:陰蹻脈主一身左右之陰。循行:起於足內側然骨穴之後,循內踝下腎經的照海穴,上內踝上,沿股內側上行,經過陰部,上循腹、胸內部,至缺盆,再上出人迎動脈之前,入顴骨部,至目內眥,與足太陽經、陽蹻脈兩經相合。

  (八)陽蹻脈:陽蹻脈主一身左右之陽。循行:起於踝下膀胱經的申脈穴,上行沿股外側至髂骨上膽經的居髎穴,上行脅後,至肩,循頸,上至口吻邊胃經的地倉穴,過巨髎、承泣至睛明穴,上入髮際後行,經膽經入風池穴。

  三、絡脈 絡脈是從經脈分出的支脈部分,如綱絡一般遍布全身。經和絡的區別是:經脈屬於里,位置較深,比絡脈粗大;絡脈比較細小,位置淺而易見。絡脈的功能主要是將經脈中的氣血灌注到全身各部去,以司養筋、骨、皮、五官、七竅等組織與溝通表裡,其中大的有十五絡,就是十四經脈各有一絡,加脾之大絡,共十五條。都是由表經別入里經,里經別入表經的絡脈。

  四、十二經筋 經筋是經絡系統中的連屬部分,行於四肢、體表和胸廓、腹腔,不入臟腑,是指十二經絡所屬的筋肉體系。在生理上主要是聯綴肢骸的動作。

  五、皮部 皮部屬於十二經絡系統的體表部位。雖然經脈伏行於分肉之間,不在體表皮膚部分,但是由經脈別出的浮絡卻無所不到,皮膚部分的氣血營養,就是依靠這些絡勝供給,因此在生理上可以按不同的經脈和所屬的絡脈,將體表分成十二個區域,這就是十二皮部。

  六、經絡在外氣療法中的應用 對外氣療法醫者來說,不論是練氣、導氣、發氣的鍛煉,還是發氣為患者辨證治病,均離不開經絡的指導。故古人有「不懂臟腑經絡,開口動手便錯」的名言。

  (一)指導練功:《針灸指南》說:「學習針灸者,必先自願練習……靜坐功夫,則人身內經脈之流行及氣化之開合始有確實根據,然後循經取穴,心目洞明,否則無法可以證實。」是說通過練功可以體會到人體內經氣的運行,氣功鍛煉可以使全身經絡中的氣血暢通,並可以有意識的控制氣脈的運行。

  在練功中,奇經八脈,特別是任、督兩脈尤為重要。宋·張紫陽《八脈經》中說:「凡人有此八脈,俱屬陰神閉而不開,惟神仙以陽氣沖開,故能得道。八勝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氣之祖。」李時珍《奇經八脈考》說:「任督兩脈,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陽火陰符升降之道,坎水離火交媾之鄉,」一般練功者把經氣在任、督脈上走動的感覺稱為小周天,兼通十二經脈的稱大周天。

  (二)指導發氣:練導氣、發氣時不但鍛鍊氣在經絡中運行,還要練氣在絡、筋、皮部運行,使其在意念控制下有目的的運行、出入、散斂,才能發放外氣。

  經絡系統中經脈、經別、奇經、經筋、皮部組成了一個氣機循環的整體,構成了人體中特殊的經絡氣系統。這個系統把人體內外、上下、左右、四肢百骸臟腑、組織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統一的有機體,並且通過皮部與竅穴和自然界之「氣」息息相通,形成了天地人「三才」的合一。這樣我們在練功中除鍛煉自身的氣機以外,還可以吸收自然界中與自身有利的「氣」來充實,活躍本身的氣機。發放外氣治病則是以自身之氣調動、激發自然界與患者之氣,使患者氣機活躍;然後再以補虛瀉實,通經活絡、引氣歸原等原則進行調整。


推薦閱讀:

氣功武術
胡耀貞氣功
運動氣功
郭林氣功吐音功法教程(轉)

TAG:中醫 | 理論 | 氣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