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慚愧,我已經窮到不行了,還在補貼富人……
前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林毅夫一針見血的指出:在國內有一個奇怪的現象:窮人到銀行存款,富人到銀行貸款,結果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這實際上是在補貼富人!
林毅夫話音剛落,成都的某婆婆就用活生生的事例解讀了林毅夫的話。
家住成都水碾河的某婆婆,1977年存進銀行400元,這筆存款經過33年,連本帶息835.82元。其中本金400元,利息為438.18元,利息稅金扣除為2.36元。
今天T貨膨脹預期再次抬頭,從某婆婆的事例該吸取什麼經驗呢?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金融系某教授對比當時的物價和收入解釋說:「某婆婆的400元在1977年確實是一筆「巨款」了,足夠買一套房子。1977年一個普通工人的工資是36元,而當時全國人均存款只有20元。」
如果再用其它商品去比照,同樣驚人,有網友算了此筆帳:
33年前的400元,能買50瓶茅台酒,可存到現在,連本帶息買1瓶茅台都不夠;
33年前的400元,能買2200斤「綠色」大米,可存到現在,連本帶息連200斤都買不到;
33年前的400元,能買上萬斤蔬菜,可存到現在,連本帶息想買幾百斤蔬菜都困難;
33年前的400元,相當一個家庭的一年全部生活費用支出,可存到現在,恐怕一個人一個月的生活費用都不夠用……
這些生動的事例告訴我們幾個道理:
第一:儲蓄是放心的理財方式,但收益卻少。
第二:幣的面值所代表的購買力並不穩定,需要通過當時所能購買商品的價值來衡量。
第三:如果資金不能通過投資等方式獲得持續穩定且較為可觀的收益,那意味著資產在不知不覺地流失。
窮人與富人以同樣「錢生錢」的方法卻帶來不一樣的經濟收益,窮人的錢等待的是物價上漲後衝擊幣的貶值,而富人則得到了更多的收益。雖然幣有所貶值,但他們仍是最大獲利者。
經濟學中有一個原理叫做「馬太效應」,講述高收入者的工資為何比普通人漲的更快,也許就是受「馬太效應」的影響,致使如今的富人越來越富裕,於是他們便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市場。
倒是消費結構的變化,市場流通的幣遠遠超過所需求的,最終導致了幣的貶值,物價持續上漲,貧富差異也變得越來越嚴重,最終就形成了某婆婆故事中驚人的對比。
再來看看下面的對比:
100萬元,10年後值多少錢?
現在的100萬元,10年後究竟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20年後呢?通過以下的科學計算,或許可以得出結論!
基於1997年和2012年底以來的數據預測
根據央行公布的數據,計算1997年和2012年底以來,M2年增長率約為16.9%和13.9%,基於這一數據,我們可以預測現在的100萬元,10年後和20年後分別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
1997
2012年底
老實說,這兩個數據區別不是很大,最多可以算作一個過渡時期,這種T貨膨脹持續下去,群眾依然是很難接受的。當年的萬元戶那可是富豪啊,現在有個5萬元,40萬元能算富豪嗎?至少相當於100萬元。
一個經濟高速增長的社會,財富的重新分配是一個過程,所以如何配置自己的資產顯得特別重要。
普通投資者如何配置資產:
1、減少儲蓄比率
不管是活期定期儲蓄,儲蓄越多則縮水的比例也越大。與其讓自己掙來的辛苦錢躺著貶值,不如用來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
2、配置保本理財產品
現在簡單的存款已經不能帶來增值,那麼就應該積極地尋找市面上能夠替代存款的理財產品。例如餘額寶等這類可以作為參考。
3、適當配置保險
可根據家庭財務狀況、生命周期和人生目標,先大人後小孩地綜合規劃家庭保障計劃。
香港是相對來說比較理想的「出境」第一站。香港金融業連通中西市場、經濟制度發達。以香港為依託,投資全球,是高凈值人士的重要選擇。
尤其香港保險具備有費率低、收益高、美元貨幣和覆蓋廣的優勢,近些年不少內地人「打飛的」到香港投保,獲得保障的同時,也對資金進行了全球資產配置。
推薦閱讀:
※【驚天內幕】每年萬億農業補貼最終流向哪裡?
※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
※今年農業補貼開始整頓, 5類人再也領不到補貼, 增補一項千元補貼
※要點補貼真難
※混動補貼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