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片樹葉的故事 ——光明講壇走進「茶都」雅安

「它,本是一片樹葉,走過漫長的旅程,生活經歷枯萎、重生、綻放。」3月13日,「光明講壇——蒙頂山茶文化專題講座」在被譽為「中國茶都」的四川省雅安市舉行。浙江農林大學教授王旭烽聯繫儒家文化,建議在生活中實踐「茶德——精行儉德」。四川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所長王雲結合茶葉生產的歷史和現實,認為隨著「茶葉旅遊」等興起,當代的茶文化又被賦予更加豐富的內涵。

講座由光明日報教育部主任王保純主持。雅安市各界人士、高校師生代表等三百餘人聆聽了講座。

王旭烽教授認為《茶經》為「茶德」定下了基調:茶,絕非僅僅是為滿足生理需要的飲品,它的性質決定了對飲茶者的道德要求。只有具備了「精行儉德」的品行,才能夠有資格去品飲它。因此,陸羽的這段話可以被解讀為「君子之飲」的注釋。

從秦漢、魏晉、隋唐至宋元明清,2000餘年歷史,茶完成了它豐富多彩的品相,從唐代的煮飲,宋代的點飲到明代的瀹飲,儒家倫理思想在茶事活動中是一個逐漸佔據統治地位的過程。王旭烽認為,「中國茶德」是中國儒家倫理思想在茶文化領域中的集中體現;而中國儒家倫理思想則是「中國茶德」之所以能夠建構成立的哲學基礎。中國是茶的故鄉,全球三分之二人口喝茶,這三分之二人口是和諧哲學的實踐者,是「中國茶德」可以更為廣泛在世界傳播的基礎。

王雲介紹,四川有著悠久的種茶、產茶歷史。位於雅安的蒙頂山常年降雨量達到2000毫米以上,古稱「西蜀漏天」。由於海拔高度、土壤、氣候等適宜茶的生長。2000多年前,西漢「茶祖」吳理真在蒙頂山上種下了七株茶樹,開啟了人工種茶的歷史。蒙頂山被視為世界茶文明的發祥地、發源地。而蒙山茶從唐玄宗開始別列為貢品,一直沿襲到清代。

他談到,途徑雅安的茶馬古道見證了勞動人民真實的生活狀態。茶馬古道不僅僅是一種貿易往來,其延伸出來的文化意義和促進了各民族的團結的作用更為關鍵。

目前,四川省依然是產茶大省,其茶葉種植面積455萬畝,位列全國第二位,年產值達到360億元。圍繞茶葉的生態旅遊正逐步在各地興起,這正是茶文化的延伸和擴展。因此,王雲建議,還需進一步研究和發掘「茶文化」內涵,將茶葉的研究和生產緊密聯繫起來。(陳鵬 危兆蓋 李曉東)

該講內容將在近期光明講壇和本公眾號刊出,敬請關注。


推薦閱讀:

哪個殺千刀的,把樹葉剪得這麼美!
樹葉貼畫
不讓樹葉落下來
PNG素材:免摳散落的花瓣,樹葉,扇子素材
肩頭樹葉圓肩衣

TAG:故事 | 樹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