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d Call(陌生拜訪電話)這種銷售模式會被互聯網取代嗎?哪些行業至今還要依賴 Cold Call?
【XiaoRonnie的回答(201票)】:
除了題主提到的那些行業之外呢,還有些行業的Cold Call頻率也許更高:媒體行業,大部分採訪對象都是通過Cold Call聯繫上的;會展行業,至少邀人蔘會這個步驟需要大量的Cold Call;教育行業,XX英語或者XX留學的電話想必有太多人接到過。
Cold Call的功用是什麼:
1. 篩選名單和過濾非潛在客戶;
2. 與潛在客戶建立信任;
3. 了解潛在客戶的具體信息和需求;
4. 向客戶介紹產品/服務的內容
5. 引導潛在客戶就具體業務進行進一步的探討(通常認為約見是最理想的討論環境,但也有小部分案例是直接在電話中確認交易意向)
Cold Call被廣泛應用的原因在於,這是一個接觸到潛在目標客戶的成本最低的最直接的方式。而且,對於很多商業主而言,Cold Call也是最省心的招式(卧槽,單是不用費心在各種營銷招式上,這就足夠讓很多業主接受了。)
但如果你可以通過一個更有效且成本更低的渠道,完成以上的目標,Cold Call就不會是最佳選擇。不管是B2B還是B2C,做生意,最好的模式永遠是等著別人來找你,而不是你要花費巨大的成本去找別人。但對於大部分中小型公司而言,產品服務的質量、知名度、關係網路和其他的主客觀因素都導致上門尋找的客戶總是有限的。因此,還必須通過其他模式營銷自己的產品。
在營銷產品時,如果能通過一個熟人機構領導老客戶的推介和背書,快速的聯繫到你的潛在客戶,也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最牛逼的銷售人員,通常就是能通過自己擴展的關係網路,獲取高額的收入。但是,在現階段,大部分的生意主和銷售人員,人際關係網都沒有辦法足夠大到,能夠接觸到足夠多的潛在客戶。
這個時候,比起更高成本的去辦活動,做廣告,找中介;對於這些商業體而言,Cold Call是一個最傾向選擇的方式(只需要一個電話費用而已。當然還有成本更低的方式:上街攔訪……)。一個優秀的銷售人員,可以通過他們遊刃有餘的溝通技巧,讓單位產出成本十分可觀。這樣,只要這些商業體能夠有渠道找到有效率足夠高的電話清單,業務就不會太差。(實際上對於很多商家而言,找到合適的電話清單才是Cold Call中成本最高的部分)。而這種模式,幾乎在所有的行業都存在。哪怕是政府機構、互聯網公司、超大型企業;如果你沒有渠道直接或者間接的與目標對話者進行溝通,都還是會用到Cold Call,只是佔比例的問題罷了。
而互聯網帶來的改變在於,你能夠通過更簡單高效的方式,去聯繫到你的目標客戶或者讓你的目標客戶了解你。但前提條件是,你得先被人看到。互聯網上信息之駁雜,會讓大多數的中小商業體被人看到的成本高到他們負擔不起。(舉例而言,旺季時留學類的百度關鍵詞,價碼高到數百塊一次點擊;醫療設備類的關鍵詞,更是曾經達到上千元一次的天價)。而各種產業類的推介平台和網站,也會有林林總總的各類高昂費用。這時候,對於大多數中小企業平台而言,Cold Call又相較而言是一個更好的選擇了。這還不用說,實際上在大多數人/企業的生活中,互聯網並不是主要的生活方式。
互聯網已經改變了很多傳統行業中的銷售模式了。只是這種改變還不足夠,或者說,互聯網的影響力還沒法覆蓋全體人口。我就時常聽到計程車的司機們,因為各類金融機構打來的Cold Call,購買了各色的理財、保險產品。各地父母,在Cold Call的影響之下,去參加各種關於孩子教育的活動和講座。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大多數人獲取信息的方式仍然不那麼互聯網。只要不通過互聯網進行經營的企業,或者不通過互聯網獲得信息的消費者存在,Cold Call就不會消失。
但是,互聯網仍然會逐漸改變著商業的經營活動:
1. 各類智能的搜索系統和各類行業垂直性的網站,正在讓獲取目標客戶的方式變得更簡單,成本變得更低廉;
2. 各類社交網站,讓人與人發生關係與建立聯繫變得更容易;
3. 互聯網信用系統的健全和發展,也會讓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變得更簡單;
4. 各類通訊工具,能夠更方便的讓人進行交流,了解彼此的供需信息,以及進行遠程溝通;
5. 隨著技術的發展,線上展示自己的產品/服務特點的效果也會越來越好。
所以,今後,互聯網會成為越來越多的行業和商業體發展業務的主要方式。
但即使這樣,Cold Call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啊。你得想,使用互聯網的商業體里,總有用的好和用的差的。那些用的差的,還是得想其他招來擴展業務。然後,Cold Call又是最容易被想到的。(當然到那時候他們可能不大需要花錢買名單了)。
何況Cold Call這種簡單粗暴與目標客戶產生聯繫的方式,還有一大特性:賭博性。誰都不知道,下一個電話是不是就能獲得一個大客戶。不知道有多少糟爛的銷售員因為某個運氣好的Cold Call鹹魚翻身;也不知道有多少經營慘淡的小公司因為一個電話,而交到好運。這些個案中有太多甚至是反技巧,反智,反常識的。對於大多數看起來混的不是太好的銷售人員和商業主而言,實在無法抵抗這種賭博帶來的誘惑。
除非,除非電話不是人類進行溝通的主要方式了。但那時候,說不定Call Cold又變成Cold We-chat或者Cold Something Else了。
【henu王凱的回答(52票)】:
@Xiao Ronnie 老師的答案很好,點了贊同,不過有一點我猜老師也並不是太了解電話營銷的新方式:自動電話營銷系統。
由於知乎不能上傳附件,我就摘錄如下:
一、簡介
眾所周知,電話銷售公司話務員每天要撥打幾百個電話來尋找目標客戶,這幾百個電話中至少95%以上是無效電話(所謂無效電話是指客戶不接或接了不聽解釋或聽了解釋但對你的產品不感興趣的電話),因此,電話銷售員每天能真正花在與意向客戶溝通的時間很少很少。電銷機器人是一款取代人工的自動電話營銷系統,它能有效過濾掉無效電話,讓銷售員把全部時間用在與目標意向客戶的深層交流上,從而迅速提升銷售額。
l用電話精準"掃蕩"目標市場,坐等客戶「蜂擁」而來
電銷機器人,可自動向1-100000個電話同時發起語音呼叫,直接、快速獲取有購買意向的目標客戶。大量、大面積客戶拜訪幫企業快速搶佔客戶,搶佔市場,搶佔商機。讓你的競爭者在自己做過的客戶里找「垃圾」!!
l主動電話「找單」變成被動電話「接單」,銷售業績立即增加幾倍、幾十倍……
有了電銷機器人,電話"找單"變成了電話"接單",隨著呼叫量的增加,大量有購買意向的客戶應接不暇,業務員的工作由主動打電話變成被動接聽有購買需求客戶來電,顯而易見,銷售訂單自然飛速增長几倍、幾十倍、幾百倍。
l一毛錢就能給您帶來一個客戶
電銷機器人無設備購買費,用戶只需繳納話費即可長期使用,呼叫一個客戶的成本僅需0.12元/分鐘(市話、長途一個價),比普通辦公打電話還便宜,客戶開發成本低,效果好。
l營銷效率高,電話人工成本全面降低
電銷機器人可以同時向1-100000個電話發送語音自動呼叫,電話效率的提升無與倫比。不用人工呼叫,人力成本大幅降低。以往100個人的電話呼叫量,現在一個人就可以完成。
相信大家有時候也會接到「機器聲音」打過來的電話,他們就是採用了這種服務。電話營銷也並不只是人們想的只有人工一種模式,它們也在不斷變更增強競爭力。
另外,絕大多數人接觸到電話營銷的場景是這樣:上著班,一個討厭電話打進來向你推銷你根本不需要的服務而且你還不知道他怎麼得到你的電話。這種場景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我現在每天接到的這種騷擾不下十個(我在慧聰網留了電話)。
除去這種最常見的Cold Call,還有多種普通人接觸不到的形式。我最熟悉的就是談合作。
以前有段時間我們團隊需要和北京的培訓機構談合作,我先把資料收集好,然後通過QQ、電話的形式拜訪,成功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因為我們一開始就表明談合作,可以為對方帶來學員,所以很少有機構拒絕或反感。我記得通話時間最長的一次是45分鐘(我打的並不是他們的合作電話,事實上培訓機構網站也基本上沒有合作電話)。
抓住他們的需求(招收更多的學員),基本沒有不願意深入交談的。而且事實證明這對我們來說也是最為高效的方式(如果你能把他們聚到一起講課那更好)。
說這一點是想證明:不是幾乎沒有人喜歡Cold Call,而是不喜歡低效的Cold Call而已。
再結合我所從事的B2B行業的具體實例來說,Cold Call真的是一種相對而言更高效的做法。從事B2B行業的人都知道:如何找到目標用戶是世界性難題,不管是對用友、金蝶,還是微軟、IBM等公司。
我把to B行業的基本推廣方法都列出來,大家應該就有個直觀判斷了:
1、網路推廣(百度競價排名、SEO、QQ群等等) 劣勢:爭不過財大氣處的,不過目前也是對我們來說最有效的
2、招代理渠道 劣勢:初創企業沒有品牌招不來有資源的合作夥伴
3、軟文傳播 劣勢:這個真的難死人
4、社交賬號傳播 劣勢:絕大多數to B應用都不具備成為熱點的基因
5、線下活動 劣勢:成本高,效果小,不過能積累核心用戶
6、和同目標用戶企業資源互換、互推
7、媒體報道、公關 劣勢:很多媒體不鳥你
8、行業領袖、政府背書推廣 劣勢:還是沒有知名度,無法打動行業領袖;沒有政府關係
9、Cold Call
如果是做定製化開發的企業,就算一個電話銷售人員平均三個月成交一筆,企業也是賺的。Cold Call這種形式對於利潤高的行業而言,真的非常划算,而且對於處在需要高速發展的企業也至關重要。百度的錢就是靠著電話銷售賺起來的啊。
【samarita的回答(15票)】:
1、老話說的好,人怕見面,樹怕磨皮。在無法見面的前提下(包括視頻),電話是最好的讓人難以忽略並不忍心拒絕的方式。想一想你對垃圾郵件和垃圾簡訊的態度就知道了。
2、聲音和話術都是讓人上鉤的好辦法,彈幕等無法與之相比。
3、根據上述原因,我認為電話營銷的方式難以被互聯網取代。
【小飛俠Fly-Guo的回答(8票)】:
非專業人士,但大學本科期間有兩次重要的實習都是圍繞著CC展開的。一份實習是在某大型外資管理培訓機構(推銷教育培訓產品),另一份是某小型英資獵頭公司(被分在航運和倉儲小組裡)。嘗試說說自己的一些看法,可能比較幼稚和片面:
一、在回答題主問題之前,我想談談我對CC的認識。
CC是一種主動型銷售方式,這源於產品特點、信息爆炸態勢和現代市場的激烈競爭。相比於超市擺放商品等待消費者選購的消極銷售方式,CC適用於信息量較大的商品(服務)和人性化需求較高的消費者。
現在其實有座機電話和網路電話兩種形式。但是獵頭大部分用的還是座機電話,但是本質上都是電話尋訪。
我個人認為專業的CC絕不是字面上理解的陌生拜訪形式,在CC之前要做大量的知識整理和信息收集工作,幾乎可以說對於潛在對象的一些基本情況會有很好的了解,同時關鍵還在於自己對於要推銷的產品或者服務的深刻認識和把握。 一般來說,專業銷售的績效壓力和工作效率要求迫使他們不會盲打CC。CC和盲目的打電話騷擾或者哄騙消費者是有很大區別的。
當然獵頭行業的新近小菜鳥必須通過CC來鍛煉自己,CC就即是一種銷售工具,也是一種公司為員工提供的培訓渠道。必然CC質量參差不齊,各種非專業的CC銷售方式充斥著消費者的生活。這讓人們覺得CC很煩人。但是專業和成熟的CC形式對於目標人群是有其作用的,甚至有些時候真正拉近了消費者和商家的距離,保證了交易的更加高效的完成。
目前中國很多的獵頭公司還是採取粗放式的盲打電話尋找模式,所以給我們的感覺就是這是一種極其低效、討厭的銷售形勢。
二、再看看題主描述中的問題:
1、題主提到「首先幾乎沒有人喜歡 Cold Call,可它依然在售樓、保險、理財產品、獵頭、及很多 B2B 行業存在著。為什麼?「。
因為這些B2B銷售類行業的存在基礎就是可以不斷地將產品和服務推銷出去,而交流商談是唯一渠道。面對面的方式是最基本和最簡單的方式,而CC是電話、手機大範圍出現後,超越面對面交流的一種更加快捷、精準、可行方式(當然目前面對面談生意依然很重要)。如今商品種類繁多,CC推銷是可以成為一種對於消費者和商家都有利的形式。
目前來說,以互聯網為載體的推銷方式(包括積極銷售和消極銷售)還沒有達到比CC更加優越的地步,如電子郵件推送、在線網頁廣告、電子商務平台商品推薦(阿里旺客戶端、微信平台、騰訊空間、QQ推送)等等,出現無法及時聯繫上潛在消費者,存在時間差,信息傳達不夠全面等等致命性問題。所以,目前互聯網載體應該是提供了一種補充和配合(信息收集、數據處理、支付完成、回饋反應等等)。比如新近的大數據分析,雖然可以預測甚至發現潛在需求動向,但是CC依然是一種最為可行的聯絡商談方式。
推銷,還是靠嘴和聲音比較靠譜!!
2、在 B2C 的行業,打 Cold Call 的銷售普遍是行業鏈的底層,也就是說絕大部分人說不清自己賣的到底是什麼。這種低效的方式保留至今,是否僅僅是成本考慮?
我還是堅持認為CC可以更加專業,真正專業的CC是不會讓人感覺低端的。那些專業的CC形式保留下來,是因為這的確是目前極為有效的銷售方式。當然不專業的CC會讓人感覺低俗和低端,也讓人感到厭煩,但是這對於很多小企業或者不需要多麼專業的企業來說也不失為一種銷售方式。所以說CC存在部分是因為成本低,但是也有部分因為這的確是一種高效、專業的方式。
3、如果把成本和可執行度都考慮進去,Cold Call 被互聯網徹底取代的可能性有多大?能夠在多長時間以內實現?針對不同行業,替代 Cold Call 的新模式又會有什麼差異?
我覺得短期很難,你能夠想像以後的交易方式都像超市那樣,擺好了各種商品,然後你自己選么?市場中的信息不對稱和人的有限理性總會需要一些中介機構去主動把消費者和商品(服務)聯繫起來。
但是互聯網有多牛逼,難說!如果互聯網和以後的物聯網能夠實現人的需求和商品(服務)的幾乎無縫對接,那麼CC就會變得沒有價值了。但是我還是覺得難。
中短期內,CC和互聯網會相互融合,互聯網應該會變成一個更加有效和便捷的補充工具,甚至在某些方面替代CC。
就醬紫吧!輕拍!
【Haze的回答(7票)】:
我剛畢業,想找銷售工作,發現現在很多招聘都是招電話銷售,從金融投資、貸款,到互聯網產品以及各類培訓。
現在在一家代理銀行貸款的商務公司做銷售,一周前引入了電銷系統,號碼是公司提供(騰訊、360這種it公司也大規模使用電銷推廣,同時還需要話務員自己找號碼)。我們老總說得很明白"你們是人,打電話一定要多動腦子,不然我聘請你們根本沒用,我要想省事,直接弄個語音系統就好了。成本比請你們低的多。"雖說如此,我還是不喜歡這種騷擾式的銷售,但沒辦法,客觀條件決定了短期內找不到什麼自己喜歡的工作。
我們團隊八個人,幾乎都沒做過電銷,一開始幾天,有幾個同事根本就不敢打電話,我雖然可以硬著頭皮打,但發現自己說話還是不夠流暢,不太懂得引導,有時候會出現頭腦一片空白的狀況,相信大多數電銷人員也有過這種經歷,以至於我重溫了一遍《華爾街之狼》和《開水房》,我恨不得拿起電話後,就對著那頭說"你們要不就買,要不就去死,你們唯一的問題就是還買得不夠多",好,打雞血完畢。後來我們討論要該怎麼設計一套牛逼的話術,但我覺得這完全是扯淡,因為電銷不是定點狙擊,而是機槍掃射,說話流暢清晰,語言簡明扼要就夠了,當然這並不等於簡單粗暴。
經過一周多的實踐,我發現我每天的呼出率在300到350,接通率在百分之三十,而一整天的通話時長都難達到一個小時。其中百分之三十的號碼是無效號碼,百分之四十是屬於完全不接或直接掛斷。後面拿座機打自己的手機,發現被三十多個人標記為了"詐騙號碼",表示在缺乏信用背書的情況下,不斷普及的手機防護軟體成了電銷的一大殺手。忘了說了,一周多下來,我沒有一個意向客戶。
話分兩頭,我有個朋友,他女友在招行的外包業務公司做電銷賣保險,招行的外包業務公司是使用955號碼呼出(有很好的信用背書),同時提供的號碼相對優質很多。他女友在那裡做了兩個月,出了一個單,屬於拿底薪的狀態,而他們的第一名,差不多每個月的收入有五萬左右……
不記得在哪裡看過一個論斷,說電銷的核心就是要不斷擴大呼出數量,以至於讓整體的接通率和成交率慢慢維持在一個穩定的概率範圍,但對於大多數銷售人員個體來說,電銷總是充滿不確定性,電銷人員就是用自己的軀體為磚石,用自己的不確定性成就了公司的相對穩定。所以,我不太喜歡電銷,感覺電銷除了狂打電話碰運氣外真的難有太多成功機會。但不可否認,這是一種很簡單低成本的推銷方式,記得有句話是說"人往往喜歡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問題,而不是用最有效的方法",所以站在公司方來說,電銷仍然會是他們青睞的推銷方式,但隨著電話轟炸的普及,顧客應該是對此越來越反感。而這裡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像騰訊、360這種做手機防護軟體的公司,也廣泛使用電銷推廣他們的產品,可謂一手賣矛,一手賣盾,或許電銷對於他們來說更是一種矛盾的存在。而讓電銷能生存同時也限制了其發展的關鍵應該就是按照產品特性,定位出具體的目標號碼群體(如做國外網路推廣的外貿公司,就專門聯繫有想把產品推廣到國外的生產商),純粹的掃號碼絕對難以產生可觀的收益,網路推廣加電話回訪應該會是將來的主流,但這又回到了其他答主提出的一個問題"成本與精力投入"。
【方小蝰的回答(6票)】:
1.對 B2B 行業來說,Cold Call 是否依然是最高效的方式?
是
2.在 B2C 的行業,打 Cold Call 的銷售普遍是行業鏈的底層,也就是說絕大部分人說不清自己賣的到底是什麼。這種低效的方式保留至今,是否僅僅是成本考慮?
我最近接到的幾個都很清晰。COLD CALL的優點有很多:1.直接面對客戶;2.接電話的時候面對的是人,所以大部分都會給個情面聽那麼一點點。而也許抓住那一點,對方也就有了聽下去的興趣,就促成了生意。互聯網雖然你知道與你交流的是人,但面對冰冷的機器人也會沒那麼有溫度;3.有效的知道用戶的心理,不像發郵件、簡訊那樣。看了還是沒看?沒看是不感興趣?還是抵觸這種方式的推廣?看了怎麼沒有聯繫我們?內容哪裡出了問題?這些都是互聯網可能無法反饋的。要知道拒絕一個QQ號比拒絕一個人容易多了;3.成本低。
3.如果把成本和可執行度都考慮進去,Cold Call 被互聯網徹底取代的可能性有多大?能夠在多長時間以內實現?
基本沒有。人對電話的防禦心和對簡訊、郵件等是不一樣的。
4.針對不同行業,替代 Cold Call 的新模式又會有什麼差異?
選擇對象更具針對性、流程更專業、信心傳遞更精準、運用心理學。
【知乎用戶的回答(3票)】:
先說結論:一定會被取代,但有一個融合的過程。
我是從PSTN(公共交換電話網路)PSTN_百度百科的技術生命周期角度看待這個問題的。
任何技術手段都有生命周期,電話機也有。
cold call 這種商業模式,是承載於PSTN上的。之所以可行,是因為目前PSTN的端到端通訊還是不可控的。也就是撥出方和收話方對這段通信是接通後再握手(技術上的邏輯概念)的。
而互聯網的通訊方式,都是基於IP的點對點通訊。在接通之前,就握手了(驗證)。
所以,在不遠的將來,所有通訊終端(手機或智能通訊應用工具)都智能化以後(座機是典型的非智能化終端),通訊就脫離了PSTN的掌控,cold call 在技術上變的不可行,從而迅速消亡。
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手機智能通訊錄具有了阻止黑名單用戶接入後,cold call 就喪失了接通率。何況那時候黑名單都是基於雲的,無可逃避。
現在所有的技術條件都已經成熟,只是用戶終端的智能化率還不夠。
但這個過程,既不可逆,也會很迅猛。
或許那時候會有新的互聯網cold call 手段吧,skype?微信?或陌陌?
【湯大虎的回答(2票)】: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互聯網不會取代Cold Call,而是會完全摧毀這種陌生拜訪電話模式。諸君請看各種『管家』、『衛士』、『大師』等攔截騷擾類手機應用的普及,對整個電銷行業的打擊即是毀滅性的,「連開口的機會都沒有」,情況就是這樣。
如果非要展望一下行業的互聯網未來,那麼唯一靠譜的就是搭上『大數據』的順風車,根據IP點對點的個性化推送。
不會等太久的。
【陳穎的回答(1票)】:
不了解B2B,單從B2C方面回答。
首先從陌Call的目的來看是:銷售、達成交易。
而要達成這一目的必須經過兩個過程:
1.尋找潛在客戶
2.最終達成交易
先看第一點尋找潛在客戶,題主認為陌Call低效的原因我想是在尋找的這個環節。
其實也並不是這樣,(在銷售人員拿到客戶資料與潛在客戶群匹配度較高的情況下,)或許你覺得需要打幾十到上百的電話才能有一個意向客戶,但事實上無論從時間成本(不感興趣幾秒鐘就結束了,意向客戶才會達到幾十分鐘的通話時間,並且這些時間是有意義的)來看,還是會計成本(通訊費)來看,我認為付出產出比還是頗高的。
再看第二點,達成交易。我認為促成交易的過程是:首先得到客戶對你個人的認可,其次與客戶達成一致的價值觀,最終才能你情我願達成交易。而這一過程,除了面對面坐下來溝通交流,我認為電話是最高效的方式。
如何用個人魅力感染客戶,拉近距離,客戶對於你以及產品的態度,都能通過聲音來傳達。
電話或者說語音是介於陌生人和願意麵對面詳談這兩個人際關係中很重要的一環,給對方一種完全控制權的舒服、安全的感覺(聊得不開心果斷掛啊)
【羅豪Alu的回答(1票)】:
詐騙簡訊幾乎沒人喜歡吧,可為什麼存在,因為有市場啊。
電話營銷當然不是詐騙,也比詐騙成功率高。電話銷售的優點在於可控的低價成本和快捷的銷售手段,這點互聯網營銷也能做到。但相比互聯網上的營銷方式,電話銷售其更容易與人產生互動,電話交流也讓人更不容易拒絕,而且也有機會發掘更多的客戶信息 。一個甜蜜的客服MM的聲音總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而發郵件等方式搞不好別人看都沒看,拒絕的機會都不給你。
互聯網更多是在用戶主動尋找信息時進行的營銷,而CC則是主動上門的銷售。
回到問題我覺得應該很難被取代,畢竟方向不同。兩者應該更多的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難以想像一個沒有客源的新獵頭如果不打CC該幹嘛。。。
【知乎用戶的回答(1票)】:
騙子用的比較多,於是就自然而然認為陌生人打電話過來除了打錯就是騙子
【謝妖的回答(2票)】:
先說結論:很難被取代。
接下來說為什麼。
不管是互聯網的模式怎麼變化,生意最終還是要落到人身上,和人達成聯繫或者協議。
你要和人聯繫,無外乎就這幾種方式。
你說幾乎沒有人喜歡 Cold Call,這在鄙人看來是不準確的,沒有人喜歡這行早就絕了。所以這句話有待商榷,我覺得人們不喜歡的是不需要的 Cold Call。
比如你正需要什麼東西,恰好有人電話給你詳細的介紹了一下,你會不會覺得很煩?你想換工作,有個很贊的獵頭正好電話聯繫到你,你會直接掛掉?
討厭不討厭是看需要來判斷的。
同一首歌,你喜歡聽那就是鶯歌燕舞、高歌猛進、金聲玉振、餘音繞梁、高山流水。
你不喜歡聽,那就是噪音,真TM煩。
接下來說效率
我不知道你說的B2B具體到哪個行業,我說一下我所做的吧。
我所在的公司規模比較沒存在感,比不上知乎上的大佬所在的公司。
(我就舉個例子讓這個答案變得容易理解一些)
在最新統計的 2014年中國互聯網百強企業榜單 的話是七十多,13年排名八十多位,14年剛升上去的,也是剛剛超過智聯,美團還有趕集等等…………
我們做的是一個全行業的互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包括網站建站啊宣傳孵化啥的。
你覺得這種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客戶從哪裡來?
通過互聯網尋找么?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互聯網只是一個平台,我們通過平台找到潛在客戶,然後還是電話聯繫。
為什麼會這樣,可以很直接的告訴你,這就是目前最有效率的溝通手段。
用互聯網確實能解決一些問題,但不是全部,說白了互聯網還是現實社會的一個映射,只是在某些方面可能會不同而已。
除了電話,還怎麼聯繫呢,發消息么,留言么,這個效率才低好不好,客戶可以輕易地忽略,這就不是效率高不高的問題了,這是徹底的沒效率。
可能大家都比較反感推銷電話,這個不能怪大家,確實是一些騙子把這個給做爛了。但是這個模式沒有問題,新來的,想做銷售的,別的不多說,先去打電話,每天保持兩百個電話量,堅持下去溝通沒問題了再說銷售技巧啊,心理等進階技能。
可以說,電話銷售是所有銷售的基礎。它的魅力在於,簡單粗暴,快捷高效,做就是做,不做就是不做。你看不見我我也不了解你,就是純粹的溝通,沒有多餘的東西,不像面談需要考慮第一印象啊,言談舉止啊等等。所以電話銷售,幾乎是每一個銷售的必經之路。這個步驟你做好了,算是一個基礎,才能學才能學懂其他的技巧。沒一身深厚的內功學什麼奇門絕技都發揮不了效果,而你內功練好了,一力降十會,隨便一招都能斃敵於無形之中。
這個內力就是溝通。
其實面談也很練內力,但是你一天才能面談幾個人?
你一天又能打多少電話?
大家應該都知道,銷售是一個廣撒網的過程,所以你聯繫的客戶基數很重要。如果說客戶的轉化率是10%(我隨便舉例說個數字),那麼你打一百個電話,就會有十個意向客戶,打兩百個呢?
相比之下,你一天能見幾個客戶?
這就是一個效率。
至於問題中的「打 Cold Call 的銷售普遍是行業鏈的底層」,確實有這種狀況,當能夠業務成熟以後,或者說自己做到一定級別,原則上客戶確實會源源不斷,那就是我們都想要的賣方市場。
這種情況有么?當然有,不過在同質化嚴重的今天,可望而不可即。
除非你非常厲害,站在上游,藐視一切,沒有競爭,就你一家,你提供的服務別家都沒有,你的產品別人都造不出來,那你就等著客戶拍著隊給你送錢。
但是現實是,絕大多數公司都是需要主動尋找客戶。
好,又回到最初的問題,哪種方式效率最高。
接著說成本,我覺得這沒什麼可說的。電話費用相對來說可以呵呵一笑而過。
就效率和轉化率還有成本均衡而言,電話還是主流,能代替電話的新模式說實話我還沒有看到。
客戶的信任需要一次次的溝通來逐步建立。
第一次是Cold Call
第二次就是Warm Call
第三次就是Hot Call
請大力評判語法,我就是舉個例子。
新來的sales最快的鍛煉溝通能力的方法,還是每天二百個電話,有的能打到三百,這是真的,而不是每天聊一百句企鵝,個人感覺,那個對打字更有幫助。想想你服務遇見問題了,第一感覺是先給客服打個電話還是打開電腦給客服留個言?
至於新的模式
有了互聯網以後,確實在數據分析方面更加方便了。不會像以前那樣是人就打,可能以後目標客戶會更加的精確,以後大家也會更少的接到不相關的電話。
話說我剛開始的時候,一個分了一個省,上千家企業打了個遍,我們管這個叫「犁地」。
就像淘金一樣,把所有沙子都過一遍,剩下的自然就是金子,真金白銀的金。
Cold Call 是不是銷售普遍是行業鏈的底層 ,好像說這句話看起來好心酸啊。怎麼說好呢,有些行業必須依靠這些方式啊,沒有辦法的事情啊,你讓我上門問:「哥,買房不?」或者「哥,理財不?」
艾瑪~
效率低成一筆不說,容易吃閉門羹啊么么噠~效率低成一筆不說,容易吃閉門羹啊么么噠~
不夠精確的客戶定位可能確實會打擾到大家,如果遇見這種情況,我給大家的建議是,如果不是你需要的,直接拒絕,你要是態度曖昧,正好會耽誤雙方的時間。以後有了緊缺的數據分析,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少。
話說,好久不打電話了,還有些懷念,有沒有妹子來個電話讓我 Cold Call一下?
哎呀,羞羞~
么么噠~~
【王磊的回答(1票)】:
看市場
如果是賣方市場,被呼叫的買方接電話也不會覺得煩躁;如果是買方市場,就會讓人煩躁。
會被移動互聯改變
移動互聯最先打敗的是簡訊和電話這種傳統的信息交流方式,隨著這兩種方式的被改變寄生其上的營銷方法也會改變。
【知乎用戶的回答(1票)】:
1.市場人數:
根據《第33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網民規模達6.18億。而中國手機用戶多少呢?13億。而有的產品的目標人群就是那不會上網的6億人。
2.溝通成本:
有的產品你互聯網溝通成本大很多。例如QQ,你還要先加好友,你加了好友別人也不一定理你。
但電話,5個人會有3個人接吧?
【張明月的回答(1票)】:
不可能,@Xiao Ronnie已經很清楚的說了cold call在功能上的不可替代性。我換一個角度,從功能上來說一下陌生電話不可能被互聯網取代。
cold call屬於推廣模式中的personal selling,也就是銷售人員對客戶直接進行的營銷活動。
互聯網營銷中與之對應的是cold email,cold qq等等方式
這種營銷模式的前提,是建立起與客戶有效地交流。
當電話響起,對方接聽時,交流已經建立,能否有效,全憑銷售人員的素質。
而互聯網中無論郵件還是qq,能否發起一個交流的前提是是否能被看到,僅憑這一點電話就已經完勝互聯網了。
這就是cold call不可能被互聯網替代的原因
【JAlex的回答(1票)】:
本人是曾經從業者!保險方面我說說吧
我沒受過什麼高等教育,也沒有專業的知識。再帝都的一個偏遠郊區,經過7天簡單的財險培訓和勵志講師的輪番轟炸,不需要筆試,不需要考取代理人資格證,最終以模擬電話銷售模式通關,考取電腦作業軟體的考試(其實不過可以),就可以到職場去聽線,聽幾天覺得可以了,你的直屬小隊長會給你通關,這次包含一些簡單的,死記硬背的保險知識,通過就可以上線,初期給你一些練嘴的垃圾數據,一些幾分錢一條的電話號碼,沒有意向,沒有需求的陌生人。慢慢的才會給你一些好的數據,推銷剛性需求的車險,誇大描述一些淘寶上的廉價禮品,然後對你要求推銷各種附加新產品,比如一份100元的人身意外險,其實我賣了一年,都不知道具體什麼情況下能賠錢。
新產品往往來不及培訓就出手賣了,可能是為了任務,kpi開發的。
這裡的人也是低素質的人,甚至職中招來的孩子,未成年,沒有任何資格證,甚至普通話不過關,憑著中國這樣國情的國家,差不多上世紀的美國一樣,誇大忽悠條款,用禮品誘惑,其實跟詐騙沒什麼兩樣,他們平常不培訓保險知識,其實整個公司沒幾個懂的,只培訓如何玩文字遊戲,跟客戶除了關鍵字眼不提,其他任你胡說,不被保監會罰款,不敗官司就行。
據我所知,現在這樣的保險公司,大大小小,中國不下5家,我所在的公司還是國內7強公司。
保險其實是很暴力的,在中國,人民對於保險知識的匱乏,成就了壽險業務員能提成20-40%保費。
電話銷售能很大程度上能普及和覆蓋,增大保險公司競爭,也有以上提到的種種不好。
一般城市人不願意投電話了,都是淘寶上買 一般都是送虛擬的,保監會不允許的代金券和話費。
但是網路銷售還是需要電話確認保單,明年依然能接到電話。
電話銷售杜絕不了,在這個特殊時期,以後被網路代替,我們屏蔽的成本比較低。
但是,這一切都要有一個制度良好,文明法制的國家為基礎。
我本人比較討厭這種模式,尤其不要臉的頻繁侵犯個人空間。
給大家一個建議,如果想讓推銷員不打擾,接到電話一定要明確指出不需要,否則投投訴你! 保險公司投訴一起,罰款400。保監會都是萬元以上罰款。
【彭澍的回答(4票)】:
我只能說,360防騷擾功能真是太贊了
【楊蓀的回答(0票)】:
哥覺得cold call開始到最後成交是最難的。你說公司扔給你個產品,從應用到找到實際客戶,再去打電話,約見面,技術指導,定價,物流,哪一項不考驗你!好吧,這個是不是不太像你說的cold call直接到買產品的過程。
【葉傑克的回答(0票)】:
如果法律允許並且有公司能專門提供用戶的購買需求信息,做定向銷售的話感覺還是有希望的。
原文地址:知乎
推薦閱讀:
※「互聯網+阿壩全域旅遊」
※新一輪互聯網暴強語錄
※第七屆中美互聯網論壇在華盛頓舉行
※互聯網教育產品散談
※怎樣做好互聯網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