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智商更能影響孩子一生幸福的因素:自控力 | 視界波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靠譜嗎?
中國有句老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看小孩子的舉止真的能預測他的未來嗎?作為人格心理學家,我設計了一個「棉花糖實驗」,這個實驗恰恰為這句話提供了心理學基礎。
棉花糖實驗的背景實驗起始於20世紀60年代對斯坦福大學必應幼兒園的學齡前兒童的一項簡單研究:用艱難的困境挑戰他們,給孩子們兩個選項——一個是他們能立即擁有獎勵物(比如1顆棉花糖);另一個是他們需要獨自等待長達20分鐘,但之後能獲得更大的獎勵物(比如2顆棉花糖)。這兩項中只能選一項。
比如,其中一個小朋友艾米選擇了棉花糖,面對著一顆立刻就能擁有的棉花糖的誘惑,如果獨自坐在桌旁的她能控制住自己不吃眼前這顆棉花糖而等待20分鐘,之後她就可以擁有兩顆棉花糖。在棉花糖旁還有一個小按鈴,艾米可以在任何想吃掉它的時候按下按鈴,喚回研究人員;當然她也可以等待研究人員自己回來,研究人員回來時,如果艾米沒有吃掉那顆棉花糖,那麼她就可以得到兩顆棉花糖。這些孩子試圖抑制自己按下按鈴的掙扎能使你熱淚盈眶,讓你不禁為他們的即興創造力鼓掌、歡呼;這些孩子們讓我們看到了全新的希望——即使是年幼的孩童,也可以為了更大的獎勵物而努力延遲對自己的即刻滿足,抵制誘惑,並且他們在這方面潛力巨大。↑著名人格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教授良好的自控力=更好的未來我對當年實驗中的小孩子進行了數十年的研究,2016年恰好是棉花糖實驗50周年,但實驗依然在繼續。我發現,那些在四五歲時能夠控制自己對棉花糖的誘惑的小孩子,在未來幾十年的人生中也更加成功和幸福。他們的SAT(註:美國大學入學考試,類似我們的高考)考試分數更高,身材更苗條,能獲得更高的學位。他們能夠賺更多錢,也會更加地健康和快樂。另外,這樣的孩子會更少地出現例如犯罪、肥胖和吸毒等不良問題。工作後,他們擁有更好的人際關係和更幸福的伴侶關係。孩子們是如何抵抗棉花糖的美味誘惑的?
為什麼有的孩子可以堅持等到第二顆棉花糖,而有的不行呢?研究發現,那些成功得到第二顆棉花糖的孩子通常使用了以下三種策略。1分心在實驗中,我悄悄地通過單向窗觀察孩子們在遇到暴露在外的獎勵物時努力等待的表現。他們中的一些人會用手蒙住眼睛,用手撐著頭看向另一側,或是完全將頭轉向別的地方以避免自己看到獎勵物。雖然在大多數時間裡他們都不顧一切地試圖去阻隔自己的視線,但其中一些人還是會時不時地偷偷瞥向獎勵物來提醒自己它們還在那裡,而且它們確實值得去等待。另一些孩子則靜靜地與自己講話,他們的低聲細語似乎是在通過自我指導來重申自己的意圖——「我要為了那兩塊餅乾等待下去」,或者大聲重複選擇的可能性結果:「如果我按了鈴,我就只能得到一個;而如果我等下去,我就能得到兩個!」當然還有一些孩子簡單地把按鈴和盤子往外推,使之盡量遠離自己,有的孩子甚至把盤子和按鈴都推到桌子的邊緣了。2將誘惑物抽象化我還發現,如果看到真實的棉花糖,會使孩子們更難做到延遲滿足,但如果僅僅是展示棉花糖的圖片,孩子們的等待就會變得容易許多。莉迪亞,一個經常洋溢著笑容的4歲女孩,她有著粉嫩的面頰和明亮的藍眼睛,米歇爾問她怎麼能夠耐心地坐在獎勵物的圖片前等待到最後。「因為你不能去吃一幅圖片哪!」她高興地品嘗自己拿到的兩顆棉花糖時回答道。 當一個4歲的孩子盯著自己想要的棉花糖時,她很有可能去關注獎勵物身上十分具有誘惑力的特徵,然後按下按鈴。而當她看到的僅僅是圖片時,這對她來說更有可能只是一個冷靜的提示,提示她「如果等待,就能得到」。3冷靜聚焦抵制誘惑物的效果取決於人們如何在腦海中呈現它。如果將大量注意力集中在這種刺激的衝動聚焦一面——棉花糖柔軟又好吃的一面,或是煙癮上來後吸兩口的感覺,這種衝動聚焦會自動產生衝動行為:去吃棉花糖或者吸煙。相比之下,一個冷靜聚焦且更加關注刺激的抽象性、認知性、信息性方面的特徵時(它是圓的、白的、軟的、小的),它們只會告訴你那像什麼,並不會加劇其誘惑性,這允許你冷靜地思考而不是立刻就要得到。 如果實驗人員提示孩子們去關注獎勵物的那些冷靜特質時,這些孩子可以比被提示關注衝動特質時多等待一倍的時間。加強自我控制的幾個小舉動正是棉花糖實驗讓人們意識到,自控力是一項可以培養的技能,我隨後就在美國著名的兒童節目《芝麻街》(Sesame Street)上教了孩子們幾種自我控制的方法。
↑沃爾特·米歇爾在兒童節目《芝麻街》。下面我講的具體方法,我們可以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同樣也可以教會孩子去運用。1對未來計劃做的事情進行預演比如正好有一個看起來美好但並不現實的旅途,你會接受邀請嗎?實際上,當距離旅行的日子還有很遠的時候,我們所思考的旅行是抽象的,沒有思考細節和場景,因為這樣的旅行看上去是可行的;而隨著心理距離逐漸縮小,我們的信息加工變得愈發具體、生動、詳細、情景化和情緒化,便會愈加後悔當初的決定。這一改變產生在信息加工層面,就是指從抽象地思考未來到專心和生動地思考現在,這一變化影響著我們的感覺以及如何做出計劃、評價和決定。這一理論解釋了為什麼人們做出對未來的允諾後常常會後悔——因為當未來變成現在時,他們發現自己面對的是一場不願意進行的旅行、一場不想參加的活動、一份不願意寫的報告以及一趟不願意去的親戚走訪。好消息是,如果他們能放慢節奏,在經歷了這件事情後有個反思,那之後一切依舊會變好。如果想要斷定一件事(換新工作、去異國旅行)將會如何,你也許應該假想自己正在做這件事。通過實際的預演,盡量生動、充滿細節地模仿這件事。當你幸運地接到多個工作邀請,糾結於選擇哪個時,你可以試著假設這個工作已經開始,盡量具體地想像一下每個工作將帶來哪種生活方式,它會讓你的一天一天怎樣度過。2轉變自己的時間觀我曾經是一個煙鬼,嘗試過很多方法戒煙但沒有奏效。有一次當我穿過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走廊時,看到了可怕的一幕:走廊上,護士正推著一個深陷在輪椅里的男人,他的眼睛大大地張著,死死地盯著天花板。他的胳膊在兩側伸展著,綠色的記號布滿了他裸露的胸膛和剃光了的頭頂。護士解釋說這位患者得了癌症並且已經擴散,正準備做下一次化療,用綠色標記的地方就是需要直接化療的地方。這些關於吸煙後果的生動圖像在我的腦海中久久無法散去,我似乎已經開始聽到自己的身體發出的警報。這次經歷讓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此,我常常假想自己是一位癌症患者,正在準備做下一階段的放射治療。這種形象化方式是克服不良嗜好的第一步,因為不良嗜好所導致的後果可能要很久之後才能顯露,但預防糟糕後果卻需要即刻的自我控制和延遲滿足。這要求我們去做那些確實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夠做出來的事:激活情緒來呈現未來的可怕後果會比當前的誘惑更有力,然後運用理性來中和誘惑所產生的慾望或者利用情緒上讓自己生厭的方法來重新評價眼前的誘惑。最初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付出大量努力,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這一過程就會變成自動化的了。因此,我們可以利用簡單的認知策略——轉變自己的時間觀,從關注「現在」轉向關注「未來」來控制自己的慾望。
3應用「如果……那麼……」設想要有效地抵抗一個強大的誘惑,抑制的「不」回應必須代替熱烈的「去」回應,也就是說我們的拒絕誘惑物的反應要先於接受反應,並且它必須是迅速和自動的。比如,當你下班路過每天都要經過的麵包店,想要剋制住自己吃甜品的衝動時,可以這樣想:「如果我路過這家麵包店,那麼我會穿過馬路去街的另一邊。」通過一定的練習,相關情境就會起到暗示作用,某種「如果……那麼……」執行計劃所需的行動就會變得自動化而不再需要額外努力:當時針指向下午5點,我將閱讀教科書;聖誕節後的第二天我將開始寫論文;當拿到甜點單時,我不會點巧克力蛋糕;不論何時出現分散注意力的事物,我都將忽略它,等等。我們越多地應用「如果……那麼……」設想,自控就會變得越自動,從而把努力從自我控制的過程中拿走。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個新的連接或習慣就會形成,就像每次上床睡覺前都要刷牙一樣。4將誘惑物抽象化一個世紀以前,弗洛伊德認為新生兒完全是一種衝動性生物,那麼當母親停止哺乳行為時,嬰兒強烈尋求即刻滿足的生物本能是怎樣成功做到延遲滿足的呢?弗洛伊德認為,嬰兒之所以能順利斷奶,是因為他們在腦子裡創造出了一種關於想要得到的事物的「幻覺影像」——母親的乳房,並將注意力集中於此。這種虛擬的、抽象的影響遠沒有真實乳房那麼誘人,因而會大大降低嬰兒想要喝母乳的慾望,還不如用奶瓶喝奶更痛快。研究說話:實驗表明,當要求孩子把放在桌上的糖果想像成一張畫著糖果的圖片時,孩子們能堅持更久時間後才吃掉他們喜歡的糖果,這種抽象思維加大了延遲滿足的可能性。正如弗洛伊德所說,你不可能去消費你對想要的物品的幻想。5自我疏離:做一隻牆上的蒼蠅儘管擁有最佳的自我控制計劃,憤怒、焦慮、被拒絕的痛苦和其他消極情緒仍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擺脫情緒困擾的一種有效方法是自我疏離。當我們想要去對某件事進行控制,如果站在自我沉浸的角度來分析自己的感受時,會重新想起事情的具體細節,就如同再一次經歷了一樣,如此一來,便重新激活了自己的情緒。而如果重新審視整件事情,用一種更加理性而不是感性的方式來看待整件事,會對事情有一種全新的解釋。以牆上一隻蒼蠅的視角來描述整件事情,並以這種角度來理解自身的情感,從而冷卻熱系統,啟動冷系統,更理智地想清楚一切。從這個陷阱中跳出來,能夠暫時中止我們關於自己和世界習慣性的自我沉浸式觀察。再審視一件事時,不是通過你自己的眼睛,而是好像你在一定距離之外觀察,像是牆上的一隻蒼蠅,觀察在第三方身上發生了什麼——這種視角的轉換改變了這段經歷被評估和理解的方式。由此你才能把事情弄清楚,給這件事情畫上一個句號,然後繼續前進。作者簡介沃爾特·米歇爾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