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龍海華僑
07-17
龍海地處閩南沿海,介於漳廈兩市之間,自古以來是個僑區,人民出洋謀生、定居的歷史長、足跡廣、人數多,對社會的影響和貢獻大,為本市一大特色。全市現有海外華僑和華裔,僑居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共達16萬人,其中僑居較多的有:印尼5.77萬人,緬甸2.05萬人,菲律賓1.64萬人,新加坡1.46萬人;市境內的歸僑、僑眷共近12萬人,其中歸僑8000多人。有些僑鄉如角美鎮及卓歧村僑居國外人口比國內人口還多。 據查,在海外的龍海籍華僑、華裔當中,有在當地擔任政府要職的,如原菲律賓總統科拉松·許寰哥(即阿基諾夫人),是具有華人血統的第四代華裔,她的曾祖父許尚志是角美鎮鴻漸村人(原屬同安,現屬龍海),於1861年赴菲律賓馬里拉後,改名為扶西·許寰哥(一世),經多年苦心經營莊園,為子孫打下富有的基業。有不少華僑社團的著名僑領,如菲律賓的「龍海同鄉聯合會總會」理事長楊永穆(角美楊厝人),旅緬「龍海同鄉會」理事長鄭天祿(石碼人),「新加坡漳州總會」名譽顧問康良材(紫泥安山人),名譽主席高德祥(榜山北溪頭人),林振亞(紫泥新洋人),執委副主席林振寰(角美東美人)……。有聞名海內外的各界人士,如祖籍紫泥溪州村的林和坂、林秉祥父子,是十九世紀後期至二十世紀前期新加坡實業界的巨頭之一,對當地、對家鄉都有突出的貢獻;祖籍角美楊厝的加籍華人林慰楨博士,是世界聞名的物理學家,曾多次回國講學和探親,受到鄧小平、陳毅等中央領導人的接見;祖籍角美流傳的印尼歸僑吳傳玉(已故),建國初期鍛煉成為國家級的游泳健將,曾於1953年8月赴羅馬尼亞的布加勒斯特參加首屆國際青年友誼運動會,以一分六秒四的成績,打破了仰泳100米的世界紀錄,奪得冠軍,為祖國贏得了第一枚金牌。 龍海華僑出洋謀生定居,相傳始自隋、唐以前,唐代漸盛。南洋一帶素稱華僑為「唐人」,華僑則稱祖國為「唐山」。據明代石碼人張燮的《東西洋考》謂:「爪哇國(今屬印尼)人分三種,即唐人、土人、西番賈胡。」可見唐人僑居該地之眾。至宋代,中國商賈即遍布南洋諸島。印尼的舊港、新村,皆出自閩僑之口,並非其地原名;閩僑中以泉、漳龍海人為最多。 龍海人大量出國,是在明代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之後,特別是月港的興盛時期,有「閩人通番,皆自漳州月港出洋」之說。月港在明隆慶以前本是龍溪縣八、九都地方,而龍溪縣治自唐、宋以來為漳州州治所在,故古月港稱「漳州月港」。這就是說,漳州轄區沿九龍江西、北、南三溪廣大地域的居民,均可由內河乘船抵月港,再由月港乘外海船遠出南洋。正如《東西洋考》一書中記述的情況:這些華裔的祖先,先後從月港出發,隨船隊過洋經商或出賣勞動力,而後在外安居下來傳宗接代。足跡遍及今東南亞、菲律賓、日本的江河海灣,逐漸形成許多「閩南方言島」,其風俗習慣也與閩南相同。角美一帶在月港盛期和「五口通商」以後,均有一大批人出洋經商定居。據查,今角美鎮僑居海外的有二萬人以上,分布在印尼、菲律賓、新加坡和港澳等18各國家與地區。這些角美華僑勤奮創業,其中發跡致富者不乏其人。角美鎮亦因之成為閩南的著名僑鄉之一,全鎮有歸僑、僑眷二萬多人。 龍海之所以成為著名僑鄉,與特定的地理優勢和相應的經濟、政治、社會交往密不可分。 從地理條件看,龍海緊鄰廈門,處台灣海峽一邊,上可達日本、朝鮮,下可抵南洋群島。尤其距菲律賓、新加坡較近,若利用季節風,乘帆船三天即可到達;自輪船發明以後,來往更為便利。《明史·呂宋傳》稱:「先是閩人以其地近,且富饒,商販至者數萬人,往往久居不返,至長子孫。」據《菲律賓華僑年鑒》載,僅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從漳州到達民里拉(即今馬尼拉)的25艘中國帆船,就載去移民2011人。 從經濟因素看,原龍溪、海澄的海濱之民,善水性,能造船,駛船如馬,敢冒風險,紛紛充當船主、貨主或水手,往來於東西洋各國,有一部分人由通商貿易而定居海外。如明代末年,卓岐人在石蛋哥和鹿仔陀等人倡議下,建造大帆船,行駛於台灣及台南、暹羅、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地,載運進出口貨物。為在外埠銷售與採購,每條船都派人在當地開鋪設店。因感人手不足,就增加人員駐紮,由臨時到定居。也有一部分龍海華僑,是因家鄉災年欠收、日子難度而過洋謀生的。僑居海外的華人,歷代與當地人民一道開發經濟,主要經營橡膠、椰子、大米、木材、糖、咖啡、煙、麻、錫、煤等十大行業,從事航運及服務業的亦不少。 從政治因素看,明代以前,國內每次較大的政治動亂,都有一批龍海人被迫外逃南洋避難,舊《龍溪縣誌》中記述的「或遁身瀚海,或結巢深山」就是這種狀況的寫照。明末清初,龍溪、海澄等地為清軍與鄭成功軍多次爭奪的地點,清廷為封鎖鄭軍而頒布「遷海令」,迫使無家可歸、無業可就的人相繼飄洋過海謀生。清代「閩南小刀會」起義失敗後,余部由海路進入新加坡避難,以後分散到南洋群島,相傳今之仰光、巨港、椰城及沙澇越等地華僑中,有不少是小刀會會友的遺裔。民國時期,軍閥混戰,社會不寧,單從1927—1937的十年間,漳屬各縣從廈門乘船出國的人數為120萬人(其中相當部分是龍海人)。抗日戰爭爆發以後,華僑出國也不少。 從社會交往看,中國是東方文明古國,素稱「禮儀之邦」,歷代朝廷與外國交往時,往往從閩南沿海一帶挑選人員,有的因政治需要而定居海外。如明洪武年間,琉球國(今日本沖繩縣)中山王與中國建交時,因其國文教未興,禮典未定,明廷特賜去閩人三十六姓專掌貢典兼輔政務,以備出使之選。其居住地號唐榮(俗稱久米村)。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和二十八年(1600年),中山王先後遣使到中國納貢,返回時迷途於閩浙水域,明廷又派龍溪縣人阮國、毛國鼎(祖籍在角美埭頭村阮厝社和田裡村浦尾社)送歸。後為加強日趨衰落的久米村,「補其諸姓之無傳者」,明廷乃准阮、毛定居沖繩,其子孫至今已傳十四世。 身居異邦的海外僑胞,歷來對祖國興衰存亡十分關心,對國內社會變革寄託熱望,並且作出很大的貢獻。 明末清初鄭成功反清復明之舉,深得華僑贊助,樂捐了大批軍餉。《延平王戶官楊英從徵實錄》載:「鄭氏養兵數十萬,固全恃沿海之徵取糧餉,然非經營東西洋商業及商行,亦不能措置裕如。」閩南小刀會從創始人陳慶真(同安人),到參與組織的江源、江發兄弟(海澄人),都曾出過洋。他們因事機不密被朝廷捕殺。1852年4月上旬,由黃位(角美南門人)、黃得美(角美錦宅人)、江源嫂等在同安及安溪、漳浦、琯溪、東山等地,成為當時全國農民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給清王朝以沉重打擊。 辛亥革命時期,不少龍海籍華僑如楊衢雲、吳世榮、蘇眇公等,追隨孫中山先生從事革命活動,並做出重要貢獻。楊衢雲於1892年在香港任反清秘密組織「輔仁文社」社長,秋天在香港與孫中山結識,志同道合。1894年孫中山在檀香山華僑中建立了興中會,楊擔任首任會長。1895年楊因協助孫中山籌劃並領導廣州起義而受清政府通緝,奔赴南洋繼續進行革命活動。後於1901年在香港被清政府派遣的兇手暗殺。華僑們追隨孫中山起來革命,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為推翻封建統治貢獻很大力量。孫中山先生稱讚「華僑有功於革命。」 大革命時期,歸僑楊漳奕(又名陳劍恆,原海澄縣海滄人)為中共閩南黨組織的朋友和得力助手,曾在漳州、海澄等地積极參与我黨領導下的革命活動(建國初期被安排為海澄縣政協第一屆委員)。抗日戰爭爆發後,廣大僑胞在國內外踴躍參加抗日救亡活動。如著名的巾幗英雄李林,是原龍溪籍的印尼歸僑,青年時期先後在集美、上海讀書,1936年12月在北平參加中國共產黨,1937年響應黨的號召,奔赴山西抗日前線,以後歷任山西犧盟中心區宣委、雁北游擊隊騎兵營教導員等職,1940年4月因掩護隊伍撤出,在同日寇激戰中壯烈犧牲。 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旅外華僑世代相傳,熱心贊助家鄉的經濟、文教、衛生和社會福利事業,有無數生動感人的事例。角美流傳村的華僑老前輩郭尚鏢,旅居菲律賓興辦金融業。為了造福家鄉人民,又於民國初年在流傳村辦起一家「天一信局」,共建房90間,面積2700平方米,還配有一艘汽船與海外僑胞情提供了方便。南橋賑濟總會副會長郭美丞(正會長為陳嘉庚),原籍浮宮城內村(今改稱霞郭),自古苦于海患,先輩華僑曾在「二百兩海堤」修築堤壩七處,其患稍減,民國十八年(1929年)郭美丞向上海招商局購回鐵造鎮東廢躉船,沉放堤邊,作為鐵身長壩,堤外壘石,堤內墊土,排水得力,海患庶免,原刻有石碑為記。新加坡華僑為協助家鄉卓歧脫貧致富,多次匯款回鄉支持水利建設,1958年建成蓄水量51萬立方米的「僑躍水庫」;1979年又由王氏同鄉會鄉親捐款,與家鄉親人合建水庫。許多華僑在陳嘉庚先生「毀家興學」精神感召下,從清末至今,紛紛回鄉創辦中、小學校。幼兒園和醫院、保健院,遍布龍海各鄉鎮。如址於僑鄉東美的龍海華僑中學,是由愛國華僑林永木、郭俊年、陳百川、黃銖昌等先生於1955年創辦的,後來又集資8萬多元,擴建校舍、教學樓、添置現代化教具和旅行車,今已成為初具規模的完全中學。座落在石碼鎮新華居委會的華僑幼兒園,有820平方米的四層主樓,配套著一些附屬建築和一片園地,這是石碼愛國華僑曹秀平捐款11.8萬元所建,現今全園幼兒和教職員工共七百多名,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建國六十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華僑捐資公益事業不計其數,充分體現了龍海華僑綠葉思根、愛國愛鄉的高度熱忱。[來源:《文化龍海》 | 日期:2009年12月9日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紐約電視台報道失實 兩千華人華僑街頭抗議
※南非提前進入「聖誕劫」 兩華人華僑相繼遇害
※家裡藏半噸新會陳皮33年是什麼體驗?專家估算可值千萬!
※【轉載】越南統一後百萬華僑遭洗劫驅逐
※華僑城:科技為翼,智慧點睛
TAG:華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