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脾論治老年腎病綜合征體會
07-17
腎病綜合征以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和低蛋白血症為診斷依據,以水腫為主要臨床表現,屬中醫「水腫」範疇。由於老年人體質虛弱,腎穿風險增大,且多為膜性腎病,免疫治療不敏感及不良反應增多[1],使放棄激素及細胞毒藥物治療而選擇中醫治療的患者增多。《素問·至真要大論篇》云:「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脾的功能失常在腎病綜合征的形成過程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筆者臨證從脾論治老年性腎病綜合征,取得較好療效,現介紹如下。 1 病機特點 1.1 臟氣漸衰,以脾為本 《素問·上古天真論篇》云:「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丈夫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八八,則齒髮去……」老年患者臟氣漸衰,尤以脾腎為著,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腎為後天之本,與生俱來,與日俱減,得後天脾胃生化氣血則能緩減,故老年腎病綜合征患者的基本病機為腎脾兩虛。《脾胃論·三焦元氣衰旺》云:「三元真氣衰憊,皆由脾胃先虛,而氣不上行所致。」故治療應以脾為重點。脾主運化水液及水谷,脾失健運則水谷不化,氣血生化無源,臟腑漸衰,脾虛不能運化水濕,腎虛不主水,肺虛不能輸布津液,水液輸布障礙,內停於肌膚,則發為水腫。斷絕未生之水濕在於恢復脾之健運。 1.2 脾之健運,重在脾陽 脾宜升則健。陽氣主升,脾胃化生之水谷精微上輸心肺頭目有賴於脾陽之升舉,故李東垣《脾胃論》指出:「大抵脾胃虛弱,陽氣不能生長,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臟之氣不生。」腎病綜合征出現的大量蛋白尿為精微物質,與脾陽不升則精微不得上輸而下瀉有關;脾陽虧虛,中土陽氣不足,陰寒內生,水液為有形之體,性寒,停而為水濕內生,甚者聚而為痰飲,可表現為腹水、胸水等。故恢復脾之健運在於升舉脾之陽氣。 1.3 水濕內生,氣機不利 無論水濕源於正虛或邪實,水濕已成,即為陰寒之體,陰寒傷陽氣,陽氣不足,不能發揮溫煦推動之用,則水濕更甚;水濕停滯,易阻礙氣機,氣機運行不暢,亦會加重水濕不化,表現為水腫者又以水停為主,尤怡《金匱翼·痰飲統論》指出「氣滯則水滯」。故治療應重視氣機,祛除已生之水濕,恢復氣機運行。 1.4 見脾之病,知肝多旺 土生金,脾土虛弱,母病子虛,則肺金不足;金克木,肺金不足,則易被肝木反侮,肝木旺則克土太過。《素問·寶命全形論篇》指出:「土得木而達。」肝木的疏泄是脾土功能正常發揮的前提,脾土虛弱則肝木易旺而克脾土,即「木乘土」,故雖未見明顯肝氣過旺之癥候,亦應注意「治未病」,預防脾病之傳變在於維持肝氣條達。 2 治療方法 2.1 健脾祛風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五臟六腑、筋骨、血脈均得脾之溫潤滋養。水濕內生,多因脾失健運,水濕內停,阻礙氣機,氣機不暢,脾失健運日久,則不化生水谷,氣血生化無源。腎失溫潤則不能主水,肝失滋養則不能疏利氣機,肺失充養則不能宣發肅降,故其根本在於健脾。脾虛不能散津於肺,肺氣不足,則易受風邪所犯,水濕內停,易生風邪,故當祛風。祛風之法多能宣肺,有利於氣機運行,氣行則水行。且「風勝則干」,「風葯皆能勝濕」,風葯辛散走竄,為升浮之品,可升發脾陽,脾主升清降濁,清陽得升,則濁陰自降;肺氣降,肝氣升,脾氣運,則停聚之水濕痰飲隨之消失。可用黃芪、白朮、茯苓等健脾,蟬蛻、防風、荊芥、獨活、羌活、升麻、柴胡、紫蘇葉等祛風。 2.2 溫陽化氣 脾失健運,水濕內生,水濕為陰寒之體,日久必傷脾陽,脾陽傷則氣亦虧,不能正常升降出入,則水濕不化,陰盛必以扶陽,則陰邪可去。《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並治》云:「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水濕亦為痰飲,故當溫脾陽,復脾之健運,則水濕可化,可予桂枝、法半夏、蒼朮、草果等。 2.3 行氣利水 人體生命的本質在於氣的升降出入,既能輸送氣血、津液等基本物質,也能排泄痰、濕、水、飲等代謝產物,若代謝產物不能正常排泄,則停而為病理因素。脾主運化水液之功在於脾氣的正常運行,脾失健運則水液不運,停而為水濕之病邪。脾居中焦,為一身氣機之樞紐,治水先治氣,行氣利水貫穿本病治療始終。用藥如茯苓皮、大腹皮、桑白皮、陳皮、生薑皮、枳殼、厚朴、玉米須。 2.4 疏肝理氣 《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云:「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筆者認為,見脾之病,必兼疏肝。肝主疏泄,與少陽膽互為表裡,同主一身之氣機,故疏肝亦可理氣,氣順則痰飲可化。方以小柴胡湯加減,亦可選用香附、鬱金、川楝子等,其中小柴胡湯有疏利三焦之功。三焦為水液運行的通道,《中藏經·論三焦虛實寒熱生死順逆脈證之法》云:「三焦通,則內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於周身灌體,和調內外,營左養右,導上宣下,莫大於此者也。」故疏利三焦有利於水濕運化。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67歲,2011年6月21日就診。因全身浮腫5月余,加重20 d入院。刻下:面浮肢腫,腰酸乏力,腹脹,納呆,稍有胸悶,咳嗽,咯少量白色痰,小便量少,舌質淡、邊有齒痕,苔薄白膩,脈沉細。查:血壓110/60 mm Hg,心率72次/min,律齊,兩肺呼吸音清,未聞及乾濕性啰音,腹水征陽性,雙腎叩擊痛陰性。血白蛋白19 g/L,低密度脂蛋白5.72 mmol/L,膽固醇7.88 mmol/L,三醯甘油2.04 mmol/L,尿蛋白定量6.8 g,電解質正常。診斷為原發性腎病綜合征, 2011年6月7日在某市級醫院就診2周後不見改善,需使用呋塞米持續泵入才可維持尿量在1200 mL左右,遂轉本院就診。繼予呋塞米20 mg,3次/d;潘生丁50 mg,3次/d;依那普利5 mg,2次/d;低分子肝素5000 IU,皮下注射,1次/d。辨證:脾虛水停,氣機不利。予健脾祛風、行氣利水之法。方以五皮飲合玉屏風散加減:黃芪30 g,白朮10 g,防風6 g,蟬蛻10 g,大腹皮15 g,茯苓皮15 g,生薑皮10 g,桑白皮10 g,陳皮10 g,玉米須30 g,柴胡10 g,桂枝6 g。每日1劑,水煎服。 患者服藥8劑後,尿量每日最多增至2800 mL左右,呋塞米已減為20 mg,2次/d,水腫基本消除,腹脹減輕,納漸增,無咳嗽咳痰,仍有腰酸乏力,腹水征陰性,B超示少量腹水,舌質淡白,苔薄,脈沉細、較前有力。乃水濕已去十之八九,證以脾虛為主,兼有肝鬱氣滯;另病程日久,雖無明顯舌質紫黯、瘀斑瘀點等血瘀典型表現,但水濕內停,氣機不暢,必有血瘀,故守方去生薑皮、桑白皮、桂枝,加砂仁6 g、香附6 g疏肝理氣,丹參10 g活血,党參15 g健脾益氣。繼服10劑後,小便量穩定在每日1600 mL左右,水腫完全消除。B超示未見腹水,食慾好轉,血白蛋白29 g/L,24 h尿蛋白定量360 mg。出院後繼以香砂六君子湯合玉屏風散調服3個月後,門診複查血白蛋白為37 g/L,尿蛋白陰性。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小腸吸收不良綜合征治療最佳方法
※多囊卵巢綜合征 吃藥鍛煉可糾正
※【知識點】腰方肌肌筋膜損傷綜合征與針刀治療
※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
※不寧腿綜合征:夢中亂動可砸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