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的良心——靜心聆聽慈善世界的福音(3)

⒐「那種只要投對娘胎便可一世衣食無憂的想法損害了他心中的公平觀念,也傷害了美國的立國根基。」1986年9月29日,巴菲特在《財富》發表了《你應該把所有財富都留給孩子嗎》。這篇觀點文章極大地震撼了時年30歲的商界青年才俊蓋茨,從此他開始深入地思考財富創造與社會改良等一系列問題。多年後,蓋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還主動提及這個閱讀經歷,「我開始意識到,把所有東西都抓在手裡也許是個錯誤。」在一次公司大會上接受股東提問時,巴菲特表示了上述的觀點,以堅定不移地實踐著自己的觀點。據了解,巴菲特三個子女都是年近不惑,但無一不是自食其力。在美國,富豪們似乎更看重積極奮鬥的精神,對巴菲特的一系列善舉,子女們並未感到失望。美國人認為,將巨額財產留給後人會剝奪他們創造的能力和進取的動力。這當令中國人深思。⒑「取消遺產稅將使美國千萬和億萬富翁的孩子不勞而獲,形成沒有社會價值的貴族階層……最終傷害到窮人家庭。」2001年,當布希總統簽署旨在逐步削減並最終廢除遺產稅的法案時,作為最大「受益者」的富豪們反而強烈反對。針對共和黨布希到2011年逐步減低遺產稅至零的法案,包括蓋茨、索羅斯、洛克菲勒在內的共120位美國巨富在《紐約時報》上聯名刊登檄文,「請對我們徵稅」。上述文字是這篇檄文中的一句,此檄文被美國知識界稱為「來自資本主義塔頂的吶喊」。但巴菲特最終沒有在檄文上簽字,因為他覺得聲明的批判深度還不夠。從當年的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和「鋼鐵大王」卡耐基,到當代的蓋茨和巴菲特,在美國,熱心慈善事業早已成為富豪們的一項義務和道德要求。對於富豪們來說,當財富累積到一定程度,本身就只剩下一個數字。與其守著數字,不如讓這個數字發揮更大作用。⒒「你的財產越滾越大,越滾越大,一場雪崩就要發生,你必須設法阻止它。你分散它的速度一定要快於它的增長速度,如果你不這樣做,它將『壓扁』你和你的子孫!」這是一句充滿宗教色彩的話,這是一句改變一個人命運,乃至改變一個世界的話,這句話出自石油大亨約翰·D·洛克菲勒的顧問弗雷德里克"蓋茨。這位顧問經常提醒「石油大王」要「壓碎」家族財富,從而改變了約翰·D·洛克菲勒的後半生。洛克菲勒從此開始創立美國歷史上最早的現代慈善機構,成為美國歷史上最早的現代慈善家。在現代慈善概念出現之前,慈善是從宗教信仰中產生的。不少美國富豪認為,人賺錢的能力是上帝給予的,有錢人就應該按教義去幫助窮人。中國也是這句話的受惠者,在洛克菲勒基金會的海外投資中,中國獨佔鰲頭。眾所周知的是,北京協和醫學院是洛克菲勒基金會在中國最大、最著名的一項事業;鮮為人知的是,周口店「北京人」的挖掘和考古工作,洛克菲勒基金會從一開始就參與其中。⒓「比爾和我的生活信念是,給予你的越多,對你的期望就越多……這是巨大的責任,這是我們希望自己能很好履行的責任。」世界第二大富翁沃倫·巴菲特宣布將把他440億美元財產中的大部分交給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比爾·蓋茨和妻子梅琳達所創建的一個基金會。這是比爾·蓋茨的妻子梅琳達在記者會上接受採訪時所講的一番話。1964年10月20日,在美國達拉斯州一個不出名的小鎮里,梅琳達來到了這個世界上。她的家庭是一個普通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她的父親是一位出色的航天專家,工作十分敬業,她的母親是一家公司的職員,非常賢惠。在梅琳達19歲那年,她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績升入了美國杜克大學。梅琳達為自己選擇的大學專業課程是計算機,這好像是與比爾在同一個地方起步。1993年4月,當蓋茨與梅琳達結婚旅行時,他特地把未婚妻帶到奧哈馬(哈撒韋公司總部所在地),去當地一家巴菲特控股的珠寶店裡挑選結婚戒指。當梅琳達下飛機時,才發現第一站原來不是美麗西海岸,而是土得掉渣的俄亥俄平原。從此,當蓋茨每天在堆砌財富,妻子梅琳達則在琢磨著怎樣用掉這些錢。梅琳達對非洲的醫療和貧困問題投注了金錢和熱情,但她並不認為僅憑自己的力量就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相對於問題而言,我們的努力只是滄海一粟」。正是在梅琳達的努力下,幾乎所有的慈善家們都承認「比爾是世界上最仁慈的富翁!」《紐約時報》報道說,梅琳達曾多次同蓋茨交談,希望他淡出商界,全身心投入慈善事業。幾年來,蓋茨和他的夫人梅琳達行善的足跡遍布世界100個國家,他的財富被用於解決當今世界最迫切的問題:貧窮、無知與疾病。而蓋茨對慈善事業的熱衷,也帶動了一大批高科技行業的財富人士為社會公益事業慷慨解囊。
推薦閱讀:

佛性禪心: 靜心凈世
新房交房問題重重 傷心傷神 何不靜心學習應對
明想靜心的詳細介紹
雅水孕雅茶 雅茶可靜心
靜心聽佛語 佛度有緣人

TAG:世界 | 慈善 | 富裕 | 靜心 | 良心 | 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