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關於思維教育視頻的文字整理
題記:此視頻是在2012年,今日學堂在雲南大理舉辦的第二屆「家庭教育自助教育交流會」上,朱老師講解的關於思維教育的視頻。我覺得這視頻對於認識和提升思維很有參考價值,所以就把文字記錄下來了,供自己學習和提升思維。現在分享出來供大家學習參考,文章跟視頻內容難免會有出入和差錯,請見諒。若文中文字有不能理解和有誤的地方,請觀看視頻,以視頻為準。最後感恩朱老師智慧的分享。
http://blog.163.com/mingyi_edu/blog/static/203416069201211585546272/思維教育視頻鏈接
思維教育
主講人:朱雲龍
今天我想跟大家談一談思維教育,剛剛白老師已經說過了思維教育是我們學堂的一個教育重點同時也是我們學堂區別於其他學堂一個特殊的地方。那麼,其實很多家長都想把這塊寶藏挖到手,而且用了很多招數,我知道的就有很多。比如說:打探我們學堂的教材內容,就跟剛才大家各位拚命的想挖博士的教材,以為拿到這個寶藏之後,就能練成蓋世神功了。還有研究我們的課程設計,還有打探我們的內部資料。不過所有的手段,招數,方法都沒用,最後都無功而返。所以很多家長以及一些關心我們教學的人士都有一個疑惑,就是思維教育這一塊,看著簡單。比如說:「張老師的博客,尤其是關於教育這一塊的東西,他沒有超出常識之外的。然後你再看學堂的班級博客,老師的一些案列都是一些正常言論,大白話。但問題就在於家長自己來搞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比如說:「昨天校長說改博文這個事,校長寫的這些東西清晰透徹,但是如果自己來寫,比如說一個話題全職媽媽如何造成教育失敗,讓我們自己寫,反正很早之前我寫,就寫不下去。而且我們很多家長,我了解的家長也嘗試去寫,就是找不到切入點或者說分析不下去。
再談實際操作的東西,比如說前一段時間,校長博客上發布一篇關於自殺的一堂班會,然後我收到一封郵件,家長也嘗試給孩子進行一些引導,但是進行不到五分之一就進行不下去了。比如說孩子問,為什麼這個日本武士被打敗了就自殺,那個武士就不自殺,那他就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所以呢,很多家長就開始矛盾了,一方面呢看著這個寶藏望洋興嘆,另一方面又很不甘心。所以就更引起很多家長和關心教育的人士對思維教育這一塊很關切。借著張校長昨天也談到了關於思維教育的一些話題,那麼今天下午就利用這個時間跟大家稍微具體的來談一談思維教育,那麼今天談論的內容也只是限於一元思維。我也很期盼到我四十歲的時候跟大家談一談二元,三元。我努力吧!
今天主要談一元。(家長提問:「今天不是談論思維教育的解讀嗎?為什麼今天只談論一元思維?」。回答:「因為本人的能力只限於一元。剛說了,沒準到我四十歲的時候能談論二元,三元。家長繼續提問:「我不說能力限制,我是說今天可以解讀下今日學堂這個思維教育,我從張校長的博客上看到一些關於思維的東西,但是不能理解,你能不能解讀一下就是關於思維的含義。答:「我想談完之後,你可能有自己的理解,你有自己的一個感受,說不定能回答到你這個問題,如果沒回答到的話,再提問。)
那麼現在我想把我們今天下午的分享分成幾個部分:
第一個就是思維教育的特點,思維的特點。
第二個就是思維的運作方式。
第三個就是思維在教育方面發揮的一個巨大的作用。
第四個就是思維的本質。
分成這四個方面來跟大家談一談。那麼在談論之前先跟大家提個醒,就是談到思維這塊就是純粹的理性去思考,那麼就要放棄我們的一些情緒,甚至內心的一種感受。肯定沒有像昨天小孩子的分享那樣讓大家很欣喜,很開心甚至有些孩子的家長都感動得熱內盈眶。今天肯定不會,而且今天會有點枯燥和生澀。那麼建議各位不要帶著一種來上課或是學習這個心態,千萬不要。要不很難熬過這兩個小時,而是說抱著一種玩的心態。反正車費也花了,飛機也坐了,火車也坐了,房間的錢也掏了,你就豁出去了。然後你就看看這個小男生能講些什麼東西,沒準帶著這種玩的心態,大家可能碰撞出一些智慧的火花來。那麼下面就開始跟大家一個一個談。
首先我們從思維的特點的入手,我想從我剛才提出的一個問題切入,這個問題就是為什麼家長會對思維教育這一塊束手無策。我想有這麼幾個原因:
第一個就是我們包括我在內,我們從小到大所受的教育從來沒有談論過思維這個兩個字。所以我們就根本不懂思維,所以不知道思維很正常。我們學到的就是知識。比如說:「我又一個小表弟,在他上三年級的時候,我去他家玩,他就跟我講個事,原來上課的時候,他老師要他背首唐詩,他不喜歡背,他就問老師為什麼要背。結果他老師就說:「背書這個事,你別問為什麼,你只要聽我的就可以了。」這是他跟我的這個轉述,我聽了也很無語。結果這個小孩子開始叛逆了,因為這個小孩子屬於調皮型的,內心能量充沛。他現在六年級了,已經開始叛逆了。不聽老師的話,然後喜歡打遊戲。我說:「這是正常的,因為老師從來不讓他思考。」然後他內心的東西出不來,他只說聽別人的,但為什麼要聽他又不知道。然後我就勢單力薄,我就弱小,我先壓著。等我有能力之後,我再爆發出來。所以我認為他叛逆是很正常的。再比如說,來我們學堂的,凡是傳統學校來我們學堂的,所有的學生都有一個特點就是被動等待。他們從來不問老師問題,完全就是等著老師來給他們安排一切,給他思考一切。這也是傳統學校帶來的一個正常的,我覺得是正常的因素。這也反映了傳統學校從一開始到現在,也從來沒有讓孩子思考,連思考都沒有可能就更談不上思維。思考跟思維的差別我們一會兒會談到。那麼可能有些朋友就會問,難道數理化就不思考了嗎?我說肯定得思考,不僅數理化得思考,傳統學校的任何一門課程都帶思考。可問題就在於,老師在把這些東西交給大家的時候,與教授思維的方法剛好背道而馳。一會等我講完思維的時候,大家去想一想看是不是我說的背道而馳。這裡拿我們學生的一個例子給大家分享一下。是上次我們班跟新生班開的一個辯論會,然後他們談到傳統學校的一個教育方法,我覺得這個比喻很形象,比我們老師說的還形象。他們說傳統學校這種教育方式就相當於,老師給你一個桶,桶裡面有一桶魚,各種魚都有,然後老師教你怎麼吃這些魚,而且你必須吃掉。而在學堂裡面呢,老師怎麼教你呢?會給你一根釣魚竿,然後會給你指怎麼去大海,到大海裡面你想釣什麼魚呢,隨意。你釣上來之後,你是放養呢,還是吃了呢,還是送人呢。隨意。所以我覺得他們這個比喻太形象了。這也正好反映了傳統學校可能從來都沒有跟孩子談過思考。所以我個人認為,我們大家不懂什麼叫思維,太正常了。包括我也是,從我認識張校長之後,第一次聽說有一種東西叫思維方式。那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四個字。之前我可能看過一些書,談論過思維。但是根本就不知道,不知道什麼是思維,而且寫得亂七八糟。但是我從大一下學期認識張老師之後,他在黑板上寫上這十二個字:價值體系,思維方式,知識結構。我才明白我之前學的所有東西就叫知識結構。所以我覺得我不懂思維是正常,給位不懂思維也是正常。而且我知道在做的各位很多都是傳統學校的佼佼者,越佼佼者越不懂思維。調皮的可能還知道,他可能不懂這個詞,但他懂怎麼思考。但你學得越好越認同傳統教育,你在傳統學校裡面表現得越突出,你毒害得也越深。所以我認為第一個原因,根本不懂,根本不知道什麼叫思維。
第二個原因,我認為即便是你懂思維是什麼,但把握不住。因為思維這東西跟知識太不一樣了。知識呢是實實在在的,你學到了就學到了。但思維呢是虛的,你學到了你也不知道。好比拿劍跟劍招來說,知識的話就相當於劍,拿到手裡,踏踏實實的。但是劍招你學到沒學到,你敢跟人家較量較量,跟人比試比試,打敗了對方或者說你戰無不勝,有可能你就學到了。但是沒準有可能是你瞎貓碰到死耗子,你並不是學到東西了。所以這就是兩個很大的差別。那麼跟大家舉個例子。我們學堂的小孩子的例子,小成他來學校兩年多了,他媽媽也知道我們學堂一直在教思維,但她也不懂什麼是思維。她孩子來學堂兩年多了,不知道孩子究竟有沒有學到思維,就今年暑假的時候,她帶著孩子去上海,然後跟她的一個朋友聊天,她朋友好像是做金融方面的還是做保險方面的東西吧。她就覺得她的小孩子不一樣,在思考問題的時候與同齡的小孩思考問題就是不一樣。不一樣在哪裡呢?她也沒跟我具體說,估計就是全面一些,深入一些或者方式獨特一些,反正就大概這個意思。他就跟成年人思考一樣。她朋友就跟她說你孩子很特別呀,他在學什麼東西?她就跟她解釋了一下,她也不懂思維教育,她就說他在學堂裡面學了一個東西叫思維。然後她就說她公司每年花好多錢給員工培訓,就培訓這個東西。她說這個孩子從小就學,以後太不得了了。這個例子反映出了,孩子和媽媽可能懂什麼是思維,但學到沒學到不知道。跟別人一打交道,生活中一處理事情才知道或者分析問題之後才知道什麼是思維。所以我說思維是虛的,你知道什麼叫思維了,不一定能夠把握得住。所以這是我認為的第二個原因。
那麼第三個原因呢,我認為是思維它教不了。第一個你不知道。第二個你知道了,你把握不住。第三個就算你知道了,你能把握得住,你自己思維好了,但你教不了。那就奇怪了,思維教不了那怎麼辦呢?其實是靠自己悟的。這大家就奇怪了,為什麼?因為知識是有套路可循的,但思維教育無套路可循。比如說功夫的例子,招數你可以學到,但是敵人的進攻千變萬化,你只能根據敵人的進攻模式來出自己的招。否則的話,如果有套路可循,你只能被動挨打,一定被動挨打。如果思維可教的話,那麼同樣一個師傅教三個徒弟,假如這三個徒弟的努力程度和勤奮程度都一樣的話,他們三個應該練得一樣才對,但是不一樣。為什麼就有高有低呢?悟的不一樣。然後各位就有個疑問?那老師是幹嘛的?老師的作用其實很簡單,老師給孩子提供一個讓他悟的環境。無論你逼迫也好,激勵也好,你得想方設法讓孩子逐漸養成悟的習慣,然後孩子就自動自發的把思維形成了。所以看這思維教育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第一個對於我們大家來說不知道,知道了把握不住,把握住了還教不了,所以家長素手無策,我認為也是正常。
如果想教思維的話,需要具備幾點:第一點,你自己的思維非常清晰透徹。第二點,你得對學生的思維狀況非常敏銳的把握。他的思維漏洞在哪裡?盲點在哪裡?他只要一談話,一說他的問題,你就能非常清晰的把握住。第三點也很關鍵,就是你要在引導和讓他自己學習之間找到一個完美的平衡點。因為你想這個事你要不引導,他就走歪了。你要引導得多,你就為他代步,他就學不了了,他就建立不了這個思維的習慣,所以要把握一個恰到好處的平衡點。這也是教思維來說有些困難的相對原因之一。那麼剛才從三個方面回答了大家一些疑惑,為什麼自己的思維總是。。。即便了解了也教不好,教不出來,就這個原因。
那麼接下來,我想來談一談思維的特點。
其實要給思維下個定義,我個人是覺得比較難的,我個人在學習體會中,其實很難給思維下一個確切的定義。嗯。。。可以簡單這麼來說,大家都知道什麼叫思考,思考就是問為什麼?但是可以把思維理解為如何思考或者說怎樣思考。比如說,隨便說個例子,要以成敗論英雄這個問題大家給他思考。先就思考為什麼?是不是應該以成敗論英雄,就開始這樣思考,這就叫思考。但是思維是什麼呢?可以把思維理解成,你看到這句話,英雄是什麼,成敗是什麼,然後這幾個東西連在一起有沒有價值,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這一系列的問題就出來了,這是思維。所以思維與思考還是有些不一樣,那麼即便是給思維下不了定義,下不了一個準確的定義。但是他的特點能夠描述一下,我認為思維有幾點個特點,特別是一元思維有幾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的話叫縱向的一個剖析。這也是張校長昨天給大家上課演示的,這個特點就是環環相扣,一環扣一環,邏輯很嚴密。那麼用一個例子來比喻,就相當於一列火車,你從火車的第一個車廂要到火車的最後一個車廂。你必須從1號車廂走到2號車廂,再走到3號車廂,這樣的話你就能夠從第1走到第5了。你不能說第一直接跳到第三去,你跳不過去。如果你跳過去了,你就違背了思維的縱向剖析的這個特點,特別是一元思維。這是我認為的思維的第一個特點。那麼可以給大家舉一個我給中班上課的例子,這個學期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在模仿XXX演講,就是,也不是模仿,就讓他們看了XXX的演講,十二歲的XXX的演講,然後他們就自己嘗試用中文先去理解,然後有個孩子就這樣講,他的題目是:成年人應該向小孩子學習。這是那個XXX的關點。他這樣複述,舉一個例子複述。他說,成年人破壞環境,小孩子保護環境,所以成年人應該向小孩子學習。然後我跟他說你差一步。他就愣了,差哪一步呢?大家說他差哪一步?這一步實際上是個常識,中間就差那一步到底保護環境是不是對的。如果保護環境是對的,你這個觀點成立,成年人應該向小孩子學習。但是如果保護環境是錯的,成年人向小孩子學習就有問題了。大家覺得這是一個常識,不需要說。沒問題,這是一個常識,這可以不用說,但是類似的情況是否存在?我們有沒有從第一環直接跳到第三環,中間差這一環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還是說我們從第一環經過了第二環,然後再到第三環,這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昨天早上有些家長在回答問題的時候,談到。。。有個家長不記得是誰了,就是說到一條生命和五條生命的問題,那其實這個問題有沒有想得很透徹還是很難說的。我隨便問幾個問題,你為什麼說一條命和五條命是平等的?你的理由是什麼?第二個,如果一條命和五條命是一樣的,你為什麼選擇去撞五個人而不是去撞一個人。難道這中間不是在跳躍么?你突然給我來一個一條命跟五條命是平等的。然後又跟我講一條命跟五條命是平等的,所以我要撞五條命。是不是差了兩步?第一步你怎麼推到一到五呢?第二步一到五怎麼推到選擇五呢?其實是差了兩環的。但是類似的情況,我覺得各位在思維這一塊可能沒有去想過。如果大家沒有去想過,那麼可能在一元思維這一塊,它的第一個特點縱向剖析,邏輯嚴密,環環相扣可能就做不到。這是我講的思維的第一個特點。
那麼思維的第二個特點,我覺得叫平面梳理。平面梳理的話可以這樣理解,比如說桌面上擺了一團毛線,赤橙黃綠青藍紫都有,那麼平面梳理的過程就相當於把紅的拿出來,一條一條的擺好。黃的拿出來一條一條的擺好,一直到所有的毛線都一條一條的擺好。你就把這個問題理解清楚了活著叫梳理清楚了。這是我覺得的思維的第二個特點,那麼可以舉一個例子,比如說在張校長的博客上有這樣的留言,這樣的留言還不止一條,他說為什麼張校長總是拿中國最差的跟外國最好的比。這可能是很多人,我知道的一些留言,甚至昨天孩子們分享結束之後也有人說,你為什麼總拿中國大學最差和人家美國大學最好的比,這是疑問。這個問題我問過我的學生,問他們怎麼理解這個事。各位可以思考,思考,如果這個問題問你,你怎麼回答。當然就不在這裡回答了,我只是通過這個例子來告訴大家什麼叫平面梳理。當時學生就回答不出來,他可能就覺得不公平,然後有些人認為好的跟好的比,怎麼不行?我說是呀,是呀!如果具備了思維的第二個特點平面梳理的話,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因為你一接觸這個問題就想到,比較嘛無非就四種比法。我好的跟你好的比。我好的跟你差的比。我差的跟你好的比。我差的跟你差的比。無非就這四種比法。然後你馬上就知道每種比法的不同含義,我好的跟你好的比,我差的跟你差的比,我能得到什麼結果?無非就是無所謂,聊以自慰。我好嗎,我跟人家差不多或者說我跟你差不多,也都一樣的差。聊以自慰,無所謂。我好的跟人家差的比能得到什麼?自高自大。我差的跟人家好的比,我能得到什麼?前進的方向。我擁有好的方向,知道該怎麼走了。所以這個問題很簡單,馬上就知道只有這一種比法可能對我自己有價值。我認為這就是思維的第二個特點叫平面梳理。(家長打斷)有問題可以等課後討論,你先記著,我這只是一家之言,甚至連學堂都不能代表。為什麼呢?因為我講的有道理,那是因為我有好老師。如果講的差呢?代表我自己沒本事。因為什麼呢?這不是我謙虛也不是我虛偽。因為張老師的東西在那擺著呢?博客上的東西。他的思維很嚴密,很全面,很透徹。如果我講的好或者講的有道理,那是因為我有東西可以學。如果我講的差呢,那是我沒學到。呵呵。。。所以我甚至連學堂都代表不了。
我認為呢。第三個特點就是空間變換。就相當於一個魔方似的,一個魔方六個面。每個面不同的顏色,你看到紅的一面是魔方,難道你看到藍的一面就不是魔方了嗎?你從六個角度都能看到魔方而且是同一個魔方。這是思維的第三個特點,叫空間變換。那麼我給大家舉個發生不久的例子,就上個月帶孩子們到山裡面徒步了一次,中班的小朋友大部分都10歲左右吧,走了11個小時。之前他們也不知道要走這麼長時間,他們還覺得可能走個兩三個小時就到了,開心的玩一場就回來,沒想到一走就走了11個小時,晚上八點半才回來,腿又酸,肚子又餓。當時呢,吃完飯就回去睡了。第二天呢,還是有抱怨的東西在,小孩就開始抱怨了,第一個抱怨,路太長了,腿好酸,好累啊。第二個就開始抱怨,因為途中嘛,帶他們爬一個山包,老師說,快到了,快到了。結果走了一個小時才到。他們就說老師怎麼老騙我,開始抱怨。然後我帶我們班的孩子坐下來,靜靜心,聽聽音樂。然後說,好吧,咱們先靜靜心來,讓你們幾個學過與心對話的人,有些人選修過與心對話這門課。咱們讓你的心告訴你怎麼去理解這個事。有四個小孩子選了這個課,就開始與心對話,然後不一會兒就說,喔!心告訴我這個體驗很特別,你挑戰了你的極限。然後另外一人說,這事確實有價值,因為你第一次體驗了在山裡面走夜路的感覺。你看,兩孩子說出了不同的理解。第一個,路比較長是事實,然後挑戰身體的極限是事實,然後走夜路也是事實。這三個都是事實。但之前孩子們只看到了第一個事實,這個路很長,只看到這一點。同樣,他們又開始說,為什麼老師會這樣說呢?有可能在老是的觀念裡面,他真的覺得快到了。老師可能覺得一走就快到了,但是我們不覺得,我們覺得要五分鐘才到。然後第二個,老師這樣說是故意的,他怕我們,如果說還早著呢,我們就沒勁走了,就坐下來不動了。老師可能在鼓勵我們,你看。第二個問題叫不知道答案是什麼。也不知道老師是不是這樣想,也不知道老師是不是在騙他們,甚至不知道老師是不是那麼覺得一個小時快到了,還是五分鐘快到了,都不知道。但是這都是可能性,但問題是為什麼小孩子在剛開始的時候只看到了問題的一面或者說他們還沒有學會思維的第三個特點空間的變換性。那麼再給大家舉個例子就是我開了門電影課,主要是給小班的孩子開的,跟孩子們看一個電影叫「大魚」,可能有些朋友看過,「大魚」這個電影是美國的,我覺得挺好看的一個電影。講的是一對父子之間,兒子不理解父親。直到父親快死的時候,奄奄一息的時候終於理解父親了。其中有一個場景,因為這個老爸呢,總是講一些神奇變幻莫測的故事,然後這個兒子一直覺得他在騙他,他在欺騙他。。。所以呢,這個兒子就不理這個老爸,特別是有一幕場景,當著他結婚的面,然後他跟他老爸吵翻天。所以讓孩子們理解,我問孩子們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在婚禮上,有些親朋好友過來,老爸再重複這個故事,說他出生這一天,他老爸釣了一個超級大的魚,這條魚還把他老爸的戒指吃了,所以他老爸就說你把這個戒指吐出來,我就放了你,這條魚就把這個戒指吐出來了。這故事很神奇,但是還是一直認為他在騙他。為什麼所有的人都能理解老爸為什麼這麼講,無非就是表達他的愛心,無非就是想告訴你,你很特別,你出生那天發生了很特別的事,你也很特別,將來你可能成為一個更特別的人。無非老爸是想表達這個意思。但是所有人都理解了,唯獨他的孩子不理解。然後學生想了半天,居然答案是這樣的,他有三個答案,第一個答案是這個兒子從來沒有去換個角度,換到他父親的角度去思考老爸為什麼會這樣去講呢?就算承認這個謊話,孩子從來沒有想過老爸為什麼要撒謊。這是他們第一個觀點。第二個觀點是這個兒子對謊言的理解太片面了。這兒子理解謊言就是壞的,謊言就是不應該的。他從來沒有想過謊言是不是有別的含義。第三個,學生回答的是這個孩子可能小時候嬌生慣養,老爸太溺愛了,所以他從小就養成了一個習慣,凡事都是爸爸順著我來,爸爸體諒我,我從來不去體諒老爸,我從來不去迎合老爸。這是孩子的回答。我認為這孩子的回答呢,挺好的。因為只要這個兒子在這三點當中,任何一點,轉了一下腦子,變換了一個思考方式,換一個角度嘗試來解讀問題,那麼他就不可能給自己留下一個深深的遺憾了。這個遺憾就是,直到老爸死的那個瞬間,他完全理解了,老爸這一生為什麼會編造這麼多通話故事來給他聽。當然,最後理解了,他也給他老爸編了個故事,老爸安然離去。但總感覺到一點心酸,因為他十幾年沒跟他老爸說話呀,因為這事。如果早點從這三個角度任何一個角度來變換的話,我想這十年可能變為一個另外的局面。所以這也提醒了我們,可能換一個角度思考問題也很重要。所以呢,我個人覺得像剛才的三個特點,無論是哪個特點,像縱向剖析呀,平面梳理呀,空間變換呀它都是思維表現出來的很重要的外部特徵。但是,各位,我想說的是,這三個特徵絕對不是思維本身。而是這三個特徵背後的東西。你為什麼一個問題過來之後,你能用這三個東西運作起來,它的原因,過程以及結果。這個整個的這個過程才是思維本身,但是無法表達。只能說這三個後面的運作機制才是思維本身。
而我們也可以借用這三個特徵來想一想如何來提升自己的思維。還拿剛才那個例子來說就是再重複一下剛才那個例子,平面梳理的那個例子。比如說我和學生之間,為什麼這個問題給我之後我有思考的方向在,為什麼這個問題給中班的小孩子來說,沒有思考的方向在。這就涉及到,我可能有平面梳理這個東西在,他沒有這個東西在。換句話說,我可能背後有這個思維的東西在,他背後沒有這個思維的東西在。這就是一個很大的差別。然後我有了,我又能找切入點想問題,就相當於遇到一個數學題,你們知道要做輔助線一樣,他可能不知道,所以就亂想一通。因為我有了,所以能夠很容易得出結論而且這個結論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大家也可以從剛才那幾個案例當中想一想,有思維跟沒有思維的差別在哪裡。那麼第一個問題就談到這裡。
就思維(……)這個比較簡單,因為從張校長昨天的講課當中也示範了,逮到大家的思維漏洞,他會推到一個極限,推到一個極限後很荒唐,大家覺得很不對。或者說你這樣想問題,他換個角度來看也不對。所以昨天的案列課張校長其實也展示出來了,只不過張校長沒有這樣明說。那麼大家可以想一想,這三個特徵從,還拿那個魔方的例子來舉例我覺得更容易理解一些。比如說一個魔方六個面,然後你從空間任何一個面能清晰的看到,發現六個面都是同一個東西。然後你具體到每一個面你都能看到有幾種顏色,九塊,九個小方塊,每個小方塊可能都有不同的顏色,可能都有同樣的顏色,但你都能夠看得一清二楚。然後你還能從任何一個小方塊入手,從這一個小方塊的表面一直鑽到這個小方塊的中心。如果你的思維是這樣一個過程的話,那麼什麼問題擺在你面前,你都是看得全面,清晰,透徹。所以如果具備了這三個方面,也就相當於具備了思維。大家可以用這三個方面來衡量衡量。昨天對自己一元思維的檢測,這也是昨天一個朋友問我,你覺得你一元思維怎麼樣,我說我很難回答,很難回答。然後今天可以自己去思考一下自己的思維程度到底是怎麼樣。
接下來,咱就談一談思維的運作方式,從思維的運作方式,大家可以看出來思維究竟是怎麼來的。
我們還是從思考入手吧,因為思維沒發直接談,我們還是從思考入手,因為我們把思維簡單的定義成如何思考,那麼思考我把它分成兩種思考:第一種思考叫不覺知的思考。第二種思考叫覺知的思考。等會我們會談一談這兩種思考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先想說一個問題就是大家先回想一下,思考的因素或者換句話說當我們思考的時候有哪些因素在支配著我們整個思考過程?大家可以用一分鐘想一想,無論你想到什麼都可以。比如說,我們再思考一個問題是否以成敗論英雄這個簡單的例子,當這個問題擺你之後,你來思考。然後究竟在這過程當中你有哪些東西在支配著你,讓你想出各種各樣的觀點。(......)其實我個人覺得,個人的總結無非是一下幾點:情緒,經歷,感受和觀念。無非就是起落的情緒,過往的經歷,短期的感受和固有的觀念。固有的觀念你可以理解成價值觀,自己的價值體系。那麼我簡單談一談情緒和感受的差別,其實兩者是有一定差別的。情緒我簡單理解成是短暫的,瞬間的,一分鐘兩分鐘消失了。但是感受可能是長期的。因為,怎麼說?感受,拿女士來講吧,我覺得更年期和蜜月期的感受絕對不一樣。呵呵!換句話說,咱們舉個簡單的例子,我端了一盆水,從你面前經過,然後不小心踩了你一腳,還有一滴水濺到你的衣服上。你仔細思考,就這一件小事,你腦子開始想,開始理解,開始做出判斷。你是高興還是悲傷可能對你的結論不一樣。你的經歷,你是從小被寵著長大的還是從小被欺負長大的,可能這個事你想的問題不一樣,得的結論不一樣。像我剛才說的,你現在是處於更年期還是蜜月期對這個事怎麼看,不一樣。所以同樣一個事,這些東西其實都在支配著我們思考,你無法去否認,他就是不一樣。同樣一個事。那麼固有的觀念就更嚴重了,等會我再專門談一談固有的觀念。下面我們就,既然知道了支配我們或者影響我們思考的要素。有可能大家有不同的理解或者說別的一些要素。但我個人總結很多要素可以歸入這四類,可以歸進去。所以這裡就不談更多的東西,節約時間。接下來,咱就談一談什麼叫覺知的思考,什麼叫不覺知的思考。
我們先來談一談什麼叫不覺知的思考,不覺知的思考,目前的情況下就很清晰了。就是在自己的情緒,經歷,感受,觀念的支配下的思考就叫不覺知的思考。當你被這四種因素控制的時候,你的思考實際上是不覺知的思考。這裡我就拿出一個關於固有觀念的例子來跟大家談一談吧。就是之前學堂有個實習老師,然後和我聊天。他說到一個事,他說我在看張校長博客的時候總感覺有些觀點很偏激。他說你有沒有這種感覺呀!我說我也有,不過那是很多年前了。而且我也知道我為什麼會有偏激這種觀念,其實就是我內心當中的固有觀念在支配著我思考得出了一個偏激的結論。然後我就跟他舉了一個例子,最近張校長發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是「北大新生自殺與教育四大支柱的缺失當中」裡面有一句話,「當年學了一堆毫無意義的數理化課程,卻根本不了解人性和人生。」我說你是不是你看到這句話,你覺得偏激了。因為張老師談到毫無意義的數理化。他說,是的,是的。我說我也是呀。但是我第一秒種覺得偏激但第二秒馬上清醒過來了。我說為什麼呢,其實大家仔細想一想就能明白這個問題,因為當我們讀到毫無意義的數理化時我們會感覺不舒服,然後開始指責,怎麼可以完全的否定數理化呢?然後就開始得出結論,張校長太偏激!這是我們的思考過程。看到一句話,感覺不舒服,然後開始指責張校長,得出一個結論張校長太偏激。然後這怎麼回事,你的思維怎麼運作的,得出這個結論。你看第一步,因為我們曾有的觀點,我個人也有,叫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就是我內心當中,我價值體系當中固有的觀點,我相信那個同學也有。他也開始認可。然後當他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就相當於張校長在否定我的價值體系,在否定我的固有觀念。然後這個固有觀念為了捍衛自己。它讓你覺得張校長是錯的,你是對的。然後你就被這個固有觀念支配,開始得出一個結論:張老師偏激。這就是真箇思考過程。所以我說呢這種思考就叫不覺知。為什麼不覺知,可能有兩點,第一點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為什麼這樣想,我們只是知道張老師偏激,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我們這麼想。另外一個不覺知就是我們根本就不知道我內心當中的固有觀念對還是不對。我說第一點是我們不知道。第二點如果你知道這個觀念在支配你,你不知道觀念對不對。其實這個東西很簡單,只要你問一下,你就能弄准。因為你從來沒有思考這個觀念對不對,就相當於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無非就是小時候,父母也好,學校也好,社會也好,告訴我的道理。告訴這個實習老師的道理。他也沒有思考過,也沒有想過,但大家都說我就接受了。接受了我還同意了認可了,然後就這樣做了。所以就印到你的腦子裡了。但是我們那時候不覺知沒關係呀,現在回想起來的話,其實這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觀點,對還是不對呢?我們先不做判斷,起碼還是值得懷疑的。其實我們根本就不需要去做一個準確的判斷,是對還是不對。只需要懷疑他,就到這裡就可以了。為什麼?因為如果你開始懷疑這個觀點,你沒有認同它也沒有否定它。那麼就相當於張校長在否定他的時候,他不會來否定他自己,換句話來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個觀念你是懷疑的。那麼另外一個人在說數理化毫無價值,你同樣也應該是懷疑的。既然你對這個話是保持了懷疑的態度,那麼你怎麼會來偏激呢?也就不可能腦子當中有個偏激的東西出現,結論出現。所以,其實你思考到這裡就可以了,你根本得不到偏激的結論。那麼通過這個例子你可以回想一下,什麼叫不覺知的思考以及固有觀念是如何控制我們,讓我們陷入不覺知的過程當中。我覺得是固有觀念的例子,其實情緒呀,經歷呀,感受呀,都一樣。比如說上次徒步後的抱怨,無非就是情緒和經歷。小孩子情緒一起來,就開始抱怨。讓他們聽聽音樂,讓心情平靜下來之後,他能想到不同的東西。都是同一個人,只不過時間不同,一個情緒當中起,一個是平靜當中起。就能得出不同的結論。還有過往的經歷,這些小孩子被家裡面寵壞了,別說走11個小時,有些人我估計兩個小時都沒走過。你看那些在大山包的孩子早上五點起來就放羊,晚上十點回家,天天如此。大山包那麼冷,他們還穿單衣服。我帶著這個小孩走11個小時,他會抱怨么?他會跟玩一樣。所以是過往經歷造成的。這就是情緒和過往經歷。再比如說有些人提的觀點,提到強比弱,弱比強。為什麼拿我們差的跟別人好的比,答案得出張校長不公平,還是你的觀念和情緒在作怪。是吧?大民族主義或者說我們就應該比別人好,然後你這樣比就不公平,這種觀念。或者說當時那種情緒,都有。其實我而且我個人還覺得,情緒也好,經歷也好和感受也好,它都來源與我們的一種固有觀念。而且最終也會轉化或者強化固有觀念。我是覺得前面三種跟和面一種是有聯繫的。那麼我舉了觀念的例子,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前面三種是如何來發揮作用的。
接下來我們再來對比談一談什麼叫有覺知的思考。當談到不覺知的思考之後,那麼一對比就很容明白什麼叫有覺知的思考,無非就是清醒的認知到這些支配和限制我們的因素。然後盡量的或者完全最好能從眾抽離出來,然後不受其擺布的思考。這就是有覺知的思考。
再簡單說一點就是,從原來它控制你變成你不被他控制。就叫有覺知的思考。就剛才我們前面偏激的例子吧,如果陷入偏激這個結論當中,無非就是會陷入指責和排斥,然後再也不看張校長博客,然後再開始罵張校長,但是我們如果認識到固有觀念在支配,或者沒有被固有觀念支配,然後沒有得到偏激這個結論,再返回來看這篇文章,你就會有新的不同認識了,讀到這裡你會與現有的觀念不一樣。因此毫無意義。實際上是針對人性和人生來說的,如果把數理化單純的當成知識來教,類似於傳統學校這樣的做法,我還真的認為張校長說的一點都沒錯,它相對於人性和人生來說真的是毫無價值。那麼,如果大家去我們那個學堂那邊的話,或者是隨便上哪裡走一走,你會發現很多那個山民,我們反正每次帶孩子們去山裡面玩的時候,就發現山民很吃苦,他們每一個月的收入或者每年的收入就幾千塊錢。無非就是種點土豆,但是他們的日子過得很開心,他們可能也不懂數理化,有些地方連電都沒通。他們可能不懂數理化,但是他們可能活得還幸福一些,比那些懂數理化的人活得還幸福一些。所以,如果從這個層面來說,數理化還真是毫無價值。但如果再進一步思考的話,那麼大家會得出一個結論,張校長其實根本就沒有徹底否定數理化,因為學堂也在教科學課,學堂的一些案例就教科學課。科學課上,無非就是數理化,但是不一樣的地方,學堂把數理化當成讓孩子訓練思維的,讓孩子學習科學精神的一種手段。那麼在這個意義上來說,張校長其實也肯定了數理化的價值,只不過是另外一種層面的看點。在博客上也好,在張校長的講課當中也好都提到過這些事。好吧,現在為什麼就突然想到這些了,剛才就沒有想到。還是很簡單,一種叫有覺知的思考,一種叫無覺知的思考。當你無覺知的思考,你就想不到這些,看不到這些,但是當一有覺知的時候,你馬上就想到了,看到了。其實呢剛才,談到有覺知的思考也好,無覺知的思考也好,其實都是思維的運作方式。但從這裡,大家可以能夠明白了思維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我剛開始說思維是教不了的。其實就這樣,當我們的孩子除了情緒,感受,經歷,固有觀念的這些干擾和限制之後的時候,思維就自動形成了。所以你要說感謝,你得感謝造物主給了我們一個大腦,大腦這東西可以自己形成,自己運作,可以自動自發。但是我們要做的是把限制大腦自動自發運作的這些東西,你給它的枷鎖,束縛,捆綁去掉自後,他就自己轉起來,活起來了。所以這塊大家可以想一想,為什麼我說傳統學校的教法和思維的教法,完全是背道而馳的。思維的教法是叫大家放下很多東西,清除很多東西。而傳統學校的教法是加了很多東西,教這個模式,教那個模式,在你腦子上捆綁這個,捆綁那個,所以我覺得剛好相反。換句話說,傳統學校很多東西其實還是蠻有用的,但是他們教錯了,所以孩子根本不懂思考。那麼,接下來學堂是怎麼教的,因為前面我提到過,需要給孩子提供一個悟的環境,那麼這個環境指的是什麼?無非就是幫助學生認清和盡量的擺脫這些束縛。一些情緒呀,經歷呀,固有觀念的束縛。然後各位所以可以從博客當中看到一些案例,看到一些我們的教法。比如說幫孩子分析或者是幫孩子理解和控制情緒,然後幫孩子參正一下和幫他再解讀一下自己的固有觀念是對還是錯。然後再重新的去梳理一下他們過往的經歷,因為過往的經歷可能會給你造成很多不好的東西在。幫他們重新回到過往的經歷當中,讓他們重新認識一遍。所以老師給他提供的環境就這些。那麼無非就是幫助孩子把這些因素盡量的放下。當你放下的越多,思維就越全面,清晰和透徹。很多家長來我們學堂,朋友也好,教育人士也好或者說社會,隔半年來一次,或者說家長學期開始來一次,期末來一次。好像也沒有見我們有什麼特別訓練的課程。原來大班可能開一些特別訓練的課程,小班,中班好像沒有開特別訓練的課程。但是為什麼過了半年之後,孩子在想問題好像不一樣了,尤其是老師,老師好像也沒見我們訓練什麼。跟張校長說,也沒見他給你們開什麼特別的課程,好像每天也沒給你們上課似的,但你們老師進步更快。就像一個學生給老師的評價,哇,你們老師前進,在坐飛機飛呀。為什麼?其實學堂的秘密就在這兒,因為學堂教思維無非幫助我們去放下一些加在我們大腦上面的束縛。放下一點,你的思維就靈活一點;放下一點,你的思維就全面一點;放下一點,你的思維就清晰透徹一點。你放下得越多,思維當然快。而有些人在家裡面天天讀這個書,讀那個書也沒見他提高。為什麼?因為他可能理解有誤。很多家長就覺得,因為有時候我們有時候會談佛學,不敢談對佛學有什麼深的研究,只能說讀了幾本書而已,但我覺得這點很像,因為佛學裡面談到當人放下了,貪,嗔,痴,慢,疑之後就覺悟了。覺悟是什麼意思呢,我覺得就是全知全覺或者換句話說就是思維超級強大。然後什麼問題都能夠想透,想明白。那麼這一點,剛好跟張校長談到的多元思維是一個道理,張校長談到的多元思維,老子的思維,佛陀的思維就是那種思維超級清晰,全面和透徹。那麼你看這一點是這樣的,佛學叫我們放下貪,嗔,痴。老子教我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或者叫我們放下。而其實張校長在訓練思維的時候其實也在幫我們放下。張校長昨天談到,讓大家重新寫博文,各位以為是訓練嗎?無非就是你自己寫一遍的時候,你自己發現自己有些東西障礙住自己了,寫不下去了。然後你看張校長的東西寫的很全面,他沒有觀念障礙住他寫不下去。而你寫的時候很著急,很急躁,那種情緒又來了,寫不下去了。而張校長寫文章的時候很平靜。我和老師討論的時候,說為什麼張老師他寫文章好像跟我們不一樣,因為張老師好像看問題,他既能站在家長的角度,也能站在學生的角度又能站在老師的角度,還能夠站在社會的角度,還能夠站在政府的角度。他同時站在無數多個角度上去寫,我們可能最多站在兩個角度上,怎麼能比呀。所以張老師讓大家去寫博文並不是說讓大家去訓練,還有很多不懂的話以為用訓練思維的方式往上加東西,我認為恰恰是減東西。我寫到這兒,寫不下去了,就是有一個固有觀念在障礙你,然後你寫一篇文章你可能會清理出來幾十數個固有觀念,你可能都不知道但是一直在影響你。然後你就這樣找,去除一個走遍天下都不怕,去除一個老子天下第一,去除一個人性的冷漠,等固有觀念,你去除一個人性的冷漠,你自動會出來一個人性的博愛,你去除一個走遍天下都不怕,自動會出來數理化就是這樣的課程,這都是自動出來的,所以寫博文是個好方法,但是你要理解它的本質。我們談到道家,佛家,裡面的老子,老子的思維我個人認為真的很特別。你想,「天道無親,恆與善人」這句話,比如說,這次這幾個小朋友來演講,這個事就很不好辦。如果碰到思維比較混亂思的人,他就會陷入一種關係親疏遠近。比如說我是選人的人,那我想我們班的人不錯選我們班的吧。然後這個小孩子進步了,給她一個機會吧。然後想這個小孩子一直優秀,這次不選他的話,可能家長不舒服。你看,都來了。怎麼選,選不出來了。老子說怎麼選?「天道無親,恆與善人」。誰有本事誰來,誰適合誰來。為什麼老子能這樣想,我不能這樣想。因為老子放下了那種關係親疏遠近的觀念的束縛。而他放下了這個觀念的束縛之後,他就能夠說出「天道無親,恆與善人」這種思維。要放不下這種觀念的束縛,我就陷入這個束縛當中。所以大家應該明白老子的思維妙在哪裡,高在哪裡。不是因為他學了好多好多東西,而是因為他的觀念束縛他的東西少。當然我們也學習老子,我們也沒在這種關係的親疏遠近來選,我們選大家來PK一場。孩子們都準備,所有人都有機會,所有人都準備,到時候大PK一場,誰講得好,誰來,學習老子。老子是這樣,那比如說克里希那呢,他說我不在意任何一切東西。佛陀呢,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人家為什麼能那樣想?因為人家束縛的東西少呀。所以我在這兒提個醒,為什麼我們的思維和這些大師不同,為什麼他們是大師,我們是凡人。其實就是因為障礙我們的東西太多了。等我們把這些障礙我們自己的東西消除,再消除之後,我們就是大師了,我們就是這個大師。所以我堅決認同佛陀說的話,人皆是佛。堅決!那麼我在這裡我給大家提個建議,當大家再讀張校長博文的時候,再次感到偏激的時候,先別罵,先鼓掌慶幸一下,因為這是一個好機會,大家可以從中顯示,分析哪些固有觀念在發揮做用,這是個好機會,好事。所以我給大家提個建議。講到這兒,大家應該對思維有個大致的了解,可能沒有之前那麼亂了,也沒有之前那麼無從把握。
接下來,我們就談談第三個問題,就是思維在教育當中所發揮的巨大價值。
其實我們在前面已談到一些例子都說明了思維的作用,比如說小孩子跟進自己的情緒呀,然後小孩子去解讀經歷等這些都是思維的價值。那麼在這裡具個例子,稍微具體的來談一談,這個例子呢還要從我跟一班上課的例子入手,張老師昨天也給大家做了演示的這個課,這個學期中間給他們欣賞了一場國際大學辯論賽,有興趣的朋友可能看過,有一場是半決賽,武漢大學對xx?。他們要辯是否應該以成敗論英雄。然後50分鐘下來之後,我沒說一句話,他們自己看。看完之後,我就問他們感受如何?孩子們特別興奮,哇!這些大學生了不得,語言清晰,反應特別快,而且說話像機關槍一樣說個不停。然後我問他們一個問題,我說看之前他們又沒告訴你,自己是否有想一想,是否應該以成敗論英雄?他們說有呀,我們自己已經有一個結論了。然後再問他們,現在你們看完了,50分鐘了,對這個問題,雙方吵得要死還要打起來了,那麼經過這麼一場精彩的,激烈的辯論之後你們原來的觀點有沒有任何的改變或者說沒有改變,有沒有補充,質疑?他們想了半天好像沒什麼補充或者說我原來是怎麼想的,現在還是這麼想的。那我們再對比一下,張校長給你們每一次上電影課關於「正義與自殺」,任何一門課程,包括我們在上何為公正這門課,之前的任何一門課。你之前對任何一個問題都是有自己觀點的,那麼經過張校長的講解之後,你的觀念是不是完善,質疑或者開始反駁呢。他們一對比,說好像是。我說這就是差別,到底說這些大學生辯論一場之後,這個講,那個講,當他們從華麗的文字,激昂的情緒抽離出來之後背後有一個東西就叫思維。而張校長很平靜的說很多很多事情,但真的讓你們開始深思。為什麼?因為他背後有思維在,這就是思維的巨大價值。他如何讓你完善自己,質疑自己,甚至反駁自己。當時有些學生很壞,他說老師你對這個問題是怎麼解析的?他問我。就跟各位一樣,張老師你怎麼回答這個問題?然後我說,你現在告訴我你認為什麼是英雄?然後學生就開始想,想了半天然後說,有明確的目標,第二努力爭取,第三最終實現,我認為這就是英雄。然後我說,這真的嗎?我舉個例子,我說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有一個目標叫學會騎自行車。然後我苦苦練習了半年,然後半年之後我學會了自行車,滿大街溜。然後我真的不好意思喲,我三年級的時候就成了你心中的英雄。然後學生愣了。我說你們其他人都可以隨便說,說你們心目中的英雄。然後有人就說要做一番偉大的事業而且要為社會創造巨大的價值。我就說黃光裕,黃光裕他是你們心目中的英雄嗎?他們說,不是,不是。我說你們再舉,他們舉了大概有七八人吧,舉了他們心目中英雄的例子。只要他們舉出一個例子,我就能舉出一個例子讓他們感覺他們自己並不喜歡。然後最後有人急了就說,我認為李嘉誠就是英雄!好,我同意。那麼全世界就一個英雄。他說,不是!不是!是李嘉誠那樣的人。我說那你說嘛,李嘉誠那樣的人是什麼樣的人嘛。他就說不出來了,因為他只要一說,還是被我說回。然後我就問他們,剛才我們嚼了半天,就因為什麼是英雄討論了半個小時,他們發現原來英雄是沒法定義的。因為英雄可能在每個人的心中都不一樣。然後即便是自己非常認可的英雄,也可能很容易被被人反駁。所以他們每一個人都開始對英雄產生了懷疑。然後我們反觀那場辯論,雙方並沒有說什麼是英雄,然後他們都在用自己感覺,感覺好像自己的英雄非常清晰,非常明確。然後感覺好像社會也是這樣認為的,一個虛假的,泡泡的英雄爭論了50分鐘。我說這有什麼爭論的價值,空洞洞的,雙方爭論的東西都不一樣,爭什麼爭。然後接下來他們繼續問,英雄討論不出來了,然後接下來問成功,失敗。然後他們說一個對成功的理解,就否定一個成功。說一個對失敗的理解,就否定一個失敗。所以說成功也沒法定義,失敗也沒法定義。他們說那怎麼辯呀?我說如果你能夠想到這一步,那才好辯呢。如果你能想到這一步,無論你做正反還是反方你都贏定了,不管你無說什麼。他們說怎麼可能?有一方我感覺明顯處於劣勢就是要以成敗論英雄這顯然不合理,這顯然處於劣勢,我說你可以來嘗試一下。因為當你清楚了英雄,成功,失敗都是無法定義的時候,都是自己可以定義的時候。你就可以自己模擬一切。你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定義一個英雄,然後在自己的角度定義一個失敗,你必須通過你的方式,你成功的方式才能夠達到你定義的英雄,這不就完了么。然後他們想了想,然後開始說,哦,我可以這樣定義一個英雄。我定義英雄就是人上人,成功就是打敗別人,所以必須要以成敗論英雄。我說這個想法很好,剛好符合你的定義。然後你要看反方的反應,然後開始想反方,反方就是激烈的去追尋內心的目標,跟別人無關。然後雙方爭論的焦點就開始,變成了這輩子是要追逐自己的目標呢還是追逐別人的目標?為自己而活呢,還是為別人而活?通過打敗自己來證明成功呢,還是通過打敗別人來證明成功?所以他們的辯論我覺得,如果按這種方式辯論下去。。。價值在哪裡?起碼開始讓我們對自己的人生開始反思,到底是通過打敗別人還是通過打敗自己,而這個是有思維在。但是剛才那個辯論只是文字和情緒,毫無價值。因為他對你之前的固有觀念居然沒有半點衝擊。所以呢,我認為剛才的整個思維過程,會讓你們覺得你對你原來自己的任何想法都會引起彌補,否定,質疑甚至開始了完善。而當這些工作進行的同時無疑就意味著新的方向開始出現了。那麼最後就當然涉及到教育的巨大價值了,其實教師的責任我個人覺得很簡單,教師的價值不是說拉著學生往前走而是說想方設法讓孩子自動自發起來。但你會發現,教師的價值可以通過思維教育得以實現。你看思維的價值他可以讓你自己否定自己,你否定自己之後找到新的方向。而老師的作用是讓你自動自發起來,所以老師可以完全利用思維這個工具,讓孩子自動自發起來,這樣就完成了教師的職責。道理如此,思維如果沒有這個特點,你用不了,但是思維恰恰有那個特點,你就完全可以運用。那麼當老師創造一個悟的環境的時候,無非就是讓學生開始不斷的否定自己,不斷的完善自己,不斷的質疑自己,這個工作結束之後,一條新路忽然開來,孩子們就去找,然後老師就在旁邊看著,當他們找不到方向,又開始迷惑的時候,然後再一次做這樣的工作,質疑,完善,否定,再開一條新路。這樣的話呢,就通過一次一次的否定之前,一次一次的獲得新的出路。然後就更好的完成教育的目標,讓孩子自動自發的學習,進步和提升。所以為什麼學堂會重視思維呢,因為思維有這個價值在。為什麼學堂不重視知識呢,因為知識沒這個特點。它不能幫助老師完成任務。但是知識可以幫助傳統學校的老師拿獎金,所以他們比較重視知識。
那麼再跟大家舉一個小插曲吧,我上公正課的例子,前一段時間我們就談到康德,大家可能覺得小孩子學康德好像很難懂似的。這個課程提供思維,就是用各種各樣的例子來學習生活中的小事情,那麼談到康德,就談到康德對自由,尊重的一種理解。然後我就一個小故事可以給大家分享一下,當時談到一個道德的觀念,康德的道德這個不需要多講。我們舉的例子,大家看到了一個誠信的例子,比如說當時我是跟他們這樣講的,當你借了別人100塊錢的時候,你要還錢。你為什麼要還錢呢?總結出來無非就是兩點,一點就是利。因為可以放長線掉大魚嘛,這次我還你10塊錢,下次我借你100,再下次借你1萬。利!好這個可以,然後就是名,可以讓別人知道我是一個講誠信的人,然後有很好的聲譽。這時候呢,我會有很多人際關係,大家可以幫助我幹事情,這是名。然後談到是為了道德,因為我就想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我想做一個講誠信的人,我崇敬這種道德。也好。他們總結出來的,無非有三個觀點:名,利,道德。然後我開始否定他們,我說把這些都排除,你不為名,不為利,不為道德。再去想為什麼要去還錢?排除這一切,你有沒有別的還錢的理由,當時談到了康德對道德的一種理解,康德談到了手段與目的的統一,才是道德的體現。我的理解就是我做這個事呢,還錢這個事呢,我不是為了別的,我是為了還錢而還錢,才有道德。之前我們學過的,跟大班討論的不一樣,讓他們通過這個事來反思,為什麼要還錢,為什麼要為了還錢而還錢,背後有什麼道理。之後呢,他們就開始思考,思考。終於思考出來了,因為康德贊成人人平等,或者說尊重每一個人,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借了你100塊錢,但是我不還給你,無非就意味著我沒把你當人看。我把你當什麼看呢,我把你當成是你為我服務的工具來看。其實我沒把你當人的,也就是為我提供服務的工具而已。然後我要尊重你,我要把你當人看,我就要還錢。所以呢,換句話說,當我借你了他100塊錢,我拿著100塊錢放到他手上的時候,當時根本就沒有多想,沒有想名和利,甚至沒有想我崇尚道德。僅僅是為了還錢,出於尊重。就把他當人看,還錢的時候,當100塊錢落到他手裡,然後我渾身就發出了一種金子的光芒,我們把這種金子的光芒呢,叫做誠信。然後誠信就出現了,呵呵。這就是康德的觀點,然後他們通過思考就明白了,他們就明白了他們原來很多,很多沒有想到的事情。比如說活在當下,因為你想,如果為了名,為了利,為了道德來還錢,你就可能存在擔心,因為你擔心你不能得到。如果得不到名,得不到利,得不到這種誠信。然後我就開始生氣,失落。但是我為了尊重你,我就為了還錢而還錢之後,我還錢就結束了,我什麼都沒想耶,我就活在當下了。再想,他們又明白了什麼叫出生平等,因為彼此都是一樣的人,應該要彼此尊重才對,我怎麼能夠把你當成工具呢。因為很多人就把別人當成工具,你有錢,我沒錢,所以你幫助我是應該的。他就開始反思這個觀點,他就開始想,窮人應不應該接受富人的幫助呢,他們就開始討論,他們說不應該。因為如果他們覺得富人應該幫我,其實沒把富人當人看。你覺得富人他就是幫助我的工具,他們就反思。然後他們就說,那應該給別人捐錢呀,他們也不一定呀,因為我是抱著一種施捨的心,我其實也沒把你當人看,我只是覺得把你當成,通過你來證明我就比你高,我就比你厲害的工具而已。所以依然是把對方當工具看,然後他們就想應該以怎樣的心態來接受對方的幫助呢,應該以怎樣的心來幫助別人,前提就是尊重。大家有沒有發現思維的作用在哪裡。你看,學生之前的固有觀念名,利,好一點的道德。但是現在,通過他們反思,完善,彌補之前的觀念,他們找到了更強大的理由,更能讓他們內心平和,更能夠讓他們理解這個事情的本質,跟能夠讓他們活得像個人的理由,出於尊重,把對方當人看。然後他們還得到副產品,順帶理解了佛陀說的話,眾生平等呀。順帶理解了什麼叫活在當下。他們都沒有去用感受呀,他們完全用他們強大的思維來理解道德。這個例子呢,讓大家明白思維的價值。
最後講講思維的本質。
我想呢通過剛才講思維的作用和價值讓大家可以發現,其實思維組成很簡單就是概念和名相,無論是你說句什麼話,表達一個什麼觀念,組成他們的都是概念。用老子的話就是名相。而思維的整個過程其實也蠻簡單的,就是通過這些名相的組合,分離,推導,演生形成一個一個的情節,這就是思維的過程。但是大家如果理解了的話,就發現一個很奇特的現象,老子說「名可名,非恆名。」名相是無恆的,無非就是人心幻化的作用或者說自己設定的。剛才大家通過那個英雄的例子,成敗的例子就明白了都是虛的。如果大家看過或者說認真讀過張校長的文章,活在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裡。然後更深入細細的去品味張校長在講解老子第二章,「名可名,非恆名」的時候。大家對我的話就能更加的理解,就是名相都是虛的。你想一個由虛的東西組成的東西還能實嗎?所以思維的本質叫做虛的,假的,空的。所以思維的本質是空。但是剛才大家明明發現一個特點,就叫思維它的確能夠幫助我們認識我們自己以及周圍的世界。它是一個非常強大的認知工具,所以這裡有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本質是空,作用是有。然後我們就覺得很奇怪呀,跟佛學裡面講的空,有的關係很相似。當然我研究佛學不是很多,處於好奇就看了幾本書而已,當然如果各位是佛學的專家,不要反駁我,我是門外漢,這是我自己的理解。我個人覺得思維的本質是空,作用是有和佛學裡面的空,有關係真的很像。比如說,佛學裡面就談到,我們這個世界是娑婆世界,本質是空,因為這是幻象,金剛經裡面說的話,「一切有為法皆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說這個什麼世界呀,非世界,是名世界。。。忘了。但意思就是本質是空,但作用卻是有。我們都通過這個世界來不斷的提升和覺知自己。我們通過這個世界玩各種各樣的遊戲呀, 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來提升自己,認知自己。佛學裡面談到世界的本質是空,作用是是有。思維本質也是空,作用也是有。所以我真覺得大道殊同,真的很有意思。那麼啰嗦了快兩個小時了吧,那麼呢大家可能對思維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或者說不像原來那麼無從做起了,抓不住了。怎麼去對待思維這個東西呢,我個人的體會是這樣的,第一個要好好的利用思維,因為他確實是一個強大的認知工具,尤其是在教育方面。特別是各位想建立自己教育的理想的,那麼這一塊確實是一個強大的認知和幫助我們完成老師的使命,讓孩子自動自發,前進,提升的工具。如果不用這個工具可能會陷入終日苦口婆心,給他講這個,給他講那個,幫他做那個,幫他做這個。類似的。但你運用了思維這個工具時候,你可能會比較省心,你就是一個教練,看著他玩,然後再設置,觀看,讓他自己發現他自己錯了,到新的地方去。所以我想這是每個老師以及每個父母的心愿,都不想成為苦口婆心的那個。就相當於那天那個家長提的一個問題,說我不想怎麼,怎麼樣。。。我不想替他承擔責任,我不想。。。你真的可以不想,你只要把思維運用的比較好,你就可以不用了,你就可以把他自己內心這種強大的學習的慾望,幸福的企圖心激發出來。這是第一,就是要好好利用。第二的話呢,我認為不能太執著思維,因為思維本質是空的,如果你把他當成真的,就執假為真了,就相當於我們看一部電影,你看得太投入了,還以為這電影是真的情節,為它哭為它淚,風雨都不後悔。那你太傻了,你要知道這是一齣戲,不能執假為真。你太入迷表象了,陷入這種思維的極端,那就。。。如果有些問題思維不了,法門多的很,像劉老師博客裡面談到她的一些經歷,她那種用她心中感受,最真實流露的方法也能夠解決很多問題。所以當思維解決不了問題的時候,不妨換一種思路,或者不妨換一種方法。第一要好好的利用。第二還不能執著。但是各位當你覺得思維沒用的時候,你要先問自己一句話是思維沒用還是你沒用。你如果能夠像張校長那樣,我同意。但如果以各位昨天上午回答問題的水平來說,還是先學學思維吧。先別忙著下結論說思維沒用。
我要分享的就到這裡。謝謝各位!掌聲。。。。。。
推薦閱讀:
※電腦視頻教程集
※視頻欣賞 | 「全國琴人古琴匯演」第四場·倪詩韻《平沙落雁》
※■你是健康人嗎?(視頻)
※年度盤點之2016最火的芭蕾視頻
※葫蘆絲視頻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