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存越虧無奈搬家 4678億存款遷徙路線大調查
越存越虧無奈「搬家」 負利率仍將持續
雖然央行已經多次加息,但是相比起5.3%的CPI,目前3.25%的一年期存款負利率現象仍然嚴重。瑞士信貸董事總經理、亞洲區首席經濟師陶冬在「中國理財十年」論壇上對本報記者表示,隨著工資大幅度的上漲,接下來中國的通貨膨脹將出現一個長期的、結構性的上漲。他預計,未來10年通脹率會在5%左右的位置徘徊相當長的時間。也就是說,按照目前的加息進度,負利率將仍然維持較長一段時間。
「服務業通脹已經開始快速攀升。從去年12月的2.7%,今年1月已經漲到了4.7%。人們對工資上漲的預期已經出現,服務業通脹出現已經在所難免,從而造成今年的通脹會在相當長時間內存在。」他強調,由於服務業提價,通貨膨脹很難大幅下降,政策利率也難不大幅上升。「一旦這種情況出現,中國人民銀行在下半年也要繼續加息。」陶冬指出。
存款購買力一直縮水,使得不少存款搬家到其他收益更高的理財產品或者投資市場中。實際上,4月的第一周,已經有某國有銀行廣州分行人士向南方日報記者反映該行存款在一周內已經出現大幅下降。西南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王劍輝指出,居民存款的積極性不高,存款的下降與當前持續存在的負利率狀態有很大關係。「在股市和房地產投資並不看好的條件下,很多資金投向了黃金、古董等的炒作,或者進入民間放貸領域。」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也認同這個觀點。
與存款數據下降相對應的是,多個投資領域出現了喜人的增長:4月份銀行共發行銀行理財產品1131隻,相比去年同期的781隻增長44.8%;貴金屬高燒持續不退,即便遭遇「白銀爆倉」、「存款不如存金」的投資觀念仍然在市場中蔓延,投資者只恨買得太少。此外,南方日報記者調查發現,民間借貸的年化利率水平已經達到了30%,貸款需求旺盛,願意拿出資金提供民間拆借的人也越來越多。而多家銀行理財師反映,銀行古董、收藏品、信託、PE股權等高端投資領域,參與的資金額都呈現出上升的態勢。去向一+ 理財產品成為存款搬家第一「聖地」
銀行理財產品不是唯一的流向,但應該是存款搬家的一個重要去向。今年以來,短期理財產品始終佔據主流,具備流動性強,收益率高等優勢,相比始終負利率的銀行存款,居民的投資熱情被激發出來。金融界統計數據顯示,上周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步伐稍有減緩,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今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發行的總體數量。截至5月18日,2011年以來銀行共發行理財產品5228隻,其中4月份共發行銀行理財產品1131隻,相比去年同期的781隻增長44.8%,增長幅度驚人。
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高級理財師陳乾對南方日報記者表示,最近明顯感覺到存款較大幅度減少的同時,固定收益型理財產品卻銷售異常火熱。他指出,由於理財產品利率升幅較為明顯,客戶存款有明顯流向理財產品的趨勢,而且主要是流向固定收益類產品。「面向普通消費者的債券類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從以前的3%升到目前的4%左右,由於風險低,收益固定,在通脹高漲的情況下,比3.25%的一年期定期存款有吸引力多了。」
根據巨靈財經數據統計,上周發行的233隻理財產品中,組合投資類仍舊佔據發行首位,上周共發行109隻,佔總發行量的46.78%,處在第二位的是債券投資類理財產品,發行數佔總體發行數量的43.78%,而結構類理財產品、股權信託貸款類理財產品,權益投資、貨幣外匯類的佔比相對少。
此外,有銀行理財師還向記者透露,目前各家銀行都有一些針對高端客戶專門發行的信貸類固定收益理財產品,門檻在50萬—100萬元不等,資金募集後專門投向一定的信貸項目,年化收益率可以達到6%-7%,由於投向和收益都是固定的,這類產品也受到了高端客戶的追捧。
除了人民幣產品,外幣銀行理財產品也是很多投資者較為熟悉的投資。上周各家銀行外幣理財產共發行22隻,投資領域涉及債券投資類和組合投資類,期限從7天至1年不等,但比此前發行有所回落。由於是高息走強貨幣,澳元理財產品在外幣理財中一枝獨秀,收益持續走高。
□投資提醒
目前市面上理財產品眾多,投資者在選擇理財產品時,除了關注理財資金投向、收益類型外,投資期限也非常重要,尤其在加息周期中。近期各家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多為30-180天的中短產品,同時也反映出市場的需求。理財師陳乾指出,由於下半年加息預期仍然存在,利率水平將進一步走高,加息周期里投資半年期以內的理財產品更適合。
此外,很快端午假期又要來了,不少銀行又開始猛推超短期假日理財產品。不少人近日頻繁收到諸如「人民幣理財10萬起,7天3.2%,14天3.7%,21天3.9%」一類的理財產品推銷簡訊。分析師指出,投資者購買時一要注意這裡的收益是年化收益率,二要注意資金購買理財產品時的「空轉」成本。「理財產品的申購日到計息日有幾天的時間差,這段時間資金並沒有產生收益和利息,如果將投資資金長期在超短期理財產品中長期滾動,將損失較多的收益,並不划算。」陳乾建議,如果資金是專門用來購買理財產品的,選擇稍稍長一點的,一個月到半年的產品更合適。
不少銀行理財師都向記者表示,目前投資者客戶中大部分是中短線投資者,經常會有短暫追捧某種理財產品的行為,投機的成分比較大。但還有少數客戶堅持各種投資保持不變的配置比例,這類型的投資者資產也獲得了可觀的增長。「我們觀察過,從2007年到現在,一直保持資產投資比例不變的客戶也獲得不差的收益率。如果你拿不準哪一種投資比較好,並相信中長期資產總體價格會上升,那麼不妨考慮以這種方式投資。」
去向二+ 貴金屬投資受廣大投資者追捧
除了理財產品以外,在全球通脹高燒不退,動蕩因素層出不窮的情況下,以黃金為首的貴金屬一路高歌。21日國際實物黃金價格一舉突破1500點,沖高至1513.50美元,大漲1.32%。持續攀升的價格促使貴金屬交易不斷升溫,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貴金屬交易。銀行理財分析師告訴記者,在不斷上漲的黃金行情中,很多客戶在與銀行客戶經理溝通時都「只嫌當時買得太少」。
以零售客戶基數最大的工行為例,今年第一季度貴金屬業務交易額超過2000億元,交易量超過了2萬噸,已經相當於2010年全年的交易量。與此同時,該行貴金屬業務客戶群體也快速擴大,一季度末客戶數量已超過了300萬戶,比上年末增加60多萬戶。一季度該行共銷售實物黃金產品17噸,銷售實物白銀產品27噸,銷量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此外,工行相關負責人還告訴記者,一季度工行的紙黃金、紙白銀等交易類貴金屬產品的交易規模也呈爆髮式增長。尤其是隨著一季度白銀價格走出一輪上漲行情,在遭遇大跌之前,白銀產品已經逐漸成為投資者追捧的貴金屬投資主角。暴跌前,工行當時紙白銀等產品的交易量劇增,日均交易量超過了200噸。
但銀行理財師也指出,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目前的貴金屬T+D投資由於是雙向投資,風險比普通紙黃金、紙白銀和實物都要高很多,對投資者自身的技術要求也較高。而由於黃金和白銀的波動比例一般是1:3,白銀波動更加劇烈,風險更高。他建議投資者不要一窩蜂地去跟風投資,要選擇與自己合適的投資產品。
「最近一段時間黃金與美元走勢的相關性非常明顯,由於不希望大宗商品價格漲幅太高,美國預計不會讓美元大幅度貶值,至少美元崩潰論是不成立的,因此投資者最近要多留意美元反彈,其將對黃金走勢造成影響。」黃金理財師表示。而白銀目前跌幅已經非常大,分析師指出,若白銀跌破回落到29美元/盎司,中期將有交易機會出現,不妨關注。
□投資提醒
正如不同投資策略適合不同投資者一樣,不同投資也對應著出不同的交易品種。理財師提醒,目前市面上有多種貴金屬交易品種,如賬戶貴金屬、實物貴金屬、實物貴金屬遞延、實物貴金屬積存,但不同投資者適合的產品並不一樣。
投資貴金屬最簡單直接的是實物交易。投資者可根據每日公布的實物貴金屬報價在相關銀行網點進行交易,購買實物貴金屬以後,可以拿回家收藏保值,也可通過低買高賣賺取價差進行投資。但由於實物貴金屬的交易成本較高、交易相對不夠便捷,如果沒有較大的獲利空間,不適合投資實物,而明顯的獲利空間往往需要由長線積累,較適合長線投資。
此外,市場中最為火熱的貴金屬投資品種首推紙黃金、紙白銀,比較適合中短線投資。賬戶貴金屬交易時間連續、資金劃轉便利。投資者按銀行報價在賬面上買賣虛擬貴金屬,通過把握國際貴金屬走勢低吸高拋,賺取差價,並不發生實物白銀的提取和交割。
而較適合高級投資者的則是貴金屬T+D業務。貴金屬T+D可以做空,實行槓桿交易,收益也較此前兩類投資擴大很多。值得注意的是,貴金屬T+D業務可能會帶來超高收益的同時,也可能會引起全部本金的損失,是高級投機者的遊戲樂園。
去向三+ 大額資金開始進入民間拆借
在央行貨幣緊縮政策不改的情況下,民間融資需求也在不斷地找出路。由於借貸需求旺盛,收益也高,吸引了不少閑置大額資金紛紛進入民間拆借集資浪潮。廣州今年前兩個半月民間金融異常活躍,其營業收入出現明顯增長,有的增幅甚至超過四成。一季度過後,民間借貸需求不但不減,利率還一路水漲船高。
據了解,目前廣東民間融資比較發達的都集中在東莞、中山和佛山等中小企業較多的地方。一位不願具名的資深廣東銀行業人士向南方日報記者透露,截至2010年底,東莞正常的銀行渠道融資規模在4000多億元,而據相關監管部門的調研測算,東莞的民間融資規模大約也有2000億至3000億元。相當多出了一半到3/4個銀行體外融資體系。
根據廣東銀監局去年底在東莞的調研情況,當時東莞民間借貸加權平均年利率為22%。但隨著貨幣政策不斷緊縮,銀行信貸資金規模的逐漸壓縮,中央房地產打壓政策進一步出台,企業的資金鏈條越綳越緊,民間資金卻又找不到很好的投資渠道,於是民間借貸今年越發紅火,利率也隨著銀行利率「水漲船高」。
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相關監管部門4月份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珠三角企業平均銀行貸款成本在年息8%-9%左右,但民間拆借成本已經到了年化30%。而縱觀目前國內的各個投資渠道,無論是實業經濟還是資本市場,要獲得30%的年化收益率並不容易。「風險肯定有,而且不少,但是收益也高,如果借給的是可靠的、自己了解的熟人『企業』,期限又短,對我們這些投資無門的資金還是有很大的吸引力。」南方日報記者月初調查時,剛將自己的過百萬資金拿出來供拆借用的投資人「阿超」表示。
2月中旬,中信建投對全國17家民間金融機構的聯合調研顯示,小額貸款公司放貸利率基本達到法定上限,即基準利率的4倍。而一些自發通過「投資公司」等募集的拆借利率更高,扣完後給到出資人的收益也不少。
□投資提醒
由於目前央行規定民間個人借貸利率由借貸雙方協商確定,但雙方協商的利率不得超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同期、同檔次貸款利率(不含浮動)的4倍。超過上述標準的,應界定為高利借貸行為。法律只對人民銀行確定的銀行同期同檔次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4倍以內的予以司法保護。
也就是說,按照目前6個月至一年的貸款基準利率5.31%來算,月息超過1.3%、年息超過21.24%的就已經高於現行基準利率的4倍,但是目前的民間拆借利息遠不止這個程度。
律師指出,一旦發生糾紛,超過利率上限4倍的部分利息並不受法律保護,法院只會判決貸款人歸還借款人本金和低於4倍貸款利率的利息,其他利息被判無效。因此出資供拆借的投資人要額外慎重。
推薦閱讀:
※二孩幸福指數調查:後悔要二孩的受訪者僅佔3.9%
※中藥飲片又惹禍?20葯企被立案調查
※官商同腐現象調查:不少商人至今「失聯」
※男性最受女性喜愛的部位大調查!
※中國上半年遭34起國際貿易調查 美國佔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