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教學 畫照片代寫生誤人子弟( 附圖 )

浴室油畫教學 畫照片代寫生誤人子弟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區礎堅強調寫生的功效是畫照片無法達到的轉自:大洋網-2010-11-20 廣州日報 作者: 吳聿立從南齊謝赫《古畫語錄》的「應物象形」師造化,到唐張璪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再到李可染的「不與照相機爭功」,寫生一直是藝術家溝通天人、尋覓藝術靈感的創作手段之一。而提香、倫勃朗、維米爾、魯本斯、莫奈等西方油畫大師,也把寫生視作觀察、感受和理解人物和大自然的重要方式,留下了難以數計的寫生名作。然而今天,寫生卻被中國某些油畫家忽視:有些人用照片替代了寫生對象,一時間畫照片成風;有些油畫教師把照片帶進課堂,用畫照片取代寫生的方式進行教學。對此,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區礎堅強調:「藝術家個人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創作方式,但美院教學全用照片代替寫生,我是不主張的,因為寫生對人物和大自然的觀察、感受和理解,是畫照片無法達到的。」

百年珠江油畫創作重真誠而不能違心記者:讀您的人物或風景,往往被畫面中的溫馨與恬靜、浪漫與柔美所吸引,因為這種情調猶如當下浮躁時代中的一股清涼之風,吹人清醒。畫如其人!請談談您創作時的心境。區礎堅:主要是個人愛好。可能受文學的影響,我比較偏愛浪漫主義和英雄主義以及象徵主義的東西,這些東西放在一起,好像有些矛盾,但事實上它們常常並存於我的作品之中。我畫藏民,畫北方漢子,畫老人,希望能畫出強悍、力度和滄桑感,有英雄主義情懷,而畫女性題材則多為追求抒情和恬靜。可以說,寧靜和浪漫氣息可能是我的作品的主要成分,即便是英雄主義中也有浪漫的因素,因為寧靜往往給人一種永恆的感覺。我覺著油畫創作要著重自己的真實感受,就是要真誠。畫家過於迎合市場,甚至違心地去畫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或照抄別人的東西,都不是好現象。藝術的追求和表現是多元的、多向的,這樣才能滿足各種不同的審美需求,才能豐富我們社會文化生活。我認為:凡是合符藝術發展規律而又健康的東西,它們都應有各自的位置。

雪原沒人敢說自己掌握西方油畫精髓記者:有人說原蘇聯模式培養出來的中國油畫家大多隻學了人家一張皮,而沒有掌握其精髓。我倒覺著他們當中有些人的造型能力強,但色彩、空間感欠缺。您對自己畫面的色彩和空間感滿意嗎?區礎堅:這不好說。我沒有資格去評判我的前輩,畢竟油畫在中國真正的發展歷史才幾十年,不能苛求。油畫前輩至少給我們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現在,我們回過頭來看我國第一代和二代油畫家,他們當中有一批人還是十分優秀的,這些人至今仍令我欽佩。其實,誰都不敢說自己掌握了西方油畫的精髓。兩年前廣東省美術館舉辦過一個唯美主義的、以拉菲爾前派畫家作品為主的展覽,大家看到那種造型和寫實能力,在不露痕迹之中,所有的形體、色彩、光感、空間、質感等都表現出來了。他們的功力我們至今仍很難達到。記者:留法以後(1989年至今),我發現您吸收了印象派等的營養,試圖改變自己的繪畫風格,但比較謹慎。為什麼?區礎堅:性格使然。我很欣賞那些認定一種畫法便幾十年如一日地一往如前的畫家。你看我早期的作品,曾經左衝右突,凡自己喜歡的風格都想嘗試,如提香、柯羅、柯林、巴巴、維米爾、米勒、格列柯,直到柯勒惠支,但都淺嘗即止。最後發現,我喜歡他們,但從一而終地學習其中的一位,我做不到,也做不好。既然這樣就老老實實地用回自己比較穩定的表現方式,儘可能吸取他們對我有用的東西,深化和提高自己,竭力把自己有個性的東西滲入其中,不斷完善自我。

夏至多元教學更能激發藝術表現力記者:區老師像自己的畫一樣很真誠!從教數十年來,您培育了不可計數的油畫人才,也親歷了我國油畫教學由單一的原蘇聯模式向多元模式的轉變。請談一下您對這種轉變的看法。區礎堅:您說得對!客觀地講,油畫教學由過去原蘇聯教學的單一模式向現在多元模式轉變,肯定是一大進步。我們就是原蘇聯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畫家,學到一些比較紮實的東西,後來接觸到印象主義,再後來在國外接觸到更多的流派和風格後,才知道油畫原來可以這樣畫,也可以那樣畫——我這是針對架上繪畫說的,因為架上繪畫之外的當代藝術的表現形式,比如裝置藝術、環境藝術、觀念藝術、行為藝術等之多樣就更不用說了。就架上寫實繪畫這一塊,其內涵和樣式就非常豐富,而單一的教學模式顯然是偏隘的。現在資訊比較發達,教學模式多元,年青一代接受能力強,比我們過去聰明,也比我們過去看到的東西豐富得多,更容易激發自身的創造想像力和藝術表現力,這對藝術個性的建立和表現無疑是極好的條件,是值得珍惜的。現在不少年輕人畫得很好,風格多樣,這是多元教學和改革開放的結果。記者:素描對油畫教學來說一直都是基礎,但近年來也有人對其提出質疑,比如陳丹青。您如何看這種質疑?區礎堅:我個人認為素描既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也是油畫基礎訓練有效的手段。但素描不是唯一的基礎,因為基礎是多方面的。如果學寫實油畫不畫素描,我就不懂得如何去教,也很難設想教學效果。我在巴黎、羅馬、柏林、三藩市等美術學院考察過,他們確實已很少畫長期素描,最多只畫一些短期速寫或頭像,不像我們這樣深入。同樣我也沒有看到他們比較像樣的寫實油畫作品,因為他們更強調主觀處理和創造性,這是我們所欠缺的,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只要不妨礙創造性思維的開展,素描就是有用的。

表演之前畫家過分依賴照片容易概念化記者:早在唐代,畫家張璪就提出了「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藝術主張,被歷代國畫家奉為圭臬。其實,寫生這種汲取大自然營養的手段對國畫和油畫來說都是創作的基礎,鮮有人提出懷疑。然而,我發現當今有些油畫家用畫照片替代現場寫生,甚至還把這種觀念帶進課堂。這種做法似乎很危險?區礎堅:其實我們國內最優秀的油畫家,不論老、中、青,他們的寫生能力都很強。廣州美院油畫系歷來有一個很好的風氣,就是老師經常和學生們一起寫生,這對學生是示範,對教師是促進。至於創作中借用照片,現在已是很普遍的做法了,關鍵是照片不能取代寫生。有些畫家創作時照片運用得很好,是因為他們已有較好的寫生基礎。藝術家個人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創作方式,但美院教學全用照片代替寫生,我是不主張的,因為寫生對人物和大自然的觀察、感受和理解,是畫照片無法達到的。同樣,有寫生能力的人參考照片和無寫生能力的人使用照片,一眼就可以看出畫出來的東西的差別。畫家過分依賴照片很容易概念化、程式化,缺乏具有生動性和生命力的東西。

收羊毛記者:請談談以後的藝術創作構想。區礎堅:我現在比任何時候都更想畫畫,希望能畫出些自己滿意的東西。可能的話,我打算畫一批比較有分量的作品,不知能否實現。
推薦閱讀:

教學研究:「長文短教」中的四項原則
教學研究:用語文味教學法教《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淺談古典舞教學中神韻與身韻的結合
武當劍實戰教學1.
BBC中國式教學紀錄片引英媒抨擊

TAG:照片 | 油畫 | 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