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思考者陳思誠
[摘要]人民日報專訪陳思誠,揭秘一個喜歡閱讀和思考的商業片導演。
人民日報1月7日報道 (文/劉陽)和陳思誠通電話的時候,他正在廣州為他執導的新電影《唐人街探案》做宣傳。「我剛從一家影院出來,正在去下一家的路上,咱倆正好聊聊。」為了這部電影,從去年12月10日到今年1月3日,他帶著他的主創團隊跑了將近30個城市。這樣拚命三郎一樣的路演,在國內外的電影圈都並不多見。2015年12月31日,影片首日上映票房破億,目前票房已突破5億元。
這並不是陳思誠作為導演的第一部電影,卻是他只導不演的第一部作品。作為演員的陳思誠早在2001年就出道,但真正讓他為觀眾所熟知卻是因為2006年在電視劇《士兵突擊》里飾演男二號成才。此後,他在《狹路相逢》《小兒難養》等影視劇里塑造了諸多角色。2012年,他自編、自導並主演了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觀劇),兩年後,同樣是他自編、自導並主演的同名電影上映,並在情人節取得了過4億元的票房。在2014年,這樣的成績對於一部成本並不算高的愛情片來說,已經是不小的突破。
從演員到編劇和導演,觀眾認為這是陳思誠的華麗轉身,但在他自己看來,這卻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我從小就喜歡文學,閱讀量非常大,初中就開始寫武俠小說了。我也熱愛電影,應該說我就是那種『瘋子級』的電影愛好者。」聊到這裡,我明白了他的微信昵稱為什麼叫「瘋子」。
「瘋子」談起讓他「發瘋」的文學和電影:「我初中、高中的時候,也就是上世紀80年代,是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黃金時期,那時候出現了賈平凹、莫言、劉恆這樣的優秀作家。而電影是與文學息息相關的,文學的繁榮也帶來了電影藝術的繁榮。」
每個人的少年時代都會在其後漫長的一生投下顯赫的影子,也許正是因為這樣,陳思誠毫不吝嗇地把上世紀80年代稱為「我們那個年代」。與這個對中外文學作品如數家珍的陳思誠相比,那個大銀幕上的他似乎過於帥氣了,以至有些讓人忽視了他的另一面——2003年,中央戲劇學院畢業的他就寫了那一年的畢業大戲;2008年,他還寫過一個與北京奧運會相關的劇本,卻因各種原因而「流產」,讓他至今遺憾。
《唐人街探案》講的是一對少年和大叔的組合在唐人街偵查破案的故事。電影上映後,不少人認為其開創了中國電影的新類型——「喜劇+推理」。對於這樣的判斷,陳思誠是認同的:「中國電影以前沒有推理喜劇,有人甚至認為推理和喜劇這兩種基因是相互排斥的,但我覺得,一方面,中國觀眾渴望笑聲;另一方面,中國當代一直沒有好的偵探形象,說起探案,人們想到的還是狄仁傑和包青天,所以這樣的類型是有市場的。」
這個劇本,陳思誠從2014年8月開始創作。三萬英尺的高空,長途飛行是他的創作旺盛期。直到有一天,他把完成的劇本送到妻子——演員佟麗婭手中。「兩個小時的時間他就拿個小凳坐在書房門口等我。說真的,我本來是想好好地笑話他,可看完後就說了一句話:『這是你寫的?』沒錯,我和你們一樣意想不到。」
他確實讓人意想不到。自帶笑聲的王寶強、青春帥氣的劉昊然、懸疑驚悚的殺人案……正當你以為《唐人街探案》只是一部典型的推理喜劇之時,他卻告訴你,他藏在電影里的思考或許是你未必看見的。「我想表達的意思藏得很深,一宗案件只是故事的表面,其中的內核是《周易》中講的『一陰一陽之謂道』,任何事物都有陰陽兩面,這個世界善惡並存、能量守恆,這是對於人性的探討,是一種處世的態度。」
熱衷於創作的人總是樂於表達的,而支撐創作和表達的無疑是其自覺的思考。這幾年,電影行業湧現出了不少青年導演,但真正對自己的創作有所規劃的卻並不多,陳思誠則是其中之一。
「當然要對自己的創作有規劃,」他說,「比如,我一開始就確定《唐人街探案》會做成一個系列電影,只要觀眾喜歡,大叔和少年組合的探案故事會發生在世界各國的唐人街,這是中國電影的本土英雄形象。就像中國人最愛吃的始終是中國菜一樣,創造中國觀眾喜愛的本土經典人物形象是電影人應盡的職責。所以,我還會一直嘗試不同類型的電影。」
置身於電影創作中的陳思誠已經沒有過去那麼多時間用來閱讀,但他始終沒有放棄閱讀的習慣。「哪怕只是用蹲馬桶、臨睡前的零碎時間讀點雜誌上的文章,也不能放棄閱讀。沒有了閱讀,用什麼來支撐思考呢?」
推薦閱讀:
※今日數據行業日報(2016.09.14)
※七旬老太遭毒打,孫子哭求放過奶奶,父母不聽,豈料次日報應便來
※餐桌文明,我們差在哪兒(視窗)人民日報
※南方日報:兩會不是讓劉翔們來學習的
※陽春三月,與茶有約·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