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不丹國民幸福總值的調研報告(簡版)

[摘要] 鑒於不丹幸福治國理念與經驗的廣受關注和國際影響力,本文作者專程到不丹進行了調研。文章介紹了不丹國民幸福總值(GNH)的源流及其國際影響,GNH指標體系的情況及評價,並對中國的相關研究提出建議。

[關鍵詞] 國民幸福總值(GNH);不丹

從國際發展趨勢看,「幸福」日益成為比GDP更受關注的話題。第65屆聯合國大會(2011年7月)通過了一項由不丹常駐聯合國代表團提交的非約束性決議草案,建議會員國「走全面發展之路」,將「幸福」的概念納入「國家發展指數」的考核中。不丹、日本、英國以及OECD、聯合國等已正式發布幸福指數,作為施政核心或參考。

在我國,民生幸福一直是黨和政府的工作著力點。2006年4月,胡錦濤在美國耶魯大學的演講中提到「要關注人的幸福指數」。「十七大」報告提出將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作為未來中國發展的主要工作之一。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實踐中,截至2013年底,全國將近2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超過100個城市政府將「幸福」作為施政理念,明確提出建設「幸福城市」或將幸福指數納入政績考核體系。

構建「幸福中國」,提升民生福祉,不丹經驗值得借鑒。不丹,曾被譽為亞洲最幸福的國家。近年來,不丹的幸福治國理念與經驗,自2011年被聯合國作為「標杆」予以推廣之後,在國際上日益受到重視。

為了深入了解不丹幸福治國的相關情況,最近,筆者與徐忠良、彭筱軍、馮靜武等一行4人對不丹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調研,近距離的接觸了不丹的普通居民,並與不丹前首相利翁波·肯贊·多吉、不丹GNH(國民幸福總值)委員會秘書長卡瑪·塔斯蒂姆以及不丹國家研究院院長卡瑪·烏拉進行了交流。現將相關情況簡要介紹如下。

一、不丹GNH源流與現狀

不丹官方一般將GNH(國民幸福總值)的思想追溯到17世紀。當時,不丹的最高領導人扎狀·仁坡切通過了一部法典,規定:「若不能為人民創造幸福,政府無存在價值」。

18世紀後期,英國開始侵入不丹。直到1907年,烏顏·旺楚克成為國王,並宣布國王世襲,自此脫離了英國殖民統治,開始了旺楚克家族統治不丹的時代。

1952年,吉美?多吉?旺楚克(1928~1972﹚繼任為第三任國王。上任後,他大興基礎設施建設,如建立高等法院、現代化醫院、推廣現代化機具幫助農民生產、公路修建等,帶領不丹邁向民主化、現代化及平等的國度。1971年,不丹加入聯合國。

1972年,第四任國王吉美·辛格·旺楚克即位。他延續了其父的執政思路,並以推行GNH為施政重點,希望讓人民享有更多的幸福。吉美·辛格·旺楚克曾經在西方接受教育。他發現,西方各國在現代化過程中,伴隨著國民收入的增長,並沒有帶來庶民幸福的同步提升。因此,他提出以GNH取代GNP(但也沒有全盤否定GNP或曰GDP)。

2005年,不丹政府決定創建一套GNH的測算指標,以實現GNH的可操作。這些指標主要服務於判定政府制訂的計劃和政策是否合乎GNH的理念。

於是,從2005年開始,不丹國家研究院(CBS),開始著手研究GNH的指標體系。最終,確定了9個領域(一級指標),即教育、健康、生態、政府治理、時間使用、文化多樣性和彈性、社區活力、內心幸福感、生活水平等。參見表1。

1 不丹「國民幸福總值」(GNH)指標框架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教育

識字率

受教育程度

學識

價值觀

健康

心理健康

自己報告的健康狀況

健康的天數

是否殘疾

生態

生態問題

對環境的責任

野生動物傷害(農村)

城市化問題

政府治理

政府績效

基本權利

服務

政治參與

時間使用

工作

休息

文化多樣性與彈性

本族語言

文化參與

傳統工藝

傳導方式

社區活力

捐贈

社區關係

家庭

安全

內心幸福感

生活滿意度

正面情緒

負面情緒

靈性

生活水平

資產

住房

家庭人均收入

2006年,CBS進行了一次試調查,收回有效問卷350份,問卷數據包括1000多個變數(variables)。這次試點調查主要是服務於下一步調查問卷設計以及政府決策程序確定。

2007年召開的不丹政府圓桌會議上,不丹國家研究院院長卡瑪·烏拉在發言中認為,GNH指標體系可用於:(1)設置一套關於發展的替代框架;(2)給各部門提供引導發展的指示器;(3)在協調目標和GNH篩選工具之中,有效配置資源;(4)測量國民的幸福和福利程度;(5)測度進步程度;(6)發展程度的跨國比較。

2007年12月,CBS執行了首次GNH問卷調查。這次調查,涵蓋了640個變數,包括客觀的,自我報告的,主觀的,以及開放式的問題。由於預算限制,此次調查只面向12個區域,收回950份問卷。在問卷的基礎上,從9個領域(一級指標)進行了深入分析。通過賦予權重,9個指標下分72個二級指標。如果一個人在72個方面都得到滿足,他就可以被判定是幸福的。當然,沒有人會獲得各方面的全部的滿足,於是,分析主要集中在所能享受到的成果狀況。這個指數的主要作用是作為政策和項目篩選的工具,也給研究者提供基礎。

2008年通過的不丹憲法,第9條規定:「國家將創造條件追求GNH」。為了落實這一理念,不丹政府將原來的國家計劃委員會更名為「GNH委員會」。在進行經濟建設的時候,GNH委員會對所有的重要項目都要從是否符合GNH理念的角度進行審查,審查合格才可以實施。

不丹政府通過的第10個五年計劃,將GNH區分為4個支柱(pillars):為了將多維度的GNH「翻譯」為核心客觀指標,不丹提出了GNH的4個支柱,就是:(1)持續而公平的社會經濟發展;(2)環境的保護;(3)文化的保護與發揚;(4)良好的政府治理。早期的4個支柱,是作為9個領域的一部分,後來,則反之。9個指標中,前3個與人類發展指數很近似,包括生活水平(如收入、資產、住房)、健康以及教育。中間的3個指標有點新,即時間使用、政府治理和生態彈性。最後3個指標則很有創新性:心理的福祉(包括總體幸福感,其中又包括情緒上的和精神上的),社區活力,文化的多樣性和彈性。

2010年GNH調查,涵蓋了750個變數。它建立在2007年調查的基礎之上,也重複使用了當時的很多問卷問題。這次增加了文化方面的調查。這次調查,覆蓋了城鎮和鄉村,囊括了全部的20個地區;訪問群體的年齡在15歲到98歲之間;48%為男性,52%為女性;收回有效問卷7142份。

不丹最新的GNH調研,開始於2013年,但截至本文行文時尚未公開結果。

二、不丹GNH的國際影響

近年來,不丹的GNH理念,在國際上博得了不俗的聲望。

2011年7月,在不丹的提議下,第65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一項題為「幸福:走全面發展之路」的決議,建議成員國「走全面發展之路」,將「幸福」的概念納入「國家發展指數」的考核中。

2012年4月初,在不丹的倡議和組織下,聯合國舉行了一場名為「幸福和福祉:定義新的經濟模式」的高級別研討會。得出的結論是,任何有效的政策必須與生態可持續性、公平分配和有效利用資源相配合,並應增進所有生命的福祉和人類的幸福。會議提出的政策建議側重於可持續的生產方式,技術轉讓,在可再生能源、促進健康和終身學習等可持續的基礎領域進行投資,支持小規模生產,累進稅制,創建可持續的福祉賬戶和福祉進展情況綜合衡量尺度,以及與其他國家合作,到2014 年圍繞這些衡量尺度建立全球性共識。新成立的國際專家工作組負責在這些初步的政策建議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全面的系統性政策框架,並就政策措施和監管機制提出建議,從而實際執行新的經濟模式。

就在這次會議上,聯合國首次以「幸福」為題發布了一份報告——《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

2012年6月28日,「聯合國大會確認幸福和福祉是全世界人類生活中的普世目標和願望,具有現實意義,在公共政策目標中對此予以承認具有重要意義」(參見聯合國的新聞通稿),並通過決議宣布每年3月20日為國際幸福日。

2013年1月通過的聯合國第67/697號決議表示,「聯合國各實體指出,僅靠國內總產值增長無法減少貧困和不平等現象,並對不丹的福祉倡議表示歡迎。不丹國際專家工作組今後的工作可與開發署的人類發展辦法、全球可持續發展高級別小組的工作以及聯合國發展集團啟動的系列專題協商和國家協商掛鉤。」「應鼓勵各國政府...... 進行推動,以使不丹國際專家工作組未來的工作與以下方面聯繫起來,即秘書長現有倡議、開發署人類發展指數、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後續機制以及相關領域學術和民間社會的舉措」

2014年,不丹計劃邀請全球領導人出席一屆會議,會議旨在打造一個建立在國民幸福總值理念上的新體系,來與GDP為核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Agreement)相抗衡。(據美國《華爾街日報》2013年 12月 23日)

三、不丹GNH指標體系評析

(一)不丹幸福指標體系的特點

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發布的相關指標相比,不丹的9個一級指標中,前3個與人類發展指數很近似,包括生活水平(如收入、資產、住房),健康以及教育。中間的3個指標(即時間使用、政府治理和生態彈性)比較有新意,現在為多數幸福指數研究所採用。最後3個指標很有不丹特色:心理的福祉(包括總體幸福感,包括情緒上的和精神上的),社區活力,文化的多樣性和彈性。

(二)測算幸福指數,宜堅持主觀指標和客觀指標相結合

一般認為,幸福是主觀感受。但是單純的問卷是難以測算出來的。比如,中國中央電視台曾經做過一個節目,問老百姓:「你幸福嗎?」這個問題是沒法回答、也是沒有合理答案的。

不丹CBS院長卡瑪·烏拉告訴筆者,幸福更多的是主觀感受,但就測算而言,客觀的指標更加重要。斯蒂格利茨、森等學者為法國政府設計幸福指標體系之時也公開表示:客觀指標與主觀指標一樣重要。

(三)指標體系宜動態調整

不同的發展階段,政府施政測測重點不同;同時,國際學術研究也不斷創新。不丹不僅考慮實踐的要求,也不斷開展對外的學術交流,並不斷調整GNH指標體系(9個一級指標大體不變,二三級指標處於變動之中)。2005年,不丹GNH指標體系中的第三級指標有1000多個,2008年減少到72個,2010年則變成124個。

(四)需要有專門的運行機構

若無專門機構專職執行,幸福指標體系可能會淪為紙面材料。

不丹GNH指標體系的研究、調查與分析工作,由CBS牽頭,問卷調查由不丹統計局實施。但是,在政府的決策體系中,GNH的核心作用,則是通過GNH委員會發揮的。這個委員會的前身是不丹計劃委員會。GNH委員會的主任為不丹總理,15個政府部門為其組成單位。國家的計劃和決策,必須經過此委員會的是否影響幸福的評估,地方政府的計劃和決策也須經由幸福評估。例如,某項工程的上馬,必須經過GNH委員會的評估,看其是否影響國民的幸福,如果具有負面影響,這項決策將被駁回。

四、對中國的兩點建議

不丹的幸福治國理念,已經獲得廣泛的國際影響,也將成為未來發展理念的引導者之一。為了應對這一新的挑戰,建議中國加快幸福相關研究工作,博得國際競爭的更多話語權。

(一)建議成立專門的機構,從事幸福指數研究工作

據初步了解,目前中國的研究機構和大學,缺少專門的幸福指數研究機構,多數幸福研究的成員屬於兼職,不利於研究工作的持續進行(沒有穩定而專職的團隊,人員不斷變動,必然導致研究思路多變,研究質量不統一,研究成果的應用和推廣難)。建議成立專門的研究機構(如「幸福與幸福指數研究所」),具體開展這項工作,並大力開展國際交流。

(二)建議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緊跟國際前沿

從國際上看,不僅聯合國、OECD開始著手改變發展衡量指標體系,日本、法國、英國等國家近幾年也開始發布幸福指數。

建議中國的幸福相關研究機構,一方面緊跟國際形勢,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相關幸福指標體系,另一方面加強國際交流,擴大影響力。特別是我國政府,應當順應潮流,及時提出自己的國民幸福總值或幸福指數概念,並作為完善GDP的重要指標,積極響應國際發展觀轉變的潮流;同時,提出新的發展思路,在國際上爭取更大的話語權。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新聞網,2011年7月22日:《聯大通過決議建議將「幸福」概念納入國家發展指數考核》。http://www.un.org/chinese/News/fullstorynews.asp?newsID=15969

2.聯合國大會第A67/697號決議, 2013:《幸福:走全面發展之路——秘書長的說明》,1月16日。

3. Dasho Karma Ura and Dorji Penjore(2013):"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PRACTICE AND MEASUREMENT",The Centre for Bhutan Studies.

4.劉正山:《主觀幸福感測度的困境與範式創新》,清華大學博士後研究報告,2014年6月。

5.劉正山:《幸福與幸福指數:理論構建與計量分析》,上海遠東出版社,2014年5月。

  • 0
    推薦閱讀:

    溫家寶在北京調研-把發展學前教育擺到重要位置
    郭金龍到通州調研 強調高標準建設行政副中心
    治安管理處罰與刑罰協調研究
    奶業發展系列調研之一
    如何寫一篇有價值的產品調研

    TAG:幸福 | 國民 | 不丹 | 報告 | 調研報告 | 調研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