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地長城與國防:建立空前統一而強大地國防

   秦始皇東滅六國、北擊匈奴、南平百越,為了維護和鞏固其空前統一的封建帝國,陸續採取了一系列國防建設和邊防守備的重大戰略措施。諸如大規模修建萬里長城,在內地和邊防開築馳道、直道、新道、五尺道,建立全國性的糧食戰略儲備體系,以及派重兵屯戍邊疆和徙民實邊等等,都是秦代國防事業中的犖犖大端。從此,在我國歷史上建立起空前統一而強大的國防。        一、長城的出現和萬里長城的修建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戰爭的頻繁、激烈和規模的不斷擴大,軍事築城技術廣泛發展起來。各諸侯國為了防禦鄰國的突然襲擊,常常在自己的邊境上修築一些關、塞、亭、障等守備設施,後來又進一步把關、塞、亭、障用城牆連接起來,或把大河堤防加以擴建,便出現了所謂長城。我國歷史上出現最早的長城是楚國的方城,約建於公元前7世紀,位於今湖北竹山至今河南泌陽一帶。到戰國初期和中期,隨著兼并戰爭的加劇,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各主要諸侯國都紛紛築起互防長城。今山東境內,有齊國修築的西起平陰(今平陰東北)東連琅邪(今膠南南)海濱的長城。今陝西東部,有秦國沿洛水西岸修築的「塹洛」長城;有魏國沿洛水東岸修築的河西長城。今河南中部,有魏國修築的河外長城;有鄭、韓兩國相繼修築的鄭韓長城。今河北境內,有燕國沿易水北岸修築的易水長城;有趙國在今臨漳、磁縣一帶修築的漳滏長城;還有中山國在今河北、山西交界一帶修築的中山長城。除這些內地諸侯互防長城外,在戰國中後期,由於匈奴、東胡、林胡、樓煩等游牧部族的日益強大和南下,秦、趙、燕三國都修築了規模頗為巨大的邊地長城。其中,秦國的邊地長城建於昭王滅義渠之後,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沿洮水東岸北上至狄道(今甘肅臨洮),轉向東南至今甘肅渭源,向東北越六盤山,經今寧夏固原、甘肅環縣、陝西吳旗,至今陝西安塞境內分為兩支:一支向東,經今綏德北上,止於秦的上郡治所膚施(今陝西榆林東南);一支向東北,經今陝西橫山、榆林、神木,達於今內蒙古托克托縣十二連城附近黃河岸邊。趙國的邊地長城建於武靈王破林胡之後,築有陰山南北兩道長城:陰山南長城,西起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經今包頭市北沿烏拉山下及大青山南坂而東,經今呼和浩特市北,東至今卓資;陰山北長城,西起高闕(今內蒙古杭錦後旗東北),由今烏加河以北向東,直達呼和浩特市西北。燕國的邊地長城建於秦開破東胡之後,西起今河北懷安西北,向東北至今內蒙古正藍旗西南,再向東經今河北圍場、內蒙古赤峰市南、遼寧阜新市北、開原縣東南,轉而南下,達於(氵貝)水(今朝鮮清川江)入海處。這就是秦統一前內地長城及邊地長城的分布概況。        秦始皇統一中原後,一方面下令「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以利國家的統一,從而全部拆毀了內地的諸侯互防長城。另一方面,出於抵抗匈奴、加強國防的需要,不僅沒有拆毀邊地長城,而且在上述秦、趙、燕王國邊地長城的基礎上,進一步大規模地加以修葺、連接和增築,遂出現了我國歷史上聞名古今中外的秦代萬里長城。        秦代萬里長城的修建,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共12年之久。第一階段,由秦始皇二十六年至三十二年(前221——前215年)。這時剛剛平滅六國,國內正緊張地進行一系列改革和推行鞏固統一的各項措施,對匈奴採取的是戰略防禦方針。在這一階段中,為了確保邊境的安全和為下一步對匈奴實施戰略反擊做準備,重點維修了原秦、趙、燕三國的邊地長城,並新築若干部分,以使其互相連接。《史記·秦始皇本紀》二十六年載:「地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這段史料既指出了秦初的邊界,也指出了秦初長城的走向、維修與新築的段落和開始修建長城的時間。自戰國中後期起,中原各諸侯國與北方游牧族相鄰,無不築長城以為界,邊界所至之處,亦即長城所建之處。秦代更是如此。所謂「並陰山至遼東」,正如唐人張守節《正義》所云:「從河傍陰山,東至遼東,築長城為北界。」也就是說,秦滅六國的當年即開始了維修和新築長城的工程,這裡維修的是原趙國的陰山南長城(陰山北長城此時尚為匈奴所控制)和燕國的邊地長城,並新築二者之間的段落,使其互相連接。所謂「北據河北塞」,指的是原秦國邊地長城的東端和趙國陰山南長城西端之間的一段黃河,這一段從前無人築城,現在通過築城立塞,從而把秦、趙長城連接起來。所謂「西亞臨洮、羌中」,就是指在維修原秦國邊地長城的基礎上,進一步將其延伸到羌中。羌中指的是羌人聚居地,遍於今青海湖以東各處,這裡所指為今甘肅永靖、蘭州一帶,亦即新築自狄道沿洮水向西北與黃河相連的長城。所謂「東至海暨朝鮮」,就是指秦界東臨大海,其東北邊境把原燕國的邊地長城加以延伸,直到秦代遼東郡的東南端3。這就是秦初第一階段維修和新築長城的全部工程。過去,人們往往認為秦代修建萬里長城開始的時間是秦始皇三十三年4,即蒙恬擊敗匈奴、收復河南地以後,或認為開始於秦始皇三十年。上述史料表明開始的時間是秦始皇二十六年,而且《史記·蒙恬列傳》說:「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為秦將,攻齊,大破之,拜為內史。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秋,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江東,延袤萬餘里。於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暴師於外十餘年,居上郡。」這段記載表明,修建萬里長城的工作是在蒙恬的主持領導下進行的,蒙恬為了擊匈奴、築長城,前後共「暴師於外十餘年」。而蒙恬開始擊匈奴的時間是秦始皇三十二年,到秦始皇三十七年蒙恬被秦二世賜死,首尾不過6年,是遠不足「十餘年」的。事實是,蒙恬自秦始皇二十六年破齊之後,遂即開始率兵屯邊、防禦匈奴,兼築長城,經過長期準備,而後才出兵反擊匈奴,擊敗匈奴後又進一步修築長城,所以才「暴師於外十餘年」。但是,由於第一階段的重點任務是維修舊長城,新築部分不多,工程量不大,主要是由蒙恬所率部隊和沿邊郡縣軍民完成的,沒有大規模動員全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因而史書上對這段情況的反映比較少。   第二階段,自秦始皇三十三年至三十七年(前214——前210年)。這時形勢已發生巨大變化,秦始皇鞏固內部的工作已經完成,邊地長城的修繕已基本結束,邊防已經鞏固,對匈奴作戰的各項準備皆已就緒,已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並取得重大勝利。秦始皇三十二年,蒙恬大敗匈奴軍,一舉收復河南;次年又渡過黃河,攻佔高闕,控制了陽山、北假一帶,從而使秦代的邊境向北推進很遠。為了鞏固新佔領的地區,於是開始第二階段修建長城的工作。第二階段的任務共有兩項。一是「自榆中(今甘肅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四)十四縣,城河上為塞」。也就是從今天的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一帶開始,同第一階段由狄道沿洮水向西北延伸的長城相連,沿黃河而東,直到與陰山相連,即與原趙國陰山南長城的西端相連,並在沿河岸邊修建44座城塞,建立44縣,從而加強沿河的防禦,二是在高闕、陽山、北假一帶「築亭障以逐戎人」。也就是重新修復趙武靈王時所建的陰山北長城,並自高闕向西南延伸很長一段,直至與當時的流沙(今巴丹吉林沙漠、滕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的總稱)連接;向東與原趙國陰山南長城會合後,於今內蒙卓資一帶轉向東北,逶迤於今內蒙商都縣北、化德縣南、河北康保縣南,在今內蒙太僕寺旗一帶與原燕國的長城相連。這兩項任務都是以新築為主,包括修復趙武靈王的陰山北長城,由於匈奴的長期破壞,亦和新築相仿。加之地形複雜,多行於崇山峻岭之中,因而任務十分艱巨,僅靠蒙恬所率部隊和沿邊郡縣的軍民是難以完成的,遂大規模地動用了內地的人力和物力。《淮南子·人間訓》說:「秦皇挾錄圖,見其傳曰:『亡秦者胡也。』因發卒五十萬,使蒙公、楊翁子將,築修城,西屬流沙,北擊遼水,東結朝鮮,中國內郡挽車而餉之。」司馬遷曾親身遊歷秦代長城,他在《史記·蒙恬列傳》的結語中說;「吾?m北邊,自直道歸,行觀蒙恬為秦築長城亭障,塹山堙谷,通直道,固輕百姓力矣。」《水經·河水注》中引楊泉《物理論》說:「始皇使蒙恬築長城,死者相屬,民歌曰:『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J,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掌柱』」。據估算,當時投入築長城的部隊約50萬,民夫約50萬,總人力不下100萬。由此可知,秦代勞動人民為了修建萬里長城,不知付出多少犧牲和巨大的代價!        二、萬里長城的結構和布局        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城牆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一般修建在險峻的山樑嶺脊之上或大河深谷之側,以便「因地形,用制險塞」;只有草原、荒漠、川曠無險之處,才平地起城。築城的基本方法是夯築,如今甘肅臨洮長城坡的秦長城遺址,即為夯築而成。長城坡在臨洮東約50里,兩山夾峙,形勢險隘,秦長城即跨於兩面高山之上,可謂險上立險。半坡上有一個巨大的豁口,俗稱長城口。長城口實為古代關隘,從其南惻倒塌的斷面看,最下一層為生土,高約l.5米;生土之上為壓實的黃土,厚約3米,進深殘存約10米;黃土之上築有夯土層的城牆,牆高殘存約2米,寬約3.5米,夯土層厚6、7、10厘米不等;其結構與南北兩側的長城城牆相同,並彼此相連。在長城口南北兩側的長城,各保存約200米,其延伸部分已難以辨識。與長城口相連的長城斷面,呈一梯形,高約2.5米,上寬約2米,基寬約3.6米,夯土為黃色粘土並夾有碎石。從斷面看到的長城城牆,上部已裂塌成尖堆狀,現存高約2.8米,下寬約2.9米,夯土層厚6至9厘米,夯窩不甚規則,直徑一般3——4厘米,屬於早期的夯築辦法。從側面遠望,長城立於山樑之上,若斷若續,有如長龍起伏。由此可以想見當年秦代長城的雄姿。        與長城城牆相結合的是沿邊的大量城、障。所謂「城」,本指都邑四周用作防禦的城垣,裡面的稱城,外面的稱郭,即《管子·度地》中所說的「內為之城,城外為之郭」。而這裡與長城緊密相連的城,是指在長城沿線所修築的軍事要塞,主要用以駐軍,也用於住民,以利軍民結合,共同守衛邊防,開發邊疆。如秦始皇三十三年命蒙恬「城河上為塞」,並設置44縣,就是在沿黃河築長城的同時,在各要害處築了許多城塞,以加強對重點地段的控制和防禦。又如在今河北圍場境內的秦漢長城遺址旁邊,發現許多與長城緊密相連的小城,城的面積不大,城與城之間相距數十里不等,也有的小城建在長城內外的縱深方向,這些城都是用來加強重點地段防禦的。所謂「障」,即邊塞險要處用作防禦的城堡。顏師古在《漢書·武帝紀》中解釋說:「漢制,每塞要處,別築為城,置入鎮守,謂之候城,此即障也。」秦制亦當如此,秦始皇三十三年命蒙恬在陽山、北假中「築亭障以逐戎人」,就是在修建長城的同時修建大量障塞的明證。障與城的區別在於大小不一和作用不同:城比障大,既駐軍又住民,用來加強重點地段的防禦;障比城小,只住官兵,不住居民,用來加強險要之處的扼守。城和障都是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了這兩項設施,長城的防禦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和加強。    秦代萬里長城在上述結構體系的基礎上,其總體布局具有鮮明的戰略特點,即根據敵情和地形的不同,在西北段、北段和東北段分別建立不同縱深和不同層次的防禦體系。秦代建都咸陽,關中地區為其根本,自立國以來就曾長期同戎人在關中苦戰;匈奴佔領河南地區時,對關中的威脅尤為直接而嚴重。因此,秦代特別重視西北邊防的安全,蒙恬出擊匈奴的主要方向在這裡,修建萬里長城的主要工程也在這裡,而萬里長城在西北段的布局,則由三道邊防線構成多層次的縱深體系。第一道邊防線即秦昭王時所建的長城,西起臨洮東至今內蒙托克託附近的黃河之濱,這是秦初的西北外邊,蒙恬曾著重加以維修,後因邊境的開拓,遂轉為內邊。第二道邊防線即西起狄道、榆中東至秦昭王長城東端的長城,此為蒙恬所新築,以河為守,以堤為城,沿河修築大量要塞並建44縣,從而屏蔽北地、隴西、九原三郡,這是秦代西北最重要的一道防線。第三道邊防線,即蒙恬在高闕、陽山、北假一帶所築亭障、修復趙武靈王陰山北長城並與燕長城相連,這是秦代最北、最長的一道長城,該長城的西段即構成秦代西北的外邊,成為西北第三道防線,用以掩護河南地區和沿河所置列塞。由此可知,秦代萬里長城西北段的布局,共有三道防線,縱深達七八百里,從而有效地解除了匈奴對關中的威脅,鞏固了關中的安全。除西北段外,萬里長城在北段和東北段的布局,則隨著匈奴勢力的逐漸減弱,分別由二道邊防線和一道邊防線所構成。北段的二道邊防線,即由蒙恬所繕修的趙武靈王陰山南長城和陰山北長城。前者為秦初北境的外邊,曾有效地制止了匈奴的南下,後轉為內邊;後者是秦代北境的外邊,將匈奴阻隔在陰山以北,進一步鞏固了中原地區的安全。東北段的一道邊防線,即由蒙恬所維修的燕長城,主要防禦對象是東胡,而東胡不像匈奴那樣強大,因此沒有建築多道防禦體系,這就是秦代萬里長城在戰略上的總體布局。        三、萬里長城的作用和意義        秦代之所以大修萬里長城,並不是因為國力虛弱、秦軍怯戰、故不過匈奴的強大,而是由於古代中原農業經濟民族同北方游牧經濟民族的矛盾特殊性所致。農業生產需要和平、統一、安定的環境,以利耕耘收穫,發展經濟和文化。而游牧民族則逐水草而居,飄忽無定,處於向奴隸制轉化階段的匈奴,其統治集團富有侵擾性和掠奪性。中原以大軍出擊,匈奴則遠走他遁;大軍一撤,擾掠如故。正如漢人晁錯所云:「胡人食肉飲酪,衣皮毛,非有城郭田宅之歸居,如飛鳥走獸於廣野,美草甘水則止,草盡水竭則移。以是觀之,往來轉徙,時至時去,此胡人之生業,而中國之所以離南畝也。今使胡人數處轉牧行獵於塞下,或當燕代,或當上郡、北地、隴西,以候備塞之卒,卒少則入。陛下不救則邊民絕望而有降敵之心。救之,少發則不足,多發遠縣纔至,則胡又去矣。聚而不罷,為費甚大;罷之,則胡復入。如此連年,則中國貧苦而民不安矣」。這就是自戰國中期以來秦、趙、燕大修邊地長城的根本原因。        秦始皇深知自己軍事力量強大,能夠東滅六國,南平百越,「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可一舉擊敗匈奴。但是,擊敗匈奴卻不能征服匈奴和佔有匈奴,無法改變其生活條件、環境和習性,也無法根除其飄忽無定、出沒無常的侵擾之患。正是從一勞永逸的百年大計出發,秦始皇才決定對匈奴採取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一方面從軍事上給匈奴以嚴厲的打擊,一方面大修萬里長城,確保邊防的鞏固和國家的安全。從秦代的歷史看,萬里長城的作用和意義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化短為長,鞏固邊防。秦軍同匈奴軍相比,組織嚴密,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車、步、騎配合協同,長於大規模集團作戰,但靈活性和機動性差,受地形條件的限制較多,短於翻山越嶺、長途奔襲、分散作戰,後勤保障亦十分困難。匈奴軍同秦軍相比則恰恰相反,沒有嚴格的組織、訓練,武器裝備比較簡單而落後,也沒有多兵種的配合,但人人習於騎射,勇於戰鬥,長於賓士突襲,「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因而能靈活機動,出沒無常,分散作戰,無須後勤保障。而短於攻城克堅,則是其一大弱點。正因為秦代邊防有萬里長城作屏障,使匈奴騎兵的活動受到限制,化長為短,難以輕易地出入邊塞;而秦軍則化短為長,守御有餘。故終秦之世,未聞有匈奴犯境之大害,這和萬里長城的作用是分不開的。        二是保障進攻,鞏固勝利。蒙恬之所以能夠順利地擊敗匈奴,這固然要歸因於秦軍的強大和作戰指導的正確,但和他第一階段認真維修長城是密切相關的。秦匈邊界長至萬里,倘無長城屏蔽,秦軍處處分兵守衛,就難以集中兵力發動戰略進攻;即使能發動進攻,匈奴也可以退此進彼,到處周旋和擾亂。正因為長城有效地鞏固了邊防,保障了秦軍側翼的安全,蒙恬才得以集中數十萬大軍,在主要戰略方向上發動猛烈進攻,迅速取得勝利,一舉收復河南,奪得陰山,給了匈奴以很大的打擊。匈奴一則由於軍事上吃了敗仗,二則由於秦邊處處有長城掩護,無隙可乘,遂被迫退往陰山以北。蒙恬取得軍事上的勝利,進而又第二階段大修長城,因而鞏固了自己的勝利。由此可見,萬里長城不僅是防禦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進攻、鞏固勝利的重要手段。        三是促進邊境地區的開發和建設。萬里長城不僅保護了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免遭匈奴之破壞,而且對邊境地區的開發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秦代在長城沿線設置隴西、北地、上郡、九原、雲中、雁門、代郡、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等12郡,有些郡的轄境遠出長城之外。這些地區在長城的庇護之下,人民得以安居樂業,土地得到開發,農業生產得到發展。特別是河南地區和黃河沿岸,經秦始皇大批移民和設置44縣之後,很快成為新的經濟繁榮地區。        自秦代以後,萬里長城為許多封建王朝的統治者所繼承,經過2000多年的不斷修繕和擴築,規模越來越宏偉壯觀,是我國軍事築城史上的奇蹟之一,至今仍引為中華民族的驕傲。
推薦閱讀:

居庸關長城之
預計上半年發布 長城新款M2內飾圖片曝光
「國師」張藝謀的《長城》長了一副撲街相
我在《長城》劇組待了一年半,一隻饕餮都沒見過
普通郵票長城極限片欣賞

TAG:長城 | 國防 | 強大 | 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