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宗教和我們

信仰、宗教和我們

前言

信仰、宗教是一個巨大的話題。從人類發展的縱向說,它伴隨人類的一生,從原始到未來。從人類發展的橫向說,它又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久違信仰和宗教的今天的中國,更是感覺一頭霧水,說不清,理還亂。

因此要在短短的一個小時里,完成這麼大的題目,就只能畫龍點睛式地對信仰、宗教進行一個骨架式的梳理。以便大家能有一個基於真實基礎上的參照。

一、來源、名稱概念和歸類

什麼是信仰?個體 精神人性 修養 品質 抽象信徒。。。。。

什麼是宗教?群體 組織儀式 教規 祭奠 實體教徒。。。。。

信仰、宗教只和人有關係。而人是精神和物質肉體的結合物。顯然,抽象的信仰和由信

仰產生的實體的宗教:

第一屬於人的精神領域(信仰)

第二才涉及社會領域(宗教)

圍繞信仰和宗教,人類歷史有這樣的一些主要相關辭彙。

圖騰===拜物===拜偶===(信仰、理想)==(宗教、主義);它們之間是一個漸進關係。發展軌跡是:個體信仰===群體宗教;個體理想===群體主義

(氣功、特異功能、與宗教)

人隨時都在抉擇。而抉擇的依據、標準是什麼?價值觀。所以,人離不開判斷所需要的行為準則或行為標準。依據有理想和信仰兩種

人有身、心、靈三部分組成。因此,人有三個我。

身: 物質肉體的我 理想。。。。。

心: 心之生命的我 生死。。。。。

靈, 精神靈魂的我 信仰。。。。。

理想==價值觀==行為準則階段性 變化性 可實現性系統內在性 無敬畏它律

信仰==價值觀==行為準則長久性 永恆性 期望性跨越系統性 敬畏自律

理想==物質 世俗出發從下、從眼前、從實景看世界

信仰==精神 神性基點從上往下看世界

人意識的軌跡:自我意識==思想==理想(無神論)==信仰(有神論)

無神論思想:理想===主義

無神論社會:物質至上==現實主義==功利主義==相互掠奪(包括對自然)

有神論思想:信仰===宗教

有神論社會:精神主導==道德至上===法制社會===各自獨立(互不傷害)

二、歸於個體縱向的信仰(人性、修養、品質、歸屬)

個體自身: 來====去 本源==歸屬 價值觀===行為標準 反映人性

社會體現:人性===修養===品質===道德

群體行為:獨立==法制 敬拜==享受生活==修鍊肉身

三、歸於群體橫向的宗教(道德、文化、制度、經濟、)

個體關係:價值觀體現的社會行為的共性的提煉

社會體現:價值觀共性==行為準則==習慣==道德底線==法律(律法)

習慣==道德 ==文化 + 經濟==制度

制度==價值觀 + 文化 + 經濟

四、不同信仰、宗教作用於個體、社會的定位關係

信徒和教徒的區別

信徒:個體 神性獨立 悟性 指導生活

教徒:群體 俗性效仿 感性 習慣生活

真正(不走偏)的宗教:是信徒組成的。教堂的任務除了傳播信仰外,更重要的是把教徒變為信徒。而現實的宗教,往往是以教徒數量多寡為主。本質上是把神性轉變為世俗心。這就是中外歷代宗教墮落和敗壞的原因。典型的歐洲中世紀,以及宗教之間爆發的戰爭等,都屬於此列。

宗教發源於個體的信仰。因此,產生諸多不同類型的宗教。但都是對人類和宇宙的不同

角度或方位的認識。

宗教的分類:佛(修肉身)(包括FLG)、道(修性命)、基督(修社會)(天主教、穆斯林、東正教)

佛、道的出世,歸於個人修行、修鍊。因此,對社會整體的系統性的貢獻(不屬於重點)。

基督的入世,世俗中的修行。因此,積极參与社會事務。(重點關注世俗現實世界==發明創造)

正教和邪教:人的來去,符合人性,不對人和物刻意造成傷害。

政教不能合一:教=精神(道德、社會底線); 政=世俗物質肉體(吃住行)

五、中國傳統的信仰歷程以及亞洲信仰與社會變革

從傳說開始:各民族有類似的神話故事

陰陽易悟道:古人對宇宙世界認識的濃縮

皇帝奪神權天子之位(政教合一,以政代教),重實際物質,輕精神探究

儒家拜祖宗取代信仰,氏族家文化(祠堂)取代宗教

亞洲社會:

基本停留在拜物教階段,屬於以物質利益為主導,缺乏神性的效仿性「信仰」,容易成為教徒,

而不是信徒的境地。

亞洲宗教:還沒有完全脫離物質意識的束縛,即多為謀求世俗利益而信教。因此,很容

易走極端,最常見的是無不落入拜文字教的境地(包括各類教徒)。屬於以世俗為中心的「信仰」。

歐洲宗教:以神性為主,是從神的角度往下看待現實世界,主導現實生活。

現代文明,是以科技為主導的,屬於個體發明創造基礎上的社會行為體現。因此,積極入世而

推崇個體獨立的信仰,一定會成為未來社會的主流。

六、未來世界各宗教的走向與和平文化

全球一體化無可避免性:

一體化的前提是實體距離

一體化的基礎是各類標準

一體化的社會準則是互不傷害

價值觀的變動性:

信仰的個體性,導致世俗人之間不可能完全意識吻合。人的多樣性,生活環境的不同性,成長

階段的發育不同性,都導致價值觀的變動性。

和平文化的必然性:

從個體人價值觀的變動性,可以看到,世俗社會的穩定,不可能靠單一信仰或宗教來完成,而需要就世俗問題,從中提煉共性,才能達到互不傷害而和平相處的

從宇宙宏觀的系統角度看,我們人類都歸屬為一個節點。因此,地球上的人類所產生的對自身

認識的不同信仰和宗教,就如同是不同的登山之路。

登山之路,相互之間沒有好壞,高低貴賤之別,只有登山者自身條件和期望之分。所以,各信仰、宗教之間,不應該相互否認。有的只是同一條(同一宗教)路上,相互的精進(同修之間各自深入的修鍊或修行)。

所以,建立在同一個造物主(各類名稱的理性歸納)下,以個體獨立而互不傷害全球性「和平文化」一定會呼之欲出。

和平文化的介紹

和平文化是應時代的要求,在基於對人類和社會發展幾乎所有方面的研究上,歸納總結出的一個為了徹底解決世俗人與造物主神,以及人與人之社會關係方面的基本行為準則。稱之為《和平文化綱要》。

這個《和平文化綱要》,是基於人身、心、靈三個方面的縱向,倡導:反思、懺悔、禱告的自我修養。

人與人關係的社會層面上,倡導:平等、博愛、法制。

這個《綱要》的實施,可以當成現實社會精神層面上的「各取所需」。讓各類信仰、宗教,都能獲得各自相安的必要環境,更是為各類信仰者,建立完成信仰而分別成聖的基礎。

七、小結

理想和信仰 主義和宗教

個體和群體 信徒和教徒

開悟堂:恍然大悟(錢浩成)

2015年9月1日於北京


推薦閱讀:

飛機上的素食女孩
相比起基督教在歐洲的日漸衰落,為什麼伊斯蘭教在全球(包括歐洲)的影響不減反增?
在信仰與學術之間
為什麼同樣是有宗教信仰的人,穆斯林人就不會有像信奉佛教或者基督教的人那樣溫和?

TAG:信仰 | 宗教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