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痛風方 (汪履秋)
加減痛風方 (汪履秋)
[組成] 生麻黃10克川桂枝10克制蒼朮10克熟附片10克 防風10克 防己10克威靈仙10克雞血藤15克全蠍3克露蜂房15克雷公藤15克 [功能] 祛風宣濕,化痰消瘀。 [主治] 風濕頑痹。症見手指、足趾關節腫脹疼痛,甚則強硬變形,屈伸不利,或伴四肢關節腫痛,舌淡苔薄微膩,脈象細弦帶澀。 [用法] 水煎,每日1劑,每劑煎服2次,首次煎煮時間不少於45分鐘。 (方解] 風濕頑痹主要隸屬於西醫學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古代亦稱為「歷節病」、「痛風」等。本病的病因主要是外感風寒濕邪,病久邪氣痹阻絡脈,氣血津液運行受阻,或因久痹正虛,推動無力,氣血津液運行遲澀,形成痰濁與瘀血。因此,風濕痰瘀痹阻絡脈實乃本病之病理關鍵。針對這一病理特點,治療則應採取祛風、宣濕、化痰、消瘀的方法。朱丹溪「上中下通風痛風方」熔此四法於一爐,對本病甚為合拍。汪氏以該方為基礎9結合臨床經驗,自擬加減痛風方。方中麻黃髮散風寒,蒼朮苦溫燥濕,附子溫經散寒,防風祛風勝濕;桂枝祛在上之風,防已除在下之濕;威靈仙通行二十經脈,祛風通絡;南星化痰燥濕、桃仁活血消瘀,雞血藤活血又養血,兼制他葯溫燥太過;全蠍、露蜂房搜風剔絡,雷公藤祛風解毒。綜觀全方,君臣佐使,配合得當,既能散風邪於上,又能滲濕邪於下,還可散寒通絡,化痰消瘀。 [加減] 寒邪偏盛,關節劇痛,形寒怕冷者加用制川、草烏等大辛大熱之品以祛內在之沉寒痼冷;熱邪偏盛,局部紅腫,捫之灼熱者加用右膏、知母、虎杖、忍冬藤等寒涼之味以清絡中之熱。風勝遊走合白芷、羌活;濕盛漫腫加苡仁、大腹皮;肢體腫脹者加入枳殼、川1朴等理氣宣痹;久痹正虛者參入歸、芪或地黃之類以補氣血、養腎補腎。此外,還應根據病變部位配合引經葯,如上肢重用桂枝,加片薑黃;下肢加木瓜、川牛膝、鑽地風;周身關節疼痛加千年健、伸筋草、絡石藤等。 [按語] 本方是汪氏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基本方,曾以本方為主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50例,結果臨床治癒1例,顯效22 例,好轉2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4%。39例類風濕因子陽性者,有14例轉陰,轉陰率35.9%。 [典型病例] 陳某,女,51歲,1982年12 El入院。 肢體關節酸痛1年,加劇1周。入院時手指關節腫脹疼痛,晨起僵硬,兩膝、踝關節明顯腫脹,關節局部怕冷,苔薄白,脈弦緊。查血沉73毫米/d,時,類風濕因子陽性。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辨證屬寒濕久伏,痰瘀痹阻,絡脈失和。治擬散寒除濕,化痰祛瘀,通絡止痛。服本方10劑,疼痛緩解,腫脹減輕。續服50餘劑,關節腫痛基本消失,肢體活動如常,血沉降至15毫米/1小時,類風濕因子轉陰,臨床近期治癒出院。
推薦閱讀:
※消除痛風石的3個好辦法(轉載)
※第八課:中醫如何調理和治療痛風/高尿酸血症?
※痛風為什麼要吃小蘇打
※痛風講堂 | 被痛風發作折磨得痛苦不堪?小心這誘發痛風發作的12個坑!
※痛風飲普洱茶的注意事項
TAG:痛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