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金牌論」和「反金牌論」都是謬論
如果說里約奧運會國人有什麼新收穫的話,那無疑是「快樂奧運」了。以「洪荒之力」成名的傅園慧是代表人物,她拼盡全力獲得銅牌,卻也創造了該項目中國隊史。她之所以得到一致好評,是因為她看淡成績,使出全力,享受比賽。本屆奧運會,國人對奧運精神有了新解,金牌不再是唯一。可是對競技體育來說,排名永遠需要,也永遠重要。而爭金牌更是所有參賽選手的期盼,絕不相信選手們參加奧運會都是「玩兒」來了。無論苦練多年的奧運選手,還是廣大公眾,金牌仍是光榮與夢想的「真金白銀」。雖然失金後的「樂觀」寫在一些選手們的臉上,但「沮喪」卻也藏在了運動員和民眾的心裡。 傅園慧之所以備受追捧,除了她的表情包和淡定心,更重要的是她已盡心儘力,她在備戰奧運之前把自己「練廢了」的故事可能少有人關注。而某些聲稱自己「享受奧運」的選手,他們表面上的輕鬆根本掩蓋不住未獲金牌的痛苦。「不在乎金牌」只是因為沒有實力獲得金牌的借口罷了。試想,如果本屆奧運會中國金牌總數最終位列第十或是位列第五,民眾能滿意嗎?體育局會滿意嗎?尤其對那些沒有儘力的選手,他們有什麼臉面在大眾面前談「滿意」和「開心」?說寬容,是對那些平時認真訓練、賽場奮力拚搏的選手而言,而對那些訓練中偷奸耍滑、賽場上缺乏拼搏精神的選手,我們憑什麼要寬容? 眾所周知,我國的體育體制是圍繞著「奧運爭光」戰略展開的,對國家隊備戰奧運會的選手投入了巨額資金,數額之大令其他國家無法望其項背。因此,對努力了拿不到好成績的運動員,當然要寬容。但對沒有好好備戰、缺乏拼勁兒的運動員,如果跟著瞎起鬨說「寬容」就是縱容。
對於摒棄「唯金牌論」倡導「開心奧運」無疑正確,但也不能走極端。雖然淡化了金牌的國家榮譽感,但我們並沒有放棄奧運「金牌戰略」。而有投入就要有產出,如果高收入低產出,就該受到質疑。如果人們關注的不是選手們背後刻苦訓練,而僅是比賽失利後的「淡定」,也就失去了競技體育的真正意義。那種要麼是「唯金牌論」,要麼一味地「寬恕」,連競技體育中正常競爭都不要了的極端,十分不可取。一邊倒的寬恕、理解,就像「唯金牌論」一樣有害——而當前的「反金牌」論調,只是拿不到金牌找的遮羞布而已。 至今還沒聽說過哪個國家嫌金牌多。競技體育的魅力,不僅是賽場展現的力量、速度、耐力、技巧等魅力,更能體現人類超越自我、挑戰極限的精神。中國才「闊」了幾年?難道闊了幾年就不要金牌了嗎?金牌多了會燙手嗎?雖然奧運奪金,絕非僅是運動員個人的成績,卻也向世人傳遞了成功、進取、完美。從此意義上說,奪金仍是所有選手的最大願望。 如果金牌不重要,為啥杜麗奪銀還要被安慰?如果金牌不重要,為啥還要對寧澤濤惋惜?如果金牌不重要,為啥人們每天最關注的還是「金牌榜」?金牌是否重要,事實最能證明。所以,當年的「唯金牌論」和如今的「反金牌論」同樣需要糾正。「唯金牌論」否認的是個人的奮鬥價值,把金牌視為賽場成功的唯一標準。而「反金牌論」則完全否定運動員和競技體育的競爭性和榮譽感。 由此,「唯金牌論」和「反金牌論」都是謬論。奧運金牌永遠都重要,但「唯金牌論」不可取;淡化金牌是進步,但並不是說不要金牌。唯金牌和反金牌,都是錯誤的。而反對「唯金牌論」與正常拿金牌也並不矛盾。在我國,拿金牌既是運動員的至高榮譽和豐厚待遇,更是國家賦予的責任使命。所以,鑒於我國體育體制的特殊國情,鼓勵奧運選手拿金牌正當,而拿不到金牌就拿「反金牌論」當遮羞布,就該受到批駁。
推薦閱讀:
※北大教授李可基的謬論更毒
※千萬不要邪說謬論
※「沒有強拆就沒有新中國」的謬論用心險惡
※看似正確的9條育兒謬論,誤導了多少人
※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才會相信紅顏禍水這種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