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理論,什麼是「義」、什麼是「禮」
儒家倫理
1
什麼是「義」
義,是傳統社會的價值範疇,「五常」之一。《中庸》講:「義者,宜也。」《朱熹集注》講:「義者,心之制,事之宜也。」就是說,做事遵循內心的道德約束,去做應該做的,就是「義」。孔子將「義」作為個人去就取捨的標準,提倡「見得思義」,「義然後取」,「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這一觀念深為後世儒家讚賞,繼而被發揚光大,成為倫理「五常」之一。
此後,「忠孝」「仁義」「俠義」等隨之派生而出。舉一些具體事例,《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就是「義」之典型,他雖對劉備忠心不二,但擒獲曹操後能念及舊恩網開一面;再如諸葛亮,劉備逝後,諸葛亮盡心輔佐幼主劉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水滸傳》中,梁山群雄,俠義之士比比皆是,不分帝王子孫還是富豪將吏。他們所具備的除暴安良、扶弱濟貧、仗義疏財等義舉,在國人看來就是對「義」的最好詮釋,「義」誕生於封建王朝,但它的內涵已經遠遠超越了時代的局限。
2
什麼是「禮」
禮,傳統社會的價值範疇,「五常」之一。其最初是祭神的儀式,後來內涵擴展,指等級社會中體現尊卑貴賤的行為規範和儀式制度等。「禮」的範圍甚廣,所謂「禮儀三百,威儀三千」,舉凡祭神、宮寢、服飾、車馬、儀仗及婚喪嫁娶,乃至舉手投足間,都有具體的規定,以體現貴賤有別、尊卑有序。根據傳統的說法,周公制禮樂,奠定了以禮為治的教化傳統,而孔子將這一傳統發揚光大,除了倡導以禮治國,更加註重修身。「不學禮,無以立」,「克己復禮為仁」都是孔子的名言,有其特定的道德內涵。
作為封建「五常」之一,「禮」對人的視、聽、言、動都有著嚴格的規定,像「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等,頗受今人詬病,覺得是對人性的扼殺、摧殘,而「吃人的禮教」也因而成了著名的文學比喻,在近代作品中比比皆是。「五常」之禮,未免有矯枉過正之嫌。然而事實上,人在社會中,必定不能事事我行我素。隨著時代的發展,「禮」的內涵也在與時俱進,比如人們開始講究接人待物的禮節,上下級之間的禮節及社會場合的禮儀,等等,少卻曾經的枷鎖,多的是文明的氣息。
推薦閱讀:
※【經典論述】——論述白居易的文學理論
※古川和男的理論(一)
※霍金斯能量層級理論
※尋求八字理論
※《信願念佛的理論與實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