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人類學2
第二章 臘瑪古猿
第一節 臘瑪古猿類化石的發現
一、印度
臘瑪古猿(Ramapithecus)化石最初是美國耶魯大學的一位青年研究生劉易斯(G.F.Lewis)在1932年於印度和巴基斯坦接壤的西瓦立克山區發現的。他們發現了一塊既象人又象猿的右側上頜骨破片。這塊化石上保留著前臼齒和兩顆臼齒以及犬齒和兩個門齒槽窩。
1934年,劉易斯在他的研究報告中,對這件標本進行了描述。他注意到標本上的一地明顯與一些明顯與人相似的特點,定名為臘瑪古猿。「臘瑪」(Rama)一詞來源於古印度的史詩《臘瑪衍那》(Ramayana),是一位王子的名字,他被認為是印度教的守護神,是高度純潔的象徵。在討論到臘瑪古猿的系統分類地位時,劉易斯謹慎地將其歸入猿科,但又在旁邊加上一個註:「可能是人科」。只是到了1937年,劉易斯在寫他的博士論文時,才把臘瑪古猿這一新屬歸入人科。
這塊化石出土層位的地質年代為晚中期世到早上新世,距今大約有1200萬年,是首次提出的第三紀人科成員的標本。當時,他的這個意見遭到美國的人類學權威海德列希加等人的極力反對。早在1935年,海德列希加就寫了一篇文章批駁劉易斯的觀點,認為那標本不是人科化石,而只是一塊個體較小的雌性猿類的遺骸。
50年代末,當時美國耶魯大學的古生物學家西蒙斯對臘瑪古猿的這塊標本得新進行了研究。認為臘瑪古猿與森林古猿在主要特徵上存在著明顯區別,主張把臘瑪古猿仍應劃歸人科。1965年,西蒙斯和另一位美國人類學家皮爾比姆(D.Pilbeam)一起重新修訂了臘瑪古猿的種名,定名為臘瑪古猿旁遮普種(Ramapithecus punjabicus)。同時他們還擴大了臘瑪古猿屬的成員,把當時已經發現的生態上與臘瑪古猿相似的其它一些標本也都歸入臘瑪古猿旁遮普種。
除臘瑪古猿的材料之外,在印度還發現了一些寸比較大的頜骨化石,命名為西瓦古猿西瓦種(Sivapithecus sivalensis),被認為可能是猩猩的祖先。
此後,臘瑪古猿類的化石在亞、非、歐三大洲的許多地點都陸續有所發現。
二、肯亞
1961年,著名的古人類學家路易斯·利基(Louis Leakey)教授所領導的發掘隊在東非肯亞的特南堡(FortTernan)發現了幾塊上頜骨碎片和一顆牙齒,其形態特徵與臘瑪古猿旁遮普種相類似,用鉀一氬法測定的結果,其年代為距今1300-1400萬年。利基把他新發現的化石標本命名為肯亞古猿威克種(Kenyapithecus wickeri),從而表示其與臘瑪古猿之間存在著屬一級的區別。1971年,當時在肯亞國家博物館工作的安行魯斯(P.Andrews)又從特南堡的化石中找到一塊下頜骨,與利基發現的上頜骨屬同一個體。根據這兩件標本復原出的上、下頜顯示出與人類相似的性狀。另外,在馬博科(Maboko)島發現的體型較大的古猿化石,被認為可能屬於西瓦古猿,定名為西瓦古猿非洲種(Sivapithecus africanus)。
匈牙利、希臘、土耳其、巴基斯坦
七、中國
在世界著名的眾多古猿化石地點中,我國雲南省祿豐縣的石灰壩堪稱首屈一指。該地點發現於1975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在當年冬季便派出一個發掘隊與雲南省博物館一起對該化石地點進行了聯合發掘。在三次田野發掘工作中共獲得了包括兩件下頜骨和100多顆單個牙齒在內的一批古猿化石材料。這些化石材料代表著兩種同類型的古猿,應當歸為不同的屬,當時將它們定為兩個新種,即臘瑪古猿祿豐種(Ramapithecus lufengensis,1978)和西瓦古猿雲南種(Ramapithecus yunnanensis,1979)。這批資料正式發表後,引起了國際科學界的密切關注。
眾所周知,在動物系統分類的研究中,顱骨是最重要的科學資料。然而,直到1978年秋季為止,在包括雲南祿豐在內的世界上所有的古猿化石產地都還沒有發現比較完整的臘瑪古猿類顱骨化石,而只是發現了下頜骨、單個牙齒以及上頜骨的殘件。為了尋找更為重要的科學證據。我國科學工作者於1978年冬季再一次來到祿豐進行發掘。12月16日下午,在石灰壩的褐煤層中發現了一件比較完整的古猿顱骨,經鑒定認為是一具西瓦古猿類化石。此後,1980年的發掘中,又在該化石產地首次發現了臘瑪古猿的顱骨化石。祿豐的重要發現再次引起了舉世矚目。
自1975年以來,歷次發掘獲得了大量古猿類化石
祿豐的臘瑪古猿和西瓦古猿在形態上既有相似之處,又有不同之點。尤其是在尺寸上差異比較明顯,前者較小,後者較大。
我國著名的古人類學家吳汝康教授等學者在對祿豐的古猿類化石進行了祥盡的系統研究之後,從1983年起陸續發表了一系列論文,提出他們新的見解。他們認為,祿豐石灰壩發現的兩類古猿化石形態特徵上的相似性是主要的方面,相互之間差異中視為同一種系內部的性別差異,應當把它們歸為同種類型。西瓦古猿為該種中的雄性;臘瑪古猿則為雄性。因此,它們的命名也應該進行相應的調整。吳汝康等(1986)建議,「根據國際命名法,西瓦古猿(SivapithecusPilgrim,1910)的訂名早於臘瑪古猿(Ramaptithecus Lewis,1934),所以臘瑪古猿應該歸屬西瓦古猿;又因為祿豐種名(lufengensis,1978)早於雲南種名(yunnanensis,1979)所以種名應採用祿豐種。據此,祿豐的古猿標本的命名訂正為祿豐西瓦古猿(Sivapithecus, lufenlgensis)」。
在將祿豐西瓦古猿的材料與世界上其它地區發現的同類古猿化石進行比較之後,吳汝康等認為其它地區的材料中也同樣存在著同種二形的性別差異。例如,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臘瑪古猿和西瓦古猿也可能是同一類型的雌雄個體,同樣,匈牙利的魯達古猿和博德瓦古猿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
1987年,吳汝康教授在將祿豐西瓦古猿的化石材料再次與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的標本進行對比之後,發現前者與後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區別。同後者相比,祿豐西瓦古猿的眶間寬極大,面中部寬而短,眼眶呈卵圓形,外角稍方,眶的長軸在水平方面上,硬齶寬、短而淺,兩側齒列明顯向後張開,牙齒的形態也不同,臼齒齒尖較高,面皺紋較多。根據上述差別,尤其是諸如眶間距的大小那樣的在猿猴分類上有著重要意義的特徵,吳汝康教授又重新考慮了祿豐古猿的分類問題,提出了修訂意見,他認為祿丰標本不能再歸入西瓦古猿屬,建議為其另立一新屬,即將其命名為祿豐古猿屬同名種(Lufengpithecus lufengensis)。他還進一步指出,祿豐古猿的某些特徵不同於同時代的同代的其它古猿,但卻相似於南方古猿和非洲大猿,因此它們可能是非洲大猿和人科成員的共同祖先。而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等地發現的古猿與亞洲的猩猩更為相似,故可能是猩猩的祖先。
第二節 關於臘瑪古猿類系統地位的不同意見
對於臘瑪古猿的系統地位問題,國際學術界一直展開著激烈的爭論。隨著新的化石材料的陸續發現和新的研究方法的引進,人們對這一問題的理解也不斷深入,目前這種爭論仍在繼續。
西蒙斯和皮爾比姆對當時已發現的包括28個屬50多個種在內的全部森林古猿化石加以整理歸類後,於20世紀60年代末期提出了一套理論。他們認為,人和猿的分化發生在第三紀的中新世。臘瑪古猿是最早的人科代表,而森林古猿屬中的幾個種則是各種現生猿類的祖先。另外還有一組森林古猿的時代較早,它們在大約距今2000萬年前生活在非洲,被認為是較晚時期森林古猿的各個種以及臘瑪古猿的共同祖先。臘瑪古猿是在大約1500萬年前由某一種森林古猿演化而來的,以後再經由距今大約200萬年前的南方古猿,最後發展為現代人。由於西蒙斯和皮爾比姆在60年代里幾乎觀察到了除中國以外的世界各地出土的此類古猿化石的全部材料,所以他們的觀點在當時人類學界有很大的權威性,為各國古人類學家所廣泛接受。按照他們的看法,既然臘瑪古猿是最早的人科成員,那麼人和猿分離的時間至少應該在距今1400萬年以前。
到了70年代,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有了很大的進展。根據對不同特種蛋白質相似性的分析,表明親緣關係越近的物種,它們的蛋白質也越相似。從一個共同祖先演化來的兩個物種,它們相互分歧的時間越短,則越具有較多的相似的蛋白質。
通過對清蛋白的研究,提出不同物種清蛋白之間的差別可以用差異指數或免疫「距離」來表示。然後,再以分離時間比較確定的化石記錄為標準,推算出各物種之間的分離時間。這就是所謂的分子鐘(molecular clock)理論。按照這種方法得出的數據,人和猿最後分離的時間距今不過400萬年。
由於這一人猿分離的時間與根據化石材料得出的結論差距太大,因此,在70年代前半期,古人學家一般都認為這些數據都是從現代的猿和人得出的間接證據,不足為信。
到了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分子人類學的研究有了更大的進展,對人和猿分離推算結果也逐漸加長。1982年,安德魯斯和克羅寧結合其它蛋白質大分子的差別推斷,人類和非洲大猿分離的時間大約為600-700萬年前,而猩猩的分離時間約為1100-1200萬年,長臂猿的分離則發生在大約1200-1300萬年以前。
最近,皮爾比姆等又提出人和黑猩猩分歧的時間至少在600萬年前,猩猩分出的時間至少在1300萬年前,而長臂猿至少是1600萬年前,舊大陸猴至少是2500萬年前,新大陸猴則至少是在4000萬年前。
長期以來,人們根據形態學和生理學的研究結果,一般都認為非洲的黑猩猩比其它猿類更接近於人,特別是一種身體矮小的黑猩猩,即卑格爾米黑猩猩與人類最相近似。這種黑猩猩的解剖學性狀很一般化,有站相對較小的腦顱和面部,它們的行為在某些方面也更加與人相象。因此,可以將它們作為人和猿的共同祖先的活樣板。
從70年代末以來,一方面由於分子人類學的研究結果越來越多地被人類學家們所接受,另一方面也由於人們對臘瑪古猿以及與這密切相關的西瓦古猿的化石有了更多的了解,從而使傳統的觀念有所改變。亞、非、歐三洲許多地點此類化石的不斷出土,特別是中國雲南祿豐臘瑪古猿頭骨的發現,使人們注意到臘瑪古猿,尤其是西瓦古猿身上顯示出不少與現代亞洲的猩猩相似的性狀。因此,近年來許多人類學家對臘瑪古猿是否人科最早成員以及它們是否在人的進化系統上等問題表示了懷疑。相反,他們認為臘瑪古猿和西瓦古猿更為可能是猩猩的早期祖先。假如事實果真如此,那麼人類起源的時間就不就超過距今1000萬年,這與分子人類學的研究結果是比較接近的。
但是,在近年來又出現了一種相反的意見,認為在現生的幾種大猿中與人最為接近的是亞洲的猩猩,而不是非洲的黑猩猩。蓋匹茲堡大學的施瓦茨(J.H Schwartz)在1984年提出,人類的妊娠期、內分泌類型、性行為以及十餘種解剖學性狀都更接近猩猩,而不同於黑猩猩。他認為人黑猩猩是同一種共同的祖先遺傳下來的後代,而不是人與非洲的大猿具有共同的祖先。
1983年底,肯亞國家博物館的理查德·利基(Richard Leakey)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沃克(A.Walker)共同宣布,他們不久前在肯尼北部發現了一種形態特徵與西瓦古猿和猩猩相似的古猿下、下頜骨,其年代大約為距今1700萬年。他們認為,西瓦古猿粗壯的頜骨以及釉質很厚的臼齒不同於非洲的大猩猩和黑猩猩,而更接近亞洲的猩猩和南方古猿。他們還認為再生的猩猩並不是一種很特化了的猿類,從它身上可反映出許多人、猿共同祖先的性狀。因此,他們推斷,西瓦古猿和臘瑪古猿可能是所有大猿和人類的共同的祖先。如果理查德·利基和沃克的看法是正確的,那麼,人類起源的時間至少應該在距今1700年以前甚至更早的時期。
吳汝康(1987)在對採集自中國雲南祿豐的大批古猿化石的命名進行了重新修定後指出,「祿豐古猿與西瓦古猿的不少相似點,許多是與猩猩相似的,而與後者的不同點卻與非洲大猿和人科成員相似,因而西瓦古猿可能是猩猩的祖先,而祿豐古猿則可能是非洲大猿和人科成員的共同祖先。祿豐古猿和西瓦古猿都具有一些與猩猩相似的性狀,表明猩猩是大猿中較早從猿的系統中分化出來的。」
總之,有關過去稱之為「臘瑪古猿」類化石的系統地位以及人類起源的時間、地點、進化途徑等一系列問題的研究,近年來獲得極為迅速的發展。在諸多不同意見的爭議中,人們對此類問題的理解和認識必將得到進一步的深化。
第三章 南方古猿
通過本書的前面的介紹,我們已經了解到關於臘瑪古猿的系統地位問題,目前爭議頗多,其究竟是否屬於人科恐怕一時尚難定論。但是,南方古猿則是已經為人們所肯定了的人科成員,其生存的地質時代從第三世的上新世一直延續到第四紀的早、中更新世,即從距今約400萬年前到100萬前年。其中有一段時間內的南方古猿與早期人類(人屬成員)共存。
第一節 南方古猿化石的發現
南方古猿的化石材料目前已有大量的發現,據粗略統計,這些化石所代表的個體數目當在350個以上。化石地點主要集中在南非和東非兩大區域內,非洲以外的有關材料發現得很少,究竟是否屬於該類型目前尚不能肯定。
一、南非
最早發現的南方古猿化石出土於非洲南部阿扎尼亞的貝專納附近一個叫做湯恩的地點。1924年,澳大利亞的達特剛剛在英國結束他的醫學、解剖學和體質人類學的學習,來到南非的約翰內斯擔任威特沃斯蘭德大學醫學院的解剖學教授。這位年輕的教授對化石具有異乎尋常的興趣,經常鼓勵他的學生們利用課餘時間到外面去尋找化石。就在這一年,有一位學生給他送一件狒狒的顱骨化石,並告訴他產自於湯因地方的採石場。達特按照這條線索找到採石場主,希望採石場主能幫助他注意收集和保留化石的材料。後來,這位採石場主果然給達特送來兩箱化石。從其中的一箱內,達特找到並修復出一具比較完整的顱骨,這就是著名的「湯恩顱骨」。達特認為,這具化石既具有猿的性狀,也具有人類的某些特徵,是一種與人的系統最相近的絕滅猿。由於它發現於非洲的最南部,故命名為南方古猿非洲種(Australopithecusafricanus)。
1938年,在離斯特克方丹3公里遠一個叫做克羅姆德菜(Kromdraai)的農場又發現了更多的南方古猿類化石。這些化石材料包括頭骨破片、頜骨、牙齒、臂骨、手骨和足骨,引起了布魯姆的注意。他發現這些標本顯得更為粗壯,故將其命名為傍人粗壯種(Paranthropus robustus),後來人們一般稱其為南方古猿粗壯種(Australopithecus robustus)。很多人類學家都認為它只是人的進化系統上的一旁枝。
1947年,達特在距離斯特克方丹東北約360公里的馬卡潘斯蓋特(Makapansgat)採石場的廢料堆中又找到了許多南方古猿化石。達特將其命名為南方古猿普羅米修斯種(Australopithecusprometheus),但實際上該批材料的形態特徵表明其湯恩和斯特克方丹的標本同為一種,即南方古猿非洲種。
1948年,年逾古稀的希魯姆和他的助手羅賓遜(J.T.Robinson)開始在斯特克方丹附近的另一地點斯瓦特克朗(Swartkrans)進行發掘。在那裡,他們發現了與十年前布魯姆在克羅姆德發現的同一種類的南方古猿化石。
總括起來,在南非的5個地點共發現90餘個南方古猿化石,標本編號達數百號。發現者們共為它們定了4個屬名,6個種名。後來這些新屬新種的名稱大部分都被廢棄了,現在人們多傾向於將所有的南非發現的南方古猿化石歸為一個屬兩個種,即南方古猿非洲種和粗壯種。也有人將南方古猿非洲種稱做纖細型南方古猿,而稱南方古猿粗壯為粗壯型南方古猿。
二、坦尚尼亞
除了達特、布魯姆、羅賓遜等人在南非的發現之外,路易期·利基和他的妻子瑪麗·利基(Mary Leakey)在東非坦尚尼亞奧杜韋峽谷(OlduvaiGorge)的工作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1931年,利基夫婦來到奧杜韋。從那時起,他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以超人的毅力辛勤地工作,直到28年後1959年,才有了重大的發現。
1959年7月17日,路易斯·利基因病在營地休息,瑪麗便獨自去尋找化石。終於,她在一條部溝邊上的早更新世地層中發現了一具近乎完整的顱骨化石和一根脛骨。這具頭骨特別粗壯,齒槽上生有碩大的臼齒。路易斯·利基認為他就奧杜韋文化的創造者,為紀念提供研究資金的查理士·鮑愛斯,故將其命名為鮑氏東非人(Zinjanthropus boisei)。
在該地點的發掘中發現了粗大的打制石器。那麼「東非人」是否已能製造工具了呢?從顱骨來判斷他的腦量還僅有大約530毫升。這樣小的腦顯然不能撐握複雜的技術,也難以進行比較高級的思維,從事比較複雜的活動。「東非人」後來 分類中被歸入南方古猿類,重新定名為南方古猿鮑氏種(Australopithecusboisei)。又由於其頜骨極為粗壯,看起來有些象壓碎核桃用的鉗子,故俗稱「核桃柑人」(nut-cracker man)。用鉀一氬法測定其年代為距今180萬年前。
1960年和1963年,在發現「東非人」頭骨的地方附近,又陸續發現了若干件另一類型的化石,其中包括顱骨、下顱骨、牙齒、手骨、鎖骨和足骨等材料。這些化石在1964年被定名為「能人」(Homo habilis),意思是有技能的。與「東非人」相比較,「能人」的腦量要大得多,頭骨的形狀更為進步,牙齒較小。這顯然是一種比「東非人」更為進步的人類。因此,路易斯·利基想念他們找到了在該地點發現的那些石器的製造者。這些發現是兩種類型的人科成員同時生活在同一個區域同伯最早的證據。
從1974年開始,由瑪麗·利基領導的考察組就一直在奧杜韋峽谷南面積50公理處的萊托里(Laetoli)進行工作。1976年,瑪麗·利基等人在大約400萬年前沉各下來的火山灰中發現了足印化石。這批足印數以千計,分屬於犀、長頸鹿、鬣狗、劍齒虎、象、羚羊等哺乳動物,此外還有鳥類的爪印。在這批足印中有一些短而寬的足跡被認為是直立行走的人科成員留下來的,其中包括成人和小孩。仔細觀察這些人科成員足印的形狀和分布,發現他們的足尖向內傾斜,前後腳印並替地踩在中軸線上。這與現代人的足尖向前,左右分置於中軸線兩則的步態是有區別的,因而說明這些人科成員在直立行走時還不象現代人那樣輕鬆自如。
三、肯亞
繼利基夫婦在坦桑亞的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之後,他們的兒子理查德·利基從1968年起又來到肯亞,在特卡納湖(LakeTukana,原名盧多爾夫湖)的東岸開始了大規模的發掘。他們在那裡發現了許多保存得相當完整的人科化石,其中有的與過去在奧杜韋發現的「東非人」非常相似。
1985年夏季,理查德·利基領導的發掘了估特卡納湖的西岸又發現了一具非常完整的顱骨。該標本是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沃克從含有豐富化石的堆積層中找到的,編號為KNM-WT1700,俗稱「黑頭骨」,其年代測定為距今250萬年前。整個顱骨上體現出一種兩類截然不相反的性狀的奇妙結合:春腦顱部分顯得很原始,而面顱部分則顯得很「進步」。帶有這種特徵的標本在目前已知的古人學資料中尚屬罕見。因此,沃克認為它應該是南方古猿鮑氏種這一支系中的早期成員。是南方古猿鮑氏種的祖先。
四、衣索比亞
20世紀70年代以前所發現的化石證據表明,纖細型的南方古猿非洲種的年代比其它粗壯型的南方古猿要早,它們是「能人」的直接祖先,同時也是南方古猿粗壯種和鮑氏種的祖先。粗壯的南方古猿是大約在距今200萬年前才出現的一種素食者,處於人科進化系統的旁枝位置上,在「能人」繼續演化成「直立人」時,它們便滅絕了。
1974年,約翰森和法國地質學家泰伊伯(M.Taib)領導著一個國際考察隊再次來到阿法地區,重新發掘哈達地點。約翰森首先在一處坡地上發現了一段人科成員的臂骨,接著他們又在附近陸續找到了顱骨碎片、股骨、脊椎骨、肋骨、骨盆和下頜骨等標本。經過三個多星期的認真清理,在這段小沖溝里共採集到100多件人科化石,並且均屬於同一個大約20歲左右女性個體。全部化石材料約佔人體骨骼的40%(圖28)。這一重大的發現使發現使發掘隊員們沉浸在狂歡的氣氛中,發現化石的當天晚上,營地中一遍又一遍地播放著歡快的甲殼蟲曲《寶石星空中的露西》後來,人們便因此而稱這具化石為「露西」(「Lucy」)。露西的身高大約有107-122厘米,頭部的形狀不明,估計其頭骨的直徑不超過10厘米,腦量有可能是比較小的。約翰森人最初將她歸入南方古猿非洲種。
1975年,約翰森的考察隊在哈達地點又有了重大發現。他們在一處坡地遺址(編號333)上發現了一處「古墓地」(「Paleograveyard」)。可能是由於某種自然災害,突然奪去了至少13個人的生命,把他們埋葬在一起,這些人中有男有女,有成人也有小孩,考慮到這些人生活一起的,故約翰森把他們稱為「第一家庭」(「First Family」)。這是人科成員合作行為最早的證據。
約翰森等在對發現於哈達地點和萊托里地點的化石進行了對比研究之後,認為這兩處的標本都小的腦量和大的犬齒,都能夠完全兩足直立行走,應屬同一種人科成員。約翰森又修正了他原先將哈達標本歸入南方古猿非洲種的看法,指出哈達和萊托里的化石雖然與南方古猿非洲種相類似,但卻比後者原始得多,應該另立一個新種,即南方古猿阿法種的一些性狀是介於人、猿之間的,但其類似猿的性狀正在明顯地向著人的方向轉變。因此,它們既是南方古猿非洲種的祖先,同時又是「能人」的祖先。做為後二者的祖先,南方古猿阿法種一方面經過非洲種發展為粗壯種和鮑氏種,另一方面則沿著人科進化的主幹發展成「能人」。
五、非洲以外的地區
除非洲的發現之外,目前還只是在亞洲曾經報道了一些零星的材料,被認為可以膽南方古猿類。
印度尼西亞爪哇的桑吉蘭(Sangiran)地點和我國湖北省西部建始縣高坪鄉龍骨洞
總之,目前在非洲以外地區發現的化石材料中還沒有確鑿無疑屬於南方古猿的證據。至於南方古猿類的人科成員是否僅僅生活在非洲,這仍是一個值得繼續探索的問題,有待於新的化石材料發現後才有可能得到最後的答案。
六、南方古猿的祖先
關於誰是南方古猿的直接祖先的問題,目前還很不清楚。早於400萬年以前的可能是人科的化石材料,迄今為止,也僅僅是在東非肯亞的三個地點發現了一些零星的化石破片。
以上各地點所發現的化石材料,雖然在年代上都早於時代最早的南方古猿,但由於目前的標本太少而且均破碎嚴重,人們對其形態特徵的了解微乎其微,因此,它們究竟是否南方古猿的祖先,現在還很難定論。
第二節 南方古猿的形態特徵
南方古猿的頭骨與現代人相比,當然顯得又短又低,但卻比大多數黑猩猩的頭骨來得長而高。在許多標本,尤其是那些較大的南方古猿中,由於其顳肌前部較為發達,故常常可以顱頂前部正中觀察到矢狀嵴。眼眶後的額區有一縮窄處,這是腦的額葉較小和前部顳肌巨大的反映。南方古猿的腦量很小,平均值僅接近500毫升,變異範圍為400-770毫升。
南方古猿的腦量雖小,但在結構上卻頗與人類相近。霍洛韋(R.L.Holloway)對南方古猿的顱內模進行了細緻的研究之後,指出了三點與人類特別相似之處。第一,南方古猿的頂部和顳部皮層區域發達,該區域涉及到各種傳入感覺和傳出運動的相互聯繫,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智力」的一部分,因而與人類的聯合行為有關。第二,南文古猿腦的額葉結構更為複雜,尤其反映在所謂布羅卡區,該區域被認為與語言功能有關。第三,南方古猿的腦,從形態、各部分的大小和比例以及小腦葉的位置等方面來看都更近似於人類。
在顱骨的比例上,南方古猿的面部極大,而且向前突出。其面部粗大的特點是咀嚼功能的強健密切相關的。特別是在那些較為粗壯的標本上,咬肌附著面增大而前移,第二前臼齒齒化,從而使其整個臼齒和前臼齒部分產生更加有效的壓碎作用。與南方古猿的身體相比,它們的頰齒相對來說是極大的。有人推測這可能與它們的食性有關,南方古猿的門齒和犬齒則比猿類小得多,僅比現代人略大一些。犬齒並不超出齒列平面,這一點有著重要意義。可以設想,象南方古猿那樣行動相對比較緩慢的早期人科成員,由於缺少諸如發達的犬齒一類的防禦性解剖學結構,就必須藉助使用工具做為武器進行補償,否則它們便無法地地面上維持生存。
從南方古猿的頭骨在脊柱上的位置以及骨盆和腿骨的解剖學特徵等方面分析,它們已能夠兩足直立行走。因此,空出來的雙手必須用來使用工具。在高等靈長類動物中,第三臼齒的萌出,標誌著成熟期的到來。1975年,曼(A.E.Mann)對大量的南方古猿、現代人和黑猩猩的臼齒進行了一項獨特的研究,結構表明南方古猿各臼齒萌出相距的時間與黑猩猩不同,也不是介於黑猩猩和現代人之間,而恰恰與現代人一樣。這就說明南方古猿已經有了相當長的成熟過程,從而暗示出它們需要在較長的時間內學習許多遠較猿、猴複雜的行為知識。
目前,國際人類學界一致將南方猿放在人的進化系統上。
第一節 南方古猿的系統地位
近十餘年來,隨著「露西」、「萊托里足印」和「黑頭骨」等新的重要化石材料的發現和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國際人類學界對南方古猿的分類和系統地位乃至整個人類進化系統等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許多人類學家都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
目前已經發現的南方古猿類化石大抵上可分為阿法種、非洲種、粗壯種和鮑氏種等四個類型。在相對年代上,阿法種最早,鮑氏種最晚。對這些化石的分類和系統地位問題的爭論,歸納起來,基本上有兩大派意見,可稱之為二分論和三分論。在二分論者所建立的模式中又包括新舊兩個階段。每種意見都有其代表人物,並都各自建立了其分類模式。
舊的二分論模式提出得比較早,它僅僅建立在南非的化石材料發現的基礎之上。當時人們把已知的南方古猿分為兩個種,即纖細型的南方古猿非洲種和粗壯型的南方古猿粗壯種。認為前者處於人類進化的主幹上,經過「能人」以及後來的各階段化石人類一直發展為現代人,而後者則沿著人科進化的一條旁枝發展,大約在距今150萬年前絕滅。
後來,隨著南方古猿化石的產地擴大到了東非,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後,「露西」和其它哈達地點的新發現,使人們對舊的二分論模式提出新的修訂,建立起新的二分論模式。新二分論者的一個基本共同的論點是都認為阿法種處於進化譜系的主幹上。
80年代中期,特卡納湖西岸「黑頭骨」的發現又使這個傳統命題的討論更加熱烈起來。有人又提出了三分論的模式,他們認為「黑頭骨」與南方古猿鮑氏種有著更為明顯的聯繫。「黑頭骨」的年代是距今250萬年前,所以鮑氏種的起源恐怕要比原來的認識要早得多。理查德·利基認為非洲種和粗壯種是先後承襲發民展的一個支系,與「黑頭骨」平等發展。在此認識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三分模式中,第一個支系是由非洲種發展為粗壯種,第二個支系是由「黑頭骨」發展成鮑氏種。這兩個支系後來都滅絕了。只有第三個支系經過能人、直立人等階段發展成現代人。
第二節巨猿
在與人類的起源和進化問題有關的化石材料中,在亞洲發現巨猿也是一個相當引人注目的各類。目前已掌握巨猿化石地點中,除印度西瓦立克山地的多克帕坦(Dhok Pathan)一個地點外,其餘均集中在中國南方的廣西、湖北和四川等地。
孔尼華與魏敦瑞不同,他認為「巨人」並不是現代人類的直系祖先,而只是人類進化系統上的一個相當特化的旁枝,在進化途中滅絕了。
1956年初,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派出了一支由裴文中、賈蘭坡教授率領的考察隊到廣西的來賓等縣、市對200多個山洞進行了調查。在大新縣欖圩區那屯村的牛睡山黑洞中發現了三顆巨猿牙齒化石。這是首次發現的已知確切地點和原生層位的巨猿化石標本。
吳汝康教授在1962年對這些材料進行了研究,指出巨猿下頜和牙齒和多數特徵介於人類和猿類之間。
1989年, 我國著名古人類學家吳汝康教授在其《古人類學》一書中對巨猿的材料進行了闡述和分析後總結到:「由於其年代太近,本形太大,似乎不可能是人類的祖先,而更可能是猿類系統上的一個絕滅的旁支。魏敦瑞的人類巨人起源說是沒有根據的。現在的一切人類化石材料表明,人類的身材在進化過程中是逐漸增大而不是減小。現在也已知道,巨猿生存的時期從第三紀上機新世經更新的世中期,分布的地區從亞洲南部的印巴次大陸到我國南方的廣西和湖北一帶。巨猿的身材也隨著時間推移而逐漸增大以至最後絕滅。」
第一篇人類的發展
Evolutionof Human
第一章 直立人
直立人(Homo erectus)是一種古老的人屬成員,他包括了過去稱之為「猿人」的各個類型的化石標本。「猿人」這一名稱最早是由著名的進化論者,德國博物學家海克爾提出來的。1889年,他在研究了發現於德國的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Homo meanderthalensis)化石之後,提出一條人類發展的進化途徑。他認為在猿和人之間存在著一種過渡階段的形態,即「猿人」(Pithecanthropus)。後來,他的這個命名得到長期的延用,至今也沒有完全取消。
直立人的化石最早是在印度尼西亞發現的,但後來在中國又獲得了更為豐富的材料。目前除亞洲以外,世界上其它地區的同類標本的發現還缺乏。目前已知的亞洲以外地區的直立人化石材料主要發現於東非、西北非和西歐等地。直立人生活在距今約200-20萬年以前的更新世早期到更新世中期,在考古學分期上屬舊屬器時代的早期。
第一節直立人的起源
從人類進化的方向上來說,直立是現代人的遠古祖先,這已經是為科學界普遍接受了的認識。然而,直立人又是哪一類時代更早的人科成員發民而來的呢?以此問題,目前還不能夠做出完全肯定的回答。南方古猿為,既使是那些帶有最多進步特徵的南方古猿類,它們與直立人之間都還存在著某些明顯的形態距離,因而不可能是直立人的直接祖先。從現在的化石證據來看,直立人的祖先最為可能的是能人,或者是某種與能人相類似的類型。所以,目前人們通常把能人當做最早的人屬成員來看待。
最早發現能人化石的地點是坦尚尼亞的奧杜韋峽谷。在出土能人化石的同一地層中還發現了豐富的文化遺物,在已發現的10餘處文化遺存中,有7處與能人化石共生。這些遺存被稱為「奧杜韋文化」(Olduvai culture),一般認為該文化是能人創造的物質文化。奧杜韋的文化並不是最早期人類文化。
從1968年起在肯亞特卡納湖東岸的庫彼福勒(Koobi Fora)地區展開了長時間的發掘工作,獲得了大量的古人類化石。其中的KNM-ER1470號頭骨和KNM-ER1813號頭骨也被歸入能人範疇。KNM-ER1470號標本是一具男性顱骨。
在體質特徵上,能人最顯著的特點是腦量的擴大。據統計,男性能人的腦量約為700-800毫升,女性則為500-600毫升。他們的平均腦量大於南方古猿而小直立人。顱骨壁不太厚,矢狀嵴不很明顯。根據美國波多黎各大學的福爾克(D.Falk)報道,他對KNM-ER1470號標本的顱內模進行了研究,認為能人的腦已經具備了與人相似的性狀和溝回,說明他們可能已經有了簡單的語言能力,可以用來表達思想感情。
與南方古猿相比,能人的上、下頜骨明顯縮小,吻部向前突出的程度減弱。能人的牙齒如果和後來的人科成員相比,其頰齒仍然顯得很大,但卻小於南方古猿,並且具有繼續減小的傾向,而不象南方古猿那樣繼續擴大。
能人的手骨比現代人粗壯,拇指雖然仍較現代人略短,但已表現出與現代人相似的性狀。股骨的結構表明他們已能直立行走。下肢的其它一些特徵也與現代人接近,例如足底有明顯的縱弓和橫弓,拇趾強而且內收。能人的身高估計大約為120-130厘米。
此外,在能人身上又保留著某些與南方古猿相類似的特點。例如,他們的兩性差別也很大;面部大而前突,顴骨粗大、前位並明顯向兩側張以及頗為發達的顳肌前部和較大的頰齒,說明他們也具有強大的咀嚼能力。
總而言之,兩足直立行走的體態,使能人的上肢充分得到解放。在日益頻繁的勞動中,信息量的不斷增加,促進了腦量的擴大,使得能人的思維能力變得更加發達。因而使他們有可能在人類發展史的下一個階段中進化為直立人。
第二節 亞洲的直立人化石
一、爪哇猿人
印度尼西亞的爪哇(Java)島是世界上第一件直立人的化石的發現地。19世紀末葉的印度尼西亞還是荷蘭的殖民地,當時稱之為東印度群島。19世紀80年代末期,年輕的荷蘭軍攻杜布瓦(E.Dubois)受到進化論思想的影響,特別是在海克爾關於猿和人之間存在著過渡階段的觀點的提示下,來到地處熱帶,盛產猩猩和長臂猿的印度尼西亞,立志要尋找人類與猿類之間的「缺環」。他僱傭了50名犯人,沿著爪沿爪哇的凱登布魯伯斯(Kebung Brubus)發現了一塊下頜骨殘片和一枚單獨的右側上頜第三臼齒。1891年,在特里尼爾(Trinil)村附近發現了一具帶有許多猿類性狀的殘破的顱骨化石,後來被編為「第一號猿人頭蓋骨」(Pithecanthropus i),其腦量為943毫升。次年,在距離該頭蓋骨出土地點大約15處又發現了一根人類的股骨。該標本全長450毫米,骨幹比較直,形態特徵與現代人的股骨非常相似,說明它的主人已經能夠兩足直立行走。杜布瓦認為特里尼爾的頭蓋骨和股骨同屬一個個體。綜合這兩件標本上所反映出的既象猿又象人的性狀,杜布瓦認為這正是所要找的人猿之間的「缺環」。因此,他採用了海克爾提出的「猿人」作為屬名,又根據股骨所表現出的能立行走的特徵,便使用「直立的」(erectus)一詞作為種名,正式的學名就定為「直立猿人」(Pithecanthropuserectus)。1894年,杜布瓦發表了他學術論文,認為爪哇直立猿人是現代 人的祖先。杜布瓦的論文發表後,在當時歐洲的學術界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儘管他的觀點得到不少學者的支持,但也受到許多人,特別是權威人士們的反對。有人不相信一要類似現代 的股骨竟然會與一顆類似猿的頭骨搭配在一起,因而指出杜布瓦發現的頭蓋骨是屬於長臂猿的,而股骨則屬於現代人。還有人懷疑這些人化石的地質年代有問題。甚至有人說特里尼爾的標本是現代的中的白痴、畸形人等等。其中,最強烈的反對來自於教會,他們從基督教的教義出發,認定杜布瓦的論文是異端邪說。杜布瓦在宗教界和科學界的巨大壓力下,把他發現的化石標本鎖進了箱子里,封存了28年。
到目前為止,在印度尼西亞已經發現有不同的性別、不同年齡的直立人個體化石30餘例,地質時代人更新早期到更新世中期。
二、北京猿人
中國的直立人化石地點分布得比較廣泛,化石材料也頗為豐富。其中,最重要的材料是當首推北京猿人。
舉世聞名的北京猿人化石產地周口店遺址位於北京市西南郊的房山區。20世紀初葉的周口店還是一個很普通的小集鎮。鎮西面有一座灰岩構成的小山包,由於當地人民群眾為了燒制石灰達里開採石灰岩時曾經挖掘出許多被稱做「龍骨」的動作化石,故稱之為龍骨山,這就是北京猿人在幾十萬年前生活和居住過的地方。
1918年2月,當時受中國政府的聘請來華,在農商部任礦政顧問的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J.G.Andersson),從一位友人那裡獲悉在周口店附近的「雞骨山」紅色粘土層中發現化石的消息。由於安安特生對搜集化石具有深厚的興趣,所以這條消息引起他的注意。為了確認這一線索,他特意安排了兩天時間,親自去周口店考察。
1921年,奧地利年輕的古生物學家師丹斯基來到中國,與安特生共事。安特生便安排丹斯基到周口店,開始對雞骨山進行發掘。同年8月,安特生陪同剛剛來華的美國古生物學家格半階(W.Granger)到周口店考察。當他們來到師丹斯基在雞骨山的發掘地點時,一位老鄉提供了一處化石產地的線索,即龍骨山。在龍骨山的一處裂隙的堆積中,格蘭階採集到一塊腫骨鹿的下頜骨化石。安特生注意到堆積物中存在著石英碎片。他認為這些石英碎片不是本地所產,又非自然營力所能搬運進來,故只能是遠古人類行為的結果。他預言這裡可能找到原始人的化石。於是,師丹斯基轉而開始試掘龍骨山。
1923年夏,師丹斯基在試掘工作中獲得了兩枚人類牙齒化石。經過反覆的研究之後,他十分謹慎地將這兩顆牙齒定為「真人」。為了表明鑒定結果還不十分肯定,師丹斯基特意在「真人」的名稱後面加一個問號。
1926年10月,瑞典皇太子在環球旅行中途徑北京,學術界為上舉行了歡迎會。安特生在會上所做的學術報告中報道了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發現人牙化石的消息,因而震驚了整個科學界。這兩顆牙齒就是最先發現的北京猿人化石標本,這個地點後來被編為周口店第一地點,即「猿人洞」。
1927年開始系統發掘周口店猿人化石產地,又獲得一枚保存相當完好的左側下頜臼齒。經過當時在北京協和醫學院任教授的加拿大解剖學家步達生(D.Black)研究後,定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Sinanthropuspekinensis)。後來隨著新資料的不斷積累,此命名現已修訂為「北京直立人」(Beijing Homoerectus),俗稱北京猿人或「北京人」(Peking Man)。
1928年,兩位年輕的中國古生物學家楊種健和裴文中參加了猿人洞的發掘工作。
1929年,周口店的發掘由裴文中單獨主持。12月2日下午4時許,北京猿人的第一個完整的頭蓋骨終於被發現。當猿人頭蓋骨化石送到北京時,整個學術界都受到了極大的鼓舞。從此,我們乃至世界古人類學研究開始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從1927年正式發掘開始,直到1937年因日本侵華戰爭而被迫停止發掘,在長達11年的連續發掘中,共獲得猿人頭蓋骨5具,顱骨殘片15塊,下頜骨14塊,牙齒147枚。此外還有股骨殘段7塊,肱骨1根,以及月骨等。這些化石共代表了男女老少40多個猿人人本。令人十分遺憾的是,這批珍貴的化石根本竟在太平洋戰爭中全部丟失,至今仍然不落不明。
新中國成立以後,黨和人民政府對北京猿人遺址的發掘非常重視。1949年9月27日,中斷了12年之久的發掘工作重新開始。在此後的長期發掘中又獲得了不少新的資料。1951年又發現了單個牙齒2枚,肱骨的脛骨殘段各1件。特別是在這塊北京猿人的脛骨標本尚屬首次發現。在1959年的發掘中又發現了一件相當完整的老年女性下頜骨。1966年5月,在猿人洞上的上部堆積中發現屬同一個體的額骨與枕骨。1934年在此現場附近曾獲得兩塊顱骨碎片,標本的原件雖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喪失,但仍存有模型。將顱骨碎片的模型拿來與新發現的額骨、枕骨拼接,恰好復原成一具完好的頭蓋骨。此外,在第一地點還發現了大量的舊石器、用為遺迹和多種哺乳動物化石。
從體質特徵上來看,北京猿人的頭骨上還帶有許多原始的性狀,而肢骨卻顯示出與現代人之間比較接近。
他們的頭骨最大寬位於顱骨基部,顱高值較小。額骨低平,明顯向後傾斜。從額結節上方開始,頭骨中線處有發達的矢狀嵴,向後行至頂孔間區逐漸消失。眉嵴分界。眶後明顯縮窄。枕外圓枕相當發達,並且向兩側延伸至乳突部。顱壁很厚,面骨粗大。鼻樑較平扁,梨狀也寬闊,無鼻前棘。顴骨寬大,顴面朝向前方。吻部明顯向前突出。北京猿人的成年平均腦量為1088毫升。下頜骨遠較現代人粗大,下頜體前部明顯斜向下後方,無頦隆突,多頦孔。下頜體內面有下頜圓枕(圖32)。北京猿人的牙齒比現代人粗大。頰齒合皺紋複雜,齒冠基部有發達的齒帶。門齒齒冠舌面具有明顯的鏟形結構,並且有發達的底結節和指狀突(圖33)。
北京猿人肢骨的特徵總的來證券交易很類似於現代人,但在骨髓腔很小,管壁很厚,股骨幹上部扁平以及骨幹彎曲度等方面的仍顯示出一些原始的性質(圖34)。
由於北京猿人的頭骨和肢骨上所反映出來的兩種不同的性質,因而有些外國學者曾推測在遠古時期的周口店生存著兩種人。以肢骨為代表的是一種進步的人類,他們是石器和用火遺迹等物質文化的創造者;顱骨則代表了另一種落後的原始人。在周口店發現的猿人頭蓋骨是進步人類獵取原始人為食,吃盡腦髓後丟掉的。這顯然是一種近乎「天方夜譚」式的荒誕解釋,很難為人們所接受。
實際上,類似北京猿人體質性狀中表現出的這種「鑲嵌式進化」現象,在爪哇猿人甚至南方古猿中也同樣存在。至於這種鑲嵌式的進化過程中,動物機體中的哪些器官在功能上更為重要,故而進化速度也比較快的問題,過去曾經有人提出這樣一種看法:由於在脊椎動物從低級向高級發展的每兩個相鄰的階段之間,高一級動物的腦量都大於低一級動物的腦量,所以表明腦的發展帶動了軀體的發展。因而又進一步認為人類正是由於腦的發展促使身體的進化而成為萬物之靈的。現在我們覺得,在脊椎動物的進化過程中,最先發展的不一定是腦,更為可能的是軀體上的某些其它與行為有關的器官。進化發生主要是由於生物體對環境變化做出了行為適應的結果。
從人類進化的化石證據來看,南方古猿的骨盆和股骨就已經出現了若干近似現代人的特點,說明它們已經兩足直立行走。而直立行走的體態的出現,使上肢獲得解放,才能越來越多地從事各種複雜的運動,猿「手」才變成了能夠使用和製造工具的人手。在手和腳都得到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了腦的發展。當然,特別是就人類的進化而言,我們也絲毫不能低估腦的進化意義。因為人類是一種具有自然和社會雙重屬性的特殊動物,在自然和社會兩種環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下,人類行為適應的複雜性遠非任何其它動物所能比擬。人類語言的出現和人類思維的存在,都證明了做為它們賴以產生的物質基礎——人腦在進化中的巨大意義。因此,我們認為比較恰當的解釋應該是,在人類進化的初期階段,四肢的進化促進了人腦的發展,然而人腦做為人類的思維器官和軀體中一切活動的最高級中樞,勢必會對軀體的下一步進化提供了可能性。正是在人體內這一對立統一規律的作用下,人類的進化才得以逐步實現。
北京猿人已不是最早期的人類,他們已經在人類進化的旅途中走過了一段艱苦而漫長的道路。他們的四肢和大腦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相對而言,四肢的進化程度超過大腦,具有更多的進步性狀,正是人類進化規律的具體體現。
從文化特徵上看,北京猿人已能比較熟練地製造石器和骨、角器等生產工具,同時已懂得用火,並且有了長期用火的經驗。
石器是北京猿人用來與在大自然作鬥爭的最重要的工具,積數十年發掘收穫,石製品的總數已超過10萬件。周口店猿人遺址出土的石製品原料取材廣泛,但選擇比較強,主要集中於石英、水晶、砂岩燧石等4種石料。他們在打制和修整石器的過程中已經掌握了根據石料的不同而採取的不同的加工方法,如砸擊法、錘擊法和碰砧法。遺址中發現的大量砸擊石核和砸擊石片這一特色不同於其它同類遺址。在發現的石器中以石片加工製成者約佔總量的71.5%,因此可以說北京猿人的石器工業的主體是石片石器。在石器的類型中,刮削器是最常見的一類器物。其次,尖狀器也佔有重要的地位。再其次才是砍砸器。雕刻器是一種用特殊的打制方法加工而成的石器,其用途尚不十分清楚。另外,還有少量的石錐和球型器等其它種類的標本。北京猿人的石器多不甚規整,這在一定程度上受原料的性質所限。但即使是比較好的石料,打制的精品也不很多,由此反映出他們的石器加工技術還處於比較原始的階段。
北京猿人遺址中還發現了大量的碎骨片,以它們中是否有骨的人工製品問題,從20世紀30年代以來,學者們就展開了討論和研究。這些碎骨片的成因十分複雜,主要可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自然營力所為,如水的衝擊,動物的啃咬,塌落石塊的砸擊,等等。此類碎骨片自然不能稱之為「骨器」。第二類則是由人工營力所為,即由人力砸碎的。但即使是此類碎骨片,我們也應一概稱之為「骨器」,因為打碎骨塊的目的並不一定是為了製造工具,例如「敲骨吸髓」也可造成同樣的現象。在北京猿人遺址中肯定有骨器存在,但為數不多。另外,還有少量被截斷了的腫骨鹿的角根,有的學者認為可能是被用作鎚子使用的角製品。
火是北京猿人用來同大自然作鬥爭的另一種重要手段。從遺址中發現的木炭、灰燼以及燒烤過的土塊、石塊、骨、角和朴樹籽等現象,尤其是從遺址中厚達數米的灰燼層來分析,證明北京人用火遺迹並非是偶然事件留下的痕迹,而是當時的人類長期用火的結果。北京猿人不僅已經知道用火,他們控制火、管理火的能力也不斷提高。
北京猿人遺址中還出土了大量的哺乳動物化石,在我國第四紀哺動物群中名列榜道首。所發現的材料分屬9個目,其中包括98個種。據研究,這些動物中的在多數都是北京猿人的食物殘骸。由此可見,狩獵在北京猿人經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北京猿人當進的生活條件極其艱苦,這一點可以從他們的死亡年齡上可以看得出來,據魏敦瑞研究,在40多例男女兩性個體的化石中,死於兒童階段(14歲以下)的高達40%左右;30歲以下的青年個體約佔7%;四、五十歲的中年人約佔8%;50歲以上的老年個體僅佔2.6%,其餘個體的年齡不能確定。從這個不太精確的計數字中可以清楚地發現北京猿人的平均壽命相當短暫,大約將近半數的個體青春期這前便已夭折。
對於北京猿人的生存年代問題,國際學術界的看法也有一個逐步認識的過程。最初,安特生和師丹斯基認為屬於上新世。後來,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P.Teilhard de Chardin)和我國脊椎動物學家楊鍾健等,以動物群的性質為主要依據,判明其應屬中更新世。自從藍田公王嶺地點發現人化石和哺乳動物化石後,人們認識到,北京猿人的時代要晚於公王嶺的藍田猿人。公王嶺地點屬中更新世早期,那麼北京猿人的年代最早也只能早到中更新世的中期。至於其年代的下限,鑒於在其頂部堆積中發現了晚更新世常見的赤鹿化石,估計北京猿人在周口店居住的最後時間可能接近中更新世之末。近年來,根據應用古地磁法、鈾系法、裂變徑跡法、熱釋光法以及氨基酸法等多種年代學研究手段測試的結果綜合分析,北京猿絕對年代的上限大概不會超過距今70萬年前,而下限可能一直持續到距今20多萬年前。
三、元謀猿人
在中國境內目前已發現的直立人化石中,元謀猿人被認為可能是時代最早的代表。
1965年5月,中國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的一個野外調查組在雲南省元謀盆地進行地質考察。他們在元謀縣上那蚌村附近的小山樑上發現了兩顆人牙化石,經鑒定為同一個體的左右上頜中門齒。標本的石化程度很深,呈灰白色,保存完好。
元謀猿人的牙齒相當粗大,超過了目前已知的早期人類的同位牙齒。如果將元謀猿人的牙齒與巨猿和現生大猿的同類標本相比較,則差別更為顯著。與智人相對比,相似適度也比北京猿人為小。因此,元謀猿人應屬於直立人範疇,故將其定名為元謀直立人(Yuanmou Homo erectus)。
目前我國學者對元謀猿的人的時代問題還存在著明顯的意見分歧。有人認為元謀猿人化石自於下更新統元謀組的上部,用古地磁法測定的年代為距170±10萬年前。另一種意見則認為化石出土的層位為中更新統上那蚌組,故其年代應與藍田猿人相近。還有人對古地磁測年的結果作了新的解釋,認為元謀猿人的年代可能更晚,不應超過距今73萬年,可能在50-60萬年。各種觀點都有其一定的依據,孰是孰非,尚有待進一步的論證。
四、藍田猿人
1963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的研究人員在陝西省藍田縣泄湖公社陳家窩村附近發現了一具基本完好的人類下頜骨化石。該標本出土於第四世中更新世的紅色土層中,經鑒定為猿人遺骸。
藍田猿人的顱骨和下頜骨表現出某種不平衡性,即顱骨的原始性質明顯強於下頜骨,這可能是二得在時代上存在著一著的差異的反映。
藍田猿人具有碩大粗壯的眶上圓枕,幾乎形成一條橫行的骨嵴,其兩端明顯向外延伸。圓枕的後方有明顯的縮窄現象。與北京猿從不同的是,藍田猿人的眶上圓枕與額骨鱗部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寬溝相隔。眼眶近方形,額部顯著後傾。額骨內面的正中有寬闊並較高的額嵴,自額骨鼻部開始,延至額骨鱗部上1/3處消失,消失前無分叉現象。藍田猿人的一個明顯特徵是頭骨壁極厚,接近甚至超過爪哇猿人和北京猿人顱骨相應部位的最大值。藍田猿人的下頜骨前部較高。小於任何已知的北京猿從標本,表明其後傾程度特別大。藍田猿人牙齒的尺寸,尤其是牙齒的寬度較北京猿人的為大。藍田猿人的腦量為780毫升,小於北京猿人的腦量(850-1220毫升)而接近於爪哇猿人腦量(775-900毫升)的下限。
鑒於藍田猿人所具有的眶上圓枕的形態、低平的前額、極厚的顱壁、顱高值和腦量較小等一系列特徵,顯示出其比北京猿人更為原始,大致與最早的爪哇猿人相似。地質年代可能為中更新世的早期。
藍田猿人的文化遺物已發現的不多。這些石製品的石料多為石英和脈石英,打制粗糙,缺少第二次加工,開制也不很規整。最具代表性的石器類型是厚重的大三棱尖狀器。同類器物也發現於西省的共合河和丁村遺址,似乎表明藍田猿人文化與合河文化和丁村文化之間的存在著某種較為密切的關係。
五、淅川猿人
六、鄖縣猿人
七、鄖西猿人
八、桐梓猿人
九、和縣猿人
十、沂源猿人
十一、南召猿人
十二、洛南猿人
十三、納馬達人
第三節 非洲的直立人化石
一、毛里坦猿人
1954年到1955年期間,在阿爾及利來北部的突尼芬(Ternifine)發現了這批舊石器遺物應屬阿舍利文化。
二、OH-9號人
1960年,在坦尚尼亞的奧杜韋峽谷LLK地點。該標本的某些特徵與北京猿人的頭骨比較接近,年代大約為距今120萬年。
三、OH-28號人
大約距今60至80萬年。
四、恩杜圖人
恩杜圖湖(Lake Ndutu)位於坦尚尼亞北部,東距奧杜韋峽谷約50公里。仍應歸入直立人範疇。
絕對年代為距今50-60萬年前。
五、KNM-ER 3733號人
1974年至1975年,理查德·利基在肯亞特卡納湖東岸的庫彼福勒,腦容量近900毫升。
KNM-ER3733號標本的年代測定為距今130-160萬年前,這是非洲也可是全世界目前已發現的最早的直立人化石之一,被有些學者認為是從能人向直立人過渡的中間類型。
六、納里德科托姆人
1984年,理查午·利基和沃克在肯亞西北部特卡納湖西岸的納里奧科托姆(Nariotkome)地點發現了一具幾乎完整的直立人骨架(圖40),屬於一個大約12歲左右的男性少年。據估計其身高已達1.68米。腦量約為700-800毫升。全部化石材料總計70餘件,包括顱骨、軀幹骨和四肢骨等不同部位的標本。據測定結果表明其年代接近距今160萬年前。納里奧科托姆人被認為是迄今已發現的時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直立人化石。
除上述發現於阿爾及利亞、坦尚尼亞和肯亞的直立人化石材料之外,在非州的其它地區,例如摩洛哥、衣索比亞、查德和南非得地也曾有過一些發現。
第四節 歐洲的直立人化石
一、海德堡人
1907年在德國海堡市東南約10公里處的莫埃爾(Mauer)採石場在年代問題上,目前意見還不一致。一般認為它可能代表了歐洲最早的直立人。關於海德堡人的絕對年代,有人認為其處於第一間冰期,跑今大約100萬年至60萬年前。有人則認為應處於第二間冰期,距今約40萬至20萬年前。
二、維爾泰斯佐洛斯人
1965年,在匈牙利的維爾維佐洛斯(Vertesszollos)發現爾泰斯佐洛斯人很可能處於直立人的晚期階段,或者說處於從猿人向智人的過渡階段。但也有人認為其年代可能在距今50萬年以上。
第五節 直立人的體質特徵
直立人階段人類發展中國是介於早期人科成員,如南文古猿,與智人之間的一個相當長的發展過程,具有承上啟下的性質。在此階段中,人類在體質形態上也必然會存在著一定的時間差異,其中既包括從其祖先類型那裡繼承下來的某些原始性狀,也包括若干新產生的進步特徵。
一、顱骨上的保護性結構
直立人骨上的某些保護性結構是其原始性質的突出體現,與其肢體上的進步性質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正是鑲嵌式進化理論的一個絕好的例證。
從顱骨特徵上觀察,直立人頭骨低平,骨壁很厚,形成枕外圓枕。直立人的眉嵴粗壯,形成眶上圓枕。顴弓粗壯。
二、腦的進化
直立人的腦量比南方古猿的明顯增大,其早期成員的腦量約為800毫升,而發展到晚期直立人時則常常擴大到1200毫升左右。直立人腦的進化不僅僅反映在體積的增大,也同時反映出他們的腦結構更為複雜化
當然,我們還應該注意到直人腦量的增加與身高增加之間的關係。這也是直立人腦量增大的一個原因。直立人的身體明顯比南方古猿來得高大。
三、面部形態的改變
在直立人發展的整個過程中,隨著額部的不斷增大,兩側的顳凹逐漸向外側推移,致使面部變得越來越寬。另外,前部牙齒的增大可能也是直立人面寬增加的原因之一。因此,早期直立人的類型所具有的共同特徵中很引人注目的兩點就包括了寬闊的梨狀孔和眶間距委大的眼眶。這兩上特徵是與面寬的增加同步出現的和發展起來的
四、咀嚼器官的變化
直立人咀嚼器官的變化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它涉及到直立人在進化過程的各個階段中所發生過的各種食性和生活方式上的適應性變化。
總的來講,直立人的牙齒是弱化了,但是,這裡更多的是指頰齒的弱化。頰齒尺寸的減少是直立人區別於南方古猿的最顯著特徵之一,這種變化貫徹了直立人進化過程的始終。
直立人的前部牙齒卻經歷了相反方向的變化過程。在晚期直立人中,所有的前牙都明顯擴大,。直立人前部牙齒的增大說明其負擔的功能加強了。一般來說,前部牙齒並不直接與咀嚼食物相關。也可能是由於當時的人們在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中更多地使用前部牙齒從事某種輔助的工作,例如用嘴叨住物品,便於雙手協同操作等,從而刺激了前部牙齒體積的增大。
此外 ,直立人的兩性差別雖然較之南方古猿為小,但仍遠比現代人為大。個體差異也很明顯。直立人的軀幹、四肢骨骼化石目前還很少發現。從材料來看,他們肢體的形態與現代人比較近似。
第六節 直立人的文化特徵
一、發展著的石器製造工業
直立人生活的時代在考古學上被稱做舊石器時代早期。該時期的人們已經比較嫻熟地掌握了石器製造技術,他們不僅能夠打制出各種具有比較固定的形態的石器,而且還能夠體現出處自不同的區域性特色。
亞洲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中出土石器標本最為豐富的當首推北京猿人遺址。在歷年的發掘中共獲得近10萬件石製品,這在世界範圍內也是絕無僅有的重要收穫。除周口店之外,在中國的其它地區,如山西的西侯度、合河、陝西的藍田,貴州的觀音洞等遺址也都發現了許多石製品。總的說來,中國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至少可以分出兩個在的文化傳統。其一,是以大型石器為特徵的系統,可以藍田、合河等遺址為代表。它們的特點是不論石核或石片都比較粗大,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大三棱尖狀器,砬砧法的打片技術在該系統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其二,是以小型石器為特徵的系統,可以周口店遺址第一地點為代表。該系統的特點是以砸擊法為主要的打片方法,石器器型普遍較小,主要有刮削以砸擊法為主要的打片方法,石器器型普遍較小,主要有刮削器、尖狀器、砍砸器等,此外還出現了其它地區同時期文化中罕見的進步類型,如雕刻器和石錐等。
歐洲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也可分為兩大系統:一是以阿布維利文化(Abbevillian)和阿舍利文化(Acheulian)為代表的手斧文化系統;另一個是以克拉克當文化(Clactonian)為代表石片石器文化系統。
非洲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存在著先後兩個文化系統。早期的奧杜韋文化被認為是「能人」的文化,典型工具是製做粗糙的砍砸器。時代略晚出現的是阿舍利文化,與歐洲的同類文化在面貌上具有較大的共性,被認為是由直立人創造的。
二、狩獵經濟的發展
植物是直立人食物的主要來源,因此採集經濟是直立人的謀生的重要手段。在北京猿人化石地點的堆積中有大量的燒過的朴樹籽以及胡桃、榛、松、榆和薔薇等植物的孢粉,這些植物的果實或種籽很可能都是北京猿人採集到的食物。
除採集植物類食物以外,直立人還通過狩獵活動獲取動物性食物,這可以從各地區直立人遺址中出土的大量動物骨骼化石,尤其是很多破碎得很嚴重的動物骨骼化石可以得到證明。由於肉食可以比素食提供更多的能量和蛋白質,所以狩獵也是直立人的一種重要的經濟生活方式。現在原資料證明,直立人不僅可以捕獲象嚙齒類那樣的小動物,而且也能夠撲獲到許多中型的甚至大型的哺乳動物。
狩獵活動的發展對人類的進化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首先,動物性蛋白質的報入的有效地促進了人腦的發展,使人類的腦能夠進行更為複雜的活動。在這種進化的腦的支配下,人們就可以製造出更為複雜的新型工具。其次,既然直立人的狩獵活動是以群體協作的方式進行的,這就勢必會擴大了個體之間的交往。在緊張的集體性狩獵活動中,信息的交流顯得更為重要,在某種情況下甚至可能成為決定狩獵成功的關鍵,於是語言的出現就勢在必然。最後,由於狩獵活動較之採集經濟具有更大的範圍的流動性,這就增加了不同人群之間相互接觸的機會,因而也會增加基因交流的頻率,有利於人類體質的改善和更為複雜的社會關係的建立。
當然,在直立人階段的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上,狩獵經濟所能提供的肉食來源不可能非常充足,也可能是經常性的。當時人們的主要食物來源仍然必然依靠採集植物性食物,而狩獵經濟只不過是採集經濟的一種補充方式。
三、用火技術的出現
目前我們已經可以肯定,在直立人階段,人類已經掌握了用火的技能,這不能不能不被認為是類進化歷史中的又一個偉大的轉折點。
儘管在歐洲和非洲的一些地點也曾報道過用火的遺迹,但多不能十分肯定。目前已知最可靠、最豐富的和最早的人類用火遺迹發現於北京猿人遺址。北京猿人的用火遺迹十分豐富,灰燼層厚達數米。經過縝密的研究,認為當時人們是草木植物作為主要燃料,同時輔之以樹枝和帶有油脂的獸骨等。
當時的人們還沒有掌握人工取火的技術,而只能引天然火種。已經具備較高的保存火種的能力和控制火的技能。
用火、控制火和保存火種技術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直立人與自然界鬥爭的能力。由於有了火,人們可以得到更易於消化的熟食,有力地促進了人類體質的改善。由於有了火,當寒冷的冬季降臨時,人們可以用其禦寒,同時也擴大了人類在地球表面活動的空間。由於有了火,在居住的洞穴中燃起篝火可用以照明,使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更為方便。由於有了火,在洞口點上火還可以了防禦野獸在夜間的侵襲。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說:用火技術的出現有力地促進了直立人的體質進化和文化進化,使他們向著人類發展史上的一新的紀元——智人階段邁進。
第二章 早期智人
在大約距今25萬年前後的時期,人類的體質特徵有了較大的變化,特別是腦量的增大尤為明顯,已達到1300毫升以上,與現代人比較接近。但同時還留有許多原始性狀,例如眉嵴發達,前額較為傾斜,腦結構中具有不少原始特徵,枕部向後突出,吻部向前突出等等。由於該階段的腦量明顯大於直立人,故被稱為智人(Homo sapiens)。生活在從25萬年前到4~5萬年前之間的智人又被稱為早期智人(Early Homo sapiens),過去也曾經稱之為古人。早期智人生活的時代,在考古學上屬舊石器時代中期,在地質學上屬中更新世晚斯到晚更新世。早期智人的化石地點目前已發現有70餘處,分布於亞、歐、非三大洲。按照學術界一般的看法,認為早期智人是由直立人進經而來的。
第一節 由直立人向早期智人的過渡
現有的化石證據證明,早期智人是由起直立人演化而來的。儘管在分類學上,人們將他們分別歸入人屬下面的兩上不同的種——直立人種和智人種,但是,他們相互之間差異的性質卻截然不同於一般的兩個「生物學種」之間的差異。生物學中「種」的概念,是用以表示自然存在著的、最大的個體群。群內的異性個體具備能夠相互交配,併產生具有繁育能力的後代特點。在古生物學中,「種」這一名詞則具有不同的內涵。一個「古生物學種」是一個「時間序列種」,常用來表示系統進化中的一個環節,因此,祖先種和後裔種之間的界限完全是為了研究工作的方便而人為劃定的。所以,至少從廣泛的意義上來說,直立人和智人之間的界限實際上是不存在的。隨著化石材料的日益增多,這兩個「時間序列種」之間的界限必將日趨模糊而終至消失。從理論上來說,時代最晚的直立人與時代最早的智人,他們彼此之間應該是非常相似的。不過,在研究中我們還必須把整個人的進化系統分段劃開,並且給予各個環節不同的名稱,否則我們就只得把距今1000多萬年以前的古猿也稱做智人。
在目前已發現的古人類學資料中,便有一些標本其系統地位很難確定,它們往往在同件標本上既具有某些原始特徵又具有某些進步特徵。因此,有的研究者強調其原始性狀,便主張將其歸入立人範疇;而另一些研究者則重視其進步性狀,又主張將其劃歸早期智人。在本書中,我們將此類化石材料視作直立人與早期智之間的一種過渡類型的代表來加以描述。
一、昂棟人
在1931年至1941年期間,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梭羅河沿岸的昴棟村附近,陸續發現了12個頭蓋骨,此外還有兩段脛骨的化石。這批化石材料被定名為梭羅智人(Homo sapiens soloenisis),亦俗稱為昂棟人(Ngandong Man)或者梭羅人(Solo Man)。時代屬晚更新世。
頭骨的骨壁很厚,顱骨較為高、寬。眉嵴發達,但左右兩側被中凹隔開,無胥嵴上溝。前額傾斜但比較寬,枕部明顯突出,肌肉附著痕迹顯著,乳突也很發達。成年人腦量估計為1035-1255毫升,平均腦量為1154毫升。對於昂棟人的分類地位問題,多年來一直存在著爭議有的學者強調其原始特徵,認為應歸屬於直立人;另一些學者則強調其性狀中的進步方面,認為應歸於早期智人。
二、佩特拉洛納人
1960年,在希臘卡爾基迪基省的佩特拉洛納(Petralona)村附近的一個石灰岩洞穴中。
三、托塔維爾人
1971年法國史學家德·盧姆雷(H.de Lumley)等人在法國南部托塔維爾村(Tautavel)附近的阿拉戈洞(Arago cave)的舊石器時代遺址獲得的一個青年男子的面骨和額骨化石。德·盧姆雷等人認為阿拉戈21號顱骨等標本的形態特徵與發現於亞、非兩洲的直立人化石有別,因而另立一個新的亞種,稱其為托塔維爾直立人(Homo erectus tautavelensis)。
四、博多人
1976年,美國地質學這卡爾布(J.Kalb)率領的考察組在衣索比亞北部阿法地區的博多(Bodo)地點發現了一具古人類顱骨化石,其年代估計在大約距今20-30萬年之間。
在分類地位上,有人認為博多人應歸屬直立人範疇,有人則將其劃歸早期智人。
五、金牛山人
金牛山是一座海拔僅70米的小山包,位於我國遼寧省營口縣永安鄉西田屯村附近。該山上山體裂隙較發育,其中埋藏著豐富的動物化石,所處自然環境與北京周口店的龍骨山頗為相似。1984年秋季,由呂遵諤教授領導的北京大學考古系舊石器時代考古實習隊再次對這個遺址的A地點進行了正式發掘,在第六層堆積的夾雜角礫岩的棕紅色砂質粘土中發現了一批豐富的古人類化石資料,經初步鑒定,這些標本均屬於一例成年男性個體,被稱做「金牛山人」。
金牛山人顱骨額部明顯後傾,具有頗為清晰的矢狀嵴。顱骨最大寬位於顳骨鱗部的後上緣處,明顯比北京猿人的相應位置要高一些,而與大荔人相似。眉嵴發達,呈圓枕狀,其兩側向後延伸,頂面觀呈「八」字形,與北京猿人的「一」字形眶上圓枕有別。角狀轉折較為圓鈍。與北京猿人相對比,金牛山人的枕外圓枕和角圓枕的發充均趨於減弱,顱壁厚度變薄。金牛山人的腦容量估計約為1390毫升。
對於金牛山人的系統分類地位問題,學術界仍存在著不同的意見,或認為其應歸屬於直立人,或認為其應歸屬於早期智人。從其主要體質性狀的特點來分析,金牛山人可能恰恰是處於內直立人向早期智人過渡階段中的典型代表。其絕對年代為距今28萬年左右。
第二節 「典型尼人」和「進步尼人」
最早被確定為屬早期人類型的化石材料是在德國萊茵河畔的尼安德特河谷發現的尼安德特人,後來人們便把處於該進化階段中的其他人類化石稱為「尼人類型」。因此,在過去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裡,「尼人」、「古人」被賦予了同樣的含義,均意指我們現在所說的「早期智人」。目前所謂的「尼安德特人」也包括兩重內涵:狹義的「尼安德特人」僅指在尼安德特河谷所發現的標本;廣義的「尼安德特人」一般泛指在歐洲及其鄰近地區所發現的早期智人階段的化石。迄今為止已發現了相當豐富的尼人化石材料,其分布範圍從西歐向東直至蘇聯的中亞地區,北抵北緯53。線,南及巴勒斯坦。現將其中比較重要的材料簡介如下:
一、尼安德特人
1856年,在德國迪塞爾多夫( Disseldorf)城附近的一個被稱做菲爾德荷芬洞(Feldhofer gorotto)的山洞裡發現了一具成年男性的頭蓋骨和一些體骨化石。該頭骨化石的眉嵴粗壯,額骨賂後傾斜,枕部突出,顱骨高度較小,腦容量為1230毫升。1864年,謝夫豪森(H.Schaaffhausen)在其正式發表的研究報告中將這批人類化石材料命名為尼安德特人。
實際上,尼安德特人並不是最早發現的早期智的化石。早在尼安德特河谷發現的8年前,1848年們就曾經在西牙班南端的直布羅陀(Gibraltar)發現過一具顱骨,這就是直布羅陀人。但在當時並沒有引直人們的注意,直到尼安德特人化石被發現和認定之後,才知道直布羅陀人也應歸屬於尼人階段的遠古人類。
二、聖沙拜爾人
1908年發現於法國科里澤(Correze)地區的聖沙拜爾(LaChapelle-aux Saints)村附近的一個洞穴里。化石材料為一具比較完整的骨架,其中包括一具基本完整的顱骨和下頜骨,此外還有許多體骨化石。所有化石標本均屬於一例老年男性個體。由於聖沙拜爾人的化石材料比較完整,故人們描繪時多半以此為根據。20世紀初,法國著名的人類學家鮑爾還以聖沙拜爾人化石為依據塑造了尼人的復原像,遺憾的是,鮑爾對骨骼與肌肉之間的關係理解有欠妥之處,另外,他還忽視了聖沙拜爾人化石上存在著某些由於老年人和關節炎所引起的骨骼變形現象。因此,他復原的尼安德特給人們造成了一種錯誤的印象:頭部前傾,雙肩高聳、彎腰屈背、膝部彎曲、兩腿外展,步履蹣跚。直到近年來,這種被長期的傳統偏見所歪曲了的尼人形象才得到糾正。美國的科學藝術家馬德內斯(Jay Matternes)重新復原了尼安特人的形象(圖45),他的作品得到了國際人類學界的好評,被認為具有科學上的正確性。
聖沙拜爾人的顱頂低平,額部後傾。顱骨最大寬位置比直立人略高一些,但明顯低於現代人。眉嵴發達,但缺少眶後縮窄現象。面骨粗大,梨狀孔寬闊,無犬齒窩,眶間距離很大。下頜骨粗壯,無明顯的額隆凸。腦量很大,約1575毫升。
三、莫斯特人
1908年,德國學者克拉茨(Klaatch)等人在法國多爾多涅(Dordo gne)省的莫斯特(La Moustier)地點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了一批舊石器時代文化遺物和人類化石。經過對此化石碎片的認真拼對,修復出一件大約16歲左右的男性少年個體顱骨標本,稱之為莫斯特人。該遺址出土的石製品大多數是由石片修整而成的尖狀器和刮削器,此外也有用盤狀石核製作的小型手斧。這些石製品所代表的文化因而被命名為莫斯特文化(Mou-sterian),該文化的創造者即廣義的尼安德特人。
四、費拉西人
1909至1912年,在法國的多爾多涅省巴格(Bugue)附近的費拉西(La Ferrassie)洞穴中發現了一批從類化石和文化遺物。在體質特徵上應歸屬於尼人類型。
五、克拉皮納人
1899年至1905年間,在南斯拉夫的克羅埃西亞(Croatia)北部薩格勒布(Zagred)市附近的克拉皮納(Krapina)地點發現了一批頗為豐富的古人類化石。伴出有典型的莫斯特文化石器。克拉皮納人可能是早期智人較晚階段的代表。
六、埃林斯多夫人
1914年至1925年間,在德國威瑪(Weimar)附近的一個叫做埃林斯多夫(Ehringsdorf)的村莊旁的採石場中發現了一批古人類化石。在埃林斯多夫人的下頜骨上出現了頦隆凸的雛型。處於里斯——玉木間冰期。
七、斯坦海姆人
1933年德國南部斯圖加特(Stuttgart)以北約30公里處的斯坦海姆(Steinheim)發現了一具古人類顱骨化石,被命名為斯坦海姆人。
八、斯旺斯庫姆人
1935年和1936年,在英國泰晤士河畔的肯特(Kent)郡斯旺斯庫姆(Swanscombe )地點發現了一具古人類化石。是目前在英國已發現的時代最早的人類化石。有阿舍利文化類型的燧石手斧等文化遺物。
九、切舍克塔施人
1938年,在中亞地區烏茲別克(Uzbekistan)南部的一個被稱做切舍克塔施(Teshik-Tash)的洞穴中發現了一批人類化石。材料包括顱骨一具,此外還有軀幹骨和四肢骨等若干件,均同屬於一例大約9歲左右的少年個體。該顱骨額部後傾,顱頂不高,眉嵴顯著,缺少頦隆突。經測定,其腦容量約1490毫升。值得注意的是,切舍克塔施人顱骨標本僅僅是一例9歲左右的少年兒童,故其成年人的腦容量當較這更大一些。與人類化石共出的文化遺物均屬歐洲舊石器時代中期的莫斯特文化類型。
十、斯虎爾人
1931年至1932年間,巴勒斯坦的卡梅爾山(Mount Carmel)又獲得了古人類學上的重大發現。在一個被稱做斯虎爾洞(Cave Skhul)的洞穴中發掘出十具人骨架,其中包括成年男性個體5例,成年女性個體2例,另外有3例屬於兒童的標本。
十一、塔蓬人
塔蓬人的化石材料是由加羅德(Dorothy Carrod)教授率領的發掘隊於1929-1934年間在巴勒斯坦卡海爾山區的一個叫做塔蓬洞(Cave Tabun )的洞穴中發現的。塔蓬人的地質年代可能略早於斯虎爾人,大約在距今7-4萬年之間。
十二、沙尼達爾人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索利斯基(R.S.Sslececki)教授於1953年至1960年間在伊拉克扎格羅斯山(Mount Zagros)的沙尼達爾洞(Cave Shanidar)相繼發現了屬於7例個體的尼人類型化石材料。伴出的也有莫斯特類型的文化遺物,其地質年代大約在距今4.5萬年至8萬年之間 。
上述分布於歐洲及其鄰近地區的早期智人化石,雖然一般都將其歸入到「尼人類型」的範圍之中,但實際上,他們彼此之間在形態特徵方面仍存在著相當明顯的差異。
目前在學術界中一般將尼人劃分為兩個類型:典型尼人(Classical Neandertals)和進步尼人(Progresive Neandertals)。典型尼人通常以聖沙拜爾人為代表,包括尼安德特人、直布羅陀人、莫斯特人、費拉西人等。在他們的體質特徵中含有相對較多一些的原始性狀,例如前額低平而後傾、枕外圓枕較發達,頦部後縮,無明顯的頦隆凸等。從現在的資料來看,典型尼人生存的年代也普遍偏晚一些。進步尼人一般以斯坦海姆人和斯旺斯庫姆人為代表,包括埃林斯多夫人、克拉皮納人、塔蓬人和切舍克塔施人等化石材料。這些化石人類在形態特徵上與典型尼人差異較大,故又稱之為「非典型尼人」。一般來說,他們的顱頂和枕部多半較為圓隆,許多標本具有較明顯的頦隆凸,總體特徵上與現代人更為接近。進步尼人生存的年代較之典型尼人可能要更早一些。但是實際上,在通常被劃歸為進步尼人的這些標本上也存在著比較大的形態變異,因此對於他們在人類進化史中的系統地位問題上頗多爭議。
由於典型尼人和進步尼人的分類位置直接涉及到現代人的起源問題,故多年來一直受到人類學家們的密切關注,分別提出許多進化模式。總括起來大致包括如下三種理論:
(1)尼人階段說(Neandertal –phase theory)
由德國的施瓦布(Gustav Schwalbe)在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初的一段時間內首先提出。他根據當時的歐洲已經發現的尼安德特人等後來被稱為做典型尼人的化石材料,指出尼人頭骨上具有許多原始的近似猿類的改性狀,認為尼人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個中間階段,是從直立人發展到現代人的中間環節。
(2)前智人說(Presapienstheory)
由英國的基斯和法國和鮑爾在20世紀初提出的一種理論模式。他們根據當時某些被認為年代比尼人為早而形態上卻更為進步的人類化石,提出尼人不是現代人的祖先,而是在遠古時代與現代人的祖先平行發展的另一種絕滅的類型,並不在人類的進化系統之內。現代人是由尼人以前的智人演化而來的。
(3)前尼人說(Preneandertaltheory)
由英國的史密斯(Grafton Elliot Smith)於20世紀20年代首先提出的一種觀點。他認為在已發現的尼人化石中有一部分標本較少特化,並且年代又比較早,因而認為他們是現代智人和那些比較化了的尼安德特人的共同祖先。但是史密斯觀點在當時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直到50年代經過義大利的塞奇(Sergio Sergi)和美國的豪厄爾的倡導後才得到人類學界的重視。這種理論模式認為那些年代較早、缺少特化的標本代表著一種廣泛分布的「進步尼人」或「前尼人」群體,他們可能是「典型尼人」和現代人的共同祖先。
總之,目前在古人類學界對尼人,特別是以所謂「典型尼人」的系統位置問題,還沒有取得一致的看法。從基本立場上來看,可分為兩在理論派別。一種理論稱之為直接演化論(Direct evolution hypothesis)或系統論,認為現代歐洲人是由當地的尼人逐漸演變而來的。另一種與之對立的理論稱做入侵論(Invasion hypothesis),亦稱遷徒論或代替論,認為歐洲以外地區的遠古人類侵入歐洲的尼人居住區域,消滅了土著的尼人,進而發展為現代歐洲人。
近年來,還有一此學者傾向於贊成這樣一種觀點,即各個不同地區的古代人類在形態特徵的發展速度上可以是不同步的,各地區之間也會有人群的遷徒和流動,各個群之間遺傳基因的交流和文化成份上的相互借鑒在所難免。但是似乎不會出現外來人群完全取代原住地土著人群的現象,而只能是兩個人群在衝突中相互融合。用這種觀點來解釋現代歐洲人的形成,應該是歐洲以外地區的移民和當地的土著尼人的長期交往中相互融合的結果。
第三節 其他早期智人階段化石的發現
除歐洲及其鄰近地區的「尼人類型」早期智人材料外,在非洲和東亞也發現了一些早期智人化石,其中比較重要的資料包括非洲尚比亞出土的布羅肯山人以及我國境內發現的大荔人、丁村人、許家窯人、新洞人、馬壩人、長陽人和巢縣人等。
早期智人階段,由於人口的增殖和生產力的發展,使得人類在遷徒規模愈來愈大,他們已經具備了在高緯度寒冷地區生存的能力。在該階段的許多遺址中都發現了大量的用火痕迹。在許多早期智人的遺址中都發現了大量火灰堆。在德國莫斯特文化的廢物堆中還發現過乾燥的菌類,被認為可能是用作引火之物,表明此時的人類不但能免夠用火,而且可以人工取火了。
早期智人階段,人類的意義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此時,出現了有意識理葬死者的習俗。在法國的費拉西洞穴中葬有一對成年男女和兩個兒童,每具骨骼均置於一個墓坑之中,最深的墓坑達30厘米,打破了可舍利斯的文化層。此外,在兩個小孩子墓前還有一個深35厘米的土坑,內置砂粒和大塊的牛骨。在成年男性的頭部和肩部壓著扁圓的礫石。聖沙拜爾人那裡也有類似情況。人骨架被安放在長約1.45米,寬約1.3米,深約30厘米的墓坑內,身旁隨葬有燧石石器,砂岩石砧,製做精緻的尖狀器和刮削器,還有各種顏色的燧石、石英和水晶料塊。另外,在死者身旁還置有關節部位依然相連的野牛腿骨與馴鹿脊椎骨和肩胛骨等,說明當時人們不僅以石器隨葬,而且還用獸肉供奉死者。除此之外,在伊拉克的沙尼達爾洞穴中還發現了用鮮花隨葬的例證。
所有這些現象表明當時的人際關係變得更加密切,群體成員之間互相存在著責任感,承擔著義務。此外,由於生產力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有了一些改善。只有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時,才可能出現用生產工具和食品、花卉等隨葬死者的現象。就目前已經掌握的材料而言,莫斯特文化的墓葬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墓葬。
第三章 晚期智人
當人類社會發展到距今約4-5萬年前的時候,我們的祖先體質上的進化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出現了若干不同於早期智人的特點。例如,其前部牙齒和面部明顯減小,眉嵴變弱,顱高增加,這些特徵已與我們今天的現代人基本一致。因此,在系統分類上該階段及其以後的人類統稱為晚期智人(Late Homo sapiens )或現代智人(Modern Homosapiens),即指解剖結構上的現代人。有人提出,現代人的概念僅應該適用於新石器時代以後一階段,在考古學分期中屬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內的化石人類。晚期智人過去也曾經被稱為「新人」。該時期的人類,在分布範圍上發生明顯的擴大,除歐、亞、非三大洲外,他們的足跡還跨入美洲和澳大利亞。此外,由於各不同區域內的自然環境差別,本來在早期智人階段已經存在著的人種學差異進一步擴大,當今世界上的各大人種逐漸形成。
第一節 有關晚期智人起源的理論
由於晚期智人的起源問題直接牽涉到現代各色人種的由來,因此長期以受到人們的極大關注。總括起來, 人類學界的存在著兩種相互對立的理論。一種可稱之為單一地區起源論,也叫做入侵論、遷徒論或者代替論。持此觀點的古人類學家相信現生的各色人種擁有一個近期(大約5-10萬年前)的共同祖先。換言之,世界各地的遠古人類中只有一處的人群成功地演化為解剖學上現代類型的智人。由於他們在解剖結構、生理功能以及文化技術上擁有較之同時代生存其他地區的人類群體遠為高超的優勢,所以他們一經出現,便迅速地向四面八方遷徙,替代了其他地區的原住居民。另一種理論可稱之為多地區起源論,也叫做直接演化論或系統論。這種理論認為現代類型的智人都是由當地的早期智人以至直立人演化而來的。各大人種的性狀在很久遠以前便存在著區別,他們各自平行發展,當然相互之間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基因的交流,最後演化成現代的各色人種。
近一個世紀以來,上述兩種理論一直爭論不休。但過去由於已發現的化石材料的在時間和空間分布上的局限性,兩種理論都面臨著不少必須克服的論證的困難。
對單一地區起源論來說,首先需要回答的問題就是所設想的那個出現優勢人群的演化中心究竟在什麼地方?對此有著許多種不同的解釋。20年代時,海德列希加認為在歐洲;50年代以來,豪厄爾等人又倡導西亞中心說;70年代以後,范德爾爾邁施(Vandermeersch)主張該中心於近東,馬森托施(Macintosh)等主張在中國,而普羅茲(Protsh)則主張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等地區。1987年,卡恩(Cann)等報告了他們運用分子生物學方法對該問題進行研究的結論。他們選擇了原籍分別為非洲、歐洲、中東、巴布亞紐幾內亞和澳大利亞的婦女共147人,分析了他們生產嬰兒時的股盤細胞內線粒體的脫氧核糖核酸(DNA)。根據不同類型線粒體之間的親疏關係繪製了系統樹,結果是該樹來自單一的共同祖先,而另一支則來自於其他地區。對該系統樹最簡單的解釋是其共同祖先是來自非洲。根據知已DNA突變速度,計算其年代為距今約20萬年。卡恩等因此而認為,從所有嬰兒的線粒體DNA向前追蹤,最後便可追到大約20萬年前生活的非洲的一個婦女,該婦女是現今全世界人類的祖先。大約在13萬年前,她的一群後裔離開非洲,分散到世界各地,代替了當地的土著居民,最後發展為各色人種。這就是著名所謂「夏娃理論」。
對於現代人中種族差別產生的原因問題,單一地區起源論的解釋是:來自同一祖先的後裔們分散到各地之後,由於遺傳漂變和地區性選擇適應的結果而產生了人種之間的變異。然而,這種解釋卻與目前已掌握的某些古人類學資料相悖。因此,在許多地區的化石人類中,從直立人,早期智人到晚期智人的體質特徵上都表現出了某種程度上的相似性。對此,按照「夏娃理論」只能解釋為這些早、晚期人群之間的共性不是由於遺傳,而是由於他們同樣處於相似的緯度、氣候等環境下的適應結果。
然而,這樣的解釋也不能令人完全信服,因為很多體現地區性早、晚期人群之間共性的體質特徵恰恰並不是可能受到環境選擇作用影響的性狀。我國著名人類學家家吳新智教授指出,曾經廣泛存在於中國化石人類中的若干項與現代蒙古人種有關的性狀,如鏟形門齒、印加骨以及額鼻縫和頜縫的形狀等都很難用適應性來解釋,反而用遺傳性進行解釋則比較合理。
儘管由於受古人類學資料所限,尤其是目前在同一地區從直立人到晚期智人的連續性材料的缺乏,多地區起源論所提供的進化模式還難以做到完全令人信服,但近幾年來在世界範圍內所發現的若干批區域性古人類化石資料無疑在某種程度上對該學說提供了支持。
早在20世紀40年代,魏敦瑞在研究北京猿人化石時曾經指出,北京猿人的一系列形態特徵可以證明其與現代蒙古人種的某些人群存在著特別密切的聯繫。這些特徵包括:矢狀嵴、印加骨、鼻樑和顴骨、上頜圓枕和下頜圓枕、鏟形門齒以及額鼻縫和額頜縫的形狀等。上述這些特徵在現代蒙古人種和北京猿人中都有較高的出現率。魏敦瑞的這一認識應該說是極有見地的。但當時由於本地區較晚階段的化石材料尚且不多,而魏敦瑞本人對山頂洞人的種系分析論又失之貪偏頗,他錯誤地認為山頂洞人是外來的移民,而不是北京猿人的後裔。這些情況都影響到他的見解和說服力。
最近,吳新智教授系統地整理了我國境內出土的有關古人類化石資料,提出了中國古人類連續發展的意見。他逐個列舉了矢狀嵴、印加骨、比較朝向前方的顴骨、扁塌的鼻骨、顴骨上頜骨下緣的明顯轉折、鏟形門齒以及水平相連的額鼻縫和額頜縫等項特徵在我國各地出土的眾多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中較高的出現率,有力地論證了中國古人類從直立人到解剖學上的現代智人發展過程。
在世界其他地區,也存在著不少區域性連續發展的證據。魏敦瑞曾經指出過從爪哇猿人棟到瓦賈克人的連續發展。後來在澳大利亞柯阿(Kow)沼澤中發現的晚更新世人類化石在眉嵴、矢狀嵴、顳線、最小額寬位置和枕外圓枕等方面也表現出與昂棟人相似的性狀,從而顯示出在東南亞的直立人與澳洲的解剖學上的現代人之間也存在著發展的連續性。
過去認為,歐洲的尼安德特人與當地的晚期智人之間存在著頗大的形態差距,故普遍認為後者是由外地入侵的人群,而尼人是絕滅的旁支。但近年來一系列新的發現,特別是南斯拉夫凡迪亞(Vindija)地點發現的具有疊壓地層關係的莫斯特文化人類化石和奧瑞納文化人類化石在形態細節的一致性,使得人們的看法正在發生著改變。
此外,最後還有人指出在非洲的南部也存在著人類直接進化的線索,認為從布羅肯山人、沙爾達哈(Saidanha Man)和弗洛里斯巴人(Florisbad Man)一直到現代尼格羅人種,存在著連續進化的現象。
綜合上術古人類學材料所提供的線索,使人們感覺到,在晚期智人乃至現代人的起源問題上,多地區起源論的論據似乎正在得到加強。
第二節 歐洲的晚期智人化石
世界上首次發現的晚期智人化石就出土於歐洲,那就是著名的克羅馬農人,以至於後來相當長的一般時間,克羅馬農人這一名稱甚至成為晚期智人的代名詞,正如同尼安德特人曾經作為早期人的代名詞一樣。迄今為止,在歐洲已經發現了很多晚期智人階段的化石資料,其中比較重要的包括西歐發現的克羅馬農人、庫姆卡佩爾人、尚塞拉德人和格里馬迪人以及在東歐發現的姆拉德克人和普雷德摩斯特人等。
一、克羅馬農人
克羅馬農人(Cro-Magnon Man)是1868年在法國西部多爾多涅地區的克羅馬農洞中發現的。該洞中出土的古人類化石材料至少代表5例個體,其中包括4具顱骨,屬於3例男性和1例女性。經研究,將這批標本劃歸於晚期智人類型。
克羅馬農人的腦容量很大,1號男性顱骨為1636毫升,3號男性顱骨為1730毫升,完全達到現代人腦量的變異範圍,甚至還超出了現代人腦量的平均值。1號顱骨是一例老年個體,保存狀況最完整,帶有面骨部分。顱頂高而圓隆,額部豐滿,眉嵴不很顯著。面部低寬,眼眶高聳,鼻孔狹窄,下頜有明顯突出的頦隆凸。這些體質特徵中的絕大部分都與現代歐羅巴人種十分相似,所不同的只是克羅馬農人的面部較寬,眶形低矮一些(圖53)。3號顱骨也是男性,但在形態上不同於1號顱骨,其額部低平,眉嵴很顯著,枕部也很發達,具有類似尼安德特人那樣的明顯突起。2號顱骨是女性標本,顱骨較小,骨質細弱。
這批人類遺骸發現於克羅馬農洞的深處,出土時在人骨加旁邊置在燧石工具、海貝殼及其它裝飾品,顯然是一處有意識的埋葬。從伴出的燧石工具的形制來看,應屬於奧瑞納文化類型。共存的哺乳動物化石有馴鹿、野牛、猛獁象等種屬,表明當時歐洲的氣候仍然是寒冷的,地質時代約當晚更新世時的玉木冰期,距今約2-3萬年前。
二、庫姆爾佩爾人
1909年,在法國的庫姆卡佩爾(Combe-Capelle)發現了一具比較完整的成年男性骨架,除顱骨外,還保存有許多體骨標本。從顱骨的形態特徵上看,庫姆卡佩爾人的顱形較之大多數尼安德特人化石高、狹。眉嵴比較發達,面部略大。下頜骨較短並且顯得頗為垂直,頦隆凸不明顯。從伴出的文化遺物來看,應歸屬於早期奧瑞納文化。其絕對年代大約為距今3.4萬年前。
三、尚塞拉德人
1888年,在法國多爾多涅省尚塞拉德(Chancelade)村的一個天型岩洞中發現一具人骨架,其股骨與脛骨疊在一起,可能是由於死後受到人的擺布所致。因為其顱面部形態特徵有些與愛斯基摩人相似,所以過去曾經推測尚塞拉德人可能是愛斯基摩人的祖先。實際上,二者之間的相似性大概只是由於他們都適應於在寒冷氣候下生活所致。年代大約是在距今1.2-1.7萬年前。
四、格里馬迪人
格里馬迪(Grimaldi Man)發現於義大利蒙頓(Menton )市附近格里馬迪的一個岩洞中。格里馬迪人頭骨狹長,屬超長顱型。眉嵴不發達,額部比較陡直,顱高中等。面部較為低、窄,鼻形寬闊,頜部前突,頦部後縮,牙齒較大。男性腦量為1580毫升,女性為1375毫升。過去人們一般都傾向於將格里馬迪人的上述特徵與尼格羅人種聯繫起來考慮,認為他們是現代黑人的祖先。近年這種觀點被否定了,學者們認為格里迪人的許多特徵均處於地中海類型的歐羅巴人種變異範圍之內。
文化遺物屬於奧瑞納文化。地質時代為晚更新世,絕對年代大約距今4萬年前。
五、姆拉德克人
姆拉德克人(Mladec Man)1891年發現於捷克的摩拉維亞(Moravia)地區。姆拉德克人在形態上要較之克羅馬農人更為原始一些。其生存的絕對年代大約為距今3-3.3萬年前。
六、普雷德摩斯特人
同樣是在捷克的摩拉維亞地區,1890-1928年間,人們在普雷德摩斯特(Predmost)地點又陸續發現了一大批古人類化石,這批標本至少代表著27例個體。普雷德摩斯特是在歐洲發現晚期智人化石材料最豐富的地點其。在體質特徵上兩性差異顯著,有人認為普雷德摩斯特人在眉嵴的發達程度和突頜程度上都介於尼安德特人的和克羅馬農人之間,從而暗示出他們可能是後二者之間的混血後代,但也可能是克羅馬農人的一種地區性變異。普雷德摩斯特人生存的年代比較晚,大約為距今2.5萬年前。伴出的文化遺物屬於晚期奧瑞納(Aurignacian)文化和早期梭魯特(Solutrean)文化。
第三節 非洲的晚期智人化石
在人類學界過去曾經存在著一種傳統的認識,即現代人在非洲出現的時間比較晚,撒哈拉以南地區的現代黑種人是由北方的地中海區域南遷而來的移民。近年來,由於在非洲南部發現了很多年代較早的人類化石,從而使這種傳統觀點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人又提出撒哈拉以南地區晚期智人的形成時間較早的看法。甚至認為西亞和歐洲乃全世界的晚期智人最安裝可能都來自於非洲。但是,據現在的材料分析,非洲發現的相關的人類化石,在形態上雖然都比較接近於現代人,非洲發現的相關人類化石,在形態上雖然都比較接近於現代人,但其年代結論的可靠程度不一,因此還有持於更深入的研究。
迄今為止,在非洲已經發現了許多處晚期智人化石,其中比較重要的材料包括搏斯科普人、弗洛里斯巴人、邊界洞人、奧莫人和阿塞拉人等。
一、博斯科普人
1913年,在南非特蘭斯瓦爾省西南部的博斯科普附近的穆伊河(Mooi River)東岸地層中發現了一批古人類化石,這就是著名的博斯普人(Boskop Man)。該批標本包括一具殘破的頭蓋骨,一件顳骨,一塊下頜骨和顱骨資料觀察,博斯科普人具有很長的顱型,很小的乳突,並且具有很厚的顱壁,其頂骨中央部分的厚度達13-14毫米。腦容量很大,估計約為1700毫升。下頜骨上有頦隆凸。該批人類化石被認為應歸屬於晚期智人階段。由於在相應的地層中沒有找到伴生的動物群和文化遺物,故其生存的年代尚不能確定,估計為晚更新世。
二、弗洛里斯巴人
1932年,在南非特蘭斯瓦爾省布利姆方頓(Bloemfontein)以北的一處名收弗洛斯巴的礦泉遺址的沉積物中發現了一具殘破的顱骨化石,包括有基本完整的額骨、部分頂骨和右側和面骨以及一枚單獨的右側頜第三臼齒。該顱骨的眉嵴相當突出,鼻骨較狹窄,處中縫處微微隆起,鼻根部深陷於眉間區的下方。面部顯示出一些突頜性質。屬於莫斯特一勒瓦婁哇文化。其年代可能在距今約4萬年以前。
三、邊界洞人
邊界洞(Border Cave)位於南非納塔爾(Natal)省的北部。邊界洞人的眉嵴有些顯著,腦容量大約為1450毫升,其它形態特徵也清楚地表明他們應歸屬晚期智人。但是,由於地層記錄混亂,邊界洞人生存年代問題至今未能完全解決。距今10萬年以上。
四、奧莫人
1967年,在衣索比亞西南部奧莫盆地的基比什(Kibish)組下層的地層中發現了兩具人頭蓋骨化石。奧莫人的顱骨在外形上相當接近於現代人,只是在個別性狀上與非洲的早期智人有些相似。奧莫人的腦量估計在1400毫升以上。利用鈾—釷法對堆積中出土的蚌殼測定的結果為距今13萬年。
五、阿塞拉人
1927年,在馬里的廷巴克圖(Timbukteu)市以北約400公里處的撒哈拉沙漠中發現了一具男性或年人骨架。這就是被認為是尼格羅人種的直接祖先的阿塞拉人(Asselar Man)。
阿塞拉人的化石保存得相當完整,形態特徵中的很多項目均與現代代尼格羅人種頗為相似。該標本顱骨圓隆,在顱型上可以與蘇丹的尼格羅人相對比。面部較低矮,兩側上頜中門齒在萌出後不久就被拔除了。腦容量很大,約1520毫升,接近尼格羅人種變異範圍的上限量。身高約170厘米。骨骼比較纖細,前臂長於上臂,小腿長於大腿。其它骨骼,包括骨盆和手、足等部位的骨骼上也都表現出某種接近尼格羅人種的傾向。
沒有發現與阿塞拉人伴出的文化遺物,但卻出土了許多水生軟體動物、魚類、鱷魚以及瞪羚和羚羊的化石。該動物群的成員雖然都是現生種,但目前卻不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之中了。這就明顯地反映出當時的撒哈拉地區具有水草豐美的生態環境。阿塞拉人生活的時代被認為是晚更新世之末。
上述幾批資料所代表的撒拉哈及其以南地區的晚期智人化石,在人種學特徵上均與現代尼格羅人種存在著比較明顯的遺傳學聯繫。然而從撒哈拉以北的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被稱做馬格里布(Maghrib)地區出土的一系列相當豐富的現代類型智人化石來看,卻明顯不同於撒哈拉以南。在阿爾及利來亞發現的阿法盧人(Afalou Man)和摩洛哥發現的塔弗拉爾特人(TaforaltMan)都顯示出與西亞地區的尼人和現代智人具有更多的相似性。馬格里布地區的這些古人類化石的年代一般認為在距今5萬年之內。因此,晚更新世時期撒哈拉南北的非洲地區應屬於兩個不同的人種地理單元。
第四節 亞洲的晚智人化石
一個世紀以來,在亞洲範圍內也發現了頗為豐富的晚期智化石材料。除中亞和西亞地區的資料表明那裡的晚期智人仍然繼承了本地區尼人類型的種系特徵,主要參與了現代歐羅巴人人種的形成之外,東亞和和東亞地區的晚期智夫則分別顯示出某些蒙古人種和澳大利亞人種的祖先性狀。本節內重點介紹下在東南亞和東亞,尤其是在中國境內發現的晚期智人化石資料。其中,比較重要的材料包括瓦賈克人、尼阿人、塔邦人、山頂洞人、柳江人、河套人、黃龍人、武山人、資陽人、麗江人、穿洞人、安圖人、哈爾濱人和左鎮人等。
一、瓦賈克人
1890年,杜布瓦在印度尼西亞的中爪哇的瓦賈克(Wadjak)地點發現了兩具古人類顱骨化石。標本被膠結在角礫岩層中,當時沒有找到伴生的文化遺物,共生的動物群均為現生種,其時期被推斷為晚更新世。
瓦賈克人的顱骨粗壯,鼻部較寬,頭骨壁很厚,下頜骨粗大,眉嵴發達,梨狀孔下緣不明顯,牙齒巨大,具有顯著的齒槽突頜,這些性狀與現代澳大利亞的土著居民頗為相似。然而,其面部寬闊而扁平,鼻根低平但不凹陷,這些特徵又似乎與蒙古人種比較接近。從而表明賈克人的血緣基因中可能存在著比較複雜的來源。
二、尼阿人
1959年,在馬來西亞北加里曼丹地區的尼阿洞(NiahCave)中發現了一具人類顱骨化石,缺少下頜骨。該具標本系一例青年女性個體,被稱做尼阿人(Niah Man)。
三、塔邦人
1962年,在菲律賓的巴拉旺島西南海岸的塔邦洞(TabonCave)中,發現了一塊附連著鼻骨的額骨化石以及一具下頜骨標本,被稱為塔邦人(Tabon Man)。巴拉旺島是一個東北——西南走向的狹長的島嶼,位於加曼丹和中部菲律賓之間。在冰期中由於海退,其南端和加里曼丹之間有陸橋相連,因此成為史前人類由亞洲大陸向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遷徙的一條理想通道。
塔邦人與澳大利亞現代土著居民非常相似。同時,其頭骨上又存在著某些接近中國晚期智人的性狀,如眉間區發達,具有寬闊的眶上溝,鼻中縫處有一條細的矢狀嵴等。此外,塔邦人的下頜骨上沒有第三臼齒,這一眯也使其顯得更接近於蒙古人種,在澳大利亞人種該牙齒的缺失率是相當低的。吳新智認為,塔邦人與澳洲人種的關係更為密切,但與接受了一些來自北方亞洲大陸的影響,他們可能是澳大利亞人種與蒙古人種雜交的產物。塔邦人大約生活在距今2.2-2.4萬年前。
四、山頂洞人
1930年,在清理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堆積物的邊界時,在龍骨山頂部發現了一個新的洞口。故稱之為山頂洞。1933-1934年,中國地質調查所新生代研究室派裴文中主持對該洞穴進行了系統的發掘。山頂洞人(Upper Cave Man)化石材料包括3具相當完整的頭骨,一男(101號)兩女(102、103),加上其他零星的顱骨、牙齒和下頜骨標本,總共代表至少8個以上的個體。
山頂洞人的顱骨最大寬處位於頂結節附近,牙齒較小,齒冠較高,有明顯的頦隆凸,腦容量為1300-1500毫升。這些特徵均與現代人相一致。但是,在山頂洞人身上又可以觀察到某些較為原始的性狀。眉弓發達,形成了眉嵴,在其眉嵴後上方還存在著一條淺溝。這在晚期智人中是比較常見的特點,但卻極其罕見於現代人群。與現代人相比,山頂洞人的顱頂顯得略為低平一些,枕骨大孔的開口方向略微朝向後方,而不是像現代人的那樣略偏高。下頜關節窩較深,關節結節也較現代人發達。
關於山頂洞人的種族問題,過去魏敦瑞曾認為101號老年男性個體的顱骨測量指數很接近於克羅馬農人,但根據形態觀察的結果又可以確定為原始的蒙古人種。102號青年女性接近美拉尼西亞人,而103號中年女性則屬於愛斯基摩人類型。他甚至認為這此不同種族的成員共同組成了一個家庭。
吳新智在重新研究了山頂洞人的3具顱骨標本後提出了不同意見。指出101號男性顱骨的幾乎所有面骨測量都和現代的或者化石的蒙古人種相似,而不同於西歐的化石智人。在觀察項目中,該顱骨的顴骨突出並且位置比較垂直,鼻寬較窄,梨狀孔下緣為下鼻前窩型以及具有下頜圓枕,這些性狀都屬於蒙古人種的特點。
103號女性頭骨具有更為顯著的蒙古人種典型形態特徵,她是與愛斯基摩人、美洲印第安人和中國人存在著密切聯繫的原始蒙古人種的代表。因此,中國人類學家們比較一致的意見是,山頂洞人代表了原始的蒙古人種,他們之間個體形態的差異的存在,說明當時的蒙古人種正在形成之中,某些形態細節尚未完全形成。
除人類的化石之外,在山頂洞的堆積中還發現少量的石器、骨角器和豐富的穿孔裝飾品。這些資料說明他們已經熟練地掌握了磨製和鑽孔的技術,儘管這種磨製技術尚未用於手工製造業。穿孔骨針的出現意味著他們已會縫紉。裝飾品的存在表明他們已經有了審美觀念。在山頂洞發現的目前已知我國最早期的埋葬現象證明他們已經有了原始的宗教信仰。
其年代不會晚於更新世晚期。根據對山頂洞動物化石的5個樣品,採用加速器質譜法測定的碳十四年齡,其最小數值為距今13200+160,最大數值為距今32600+2000。
五、柳江人
柳江人(LiujianMan),1958年發現於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聊江縣通天岩的一個洞穴中。梨狀孔寬闊,是低緯度地區人類的共同性狀。體骨和股骨顯示出柳江人的身材較矮小,約為156.69厘米,與現代東南亞一帶居民相似。他所擁有的顯著的齒槽突頜以及中等程度上的面的扁平性質又使其顯得更接近於南亞類型的蒙古人種,同時又兼有某些與赤道人種相似的特點。值得注意的是,在柳江人的頭骨上已經出現了與時代大致接近的山頂洞人的不同的種系發展趨勢。我國人類學家韓康信、潘其風認為,這說明華南和華北的晚期智人在各自形成蒙古人種的體制發展過程中,已經存在著相當明顯的異形現象。柳江人遺址中沒有發現與人類化石共存的文化遺物。最小的數值為距今萬年,最大的數值為距今22.7萬年。
六、河套人
1922-1923年,法國古生動物學家桑志華(F·Licet)和德日進在今內蒙古自治區烏審族薩拉烏蘇河畔的一處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發現了一批動物和人類化石,以及石器和用火遺迹。人類化石為一枚8-9歲兒童的左側上頜側門齒。由於該遺址位於鄂爾多斯高原之上,故將該人類化石命名為鄂爾多斯人(Ordos Man)這是我國境內首次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後來中國學者裴文中將其改譯為「河套人」。1956年,內蒙古自治區的文件考古工作者在該地區又採集到一批人類化石極大地增加了人們對河套人形態的了解。
河套人的體質特徵已相當接近於現代人,但仍保留著若干性狀。例如,顱壁較厚,下頜體比較粗壯,頦孔位置偏低,股骨幹的骨壁很厚,髓腔很小等。此外,河套人門齒的舌面呈鏟形,枕鱗上方有印加骨,顱頂縫結構比較簡單,這些特徵均與現代蒙古人種十分接近。
河套人的文化遺物包括石制工具和用羚羊角心粗製的工具等。其石器製作的一個最突出的特別就是器型普遍非常細小,因此過去曾被稱為「細石器」。河套人所上的時代當為晚更新世的中—晚階段。鈾系法測年的結果為大約距今3.5-5萬年前。
七、黃龍人
黃龍人(HuanglongMan),1975年發現於陝西省黃龍縣東蓮花山下。人類化石為一個殘破的頭蓋骨,包括額骨和頂骨部分。額骨有幾乎完整的額鱗和左側眶上部的外側半。左右兩側頂骨則均保留有前2/3部分。該批標本本屬於一例30歲以上的成年男性個體。
黃龍人具有一系列較之山頂洞人和柳江人更為原始的性質,可能處於晚期智人的較早階段,是一種比較古老的類型的代表。黃龍人頭蓋骨上的矢狀嵴的存在暗示其與蒙古人種之間關切密切。
八、武山人
1984年在甘肅省武山縣鴛鴦鎮附近發現了一件殘破的人顱骨化石,被稱做武山人(Wushan Man),所有標本均屬一例青年男性個體。
從基本的解剖學特徵上來看,武山人顯然屬於現代智人範疇,但同時又體現出某此原始性狀。放射性碳素測年的結果為距今約3.8萬年前。
九、資陽人
1951年,在修築成渝鐵路時,在四川省資陽縣黃鱔溪挖制橋基的過程中發現了一批化石,其中除哺乳動物外,還有一具人類頭蓋骨和一件骨性硬齶標本。命名為資陽人(Ziyang Man)。
資陽人的頭骨較小,但仍在現代中國的變異範圍內,其基本特徵也與現代人相似。但同時,在資陽人頭骨上還表現出一系列的原始性狀。枕骨內面的大腦窩而且深,明顯超過小腦窩,此點恰與現代人相反。
直接從資陽人化石地點得到的文化遺物僅有1件骨錐。資陽人生活的時代應屬晚更新世。許多學者從標本的原始性出發,仍傾向於肯定其為舊石器時代時期的人類。
十、麗江人
1956年,在雲南省麗江縣西南木家橋附近採集到3件人類股骨化石。1963年又在砂礫層中發現了一些動物化石和石製品,1964年又在該地區發現了一具人類顱骨化石。這些標本被命名為麗江人。(Lijiang Man )。
麗江人的顱骨小,表現細緻光滑。眉弓較弱,枕部圓鈍。額部豐滿,頂結節和額結節均很明顯。頂骨的乳突部無角圓枕。前囟的位置與現代人接近。前額窄小,額部保留有額中縫的痕迹。鼻顴角為146.5度,表明在其上面部扁平程度上具備蒙古人種的特點。總之,麗江人的基本形態特徵與現代人相當一致,未發明顯有原始性狀。
在該地點出土的石製品共28件。其中除石核、石片外,還包括刮削器、砍砸器和石球等3類器型。此外還發現一段帶有鑽孔痕迹的鹿角。伴生動物有劍齒角,犀牛和雲南軸鹿等種類,據此判斷其時代應屬晚更新世的後期。
十一、穿洞人
在1976年和1979年的兩次野外調查和試掘中,於貴州省普定縣城北6公里的穿洞內,獲得了一批人類化石,動物化石和文化遺物。這些標本被稱做穿洞人(Chuandong Man )。穿洞人具備以許多舊石器時代晚期現代智人的一般性特徵,另外,也顯示出其現現代蒙古人種居民之間存在著某些一致性。時代可能為晚更新世之末。
十二、安圖人
1964年,在吉林省安圖縣明月鎮附近的一個洞穴中發現了一枚保存完整的古人類牙齒和一批哺乳動物化石。該人類牙齒被命名為安圖人。(Autu Man )。
該牙齒系右側下頜第一臼前齒,牙合 面磨耗嚴重,齒質已經暴露,估計當屬中、壯年個體。牙齒的形狀和測量數值均與現代人的同位牙齒相似。在安圖人的牙齒上還觀察到其生前曾經罹患齲病和牙周病的現象。放射性碳素測年的結果距今2.7—3.5萬年。
十三、哈爾濱人
哈爾濱人(Haerbin Man)的化石標本出本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西南郊的閻家崗遺址。時代為在晚更新世。
十四 左鎮人
1970年,在我國台灣省台南縣左鎮萊寮溪的河床堆積物中採集到一件人類右側頂骨化石的殘片,故將其命名為左鎮人(Zouzhen Man)。其生存的時代大約在距今2-3萬年前。
第五節 澳大利亞和美洲的晚期智人化石
通過前面的敘述,我們已經了解到歐、非亞三洲的晚期智人與本地區的早期智人之間確實存在著比較密切的形態學聯繫,因此成為支持現代智人多地區起源論的有力證據。目前在這兩個大陸還沒有找到早期智人階段的化石證據,所以許多學者認為澳大利亞和美洲的晚期智人是外來的移民。
隨之而來的另一個問題是:澳大利亞和美洲現代土著居民的祖先究竟是何時由何地遷入的?按照人種學的般原則,一個大的人類群體內部種族類型分散的程度可以在某種意義上反映出該群體內的若干成員在一定區域居住時間的長短及其隔離程度。由於美洲的全體印第安人在基本形態上都非常一致,其相互之間的區別遠遠小於其它各洲居民之間的差異,另外,他們與毗鄰的東亞、西伯利亞等地的蒙古人種居民在體質特徵上又非常相似,因此,印第安人的起源應該是在比較晚近的時期,即晚更新世中偏晚階段。美洲的另一種土著居民愛斯基摩人移民美洲的時間更晚,他們在體貌特徵上與東亞、西伯利亞等地的居民更為相似,以致於在人種分類上他們被劃歸入亞洲蒙古人種的東北亞(北極)類型。相對來說,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的起源時間可能會略早一些,但有些學者指出,這一時間最早大概也不會超過距今5萬年以前。
根據種系特徵提供的線索,美洲土著的祖先無疑起源於亞洲,目前學者們存在爭議的問題僅僅是遷入的具體時間和方式,即他們是在冰期中通過陸橋進入美洲的,還是在其它時期內乘船而來的。現在,較多的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傾向於前一種意見,認為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是來自於東北亞地區的一支已經適應在寒冷氣候環境下以遊獵方式為生的原始蒙古人種居民,人們越過當時連接亞洲和美洲的白令陸橋進入北美大陸,成為最早的新大陸移民。據加拿大地質學家的報導,當時的北美大陸中心地帶依然復蓋著大面積的冰川,但是在沿海基山東坡的聖勞倫斯冰川與雁列冰川之間並未合攏,因而形成一條長達數千公里的狹長地帶。這條無冰封的狹長地帶被北美的考古學家們稱做「西部通道」,它從阿拉斯加到育空地區,沿著阿爾伯塔省境內的東的落基山脈東坡,向前延伸。考古學家認為,早期的印第安人就是沿著這條通道南上,尋找著更適合於人類生存的環境,最後逐漸分布於整個北美、中美、南美直到火地島。
幾十年來,在美洲已經現的最早的人類活動證據是1932年在美國新墨西哥洲發現的克洛維斯遺址,在那裡出土的尖狀器和來絕的猛獁象化石,其年代測定結果為距今1.15萬年前。
在澳大利亞發現的古人類化石以及時代較早的全新世人類骨骼(表3),從體質特徵上看,可以明顯會為兩種類型:一類骨骼粗壯,身材魁梧,例如塔爾人蓋人、科體納人、科薩克人、莫斯吉爾人和科阿沼澤人等;另一類骨骼細弱,身材苗條,可以凱洛人和芒戈湖人為代表。兩種類型的居民所擁有的文化也不相同。
關於澳大利亞土著祖先的來源問題,目前仍頗多爭議。本世紀初,杜布瓦曾指出在爪哇發現的瓦賈克人與澳大利亞土著人有關。後來魏敦瑞、庫恩等學者也認為爪哇的古人類資料與澳大利亞的人類化石及現代人有著明顯的相似性,指出澳大利亞土著人是由爪哇猿人經昂棟人、瓦賈克人演化而來的。塔爾蓋人的顱骨比較小,腦容量大約為1300毫升。
二、科休納人
1952年,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Victoria)省科休納(Cohuna)地區科阿沼澤邊緣的默里河谷(Murray River Valley)發現了一具古人類頭骨化石。與塔爾蓋人和現代澳大利亞土著居民十分相似。
三、凱洛人
1940年,在澳大利亞墨爾本(Melbourne)以北的凱洛(Keilor)地區發現了一具化石人類頭骨。從主要特徵上來看,凱洛人與我國柳江人有些相類似,而不同於塔爾蓋人、科休納人以及現代澳洲土著人。凱洛人的腦量約估計為1593毫升,超過現代澳大利亞人種界值的上限。
四、米德蘭德人
米德蘭德人(Midland Man)的古人類學資料是於1953年在美國得克薩斯(Texas)洲的米德蘭德人(Midlad)附近發現的。形態特徵與現代美洲印第安人比較接近。年代不超過距今1萬年。
五、特佩克斯潘人
1947年,在墨西哥的特佩克斯潘(Tepexpan)村附近,發現了一具保存得相當完整的人類頭骨以及大約50件其它部位的骨骼標本。從主要種系特徵上來看,特佩克斯潘人與美洲印第安人無顯著差異,他無疑是印第安人典型的古代代表。年代也已進入全新世。
第六節 晚期智人的文化特徵
在人類發展史的童年階段,我們的祖先經歷了長達近300萬年之久的舊石器時代。在這個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遠古人類在體質和文化兩個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如果我們仔細將二者對應起來加以考察,就會發現在人類進化的階段性過程中,體質上的發展和文化上的發展,就其而言並非完全同步。在從舊石器時代早期到舊石器時代中期這一階段中,體質上的進化顯得格外突出,最終完成了從地立人向智人的轉變,而在由舊石器時代中期到舊石器時代這一階段內,人們體質上的變化已顯得不是十分突出了,代之而起的是文化方面的飛躍發展。這一事實說明在人類社會的早期階段,由於生產力水平的低下,人們改造自然的能力還很弱,還不能夠完全運用文化適應的方式來面對自然環境的選擇壓力,因此生動性適應的原則在某種程度上仍在起著作用。而到了智人階段,尤其是晚期智人階段,人類體質的進化已近於完善,生產力的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此時的生物性適應已失去原先的重要意義,人們主要是運用文化的方式來適應環境,用改造自然的方式來求得生存。因此,在該階段中,在世界各地都湧現出一種面目全新的舊石器文化,即晚期舊石器文化。
晚期智人在文化方面的一個突出特點,是他們更多地使用石葉來製造工具。所謂石葉,是指一種用間接法製成的狹長的石片。石葉可用來製做各種尖狀器、雕刻器、刮削器、鑽頭和石刀。骨器在此時也有了相當的發展,出現了魚叉、投矛器和骨針。骨針的出現,可能暗示著當時的人們已掌握了縫紉技術,使他們能夠利用衣物來遮擋身體和抵禦風賽。大量穿孔裝飾品的出現,說明當時人們已產生了美化自己的願望。留在洞空頭岩壁上的各種描繪生活、生產場景的圖畫以及各種骨雕和石雕的婦女人物造像和動物形象,表明了當時原始藝術和原始宗教意識的存在。此外,該階段的人群中埋葬死者的習俗更為普遍。
該階段歐洲的石器按時代的先後可分為奧瑞納文化、梭獸特文化和馬格德林文化。有人還把奧瑞納文化再細分為夏代爾貝龍文化、中奧瑞納文化和格拉維物文化等三期。
奧瑞納文化的石器主要是用石葉製成的端刮器、吻狀刮削器和各式雕刻器等。該時期的骨器有尾部分叉的尖器和穿孔器。這樣的尖頭器可以裝柄使用,成為輕巧的長矛。這是骨器製做技術中的一項重要創造,是過渡到複合工具的重要步驟。奧瑞納文化的藝術代表著人類藝術史上第一個完美的階段。在這些早期的藝術品中,除一些小型的石雕、骨雕和象牙雕動物形象外,還出現了泥塑動物和體態豐滿的婦女塑像。該文化末期,在西歐的一些石灰岩洞穴中,古代的藝術家們還留下了數以百計的栩栩如生的壁畫作品。
棱魯物文化是繼奧瑞納文化之後在歐洲發展起來的另一個系統的晚期舊石器文化,其顯著的特別是高超的壓制石器技術。棱魯特文化的代表性石器類型是桂葉形尖狀器和舌狀帶肩尖狀器。這些石器的壓制技術可以說是達到了歐洲舊石器時代的頂峰,器身很薄,有的甚至達到透明的程度,造型也十分精美,就連石料的選擇也經過精心的安排,多半選用色澤鮮艷的原料,如彩色石英、碧玉和豐富多彩的燧石等。棱魯特文化的晚期出現了穿孔的骨針,說明當時的人們已能縫製皮衣。該時期的藝術品也發現了不少,如手鐲、串珠項圈、垂飾、骨飾針對及淺浮雕和繪在石飾板和洞穴石壁上的圖畫。
馬格德林文化在年代上雖晚於棱魯特文化,但在文化面貌上卻反映出其並非後者的延續,而與奧瑞納文化相近似,因此,不少學者都認為它是從奧瑞納文化直接發展而來的。馬格德林文化的石器沒有棱魯特文化的精美,但卻都非常實用,如嵌入骨枘或鹿角柄中使用的小巧的幾何形石器,以及雕刻器、刮削器、石鑽和琢背石刀等,此外還有帶肩和鈍邊葉形的投擲尖器。馬格德林文化在技術上的進步,還表現在骨、角製品的發展上。該時期的骨、角器類繁多,其中有魚叉、投矛器、標槍頭和骨針等。小件藝術品在馬格德林文化中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出現了很多細緻的雕刻片和立體雕像,同時一件作品上常常雕刻出兩個或更多的動物形象。洞穴雕刻和彩色壁畫也有了新的發展,原始藝術家們特別著力於對形象本身的描繪,巧妙地展示出各種不同的姿態以及複雜的構圖。
非洲的晚期智人階段的石器文化比較多樣化。在北非的尼羅河河谷地帶存在著霍爾穆桑文化,其典型器物是帶鋸齒的石片和雕刻器。在馬格里布地區,發現了由莫過於瓦婁哇文化和莫斯特文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阿替林文化,典型器物是帶肩的尖狀器。該時期的撒哈拉以南地區,適應於森林環境和草原環境的兩種文化傳統繼續存在,但石器的形體普遍變小。在東非、西非和中非的赤道森林地區,在前一階段桑戈文化的傳統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文化,被稱為盧彭巴文化。與桑戈文體相比,該文化的手斧和大尖狀器數量減少,而代之以大量用石片製作的小型石器,典型器物是一種細長的兩面加工的尖狀器。在從索馬利亞到南非的草原地帶則發展了斯蒂爾文化,其典型特徵是存在著類似石葉的石片,以及由修理台的石核上批下來的短而寬的石片,另外還有兩面修理的尖狀器。
西亞地區該時期的文化主在有發現於地中海東岸洞穴中的愛米蘭文化,它可能是一種由莫斯特期向奧瑞納期過渡的文化。發現的石器中除有部分莫斯特類型的器物外,主要是大量用石葉製做的端刮器。有此學者認為,西亞是歐洲石葉文化的發源地,這種文化的傳統被最早在西亞地區演化形成的解剖學上的現代智人帶到了歐洲,進而發展成為歐洲的晚期舊石器文化。
在東亞地區,晚期智人文化除承襲本地區前一階段的文化傳統之外,又出現了許多新的特點。
在中國的華北地區,該階段的石器變得多半以小型為主。在這一點上以分布於呂爾多斯地區的薩拉烏蘇文化最具特色。該文化的器型非常細小,大多數石器僅長2-3厘米,寬1厘米左右。峙峪文化的石器製做技術也很高超,出現了扇形小石核、石鋸、斧形小石刀和石鏃等新的類型。距今約1.6-2.3萬年前的下川文化中,石器不僅體積小,類型也非常複雜。石製品中有錐狀石核、石鑽等。這些器型在中國北方地區全新世時期的許多遺址中普遍存在,已屬於典型的細石器。因此下川的細石器被學者們視為華北細石器的先驅。與上述各文化在面貌上有別的水洞溝文化,其石器的類型以中型為主,並且具有較多的與西歐莫斯特文化和奧瑞納文化相似的成分,應屬於另一個新的文化系統。山頂洞遺址出土的石製品數量不多,目前還難以斷定其文化系屬。東北地區晚期舊石器文化的性質與華北地區存在著比較密切的聯繫,也具有細石器的傳統。在其石器類別、形制和加工方法等方面與華北地區的細石器工藝遺存表明出明顯的一致性,這一情況說明起源於華北地工的細石器工藝此進已向北傳播到松遼平原。
華南的晚期舊石器文化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也與華北地區的同期文化有一些相似之處,例如均以石片石器為主等,但也存在著許多不同於北方的顯著特點。目前已發現的我國南方該階段文化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的雲、貴、川三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在這些地方,晚期舊石器文化中的器類比較簡單,主要有刮削器、尖狀器和砍斫器三大類,特別是砍斫器在石器組織中所佔比例頗高,與北方地區差異明顯。在打片的方法上均採用直接打擊法,未見北方地區該階段中所常見的間接打擊法。除富林文化的石器形體略小以外,其餘各遺址出土的石器形體普遍比較粗大。從青海省的霍霍西里和西藏自治區的定日、申扎等地點的材料來看,在晚期舊石器時代,青藏高原上的遠古人類已經掌握了比較高超的石器打制技術,他們所使用的橢圓形長邊刮削器、長條形圓頭刮削器和鈍尖的尖狀器等器型在華北地區的同時代遺址中也屢有發現,因而表明當時在青藏高原和華北之間可能存在著一定的文化聯繫。東南地區蘇、皖、淅、閩、粵等省的材料雖也有不少發現,但多較零碎,不過,發現於台灣省台東縣的長濱文化卻為我們提供了一批十分珍貴的資料。長濱文化的石器亦以石片、石長條尖器,長條鑿形器等豐富的骨角製品。從石器類型和製做技術來看,長濱文化與華南地區許多同時代遺存十分接近,因而反映出遠在距今1.5萬年前的晚期智人階段,在大陸和台灣之間就存在著密切的淵源關係。
第二篇人類的種族
HumanRace
第一章人種與人種學
第一節 人種的定義及分類依據
人種(Race),也稱為「種族」,是指那些具有區別於其他人群的某些共同遺傳體質特徵的人群。這些共同的遺傳體質特徵是在一定的地域內,在漫長的人種形成和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是對自然界環境長期適應的結果。因此,我們所說的人種這一概念,總是在某種程度上與人類的自然地理分布有關。當然,人類的居住地也是在不斷變化的著的,尤其是近百年來,這種變化的幅度越來越大,所以在進行人種進理分布的描述時,通常以1600年以前的狀態為依據。
必須指出,人種與生物學上的物種(Species)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是不同層次的分類階元。儘管各人種之間在形態特徵和基因頻率上存在著一定的區別,但相互之間並無明顯的界限,總是被一些過渡類型所聯繫著。此外,各人種之間均可以互相婚配,並且產生具有正常繁殖能力的後代。這就充分說明當今世界上一切現存的人類,在生物學上都屬於同一個物種,即智人種,其中再進一步區分為許多不同的人種,因此,人種這一概念大體上相當於動物界中的亞種而不是種。
人種或種族,與民族也有著不同的含義,分別屬於兩個不同的範疇。眾所周知,所謂民族,是指人們在歷史上和一定的地域內形成的穩定的群體,該群體的成員具有共同的比較穩定的語言、文化和心理特點以及共同的民族意識。因此,民族並不是根據人們的體質特徵來劃分的。換言之,當我們涉及民族這一概念時,主要側重於對某一人類群體社會文化屬性的考察,而在涉及種族概念的時候,則更側重於對該人群自然生物屬性的考察。一個種族常常可以包括一個或幾個民族,例如南亞人種便包括了我國華南地區和鄰近國家的許多個不同的民族。同樣。一個民族中可以包括有一個或幾個種族的成分,例如,漢族就至少包括有東亞人種和南亞人種兩種不同的種族成分。
此外,人種或種族,與語族也是兩個既相關又相區別的不同範疇。語族只是語言學中的一個分類等級,其級別小於語系,大於語支。從語言學角度來說,屬於相同語系、語族、語支的語言被認為具有共同的歷史來源。但是,由於人種和語言這兩個概念所包含的內容都極為複雜,分別有著各自的歷史發展過程,因此,切不可等同視之。過去有些學者試圖僅僅通過比較語言家的途徑來考證某一古代民族的人種歸屬問題,常常會導致錯誤的結論。這是由於歷史發展的複雜性,經常會出現同一種族的民居操完全不同的語言以及不同路族的居民講相同語言的現象。例如,同屬於東亞人種的中國漢族,日本人和朝鮮人,在語言上卻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而由各個不同種族來源的居民組成的美國人卻都使用著同一種語言——美國英語。
最早對全世界的各色人種進行分類研究的學者是瑞典博物學家林耐,他在1735年提出將現代人分為四大人種:即白種、黃種、黑種和紅種。繼林耐之後,德國人類學家布魯門巴赫在1775年根據膚色和發形等薦體質特徵將人類劃分為白種、黑種、黃種、棕種和紅種等五個人種,從名稱上來看,他們的分類法顯然是以膚色命名的。需要說明的是,林耐和布魯門赫所指的紅種人即美洲印第安人。後來人們發現印第安人的膚色並非真的是紅顏色,而那隻不過是由於他們中間存在著將紅色顏料塗抹在皮膚上的習俗而造成的一種假象。印第安人皮膚的顏色與亞洲黃色人是相似的。
應該指出,目前的各種人種分類方法都是以現存人類的形態特徵和在遺傳之性狀為依據而建立起來的。但是,種族間的體質差異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因處不同的自然地理環境而形成的,在種族的發展過程中由於人類的遷徙、混雜和融合,還會不斷地產生新的混合類型。以後這些新的類型又有可能在相當一段時間內處於相對隔離狀態而在新的自然環境影響下產生新的體質性狀。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講,種族不僅具有世代相傳的特點,而且還具有歷史形成的特點。因此,在研究現存在人種分類問題時,我們首先應當具備與現代各人種形成有關的古人種學資料。然而,在此方面,目前我們所掌握的史前人種知識還十分缺乏,所以人種分類的任務還遠不能說是已經得到了完滿的解決。
劃分人種的依據很多,其中有些人種標誌是外表的,能夠直接為人們所觀察到,有些由必須通過專門的研究才能夠確定。按照傳統的分類原則,主要的人種標誌包括皮膚的顏色,頭髮的形狀和顏色,鬍鬚的發達程度,眼色和眼、鼻、唇部的形狀,身高和體型,以及頭型和面型等測量性形態特徵。在骨骼,尤其是顱骨上還存在著一系列與人種劃分有關的非測量性形態特徵,如眉弓鼻前棘和犬齒窩的發達程度等,也是重要的人種標誌。另外,還有一類非測量性狀,如下顎圓枕、印安骨、鏟形門齒等,它們在不同的人群中具有差異頗大的出現率,這類體質特徵被稱為「非連續性性狀」(discontinuous traits),也是劃分人種的依據。近年來,又有許多學者強調遺傳基、血型、指紋、齒形、耵聹的類型等在人種乃至更次一級的人群區分中的意義。
可以做為人種依據的體質特徵儘管很多,但它們必須滿足下列幾方面的條件。首先,自然是要具有遺傳性,能夠使該牲在其後代中體現出來,至少要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不會發生重大的改變。其次,該特徵受外界環境影響的變異範圍很小。此外,相對來說,該特徵還必須在人群中不受性別和年齡差異的明顯影響,因此,某些特質特點,如體格的強弱,皮下脂肪的多,肌肉發達的程度等就不能作為一種特徵來看待。
第三節研究範圍及任務
人種學(Raciology)或者稱做種族人類學(Rcial An-thropology),是體質人類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是研究人類各種族的起源、演變、分布和體質特徵,並探討人與自然環境以及生活條件之間的關係的科學。
人種學以全世界的人類為對象,首先要對地球上的現生各種族的體質特徵進行研究,並且在此基礎上進行正確的人種分類。現代各人種體質性狀資料的獲得依賴於大量的體質調查工作,其中包括對現代各民族乃至更小的人群中各類形態特徵的觀察與測量,以及對血型等遺傳因子所進行的分子生物學分析。為了弄清世界上各色人種的起源和演變規律。我們還必須藉助於古人類學和考古學提供的古人類化石和骨骼,對這些標本上的種族特徵進行仔細的觀察和鑒別,並且將其與現代人種學資料加以對比,以便追溯某些特徵的歷史發展軌跡,探究古今人類之間的人種源流關係。
儘管人種和民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既然它們都是同一客體——即某一特定人群的基本屬性,因此其相互之間必然存在著一定的內在聯繫。我們從人種學資料出發,掌握了一某一時空內古今人類之間的種族發展脈絡,就可以從一個側面為民族史的研究提供可供參考的科學佐證。因此,我國的人種學研究方面還有許多空白領域有待填補,現代各民族的體質調查工作還沒有全面展開,古人種學研究的力量就顯得更加簿弱。如果我們將來能夠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範圍內搞清楚我國各民族在人種構成方面的來龍去脈,那麼,必將會加深人們對我國古今各民族的起源、發展、分化和融合問題的了解,進而有助於我們正確認為統一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化格局的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
此外,擺在人種學家面前的另一項艱巨的任務就是揭露和批判反動的種族主義謬論。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原理科學地分析人類的種族特徵,我們就會發現世界上各個種族之間在解剖、生理和心理上的共性是主要的,而差異則是次要的,因此全人類都統一於同一個物種。種族特徵無論過去和現在對於人們的歷史發展,對於人類的不同群體的社會發展階段和文化發展水平都不起任何作用。然而,某些反動的資產階級種族主義者卻別有用心的誇大各種族在體質性狀上的差異,認為當今世界上的各色人種分屬不同的「種」,乃至不同的「屬」,進而為提倡人種的不平等製造理論依據。他們提出,人類可以分為「優等的」種族和「劣等的」種族,人類歷史上和現實中的優秀文化是「優等」種族的專利,因此,「劣等」種族理當為「優等」所統治甚至消滅。
種族主義(Racialism)是伴隨歐洲資本主義殖民擴張而發展起來的一種反動的偽科學理論,由於它常常披著「科學」的外衣,故具有一定的欺騙性。當時的許多資產階級學者廣泛地宣傳種族主義觀點,企圖尋找印第安人和黑色人等有色人各接近於猿猴的證據,為他們對外掠壓殖民地和奴役有色人種製造借口。19世紀中葉,由於西歐資本主義國家販賣黑人的罪惡活動日益猖獗,種族主義的宣傳也特別囂張,1853年法國的種族主義者戈比諾出版了他的《人類種族不平等論》一書,胡說黑人不能包括在《聖經》上所說的人的範圍之內,並認為世界上最高等的種族是白色人種中的北歐的金髮亞利安人。按照他們的理論,據說最優等的亞利安種在德國的後裔是以世襲貴族為代表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後,種族主義成為法西斯德的思想基礎。希特勒為了發動侵略戰爭,竭力宣傳日爾曼人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他們理當統治其他「劣等」民族,統治全世界。1945年之後,德國法西斯政權雖已瓦解,但種族主義卻仍未消聲滅跡,只不過換了一個更厚的「科學外衣」,採取一些更具有欺騙性的宣傳方式。目前,在正義的世界人民面前,種族主義雖已臭不可聞,受到普遍的譴責,但尚遠未徹底肅清,因此,批判種族主義的謬論仍是我們的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歷史使命。
第三節 現代各人種體質特徵上的變異
在當今世界上,各種族之間的體質差異有時是十分明顯的,例如北歐的挪威和非洲的蘇丹人,即使是沒有經過任何人種學的訓練的觀察者也會毫不費力的注意到他們在體貌特徵上的不同之處。然而,在另外一些情況下,人種的鑒別就顯得不那麼容易了。因此,各項人種特徵變異的幅度是相當大的,而且在幾乎每一項特徵的變異的範圍的兩極之間都由一系列的中間環節所聯繫著。也就是說,站在全人類的角度來考察,每一項種族特徵都是漸變的。這是由「人類統一於同一個物種」這一基本屬性所決定的。下面,本書將扼要地介紹一下能夠反映人種差別的各主要體質特徵在現代人群之間的變異情況。
一、膚色
膚色是人種分類的重要標誌。人類皮膚顏色的深淺主要取決於組織中的一種色——黑色素。(Monglianspot)。皮膚由表皮和真皮兩部分組成。黑色素集中存在於表皮的生髮層中,人類的真皮中一般不含黑色素。許多猿猴類的真皮中含有黑色素,因此它們的皮膚呈青色。要新生兒的骶部及臀部的真皮內也含有一些色素,故可以呈現出灰藍色的色素斑。由於此斑在蒙古人種中有很高的出現率(90-100%),故又稱為蒙古斑(Mongolianspot).
現代科學證明,各種膚色主要是由所含黑色素的數量和分布狀態所決定的,此外,還與血液在毛細血管中的充盈狀態,皮膚粗糙程度以及皮膚濕潤程度等因素有關。
在世界各地的居民中,膚色的分布明顯與緯度相關。高緯度地區的人群常常有較淺的膚色,而低緯義地區居民的膚色常常較深。在現代人中,膚色最淺的是北歐居民,膚色最深的是大洋洲的美拉尼西亞人和非洲的黑人。在蒙古人種中,膚色由北向南逐漸加深:西伯利亞平原地區的居民膚色較淺;東北亞中央亞細亞一帶的居民膚色較淺,中國人的膚色更深一些;膚色最深的是印度支那半島及印度尼西亞居民。
值得提出的是,在劃分人種,尤其是劃分大人種的時候,膚色雖不失為一個重要的依據,但卻不是最重要的依據。在每一個大人種的內部都存在著相當大的變異範圍。例如,北歐人有著相當淺的膚色,而南亞的北印度人和北非的埃及人的膚色卻很深,但他們又都屬於白色人種。在黑色人種中,有著極深膚色人蘇丹人同膚色較淺的布須曼人之間也存在著顯而易見的區別。因此,傳統的按膚色命名大人種的方法具有不可避免的矛盾之處。
二、發色與發形
頭髮與人體上其它部位的毛髮一樣,都是哺乳動物特有的一個皮膚衍生物。每根頭髮可分為毛乾和毛根兩部分。毛干是暴露在皮膚外面的部分;毛根是包埋在皮膚內的部分。毛干呈圓棒狀或扁柱狀,在橫斷面上,由軸心依次向外可觀察到3層結構:髓質、皮質和毛小皮。在人種學上,頭髮的顏色和形狀也是區分種族的重要標誌。
發色的深淺由頭髮皮質內所含黑色素的數量和分布狀態所決定。皮質細胞中的顆粒狀黑色素愈多,發色就愈深。溶液狀黑色素的存在常常全使頭髮呈現出帶有紅色的色澤,而棕黃色的頭髮則是因為含有特別多的溶液狀的黑色素的緣故。在深膚色的種族中,不僅頭髮的皮質中含有較多的色素,甚至連髓質中也有黑色素存在。老年人的頭髮變為銀灰色,這是由於他們的頭髮內組織空隙增大,色素減少等因素造成的。
在現代各人種之間,發色的差異也很大,從淺淡的金黃色、灰色到較深的火紅色,棕色和黑色,總共可大致分為30種不同的色調,各類發色在人群中的分布基本是與膚色同步的。
頭髮的形狀一般可大致區分為3種基本類型,即直發(lissotrichous)、波發(kymatotrichous)和捲髮(ulotrichous)此外,有人還從捲髮中區分出單獨一類髮型,稱為羊毛狀發(woolly)。一般說來,直發的毛干較粗且硬;波發呈波狀孌曲並且比較細軟;捲髮帶有明顯的捲曲而柔軟;羊毛狀發除具備一般捲髮的特點外,在外觀上又形成了一個個單獨螺旋形結構(圖60)。
頭髮的彎曲程度和硬度與其橫斷面的形狀大小有關。在一般情況下,頭髮越直越硬,其橫斷面的面積也就越大。在上述幾種發形中,直發最粗,波發次之,捲髮的變化較大,但大多數較波發為細。要橫斷面的形態方面,直發呈圓形,波發呈稍扁的橢圓形,捲髮及羊毛狀發則呈狹長的扁平狀。
在現代世界各人群中,直發是中亞、北亞、東亞大多數居民的特徵。此外,美洲印第安人和歐洲人中也有很多屬於直發類型。波發居民主要包括澳大利亞土著人和南亞、東南亞一帶的居民。屬於捲髮類型的有非洲的黑人以及巴布精緻——新幾內亞和美拉尼西亞等地的居民。羊毛狀發的居民則主要包括非洲南部和布須曼人和霍屯督人。
三、鬍鬚
鬍鬚是上唇和下唇的須的總稱,是男性在性成熟之後開始生長的再生毛髮。鬍鬚的發達程度在不同的人群中有著明顯的差別,在人類的研究中,一般分為5種等級(圖62)
(1)極少:頦部的鬍鬚很稀疏,耳旁有時只有少許幾根鬍鬚。
(2)少:耳旁鬍鬚成片,頦部下方及前方的鬍鬚也連成一片,但並不濃密,下頜角處往往
無鬍鬚。
(3)中等:頦部的鬍鬚與兩側耳旁的鬍鬚連成一片,但分布面積較狹窄,並較稀疏。
(4)多:鬍鬚遍布整個面頰部的不十分濃密。
(5)極多:鬍鬚濃密,布滿顴骨以下的整個面頰部,範圍較廣
在現代人中,澳大利亞土著居民、阿伊努人及近東和外高加索地區的一些居民,他們伯鬍鬚特別發達,25歲以上的男性鬍鬚的平均級數可達到5級。世界上鬍鬚發育最弱的人群則是分布於北亞地區的維吾爾族和回族等居民的鬍鬚,一般較之漢族和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發達。
四 眼色和眼部形態
所謂眼色,實際上是指虹膜的顏色。虹膜是眼球的前部、瞳孔周圍的一層內含血管和色素細胞等組織的環形的膜,由內支、前緣層、血管層、後緣層和色素上皮層等5層結構組成。眼色的深淺不僅取決於虹膜中所含顆粒狀黑色素的數量,而且還取決於色素在虹膜中所處的位置,正常人的虹膜後緣層及色素上皮層中均含有一定數量的色素,這些色素稱做深層色素。如果在前緣和血管層中沒有或只含有極少量的色素的話,深層色素便會透過淺層組織而呈現藍天或天藍色等眼色。如果淺層組織中也具有色素,那麼依據其數量的的多少便全呈現黃色、褐色等顏色。
在人類學的研究中,眼色通常被區分為由較淺的天藍色、灰色、淺綠色到較深的黑褐色共計近20種類型。在現代各人種中,眼色的深淺常常是與膚色、發以同步分布的。
除眼色之外,具有人種劃分意義的眼部形態特徵還包括上眼臉爭褶和眼裂的高度及傾斜度等。
人類的上眼瞼的外表面復蓋有一層簿的皮膚。在有些情況下,上眼瞼的皮膚拉得很緊,不形成任何褶。通常,我們依據該皺褶的有無和以育程度將其分如下四種情況(圖63):
0級;無皺褶。
1級:皺褶距睫毛在2毫米以上,
2級:皺褶靠近睫毛,距離1-2毫米。
3級:皺褶到達睫毛處,甚至超過睫毛。
一般來說,亞洲蒙古人種通常具有相對比較發達的上眼瞼皺褶,尤其是北亞地區的大陸蒙古人種中,該性狀具有很高的出現率。
內眥皺褶是上眼瞼向眼內延伸而形成的皮膚皺襞,該皺褶的發達程度在不同人群中具有顯著的差異。由於這種眼部結構最常見於中央亞細亞、北亞和東亞等地的蒙古人種中,故又被稱為蒙古褶(Mongoloid fold)。蒙古褶的發育程度與年齡有一定的關係,一般來說同一群中的兒童出現蒙古褶的比率高於成年人。歐洲人、澳大利亞人、美拉尼西亞人和絕大多數非洲成年個體中都沒有蒙古褶,但非洲南部的布須曼卻生有蒙古褶。
眼裂的高度和傾斜度也具有種族上的差異。一般說來,細窄的眼裂通常是與發達的蒙古褶和上眼瞼皺褶聯繫在一起的,它們是中央亞細亞,北亞和東亞蒙古人種各族群居民的特點。相反高而寬的眼裂則是黑龍人種各族群的特徵。眼裂傾斜度是指眼內、外角位置上的相對高低,歐洲人眼外角較眼內角較高,蒙古人咱的眼外角則常常明顯高於眼內角,所以他們的眼裂有外觀上通常是傾斜的。
五、鼻部形態
人類的鼻部在外形上也存在著頗為明顯的種族差異,主要反映在鼻的突出程度,鼻樑側面觀的形狀以及鼻孔的形狀等方面。
鼻的突出程度在人種分類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歐羅巴人咱的鼻根多半很高,鼻樑突出。例如希臘人,高鼻類型者約佔90%左右,而鼻樑幾乎全部是突出的。蒙古人種、羅格羅人種和澳大利亞人種的鼻突出度則比較小,大多數屬中等或低平類型。
從鼻樑而觀的形狀來看,大致可把鼻形劃分為凹形、直形、凸形和波形等4類(圖65)
其中再根據鼻的軟骨部和硬 骨部的形態特點還可以細分出更多的類型。一般來說,歐羅巴人種中凸形的鼻的比率較高,而尼格羅人和和澳大利亞人種中的凹形鼻則有較高的出現率。
鼻孔的形狀一般可以分圓形(或近方形)、卵圓形(或三角形)以及橢圓形等3種類型。此外,根據鼻孔最大徑的位置又可區分為橫向、斜向和縱向等3種類型(圖66)。一般來說,扁而寬的鼻子,其鼻孔最大徑通向是橫向的,相反,高而狹的鼻子,其鼻孔最大徑則往往是縱向的。
六、唇部形態
人類唇部形態的變異與地理分布密切相關,也是重要的種族標誌。在觀察唇部形態時主要應側重於下面兩個方面,即上唇的突出程度和唇的厚度。
上唇的突出程度是指上唇皮膚部的形態位置關係,而不包括紅唇部。通常將上唇皮膚部明顯前突者稱為凸唇,上唇皮膚部大體直立者稱為正唇、上唇皮膚部後縮者稱為縮唇。大現代各人種中,歐羅巴人各多為正唇形,澳大利亞人種和尼格羅人種則多為凸唇形。上唇的突出程度並不完全取決於面部骨骼的形態以及牙齒的生長狀況。北亞蒙古人種中的某些族群具有明顯的凸唇,但並不伴有突頜和門齒前突等現象。
唇的厚度是指當口輕閉時,上下紅唇部的厚度。一般說來高緯度地區的居民常常具有簿唇,而低緯義地區居民的唇則往往較厚。另外唇的厚度與鼻型的寬窄具有一定的相關性,薄唇者常為狹鼻型,厚唇者常為闊鼻型。
七、頭形和面形
儘管在現代人中,頭形在各群體內部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但它仍不失為一種比較有意義的種族特徵。根據現有的化石材料來看,舊石器時代的遠古人類多半具有較長的頭形,在距今1萬年以來,從總體上來講,人類的頭形呈現出逐漸變短的趨勢,即表現為一各「短顱化」的傾向。但從目前已掌握的新石器時代及其以後的人骨材料來看,這種「短顱化」的過程是相當錯綜複雜的,在世界上不同的區域內,該過程發生的時間差異很大,體現的程度也參差不齊。至於對頭形變短現象的解釋目前也沒有獲得令人滿意的答案。
在現代各人種中,以長頭為特徵的人群主要包括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美拉尼西亞人,非洲的大部居民,南亞居民,南、北歐地區的成是以及美洲的愛斯基摩人和部分印第安人。頭形較短的居民主要分布在歐洲中部、巴爾幹半島、外高加索、小亞、中央亞細亞和東南亞以及美洲等地。在我國的現代居民里中頭型占相當大的比例。除長寬比例上體現出來的頭形長短差異外,在某些情況下賬寬比例上反映出來的頭形寬低差異也被認為具有一定的人群劃分意義。例如,亞洲蒙古人種中北亞地區的某些族群就被認為是以低顱型為典型特徵的。
在面形方面,面的高度和寬度在不同的人群之間常常存在著較大的區別。一般來說,蒙古人種的面部相對要顯得寬闊一些,而大多數歐羅巴人種居民和尼格羅人種居民面形比較狹窄。另外,在通常的情況下,面高和面寬之間還存在著正相關的關係,即高面的人群面寬值往往也比較大,例如,尼格羅人種和東南亞一帶的居民,他們的面部常常既低又窄,而北亞蒙古人各則具有高而闊的面形。
面部形態中另一項具有重要人種劃分意義的特徵就是面部扁平度,通常是用鼻顴角(fmo-n-fmo)和顴上頜角(zm-ss-zm)來表示。這兩個角度分別表示面上部和面中部扁平性質的程度。大的面部扁平度是蒙古人種的一項比較典型的特徵,尤其是在北亞地區的某些蒙古人種族群中,該特徵顯得格外突出。在歐羅巴人各種和尼格羅人種中,面部的扁平度則通常比較小。
八、血型
「血型(Bloodgroup)」一詞原來只是用於描述血液中紅細胞表面抗原的差異。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由於人們陸續在血液中又發現了白細胞、血小板、血清等都具有各自的類型,因此現大血型的概念已經擴展為各種血液成份的遺傳多態性標誌。
目前,已經識別出的血型系統十分龐雜,所粗略計算結果,各種可能的紅細胞血型數至少在10億種以上,人類白細胞抗原(HLA)系統表型數至少在4億種以上。二者合計可達4×1017種,已經遠遠超過地球上的人口總數。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除了一卵雙生子外,在地球上是找不到兩個血型完全相同的個體的。由於血型具有如此明顯的個體差異和群體差異,因此在目前已被作為一項重要的種族特徵來看待。
在研究人類種族差異問題時通常涉及到的血型系統包括ABO血型,MNSS、RH血型、Kell血型、Deffy血型、Digeo血型和HLA系統。
ABO血型系統中最常見表型有4種,即O型、A型、B型和AB型。此外還可以區分出其他各種血型(subgroup),如A1、A2、A1B、A2B等。在現代各人種中,美洲印第安人缺少A和B基因,故多數為O型,亞洲的蒙古人種居民以高頻率的B基因為特徵,歐洲白種人則基因比例較高。
MNSS血型的另一種重要的紅細胞血型系統。
Rh血型也是一種重要複雜的血型系統。Rh血型有3對等位基原和基因,決定著6種抗原,分別以C和c,D和d,E和e表示相應的抗原和基因。
Kell血型是使用抗人球蛋白試驗方法檢出的另一種紅細胞血型。
Duffy血型是另一種在人種學研究中意義較大的血型系統,共包括Fya, Fyb,Fy和FyX等4個基因,
Diego血型受控於一個座位上的兩個等位基因Dia和Dib,該兩個抗原均呈顯性遺傳,其中Dia抗原頻率為36%,在亞洲蒙古人種中大約為8-12%,而在白種人和澳大利亞土著居民中卻極為罕見。
HLA是白細胞膜上的一類抗原,故被命名為人類白細胞抗原(human leucoeyte antigen,簡稱HLA)。
九、皮紋
所謂皮紋(dermatoglyphics),即指人類手的掌面和足的庶面上所存在一系列複雜的皮膚紋理,它們是真皮乳頭層中真皮乳頭突向表皮生髮層而表面在手掌和足底皮膚表面的波浪狀凹凸皺襞。除人類以外,在哺乳動物中只有非人高等靈長類才具有完整的皮紋系統,低等靈長類動物僅有某些個別的不完全的紋線,而其它靈長類以外的哺乳動物則幾乎完全沒有皮紋。
由於皮紋具有明顯的穩定性,特異性和遺傳性,因此在人類學、醫學、遺傳學研究以及司法刑偵技術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大量的調查資料表明,皮紋在種族間存在著差異,不同的種族在皮膚紋理構型的頻率方面表現出高度顯著的變異,這些差異不僅在大人種之間存在,而且也存在於較小的種族集團,甚至於小的隔離群之間,例如在指紋方面,半形花樣的出現率以澳大利亞土著最高(52.7%);其次為亞洲蒙古人種(46.7%);美洲印第安人的斗形出現率與亞洲蒙古人種接近,為42.6%,,歐羅巴人種僅有35.4%,而非洲的黑人只有27.4%的斗形花樣存在。而在弓形指紋上,黑種人的百分率最高,達8.8%;歐羅巴人種次之,為4.3%,亞洲蒙古人處和澳大利亞土著人最低,分別和1.8和1.4%。
十 耵聹
耵聹(Cerumen)俗稱耳垢或耳屎,是外耳道耵聹腺的分泌物。人類的耵聹有干、濕兩種類型;干型耵聹一般為灰白色,乾燥,呈片屑狀;濕型耵聹則多為暗黃色,潮顯,呈稠粘的油狀。在現代人中,具有濕型耵聹的人群數量較多,而在包括非人靈長類在內的哺乳動物中,耵聹一般都是濕型的。因此,有人認為干型耵聹是在遠古由於遺傳漂變的作用隨面地在某些人各中固定下來的一種體質變異。
大量的遺傳學和人為大興安嶺研究資料表明,耵聹類型確實屬於典型的常染色體單基因遺傳性狀;干型耵聹為隱性性狀。兩種耵聹類型在世界各種族、各民族中所佔的比例差異很大,因此是重要的種族遺傳指標。一般來說,白種人和黑種人中耵聹濕型頻率的出現率很低,一般均在15%以下,頻率最低的華北漢族僅為4.17%。南方蒙古人種卻具有較高的耵聹濕型頻率,如馬來人為73.08%,台灣高山話為71.41%,海南島黎族為44.57%,福建籍廣東籍的漢族分別為21.17%和35.10%。我國北方少數民族中,耵聹濕型頻率多不很高,如滿族為12.28%鄂倫春族僅為88.21%和88.29%,這主要是由於在該兩個民族中融入了歐羅巴人種的血統所致。
除上述各項特徵所體現出的種族差異之外,在現代各人種中還有一些個別的性質性狀和生理特徵上也具有群體遺傳學方面的意義。味盲百分率在歐羅巴人種中佔30-42%,日本人佔8-20%,中國漢族佔10.96%,而美洲印第安人則僅佔1.2%,除味盲外,色盲也與種族遺傳因素有關。另外,在人類骨骼上,尤其是顱骨上還存在著一些與人種劃分有關的「非連續性形態特徵」,如鏟形門齒、下頜圓枕和印加骨等。此類特徵的出現率也常被用做種族鑒別的標誌。
第四節 影響人種形成的因素
當今世界人種的各項體貌性狀,是在人類各種族形成和發展的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受到諸多種自然和社會因素的共同作用而產生的,能夠影響到人種特徵形成的因素很多,其作用機理也很複雜,有些現象至今我們仍不能給予十分合理的解釋。總括起來,影響人種形成的主要因素大致包括地理環境、隔離、混雜和社會文化因素等幾個方面。
一般說來,世界各人種膚色的變異在地理分布是很有規律的,即緯度越高,膚色越淺,這是自然環境適應的明顯例證。人們膚色的深淺是由皮膚中所黑色素(黑蛋白)的多少來決定的,黑色素越多,皮膚的顏色就越深。黑色素具有吸收日光中紫外線的能力。眾所周知,紫外線的照射儘管對人類的生活活動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但過量的照射卻會造成人體組織、細胞的損傷。因此,生活在目光強烈、日照時間長的低緯度地區的居民皮膚中含有較多的黑色素,就可以便他們得以保護皮扶深部的其它重要組織、器官免受過量紫外線的損害。了解了這一道理。我們就不難理解赤道人種之所以具有黝黑膚色的原因了。相反,生活在陽光稀少的北歐等 地的居民,他們的肌色卻很深。因為,每天照射到北歐人身上的策弱的紫外線不僅不會危害他們的健康,而且為身體所必需,所以,北歐居民皮膚中的黑色素極少。
人類學的研究還證明,非洲黑人皮膚內的汗腺數量也比歐洲白人多。汗腺能夠分泌汗液,在人體新陳代謝過程中擔負著調節體溫的重要功能。因此,要極其炎熱的氣候條件下,黑人的體溫調節功能要比白種人完善,這就使得他們能夠較快地恢復正常體溫,以保證機體新陳代謝的順利進行。
赤道人種捲曲的頭髮也是地理環境適應的結果。它們能夠在頭頂形成一個多孔隙的覆蓋物,猶發中我們通常用棉花來隔熱一樣,捲曲的頭髮是抵抗強烈陽光的一種良好的不導熱的絕緣體,在赤道陽光的直射下,導熱性能差的捲髮不會把外表的熱量大量傳往頭部的皮膚和血管,因而起到了一定的隔熱作用。
赤道人種的口裂通常很寬闊,口唇也很厚,這對於生活在炎熱氣候的環境下也是很有益處的。寬闊的口裂與很厚並且外翻的唇粘膜能夠增大通氣量,同時擴大 了水份的蒸發麵積,從而有助於冷卻吸入的空氣。同樣道理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白種人高聳的鼻了能夠使鼻腔粘膜的表面積明顯增大,鼻腔粘膜中含有豐富的作用變得溫暖一些,歐洲人和西伯利亞的蒙古人種居民所具有的直頜特徵也可能是有益的,因為這樣可以使得吸入的空氣更陡的彎曲,從而阻滯冷空氣進入肺部的速度。
蒙古人種的內眥皺褶,可以是一種與其居住在亞洲腹地風沙多雪地帶氣候有關的保護性結構。該結構可以保護眼睛免受風沙在南部非洲卡拉哈里沙漠中的布須曼人所具有的狹窄的眼裂也可以用同樣的理由來加以解釋。
隔離也是人種形成的一個重要的因素。由於高山、深谷、河流、海洋、沙漠、冰川等天然障礙的阻隔,使得不同區域內的人類群體之間斷絕了往來,彼此長時期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環境條件下,因而發生了種族上的分化,例如有著茶館同處族淵源的亞洲蒙古人種和美洲印第安人,儘管在種系歸屬上同屬蒙古人種,但二者之間的某些體制質特徵上仍在著明顯的區別。這種情況很可能就是因為當印第安人的祖先由亞洲進入美洲後,隨著冰期的結束,白令陸橋的消失,彼此雙方長期生活在相互隔離的狀態下而產生的。
人類的混雜現象,在遙遠的古代便早已發生,而且其規模越來越大,目前已幾乎擴展到全世界的每個角落。這是由於全人類都統一於同一個物種,各人種之間不存在著自然的生殖障礙,所以,人種間的基因交流勢在必然。許多人種在歷史上曾多次往複遷徙,在此過程中往往伴隨著與他人種的混雜乃至融合。產生的新的種族類型又可能長期處於隔離狀態,受到新的環境因素的影響而又產生新的類型,這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總之,種族的混雜也是影響人種的形成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世界上屬於中間類型的各種族的存在便是人處混雜的結果和例證。
在探討人種特徵的形成問題時,我們還必須注意到人類的物殊性。人類形成了社會,具有生產勞動和創造文化的能力,這些因素對人類體質特徵的形成起著主導性的作用。按照現代遺傳學的理論,物種的形成主要受突變,基因重組合,遷徙和選擇等因素的影響。
在動物界,配偶的選擇完全取決於「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而在人類,特別是當類人進入階級社會之後,人們在選擇配偶時卻不得不受社會制度、等級觀念、經濟地位、宗教信仰等多種文化因素的制約。基因重組合與人群的大小和婚配製度有著密切的關係,但人群的大小和婚配製度又主要決定於社會文化的因素,而不是自然的因素。遷徙明顯與衣著、交通、經濟和群體間的鬥爭等社會文化因素相關,這些因素強有力地制約和規定著人類遷徙的規模和方向。因此,在人種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人類所特有的社會文化因素起著決定性作用。
當然,自然條件毫無疑問在人種分化的初期階段起著重要的選擇作用。但人類與動物不同,人類不是直接地與自然環境發生作用,而且通過物生產的手段與自然環境相聯繫的。生產力發展迅速地改變著人類的生存條件,人類使自然環境日益適合於自己的需要,而不是改造的器官去被動的適應環境。因而人類的種族特徵越來越失去其適應上的意義。可以預見,隨著人類物質文化的進步,各人種間的混雜情況必然會日益頻繁,各人種間的界限正在趨於消失。
第三章 世界人種的劃分
本書在敘述世界人種的分類情況時,採用為人們比較熟悉的三分法,即將地於球上的現生人類劃分為蒙古人種(黃種)、歐羅巴人種(白種)和澳大利亞??尼格羅人種(黑種)等三大人種(圖67)。每個大人種下面又進一步劃分為若干小人種或種族類型集團。此外,在各大人種之間還存在著若干帶有混合人種特徵的過渡類型,也一併加以介紹。
第一節 蒙古大人種
蒙古人種(Mongoloid)又稱做黃色人種、亞美人種,在世界三大人種中,人口較多。主要分布於東亞、東南亞、中央亞細亞、西伯利亞和美洲等地。
蒙古人種的主要體質特徵包括:在膚色方面存在著由較淺到較深的一系列變化,其中間色調為黃色。頭髮黑色,比較粗硬,絕大多數為直發,在春南部類型中有略高比例的波發出現率。鬍鬚少或極少,體毛不發達。面部扁平度很大,顴骨明顯突出,臉部寬大。眼裂多較狹窄,眼外角通常明顯高於眼內角,內眥皺褶和上眼瞼的出現頻率較高,尤以北部類型為甚,眼色多呈褐色或黑色,鼻子 的寬度中等,鼻根通常比較低矮或中等,唇厚中等,多為凸唇型。在顱骨的特徵上,蒙古人種通常具有很大的鼻顴骨,反映出他們的上面部在水平方向上相當扁平。顴骨比較高、寬,顴骨上頜骨下緣處有一個比較明顯的轉折。眶型普遍偏高。鼻根點凹陷比較淺,除美洲人種外,鼻骨一般比較低平,鼻前棘和犬齒窩的發育較弱。在蒙古人各中,存在著較高的矢狀嵴,下頜圓枕和鏟形門齒的出現率。
在蒙古大人種下面,根據某些體質特徵的差異又可以進一步區分為如下五個小人種:北亞人種、東亞人種、南亞人種、東北亞人種和美洲人種。
一、北亞人種
北亞人種又稱做西伯利亞人種或大陸蒙古人種,是蒙古人種中比較典型的代表,主要分布於中央亞細亞和西伯利亞等亞洲大陸的腹地。該上人的種的典型特徵為膚色、發色和眼色均比較淺,再生毛髮極不發達。嘴唇較薄,多為直頜類型。面部既高且寬,因此臉部顯得很大,並且非常扁平。顱型多半是比較低、寬,由很大的垂直顱面指數所反映出的低顱高面性質是該小人種的一個突出特徵。鼻根一般比較低矮,鼻型略寬。眼眶比較高,內眥皺褶和上眼瞼皺褶等蒙古人種性狀十分典型。在北亞人種中又可以進一步劃分出中央亞細亞類型和貝加爾類型等不同的地區性變種。
二、南亞人種
南亞人種屬於太平洋蒙古人種的範疇,有人認為該人種中或許混雜著某些赤道人種的成分。南亞人種主要分布於東南亞一帶的印度支那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緬甸等地,我國南方的部分居民中也含有不同程度的南亞人種成分。南亞人種的膚色較深,灰色和眼爭也比較深。波狀發的出現率相對較高,眼部結構的蒙古人種特徵相對較弱,顱型較高,面部低矮,垂直顱面指數明顯較北亞人種為小。面部扁平性質相對較弱,鼻型較闊,鼻根多較低平。嘴唇較厚,面部突頜程度較明顯。與其他蒙古人種相比,南亞人種居民的身材也比較矮小。
三、東亞人種
東亞人種又稱為遠東人種,也屬於太平洋蒙古人種的第一部分,有人認為該小人種具有北亞人種和南亞人種之間過渡類型的性質。東亞人種主要分布於中國、日本和朝鮮等東亞地區。東亞人種的色素較北亞人種為深,但淺於南亞人種。直發的出現率很高。嘴唇的較北亞人種略厚,多為中頜型,顱型多較高、狹,面部明顯比北亞人狹窄。鼻型寬度適中,多為中鼻型,身材比南亞人種高大。
四、東北亞人種
東北亞人種又稱做北極人種,主要分布在亞洲大陸的東北角和美洲北部的阿拉斯加、格陵蘭島等極地附近地區。東北亞人種的膚色常常淺黃褐色。頭髮粗黑,很硬。眼色呈褐色,有內眥皺褶,但不如北亞人種發達。面部寬闊而扁平,顴骨突出。顱型高低適中,多為長顱型,額部明顯向後方傾斜。鼻根略高,鼻樑平直,鼻型較窄。
五、 美洲人種
美洲人種特指印第安人的各個類型群,該人種的廣泛分布於南、北美洲大陸。與亞洲蒙古人種相比,美洲人種在若干性狀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除具有蒙古大人種的某些共同特徵,如直而硬的黑髮,黃褐色的皮膚、再生毛髮欠發達、較深的眼色、寬大的面型、突出的顴骨和很高的鏟形門齒出現率之外,美洲人種不還具有一些不同於亞洲蒙古人種的特點,例如,他們的內眥皺褶出現率很低,鼻根通常很高,鼻背呈凸形並明顯向前突出。
第二節 歐羅巴大人種
歐羅巴人種(Europoid)又稱做白色人種,歐亞人種或高加索人種,在歐洲殖民擴張以前,主要分布於歐洲、西亞、北非和南亞次大陸的北部等地。現在的分布很廣,在美洲和大洋洲的人口中占很大比例。
歐羅巴人種的主要體質特徵包括:膚色方面的變異很大,由極淺到很深。眼色中天藍色、灰色和淺綠色等淺色調者佔一定的比例,但也有黑褐色等深色調者。成年人中缺乏內眥皺褐,上眼臉皺褶也欠發達。發形多為直發或波發、質地較細軟。發色的變異範圍也很大,從很淺的金黃色、亞麻色、灰色到較空的火紅色的黑色等色調均佔一定的比例。鬍鬚和體毛很發達。嘴唇較薄,口裂寬度較小,多為正唇型和正頜型。鼻根很高,鼻型狹窄,鼻部顯著向前突出,鼻孔的縱徑明顯大於橫徑。眼眶略顯凹陷。顴骨不突出,面部扁平度較小。在顱骨特徵上,歐羅巴人種通常具有高而狹窄的梨狀孔、鼻指數小或中等。鼻根指數很大,鼻前棘多很發達。眉弓發育顯著,犬齒窩多半較深。顴骨比較低、窄,顴骨上頜下緣缺乏明顯的轉折處。鼻顴骨一般較小,鼻根點凹陷常常很深。
在歐羅巴大人種下面,又可以進一步區分出大西洋、波羅的海人種、中歐人種、印度、地中海人種、白海、波羅的海保種和巴爾幹?高加索人種等若干不同的小人種。
一、西洋??波羅的海人種
大西洋??波羅的海人種又稱為北歐人種,主要分布於歐洲西北部的斯堪的那維亞半島、英國、荷蘭或德國的北部地區。大西洋?波羅的海人種的一個突出的體質特徵就是色素極淺,他們通常具有金黃色或亞麻色的直發,天藍色或類色的虹蟆,粉紅白色或者蒼白色的皮膚。身材高大,顱型較長。鼻根很高,鼻背很直,多為狹鼻型,顴骨不突出,顴寬值中等,面頭部狹長,下頜前突。
二、 印度——地中海人種
印度??地中海人種的分布範圍比較廣泛,主要包括南歐、北非、美索不達米亞、阿拉伯半島、伊朗高原的南部和南亞次大陸的北部等地。該人種又可以進一步區分為若干地區性種族類型。如南歐類型、阿拉伯?地中海類型和印度??阿富汗類型等。印度?地中海人各的主要體質特徵是膚色、眼色和發色都相對比較深,波發的出現率比較高。顱型較長,面部很窄,高而狹的鼻型,中等身材。
三、中歐人種
中歐人體又可稱為阿爾卑斯人種,主要分布於歐洲中部的德國、瑞士、奧地利、法國的中央高原以及捷克斯洛伐克等地區。該人種的主要體質特徵為膚色較淺,發色的眼色介於大西洋—波羅的海人種和印度?地中海人種之間,發形為直發或波發,顱型較短,面部低而略寬,鼻型稍闊,有一定比例的個體為凹形鼻樑。鬍鬚和體毛豐富或中等,身材較矮。
四、白海??波羅的海人種
白海??波羅的海人種主要分布於歐洲的東北部、在俄羅斯、白俄羅斯、立陶宛、拉脫維亞以及愛沙尼亞和芬蘭的一部分居民中有著廣泛的分布。該人種的主要體質特徵是膚色和發色的均很淺,眼色也比較淺,在歐羅巴人種中,白海??波羅的海人種居民的眼色僅略深於大西洋??波羅的海人種。鬍鬚和體毛的發育中等。發形多為直發。面型略低寬,鼻子較短,凹形鼻樑和鼻底上翹者占相當大的比例。身材中等。
巴爾幹??高加索人種主要分布於巴爾幹島、小亞細亞、高加索和伊朗的西北部等地。該人種的主要體質特徵為發色和眼色較深,膚色深淺不一。顱型短寬,顴寬值很大。鼻突出度極大,並有相當大的凸形鼻樑出現率。鬍鬚和體毛十分發達。
第三節 澳大利亞——尼格羅大人種
澳大利亞——尼格羅人種又稱為黑色人或赤道人種,主要分布於舊大陸回歸線以南的部分,包括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南亞次大陸的南部,澳大利亞以及大洋洲和東南亞等地的一些島嶼。
澳大利亞——尼格羅人種的主要體質特徵包括:膚色很深多呈暗黑色、黑褐色、紅褐色等色調。黑色的波發或捲髮。眼色多為黑褐色,眼裂很大。鼻型較為寬闊,鼻根低矮或中等,鼻突出度大,鼻孔的橫徑大於縱徑。嘴唇很厚,往往向前突出並外翻,口裂的寬度較磊顱骨的特徵上,澳大利亞—尼格羅人種通常具有很大的鼻指數和低矮的眼眶。面部多比較狹窄而低矮並表現出明顯的突頜性質。面部水平方向上的扁平度很小,犬齒窩較空。長顱型在該人種中占相當大的比例,垂直顱面指數普遍較小。
澳大利亞—尼格羅人種中包括了許多各具特色的人小種,主要有澳大利亞人種、維達人種、美拉尼西亞人種、尼格利陀人種、尼格羅人種、尼格羅人種和而須曼人種等。如果按照四分法的人種分類原則,尼格羅人種、尼格利羅人種和而須曼人種等被稱做黑色人種,而澳大利亞人種、維達人種、美拉尼西亞人種和尼格利陀人等則被為棕色人種。
一、澳大利亞人種
澳大利亞人種一般指居住在澳洲的土著居民,他們的膚色常呈現深棕色,發色和眼色也比較深。發形多為波發。鬍鬚和體毛相當發達。眉弓發育強烈,前額多明顯向後方傾斜。鼻型十分寬闊,嘴唇很厚。面部呈明顯的突頜型。顱骨為長顱型,身材適中。
二、維達人種
維達人種主要分布於印度的中部和東部、斯里蘭卡、馬來半島、加里曼丹和蘇門答臘等地。該人種的主要體質特徵為:皮膚深褐色,眼色也很深,配之以長而硬的黑色波狀發。顱型狹長,面部相對較寬闊,額部稍後傾,鬍鬚和體毛髮育較弱,嘴唇較厚,闊鼻型,面部比較平直,眉弓發達程度中等,身材比較矮小。
三、美拉尼西亞人種
美拉尼西亞人種主要分布於拉尼西亞群島、新幾內亞島和塔斯馬尼亞島等地。美拉尼西亞人種中包括著兩個體貌特徵各具特色的種族類型集團,即美拉尼西亞類型的巴布亞類型。總的來說,美拉尼西亞人種的主要體質特徵是:膚色為黑褐色或深棕色,眼色和發色均為黑色。發形多為捲髮,再生毛髮發達程度不等,通常巴布亞類型的體毛和鬍鬚比較濃密,而美拉尼西亞類型的再生毛髮發育較弱。眉弓常常強烈突出,顱型多較狹長,鼻型一般較闊。巴布亞類型的鼻背通常較高而呈突形,美拉尼西亞類型的鼻突出度則相對較小一些。該人種的突頜程度比較明顯,中等身材者居多。
四、尼格利陀人種
尼格利陀人種主要分布在馬來半島、蘇門答臘、菲律賓群島、安達曼群島嶼、以及新幾內亞島西部的山區等區域內,其體質特徵上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身材極其矮小,成年人平均身高在多在140厘米到150厘米左右。膚色多為黑褐色或淺褐色,眼色和發色很深,發形為很短的捲髮,唇厚多為中等,鼻短而扁平,多為闊鼻型。顱骨方面多數個體為上顱型,但也有一部分 伯顱型較短。鬍鬚和體毛的發達程度差異很大,居住在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和安達曼群島的尼格利利陀人鬍鬚和體毛甚少,而居住於菲律賓和新幾內亞者則顏面和體部的毛髮相當濃密。
五、尼格羅人種
尼格羅人種廣泛分布於散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陸。該人種的膚色很深,一般為深褐色或黑色。具有強烈的黑髮和黑色的虹膜。再生毛髮育很弱。顱型狹長,眉弓很不發達,前額通常較為豐滿,嘴唇厚而前突,並且顯著外翻,口裂很大,突頜明顯,鼻背多較低平,鼻型較為寬闊,眼裂很寬,面部比較狹窄,扁平度中等。尼格羅人種的身材一般較為纖細而高大,其中特別是生活在蘇丹東部和尼羅河上游地區的居民,他們中的成年男子的身高通常超過180厘米,是世界上平均身高值最大的人群。
六、尼格利羅人種
尼格利羅人種又稱做中非人種,主要分布於赤道非常的剛果河、奧戈韋河、伊圖裡河沿岸的熱帶雨林深處。尼格利羅人體質性狀上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身材矮小,成年人平均身高僅為136-142厘米,故又被稱之為卑格米人(Pygmies)。該人種的膚色較淺,多呈淺褐色。體毛比較發達,為黃色濃密而纖細的體毛、鬍鬚發育中等。頭髮強烈捲曲,極短,呈深褐色。唇厚中前、前突但不甚外翻。鼻根扁平,鼻型
七、布須曼人種
布須曼人種又稱為南非人種,過去曾經廣泛分布在南部非洲的許多地區。但由於殖民主義者的迫害和奴役,目前主要居住在自然條件極其惡劣的卡拉哈里沙漠之中,以狩獵採集為生。布須曼人種身材矮小,成年男子平均身高152厘米。膚色較淺,呈黃褐色,皮膚表面自幼年起便出現皺紋。頭髮黑而稀疏,通常捲成胡椒粒狀,體毛及鬍鬚發育程度很弱。面形較小而扁平,眼裂較狹窄,有相當比例的內眥皺褶出現率。嘴唇較厚,鼻子寬扁,顴骨突出,面部較小。顱骨較低平,多為中顱型,突頜程度不明顯。布須曼人種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臀部脂肪異常豐富,尤以婦女為甚。
第四節 各大種之間的過渡類型
除上面介紹的蒙古人種,歐羅巴人種和澳大利亞—尼格羅人種三個大人種的主要分支以外,在世界上還存在著許多具有混血性質的過渡類型人種。對這些人種類型,我們通常很難將其明確納入三大人種中的任何一個部分。因為,在這些人群中常常同時體現出兩個或兩個以上人種的混合性狀。處於中間位置上的這些過渡類型人種的存在,充分證明了「全世界的人類都統一於同一個物種」這一科學命題是客觀的真理。
當今世界人口中具有混血性質的人群很多,而且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飛速發展,人類遷徙和相互融合的規模和頻率日益增大。可以預見,未來社會中的混血人口將會越來越多,各種族之間的界限將會越來越模糊不清。下面將扼要介紹幾個具有代表性的處於中間位置上的過渡類型混血人種。
一、千島人種
千島人種又稱為阿伊努人種。阿伊努人(Ainu)是東北亞地區的一個古老民族。在我國古代文獻中被稱作「蝦夷」。據有關的人類學和考古學材料報道,阿伊努人在舊石器時代末期和新石器時代早期曾廣泛分布於日本列島。18世紀以前在堪察加半島,20世紀以前在庫頁島南部、千島群島和日本本洲北部也有分布,目前主要居住於日本的北海道。千島人種屬於蒙古人種和澳大利亞—尼格羅人種之間的過渡類型,具有明顯的混合性質,該人種身材較矮,體毛極其發達,居世界各人種之首位。頭髮黑色、粗硬、呈波狀。膚色為淺褐色。中顱型、正頜型,面部寬大且極為扁平。犬齒窩較淺,鼻型略寬,凹形鼻背,具有相當大的內眥皺褶出現率。
二、波里尼西亞人種
波里尼西亞人種是分布於大洋洲東部波里尼西亞群島的土著居民,其中包括毛利人、薩摩亞人、湯加人、吐瓦魯人、夏威夷人、塔希提人、托克勞人、庫克島人、瓦利斯人、組埃人和復活節島等10多個支系。據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研究,波里尼西亞人種的祖先大約在2500年以前由東南亞一帶,途徑美拉尼西亞或密克羅尼西亞遷移到波里尼西亞。最初,他們可能定居於社會群島。後來逐漸散布到北至夏威夷,東抵復活節島,西南到紐西蘭之間的廣闊海域。波里尼西亞人種在體質特徵上居於蒙古人種和澳大利亞--尼格羅人種之間過渡類型的位置上,帶有南方蒙古人種和澳大利亞人種混合的性狀。他們的身材比較高大,皮膚黃色或淺褐色,體毛髮育中等,頭髮為黑色波發。鼻突出度中等,鼻型較闊。頭骨高而較短,顱指數多為圓顱型。面部寬大,顴骨相當突出,面突出度中等,頦部比較突出而厚重,有較高的?搖椅形下頜(Rocker Jaw)出現率。
三、南西伯利亞人種
南西伯利亞人種主要分布在中亞、南西伯利亞及其鄰近地區,其體質特徵表明屬於蒙古人種和歐羅巴人種之間的過渡類型。從目前已發現的人類學和考古學資料來看,該地區青銅時代的居民顯然屬於歐羅巴人種。大約在公元前後的時期,蒙古人種的成分逐漸向該地區滲入,從而開始了南西伯利亞人種漫長而複雜的歷史形成過程。古代的月氏人、烏孫人、口厭噠人、突厥人、阿拉伯人和蒙古人都對南西伯亞人種的形成產生過重要的影響。今天哈薩克人和吉爾吉斯人可以做為該人種的典型代表。南西伯利亞人種一般具有中等深度的色素,中等硬度的直發和比較發達的鬍鬚。鼻根 較高,鼻突出度較大。眼部具有不十分發育的內紫皺褶。面部既高且寬,並相當扁平。頭骨多屬於短顱類型。
四、烏拉爾人種
烏拉爾人種是另一種介於蒙古人種和歐羅巴人種之間過渡類型位置上的混血居民,與南西伯利亞人種相比,他們的蒙古人種成分似乎略少一些。該人種主要分布於葉尼塞河以西的西伯利亞和烏拉爾地區。烏拉爾人種也是蒙古人種群體同歐羅巴人種群體經過長期不斷的混血融合而形成的。他們一般具有比較清高的色素和直而軟的頭髮。鬍鬚比較發達,內眥皺褶的出現率不高,大約在20-30%的範圍之內。不很突出的鼻子和凹陷型的鼻樑。嘴唇很薄,面部較垂直,面寬中等,顴骨欠突出。這些特徵顯示出烏拉爾人種可能具有白海--波羅的海人種和北亞種相混合的性質。
五、衣索比亞人種
衣索比亞人種又稱為東非人種,主要分布於非洲大陸東北角的衣索比亞和索馬利亞等地。在體質類型上,衣索比亞人種屬於歐羅巴人種和尼格羅人種之間的過渡類型。古人類學資料表明。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北非就有屬於歐羅巴人種的人群居住,而在他們以南的廣大地區,大概同時也形成了尼格羅人種的居民群體。至遲在公元前7000-4000年前的新時代時代,尼格羅人種的部落就佔據了撒哈拉的大部分地區。當時的撒拉哈還不是沙漠,而是濕潤的草原。撒哈拉的沙漠化僅僅從公元前3000-2000年才開始的。因此,東北非的衣索比亞高原和?非洲之角?,正是兩大人種居民在地理分布的接觸地帶之一。衣索比亞人種通常具有深褐色或淺褐色的皮膚,黑色的頭髮和眼色。頭髮卷直,但多半比較蓬鬆,鬍鬚少或中等,面部很窄,鼻子很尖而狹窄,鼻突出度比較大。嘴唇中等。突頜程度很弱。長顱型,身材中等偏高。
六、南印度人種
南印度人種又稱做達羅毗茶人種,具有歐羅巴人種和澳大利亞人種的混血性質,當今主要分布於南亞次大陸的南部地區。目前,有關南亞地區古人種學資料不多,有人推測,早期的印度和斯里蘭卡居民可能主要屬於維達人種。大約在公元前3000-2000年的時候,某些達羅毗茶語的部落來到南亞定居,這些屬於南部歐羅巴人種的祖先類型的達毗茶人(Dravidian)就是印度河流域早期文化的創造者,在他們由北向南的遷徙過程中與當地土著的維達人種居民相遇。從而形成了後來的南印度人種。現印度人種在許多特徵上與衣索比亞人種比較近似。所不同的是,與後者相比,南印度人種的頭髮略直,身材稍矮,面部較短而略寬。南印度人種的頭髮比較濃密,但鬍鬚和體毛均較少。顱型比較狹長,鼻型多為典型的中鼻型。
第三章 我國居民的人種成分
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目前,在我國的民族大家庭中一共包括56個兄弟民族,共同構成了偉大的多元一體化的中華民族,形成這種多民族共存共榮的統一局面的原因很多,除了在黃河流域存在著一個以華夏民族和後來的漢族為主體的凝聚核心以及經濟、政治、文化等諸方面的因素之外,共同的種族遺傳學基礎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現在的考古學和人類學資料表明,在我國古今的各民族中,除分布在西北地區的個別少數民族中混雜著有部分歐羅巴人人種的成分之外,做為中華民族長期以來蕃衍生息的重要遺傳學基礎上的人種底子基本上是單一的蒙古人種。這種反映在體貌特徵上的共同性和相似性對人們的種族認同心理,特別是對古代人們的種族認同心理,無疑具有重大的意義。因此我國居民人種成分上的相對穩定性應該視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化格局形成的人種學基礎。下面將分別對我國古代和現代居民的人種成分做一個概略的介紹。
第一節 我國古代居民的人種類型
對我國古代居民的人種學研究工作,主要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才逐漸開展起來的。新中國成立以前,只有少數外國學者在我國從事過個別零星材料的古人種調查。新中國成立後,大規模進行的田野考古發掘為我們提供了日益增多的古代居民遺骸做為古人種考察的對象,儘管目前我們還不能對古代中國各個時期的人種分布情況和發展脈絡做出詳盡的科學闡述,但至少我們已經能夠以現有的材料為依據對古代中國人種的形成、發展、分化和融合等問題進行粗線條式的描述。
一、石器時代中國人種
按照一般的人類學理論,人種的起源是在距今大約在四五萬年以前的晚期智人階段才開始發生的事情。但是,從我國目前已發現的人種學資料來看,實際上人種開始出現分化的時間大概可以追溯到更為遙遠的過去。其實,早在20世紀的上半葉,著名的德國人類學家魏敦瑞在研究周口店出土的中國猿人化石時便指出在其體質特徵中含有某些與蒙古人種接近的現象,並且做出有關中國猿人是蒙古人祖先的推斷。由於直立人階段化石人類的體質性狀與現代各色人種之間的差異較大,並且材料也比較零散和貧乏,因此目前我們尚不能完全肯定在當時確實已經發生了人種上的分化。但是,在我國境內發現的所有的直立人的牙齒化石上均呈現出具有鏟形門齒這一蒙古人種中常見的特點,恐怕也並非出於偶然,或許暗示出他們可能與蒙古人種的祖先類型的確存在某種遺傳學上的聯繫。
如果說在我國舊石器時代早期的直立人階段化石上目前還只是發現了零星的、尚不能完全肯定的蒙古人種性狀的話,那麼,到了舊石器時代中期的早期智人階段,人種分化跡象的存在便已成為確鑿無疑的事實。在此方面,目前最重要的發現當首推大荔人的化石。大荔人是早期智人中古老類型的代表,在該頭骨上存在著諸如突出的矢狀嵴、水平走向的額鼻縫以及高而寬並且朝向前方的顴骨等蒙古人種的典型性狀。這些化石材料表明,至少在早期智人階段,東亞大陸上已存在著某些代表蒙古人種形成階段初期形態的人類。
歷史發展到舊石器時代晚期智人階段,人類的種族特徵不僅日臻明顯,而且已經開始出現了區域性人種類型的分化傾向。屬於該階段的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化石上的若干人種特徵,比較接近蒙古人種的北方類型的美洲類型,而廣西柳江人頭骨上的一些特點則表現為接近蒙古人種的南亞類型。這種情況說明在更新世的晚期智人中,我國南北兩地的居民在他們各自形成現代蒙古人種的體質發展過程中已經存在著相當明顯的異形現象。因此,我們可以分別把山頂洞人和柳江人稱做「形成中的蒙古人種」的北方類型和南方類型的代表。
隨著更新世最後一個冰期的結束,人類的歷史進入了全新世。此時,由於氣候逐漸轉暖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的生存空間不斷擴大,生活條件也有了改善,人口的數量急驟增加。因此可以想見,當時各人類群體之間的遷徙,接觸和混雜現象一定較之舊石器時代來得更加頻繁,這無疑將會大大地促進人種分化的歷史進程。在我國,關於中石器時代的考古研究目前尚屬薄弱環節,可確認為中石器時代遺存的考古學資料還很少,因此有關該時期居民的人種問題還只是一個十分模糊的概念。有些學者認為在內蒙古滿洲里除近發現的賚諾爾人頭骨上所體現出的低顱、面部扁平等性狀表明其已具備比較明顯的北亞蒙古人種的特徵。換言之,在中石器時代,蒙古人種在其形成的過程中,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存在南北異形的分化水平上又向前跨進了一步,萌發出與現代蒙古人種類型相同的種族分化趨勢。由引可以推測,中石器時代在人種形成的歷史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現代各類型人種的雛型可能就出現於這個時期。
在我國石器時代人種研究資料中,新石器時代的材料比較豐富。這些人類學資料多半集中在新石器時代考古工作開展的時間較長、遺址的分布比較密集的黃河流域以及長江中下游和部分南方沿海地區。根據對這些材料的初步研究結果,我們大體上可以將上西寧市區域內的我國新石器時代居民區分為三在體質類型,即黃河上游類型,黃河中、下游類型和華南類型。假如我們引用自然地理上的概念,將秦嶺、淮河一線做為我國南北兩方的分界話,那麼,前兩種類型的新石器時代居民則主要生活在我國北方,而後一種類型居民卻生活在我國南方的廣大區域內。
黃河上游甘青地區的馬家窯文化、半山文化、馬廠文化和齊家文化居民的人骨資料表明,他們在體質上沒有明顯的差異,都屬於同一個種族類型。即東亞蒙古人種,並且與現代華北人非常接近。他們一般具有較高、較狹而中等偏長的顱型、高而狹的面型,中等寬度的鼻型和中眶型以及中等面部突出程度。他們大概與古代文獻記載中的「羌戎」集團居民存在著密切的關係。
仰韶文化居民的遺骸多採集於黃河中游地區的渭河流域,而大抵處於同一時期的大汶口文化居民遺骨則多採集自黃河下游的魯南、蘇北等地。這兩種新石器時代居民在體質類型上基本可以歸入一大類,同時二者之間又略有差異。但總的來講,他們與現代南亞蒙古人種的東亞蒙古人種均比較接近。仰韶文化居民一般具有中等偏等的頭形,中等的面寬和面高,較低矮的眼眶和較寬闊的鼻子以及中等的身高。這些特徵使得他們與現代南亞蒙古人種的性狀更為突出,同時還伴有使枕部變得扁平和人工撥除頜側門齒的特殊習俗。值得提出的是,分布於秦嶺、淮河以南的丹江流域的淅川下王崗新石器時代亦屬同樣的體質類型,並且在頭骨變形的撥牙習俗上亦與大汶口文化居民相仿。時代較晚的廟底溝二期文化居民也基本上可以歸入這一大類。但似乎與仰韶文化居民之間的相似性更多一些。山東地區的典型龍山文化居民無論是在種族特徵上還是在特殊習俗方面均與大汶口文化居民無異。聯繫到歷史文獻的記載,仰韶文化和廟底溝二期文化的先民可能與古史傳說中的「華夏」集團存在著密切的關係,而大汶口文化和典型龍山文化則可能與「東夷」集團有關。
屬於華南類型的新石器時代居民是在我國南方地區的分布比較廣泛,就目前已經現的材料來看,他們主要散布在長江下游一帶和閩、粵、桂等瀕海省區。這種類型的居民可以浙江餘姚河姆渡、廣東佛山河宕和廣西桂林甑皮岩等遺址出土的幾批人類學材料為代表。他們一般都具有長而寬狹的顱型,遍平而又寬闊的鼻子,低矮而且明顯向前突出的面部以及較低的眼眶。這些特點一方面與現代南亞蒙古人種比較相似,另一方面也表現出某些與赤道人種接近的趨勢,考慮到山頂洞人和柳江人化石上也具有類似的性狀,因此這些所謂的「赤道人種」特徵,未必就意味著在我國南方新石器時代居民中一定存在著與赤道人種的混雜,更為可能的是他們從舊石器時代晚期祖先那裡承襲下來的某些原始性狀的結果。這類長顱型的南方新石器時代居民可能與傳說的「苗蠻」集團有關。
通過對我國石器朝代人種問題的考察反映出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中國是蒙古人種的主要發祥地之一。至少從舊石器時代中期以來,我們的遠古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開始了向蒙古人種的發展歷程。這一人種的形成、發展和分化的過程基本上是在單一的蒙古人種主幹水平上發生的,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材料可以明確無誤的證明其他非蒙古人種的體質因素在中國石器時代人種的構成中起到過什麼作用。這種相對來說比較單純的人種學背景為中華闡明五年來持續穩定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青洞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的中國人種
這裡所講的青銅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系指夏、商、周三代。這段時間正是以華夏族中為中心的我國古代各民族發展、壯大、融合的第一個高峰期,這一特點可以很清楚地從古人種學資料中觀察出來。在新石器時代,雖然 某些居民的體質特徵中也可能包含有一種體質因素,例如在屬於東南亞類型的居民中表現出某些接近南亞人種的因素,或者在屬於南亞蒙古人種類型的居民中含有某些似乎接近赤道人種的因素。但是,一般來說,我們並不傾向於將其視做人種混雜的結果,而是傾向於將那些個別的類似南亞人種或赤道人種的因素,作為一種從舊石器時代祖先那裡承襲下來的性狀來看待。因為,在舊石器時代人類的骨骼上,此類特徵是普遍存在著的。然而,從青銅時代開始,人種混雜現象的特徵是普遍存在的。然而,從青銅時代開始,人種混雜現象的發生就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了。這種人種上的混雜,不僅表現為同一個體上可以反映出兩種以上不同種族類型的體質因素,而且還表現為在同一群體中便有可能出現兩種差異很大的,屬於不同種族類型的個體。此類現象在我國新石器時代的人類學資料中至今尚未發現,從而說明伴隨著青銅器文明的誕生,人類群體之間的遷徙和賴合在規模上已遠遠超過了史前時代。
黃河流域是華夏族的搖籃,構成上古時期華砷族成員的三個主要來源?夏人、商人和周人及其祖先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在此,我們首先著重介紹一下在該地區發現的,可能與夏人、商人、周人的種族類型有關的古人種學資料。
關於夏人的人種類型問題,目前還沒有確鑿無疑的人類學資料來加以證實。一方面是由於有關遺址中的人類學資料尚未見報道,另一方面還由於究竟何為夏人遺存的問題如今在考古學界尚未有定論。目前,唯一的一份可能與砷人有關的人類學資料出土于山西省襄汾縣的陶寺遺址。雖然對陶寺遺存的年代問題還存在著爭議,但許多學者均認為其年代顯然已跨入了夏代紀年。由於陶寺遺址所處的晉西南地區據文獻記載歷來有?夏墟」之稱,故有人指出陶寺遺存高度發達的文化面貌表明其可能就是夏人的遺存。
根據對陶寺遺址出土的人類頭骨的初步觀察,其形態特下大致可概括為:偏長的中顱型,頭高值普遍較大,面高中等,面部較寬,眶型偏低和中鼻型。這些特點顯示出陶寺居民與東亞蒙古人種相近的體質成分居多。雖然,我們目前還不能完全肯定陶寺遺存就一定是夏人的遺存,但既然陶寺遺存的年代已進入了夏紀年,又處於晉西南這片地域上,那麼陶寺居民的的人類學特徵無疑為我們探索夏人的種族類型問題提供了一條重要的線索。
在我國青銅時代的古人種資料中,最豐富的信息來自於河南省安陽市的殷墟遺扯。據古代文獻記載,自盤庚遷殷至武王伐紂,整個商代後期均以殷為都,歷經八代十二王,共二百七十三年。舉世矚目的殷墟遺發掘是20世紀世界教學領域中最大的發現之一,它不僅為人們研究商代的文字、青銅器、陶器、族墓地制度、殉葬祭祀制度、社會性質以及各種手工藝品的製做水平等問題提供了大量的實物資料,而且在墓葬中保留下數以千計的古代人類遺骸,使人們得以運用人種學的觀測手段對埋葬在殷墟址內的商代居的種系成分進行科學的考察。
殷墟遺址中出土的商代人類學資料大體上可分為兩部分:一類採集自西北崗商代王陵附近眾多的祭祀坑;另一類則多半採集自距離王陵較遠的?族墓地?中的中小型墓葬。這應該是兩類不同性質的古人種學資料。
祭祀坑中死者的身份屬於商王在祭祀先祖時所殺的人牲,他們其中雖然可能有一些是當時商人里的奴隸,但大多數應是商王在征伐虜獲的戰俘,故來源比較複雜。這種情況與祭祀坑人頭骨上所表現出的 多形現象吻合。目前關於西北崗祭祀坑頭骨種系成分的研究概括起來大致有兩種意見,即異種系說和同種系說。異種系說認為這些頭骨的種系成分雖然蒙古人種為主,但同時也包括有某些歐羅巴人種和尼格羅人種的血統。同種系說則認為西北崗祭祀中出土的所有祭商時期人頭骨在人種歸屬上均反映出的個體上的差別只是由於他們分別屬於蒙古人種的東亞類型、南亞類型和北亞類型所造成的,即屬於小人種上的差別。聯繫到我國境內出土的從舊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的諸多其他古人類學資料分析,同種系說似乎具有更多的合理性。對西北崗祭祀坑人頭骨種成分的研究雖然能使 從頭得以了解當時分布於商王朝周圍各方國、部落中的一部分異族居民的人種學構成情況,但卻無法使我們直接控討殷商民族本身的人種歸屬問題,因為,即使在祭祀坑人頭骨確有一些屬殷商本族成員淪為奴隸而被殺祭者,我們也無法將其辯認出來。
中小墓人骨的發現為我們探討民族本身的種系構成情況提供了可能性。這些?族墓地?中的中、小型墓從形制和隨葬品方面可大致分為三類。一類是墓型較大,隨葬品較豐富,常出土有成套的銅禮器,乃到車馬器、玉器等物品,有時還有殉人。這類墓在中小墓中為數很少,墓主人應屬於商人中的奴隸主貴族階層。另一類為中等墓型,大多具有棺槨和一定數量的仿銅陶禮器隨葬。在中小型墓里這類墓佔大多數,墓主要生前具有一定的生活資料和政治地位,相互之間存在著族的聯繫,他們應當屬於當時的社會中的平民(自由民)階層。第三類為小型墓,常無葬具,甚至全無隨葬品。這些墓主人大概是高人下層平民中的貧苦族眾。總而言之,與西北崗祭祀坑中死者的身份不同,中小墓主人中的大部分應該是商人中的平民,其中少數人的社會地位可能還要高一些,或許更接近於殷商王族的成員。
從種族成分上來考察,殷墟中小墓的商人頭骨存在著形態上可以區分的兩種不同的體質類型,絕大多數的中小墓頭骨在種系特徵上頗為一致,他們所具有的中顱、高顱和狹顱的特點以及較窄的面寬和中等的上面部扁平等性狀與東亞蒙古人種最相近似。由此可以推斷,東亞蒙古人種應當是商代平民中的基本種系成分。此外,在中小墓中還出土的有8例形態特徵不同於其他標本的頭骨。他們具有北亞人種和東亞人種相混合的性狀。這幾例頭骨所出土的墓葬形制上也比較大,多有棺、槨並隨葬成組的鉛制禮品,有的殉狗甚至殉人,與一般的平民小墓判然有別,這種埋葬特點說明他們生前的社會地位比一般平民要高,可能是受封的貴族,與王族關係密切,或者他們本身就是王族的成員。在我國目前發現的先秦時期古人種學資料中,這種帶有北亞蒙古人種體質因素的居民一般都分布在長城沿線及其以北的華北和東北地區,而在黃河流域中下游一帶商代以前的原始居民中卻缺少此類型的種系成分。因此,我們有理由推測,如果殷墟中小墓中的那部分以北亞、東亞蒙古人種成分相結構為特徵的個體確實能夠代表殷商王族的人種類型的話,那麼商人先世很可能與北方地區的某些古代居民有更為密切的種系淵源關係。
目前關於周人的體質人類學資料發表的還很少,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出土於陝西省鳳翔縣南指揮西村先周和西周墓葬宮的一批頭骨。一般來說,西村周墓的頭骨特徵與殷墟中小墓中屬於東亞人種的那部分商代平民有些相似,但 在更為顯著的類似南亞蒙古人種的因素。據此,我們推斷以西村周墓的墓主人為代表的周人與以殷墟中小墓的墓主人為代表的商人在種族成分上還是有所區別的。當然,這種區別僅僅是同種系不同類型之間的區別。從現有的材料來看,商人種族征中主要包含了蒙古人種東亞和北亞兩種類型的體質因素,而周人的體質特徵則起碼包括了蒙古人種的南亞和東亞兩種類型的成分,並且以類似南亞人的因素略佔優勢。
除上述與夏人、商人、周人有關的人類學資料之外,近年來在中原以外的地區也陸續發現了許多青銅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的人骨材料,其中尤以華北和東北兩在地區的發現更為集中。
先秦時期,在我國燕山南北,長城內外的廣大北方地區,各民族人民交錯雜處,蕃衍生息,民族和種族成分均很複雜。在南流黃河兩岸的鄂爾多斯高原和烏蘭察布草原一帶,發現了許多帶有濃郁的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文化色彩的古代遺存,其中可以提供古人種學資料的主要有桃紅巴拉、崞縣窯子、毛慶溝、飲牛溝等遺址,它們的年代大約相當於東周時期。據有關學者研究,桃紅巴拉和崞縣窯子兩處墓地中埋葬的先民,他們一般都具有面部扁平,顱型寬闊等比較明顯的北亞蒙古人種的性狀。而地理位置更偏南部後一些毛慶光、飲牛溝等遺址的古代居民,在體質特徵中常常帶有更多的東亞蒙古人種因素。這些遺存的族屬被認為可能分別與古代的林胡、樓煩有關。
在東北地區該時期的古代居民中,分布於西拉木倫河、老哈河一帶的夏家店上層文化居民的人類學資料比較豐富。根據赤峰紅山後,夏家店和寧城南山根、小黑石溝等葬材料分析,該文化居民在種族類型上屬於以東亞人種因素佔主導地位的東亞、北亞蒙古人種的混血類型。他們是一種以窄臉、高顱、狹顱和偏長的顱型 為基本特徵的種族,面部的扁平也比較大。除夏家店上層文化之外,鄰近地區的高台山、順山屯等文化類型的居民也具有類似的種系特徵。夏家店上層文化的族屬問題,目前學術界尚有爭議,但多數學者傾向於其應屬文獻記載中的東胡或山戎文化遺存。
遼寧省瀋陽市鄭家窪子青銅短劍墓的年代大約相當於春秋末至戰國初。由該批墓葬中集到的兩具人頭骨的特徵分析,他們具有短顱、高顱和極其扁平的面形等特點,應該屬於以北亞人種因素略佔優勢的北亞、東亞蒙古人種的混血類型。鄭家窪子青銅時代墓葬的隨葬口最富特徵性的器物的曲刃青銅短劍,這種文化因素雖然 在夏家店上層文化中的也有發現,但從種系成分上來分析,鄭家窪子先民與夏家店上層文化先民之間可能存在著不同的祖源的差異。
吉長地區西團山文化居民的人類學 資料,目前已發達表的有西團山遺址和騷達溝遺址的兩批材料。據有關學者研究,這兩批人骨材料在基本體質特徵上沒有明顯的差異,應屬於同一種體質類型,即具有東亞人種和北亞人種結合的特點。共同特徵是:即具有東亞人和北亞人種相結合的特點。
黑龍江省泰來縣平洋墓葬的年代相當於春秋晚期至戰國晚期。由該墓地中採集到的比較豐富的人骨資料表明,平洋先民是一組同種系類型的群體,在種族類型上主要與東北亞蒙古人種接近,同時也與北亞和東亞人種相關。若干主要體質特徵定量分析的結果表明,平洋居民在北方草原地區的各古代組群中與完工組最為接近,而後者通常被認為是一組漢代拓跋鮮卑的祖先類型有關。
除上述華北和東北地區的資料外,出生於甘肅省玉門市火燒溝遺址的一批人骨標本也具有重要的意義,該遺址的年代大約相當於夏代或早商時期。在體質特徵上,火燒溝居民與殷墟中小墓組和甘肅史前組都比較按近,並且與現代華北居民也頗為相似,均應歸屬於東亞蒙古人種,聯繫到黃河上游新石器時代居民的種系分布狀況,我們似乎可以得出這樣一種印象:在甘青地區,從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土著居民的體質類型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他們或許在現代華北居怕 化質形成過程中曾經起到過重要的作用。
南方地區由於埋藏條件比較差,保存下來可供進行種族人類學分析骨骼材料相當貧乏。因此,我們對於該地區的青銅時代至早期鐵器時代的居民種系分布情況知少甚少。福建省閩侯縣石山遺址,從文化性質上看似乎屬於新石器時代文化,但其所處年代較晚,可能相當於商周時期。曇石山居民在體質特徵上比較接近於蒙古人種的南亞類型,只是比現代南亞人種的顱型長些,而與甑皮岩、河宕等華南地區新石器時代居是頗為相似。
古代的新疆地區在人種地理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根據目前所發現的資料來看,先秦時期居住在該地區的居民可能以歐羅巴人種的某些支係為主要種族成分。孔雀河下游古墓溝墓地的居民在體質特徵上可歸屬於古歐洲人類型,他們大約在公元前100年居住於現在的塔克克拉瑪干沙漠內的羅布泊地區。以其墓葬形制中使用的大量樹木的特點來分析,當時南疆地區的植被和整個生態環境必然與現在明顯不同。烏魯木齊市附近的阿拉溝古墓的年代大約從公元前6世紀一直持續到公元前1世紀。由該墓地中採集到比較豐富的人類學資料表明,阿拉溝古代居民的種系成分比較複雜,其中除了佔有優勢地俠的歐羅巴人種成分之外,還出現了部分蒙古人種的體質因素。根據地望、年代和隨葬遺特等情況來分析,阿拉溝居民的族屬可能是古代的車師人。
三、漢代以後的中國人種
秦、漢王朝的建立使我國歷史上出現了大一統的政治格局。在這種情況下,各族人民之間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效較之先秦時期更為頻繁,規模更為宏大。當時,作為古代中國統治核心的中原地區以其高度發達的華夏文明對周邊地區的各少數民族產生了強大的凝聚力,從而奠定了以華夏民族(漢族)為主的由各民族共同組成的中華民族的基本格局。漢族和其他歷史上和今天的少數民族都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了解漢代以來我國各民族人各成分的變化情況,對進一步探討中華民族的歷史形成以及各民族的自身發展過程等問題均會有所啟示。
中原地區的漢代以後的古代人骨資料目前已正式發表的山東省濟寧市潘廟漢墓的一批標本。從基本體質特徵上看,潘廟漢代居民可歸入東亞蒙古人種,但與現代華北漢族相比仍存在著某些體質的差異,特別是在高顱低面、眶形偏低、鼻形較闊等特點上似乎更接近於現代華北漢族居民。值得注意的是,在潘廟漢代居民中仍然流行著顱骨枕部人工變形的習俗。眾所周知,這種習俗是該地區史前時期的大汶口文化和典型龍山文化居民中最引人注意的特徵之一。多變數統計分析的結果也表明潘廟組在古代對比組中與大汶口文化各組又頗為接近。儘管由於年代相隔久遠,我們目前還不敢斷言二者之間一定存在著某些血緣上的聯繫,但至少也不能完全排除該地區土著居民具有悠久的人種學遺傳淵源的可能性。
該時期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人類學標本目前收集到的相對較豐富一些,主要包括匈奴、鮮卑、契丹、烏孫等族的資料。
關於匈奴人的種族類型,不少中外學者曾經從不同的角度做過許多推測。他們之中有的學者從比較語言出發,或認為匈奴族的主體成分應為蒙古人種,或認為應屬突厥種。另一些學者則根據古代文獻中的個別記載,對匈奴人的體貌特徵進行間接的推斷,認為匈奴人應具有高鼻、深目、多須等面部特點,可能屬突厥族。然而,上述各說的立論根據都不是從匈奴族的人類學資料出發,自難令人完全信服。近一個世紀以來,在原蘇聯的南西伯利亞、蒙古人民共和國和我國北方草原地區發現的一系列與匈奴族有關的古代人骨標本, 為我們直接運用人種科學方法探討匈奴人種系歸屬問題提供了可能性。
目前已發表的與匈奴人有關的古人種學資料主要包括:原蘇聯貝加爾湖地區伊里莫夫谷地出土的公元1世紀前後的匈奴人骨,蒙古人民共和國諾顏烏拉匈奴墓葬中的人頭骨和呼尼河沿岸公元1世紀中葉的匈奴墓葬人骨,我國青海省大通上孫家寨東漢晚期南匈奴墓葬中的人骨。另外,在我國內蒙古自治區的伊克昭盟和烏蘭察布盟發現的桃戲巴拉、毛慶溝、飲牛溝、崞縣窯子等幾批東周時期人骨資料也被認為與匈奴族有關。據有關學者考證,這幾處考古遺存的族屬可能為林胡和樓煩,二者至戰國晚期已改稱匈奴。故上述遺存又被稱為先匈奴文化或者早期匈奴文化。
通過對上述人種學資料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些認識:即匈奴族的人種構成是多元的。活動於現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和西伯利亞的匈奴人在種系成分了主要為蒙古人種中的古西伯利亞類型,在略晚的時期又增加了某些歐羅巴人種的因素;而生活在我們境內南流黃河兩岸的匈奴族及其先民的體質類型中則主要包含有北亞蒙古人種和東亞蒙古人種的兩種成分。換言之,大漠以北的古西伯利亞類型居民可能代表了北匈奴人的基本種系成分;而在我國境內鄂爾多斯高原和烏蘭察布草原地區所發現匈奴族及其先民的人骨資料則反映出南匈奴人的種族成分。
鮮卑族是繼匈奴人之後在我國北方草原地區屈起的另一個強大的游牧民族。公元91年,北匈奴被東漢王朝聯合烏孫、丁零、烏桓、鮮卑等族擊敗西遷。此時,鮮卑人趁機大舉南、西進,佔據匈奴故地。留居故的匈奴余從約10餘萬落亦自號鮮卑。在鮮卑共同體內部又包括有許多不同的部別。大體可區分為北部鮮卑和東鮮卑兩大類。北部鮮卑又稱拓跋部,東部鮮卑包括慕容、字文、段氏等部。
目前已發表的鮮卑族或被認為屬鮮卑祖先的人類學資料共計四批,分別出土於內蒙古呼倫貝爾盟的完工墓地和扎賚諾爾墓諾爾墓地,赤峰市巴林左旗的南楊家營子遺址以及黑龍江省泰來縣的平洋墓葬。這四處墓葬均被認為屬於拓跋鮮卑或其先世的遺存。經有關學者研究,時代較早的平洋居民與完居民在體質特徵上頗為相似,他們的人種類型主要與東北亞蒙古人種接近,可能代表了拓跋鮮卑先世本身固有的遺傳學性狀。而在時代略晚的所賚諾爾、南楊家營子等處鮮卑族人群中存 在著那些明顯的西伯利亞人種成分或許是由於來自匈奴人或者其他與匈奴人具有同種系淵源的部族基因流入的結果。
契丹之名始見於《魏書》,其與庫莫奚一道被認同屬「東部宇文之別種」。公元338年,為北魏軍所破,「遂逃迸,與庫莫奚分背」,避居於潢水(今西拉木倫河)以南,和龍(今遼寧省朝陽市)以北,從事游牧。公元907年,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即可汗位,公元916年稱皇帝,國號契丹。公元947年,大宗皇帝耶律德光改國號為大遼。契廟族自建國以來,在200餘年的歷史過程中主宰了北部中國的政治舞台。公元1125年為女真人所滅。
目前已見報道的契丹族人種學標本只有兩批,都發現於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包括出土於烏蘭布盟察右前旗豪欠營遺址和赤峰市寧城縣山嘴子遺址的兩處遼代契丹族墓地的人骨材料。綜合上述兩批遼代契丹族的人類學資料,我們可以發現在遼代契丹人的種族成分中主體因素應該是北亞蒙古人種的特徵,他們一般都具有圓顱、闊顱和顱型低的傾向,同時伴有扁平而寬闊的面部形態。這種典型的契丹族容貌特點在許多與契丹人題材有關的遼代繪畫藝術作品中曾經有動生動的描繪。至於公元10世紀以前,即契丹建國之前的早期契丹族人種特徵問題,目前因缺少相關的人種學資料尚難斷言,但至少我們可以推斷在他們的種系構成中北亞蒙古人種的成分仍應為大宗。當然,在遼代契丹族的人骨標本中也存在著一些顱型比較高、狹的標本,與東亞或東北亞人種呈現某種程度上的相似性。這些人種因素的存在可能是由於遼代契廟人與其他民族發生通婚、混血的結果。
烏孫族的人種類型問題是多年來在學術界存在著爭議的另一個重要的課題。據我國古代文獻記載,在漢代以前,烏孫與月氏是分布於甘肅河西走廊一帶的少數民族。西漢初年(約公元前161年),西遷至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附近,並且以伊塞克湖為中心,建立起強大的烏孫王國。烏孫與漢王朝關係密切,烏孫王室曾多次與漢室聯煙,並參與漢軍擊被匈奴的軍事行動。公元5世紀初,烏孫因柔然入侵西遷蔥嶺,不久為柔然所滅。
近一個世紀以來,在原蘇聯和我國境內陸續發現了許多與烏孫有關的人類學資料,主要集中在哈薩克和我國新疆伊犁地區。從這些資料來盾,各地區的烏孫族是體質上比較一致的種族人類學集團,他們的主要種系成分應該屬於歐羅巴人種中的古歐洲人類型和中亞兩河類型。但是同時,無論是原蘇聯還是中國材料的研究都表明,以歐羅巴人處成分佔優勢各地烏孫居民中均不程度地含有蒙古人種特徵的混合,這是烏孫族人類學的又一個特點。這種混血因素的出現,顯然與來自東邊的時代較晚的蒙古人種成分有關。
第二節 我國現代居民的人種類型
在我國現代各民族中,絕大多數居民在體質類型上都屬於亞洲蒙古人種的範疇,其中以東亞人種的成分佔絕對優勢,同時也含有不同程度的北亞人種和南亞人種的因素。此外,居住在西北地區的某些少數民族中還混雜有部分歐羅巴人種的體質性狀。總的來說,構成我們中華民族的人種學底子還是蒙古人種,尤其是東亞人種的成分在這裡發揮著核心的作用。應該指出,當今世界上的任何一個民族都有著其自身的歷史形成過程。在他們各自發展的歷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同周圍的基他民族的人群發生政治、軍事、、文化等多方面的聯繫和交往,因此,相互之間種族遺傳基因的交流也是普遍存在的事實。多元一體化的中華民族的形成正是這種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客觀作用的結果。過去,由於對我國各族人民的體質類型研究缺少必要的重視,相應的調查資料十分貧乏。近10年來,在科學工作者們的努力下,逐步積累了一些民族的體質調查資料,在此簡單介紹如下。
一、漢族的體質特徵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大約佔全國總人口數的93.3%。現代漢族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其最初的基礎是先秦時期的華夏族,後來又陸續吸收了許多歷史上的少數民族的血液,最後才形成了今天的漢族,因此,漢族的種族遺傳學基因必然是一種多元結構。但是,組成現代漢族的基本種族成分仍是東亞蒙古人種。
典型的東亞人種特徵在華北漢族居民中表現得最為明顯。他們一般具有蒙古人種範圍內中等程度的色素,直而硬的頭髮,再生毛不發達,中頭型,面部比較狹長,鼻型較窄,中等的唇厚和顯著的蒙古人種眼部結構。華南地區,例如廣東、廣西、福建省、區的漢族居民,雖然在人種分類上也應該歸入東亞人種,但他們在體質特徵上與華北漢族之間卻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差別。相對而言,華南漢族的色素更深一些,波發的百分率較大,再生毛較發達,眼部構造的蒙古人種特徵較弱,鼻型較闊,唇較厚,突頜程度較大,面部較短,身材較矮。這些特別說明在我國華南地區的漢族居民中混雜有南亞人種的成分。
分子生物學的研究也證明我國南北兩方漢族在群體遺偉學上存在著某些差異。據我國學者研究的結論,按照血型基因頻率的不同,分布在全國各地的漢族居民大致以北緯30度線為界分為南北兩大類型:北方類型中包括居住在新疆、甘肅、青海、寧夏、內蒙古、黑龍江、遼寧、吉林、陝西、山西、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以及浙江北部的漢族;南方類型中包括居住在湖北、湖南、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江西、福建、台灣以及浙江南部的漢族。聯繫到在我國長江以南地區古代居民中曾經存在著大量南亞蒙古人種成分的事實,我們可以設想,南北兩方漢族之間在體質特徵和遺傳基因上的差異,大概是由於南方漢族在長期的歷史形成過程中吸收、融合了更多的古代南方少數民族的血緣成分所致。但是,作為漢族群體遺傳基因的主流是一致的,無論是北方漢族還是南方漢族,他們的主要種系都是東亞蒙古人種。
二、北方少數民族的體質類型
就目前已經掌握的人類學資料來看,北方地區的各少數民族中種族成分相對比較複雜一些,除東亞蒙古人種的成分之外,在某些民族中還含有若干北亞蒙古人種的因素。此外,在西北地區的個別少數民族中,還程度不同的混雜有某些來自歐羅巴人種的遺傳性狀。
蒙古族的基本體質特徵帶有比較明顯的北亞蒙古人種性質,當然也同時可以看到某些東亞人種的影響。他們一般具有高而寬闊的面部,較短而闊的顱型,低顱類型的出現率較高,面部扁平度很大。在體質類型上,一般可歸入北亞蒙古人種中的中央亞細亞變種的範疇。
朝鮮族的主要種族特徵屬於東亞蒙古人種,與華北漢族有很多相似之處,但也存在著若干差別,例如在圓頭型的特點上便與華北漢族典型的中頭型有區別。此外,朝鮮族的部分一般較高而闊,鼻形也較寬,並且存在著某些缺乏色素的現象。這些特徵似乎表明在朝鮮族的人種成分中可能與北亞蒙古人種有著一定的聯繫。
達斡爾族的鬍鬚稀少,眼裂狹窄、多數為上斜型,蒙古褶發達,面部較高,顴寬中等,面型偏窄,頭部短而且偏寬,多為圓頭型。從種系成分上來看,大致與朝鮮族有某些相似之處,即以東亞蒙古人種成分為主,同時也含有明顯的東亞人種因素的影響。
赫哲族的主要體質特徵是直發,蒙古褶發達,鼻部中等偏狹,面部較闊,頭形短而寬,但頭高值較大,整個頭部顯得圓而高。在基本種族類型上似乎與朝鮮族有些相似,均以東亞蒙古人種成分為主,但所含北亞蒙古人種的因素較之朝鮮族更為明顯。
鄂溫克族的容貌特徵與上述各族有較大的區別,他們一般具有中褐色的頭髮,直發的比例很高,膚色淺褐,眼色較淺,多為中褐色,另有部分人為淺藍色。眼部有很發達的蒙古褶,頭型屬圓頭類型,面部寬闊,低顱現象比較普遍。鄂倫春族的基本種系特徵與鄂溫克族大體相仿,只是膚色略深,發色略淺以及直發和蒙古褶的出現率略低一些。由此可見,鄂倫春族和鄂溫克族在體質特徵上有其獨特之處,與我國北方地區的其他許多民族明顯有別。該兩個民族的體質類型應歸屬於北亞蒙古人種,他們可能是古代通古斯人後裔的代表。
錫伯族具有比較明顯的東亞蒙古人種的特徵,他們通常為中等身材頭髮直而硬,鬍鬚稀少,蒙古褶發達,鼻型較窄,顴部寬大而扁平,頭型短而寬闊,屬高頭類型,面部長而偏狹。這些特徵與達斡爾族存在某些相似之處,可能與兩族在歷史上的鄰近關係或者與他們在種族淵源方面比較接近有關。
東鄉族和保安族在體質類型上是頗為近似的,均表現出明顯的東亞蒙古人種的性狀。他們一般具有狹窄的中頭型和高頭型的特點,面型較為狹長,鼻型偏窄。這些基本體質特徵與華北漢族、回族都頗為相似。
裕固族的種族特徵也屬於東亞蒙古人種範疇。他們通常具有較高的身材,中等發育程度的鬍鬚,鼻根較高,鼻樑很直,屬狹鼻型,眼部構造中蒙古褶欠發達,頭型短而高。面型長而狹,這些特徵與華北漢族、東鄉族、保安族等居民有某些相近之處,但十分狹窄的面型這一特點是裕固族區別於上述其他民族的一項頗為典型的特徵。
柯爾克孜的頭型圓而高,鼻高中等,鼻寬偏窄,多數個體屬狹鼻型。面部較高而寬,面型屬偏闊的中面型。上唇皮膚部為中等高度,紅唇偏薄。多數居民眼部具有發育程度不等蒙古褶,眼裂方面較水平,開度中等,上眼瞼皺褶很發達。鼻根較高,鼻翼發育較弱。總的來看,柯爾克孜族的主要體質特徵仍應歸屬於亞洲蒙古人種範疇。
哈薩克族的眼裂方向多為水平型,眼裂開度較大,多半為中等以上程度,蒙古褶的出現率大約在半數以上,但多為微顯型。鼻型偏狹,鼻根較高。面部頗為寬闊,面型多為闊面型和中面型。面部扁平度和顴骨突出度均屬中等。頭型很短,並且高而闊,身材比較高大。儘管在哈薩克族的某些個別體質特徵上蒙古人種的性狀顯得有些弱化,但其基本的種系成分中蒙古人種的因素無疑仍佔有主要地位,在人種分類上比較接近於南西伯亞人種。
塔吉克族的體貌特徵比較特殊,他們通常具有黑色的波狀發,鬍鬚和眉毛濃密,體毛也很發達。眼裂水平方向,開度很上,缺少蒙古褶,上眼瞼褶與臉緣之間的距離多大於2毫米。鼻根很高。鼻尖下垂,鼻型狹窄,頭的寬度較窄,多半為中頭型,身材中等。在種系歸屬方面,他們與歐羅巴人人種主幹下面的印度——地中海人種非常接近。
三、南方少數民族的體質類型
我國的南方地區,特別是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數量很多,在種族成分上一般包含有兩種基本因素,即東亞蒙古人各的南亞蒙古人種的體質因素。在不同的南方少數民族中,這兩種體質因素所佔的比例也有所不同,因此在體貌特徵方面可以區別為若干種不同的情況。
藏族居民的頭髮較黑,發形較硬而直。眼色多為褐色,蒙古褶的出現率較高,眼外角高於眼內角,眼裂開度中等偏窄。鼻樑較直,鼻孔卵圓形,多為狹鼻型。中等唇厚,唇形稍凸。顴骨突出,面部寬而扁平,頭型在長寬比例上多屬中頭型,長高比例上多屬高頭型。身高在中等以上,體毛較少。這些特徵表明,藏族的種系歸屬無疑應劃歸東亞蒙古人種,與華北和西北地區的漢族和許多少數民族頗為接近。
白族的體質特徵是膚色淺,眼色深褐,發黑而平直。眼裂傾斜,眼外角高於眼內角,眼裂開度中等,在蒙古褶。面部扁平度和顴部突出度均屬中等。鼻樑平直,鼻根中等高度,多屬狹鼻類型。中頭型,身高中等。從上述主要體質特徵來看,白族的種族類型應屬東亞蒙古人種。
彝族的種系歸屬問題曾經是學術界上引起過很大爭議。過去有些學者,特別是一些外國學者認為彝族是一支歐羅巴人種居民的後裔。近10餘年來,我國學者所進行的體質調查工作已經證明這種說法是毫無根據的。彝族的膚色雖然很淺,但眼色均較深。多為褐色,發色為黑色,除極個別者為波發或者捲髮外,絕大多數居民為直發,眼裂開度中等,眼外角明顯高於眼內角,有蒙古褶。鼻根高度中等,鼻樑平直,屬中鼻型。屬中——闊面型。頭型多為中頭型,身材較矮。這些體質特徵充分證明,彝族的主要種系成分應當屬於東亞蒙古人種,與白族、藏族比較接近。
壯族通常具有黑色的直發,眼色多呈褐色,眼裂方向多數為水平型,開度較寬,蒙古褶不很發育,多數呈微顯型,另有大約1/3的個體無蒙古褶。多數居民的上眼瞼皺褶與瞼緣的距離大於2毫米。鼻根略凹,,鼻型較寬,多數中鼻型。面部較低而偏寬,多屬闊面型。口唇較厚,明顯前凸。頭型略短,屬接近圓頭型的中頭型。長高比例上屬高頭型。以上體質特徵表明,在壯族的各族成分中,除東亞蒙古人種的因素之外,還含有若干比較明顯的南亞人種成分。
傣族的膚色較深,呈棕黃色,眼色為深褐色,發黑而平直。眼裂開度較大,眼外角明顯高於內角,蒙古褶微顯。鼻根高度中等,鼻樑較平直,鼻底上翹者居多,鼻型較寬,多數個體為中鼻型。面部較低矮,多為中——闊面型。面部扁平度中等,中唇較厚,明顯凸出。頭型多為中頭型,身材多較低矮。從上述主要體質特徵來看,傣族的種系歸屬接近於南亞蒙古人種。
黎族的頭髮黑而直,發質比較細軟。眼睛多為黑褐色,眼裂上斜,開度大,上眼瞼皺褶中距瞼緣達2毫米以上者將近半數,蒙古褶欠發育。鼻根高度中等偏低,鼻樑多數是硬骨部直軟骨部凸,鼻底大多上翹,鼻型較寬。口唇中等偏厚,多為凸唇。面部較低而且偏寬,顴骨顯著突出,頭部多數較寬短而高,頭型較圓。身材多較低矮。黎族的這些體質特徵表明,在其種族中除東亞人種成分外,尚含有較多的南亞人種因素。
根據目前的體質調查資料,在我國南方少數民族中,以東亞人種成分為主的民族還包括哈尼族、僳僳族、景頗族等;以南亞人種成分為主的民族還有布朗族。
推薦閱讀:
※帶你到人類認知的邊界,溜達一圈
※美國宇航局:人類可能是「火星人」的後代-今日頭條
※人類腦計劃
※能欺負毒蛇的無毒蛇,王錦蛇卻被人類欺負成菜花蛇?
※為什麼人類 IQ 是可能達到100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