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並非腫瘤篩查!專家總結5大高發惡性腫瘤篩查攻略
人民網北京10月23日電 世界衛生組織給出的2030年最常見死因預測報告稱,在未來一百年里,癌症將繼續位居人類「奪命殺手榜」首位。有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增腫瘤患者300多萬,每分鐘有6人被診斷為癌症,5人死於癌症。專家建議,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盡最大可能爭取更好的療效。
家族腸癌篩查她沒空去,2年後確診腸癌
張女士(化姓)今年31歲,大約1年前確診為中晚期結腸癌,當時已經轉移,手術切除病變段結腸後,先後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化療,治療效果仍不盡如人意。但是,3年前她原本可以逃過此劫……
張女士有結腸癌家族史,她的父親就是因為結腸癌去世的,3年前大伯和叔叔先後查出結腸多發性息肉,醫生建議家族裡的其他人都去做個腸癌篩查.當時,她工作忙沒有去,沒想到2年後她因為肚子疼、便血到醫院看病,就查出了結腸癌。
關於腫瘤篩查,你要看清這些誤區
中大醫院腫瘤中心主任王彩蓮指出,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食管癌是我國發病率排名前五的惡性腫瘤,死亡率也非常高。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早期治療效果好較理想,到了中晚期轉移複發概率高,因此抗癌的關鍵是早期篩查、診斷及治療。
發病率並非100%,未必是我
癌症是個可怕的敵人,每個人都會恐懼,但還是有很多人一直抱著僥倖心理。中國有十幾億人,肺癌的發病率最高,身邊得肺癌的人也沒幾個,因此「我」應該不會得。但是專家指出,腫瘤的發生對於全國人、全球人來說可能是個小概率事件,就某個人來說,那就是有或沒有的問題了,特別是有家族史的人概率更高。
體檢並非腫瘤篩查
有些腫瘤患者在確診後很疑惑,為什麼每年單位組織的體檢沒發現?對此,專家表示,體檢並未涵蓋所有篩查項目,比如很多人認為X光拍胸片能查肺癌,事實上很難發現早期肺癌,發現的時候已經是中晚期了。
沒有癥狀就不用篩查
中國人通常將醫院看作治病的地方,不舒服了才想到要去醫院,預防性的篩查意識不夠。其實,醫院應該是我們的健康管理機構,正常人的定期體檢和高危人群的腫瘤篩查都是有必要的。像肺癌、胃癌、食管癌等在早期可能沒有任何癥狀,等到出現明顯不適了才就醫為時已晚。
五大惡性腫瘤篩查攻略
肺癌
高危對象:40歲以上、有肺癌家族史、有長期吸煙史
篩查方法:建議每年做一次低劑量CT篩查肺癌,如果CT發現肺部有陰影或小結,特別是磨玻璃樣的陰影和小結,最好到正規大醫院找有經驗的醫生看看,有必要的話可以做個病理活檢。
胃癌
高危對象:40歲以上,胃癌家族史,幽門螺桿菌檢測陽性,有慢性胃病史,長期吃腌制食品,長期吸煙史,長期大量飲酒
篩查方法:一旦出現上腹部不適、心窩隱痛、食後飽脹感,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經常嘔吐隔夜宿食和不含膽汁的胃液,或有大便呈黑色柏油樣等癥狀者,應及時做胃鏡排查。沒有出現任何胃部不適的年輕人,三代以內直系親屬中有60歲以下胃癌病死的,最好每年做一次胃鏡檢查,沒有高危因素的人40歲以上的建議每一到兩年做一次胃鏡檢查。
腸癌
高危對象:腸癌家族史,有大腸息肉病、大腸腺瘤、潰瘍性結腸炎、克羅病等病史,高脂飲食,長期吸煙史,長期大量飲酒
篩查方法:研究發現腸癌的發病年齡偏大,正常人群50歲以上可以每年做一次大便隱血、腫瘤標誌物鏡篩查。最好能腸鏡篩查,如果沒有問題就間隔3-5年做一次腸鏡。另外,如果發現大便帶血,不要理所當然地認為是痔瘡而掉以輕心,可諮詢醫生,必要時做個腸鏡檢查。
肝癌
高危對象:有肝癌家族史,五年以上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攜帶者,40歲以上有慢性肝炎病史,肝硬化患者,長期嗜酒者。
篩查方法:可以使用B超和甲胎蛋白篩查,進一步明確診斷科做CT或磁共振檢查。高危人群半年查一次,正常人群可一年才一次。如果出現食欲不振、噁心、腹脹、上腹部不適等,應儘快去醫院就診檢查。
食管癌
高危對象:40歲以上,有食管癌家族史,長期吃燙食、腌制食品
篩查方法:建議最好每年做一次內鏡檢查看看食管情況,發現異常可取活檢病理檢查。如果內鏡檢查發現中重度不典型增生,要當心是癌前病變的信號。(錢鈺玲 程守勤 許曉華)
推薦閱讀:
※七成乳癌定期體檢早發現
※體檢的那些事
※男性體檢時必查的7大項
※肺炎支原體血清學抗體檢測現狀與研究進展
※每年的"體檢合格",卻不代表一切都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