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性能和針刺手法的臨床研究(全網首發)

穴位性能和針刺手法的臨床研究

北京中醫藥大學 王 岱

作者簡介

王岱,男,漢族,1934年9月出生,福建省福州市人。主任醫師,教授。原任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副院長,北京針灸骨傷學院副院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國際針灸考試委員會委員;中國針灸學會常務理事、耳穴診治專業委員主任委員等。退休後仍繼續從事醫療與教學活動。1959年畢業於上海第一醫學院本科,分配到中國中醫研究院,先參加衛生部舉辦的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學習兩年余。繼而在其所屬單位工作,如針灸研究所、廣安門醫院、中醫研究生部、北京世針傳統醫學培訓中心和北京針灸骨傷學院從事中醫針灸臨床與教學工作。

針刺療法是針刺與穴位相互碰撞或相互作用的結果。針刺穴位對機體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性能:

1整體性:

針灸治病絕不單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局部治療法,它能疏通經絡,宣導氣血,調和陰陽,扶正祛邪,對全身產生治療影響。日本灸家澤田先生特別推崇整體療法。他認為任何疾病都是由於五臟六腑不調和引起的,因此不論任何疾病只要調整五臟六腑,則疾病自然治癒。體現整體調整作用的代表穴有中脘、脾俞、腎俞、次髎、身柱、曲池、陽池、足三里、後溪等。目前大量的臨床實踐與實驗資料,充分說明針刺穴位對機體的許多系統的功能都有積極的調整作用。而這種調整作用不僅是直接的外因作用,而是通過神經反射,或神經體液調節,或神經-內分泌-免疫等綜合作用,使機體原來造成失調的病理生理和生化功能重新調整,得到新的平衡。以調動機體內的抗病的能力,達到鎮靜、止痛、消炎、抗敏,及調整免疫和臟腑功能的目的。

2多樣性:

根據臨床上「一病用多穴,一穴治多病」的豐富經驗,穴位的多樣性大致表現以下三方面:(1) 針刺一個穴位,可影響多個器官的功能,如針刺足三里,不但影響機體的消化、呼吸、血液、循環各系統功能,尚可影響免疫功能。(2) 針刺多個穴位,對同一個器官的功能都有影響,如針刺百會、印堂、素髎、人中、十宣、湧泉、關元(灸)等急救穴,可以用於搶救中暑、昏厥、驚厥、癲癇等急症。針刺合谷、曲池、大椎、太沖、內庭、少澤、十宣等解熱穴,一般都有退熱、消炎和鎮靜的作用。針刺風池、風府、身柱、命門、中脘、氣海、關元、足三里、三陰交、腎俞等強壯穴,可以用於治療病後體虛、精神失常和神經衰弱。針刺足三里、中脘、天樞、胃俞、脾俞、曲池、內庭、內關、公孫等穴,都能治療消化系統的病症。針刺定喘、肺俞、心俞、膈俞、內關、太淵、印堂、天突等穴,都能治療呼吸系統的疾病。針刺三陰交、太沖、內關、足三里、曲池、合谷、光明等穴,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壓效能等。(3) 針刺同一穴位,在不同的條件下,對某一器官功能的影響不是絕對的,在下面的雙相性中專門講這個問題。

3雙相性:

針刺對機體有一種良性的雙向調整作用。其影響主要決定於針刺時的機體狀態。當機體狀態高時,針刺可使之降低;反之,可使之增高;不平衡時,又可使之趨於相對平衡。如原來心率增快的,針刺可使之減慢;心率遲緩的,針刺可使之增快。胃腸蠕動功能亢進的,針刺可使之減弱;胃腸蠕動功能減弱的,針刺可使之增強。所以心動過速或心動過緩都可以取內關穴;腹瀉或便秘都可以取大腸俞穴。這一點是藥物治療所無法比擬的,也說明了針刺的安全度大和副作用小。

4特異性

:我們必須看到針刺穴位既有普遍性的一面,又有特異性的另一面。這種特異性就象在上面多相性里講的一樣,它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研究其相對特異性,不但對提高針刺臨床療效,而且對揭露經絡本質,都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如肩凝症取天宗、後溪、申脈、條口、中平穴;高血壓取光明、合谷、三陰交、太沖、內關穴;闌尾炎取闌尾、內庭穴;腰腿痛取環跳、委中穴;胃脘痛取足三里、內關穴;胃酸過多取內關、公孫穴;胃酸過少取足三里、中脘穴(加灸);脅肋痛取支溝、陽陵泉穴;失眠取內關、神門、三陰交、太沖透勞宮、合谷透勞宮穴。關於穴位在針刺調整作用中的相對特異性的解釋,目前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是神經觀點,認為穴位的特異性主要是由於神經節段分布,同一體節的神經既有分支到體表,又有分支到內臟,從而形成了一定體表區和相應內臟之間的特殊聯繫。另一種是經絡觀點,認為機體的體表和內臟是通過經絡相互聯繫著。這種經穴—經脈—臟腑活動之間的聯繫,由於經脈都有特定的走行方向,各經脈間又存在著特殊的聯繫,所以就形成某些經穴對某些臟腑功能調整作用的特異性。這裡必須強調指出:針刺穴位的相對特異性,不僅取決於穴位本身所在的部位及其內在聯繫,而且還包含有針刺手法的補瀉問題。

5層次性:

某些穴位隨著針刺深淺度的不同,其針感和適應症也就各異。如針刺內關穴,一般可分為三層。淺層:刺入2~3分,得氣時出現一種細微的觸電樣的舒適感,並向手掌方向傳導,側重治療心絞痛;中層:刺入3~5分,得氣時出現另一種難以忍受的觸電感。亦向下手掌方向傳導,側重治療胃痛、嘔吐,亦可治療上肢和神經精神病症;深層:刺入5~8分,得氣時出現局部沉重感,一般可用於治療與其相應的表裡病症或留針。再如針刺次髎穴,一般可分為四層。皮層:用梅花針叩打,可出現癢麻不耐的感覺,側重治療神經衰弱或小腹病症;上層:刺入3~5分,針在骶前孔前,得氣時出現局部酸脹感,側重治療局部風濕痹痛;中層:刺入8分~1.5寸,針在骶管內,針感可向下傳導,側重治療下肢病症;深層:刺入3~4寸,針已穿出骶後孔到了盆腔,針感可向前後陰和盆腔傳導,側重治療生殖泌尿系統病症,特別是婦女盆腔疾患。諸如針刺大椎、光明、委中、睛明等穴均可以發現穴位這種層次性能及治療特點。

6方向性:

某些穴位隨著針刺方向的不同,針感和適應症也就各異。如針刺三陰交穴,方向靠近脛骨,得氣時出現酸脹感,並可向上下竄動,側重治療下腹病症;方向偏離脛骨,得氣時可出現相應肌肉跳動或抽動,並向下放散,側重治療癔病與下肢病症。再如直刺合谷穴,針感放散到食指,側重治療面部病症;方向對拇指側,針感反散到拇指,側重治療拇指腱鞘炎;透勞宮穴,側重治療神經精神系統病症;透後溪穴,側重治療上肢病症。又如針刺翳風穴,方向對著對側耳尖,針感可向耳部周圍放散,側重治療耳部病症;方向對著對側乳突,針感向面部周圍放散,側重治療面部病症。諸如針刺風池、陽陵泉、秩邊、血海等穴均可以發現穴位這種方向性能及治療特點。

因此,要提高針刺臨床療效,必須從穴位和手法這兩方面著手。

一、穴位是針灸施術的部位。最初可能是從「按之快然」和「以痛為腧」的形式出現,隨著臨床經驗的積累,才逐漸地把它肯定下來。每個穴位都有它固定位置和治療效能,取穴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治療效果。穴位一般都在骨旁陷處,皮膚橫紋上,兩骨,兩肌或骨肌之間,並可以依據指壓的反應來檢驗穴位定得是否準確。一般說來,穴位對指壓反應要比非穴位來得強,就是酸痛的感覺來得大。除了發現壓痛點(區)外,有時還可以發現其它陽性反應點(區),如觸摸皮下有結節、條索狀物或肌肉張力異常,還可以測定出有皮膚導電量改變等。關於取穴要點,在這裡特別指出五點供同道參考。

第一點:穴位在精不在多。

曾有人統計過,經穴由《內經》的160個,《明堂孔穴》、《針灸甲乙經》的349個,發展到《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十四經發揮》的354個,《針灸資生經》、《針灸大成》的359個,以後人們在經穴以外又發現許多有效穴,就把他列為經外奇穴或新穴。到目前為止,穴位大約有一、二千個,真可謂之「人身分分寸寸皆是穴」。然而每一個穴位的發現,都有它一定的療效與理論根據,我們必須通過臨床實踐反覆篩選,找出性能較強的穴位來。一般熟練掌握常用的有效穴位100個左右就可以了,關鍵在於靈活應用。

第二點:穴位是立體空間。

由於經絡在體表分布有深淺和大小的不同,所以它不僅僅是點或面的概念。更確切地說它是一個立體空間。這就不難理解經絡居深,穴位面大,其立體空間相對亦大;經絡居淺,穴位面小,其立體空間相對亦小。因此,不必拘泥在體表上取穴如何準確,可通過刺激穴位的深淺和方向來掌控它,並採用一種手法技巧,以提高中穴「氣至」(即得氣)的成功率。《內經》書上早就提出「刺五體」之說,即刺皮(包括皮下)、刺筋(包括深淺筋膜)、刺脈、刺肌、刺骨(指骨膜)。其實這裡的脈應包括神經、血管(動脈、靜脈、毛細血管)和淋巴管。其中神經又可分神經干、神經分支或神經末梢。而神經還可分軀體性神經傳入或傳出纖維和內臟性(植物性)神經入或傳出纖維。它們總是像樹一樣從里及表,從粗到細有規律地分布於全身。所以上面所說皮、筋、骨、肉都離不開所謂的脈。正由於針刺穴位下的不同組織,可以產生不同的治療效應,機體才能產生酸、脹、麻、重、痛、冷、熱等不同感應,甚至在有些穴位上還可以出現向一定方向傳導的觸電感或肌肉跳動和抽動。

第三點:寧可錯穴不錯經。

正如《針灸大成》所說:「寧失其穴,勿失其經」,這裡特彆強調循經取穴的重要性。臨床上可以把經絡與神經,特別是十四經與神經乾結合起來思考與運用。在同一條經脈或神經幹上的任何一點或一穴,一般都具有同一個主治效能。如「痿症獨取陽明」就是一個很好例子,當面神經炎急性期的時候,我們常取足陽明胃經上的足三里、上巨虛,或下巨虛穴;手陽明大腸經上的合谷、手三里或曲池穴。在這裡,我們還要在同一條經上查找出有陽性反應點(區)的穴位來,使取穴更加具有特異性和有效性。

第四點:遠近配穴相結合。

現代配穴,離不開經絡學說的指導,一般多採用遠近配穴法。由於經絡的相互聯繫多種多樣,因此穴位的配穴方法亦非常靈活。從古到今,大約有以下幾種:(1) 前後配穴法,這是經絡前後聯繫規律在臨床上的運用。如胃脘痛取中脘、胃俞穴。膀胱炎取關元、膀胱俞穴。腰脊痛取人中、風府穴。(2) 上下配穴法,這是經絡手足上下聯繫規律在臨床上的運用,如牙痛取合谷、內庭穴。偏頭痛取外關、足臨泣穴。脫肛取百會、長強穴等。(3) 表裡配穴法,這是經絡表裡聯繫規律在臨床上的運用,如咽喉炎取合谷、列缺穴。肺部手術取三陽絡透郗門穴等。(4) 左右配穴法,這是經絡左右聯繫規律在臨床上的運用,如眼病取左右養老或光明穴。局部肢痛取對側相應的阿是穴等。臨床上常常將這幾種配穴法熔成一爐,一般急性病症取遠道穴位為主,多採用四肢經穴分經主治,多選取肘、膝以下的特定穴和八脈交會穴;慢性病症取鄰近或局部穴位為主,多採用軀幹經穴分部主治,多選取軀幹背腹的特定穴;慢性病症急性發作多以遠近配穴法相結合的原則加以應用。任何配穴法,如按部位配穴法,或按作用配穴法,或按系統配穴法,或按壓痛配穴法,或按病種配穴法等,都必須遵守這一原則。

第五點:不斷尋找有效穴。

我們應當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要有所突破、創新,以臨床療效和各種理論為依據,不斷尋找新穴,如臂中穴、膽囊穴、闌尾穴、腰痛穴、提胃穴、治嗆1穴、治嗆2穴等皆是。特別要發現某些穴位的新用途。古代的根結理論,突出四肢穴位在遠道治療作用方面的重要性,這固然是及其可貴的取穴經驗,但不能因此束縛手足,不去根據其他理論尋找穴位。如根據神經分布規律,針刺天鼎穴,其下有頸、臂叢神經,可以治療胸脅、上肢病症。針刺大腸穴,其下有腰、骶叢神經,可以治療腰背、下肢病症,只要病症適應,手法得當,一般就能取得較好的療效。也可以參考生物全息論,根據「上病取下,下病取上」和「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原則,選取止痛較好的穴位。

二、手法就是針刺的操作技術。穴位定得再准,手法不過硬,也無法取得滿意的療效,所以對基本手法應精益求精。毫針的針刺過程,大體分五個步驟,就是持針、進針、得氣、行針和起針。一定要反覆實踐,才能熟能生巧,巧能升華。關於手法要點,在這裡特別提出五點供同道參考。

第一點:知為針者信其左。

《靈樞.九針十二原》說:「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難經.七十八難》亦說:「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當刺之時,先以左手壓按所針榮俞之處,彈而努之,爪而下之」。《標幽賦》中還說:「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氣散;右手輕而徐入,不痛之因」。這都說明針刺時左右手互相配合的重要性。古代針灸家特彆強調左手押手的作用,這是很有道理的。它可以防治彎針,避開血管、疤痕,減輕進針時的疼痛。更重要是固定穴位下面的經絡,便於得氣,準確而自如地行針。

第二點:針刺以得氣為先。

針刺治病在於調氣,《靈樞經》說:「用針之類,在於調氣」,「凡刺之道,氣調為止」,「刺之要,氣至而有效」,「刺之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得氣至,仍去之,無復針」。都強調得氣和調氣的重要性。但是要調氣,首先就要先得氣,不得氣其經氣何以調也?《靈樞經》又說:「刺之要,氣至而生效,效之信,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蒼天」。《標幽賦》引申其義說:「氣速至而速效,氣遲至而不治」。都指出了得氣快慢可以用來估計治療效果和疾病預後。所謂「得氣」,即至氣或針感,是機體對針刺的一種正常反應。一般說來,早得氣針感好,表示機體反應好,病易治易愈;遲得氣,針感差,表示機體反應差,病難治難愈。氣遲至或不至,一方面可能是病人的機體反應不好;另方面也可能是術者的技術有問題,所以術者應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消除由於技術不高以致不得氣的因素,而且能夠自如地通過針穴的巧妙運作,以激發經氣。得氣的感應可以由兩方面來察覺:一方面是病人有一種特殊感覺出現,如酸、脹、麻、重、痛、冷、熱感,還可以有觸電感或跳動感等;另一方面是術者覺得針下有沉重感,或針穴附近肌肉跳動或抽動,並沿著一定方向傳導。古代針灸家對得氣的感覺,曾做過非常細緻而形象化的描述,《靈樞經》說:「中氣穴,則針游於巷」。《標幽賦》說:「輕滑慢而未來,沉澀緊而已至」。以及「氣之至也,如魚吞鉤餌之沉浮;氣未至也,如閑處幽堂之深邃」。當針刺入皮膚時,就要用一定的手法去尋找各種針感。而且還要把握得氣後慎守勿失,最好使刺激穴位整個過程一直保持得氣的狀態。因為它與針刺療效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

要獲得確切的針感,刺中絡脈一般比較容易;刺中經脈就必須採取特殊手法才能刺中。這種直接刺中經脈所產生的針感,不同於牽動周圍組織而間接產生的針感。它是以向一定方向迅速傳導感覺或運動形式出現。用什麼手法技巧才能直接刺中經脈呢?根據本人臨床經驗,可以用「按、找、中」三個字來概括之。按,就是用左手押手固定穴位下面的經脈,以防止其滑動。找,就是右手刺手用提插手法,沿假設與經脈相垂直的平面,按次序作扇形尋找。一般都能較快地找到針感。中,就是找到針感後,必須將針固定在一定的深度,保持針感,切勿失去!以便進一步調整針感強弱,這就可以做到「針下有氣,隨心所欲」。

第三點:要講究補瀉手法。

古代針灸家非常講究補瀉手法。這在臨床上有其重要的意義,就以疼痛和麻痹為例,疼痛宜瀉,不瀉而補,往往效力不佳。麻痹應補,不補而瀉,往往反加其害。《靈樞 經脈》明確地指出了「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的針刺原則。《標幽賦》說:「原夫補瀉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也都是特彆強調了針刺治病,必須掌握補瀉手法。古人對針刺補瀉手法的確下了不少功夫,積累了許多豐富的經驗。如呼吸補瀉,開闔補瀉,迎隨補瀉,提插補瀉,還有燒山火,透天涼,陽中隱陰,陰中隱陽等等。近代則以輕刺激為補,重刺激為瀉。不論何種手法,都是為了提高療效,促進病人早日康復。

現將本人常用的補瀉手法介紹如下;

1、捻轉補瀉法:捻轉輕而角度小,則反應弱,為其補法;捻轉重而角度大,則反應強,為其瀉法;適中為其平補平瀉法。

2、提插步瀉法:輕插快插,輕提慢提,則反應弱,為其補法;重插慢插,重提快提,則反應強,為其瀉法;適中為其平補平瀉法。

補瀉手法形成因素,取決於針刺的強度、幅度、頻率和持續時間,特別是刺激強度。欲知補瀉手法成功與否,一是可以從施術前後患者脈博的變化來觀察,脈由虛轉實則為補法;脈由實轉虛則為瀉法。二是可以從針下肌肉的狀態估計之。如施術後針難拔出,肌肉呈緊張狀態,則為補法,表明機體已由抑制而達興奮。施術後針易拔出,肌肉呈鬆弛狀態,則為瀉法,表明機體已由興奮而達抑制。

第四點:深刺淺刺相結合。

針刺穴位不同組織,可以產生不同的治療效應。這早在《內經》中就有記載,即刺五體:刺皮、刺脈(包括刺神經、刺肌、刺筋和刺骨。無論是直接刺法(刺局部、阿是穴),還是間接刺法(刺遠道、鄰近穴)均可適用。為了加強針感,提高療效,本人常用深刺淺刺相結合的針法,其具體運作有二:其一,根據病情需要,可以用一根針先刺某一組織,待得氣行針後,再略刺另一組織(單針式)。其二,根據病情需要,可以用兩根針,仿古代傍針刺或多針刺的刺法,用在同一穴位上,一根針直刺(深刺)某一組織,另一或二根針斜刺(淺刺)另一組織(多針式)。

第五點:掌握有效刺激量。

遵循事物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要求行針時應達到一定的刺激量。如針麻鎮痛效果,需經過誘導期15~20分鐘才起作用。故不能找到針感就立即起針,而要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需要行針或留針一段時間。關於針刺時間一般為隔日或三日一次。病情急的每日1~2次或3~4次,否則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特別是急性炎症,有人在動物實驗中觀察到白血球的吞噬作用於針後一小時增強,四小時達到最高峰,七小時開始恢復,故認為稍重患者每日需要針刺3~4次。


推薦閱讀:

pd1臨床試驗招募
經鼻腸管早期腸內營養應用於重症顱腦外傷中的臨床研究
隨機、分組隱匿、盲法...本文都幫你搞清楚!
【研究】臨床前期阿爾茲海默病的生物標誌物研究最新進展
冬病夏治穴位敷貼法 治療慢支、哮喘的遠期療效臨床研究

TAG:性能 | 臨床研究 | 穴位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