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龍泉霜雪--古劍的歷史與傳說(5) [菊齋]

龍泉霜雪--古劍的歷史與傳說(5)漸進中的周劍50年代,在河南三門峽市上村內嶺發現了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有虢國墓地,從三座貴族大墓中出土了四件青銅短劍,長度約為30—39厘米,形制完全相同:劍身窄細,兩刃挺直,劍脊呈圓柱形凸起,並向後延伸而為圓形的莖,沒有劍格,肩部微斜,柄首成圓餅形,整體合鑄,器形很規整(圖24)。由於這種劍的莖部非常細小,不便握持,故推測其莖外原本裝有弧形木片,或還纏有細繩。

null

負棺人

等級:剛剛註冊文章:66積分:455門派:無門無派註冊:2003年10月3日

(發表於 2002-9-9 21:04:00 )第 2 樓


RE:龍泉霜雪--古劍的歷史與傳說(5)1988年,河南光山天鵝墩春秋早期黃國貴族墓中出土一件銅短劍,並配有木劍鞘。此劍劍身較較寬肥,近於洛陽出土象牙柄劍,木鞘形制也與洛陽劍的象牙鞘相似;但劍首呈圓形,劍莖外包有弧形木片,以利握,又與虢國墓出土之劍接近;而莖、身間所設之窄薄的劍格,則是前兩柄劍都不具備的(圖25)。

null

負棺人

等級:剛剛註冊文章:66積分:455門派:無門無派註冊:2003年10月3日

(發表於 2002-9-9 21:06:00 )第 3 樓


RE:龍泉霜雪--古劍的歷史與傳說(5)東周式劍及其淵源迄今為止,考古發現春秋中期以前的中原銅劍,數量極其有限,屈指可數。至春秋晚期,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墓葬中隨葬銅劍的現象驟增。自50年代以來,考古工作者在原周代各諸侯國故地發現了大量春秋晚期至戰國時期的青銅劍,數量之多,以至無法做出確切的統計。這個情況表明,中原銅劍已步入繁盛的新時代。春秋晚期至戰國時期的中原銅劍,形式頗為統一,基本可以區分三類:1、整體合鑄,劍身呈圓盤形,劍莖呈圓柱形,劍格呈凹形,劍刃前部向內側收束弧曲,多數劍莖部有兩個圓箍,少數劍有三個圓箍或無圓箍。(圖26:1、2)2、整體合鑄,劍首呈圓形,劍莖呈圓筒形,劍格呈「一」字形,劍刃前部也向內側收束弧曲。(圖26:3、4)3、劍首、劍格與劍身分鑄合裝,劍身形制的基本特點是,莖作扁條形,上常有穿孔,折肩,劍刃前部向內側收束弧曲,習稱扁莖劍。(圖26:5-7)以上三型銅劍,在河南、河北、湖南、安徽、湖北、江西、山東、山西、江蘇、陝西……等省都有發現,分布遍及周代的各個諸侯國:從南方的楚國直至北方的燕國和趙國,從東部的齊、魯諸國直至西部的秦國。它們是春秋晚期至戰國時期中原列國所共同採用的三種基本劍型,學界因而統稱之為「東周式銅劍」,其中尤以1類最流行,2類次之,3類又次。

null

負棺人

等級:剛剛註冊文章:66積分:455門派:無門無派註冊:2003年10月3日

(發表於 2002-9-9 21:07:00 )第 4 樓


RE:龍泉霜雪--古劍的歷史與傳說(5)這個時期的中原銅劍(圖27),不僅形式統一,而且劍身的長度和寬度顯著增加。劍長比較普遍地達到了50至60厘米,劍身最寬處一般在5厘米左右。至戰國晚期,一些劍的長度甚至超出70厘米,最長達75、76厘米。凡此種種,反映出中原銅劍的成熟化。成熟形態的中原銅劍,它的來源有二,一是吳越銅劍,一是早期銅劍。讀者能夠看出,東周式銅劍的1型和2型,幾乎與盛期吳越王劍的兩種形式完全相同,而後者乃是由西周時期的吳國早期銅短劍發展而來。同樣,1、2型東周式劍的祖源也可追溯至早期吳劍。至於3型東周式銅劍(扁莖劍),我們認為:二者的結構基本相同,都是以扁莖來安裝劍柄;但在它發展成熟的過程中,也接受了吳越銅劍的強烈影響,如3型銅劍的劍刃前部也呈向內側收束的弧曲形,這個特點當是來之於吳越銅劍。東周時期,吳越銅劍日趨成熟完善,同時逐漸傳播到了中原列國地區,並以其典美的形制、優異的性能、超卓的工藝而為世人所珍賞。而其時中原地區的青銅冶鑄技術已臻化境,於是在吳越銅劍的影響下,很快就製作出了器形成熟的青銅劍。

null

負棺人

等級:剛剛註冊文章:66積分:455門派:無門無派註冊:2003年10月3日

(發表於 2002-9-9 21:09:00 )第 5 樓


RE:龍泉霜雪--古劍的歷史與傳說(5)外裝和佩帶方式我們將東周式銅劍區分為三型,這是以絕大部分銅劍的出土狀態為依據的。但這些劍的器體上原都帶有一些裝置或附件,因年久大多腐朽無存,或脫落遺失,為了解古劍全貌,有必要予以復原介紹。這些裝置或附件主要有兩類,一是柄部裝置,二是劍鞘和鞘上的裝置,我們統稱之為「外裝」。柄部裝置是為了便於握持而附設的。1型和2型銅劍主要是在格、首之間的莖上纏繞絲繩或細麻繩(偶用麻布條),(圖28)稱為「緱」。從出土實物看,一些劍在纏緱之前,還先以弧形木片夾住劍莖,再於其外纏緱;另有一些劍,僅以弧形木片夾持劍莖,其外不再纏緱。如長沙五里牌戰國墓曾出土一件2型劍,莖部夾持兩片弧形木,可能以膠粘固,外無纏緱。對於這些夾莖木,東周人形象地稱為「夾」。

null

負棺人

等級:剛剛註冊文章:66積分:455門派:無門無派註冊:2003年10月3日

(發表於 2002-9-9 21:10:00 )第 6 樓


RE:龍泉霜雪--古劍的歷史與傳說(5)3型劍的柄部外裝比較複雜。第一,都於莖、身相交處套裝銅劍格,或為凹形寬劍格,或為「一」字形窄劍格,然以前者居多;第二,在扁莖兩面夾裝木片,一些劍的莖中部穿孔,就是供釘裝夾木用的,莖部無穿孔之劍,則以膠粘固;第三,一些劍裝夾木後,可能於其外纏緱;第四,一些劍還在莖末端安裝圓盤形銅劍首,形狀與1型劍的劍首相同,這些劍的莖末端常有穿孔,嵌入劍首底部的凹槽,然後用細釘鉚合。(圖29)經過如此裝置之後的3型劍,其整體外觀就與1、2型劍,特別是1型劍非常接受了。

null

負棺人

等級:剛剛註冊文章:66積分:455門派:無門無派註冊:2003年10月3日

(發表於 2002-9-9 21:13:00 )第 7 樓


RE:龍泉霜雪--古劍的歷史與傳說(5)鞘,東擊時多寫作「削」,又常稱「室」。大多用木製,由兩片相合而成,外面以絲線纏繞,並髹黑漆(少數髹朱漆)(圖31)。鞘末端一般以榫合法裝一木質或玉質的多邊形飾件,稱為「珌」,或寫作「琕」,也稱「木票」,或寫作「搮」。劍鞘上最重要的構件是用以貫帶佩劍的裝置,稱「璏」,或寫作「彘」、「衛」, 也俗稱「劍鼻」,或以木製,或以玉制,一般裝於鞘口往下三分之一處,用膠粘固,或以線纏於鞘上(圖32)。

null

負棺人

等級:剛剛註冊文章:66積分:455門派:無門無派註冊:2003年10月3日

(發表於 2002-9-9 21:14:00 )第 8 樓


RE:龍泉霜雪--古劍的歷史與傳說(5)以璏貫帶,以帶將劍系束於腰間,是東周時期中原地區普遍採用的佩劍方式,可稱之為璏式佩帶法。大致有三種形式:(一)用專門的劍帶貫璏佩劍,這種劍帶比普遍腰帶略窄(圖32:2)。《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有「衣裳劍帶」之語,即指此。《墨子·公孟》說,晉文公「大布之衣,牂羊之裘,韋以帶劍。」韋是革帶。此語意謂晉文公貴為王侯,衣著卻很簡樸,與布衣相同,故後世便以「布衣韋帶之士」來形容貧賤之人。看來,以皮革製作劍帶是一般流行的,堅實耐用,特別適於戰士,而貴族可能更多地以名貴的絲絛製作劍帶,如所謂「紆皇組,要(腰)幹將」之類。(二)徑以束腰的革帶佩劍,故腰帶、劍帶合而為一(圖32:3)。(三)少數劍鞘上的璏構造比較特殊,劍帶可能有多股,較細,穿過璏孔後,再合成一股

null

負棺人

等級:剛剛註冊文章:66積分:455門派:無門無派註冊:2003年10月3日

(發表於 2002-9-9 21:16:00 )第 9 樓


RE:龍泉霜雪--古劍的歷史與傳說(5)在東周列國,劍於不用時,都裝鞘後置於木櫝內保存。《莊子·刻意》說:「夫有干越之劍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寶之至也。」柙,即劍櫝,又稱「匣」、「函」。這種劍櫝在戰國楚墓中屢有發現,皆以整木鑿成,呈長方形,蓋略拱,與盒身以子母口相合(圖33)。而為了防鏽,入藏時,大概都要在劍身上塗抹鸊鷉(鵜鶙)膏。鸊鷉是一種水禽,形似鴨而體小。揚雄《方言》說:鸊鷉,「野鳧也,甚小,好沒水中,膏可以瑩刀劍。」

null

負棺人

等級:剛剛註冊文章:66積分:455門派:無門無派註冊:2003年10月3日

(發表於 2002-9-9 21:18:00 )第 10 樓


RE:龍泉霜雪--古劍的歷史與傳說(5)桃氏為劍春秋晚期,隨著中原銅劍的成熟化,劍型超於規範統一。在此基礎上,逐漸了一定的器形標準。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的《考工記》中,專有「桃氏為劍」一節,對銅劍的形制及其比例關係做了明確規定:桃氏為劍。臘廣二寸有半,兩從半之。以其臘廣為之莖圍,長倍之。中其莖,設其後。叄分其臘廣,去一以為首廣,而圍之。身長五其莖長,重九鋝,謂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長四其莖長,重七鋝,謂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長三其莖長,重五鋝,謂之下制,下士服之。何為「桃氏為劍」?「桃氏」是鑄造銅劍的工種名稱。鑄劍之工所以稱桃氏,所宋代王昭禹的說法,是因為桃能辟除不祥而劍亦能止暴惡的緣故。清孫詒讓則推測,桃可能是庣斗的假借字,庣斗是銳利的意思,故以名鑄劍之工。為了理解桃氏劍制,必須先了解東周時期對於劍器各部位的特定名稱。這些名稱,有此至今沿用,其意明;有些則久已不用,故含意向有岐見。我們綜合前人合理觀點,參以出土實物,試圖示如次(圖34)。明確了古劍各部的名稱,桃氏劍鞘的內容也就清楚了。顯然,它是以劍身的幅度(臘)為基準來規定整劍的形制尺寸,具體比例如下:「借廣二雨有半寸,兩從半之。」據考證,《考工記》中的 一尺約合今19.5-20厘米。如此,臘寬二又半寸,約合5厘米。參以實物,這應是指劍身最寬處。從為臘之半,兩從各寬一又四分之一寸,約合2.5厘米。「以其臘廣為之莖圍,長倍之。」莖的周圍等於臘寬,即二寸半;長度是臘寬的一倍,即五寸,給合10厘米。「中其莖,設其後」。在莖的中部設置後(即圓形箍飾)。「參分其臘廣,去一以為首廣,而圍之。」劍首的寬度是臘寬的三分之二;而圍之,說明劍首是圓形的,寬度也就是直徑。「身長五其莖長,謂之上制。」劍身長度是莖長的五倍,即二尺五寸,約合50厘米,這是上制之劍。如此,整劍(身加莖)應長三尺,大致合60厘米。依此類推,中制之劍約長50厘米,下制之劍約長40厘米。上述劍制與春秋戰國之際的銅劍實物基本相符。但不能否認,桃氏劍制是有所理想化的。出土銅劍實硪,其尺寸、比例並沒有如此規範。至於說上中下三等之劍分為上士、中士、下士所服(鄭玄註:人各以其形貌大小帶之),現實中恐怕也不會有這樣嚴格的區分。桃氏劍制是第一個用文字記錄下來的銅劍形制標準,它反映了春秋戰國之際中原銅劍的情況,而又有所理想化,高於實現,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進劍型規範化的作用。除了《考工記·桃氏為劍》,戰國文獻中還有其他一些與劍器形制有關的記述。《孫臏兵法·下編·十陣》講:錐行之陣譬之若劍,……末必銳,刃必薄,本必鴻。這是以劍比陣,由此也了劍形設計的基本原則,即:鋒(末)銳、刃薄、脊(本)厚。《戰國策·趙策三》記趙奢論劍有相似的內容:「毋脊之厚而鋒不入,無脾之薄而刃不斷。」意思是說:劍脊不厚則劍醫難以刺入,劍刃不薄則難以斷斬物體。個中道理是明白的,劍脊不厚,劍身強度必弱,刺物無力,且易斷劍;劍刃不薄,則難以磨銳,必不鋒利。
推薦閱讀:

我不是潘金蓮這部電影主題是什麼?
打開桂林歷史大門的鑰匙——靖江王府(圖文)
中國陶瓷發展史你知道多少?
93閱兵有什麼歷史背景?
葛劍雄:歷史跟現實是相通的

TAG:歷史 | 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