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腳濕氣

腳濕氣 腳濕氣是足部的淺層真菌病。因其腳趾間或足底部生小水皰,脫皮糜爛流汁而有特殊氣味,故稱腳濕氣。本病多發於濕熱交蒸之際,夏日加重,冬季較輕,時間久後則皸裂,可傳染他人。無論男女老少均可患病,以男性青壯年較多見.其特徵是:足部出現水皰,脫皮,皸裂,糜爛。故祖國醫學又有「腳氣瘡」、「爛腳丫」、「香港腳」、「臭田螺」之稱。即現代醫學的足癬。 歷代醫家對該病論述頗多,如《外科正宗》在「婦人腳丫作癢」中說:「婦人腳丫作癢,乃三陽風濕下注,凝結不散,故先癢而後濕,又或足底彎曲之處癢濕皆然。」在「臭田螺」中指的是腳濕氣繼發感染時情形,說「臭田螺」乃是陽明胃經濕火攻注而成。多生於指足丫,白斑作爛,先癢後痛,破流臭水,好似螺壓.甚者腳面俱腫,惡寒發熱。」清《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中提到的「田螺皰」和「臭田螺」指的是腳濕氣的兩個類型.如在「田螺皰」中說:「此證多生於足掌面手掌罕見。由脾經濕熱下注,外寒閉塞,或因熱體涉水,濕冷之氣蒸郁而成。初生形如豆粒,黃疤悶脹,硬疼不能著地,連生數皰,皮厚難以自破,傳變三、五成片濕爛,甚則足跗俱腫、寒熱往來。」在「臭田螺」中則說;「此證由胃經濕熱下注而生。腳丫破爛,其患甚小,其癢搓之不能解,必搓至爛,津腥臭水,覺疼時,其癢方止。次日仍癢,經年不愈,極其纏綿。」 [病因病機] 由脾胃二經濕熱下注而成;或久居濕地,水中工作,水漿浸漬,感染濕毒所致,多由公用腳盆、拖鞋,水池洗足等相互侵染而得。. 西醫學認為,本病系足跖部、趾間感染皮膚癬菌(主要是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和絮狀表皮癬菌)所致。 [辨病] 1 臨床表現 開始在趾縫間發病,後蔓延至腳趾。臨床上可分為糜爛型、水皰型、脫屑型,但水皰糜爛,角化過度等皮損往往同時存在。其中以糜爛型、水皰型損害為主。發病常先在足部一側,以後侵延兩側。 1.1 糜爛型 在第3第4趾縫間潮濕、糜爛,覆以白皮,滲液較多。將表皮除去後,基底呈鮮紅色,亦可在其他趾間發生皮損,伴有劇烈瘙癢,往往搓至皮爛疼痛,滲出血水為度,並有特殊臭味。 1。2 水皰型 初起為皮下小水皰,四周無紅暈,有抓癢感,數天後水皰吸收而隱沒,疊起白皮。如感染毒氣,水皰變成有紅暈的膿皰,並且引起疼痛及灼熱感。另一種初起亦為水皰,以後發展為圓形或環形邊界清楚的褐色斑片,患處皮膚變厚,皺紋深而闊,入冬產生皸裂。 1。3 脫屑型 多發生在足跟或趾旁,亦有在足底、足側或趾間者。損害為鱗屑不斷剝脫,角質層增厚顯著,洗腳時可刮下一層白粉樣物質。以老年患者為多。 其中糜爛型和水皰型常可繼發感染流火(小腿丹毒)、紅絲疔(急性淋巴管炎)或足丫化膿,腫連足底足背等,致使腹股溝淋巴結腫痛,並可出現惡寒、身熱、頭痛骨楚等全身癥狀.患者發高熱時,因不利於真菌的生長繁殖,足癬常可好轉,熱退後足癬又複發。 2 診斷要點 2。1 男女老少均可患病,但多見於青壯年男性,尤以長期從事潮濕環境工作者好發。 2.2 好發於足跖及3—4趾縫間,可雙側發生。皮損初起為小水皰,甚癢,破潰或吸收後可出現脫屑。一般以水皰,糜爛多見,並有特殊的臭味。易伴發下肢丹毒及紅絲疔。 2。3 病程緩慢,時好時發,夏重冬輕。 , 3 鑒別診斷 3。1 水漬瘡(稻田皮炎) 多見於農民,有插秧史,除腳部出現水皰、浸漬糜爛外,手指縫同時累及,病期短暫,停止插秧後即可痊癒。 3。2 菜農皮炎 有經常挑水澆菜的職業史,同時累及足底足跟,並引起水皰和膿皰,停工1周後可自愈。 [辨證] 本病一般無需內治。但病情較重或病程較長時,根據臨床表現,可辨證分為二型: 1 風濕證 主要表現為水皰與脫屑,初起水皰成片,干後脫屑,搔癢無度,夏重冬輕,舌質紅,苔薄,脈數或滑數。 2 偏熱證 趾間濕潤,糜爛浸淫,瘙癢臭穢,紅爛脫皮,或者染毒成黃水瘡,局部掀紅腫痛,舌紅苔黃,脈滑數。 [治療] 1 內治法 1.1 風濕證 治宜祛風除濕止癢.方用三妙丸加防風、白鮮皮、車前仁、地膚子等。 1。2 偏熱證 治宜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方用萆薢滲濕湯加減. 2 外治法 2.1 糜爛型 先以半枝蓮60g,煎水待溫浸泡患足工5分鐘,再外撲荊芥散或腳氣粉。 2。2 水皰型 可以1號癬藥水或復方土槿皮酊外搽,每日2次,有膿皰者,用青黛膏外搽,每日2次。 2.3 脫屑型 兼有皸裂者,以雄黃膏外搽,每日2次,無皸裂者,可用水楊酸粉或鞣酸粉各1—3g,放入半盆熱水中,浸泡患足20分鐘,隔日1次,3—6次為1療程。 2.4 若並發丹毒、紅絲疔者,外用金黃膏或金黃散冷開水調敷。 [預防與護理] 1 應注意經常保持足部的清潔乾燥。 2 夏天應儘可能不穿膠鞋,多穿布鞋或涼鞋. 3 每晚洗腳後撲一些痱子粉或枯礬粉。 4 腳盆、腳布、拖鞋等用具應分開使用。 5 患足癬患者穿過的鞋襪,最好以開水燙過或在陽光下曝晒。 [古籍選粹] 《外科啟玄.水漬腳、/爛瘡>> 久雨水濕,勞苦之人跣行,致令足丫濕爛成瘡,疼痛難行。 《外科正宗。婦人腳丫作癢第九十八》 婦人腳丫作癢,乃從三陽風濕下注,凝結不散,故先作癢而後生濕爛;又或足底變曲之處,癢濕皆然。 枯礬散:枯礬五錢,石膏(煅)、輕粉、黃丹冬三錢.上為末,溫湯洗凈,搽藥即愈.
推薦閱讀:

春季易現「濕症」 艾灸祛體內濕氣最為理想
「六淫邪氣」濕氣最傷身 中醫3方自測體內濕氣-搜狗網頁
又雙叒叕濕氣,濕氣入侵,久積成疾!祛濕有2個妙法
濕氣遇到了「死對頭」,每天喝一杯,濕毒一掃而光
用醋泡製「它們」,每天吃幾片,不僅去濕氣,難看大肚子也回縮了

TAG: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