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東:心理健康服務人員自身的心理健康

文:趙旭東

著名心理治療專家國際「弗洛伊德獎」獲得者中國精神醫學界心理治療領域的開拓者之一中國家庭治療代表人物

編者按:本文依據一個系列微課課程的開場講座的錄音稿整理而成,主體部分收錄於由趙旭東、施琪嘉主編的《我的心理治療之路》一書。經作者本人同意在本公眾號轉載,後發現一些記錄、列印及理解錯誤,現已勘誤,重新轉載。文中配圖來源於攝圖網。

心理健康服務人員通常指從事精神衛生工作的精神科醫生、心理治療師、心理諮詢師以及社會工作者等。我的出身背景是精神科醫生,做精神科醫生之前做了兩年神經科醫生,現在主要做家庭治療工作。

我的工作經驗告訴我,加強自身的心理健康建設很重要。我們每天的工作是幫助他人,如果自己被搞得不健康,那就沒法開展工作了。

醫學教育裡面有一概念叫做心身醫學模式,要求我們不要只把來訪者當作客觀的研究對象,還要把他跟我們之間形成的關係和系統當作研究對象。

有一句古話,「正人者先正己,助人者先自助」,即我們要有辦法幫助自己,把自己當作一個需要經常補充、休養和保健的對象。

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要正視危機,這既是講給別人聽的話,也是我們自己需要注意的問題。正視危機促使我們朝著以人為本的方向成長。

在心理諮詢中,我們自己就是治療工具,所以我們要在自己的人格特點上加上心理諮詢技巧,這樣才能構成治療條件,達到特定效果。我們在強調來訪者和社會意義的同時,還要明確我們幫助的人和社會對我們自身有著怎樣的意義。

從事心理衛生工作,有幾點心理素質比較重要。

█既有自我意識 又有價值立場

簡單地說,自我意識涉及我們對自己的理解與認識,例如我是誰?我跟別人的界限在哪裡?我為什麼成長為現在的樣子?我在多大程度上決定自己的事情?什麼事對我重要?我做的事有什麼社會意義?我對別人抱有怎樣的信念?這些問題都涉及我們對自己的理解和認識。

助人者先自助,主要涉及我們頭腦中的意義系統(meaning system)。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視野和格局,知道我們能看到什麼,不能看到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從事心理治療工作,我們對「是、非、對、錯、好、壞」的看法會影響我們對來訪者說何種話、做何種事,如果我們不搞清楚這些問題,很可能會好心做壞事,甚至導致醫源性損壞——幫助人的時候給人造成困擾和傷害。

自我意識讓我們對自己和來訪者誠實,避免不道德地利用別人謀取私利;用健康的價值觀來防止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把自己的價值觀一廂情願地投射和強加於人,會影響我們建立正常的醫患關係,因為在建立關係中,對別人產生的幻想會影響對方的形象——敵意製造敵人,善意製造友人。

教育心理學中有個重要的實驗——羅森塔爾效應,神話學中有個重要的典故——古希臘皮格馬利翁的傳說,它們都反映出「自我應驗的預言」的重要性。如果我們對人性比較悲觀和消極,那我們就會經常看到不順眼的人。

想要增強健康的自我意識,就要有意識地促進心理的適度分化,在情感、認知上跟別人有適當的界限和交際。有一句話叫「處人於若即若離之間」這是一個生動的寫照。

如果我們低分化,沒有獨立性,不能保持中立,有很強的受暗示性,就會很容易受人影響,做任何事情都沒有主見;如果我們分化過高,就會顯得剛愎自用,跟人的情感疏遠淡漠,出現社會性的不適應,而這在中國這樣的人情社會,或者說是高背景文化(high-context culture)中,屬於不成熟的表現。

█怎樣獲取健康的自我意識呢?

首先,我們要作為求助者去體驗心理諮詢、心理治療,找有經驗的治療師來做自我體驗,這在精神分析中叫自我分析。

第一,要有督導機制,把自己的案例和問題交給上級治療師,獲得指導。

第二,參加同輩小組並且互相討論。

第三,沉思反省,檢點自己。

第四,提高技能,增加知識。

第五,隨著人生閱歷的豐富,不斷擴展自己的生活體驗。

中德班(中德高級心理治療師連續培訓項目)很受大家歡迎,是因為它有很好的傳統,來參加培訓的人,除了學習心理治療理論和技術外,還要做自我體驗,處理自己的問題。

現在,中德班專門為學員開設了團體自我體驗的課程,用5個整天的時間讓72名學員分為幾個小組做自我體驗。我在蘇州參加過這樣的活動,印象非常深刻。

有一次,我們德國老師Liz教授上課時,讓學員觀察環境裡面的物體:「請你們看環境裡面那些紅色的東西!」然後她又說:「現在閉上眼睛,告訴我,你們看到的藍色東西是什麼。」

沒有一個學員能回答出藍色東西,因為提前接收到的指令只看紅色,儘管藍色就在旁邊,但閉上眼睛後根本想不起來。

這個例子很有意思,我們平時受到別人的誘導和指示去關注一些東西,而後把這些觀察留在腦中,那些沒有引進腦中的東西就成為盲區,再用的時候就會想不起來。自我體驗就是儘可能地減少這些盲區,減少頭腦中沉睡的、沒有用處的經驗。

█我們要有文化和亞文化經驗意識

在社會生活中,不同的國家、民族、文化背景的人會互相來往,每個人與不同的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打交道的機會越來越多。

在這些文化差別顯著的交流對象之間,就需要有文化意識,知道自己和別人的相似性和差別,知己知彼。簡單來說,我們要尊重別人的生活方式、經歷和價值觀。

想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多元文化的意識,心態寬容,不要少見多怪,不要驚訝於或排斥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要抱著好奇心,虛心地向別人學習。

我們經常對別的文化、民族、地方以及人群抱有刻板印象和偏見,這些偏見來源於文化屏障,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本民族的根源、優勢和缺陷,也不去了解別的民族,那麼我們就很容易對人產生偏見。

所以,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包容度,就要學習歷史文化知識,培養良好的語言能力,要注意他的鄰里關係、宗教信仰、家庭背景、對人性好壞的定義、自然秩序、社會關係、價值觀以及時間維度上對過去、現在、將來的看法等,這樣可以避免形成自我中心思想。

DSM【《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非常強調文化因素在診斷、治療中的影響,提出「文化構成」(Cultural Formulation)概念,即在面對我們的記錄、分析以及總結來訪者的個人史與臨床問題的關係時,要十分關注與文化相關的多方面的內容。

█我們要有分析和調節自己情感的能力學會如何調控情緒

助人的過程就是不斷引起情感反應的過程,有時候會有積極情緒,例如滿意、驚喜、好奇以及治療效果好的時候的得意;但大多數情況下,來訪者因為痛苦前來諮詢,所以我們體會更多的是消極情緒,即緊張、焦慮、困惑、無助、受挫折、厭倦、剋制、壓抑等;有時候甚至分不清楚是積極情緒還是消極情緒,比如受到誘惑時。

不管是積極情緒還是消極情緒,都需要進行適當的調節,這就要求我們要有很好的情感品質,也就是高情商。事實上,情感反應跟職業倦怠和職業枯竭密切相關。

█哪些因素影響我們的情感反應呢?

第一,除了我們的內在個性和價值觀外,從事助人職業的動機會影響我們的情感反應。我在招收研究生的時候經常要問學生喜歡精神科原因。

我經常聽到的原因是,覺得心理學很好玩,可以探索人心裡的奧妙,或者小時候被寄養在姥姥家,跟爸媽相處不好,所以想了解親子關係的真相和奧妙,等等。

所以不同的學生選擇專業的動機很不同。同樣是從事助人行業,有些人是因為家裡有人遭受痛苦;有些人是自己有心理問題,希望通過學習和培訓來幫助自己和他人;有些人是為了盈利;有些人是為了從中獲取快樂;有些人為了獲得優越感......

第二,工作的應激程度和強度。超負荷的勞動常常讓我們情緒不好;過於頻繁的生活、職業方面的變化和高強度的勞動對我們心情都有影響。

第三,所在機構的背景和聲望。大多數人都喜歡到有名望的機構工作,這會增加自己的自豪感和聲譽,感覺到被人尊重,不容易感覺到自卑或不受歡迎。

第四,職業優越感,即對職業有沒有很強的認同。例如,有些人當醫生,並不是自己喜歡,而是父母覺得這個職業好而促使其選擇。隨著醫患關係的緊張,很多醫生壓力大、收入不樂觀,這會助長職業倦態的產生。

第五,個人能力。有能力的人不容易受挫,自己可以搞定很多事情,而且學習能力和各方面業務能力都很強,更容易自信、自由並滿足。

第六,經濟情況,即賺錢能力。如果太窮,做事情總是沒有回報,基本生活都有問題,那工作動機可能就不夠積極。

第七,如何看待權力。有些人喜歡掌權,喜歡控制人、幫助人,這樣會有一種powerful的感覺。

第八,人際關係方面,特別是自己的婚姻家庭是否有問題。我身邊有些同事的家庭關係處理不好,便帶著消極的情緒工作,對病人態度惡劣。

第九,內心衝突。大家都學過衝突理論,有時候禍不單行(雙避衝突),有時候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雙趨衝突)。正如你想摘花,可避免不了被刺扎的危險。

這些因素常常影響情緒狀態,有些人不能很好地處理這些問題,將職業中的不良因素帶到家庭裡面,甚至下班回家就把愛人和孩子當成出氣筒。

由此可見,情緒調控是很重要的事情。我們要學會過普通人的生活,適當遠離社交網路,發展體育文化興趣和幽默感,多跟家庭成員相處,少抽煙、少喝酒。我們醫務人員是產生癮君子的很大團體,如果自己的問題較大,不能處理,就要尋求其他心理衛生人員的幫助。

現在,有一些心理督導師提供自我體驗,如果不願找國內督導師處理自己的問題,可以通過網路或者參加中美精神分析聯盟(簡稱CAPA)找國外老師做自我體驗,這都是很好的方式。

█榜樣的力量

無論是好榜樣還是壞榜樣,都會對別人產生很大的影響,身為心理專業人員,自己的精神境界和行為舉止會成為求助者所模仿和學習的對象。所以,如果你達不到別人的期望,就是在做壞榜樣。

榜樣的力量表現在文明禮儀、社會成熟度、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上。我們把自己認同為什麼樣的人,會影響別人對我們的觀感。人們在跟領導、法官、慈善家、傳道士、藝術家、商人、公務員這些人打交道的時候,風格會有不同。所以,我們要搞清楚自己的身份和角色,要有專業人員的形象。

我曾批評過我的一個同事,有一段時間他不太注意自己的形象。我跟他說:「一個患者抱著最後的希望找人做治療,如果看到你邋遢、『苦大仇深』的樣子,他會想死。」

一個人的形象會影響別人對他的期待;個人衛生不好,不講文明禮貌,會讓人覺得沒有正面仿效的作用,來訪者會很失望。

█利他主義

最直接的意思就是樂於助人,有愛的動機,對人的興趣大於對物的興趣,能從幫助人中感到快樂。幫助人不是滿足低層次的需求,也不是追求獎賞或怕懲罰,而是發自內心。

█道德感和倫理感

心理健康工作人員要有很強的道德倫理意識,但我們在這方面的訓練太少,理論意識薄弱。倫理意識和道德的核心是不損壞求助者的利益,不應該有反社會行為。

現在社交媒體和新媒體發達到已經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我們的倫理面臨很多新問題。有一次,我們用三個流派進行了三個小時訪談的直播,這種行為在專業領域裡面有不同的看法,別人對我們的行為既擔憂又批評,認為我們沒有尊重來訪者,觸犯了倫理道德。我對此非常理解。

其實,我們訪談的來訪者並不是真正的的病人,而是非常熟悉我們專業的扮演者。這是藝術的創作,是一種表演。倫理是規範我們做好事的原則,規定在一個特定情景下面,我們應做什麼;倫理也體現了價值體系,可以用來判斷事情的對錯。

倫理跟法律有區別,倫理涉及應該不應該的問題依賴於理性的權衡和判斷,是譴責批評的級別;而法律是禁止哪些事情不應該做,有嚴格的底線規定,有強制性和剛性,是處罰和制裁。

倫理在臨床醫學中有四大原則:

第一,不傷害,在醫療過程中,我們不能讓病人受到傷害。

第二,善行,為病人謀取實在的利益。

第三,自主性原則,尊重病人自己做決定的權利。

第四,公平原則,用公平合理的態度對待病人和家屬,老少無欺,不能因為病人的背景進行區別對待。

█責任感

我們做心理治療,除了要知道我們能做什麼之外,還要知道我們不能做什麼。

很多人不注意責任感,不清楚自己干預別人事務的界限在哪裡、自己的權力或能力的局限在哪裡,對自己工作要求太高,造成負擔過重,這樣會非常累,甚至會把自己搞垮,不利於身心健康。

我們真正的責任是,要在助人的過程中慢慢讓求助者負起自己的責任,助人者的角色要逐漸淡化。最好的治療就是不治療。我在治療中應用的是積極心理學的資源取向——不要把來訪者說的問題當成天大問題。

而在實際的諮詢中,我也會給來訪者布置家庭作業(讓來訪者規劃三年里做十樁可以表明自己與過去不同,並與內心糾結告別的事情)。

█權利意識

我們不能過分看重權威感,權威是自然而然產生的威嚴魅力,他不代表權力的濫用。

對於從事心理健康的同仁,在與來訪者的關係上,我要提倡以下四點。

?謙卑、寬容、慎用權力和權威。

?摒棄技術至上的觀點,不要認為自己有很高的教育水平,就什麼都不在話下,常常表現出說話不留餘地的樣子。

?不要總是強調弱勢地位。在醫患關係中,不要帶著敵對心態和人打交道,交流時不要充滿敵意,而是要落落大方、不卑不亢,這樣別人才會尊重你。

?把患者當人看。我們不要把患者當成壞掉的機器,也不要把他們當成敵人和對手。當然,我們也不提倡把患者當成親人,這樣也會不專業。

我們需要專業地處理跟患者的關係。從理論道德方面來講,很多時候要求我們把患者當成親人來對待,但這存在問題——如果我跟服務對象變成親人的關係,患者對醫生會有對親人一般的期待,互動關係就會沒有界限,醫生就不能堅守專業原則,以致產生糾紛。

德國精神病學家勞斯·多訥寫了一本書——《瘋狂是人之常情》,在這本書中,他給每一大類病都起了一個名字,例如,神經症——煩自己也煩別人。(註:神經症在最新的精神障礙診斷系統中已經被取消)

所以作為醫生,從生物層面上,我們可以發現病人的病理機制,但是心理社會層面上,我們要把他們當成平常人。

我的導師何幕陶教授說,精神科病人有一定危險,因為他們在病理性精神癥狀的支配下會攻擊人。有些時候,他們會在病好之後攻擊人。

這種情況就提示我們,如果平時對待病人不好,他們在病好後可能會尋求報復。因此,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虐待病人。

我的德國老師海爾姆·史第爾林讀過兩個博士學位。他讀第二個博士學位期間,研究的方向是歷史上醫生的權威和權力與他們受到的暴力攻擊的關係。我看過這篇博士論文的概要,結論是:歷史上醫生權力最大的時候,也就是他們最容易受到攻擊的時候。

這個結論對中國醫生也會有啟發,即在某些時候,我們是不是無意中忽略了對患者權利的尊重。


推薦閱讀:

睡眠不足對身體不好,那睡眠過度對身體有什麼影響呢?
大家一起來喀吱,喀吱,喝上最健康的果汁
站立半小時左右腰部就開始酸痛是什麼原因?
未擴散的膽管癌手術能存活多久,生活質量如何?
段子:聽話的病人

TAG:心理健康 | 健康 | 心理 | 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