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空法師:迴向有作用,我們自己粗心大意沒有體會到迴向的這個作用

來源:凈土釋疑網 錄入時間:2015-02-18 23:30:33關鍵字:迴向,見異思遷,回頭,念佛迴向,念佛,迴向的作用,念佛
【 點擊數:120 】 【字體:大中小】 【收藏】【列印文章】

摘自凈空法師《2014凈土大經科注》第179集2015年2月15日 講於 香港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

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注》第四百六十二頁,我們從第六行看起。

  【科】辛二、(十四)觸光安樂願

  請看經文。

  【解】若有眾生。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

  【解】 第十四願,顯佛光所具利生之妙德。 「見我光明,照觸其身」,凡見佛光者及蒙佛光照及之人,「莫不安樂,慈心作善,來生我國。」

  我們在前面學到此地,經上所說的、念老為我們解釋得很清楚。佛光有沒有照觸我們?有。怎麼知道有?佛光無處不照、無時不照,從來沒有間斷過。那為什麼我們沒有感觸到?問題在這個地方,我們的心不清凈,所以感受不到。問題是出在我們這一邊,不是佛光,佛光沒問題,我們有起心動念、有分別執著、有妄想有雜念,這是我們自己所做的障礙。換句話說,佛光沒有障礙,確實是無障礙光,我們要是把障礙放下了,佛光的照觸我們就感覺到了。感覺到什麼?經上講的安樂,慈心作善,求生凈土,這是肯定的。

  如果我們見到佛光沒有安樂感、沒有慈心作善、求生凈土之感,那就不是阿彌陀佛第十四願的佛光。這個光是阿彌陀佛所放的光 ,決定真實不虛。誰看到了?有一個人,我說出來大家一想就明白了,海賢老和尚,你看他一生是不是安樂?是不是慈心作善?最後他到極樂世界去了,我們從他身上體會到了。他為什麼能體會到?他沒障礙,我們跟他一比馬上就發現了,我們的障礙嚴重;他沒障礙,賢公老和尚為我們作證轉,我們要感恩。

  【解】本經《光明遍照品》曰:「遇斯光者,垢滅善生,身意柔軟。若在三途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終皆得解脫。」

  「光明遍照品」裡面這一段話,顯示佛光照觸所得到的功德利益,「遇斯光」,我們每個人晝夜沒有間斷,都在佛光之中,垢滅善生,垢是煩惱習氣。我們的垢有沒有滅?沒滅。為什麼沒滅?我們迷得太深了,經上所說的我們也略知一二,有這個概念,實際上沒做到,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很嚴重,不肯放下,這是自己做主的。可是我們得知道,如果不放下,來生後世依然是六道輪迴,這樁事情很可怕。

  我們這一次有緣得人身,遇到的是亂世,不是太平盛世,遇到亂世我們也不必悲觀,真正修行人,他認為這是好事?為什麼?太平盛世人對世間有留戀,捨不得離開,亂世容易,亂世我們苦受得太多了,不想在這個世間了,容易生起這個念頭。這個念頭跟往生凈土就相應,所以順境逆境、善緣惡緣對人是平等的。有人在這個緣分裡面超越了,是好事。

  我們看來佛寺的三聖,海賢老和尚、海慶老和尚以及賢公的母親,他們一生所遭遇的我能體會,為什麼?八年抗戰我記憶猶新,親身經歷的,已經很懂事了,看到戰爭慘不忍睹的局面,小小年紀就逃難,距離前線最近的時候,槍聲都聽到,聽得很清楚。那在前線,我們向後方跑,身上一無所有,只是一套換洗衣服,一個小被子三斤重,卷一個小包袱背在身上,其他一無所有,比乞丐還可憐。好在那個時候的社會,人還有同情心、有憐憫心,我們得到的,每到一個地方當地居民看到我們逃難可憐,都熱心照顧。現在沒有,現在靠慈善救濟機構,在當時沒有慈善救濟機構,但是人人都有善心、都有憐憫心,知道苦。一生從苦難當中來,沒有過過好日子,這個對於明白凈土之後,往生的願就很親切,認定了這一生非往生不可,要不往生,苦難的日子無法解脫,所以煩惱輕。

  煩惱輕,佛光的照益,利益就能感受到,除這個之外,我們見到佛像,佛像是佛光的代表;我們讀到經文,讀到《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光在照我,所以展開經卷法喜充滿,這個充滿就是安樂慈善。這裡面有依據,我們要知道的,那就是念佛的人,不幸臨終一念錯了,墮到三途去了,這樣的人很多,不是少數。他們如果念佛的功力還能保持幾分,有時候還會想到阿彌陀佛,他在惡道裡面,餓鬼、畜生、地獄,有時候也見到佛光,見到佛光,他在惡道裡面的苦、苦報就會減輕,能得到暫時的休息。

  我們有理由相信,三惡道的眾生聞佛法的機緣不比我們差。人間天上,特別是人間,哪一個人念佛、誦經、修行,沒有迴向給虛空法界一切苦難眾生,我們天天都做,這個迴向起作用,不是沒有作用。我們自己粗心大意,沒有體會到這個作用。如果煩惱輕、智慧長,這個迴向的功德你就見到了。你能接觸得到,對我們信心、願心會增長。

  ……

  【解】由上可見,光明無量是佛身德,而此光明實為利生。

  我們翻過來看,「實為利生」,所以才有「光明」。這一點不能不跟佛學,我們起心動念是利益眾生。光明從哪來的?法身來的。《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光明是如來的智慧德相,是我們自己報身裡面本來有的。能大師說,「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光明德相,為利益眾生,不是為利益自己。賢公和尚為我們表法,住世一百一十二年,是為自己嗎?不是,為利益眾生,念念關懷眾生。

  眾生在六道裡頭造業受報,怎麼利益他?能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就是利益,我們有沒有這個心?阿彌陀佛這個心愿從來沒有間斷過,他關懷的遍法界虛空界一切六道眾生、十法界眾生。怎麼樣去幫助他?必須要以身作則,做出榜樣給眾生看,佛在法界虛空界無處不現身,現無量無邊身,現菩薩身、現聲聞身、現天人身、現修羅身、現羅剎身、現人身,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他在螞蟻窩裡就現螞蟻身,全是度化眾生,沒有一定的身相,沒有定法可說,所說的法無非幫助他覺悟、幫助他回頭,所以我們對佛法不能執著。

  我們今天受持這個法,信願持名、真信切願,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記住: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不能有夾雜,夾雜就錯了。

  【解】故云:「四十八願,全顯法身」,又云:「一一誓願,為眾生故」。

  這個我們要記住,我們應當要學習。不要為自己,沒有自己;要用這個身,上求佛法,下化眾生,這個身相功德就大了,為什麼?上求下化依它,你依這個身體,身雖是個假的,借假修真,就這個意思。

  【科】辛三、(十五)壽命無量願

  也是善導大師彌陀五種大願,真實願第三個。這五種真實願:第一個是第十二願,「定成正覺」;第二個十三願,「光明無量;」這是第三個,第十五願,「壽命無量」;後面第十七願,「諸佛稱讚」;第十八願,「十念必生」。善導大師說,這五願是四十八願的核心。

  【經】我作佛時。壽命無量。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

  這個地方只是「我作佛時,壽命無量」,我們看念老的註解,

  【解】此章含第十五「壽命無量願」及第十六「聲聞無數願」。至於壽命無量願中,既指佛之壽命無量,兼明國中無數聲聞天人壽命亦皆無量。今此一願,在《魏譯》分為兩願,可見今此會本之四十八願,所攝彌陀願德,廣於任一古譯。

  五種原譯本裡面,這個本子確實講得最周全、最圓滿,任何一個版本的話,跟「發大誓願第六」相比都比不上,這個第六品會集得太好了。

  在序文裡面我們看到,這一願會集是三位大德參加的,夏蓮居老居士、慧明老法師、梅光曦居士,三個人,好像用了三個多月的時間完成這一品。這一品是《無量壽經》的核心,《無量壽經》最重要的,就是這一品。這一品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釋迦牟尼佛把這話轉給我們,轉述給我們,是彌陀親自說的。所以在《魏譯》本裡面,它是兩願,我們希望下次再印的時候,把它改正過來。

  【解】第十五壽命無量願中,首為彼土教主壽命無量。

  「我作佛時,壽命無量」,如《法華》說山海慧如來:「壽命無有量,以愍眾生故。」

  為什麼要無量壽?唯有無量壽,才能度無量眾生。所以壽命不是自己要的,自己不要那是真無量壽,為什麼?法身沒有壽量,佛的法身無量,我們每個人的法身也無量,法身跟佛是一不是二,大經上有一句話說,「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不但是一法身,智慧、德能都平等,都具足。由此可知,此地講的「壽命無量」是說什麼?說報身,說應化身,應化身亦無量。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三千年前示現,住世八十年,怎麼是無量壽?八十年是現身教化眾生,他在地球上無量壽,我們不知道。

  史傳裡面有記載,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化身再來的;永明延壽大師、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化身來的。於是我們就知道了,化身也沒有生滅,眾生緣成熟了,他就現了;眾生緣盡了的時候,他就沒有了。你看他為誰?為眾生。眾生真想他,他就現前;眾生把他忘掉了,他就不見了。隨時在,所以《楞嚴經》上所說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說得太好了!你有心愿求他,他就現前;你沒有心愿的時候,他就不見了。

  那我們有心求他,他為什麼不現前?我們心不清凈,要清凈心求他,馬上就現前。平等心那更不必說了,所以像海賢老和尚,他是真的不是假的,什麼時候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現前,不想他就不見,為什麼?人家不但得清凈心,而得平等心,你看對人、對事,沒有分別好壞、沒有分別人我,平等心。清凈心是阿羅漢,平等心是菩薩,他沒有一點私心,對什麼人都歡喜,對什麼人都愛,都勸導人,「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都是假的」。這是老和尚的真言,誠實語,是真話,這不是假話,我們要常常記住。

  老和尚往生了,極樂世界在哪裡?我說過,極樂世界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所以,往生極樂世界這些菩薩們,到達極樂世界花開見佛,就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他有能力在遍法界虛空界上求下化,上求是禮佛,供佛聞法;下化就是應機教化,幫助一切有緣眾生,他就有能力現報身、現應身、現化身,就有這個能力,我們一定要曉得。

  諸佛菩薩沒有離開過我們,我們背離諸佛菩薩,這是事實真相,我們用妄心背離了,我們用真心就見佛了。

  什麼是真心?放下起心動念,放下分別執著,就是真心。我們起心動念放不下,為什麼?太微細了,自己根本不知道,這叫無明。分別執著知道,分別執著養成習慣,所以分別執著放不下。放下執著證阿羅漢果;放下分別成菩薩了,天台,別教三乘菩薩。所以阿彌陀佛現的無量壽,就是極樂世界的報身彌陀,住在實報莊嚴土,無量壽,他不入滅,永遠在裡面幫助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以這是憐憫眾生苦。

  佛的報身不滅,極樂世界是報土也不滅,無非是憐憫眾生、接引眾生,接引到極樂世界,那個地方是成佛最好的環境,到那個地方去沒有不成佛的。成佛之後我有理由相信,那些人統統證得究竟圓滿法身。他證得之後是什麼樣子?跟阿彌陀佛一樣,他也示現在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同樣無量壽,以等覺菩薩的身份幫助一切有緣眾生,都是慈憫眾生。

  ……

  【解】繼釋云:「修行佛道者,死魔為恐。生死間隔,退緣根本也。

  這句話要警惕,真的!佛對這樁事情非常重視。哪個人能保證你明天還在世間、明年還在世間?靠不住!經上告訴我們人命在呼吸之間,一口氣不來,這一生結束了。到哪裡去了?自己不知道,迷惑顛倒,所以才把三惡道當做善道,他要知道是惡道,他怎麼會去?不知道!進去之後就出不來了,越迷越深,造作罪業,就是起心動念越來越嚴重,非常可怕!所以這是退墮的根本,一死之後就一落千丈了。

  【解】見佛聞 法,值遇眾聖,供養諸佛,親近善友,自然快樂,無有眾苦,其德非一。

  「一」是一種。不止一種,都要壽命。

  【解】「若壽命短促者,遺恨幾計(難計),如玉杯無底故。此願最至要者也。」(蓋玉杯實為良材,若無底則不成器也。)

  這願提醒我們,太重要了!就要求長壽。長壽能求到嗎?能!怎麼求法?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就得真正的長壽。那我們在這一生當中,這一生什麼是最大的事情?應該就這樁事情最大了,我們求真長壽,我們不搞假的,假的東西統統放下,這個決心要下、要真下。

  【解】又望西亦曰:「諸樂根本,只在此願。」

壽命無量才是一切樂的根本;如果死亡了,一切樂永遠都離開了,淪落到三途,那往後不堪設想了。天雖然是樂,壽命也很長,不究竟,它不是無量壽。無量壽只有極樂世界、只有西方凈土,舍此不修搞別的,明白人眼中你全錯了!

  你能回頭,佛菩薩一定示現幫你忙;你堅固執著、自以為是,諸佛菩薩也無可奈何,幫不上忙,不是不幫助你,你的煩惱習氣太重了!所以見異思遷,這種人怎麼會有成就?!無論在世出世間都不會有大成就。

  【解】又如《群疑論》謂彼國人民「命極長遠。縱令凡夫,還入變易(了分段生死而入變易生死),究竟成佛。」

  這裡頭有個括弧(了分段生死而入變易生死),這是說修學其他法門。了脫分段生死指什麼人?阿羅漢。阿羅漢脫離六道輪迴了,生到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十法界,出不了十法界,為什麼?變易生死!他雖然沒有身體,這一段一段、一世一世的這種現象沒有了,他還要苦修,慢慢向上提升,向上提升這叫「變易」,從阿羅漢變成辟支佛,從辟支佛變成菩薩,菩薩階位有三十個——十住、十行、十迴向,要到初地明心見性,才能夠超越十法界,往生實報土。這個時間長,要論劫算,不是容易事情。

  【解】蓋生極樂,見佛聞法,一切時處皆是增上,無有退緣,壽命復又無量,故不論根器如何,凡往生者必定成佛。稱之為凈土第一德,良有以也。

  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同學們你們如果真的真信、真願,願生西方極樂世界,好大的福氣!人間天上找不到,你的福氣、福報比轉輪聖王大、比大梵天王大、比摩醯首羅天王還大,比阿羅漢、辟支佛大,不要小看自己。就是真信切願、一心求生凈土,你的智慧、你的福報超過前面所說的,真正不可思議!

  《群疑論》里這幾句話說得好!念老最後的結論說得非常清楚,往生極樂世界見佛聞法,特別是一切時在極樂世界生活,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都是增上,幫助你向上提升。壽命又無量。所以不講求根器,上根、中根、下根都無所謂,往生到極樂世界就像前面十二願所說的「定成正覺」,這個語氣多肯定,決定成正覺。這個「正覺」是無上正等正覺,《華嚴經》上所說的妙覺如來,上面沒有了。

  所以善導大師把五個真實願,第一個就是「定成正覺」,你還懷疑什麼?那再懷疑就是你沒這麼大的福報、你沒智慧、沒看清楚。

  我們再看下面第十六願:

  【科】辛四、(十六)聲聞無數願

  應該是要加上這句。

  【解】國中聲聞天人無數。壽命亦皆無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眾生。悉成緣覺。於百千劫。悉共計校。若能知其量數者。不取正覺。   

  這科判也不容易,我們看註解。

  【解】第十六,聲聞無數願。願文曰:「國中聲聞天人無數。」

  我們應該要知道,說聲聞、天人,都是隨順我們世間說的。極樂世界有四土、三、九品,都是隨順我們這個世間講的,實際上?實際上它那邊沒有。怎麼說沒有?你把四十八願都看圓滿了,你就完全明白了,「皆作阿惟越致菩薩」。無論是天人、是聲聞、是緣覺、是三乘權教,到極樂世界統統都是阿惟越致菩薩,不就平等了嗎!

  阿惟越致菩薩是什麼等級?法身菩薩,所以統統都是明心見性。這個不是往生的這些聲聞、天人,不是他們修得,他們沒有修,怎麼會變成法身菩薩?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他,讓他變成的,可不可能?為什麼其他的佛沒有這麼做?釋迦佛有沒有能力加持我們作阿惟越致?有能力。有能力為什麼不使?我們要是問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一定說,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已經在做了,你到他那裡去學就行了。釋迦報送我們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迎接我們,這多省事!佛佛道同,佛佛互相讚歎,佛沒有嫉妒障礙,你做了,做的那麼好、那麼圓滿,我這裡剛強難化,業障深重的人統統送到你那裡去,送到你那邊就解決了。這就是釋迦跟彌陀的心愿。

  我們了解,佛佛道同,釋迦彌陀是一不是二。既然那邊做好了,這邊就不需要了。諸佛如來不爭信徒,你看彌陀辦得好,釋迦把他的信徒介紹到那邊去,只要肯信的,真正相信,你就學這個法門,肯定去的成,肯定是真實的不是假的,釋迦牟尼佛不會騙人,我們對佛要信得過,這比什麼都重要。

  【解】澄憲云:「阿彌陀佛,弟子無量。三無量中,其一也。」三無量者,光明無量,壽命無量,眷屬無量也。願雲聲聞兼攝緣覺。

  跟他的學的人無量。

  【解】或疑《悲華經》謂彼佛國土,「無有聲聞,辟支佛乘。所有大眾,純是菩薩,無量無邊。」

  你看,佛在《悲華經》上說,介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全是大乘菩薩,沒有聲聞、緣覺,這說的不一樣。

-------------------------------------------------------------------------------------------------------

  凈土釋疑網(www.foxdw.com)微信號:amtbedu。添加微信方法:打開微信--朋友圈--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賬號--輸入「amtbedu」,出現的界面再點擊「關注」;想閱讀本微信所有文章,請打開「凈土釋疑網」微信的右上角,再點擊「查看歷史消息」,即能閱讀本網微信平台已發所有文章。本微信內容是凈空老法師每天最新講經菁華、學佛答問以及印光大師文鈔(生僻字加註音、註解)、選網友們的學佛體會等文章,分享給大家。

  凈宗經教(佛陀教育)網(www.foxdwedu.com)是幫助初入佛門的網友確立正確的學佛方法,介紹如何學佛和學佛次第,參與本網學佛,保准你學佛不走彎路。本網【網上共修註冊】,願與志同道合、正知正見的同修一塊共修!

  凈土釋疑網手機版網站應用:安卓版。有疑問,可發郵箱:foxdw_01@163.com。

推薦閱讀:

擺正自己的心情
減產、漲價、收料難、做茶難,為何還要上茶山來為難自己【圖】
推薦 | 善待自己的老師,寒假都是這麼過的……
每天學點關係學 開發屬於自己的人脈金礦
我們小時候都是笨蛋...快來看看自己干過的蠢事吧!

TAG:自己 | 作用 | 凈空法師 | 粗心 | 法師 | 沒有 | 凈空 | 這個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