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錢塘景物圖》軸(明)——華夏文明——中國經濟網
明,唐寅繪,《錢塘景物圖》軸,絹本,設色,縱71.4cm,橫37.2c。自題七絕並署款:「錢塘景物似圍屏,路寄山崖屋寄汀。楊柳坡平人馬歇,鸕鶿船過水風腥。唐寅。」鈐「□郡」(白文,殘,應為「吳郡」二字)、「唐白虎」(朱文)、「學圃堂」(朱文)印。此作在流傳過程中曾經遭受損壞,唐寅題詩的頂端部分「錢」、「寄」、「船」字均為後世所補全。本幅下方二藏印模糊不可辨。圖畫崇山棧道,游騎翩翩,草閣遊人獨坐,江中漁舟游弋。山石、樹木取法南宋李唐、夏圭,用筆方硬細峭,刻畫精到,點景人物形態自然,風格細秀,顯示了作者早年規步南宋「院體」風格的繪畫功底。唐寅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出身商人家庭,自幼聰明伶俐。20餘歲時家中連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家境衰敗,在好友祝允明的規勸下收心讀書,29歲參加應天府公試,得中第一名「解元」,30歲赴京會試,卻受考場舞弊案牽連被斥為吏。此後遂絕意進取,以賣畫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應寧王朱宸濠之請赴南昌半年余,後察覺寧王有圖謀不軌,遂佯狂得以脫身而歸。晚年生活困頓,54歲即病卒。他玩世不恭,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繪畫上擅長山水、人物、花鳥各科。畫法早年受沈周、文徵明影響,多「吳派」痕迹,30餘歲中年時拜周臣為師,主宗南宗「院體」一路,後泛學宋元諸家,自成一體。山水畫有粗、細兩種風格:粗筆一路源自周臣,仿學南宋「院體」,然於剛勁雄健中別具清俊秀逸之韻;細筆畫屬其本色,更多文人畫筆意,景色簡約清朗,用筆纖細有力,皴法靈活多變,墨色淋漓多變,風格奇峭而又秀潤。人物畫造詣也很深,兼善工筆重彩、工筆淡彩、白描、水墨寫意諸法,形神俱備。鸕鶿亦稱「水老鴨」、「魚鷹」。鳥綱,鸕鶿科。體長可達80cm,體羽主要為黑色而帶有紫色金屬光澤,生殖季節,頭、頸部生白絲狀羽。幼鳥的下體黑色,雜以白羽。棲息於河川、湖沼和海濱,善潛水捕食魚類,營巢於葦叢中或矮樹、峭壁上,廣佈於中國各地。經馴化可使捕魚,故稱「魚鷹」。棧道又稱「閣道」、「復道」、「棧閣」。我國古人在今川、陝、甘、滇諸省境內的峭岩陡壁上鑿孔架橋連閣而成的一種道路,是當時西南地區的交通要道。李唐李唐(約1049-1130),字希古,河陽三城(今河南省孟縣)人。約在北宋宣和年間入宮廷宣和畫院供職;金兵陷汴梁(今河南開封)後,南渡流落臨安(今浙江省杭州),以近八十的高齡入紹興畫院。其山水宗法荊浩、關仝、范寬,又加以變化。布局多取近景,突出主峰或崖岸,山石作小斧劈皴,墨色與勾皴往往一次完成。用筆勁健,積墨深厚,畫風沉鬱雄壯。晚歲遂自成一家,開啟南宋山水畫一代新風,與劉松年、馬遠、夏圭共創南宋「院體」,畫史並稱為「南宋四家」。傳世作品有《萬壑松風圖》軸、《採薇圖》卷等。夏圭夏圭(生卒年不詳),一作夏珪,字禹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畫家,與李唐、劉松年、馬遠並稱「南宋四大家」。寧宗時任畫院待詔,賜金帶。善畫山水,屬水墨蒼勁一派,喜用禿筆,下筆凝重,繼承發展了李唐的大斧劈皴。取景簡練,常以半邊景物表現空間,與馬遠有異曲同工之妙,有「馬一角,夏半邊」之稱。院體亦稱院畫。是指宋代翰林圖畫院及以後宮廷畫家工緻精整一路的宮廷繪畫。作品多以花鳥、山水、宮廷生活及宗教內容為題材,作畫講究法度,重視形神兼備。南宋院畫在繼承北宋宮廷繪畫「狀物精微」、「寫實之極」風格的基礎上,更加講求構圖的簡潔,強調畫面的空靈,又有新的發展。(來源:故宮博物院)
推薦閱讀:
※寮國與中國,從決裂到同呼吸共命運
※中國最美的30個地方,讓你遇見最美的春天!
※中國最美的十大瀑布:
※中國可投資資產逾千萬的富人60萬人 | 深度分析 | reuters.com.cn
※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粵語居然排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