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骨與骨連接

骨與骨連接

一 概述

{一}骨(bone):主要由骨組織構成。具有固有的血管和神

經,不但能生長發育,且有自身改建和修復的能力。

1 骨的形態和分類:成人約206塊,可分為軀幹骨、顱骨

和附支骨三部分。根據骨的外形分為長骨、短骨、扁骨和

不規則骨。

前面

圖I 3-1

鎖骨

肋骨

肱骨

胸骨尺 尺骨

橈骨腕 掌骨

指骨

椎骨

股骨

全身骨骼

後面

(前、後

頂骨

枕骨

肩胛骨

髖骨 髖骨

骶骨

股骨

腓骨

脛骨

跗骨

跖骨

趾骨

面)

2骨的構造:骨由骨質、骨髓和骨膜等構成。(圖I 3-2)

1 2 3

4 5

圖I 3-2 骨的構造

1髓腔

2骨髓

3骨膜

4松質

5密質

(1) 骨質(bnoe substance):由骨組織構成。分骨密

質和骨松質,密質在成骨的表層,緻密堅實,能承受較

大的壓力;松質在骨的內部,由片狀和針狀的骨小梁交

織排列而成,結構松,呈海綿狀。

(2)骨髓:(bone marrow):在髓腔與松質的間隙內,質

柔軟,有血管。分紅骨髓和黃骨髓。紅骨髓是造血器官,

有造血功能;黃骨髓由脂肪構成,有造血潛能,在需要

時,可轉變為紅骨髓進行造血。

(1) 骨膜(periosteum)由緻密結締組織構成的薄膜,

有豐富的血管、神經和一些幼稚的骨髓。分內外膜,骨

外膜內層在生長期細胞活躍,可分裂繁殖分化,參與骨

的生長再生;成年的骨細胞為靜止狀態,但有生骨潛能

,骨折時會激活造骨潛能變為造血細胞,參與修復過程。

3 骨的化學萬分和物理特性:含有機質和無機質兩種。

成人有機質約(韌性和彈性)1/3;無機質(堅硬性)2/3

幼骨有機質多,骨的韌性和彈性大,受暴力時易變形不

易骨折;老年骨有機質少無機質增多,骨質脆易骨折。

4 骨的可塑性:骨由神經和血管支配。因環境因素如:

鍛煉、營養、內分泌和神經作用等都可通過骨的新陳代

謝對骨的影響,從事鍛煉和體力勞動的骨質堅實粗厚;

長期卧床的病人骨質較細弱疏鬆。不正常的坐立姿勢,

久之會引起變形。

(二)骨連接

骨連接(articulation):骨與骨之間借結締組織的相連。分

兩類:

(1)直接連接;骨與骨之間借緻密結締組織、軟骨或

骨直接相連,運動能力小或完全不能運動。

(2)間接連接:骨與骨之間借膜性的結締組織囊相連

結,相對的骨面之間有間隙,運動能力大。間接連接通

常叫關節。

二 軀幹骨及其連接

軀幹骨(axial skeleton):包括椎骨、胸骨和肋,各骨借

骨連接構成脊椎和胸廓。

脊柱:們於背部正中,是軀幹的中軸,有24塊椎骨、1

塊骶骨、1塊尾骨。可支持體重和運動,構成胸腔、腹

腔、盆腔的後壁和保護腔內器官的作用。

頸椎 胸椎 腰椎 骶骨 尾骨

圖I 3-3脊柱

1椎骨(vertebrae):幼年有33塊:7塊頸椎、12塊胸椎、

5塊腰椎、5塊骶椎和4塊尾椎。成年後5塊骶椎融合為

一塊骶骨,4塊尾椎融合為塊尾骨。

(1) 頸椎(cervisal vertebra):7個,分一般頸椎(第3

~第6)和特殊頸椎(第1、2和第7)。一般頸椎椎體小,

關節面平滑,卵圓形,近似水平位;當頸椎受橫向暴力時

,容易前後或左右脫位。特殊頸椎形態功能各不同。

(2) 胸椎:(thoracic vertebra)12個,從上向下椎體逐

漸增大,與負重有關。有支持肋和構成胸廓的作用。

(3) 腰椎(lumbar vertebra):5個,椎體高大,前高後

低,呈腎形。椎孔大呈三角形,在於胸椎,小於頸椎。

(4) 骶骨(sacrum):呈三角形。底向上,接第5腰椎。

圖I 3-4骶骨、尾骨(前面)

骶骨岬

骶骨孔

橫線

尾骨角

尾骨

(5) 尾骨(coccyx):4塊退化而成,呈三角形,上接

骶骨,尖朝下,末端遊離於肛門的後面(圖I3-4)。

2椎骨的連接:椎骨之間借椎間盤、韌帶和關節等連接。

(1) 椎間盤:在相鄰的兩個椎體之間。分纖維環和髓

核兩部分。纖維環由多層呈同心圓排列的纖維軟骨組成。

髓核位於中央,是有彈性的膠狀物質(圖I 3-5)。

(2) 韌帶(ligment):連接椎骨的韌帶分長、短兩類。長韌

帶貫穿脊柱全長,有三條。短韌帶連接相鄰的兩個椎骨。

(3) 關節(joint):脊柱的關節有關節突關節和寰樞關節。

椎間盤

圖I 3-5椎間盤和關節突關節

3 脊椎的形態和運動:成年男性脊柱長約70厘米,女性

和老人稍短,全部椎間盤的厚度約佔脊柱長的1/4 。脊

柱的彎曲利於人體直立,增強脊柱彈性,對行走或跳躍

的震動起緩衝作用。運動福度最大的部位是下頸部和下

腰部,故脊柱的損傷以這兩部位最多。

(一)胸廓

胸廓(thorax):由胸椎、肋、胸骨構成。有支持和保護胸、

腹腔內的器官,並參與呼吸和運動。

1 肋:(rib)12對彎曲成弓形。由肋骨和肋軟骨構成。軟

肋骨為透明軟骨呈扁圓形,位於肋骨的前端,隨年齡增

長而出現鈣化。

2 胸骨(sternum):位於胸前壁,是扁骨型,自上而下

依次分為胸骨柄、胸骨體和劍突(圖I 3-6)。胸骨凸起

的畸形稱「雞胸」,凹陷的畸形稱「漏斗胸」

圖I 3-6胸骨

3 胸廓的形態和運動(movement of the thorax):胸廓略呈

圓錐形,上窄下寬,前略扁(圖I 3-7)。其隨年齡、性別、

健康狀況有差異。新生兒呈圓桶狀;成年人呈扁圓錐形;

老年人因彈性減退,運動減弱,胸廓更扁長;成年女性比

男性略圓而短;經常鍛煉的人肌和肺發育好,胸廓較為寬

短;身體瘦弱或肌和肺發育不良的人,胸廓扁平、狹長。

胸廓的運動主要在呼吸,呼吸時可使肋體和肋的前端上升

或下降,上升時胸廓向兩側和前方擴大,其容積增加,空

氣進入肺,胸廓下降時,胸廓容積縮小,空氣從肺排出。

圖I 3-7胸廓

肋間隙

肋軟骨

肋弓

三 附肢骨及其連結

附肢骨:分上肢骨和下肢骨。上肢多為勞動器官,故形

體較小,骨連接靈活;下肢是支持和移動人體的器官,

故下肢粗壯強大,骨連續結穩固。

1 上肢骨(skeleton of upper limb):由上肢帶骨(肩胛

骨、鎖骨)和自由上肢骨(臂的肱骨、前臂的橈骨和尺

骨、手的腕骨、掌骨和指骨)組成 (圖I 3-8)

圖I 3-8上肢骨面(右側)上肢骨後面(右側)

鎖骨

肩胛骨

肱骨

橈骨

尺骨

腕骨

掌骨

指骨

(1) 肩胛骨(scapula):三角形扁骨,有三個角(上角、

下角外側角)、三個緣(上緣、內側緣和外側緣)和兩

個面(腹側面和背面),有強大的肌肉保護,少發生骨折。

(2) 鎖骨(clavicle):連接肩胛骨和胸骨的「S」形細

長形,全長可摸到,其是體內易發生骨折的骨。鎖骨中

1/3和 外1/3交界處是最薄弱部,人跌倒肩或手著地時,

向軀幹傳遞的暴力大於該薄弱部骨強度時,既發生骨折。

(3) 肱骨(humerus):上肢骨中最長、大的骨,由上端

膨大呈半球形的肱骨頭(與肩胛骨的關節盂形成關節),

和大、小結節構成。大、小結節之間有肱二頭肌;肱骨

體中部外側在結節下方為三角肌附著處。

(4)橈骨(radius)前臂中靠近拇指一側的長骨,與尺骨

平行排列,上端較下端小,其頂部呈圓型叫橈骨頭,與

肱骨小頭相接。人跌倒手著地時,間接暴力可引起橈骨

小頭骨折或下端骨折。

(5) 尺骨(ulna):前臂小指側的長骨,上粗大下細小,上

凹陷處的上方叫鷹嘴,下方為冠突。鷹嘴因受直接暴力

易發生骨折,但多是肱三頭肌猛增力收縮將抵止處撕脫。

圖I 3-9尺骨(右)

(6) 腕骨(carpal bone):共8塊排成兩列,近側由拇指

側起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遠側由拇指側

起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和鉤骨(圖I 3-10)。

人跌倒手處外展們的手掌著地時,易產生舟骨骨折。

圖I 3-10手骨(前右面)

(7 )掌骨(metacarpl bone):共5塊,呈圓球型。由拇

指始稱第1、2、3、4、5 掌骨。每一掌骨分底、體、頭

三部分(圖I 3-10)。

(8) 指骨(phalange):共14塊,除拇指2塊其它每指

為3塊 ,分(近節、中節和遠節)指骨,遠節指骨最小。

2 上肢骨的連接

上肢帶骨連接

(1) 胸鎖關節(sternocavicular joint)):由鎖骨的胸骨端和

胸骨的鎖切跡構成,可使鎖骨向上、下、前、後或旋轉。

(2) 肩鎖關節(acromioclavicular joint):由鎖骨的肩鋒端

和肩胛骨的肩峰組成。自由上肢骨連接

(3) 肩關節(shoulder joint):由肩胛骨的關節盂和肱骨頭

構成。肱骨頭大,關節盂小,關節囊鬆弛,因此運動靈

活,關節囊下部缺肌和肌健加強,是其薄弱部,肩關節

脫位時,肱

骨頭從此處脫落(圖I3-11)。

圖I 3-11肩關節(冠狀切面)

(4) 肘關節(elbow joint):由肱骨下端和橈、尺骨上端連接。

(5) 前臂骨連接:橈、尺兩骨之間借前臂骨間膜、橈

尺近側關節和橈尺遠側關節的連接(圖I 3-12)。

1 2

3 4

圖I 3-12前臂骨的連接

1尺骨

2前臂骨 間膜

3橈骨環狀韌帶

4橈骨

(6) 手關節(manual joint):包括橈腕關節、 腕骨間關節、

腕掌關節掌指關節和手指關節。

(二)下肢骨及其連結

下肢骨

1髖骨(hip bone):位於盆部,由三塊骨組成,上為髂

骨,前下方為恥骨,後下方為坐骨。成年前三塊骨是分

開的,成年後融合為髖骨。是骨盆的組成部分,髖臼為

髖骨中部外側的一個凹陷處,接納股骨頭形成關節。

2 股骨(femur):人體最大、長的長骨,分上、下兩端。

上端彎向內上方,末端球狀膨大部稱股骨頭,與髖臼成

關節。下端膨大向後突出,形成內側髁和外側髁。

1 髕骨(patella):俗稱膝蓋骨,在膝關節前方的股四頭

肌內,是最大的籽骨,呈扁粟狀,易摸到,能上、下、

左、右移動,對關節起保護作用。

2 脛骨(tibia):小腿靠拇趾一側的長骨,與腓骨並列(

圖I3-13)。其上端膨大向後及兩側突出,形成內側髁和

外側髁。脛骨橫面呈三角形,它的前緣和前內側面的全

長位於皮下,最易發生骨折。

圖I 3-13脛骨和腓骨(前面右)

3 腓骨(ribula):靠近小腿一側的細長長骨,上端膨大

稱腓骨頭,下端粗大略扁叫外髁(圖I 3-13)

4 跗骨(tarsal bone):共7塊,即距骨、跟骨、足舟骨、

三塊楔骨和骰骨(圖I3-14)。

8 跖骨(metatarsal bone):相當於手的掌骨,共5塊,由

拇趾側依次為第1、2、3、4、5跖骨(圖I 3-14)。

9 趾骨(phalange):相當於手的指骨,共14塊,拇趾

2塊,其它各趾為3塊(圖I 3-14)。

1 2 3 4 5 6

圖I 3-14足骨(上面右)

1第一跖骨

2第五跖骨

3楔骨

4足舟骨

5距骨

6跟骨

下肢骨的連接

1骶骨關節(scroilac joint):由髖骨的耳狀面和骶骨的耳狀

面構成,關節囊而緊張,運動範圍小。

2恥骨聯合(pubic symphysis):兩側髖骨的前部借恥骨聯

合相連結,主要由纖維軟骨構成。女性在妊娠期,恥骨

聯合稍有活動性。

3骨盆(pelvis):由骶骨、尾骨和左右髖骨連結而成,有

保護盆腔內臟和傳導重力的作用。由界線分大、小骨盆。

界線後向前由骶骨岬、弓狀線、恥骨梳和恥骨聯合的上

緣連接,上為大骨盆(腹腔的一部分)下為小骨盆(即

盆腔,容納盆腔內臟,女性的盆腔是胎兒娩出的產道(

圖I 3-15)。

圖I 3-15骨盆

4髖關節(hip joint):同髖臼和股骨頭構成,關節囊厚而堅

實,關節囊周圍有韌帶增強,囊前壁的髂骰韌帶最強大,

可阻止關節過度後伸,起維持人體直立作用,,關節囊內有

骰骨頭韌帶連接骰骨頭和髖臼之間,內有營養骰骨頭的血

管通過。

5膝關節(knee joint):由骰骨下端、脛骨上端和髕

骨共同構成。關節囊寬闊鬆弛,周圍有韌帶增強,囊內有

內側半月板和外側半月板兩塊,其附著於關節囊,加強關

節的穩固性,運動時起緩衝作用。

6小腿骨的連接:在脛、腓二骨上端,脛骨外側髁與腓骨頭

形成脛腓關節,中部和下端由小腿骨間膜和韌帶相連。脛、

腓二骨之間幾乎沒任何運動。

7 足關節(pedal joint):小腿關節、跗骨間關節、跗跖關節、

跖關節、趾間關節等,由關節名稱相應的骨組成。

8足弓(arcus plantaris):足借關節和韌帶緊密相連,在縱、

橫方向上都有形成凸向上的弓形,是直立、行走和負重時

的重要彈力緩衝結構,有保護足底血管和神經、避受重力

壓迫的作用。足弓是由足底的韌帶、肌和肌健維持,其先

天發育不良,或因慢性勞損而韌帶鬆弛,或骨折時足弓塌

陷,成扁平足。

四 顱及其連接

(一)顱(skull cranium):23塊大小不同,形態不一的顱

骨組成,分腦顱和面顱兩部分。

1 腦顱(cerebral cranium):顱的後上部,8塊,即額骨、篩

骨、蝶骨、枕骨各一塊,頂骨、顳骨各兩塊。

2 面顱(facial cranium):在顱的前下部,15塊,即犁骨、

下頜骨、舌骨、各一塊,上頜骨、鼻骨、淚骨、顴骨、齶

骨、下鼻甲各兩塊。形成面部支架,支持和保護感覺器官

、呼吸道和消化管的起始部分。(圖I 3-16)

頂骨

上顳線

下顳線

人字縫

顳骨

枕骨

枕外隆凸外耳門

乳突

下頜頭

圖I3-16顱(側面)

失狀縫

冠狀縫

蝶骨

淚骨

鼻骨

篩骨

顴弓

上頜骨

下頜骨

關節結節


推薦閱讀:

中華秘方--蛇蟲咬傷連接
連接歷史的此岸與彼岸
製作移動文字連接代碼
一般配管常見的連接結構
蝴蝶拖鞋與鞋底連接

TAG:連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