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億「票補」,已成不容忽視的泡沫?
前言:在線購票平台的出現改變了電影發行方式,讓傳統發行工作由原來的2B變成2B和2C兩條線。那麼,票補的出現更加速了這種轉變。2015年開始,低價票的預售和排場數據已經成為影院經理排片的重要依據。有觀點認為2015年440億電影票房中,可能有30到50億來自「票補」。與直接砸錢「買票房」相比,「票補」確實拉動觀眾走進影院觀影,發生了實實在在的消費行為,也培養了觀眾觀影習慣。進入2016年,與電影相關的「金融創新」層出不窮,並且都以票房數據為基礎,通過「票補」操控票房的動機更加「難耐」。
所有的電影金融創新,最核心的指標就是票房,然而我們發現,票房數據存在一定的操縱空間,這就意味著,保底、P2P、股票等等一系列金融產品背後的操盤手,都會產生操控票房的慾望。
尤其是在線購票平台大打價格戰的這兩年,平台以及片方都在燒錢,大規模投入「票務補貼」。有業內人士預測,440億票房中,來自票務補貼的收入可能達到30億到50億之多。本次《葉問3》直接由投資方和發行方赤裸裸地「買票房」,並且出現大量「虛假排場」,成為票房操縱中最極端,也是最粗暴的一種方式。
從「票補」到「買票房」,票房操控的邊界在哪裡?每年數十億的「票補」,是否已成為中國電影產業不容忽視的泡沫?
票補的前世今生
在每部電影上映之前,發行方和影院會商定最低票價,一般在30-40元之間,但觀眾總能從貓眼、微票兒、淘寶、糯米等網站買到19.9元,甚至是9.9元的電影票。這前後二三十塊錢的差價誰來出呢?
多數是由電商售票平台及片方在掏腰包補貼,簡單地講,也就是電商和片方在「掏錢請觀眾看電影」。事實上,從2010年的《阿凡達》開始,觀眾就可以從網上買到比影院前台更便宜的票了。但當時片方和平台都沒有補貼,是由購票平台向影院批發電影票,再賣給觀眾,當時的低價票也大多在40元左右。
但隨著團購模式的興起,格瓦拉、貓眼電影、時光網、豆瓣電影、網票網、賣座網等同一批第三方平台之間的價格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吸引更多新用戶,從《變形金剛4》開始,格瓦拉、貓眼電影幾家大平台開始掏錢做補貼。「在當時的情況下,各家平台都很惶恐,也很不理性。競爭對手都在做票補,你不補,觀眾就不從你網站上買票。」
在《心花路放》上映之前,貓眼在平台上分別以9.9元和19.9元的提前預售,低價和檔期產生化反,前兩個星期共賣出1億票房。這是大概是市場第一次認識到票補的威力。到了2015年春節檔,大年初一當天《天將雄師》《狼圖騰》等7部影片混戰,各家票平台的補貼集中爆發。
當時有媒體稱,《天將》上映3天,僅貓眼一家已為其買單5000餘萬元。一位在線購票平台負責人向小娛表示:「最早期是片方與平台按照1:1的比例對貼,片方先把錢給到平台,但比如說像《心花》和《天將》這種大片,一般都是平台先墊付,但平台這些錢是有回收條件的,雙方之間會簽訂對賭協議。」
比較明顯的案例是去年暑期檔淘寶電影與《小時代4》之間的合作。淘寶電影承諾保證《小時代4》前3天票房達到2.5億。如果這一目標達成,那麼,淘寶電影為《小時代4》投入的票補將作為宣發費用收回,如果完不成,這筆費用可能全部「打水漂」。
從商業邏輯上看,票補的做法本質上屬於營銷手段中的價格戰。在一般領域,價格戰分為促銷和傾銷兩種方式。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只要低於成本價格的銷售就是不正當競爭。但由於電影在下線之前無法確定觀影人次,也就沒辦法計算單張電影票的票價是否低於成本。
雖然不違法,但票補確實放大了大片和小片的票房差距。如今,片方和平台之間關於票補的對賭條件越來越苛刻,對於一些大片來說,前期墊付的資金,平台基本都回收不回來,或者不要求回收。但對於一些小片來說,平台方面的補貼可能越來越少。
票補算不算是一種市場泡沫?
一般而言,片方和購票平台的票補都用在前3天的影片預售中。就單部影片來說,如果3D版的最低票價是40元,這意味著每賣出一張9塊9的票,就要補貼30元。幾大售票平台負責人預估,去年440億總票房中,大概30-50億來自票補。
這也不禁讓人產生疑問,總票房中的這幾十億原本由平台和片方補貼,而非觀眾支付,算不算是泡沫呢?假如片方和平台不再補貼的話,電影票房規模會一下子回到300億時代嗎?
儘管行業里已出現了這樣的質疑,但幾乎所有受訪人士都不認同「泡沫」一說。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國電影行業「偷票房」的現象依然存在,整體規模難以預估,兩個因素相互中和,電影市場數據的有效性依然很高。
另一方面,與「虛假排場」、「自購票房」不同,「票補」的確帶動了觀眾觀影,並且,票價的降低也培養了觀眾的觀影習慣。看起來,還是一種正常的市場行為,不管是票補、明星路演、企業包場等,均有用戶的參與和購買。
事實上,票補也是一種資金槓桿遊戲,希望通過小投入來撬動大票房,但這種方法正在變得越來越難。
因為票補的資金投放往往會隨著票房的變化而做出實時調整,「追漲殺跌」,當票房增長迅速時,擴大戰果,票房反饋低迷時,果斷止損。對於不同題材、不同質量的影片,如何制定合理的票補方案,已成為當下電影發行當中極其重要的一環。
當電影團購票價降到用戶敏感度以下,觀眾看電影的最大成本已經由價格成本變成了時間成本。也就是說,一部電影,哪怕準備1億票補,所有電影票都賣9.9,但影片本身不吸引人的話,依然無法拉動排片,在實際操作中,甚至有個別電影連「票補」都花不出去。
「買票房」這種極端行為,背後邏輯何在?
隨著電影的排片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會有越來越多的影片在「買票房」這種無序的市場競爭行為上動心思。為了更直接的操控票房,在不久前《葉問3》的案例中,就採用了大規模直接買票房的方式。
全國電影市場專項治理辦公室認定,《葉問3》存在非正常時間虛假排場的現象,查實的場次有7600餘場、涉及票房3200萬元。同時,該片總票房中含有部分自購票房,發行方認可的金額為5600萬元。
買票房涉及到不正當競爭、商業賄賂等多項電影業外的法律風險。如果片方和影院的「買票房」有合同的話,可能算做一種促銷折扣行為。但是,如果片方的買票房是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或者影院為國有企業的,片方直接以現金回扣、手續費的方式給到影院方的行為,就有可能涉嫌「商業賄賂罪」。
頗為尷尬的是,電影行業的法律法規《電影管理條例》只是針對偷漏瞞報票房作出了相關規定,對於「買票房」「虛假排場」並沒有相對應的處理措施。
看起來,自己掏錢買票房是一種很傻的「雷鋒」行為,但事實上,如果電影產品與金融產品相掛鉤,電影票房的虛高將撬動更大的資本收益,從而促使片方鋌而走險。
有律師建議,廣電總局能否在票房數據方面引入第三方審計機制,從而將票房中可能存在的「虛假」成分全部剔除掉,由於電影票房幾乎是所有電影金融創新產品當中最為核心的變數,如果監管部門能夠對票房數據有更加嚴格的監管,有利於電影行業,乃至各種金融產品的良性發展。
票補會不會持續很久?
從2013年開始到現在,正是有了票補帶來的低價票,不少二三線城市的觀眾才第一次走進電影院。但也有人擔心,電商和片方們這種賣9塊9電影票「賠本賺吆喝」的做法會不會一直持續下去?假如不再補貼之後,電影票房會不會發生很大反彈?
在經過一年的燒錢票補之後,像格瓦拉這樣獨立的APP自身現金流出現問題導致公司元氣大傷,以至於後來不得不「賣身」給微影時代;此外,貓眼與大眾點評合併,各家平台已經過了跑馬圈地的時代,在線購票平台的整體格局發生了變化。
在此背景下,各家平台對票補的投入越來越審慎,整體規模在縮小。目前各家都不再盲目的燒錢,針對各重要檔期的大片補貼在逐漸增加,大片的片方票補對賭條件也越來越苛刻,很多平台都是純貼錢,不要求回報。
歡迎關注微信號:dreamcatcher517
在縮減總體票房預算的同時,平台利用自身流量、觀眾數據分析等方面資源換取部分影片的發行或者投資權,或者爭取作為影片的獨家互聯網聯合出品方。比如,去年賀歲檔《過年好》由微影時代聯合發行,春節檔寧浩出品的《年獸》由貓眼聯合發行。歸根結底,在線購票網站的最終目的並不是一直燒錢,而是要佔有資源。
與平台相比,片方卻越來越願意在票補上花錢,甚至有不少片方直接通過平台買票房。如今的票補已然成為電影發行的標配,只要在線購票渠道之間還存在競爭,或者同檔期影片之間存在競爭,就有票補存在的空間。片方希望有一個漂亮的票房成績單來講故事,比如有個票房高的電影項目,很容易提高公司估值,在其他項目的議價能力比較高。
相比O2O領域的其他補貼,電影票補更具有持續性。站在片方的角度,支付票補之後,還會通過票房分賬的形式再迴流到片方手中。綜合來看,票補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還會繼續存在。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