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被美國「獨立」出來的國家宣布要和中國建交
巴拿馬共和國,簡稱巴拿馬,是拉丁美洲國家。位於中美地峽東南部,南瀕太平洋,北臨加勒比海,橫貫國土中部的巴拿馬運河,是溝通太平洋、大西洋的國際航運要道,素有"世界橋樑"之稱。巴拿馬運河承擔著連接世界東西的重要職責,每年從這裡通過的貨物多達3~6億噸。來自東方的廉價貨物從這裡運往美國東海岸,讓紐約廉價市場上超過1/3的商品得到適當的補給。儘管之前巴拿馬與中國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但中國卻因為這條貿易路線成為巴拿馬運河的第二大的使用者(第一大使用者當然是近在咫尺的美國)。巴拿馬領土狹長,東西長約720公里,南北寬約50~180公里,面積77082平方公里(包括巴拿馬運河區面積)。
早期的巴拿馬是印第安人居住地,1501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成為其在美洲進行殖民擴張的重要據點和通道。1718年起與哥倫比亞同屬新格拉納達總督轄區。1821年巴拿馬加入西蒙·玻利瓦爾建立的大哥倫比亞共和國。1830年"大哥倫比亞"解體後,又於第二年加入新格拉納達共和國(今天的哥倫比亞共和國)。19世紀中期,美、英、法等國勢力相繼侵入。1855年美國築成巴拿馬地峽鐵路。1878年由主持修建過蘇伊士運河的法國人取得了在巴拿馬開鑿運河的租讓權。可實際上最早想打通巴拿馬運河的是西班牙人,雖然16、17世紀的西班牙王國正值鼎盛時代,但由受技術條件和開挖難度的限制,讓他們耽擱了下來,這一耽擱就是三百多年。
1883年,法國人費迪南·德·雷賽布在巴拿馬挖下了第一鍬土,但隨著工程的進行,一切都遠遠超出當初的預計,工程預算如同一個無底洞。雷賽布一方面拚命籌措新的資金,另一方面不停地編造大量的工程進展報告,甚至把錢塞進記者的口袋,以堵住不利消息的擴散。施工現場的情況比財務狀況更加悲催,巴拿馬地峽地形複雜,叢林密布,潮濕悶熱,又缺少基礎設施。導致施工進度緩慢。雷賽布照搬蘇伊士運河的經驗,試圖利用巴拿馬地峽的眾多湖泊修建一條海平式運河。直到工程進行了4年之後,才發現太平洋的海平面要比加勒比海一端低出20多厘米,這個重大失誤使4年的努力幾乎付之東流,運河工程只完成了不到一半。到1889年,雷賽布山窮水盡,運河公司不得不宣布破產,雷賽布不久便抑鬱而死。
在法國人組織公司重啟這個項目的時候,美國獨立已久,已經有了把整個中南美洲納入自己經濟後花園的計劃。而擋在這個偉大計劃面前的最大障礙正是英國。由於當時的大英帝國太過強大,以至於美國在整個19世紀都無法擺脫其陰影,只能做出一些委曲求全的示好。儘管運河的正式通航仍然遙遙無期,英美雙方卻早就定下了使用運河的計劃。當時的美國國務卿亨利·克萊和英國駐美公使布爾沃簽訂了以兩人名字命名的《克-布條約》,隨後美國在巴拿馬開工建設全長75.8公里的鐵路線,讓紐約到舊金山的航程一下子縮短了3/4。這條鐵路為美國帶來了400%的資本回報率。
法國巴拿馬運河公司破產之後,另一個法國人布諾·瓦里亞盤下了繼續修建巴拿馬運河的生意,但卻沒有足夠的啟動資金。想要繼續做下去就必須設法說服美國的投資人。因為美國高層正在醞釀修建一條與巴拿馬運河平行的尼加拉瓜運河,因為尼加拉瓜更靠近美國。這個方案即使在今天的尼加拉瓜,也仍然是經常被拿出來討論的話題--他們早就想從巴拿馬繁盛的海運貿易里分一杯羹了。
經過布諾·瓦里亞一番或真或假的宣傳遊說,使美國議員們相信,尼加拉瓜的修建路線將會遇到泥石流、火山爆發等自然災害,並不是首選。而一旦克服了工人流行病這個難題,巴拿馬運河的修建將會順風順水。雖然瓦里亞成功說服了商人和美國政客,但修建運河還有一個致命的阻撓:修建國當地的民眾。
南美解放者玻利瓦爾建立的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儘管在獨立後不斷分崩離析,直到19世紀末期至少還保留著對巴拿馬地區的控制權。一旦失去了巴拿馬這個伸向北方的突出部,哥倫比亞將斷絕一切北上擴展勢力的可能,不僅無法控制海洋貿易,自身兩條海岸線之間的聯繫亦將操控於他人之手
1903年,美國通過一系運作和哥倫比亞政府簽訂了運河區租借協議,引起了哥倫比亞群眾的強烈不滿,出面簽訂協議的哥倫比亞代表甚至受到了生命威脅。 一家哥倫比亞報紙稱:「絕不能讓出我們一分的主權,讓出我們一寸的土地!」一向聽話的哥倫比亞國會也趁勢否決了政府簽訂的這一條約,這激烈的舉動是美國人和布諾·瓦里亞都沒有想到的。如果當地民眾不配合,巴拿馬運河的修建工作看來又要告吹。這一次,不僅布諾·瓦里亞等不了,連美國也等不了。
時任美國總統西奧·羅斯福在一封私人信件中說「如果巴拿馬成為一個獨立國家,我會很高興的。」國務卿海約翰也暗示在巴拿馬活動的布諾·瓦里亞:「太平洋艦隊已經奉命駛向地峽。」一場由美國支持下的軍事政變已經避無可避。
1903年十月底,美國、巴拿馬起義軍、哥倫比亞三方終於在巴拿馬展開了爭奪。率先發難的是巴拿馬起義軍,其頭領正是巴拿馬獨立後的第一任總統阿馬多爾,此人是布諾·瓦里亞在當地扶持的頭面人物。美國和這位起義軍首領暗通款曲,先後向起義軍輸入了250萬美元的巨款,使起義軍獲得了哥倫比亞駐當地官員的支持,一伙人決定把祖國給賣了。
其實對於美國人的態度,反抗軍一開始也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因為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美國是一直幫著哥倫比亞政府軍鎮壓起義者的。如今美國來了個180度大轉彎,讓反抗軍喜不自勝,全力配合。即便到了今天,他國反對派仍是美國常用的武器。
11月4日,阿馬多爾宣布巴拿馬國成立,把巴拿馬全境變成了一座壁壘。參與防禦的不僅有起義軍士兵,還有留守當地的美國僑民。可見為了巴拿馬運河的利益,美國人可真的能豁出去。
哥倫比政府對美國明裡暗裡的挑釁,是早有安排。先是在國內調查可疑的美國間諜,讓美國人知道哥倫比亞洶洶的民意。其次,未被收買的本土軍隊早在起義軍宣布獨立前就已經登陸了巴拿馬第二大城市科隆,隨時防備軍事政變。
羅斯福總統對巴拿馬國獨立的支持,就是派艦隊在巴拿馬海域實彈演習,把前來準備鎮壓的哥倫比亞軍隊嚇住。並在政治上率先承認巴拿馬是獨立的主權國家,以最快速度和他們建立了外交關係。而且外交關係一建立,羅斯福馬上就指派海軍陸戰隊司令喬治·艾略特將軍協助起義軍組織防務。
在美國的威脅和恫嚇之下,哥倫比亞人只得忍氣吞聲,眼睜睜地看著巴拿馬分裂了出去。在宣告獨立的大會上,阿馬多爾宣布:「昨天我們還是哥倫比亞的奴隸,今天我們已獲得了自由。」話說得非常在理,也非常慷慨激昂,不過他們轉眼又成了美國的奴隸。
布諾·瓦里亞在巴拿馬獨立之後,擔任美國駐巴拿馬公使,上任的頭一件事就是儘快推動運河的建設。他為兩國起草簽訂《巴拿馬運河條約》:美國有權永久租借寬10英里的運河區並可駐防;巴拿馬獲得的經濟補償是1000萬美元的買斷款和每年25萬美元的租借款。
巴拿馬政府拿人手短,只能接受這份不平等條約。美國用了八年時間修建了巴拿馬運河,終於得償所願地大幅減少了東西海岸溝通的航程。
美國在巴拿馬划出的運河區總面積達到1400多平方公里,占巴拿馬國總面積的1/53。該地區的行政、司法、警備、鐵路和財政等全由美國把持,使之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國中之國」。運河修建完成之後,所有的通航款項都被美國運營方獨吞。據統計,在整個美佔時期,運河收入款項達450億美元。相比之下,留給巴拿馬人的只有每年幾十萬美元的補償款。在民族主義分子的運作下,巴拿馬開始成為冷戰時期美國後花園裡的一顆定時炸彈。
1964年,一名攜帶巴拿馬國旗的進步學生被駐地美軍槍殺,引起了巴拿馬人的強烈不滿。不僅運河區受到衝擊,巴拿馬甚至和美國斷交,拒絕承認運河協議。美國對巴拿馬運河長達半個世紀的控制,眼看就要畫上句號。
經過十年的再次談判,美國終於在1977年和巴拿馬政府簽署了關於巴拿馬運河的新條約。新條約規定,美國將在1999年底以前把運河和運河區的全部主權和管轄權逐步交還給巴拿馬。1999年12月31日,巴拿馬收回運河的全部管理和防務權,美軍全數撤出。
2017年6月12日,巴拿馬總統胡安·卡洛斯·巴雷拉在國家電視台全國新聞聯播節目上正式向全世界宣布:巴拿馬共和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
推薦閱讀:
※送一個人上月球怎樣 中國能與美國平起平坐
※突發!澳洲政府:中國護照入境將永久與美國護照享同等待遇!免簽時代或也進入倒計時
※說說美國人社交場合的那些客套事
※美國西北之旅5 牧童歌謠
※持中國護照進入美國政策大變!不做這件事,你手中的美簽就是廢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