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舉之(二)safeguarddo詳談胸部訓練技術
卧推:沉肩,鈴桿位置,觸胸,握桿
作者:safeguarddo
沉肩---沉肩作為卧推技術的要領之一,幾乎可以說是盡人皆知,但人們對這個詞的理解還真是五花八門:1.與聳肩相對,使肩部保持在自然的位置,想著讓肩部靠近雙腳方向。2.推起重物時,肩部不能上移。3.沉肩包含以上兩層含義。4.沉肩包含以上兩層含義,但初學者最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點,當你達到一定水平,想對技術精益求精時,才需要考慮第二點。先讓我們來分析第一條。聳肩時,杠鈴位置更加靠近頭部,將更多的壓力施加在肩部,這種做法不合理。使肩部保持在自然的位置是對的。接下來看看第二條。在動作最高點,如果想讓杠鈴進一步上移,可以讓肩胛骨上移。在這種情況下,手臂會進一步向內收,到達手的內側。同樣道理,在剛開始推動重物上移時,可能有人也會使肩胛骨上移。但這樣加大了動作幅度,而且沒有減輕其他部位的壓力,也就是說反而讓自己更費力了。估計只有一部分初學者會犯這樣的錯誤,有經驗的訓練者可以不必顧慮這一點。鈴桿位置---關於起始動作中鈴桿的位置,前文《胸部訓練的基本原理》已經說過了。現在說說最高點的鈴桿位置。在最高點,鈴桿應對準頸部。在這種狀態下,手臂是稍微向頭部傾斜的。無論手臂向頭部還是向雙腳傾斜,胸部、肩部、肱三頭肌都需要用力。當手臂向頭部傾斜時,背部也參與用力;當手臂向雙腳傾斜時,肩部用力更多。背部肌肉要比肩部肌肉更加強有力。在動作最高點,雙手距離身體最遠,最難保持平衡。讓背部用力,是合理的選擇。觸胸---在動作最低點,鈴桿應處於什麼位置?觸胸,還是停在距離胸部幾公分處(肘與身體處於同一平面上)?鈴桿觸胸時,肘部處於身體後方比較遠的地方。壞處是:下一次推起杠鈴時,肩部會處於一個難於用力的角度,容易受傷。好處是:動作幅度大,胸部拉伸感強。接下來,你就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做出選擇了:如果你的目標是增大胸部肌肉體積,而且你的肩部力量很強,可以選擇觸胸。如果你的肩部力量不足,或有傷,應該不觸胸。如果你的訓練目標是健康,可以不觸胸。如果你是一個滑冰選手,你練習卧推的目標只是發展一定的上肢力量,而不是獲得超越眾人的胸部肌肉體積,可以不觸胸。握桿---環握,以及五指處於鈴桿同一側的握法,哪一種更好?標準環握時,鈴桿處於手指底端。如果你習慣於使手掌向下傾斜(與前臂垂直或不到垂直),則力矩太大,手腕容易受傷。如果你習慣於使手掌與前臂處於一條直線上,則重量壓在虎口,虎口容易受傷。解決方法是,手向內側(拇指方向)傾斜,將鈴桿置於掌根。五指處於鈴桿同一側的握桿方法,可以將鈴桿置於手掌上端,掌根,或手掌的任何位置。此時手掌會向下傾斜(與前臂垂直或不到垂直)。如果將鈴桿置於手掌上端,力矩大,手腕容易受傷。如果將鈴桿置於掌根,力矩小,不容易受傷。
胸部訓練的基本原理(卧推?飛鳥?夾胸?)
在健美雜誌與論壇上,經常可以看到大家在探討這樣的問題:訓練胸大肌的最有效手段是卧推還是飛鳥?卧推時,鈴桿應該對準什麼地方?雙肘應該指向哪裡?結果有的專家說這樣,有的冠軍說那樣,搞得很多訓練者不知道相信誰的理論好。不才不揣冒昧,想試著在本文中回答一下這些問題。先引用城年的一句話:胸大肌的功能是使上臂內收。明確了這個概念,才能繼續進行下面的探討。在桿鈴平板卧推的起始位置,起主要作用的肌肉有:胸大肌,它使上臂內收,讓手臂不至於因為杠鈴的重量被壓得掉到地上;三角肌前束,當雙肘張開而不是緊貼體側時,三角肌前束就會用力,使手臂保持在你需要的位置上;肱三頭肌,當你的前臂與地面垂直或者向著身體傾斜時,肱三頭肌要用力,使得前臂不會被重物壓得向身體彎曲或進一步向身體彎曲。在做動作的過程中,仍然是這三部分肌肉在用力。在動作頂點,如果手臂伸直,肘關節鎖死,肱三頭肌會得到喘息的機會,一部分重量由肘關節承受了,而胸大肌和三角肌前束仍然用力。#在起始點,鈴桿應該對準哪裡?
這個問題提得不好,沒有問到點子上。鈴桿的位置是由握距和雙肘的角度來決定的,而不是由訓練者的主觀意願決定的。
#假設你採用標準握距,即稍大於肩寬,那麼雙肘應該處於怎樣的角度呢?如果雙肘緊貼體側,那麼在卧推過程中,上臂就沒有了內收的過程,胸大肌對手臂起到的作用和起始位置是一樣的,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雙肘緊貼體側時,三角肌前束用力也比較少,肱三頭肌是主要出力的部位。那麼,如果雙肘指向外側,上臂與身體垂直,卧推過程中上臂內收的運動幅度是最大的,這是否表示雙肘指向外側是最佳做法?對了一半,不完全對。雙肘指向外側時,除了上臂內收的運動幅度之外,你還要考慮到三個因素:在起始位置,上臂與身體垂直時,三角肌前束出力很多;此時,上臂與前臂的夾角很小,卧推時肱三頭肌也需要發揮更大的作用;此時,手腕處於一個非常不自然的角度。綜合考慮以上因素,雙肘指向外側是一種可行的做法,但不是最簡單、最直接、最舒服的做法。上臂與身體形成45度的夾角更為合理。假設一個人有著標準身材,採用標準握距,上臂與身體形成45度的夾角,那麼在起始位置鈴桿是對準乳頭的。
#而在結束位置,鈴桿應該對準哪裡?
考慮到手臂與肩的結構,當雙臂接近伸直時,雙手是正對前肩的。再考慮到手中有重物,手腕需要稍微向外側翻轉(同時要上翹,即向著拇指方向彎曲),在卧推的終點,鈴桿是對準頸部的。考慮到手腕需要稍微向外側翻轉(同時要上翹),你在握杠時可以採用正握,也可以使拇指和四指處於同一側。鈴如果向下滑,只會向四指方向滑,不會向掌根方向滑。#在平卧啞鈴飛鳥動作中,手臂彎曲幅度變化比卧推要小,也就是說肱三頭肌出力較少,那麼是否可以說,它能夠更充分地訓練胸大肌呢?
你還需要考慮下面三個問題:第一,在飛鳥動作中,前臂向內運動幅度比卧推大(不做功),上臂向內運動幅度與卧推相同,重物向上移動幅度比卧推小,因此效果比卧推差。第二,在飛鳥動作中,與卧推相比,重物更加遠離身體,這就加大了動作難度,但這種難度並沒有帶來更好的訓練效果,是沒有效果的難度。第三,飛鳥動作是日常勞動與生活中極少見到的,是一種罕見的動作,而人類是不擅於做罕見的動作的。也就是說,訓練潛力比較差。
綜上所述,飛鳥的價值遜於卧推,但它可以給你提供一種不同於卧推的感覺,這就是它唯一的價值所在。 使用大飛鳥機時,大致上也是同樣的原理。與卧推相比,前臂向內運動幅度加大,而且需要做功,因為重物的拉力是橫向的,但前臂向內運動是由手臂用力的。與啞鈴飛鳥相比,上臂向內運動時需要做功。 使用蝴蝶機時,上臂與身體垂直,前臂與上臂垂直(而且始終垂直,肱三頭肌不用力)、與脊柱平行,主要力量來自於三角肌,而且需要持續用力。同時,力量作用於上臂,平板握柄與上臂接觸的位置保持不變,上臂推動握柄沿軸心旋轉。三角肌為了更好地完成這個動作,會做出這樣的選擇:使上臂與肩關節相對位置保持不變,在蝴蝶夾胸動作中使肩部內收。這是一個非常多餘,非常危險的動作。
那麼,我們能否改進蝴蝶機呢?使前臂處於身體前方,與脊柱垂直,或者形成銳角或鈍角(但不能使前臂處於外側並與脊柱垂直),而不是使前臂與脊柱平行;同時改變握柄,改變力量作用的位置……這個思路很對。於是,你就發明出了大飛鳥機! 在仰卧直臂啞鈴上拉當中,起作用的主要是背部肌肉,胸大肌在其中的作用是在動作後半程使上臂保持在體側,不會被重物壓得向外倒。它的訓練價值是,在後半程使上臂由胸部頂端向底端移動,製造出了與卧推、飛鳥完全不同的運動軌道,從不同的角度來訓練胸大肌。
推薦閱讀:
※想要提高PB? 「送髖」技術很關鍵!
※第14章 四柱預測技術(1)
※乒乓球技術:輕鬆把重下旋拉過 拉轉
※金葉蕕栽植技術
※丑柑柑桔不知火怎樣選擇栽植時間與栽植技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