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 五卷

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第0800部

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五卷

宋西天北印度烏填曩國三藏傳法大師施護奉詔譯

  

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鷲峰山中。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一萬六千。及一生獲得無上正等正覺。種種佛剎皆來集會。

  爾時尊者大迦葉波。在大眾中安詳而坐。

  爾時世尊。告迦葉言。有四種法。破壞菩薩智慧。迦葉白言。四種法者。其義云何。四種法者。一者於佛教法而生輕慢。二者於法師處憎嫉法師。三者隱藏正法令不見聞。四者他欲樂法數數障礙。嗔恚斷善覆蓋不說。誑賺他人唯自求利。迦葉。如是四種。是名壞滅菩薩智慧。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若人慢佛法  憎嫉法師處  樂法作隱藏  求法而障礙  嗔怒斷善根  覆法不為說  愛樂誑賺他  恆行自求利  我說此四法  斷滅菩薩慧  四法如是故  汝等應當知

  佛告迦葉波。有四最上法觀。增長菩薩大智。迦葉白言。是義云何。此四法者。一者於佛教法深生尊重。二者於法師處勿生輕慢。三者如聞得法為他解說。起正直心不求一切利養。四者稱讚多聞增長智慧。一向正心如聞受持。行真實行而不妄語。迦葉。此四種法。增長菩薩大智慧故。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尊重於佛法  及彼法師處  如聞為他說  不求於利養  亦不要稱揚  一向而求聞  多聞生智慧  如聞受持法  持已依法行  稱法真實故  是彼法師行  口意無虛妄  四法可為師  得佛大智慧

  佛告大迦葉。有四法具足。迷障菩薩菩提心。迦葉白言。云何四法迷障菩提心。此四法者。一者所有阿闍梨師及諸善友。行德尊重反生毀謗。二者他善增盛於彼破滅。三者若諸眾生行大乘行。而不稱讚妄言謗毀。四者棄背正心邪妄分別。如是迦葉。此四種法迷障菩薩菩提心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闍梨師善友  行德俱尊重  不行恭敬心  反生於輕毀  他善增熾盛  破壞滅除他  菩提大行人  謗毀行輕慢  棄背正真心  邪妄而分別  如斯四惡行  迷障佛菩提  是故此四法  遠離無上覺  無此四過者  最上得菩提

  佛告迦葉波。有四法具足。令諸菩薩一切生處。出生菩提心。直至菩提而坐道場而無障礙。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不為身命而行邪見妄言綺語。二者去除一切眾生虛妄分別。三者為其佛使發起一切菩提種相。如實名稱流遍四方。四者所有一切眾生教化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各說今得。迦葉。如是四法具足菩薩。一切生處出生菩提心。中間無迷。直至菩提坐道場座。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不為自身命  邪說及妄語  心恆愍眾生  除妄及懈怠  能作如來使  及為眾生師  顯發行菩提  名聞遍四方  教化諸眾生  令成無上覺  安住此法中  菩提心不退

  佛告迦葉波。有四法具足。令諸菩薩已生未生善法皆令滅盡永不增長。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世間所有深著我見。二者觀察種族住著利養行咒力事。三者嗔恨菩薩偏贊佛教不普稱讚。四者未聞難見經法聞之疑謗。如是迦葉。具此四法。令諸菩薩已生未生善法皆悉滅盡永不增長。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由此著我見  皆令善法盡  觀察於種族  咒術求利養  毀於菩薩教  而不普稱讚  未聞甚深經  聞之生疑謗  具行此四法  不久善法盡  是故諸菩薩  行此四法者  遠離佛菩提  譬如天與地

  佛告迦葉波。有四法具足。令諸菩薩善法不滅得法增勝。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願聞其善不願聞惡。求行六波羅蜜及菩薩藏。二者除去我見心行平等。令一切眾生得法利歡喜。三者遠離邪命得聖族歡喜。不說他人實不實罪。亦不見他過犯。四者若此深法自智不見。而不謗毀彼佛如來。如是而見如是而知。我不能知佛智無邊種種無礙。如來為諸眾生演說此法。如是迦葉。具此四法。令諸菩薩善法不盡得法增勝。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常願聞其善  非願聞諸惡  恆行六波羅  而求菩薩藏  斷除於我見  而行平等心  普令諸眾生  得彼法利喜  活住清凈命  復值聖種族  他罪實不實  終不而言說  設睹諸過犯  如同不見聞  此法甚深奧  少智不能知  唯佛自明了  而不生疑謗  佛智廣無邊  如來為眾說  行此四法者  勝智法無盡  安住此法中  菩提不難得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生不正心離菩薩行。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疑惑佛法心不愛樂。二者我見貢高嗔恚有情。三者他得利養貪愛憎嫉。四者於佛菩薩不生信敬。亦不稱讚而復毀謗。迦葉如是四法。生不正心離菩薩行。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疑惑諸佛法  作意不愛樂  貢高我見增  嗔恚眾生故  他所得利養  貪愛起憎嫉  於佛菩薩眾  心不生信受  此四不正心  遠離菩薩行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令諸菩薩得柔軟相。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所得阿缽羅諦。得已發露終不覆藏遠離過失。二者彼須真實所言誠諦。寧可盡於王位破壞富貴。散滅財利舍於身命。終不妄語所言真實。亦不令他言說虛妄。三者不發惡言毀謗蔑無一切眾生。乃至善與不善斗諍相打禁系枷鎖。如是之過亦不言說。恐自成罪得業果報。四者依彼信行深信一切諸佛法教心意清凈。迦葉如是四法。令諸菩薩得柔軟相。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所獲阿缽羅  恐成於過罪  不敢自覆藏  洗心而發露  用意要真實  所言須誠諦  寧盡國王位  捨命破資財  不發妄語言  棄背真實行  亦不教他人  令作虛妄事  又不行毀謗  蔑無一切眾  善與不善者  乃至斗諍等  終不說視他  恐招自業果  心住清凈行  信樂佛菩提  此四佛宣揚  眾生宜親近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令諸菩薩心意剛強。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所聞最上勝法心不樂行。二者於法非法雖知凈染。凈法不行而行非法。三者不親近阿闍梨及師法等。信受妄語不知食處。四者見諸菩薩具其勝德。都無恭敬我見輕慢。迦葉如是四法。令諸菩薩心意剛強。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聞彼最上法  心意不樂行  凈法而不修  非法生愛樂  棄背阿闍梨  不敬於師法  受食處不知  信行於妄語  菩薩有勝德  不生於尊重  下劣我見增  剛強心輕慢  此四佛自宣  我常亦遠離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令於菩薩知見明了。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聞善樂行聞惡樂止。知法真實棄背邪偽受行正道。二者遠離毀謗純善相應。美言流布眾所愛敬。三者親近師教知彼食處。調伏諸根戒定不間。四者自得菩提不舍眾生。行實慈愍令彼愛樂廣大真德。迦葉。如是四法。令於菩薩知見明了。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聞善樂欲行  聞噁心欲止  業背邪偽因  受行八正道  毀謗恆遠離  善業得相應  流布善言音  令眾生愛重  親近於師教  知彼食來處  制伏取境根  安住於戒定  雖得佛菩提  不舍有情界  行彼真實慈  令求無上德  此四佛所宣  速得善逝果

  佛告迦葉波。菩薩有四種違犯。迦葉白言。云何四種。一者眾生信根未熟而往化他。菩薩違犯。二者下劣邪見眾生廣說佛法。菩薩違犯。三者為小乘眾生說大乘法。菩薩違犯。四者輕慢正行持戒眾生。攝受犯戒邪行眾生。迦葉。如是四種。菩薩違犯。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眾生信未熟  而往化於彼  下劣邪有情  為彼廣說法  於彼聲聞處  分別大乘法  輕慢正行人  攝受破戒者  知此四違犯  菩薩須遠離  依此四法行  菩提不成就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成菩薩道。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於一切眾生心行平等。二者於一切眾生用佛智教化。三者於一切眾生演說妙法。四者於一切眾生行正方便。迦葉。如是四法。成菩薩道。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於彼群生類  恆行平等心  教導諸有情  令入如來智  常演微妙法  救度一切人  安住真實中  是名正方便  此四平等法  佛自恆宣說  依教彼恆行  成就菩薩道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為菩薩怨而不可行。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樂修小乘自利之行。二者行辟支佛乘淺近理法。三者隨順世間咒術伎藝。四者用世智聰辯。集彼世間虛妄無利之法。迦葉。如是四法。為菩薩冤不可同行。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若行聲聞乘  出家自利行  及彼辟支迦  證悟淺理行  耽著世間藝  伎術禁咒等  復用世智辯  虛集無利法  誑賺於眾生  不到真實際  此四菩薩行  善根皆滅盡  冤家不同行  佛言宜遠離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為菩薩善友。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所有求菩提道者。為菩薩善友。二者作大法師。為菩薩善友。三者以聞思修慧。出生一切善根者。為菩薩善友。四者於佛世尊求一切佛法者。為菩薩善友。迦葉如是四法。為菩薩善友。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求成菩提者  佛子親善友  作大說法師  顯發聞思慧  教化諸眾生  出生五善根  恆為善逝子  當獲正覺道  佛說此四法  不迷於正行  令得大菩提  是名真善友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為菩薩影像。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為利養不為法。二者為要稱讚不為戒德。三者自利求安不利苦惱眾生。四者於實德能不生分別樂欲。迦葉。如是四法。為菩薩影像。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廣求於利養  不為聽受法  愛樂人讚揚  棄捨於德業  一向求自安  不愍眾生苦  於彼實德能  無樂無分別  如是四種法  佛說為影像  汝諸菩薩眾  各各宜遠離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為菩薩實德。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入空解脫門。信業報無性。二者入無我無願門。雖得涅槃。恆起大悲樂度眾生。三者於大輪迴巧施方便。四者於諸有情雖行給施不求果報。迦葉。如是四法。為菩薩實德。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入彼空解脫  信觀業無性  無我無願門  安住慈愍行  雖證涅槃空  樂度眾生故  於彼輪迴中  巧設諸方便  廣濟於群生  不希於福報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為菩薩大藏。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於諸佛所恭敬供養。二者恆行六度大波羅蜜多。三者尊重法師心不退動。四者樂居林野心無雜亂。迦葉。如是四法。為菩薩大藏。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於彼諸佛所  供養一切佛  大乘六度中  所行波羅蜜  尊重說法師  承事心無退  常居林野中  清凈無雜亂  此四善逝說  佛子大法藏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遠離菩薩魔道。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所行諸行不離菩提心。二者於一切眾生心無惱害。三者於一切法明了通達。四者於一切眾生不生輕慢。迦葉。如是四法。遠離菩薩魔道。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所行眾善行  不離菩提心  於彼諸群生  恆時無惱害  諸法善通達  於生絕輕慢  此四善逝說  遠離諸魔道  是人依此行  得彼真空際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集菩薩一切善根。迦葉白言。四法云何。一者樂住林間寂靜宴默。二者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攝諸眾生。三者樂求妙法棄捨身命。四者聞義不足集諸善根勤行精進。迦葉。如是四法。能集菩薩一切善根。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樂住閑寂處  宴默離喧煩  四攝御眾生  令登於覺路  勤求於妙法  棄捨於身命  精進集善根  聞法心無足  佛說此四行  出生無邊善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生菩薩無量福德。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恆行法施心無吝惜。二者起大悲心救護破戒眾生。三者化諸有情發菩提心。四者於下劣惡人忍辱救護。迦葉。如是四法。出生菩薩無量福德。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廣說諸妙法  清凈心無吝  毀禁諸有情  救護垂慈愍  令彼眾生類  發於凈覺心  種種劣惡人  救護行忍辱  菩薩及諸佛  同行此四行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能破菩薩意地無明煩惱。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所行戒行具足無犯。二者受持妙法身心無倦。三者隨其意解傳施法燈。四者禮敬投誠稱揚佛德。迦葉如是四法。能破菩薩意地無明煩惱。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堅持具足戒  意地無缺犯  妙法恆受持  晝夜心無倦  所解諸佛教  隨意施法燈  稱讚一切佛  投誠恭敬禮  智者行此四  能斷無明地  一切諸佛心  依此得菩提

  佛告迦葉波。有四種法。生菩薩無礙智。迦葉白言。云何四法。一者所有法施。二者受持妙法。三者不害他人。四者亦不輕慢。迦葉如是四法。生菩薩無礙智。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所行妙法施  令彼得受持  不嫉眾生學  尊重於持戒  四法除宿罪  獲成最上覺  依此得菩提  出生無礙智  復別十二行  智者得菩提  成就甘露味  所有諸眾生  而具深法眼  解說讀誦持  佛說於彼人  獲福無有量  所有恆河沙  俱胝佛剎土  滿中盛七寶  供養一切佛  彼福亦無量  若人念此法  四句伽他經  福德勝於彼  複次迦葉波  若持此四句  未名菩薩者  得名為菩薩  說此四法中  具足十善行  依法平等心  是故名菩薩

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卷第二

  佛告迦葉波。若諸菩薩。具足三十二法。名為菩薩。迦葉白言。云何三十二法。所為利益一切眾生。一切智智種子。不量貴賤令得智慧。為一切眾生低心離我。真實愍念其意不退。善友惡友心行平等。雖到涅槃思念愛語。先意問訊愍見重擔。於諸眾生恆起悲心。常求妙法。心無疲厭。聞法無足。常省己過不說他犯。具諸威儀恆發大心。修諸勝業不求果報。所生戒德滅諸輪迴。令諸有情道心增進。一切善根皆悉集行。雖行忍辱精進。如入無色禪定。智慧方便善解總持。恆以四攝巧便受行。持戒犯戒慈心不二。常處山林樂問深法。世間所有種種厭離。愛樂出世無為果德。遠離小乘正行大行。棄捨惡友親近善友。於四無量及五神通。皆悉通達已凈無知。不著邪正如實依師。發菩提心純一無雜。迦葉。如是具足三十二法。是則名為菩薩。我今於此。重說頌曰。

  利益諸眾生  欲行清凈行  令生一切智  不擇於貴賤  同入如來慧  真實愍眾生  心意不退轉  善友及惡友  平等觀於彼  雖到於涅槃  愛語先問訊  憂愍於重擔  及彼諸眾生  不斷於大悲  求法心無苦  聞義常不足  恆省自身非  不譏他人犯  具修眾威儀  而起大乘行  不求於果報  所持諸戒德  斷滅於輪迴  令彼諸有情  遠害增道意  忍辱集善根  精進修諸行  如入無色定  智慧諸方便  總持而善解  四攝恆受行  持犯二俱愍  常處於林間  恆樂聞深法  厭離於世間  愛敬無上果  遠離聲聞乘  而修大乘行  棄捨於惡朋  親近於善友  五通四無量  智慧悉通達  清凈絕無知  不著於邪正  依師究真實  純一無雜行  佛說觀行法  先發菩提心  若此三十二  善逝當演說  菩薩具足行  得佛甘露味

  佛告迦葉波。我為菩薩。說譬喻法。令彼知見為菩薩德。迦葉白言。其義云何。迦葉。譬如地大與一切眾生。為其所依令彼長養。而彼地大於其眾生無求無愛。菩薩亦然。從初發心直至道場。坐得成菩提。於其中間。運度一切眾生無愛無求。亦復如是。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地大  與諸眾生  依止長養  於彼眾生  無求無愛  菩薩亦爾  從初發心  直至道場  成無上覺  運度有情  無求無愛  無冤無親  平等攝受  令得菩提

  佛告迦葉波。譬如水界潤益一切藥草樹木。而彼水界於其草木無愛無求。迦葉。菩薩亦然。以清凈慈心。遍行一切眾生。潤益有情白法種子。令得增長無愛無求。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水界  潤益一切  藥草樹木  令得生長  無愛無求  菩薩亦爾  以凈慈心  遍及有情  次第普潤  凈種增長  破大力魔  得佛菩提

  佛告迦葉。譬如火界成熟一切谷麥苗稼。火界於彼無愛無求。迦葉。菩薩亦爾。以大智慧成熟一切眾生善芽。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火界  成熟一切  五穀苗稼  而彼火界  於其苗稼  無求無愛  菩薩亦爾  以智慧火  成熟一切  眾生善芽  菩薩於彼  無求無愛

  佛告迦葉。譬如風界遍滿一切諸佛剎土。迦葉。菩薩亦爾。以善方便遍眾生界令解佛法。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風界  隨自勢力  普遍佛剎  諸菩薩眾  亦復如是  以善方便  為其佛子  說最上法

  佛告迦葉。譬如魔冤領四軍兵。欲界諸天不能降彼。迦葉。菩薩亦爾。得意清凈一切眾魔不能惑亂。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魔冤  領四軍兵  欲界諸天  不能降彼  菩薩亦爾  得意清凈  一切眾魔  不可惑亂

  佛告迦葉。譬如白月漸漸增長乃至圓滿。迦葉。菩薩亦爾。以無染心求一切法乃至圓滿。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白月  漸漸增長  直至圓滿  菩薩亦爾  以無染心  求修諸善  漸漸增進  白法圓滿

  佛告迦葉。譬如日出放大光明。照彼世間無不朗然。迦葉。菩薩亦爾。放智慧光照諸眾生。無不開悟。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日出  照彼世間  一切物像  無不朗然  菩薩亦爾  放智慧光  照諸有情  無不開解

  佛告迦葉。譬如師子獸王有大威德。於彼一切所行之處不驚不怖。迦葉。菩薩亦爾。安住多聞戒德。如是一切所往之處不驚不怖。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師子獸王  威德勇猛  所行之處  心無驚怖  菩薩亦爾  安住多聞  持戒智慧  於彼世間  所行之處  離諸怖畏

  佛告迦葉。譬如龍象有大勢力。擔負一切重物而無疲苦。迦葉。菩薩亦爾。擔負一切眾生五蘊諸苦。不得其苦。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龍象  有大勢力  身負重物  而不疲苦  菩薩亦爾  擔負眾生  五蘊諸苦  亦無疲苦

  佛告迦葉。譬如蓮華生長水中淤泥濁水而不能染。迦葉。菩薩亦爾。雖生世間。世間雜染終不能著。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蓮華  出生水中  濁水淤泥  而不可染  菩薩亦爾  雖生世間  種種雜染  而不能著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方便斷樹不斷樹根。而於後時復生大地。迦葉。菩薩亦爾。以方便力斷彼煩惱。不斷彼種以大悲善根復生三界。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有人  以其方便  而斷樹身  不斷樹根  如是後時  復生大地  菩薩亦爾  以善方便  斷彼煩惱  不斷彼種  以大悲故  復生三界

  佛告迦葉。譬如諸方所流河水。皆歸大海同一鹼味。迦葉。菩薩亦爾。所有一切善根。種種利益迴向菩提。與彼涅槃同歸一味。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一切  江河諸水  皆入大海  同一鹼味  菩薩亦爾  所有一切  善根利益  迴向菩提  及彼真際  同歸一味

  佛告迦葉。譬如四大天王及忉利天眾。要彼安住妙高之山。迦葉。菩薩亦爾。為一切智所修善法。要彼安住菩提大心。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四王  及帝釋眾  要彼安住  妙高之山  菩薩亦爾  為一切智  所修善法  安住菩提

  佛告迦葉。譬如國王欲行王事須假宰臣。迦葉。菩薩亦爾。欲為佛事。須假智慧方便。我今於彼。而說頌曰。

  譬如國王  欲行王事  須仗宰臣  而得成就  菩薩亦爾  欲為佛事  假方便慧  決定成就

  佛告迦葉。譬如晴天無其雲霧。於彼世間終無降雨之相。迦葉。菩薩亦爾。寡聞小智於諸有情。終無說法之相。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虛空  晴無雲霧  於彼世間  終不降雨  菩薩亦爾  寡聞少智  於其有情  無說法相

  佛告迦葉。譬如虛空起大雲雷。必降甘雨成熟苗稼。迦葉。菩薩亦爾。於其世間起慈悲雲。降妙法雨成熟眾生。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虛空  雲雷忽起  必降甘澤  成熟苗稼  菩薩亦爾  普覆慈雲  降霔法雨  成熟有情

  佛告迦葉。譬如轉輪聖王有其七寶恆隨王行。迦葉。菩薩亦爾。有七覺支恆隨菩薩。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世間  轉輪聖王  所有七寶  恆隨王行  菩薩亦爾  有七覺支  所到之處  隨逐菩薩

  佛告迦葉。譬如摩尼寶珠得多富貴。價直迦哩沙波拏。百千富貴。迦葉。菩薩亦爾。得多富貴价直聲聞緣覺百千富貴。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摩尼寶  富貴廣得多  迦哩沙波拏  百千不可比  菩薩亦如是  富貴倍弘多  辟支及聲聞  百千亦難比

  佛告迦葉。譬如忉利天眾。若住雜林者。受用富貴平等無二。迦葉。菩薩亦爾。若住清凈心者。為一切眾生正直方便平等無二。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忉利天  住彼雜林者  受用於富貴  平等無有二  菩薩亦如是  住心清凈者  正直為群生  方便亦無二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妙解禁咒善知毒藥。一切毒藥不能為害。迦葉。菩薩亦爾。具大智慧善行方便。一切煩惱不能為害。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世間人  善知葯禁咒  一切毒藥等  不能為損害  菩薩亦如是  若具方便慧  一切煩惱毒  不能為損害

  佛告迦葉。譬如世間糞壤之地。能生肥盛甘蔗。迦葉。菩薩亦爾。若處煩惱糞地。能生一切智種。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糞壤地  出生於甘蔗  倍常而肥盛  菩薩處煩惱  出生一切智  其義亦如是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不學武藝。若執器仗寧解施設。迦葉。菩薩亦爾。先未聞法寡識機葯。若執智見何辯邪正。佛告迦葉。譬如[穴/(采-木+田)]師欲燒瓦器須用大火。迦葉。菩薩亦爾。欲為愚迷眾生開發智慧。須用佛法智火。迦葉。是故此大寶積正法。令菩薩修學受持得解法行。

  迦葉白言。菩薩云何受持見正法行。迦葉。如自觀身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無名無相。無觀行故。迦葉。如此說名正觀影像中法。複次迦葉。如實正觀影像中法。迦葉。云何影像中法。如正觀色。觀彼無常亦非無常。如是受想行識。常與無常無定無不定。迦葉。此說如實觀察影像中法。

  複次迦葉。如實觀察影像中法。所有地界。常與無常無定無不定。如是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亦復如是無定無不定。迦葉。此說如實觀察影像中法。

  複次迦葉。所有眼處常無常性無定無不定。如是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常無常性。無定無不定。迦葉。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複次迦葉。此定一法。此不定二法。若彼二法於是色中。不見不住無微無識亦無相故。迦葉。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複次迦葉。我見一法無我二法。若彼二法於是色中。不見不住無微無識。亦無相故。迦葉。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複次迦葉。此真實心一法。此不實心二法。迦葉。二法所在無心無覺無意無識。迦葉。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複次迦葉。善不善。世間出世間。有罪無罪。有漏無漏。有為無為。有煩惱無煩惱。如是一切法。迦葉。此生法一此滅法二。若二法中無集無散不可求得。迦葉。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複次迦葉。此有法一此無法二。若此二法於是色中。不見不住無微無識亦無相故。迦葉。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複次迦葉。此輪迴一法。此涅槃二法。若彼二法於是色中。不見不住無微無識。迦葉。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複次迦葉。我說汝等。無明緣生行。行緣生識。識緣生名色。名色緣生六入。六入緣生觸。觸緣生受。受緣生愛。愛緣生取。取緣生有。有緣生老死。老死緣生憂悲苦惱。迦葉。如是集得此一大苦蘊。所有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老死滅憂悲苦惱得滅。如是得此一大苦蘊滅。迦葉。若以智觀明無明等無此二相。迦葉。此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複次迦葉。如是行行滅。如是識識滅。如是名色名色滅。如是六入六入滅。如是觸觸滅。如是受受滅。如是愛愛滅。如是取取滅。如是有有滅。如是生生滅。如是老死老死滅。如是智觀生性滅。性無二相故。迦葉。離此二相。此說影像中法如實觀察。

  複次迦葉。應當正觀影像中法。彼法非空。亦非不空。如是空法無法相非無法相。法相即空相。空相即無相。無相即無願。所以者何。無所願作故。無相即空相。如是行者若法未生不生。法未生故。如彼法生。彼亦不生。生已謝故。如是無生生離取故。法無自性。無性即空。如是正觀此說影像中法。

  複次迦葉。補特伽羅非破壞空。即體是空。本非有故。非前際空非後際空。現在即空。迦葉白言。彼補特迦羅。我今覺悟知彼是空。破壞我故。一切皆空此法如是。佛言。迦葉汝言非也。迦葉寧可見彼補特迦羅如須彌山量。勿得離我而見彼空。何以故。破我斷空執一切空。我則說為大病。而不可救。

  佛告迦葉。譬如人病其病深重。而下良藥令彼服行。葯雖入腹病終不差。迦葉。此人得免疾不。迦葉白言。不也世尊。佛言。於意云何。世尊此人病重故。不可療也。佛言。迦葉彼著空者。亦復如是。於一切處深著空見我即不醫。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重病者  令彼服良藥  雖服病不退  彼人不可療  著空亦如是  於彼一切處  深著於空見  我說不可醫

  佛告迦葉。譬如愚人觀彼虛空。而生怕怖捶胸悲哭。所以者何。恐虛空落地損害於身。佛言。迦葉彼虛空能落地不。迦葉雲不也。佛言迦葉。若彼愚迷沙門婆羅門亦復如是。彼聞空法心生驚怖。所以者何。若空我大心依何行用。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愚迷人  於空生怕怖  悲哭而遠行  恐虛空落地  虛空無所礙  不損於眾生  此人自愚迷  妄生於驚怖  沙門婆羅門  愚見亦如是  聞彼諸法空  心生於怖畏  若空破壞我  依何生受用

  佛告迦葉。譬如畫師自畫醜惡夜叉。畫已驚怖迷悶仆倒。迦葉。彼凡夫眾生亦復如是。自作色聲香味觸法。作已迷彼墮落輪迴。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工畫師  畫彼惡夜叉  於彼自驚怖  迷悶仆倒地  凡夫亦復然  自著於聲色  迷彼不覺知  墮落輪迴道

  佛告迦葉。譬如幻士變作幻化。是彼幻化能變幻士。迦葉。相應行比丘亦復如是。而自發意。如是說一切皆空。彼虛空無實亦能如是說。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於幻士  能變於幻化  而彼幻化人  亦能變幻士  相應行比丘  發意亦如是  說彼一切空  無實空亦說

  佛告迦葉。譬如二木相鑽風吹出火。火既生已燒彼二木。迦葉如實正觀亦復如是。於正見道生彼慧根。慧根既生燒彼正觀。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鑽二木  風吹生彼火  火生剎那間  而復燒二木  正觀亦如是  能生於慧根  生彼一剎那  還復燒正觀

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卷第三

  爾時世尊復以譬喻更明斯義。

  佛告迦葉。譬如燈光能破一切黑暗。而彼黑暗從何而去。非東方去。非南方去。非西方去。非北方去。去亦非去。來亦非來。

  迦葉。複次燈光亦非我。能破得黑暗。又若非黑暗何顯燈光。迦葉。燈光黑暗本無自性。此二皆空無得無舍。迦葉。如是智慧亦復如是。有智若生無智即舍。而彼無智歸於何去。非東方去。非南方去。非西方去。非北方去。去既非去。來亦非來。

  迦葉。複次有智若生無智即舍。非彼有智我能破壞無智。又若無智本無有智何顯。迦葉有智無智俱無自性。此二皆空無得無舍。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於燈光  能破於黑暗  彼暗滅謝時  諸方無所去  若復此燈光  非暗不能顯  二俱無自性  無性二俱空  智慧亦如是  有智若生時  無智而自舍  此二若空花  俱無有自性  取捨不可得

  佛告迦葉。譬如空舍無其戶牖。經百千年無其人物。其室冥暗忽有天人。於彼舍中燃其燈明。迦葉於意云何。如是黑暗我經百千年住此。我今不去有此事不。迦葉答雲。不也世尊。彼黑暗無力燈光若生決定須去。佛言迦葉。彼業煩惱亦復如是。經百千劫住彼識中。或彼行人於一晝夜。正觀相應生彼慧燈。迦葉如是聖者慧根。若生此業煩惱定無所有。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如舍百千年  無人無戶牖  忽有天及人  於彼燒燈火  如是久住暗  剎那而滅謝  是彼舍黑暗  不言我久住  於此而不去  業識煩惱集  其義亦如是  雖住百千劫  本性不真實  行人晝夜中  正入如實觀  慧燈晃耀生  彼等煩惱集  剎那不可住

  佛告迦葉。譬如虛空不住種子。迦葉如是。若彼行者堅著斷見。過去已滅未來非有。何住佛法種子。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太虛空  無涯無有量  若人於空中  何處植種子  斷見亦如是  過去不可有  未來亦不生  現無佛法種

  佛告迦葉。譬如糞滿大地。可種一切種子。迦葉。如是業煩惱糞滿於世間。可種一切佛法種子。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大地糞  隨處可種植  眾生煩惱糞  周遍於世間  佛子若親近  可下佛法種

  佛告迦葉。譬如鹼鹵陸地不可種於蓮華。迦葉。如是無行性者本自非有。未來不生何得菩提之種。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鹼陸地  不可出蓮華  於彼泥水中  出生甚氛馥  無性亦如是  過未本來無  終不生佛種

  佛告迦葉。譬如糞壤之地可生蓮華。迦葉。如是煩惱邪行眾生亦可生其佛法種智。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泥糞地  而可生蓮華  邪行業眾生  亦生佛法種

  佛告迦葉。譬如四大海水彌滿無邊。迦葉。如是見彼菩薩所作善根能遍法界。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四大海  彌滿廣無邊  菩薩亦如是  善根遍法界

  佛告迦葉。譬如天人以一毛端百分取一。於彼毛頭滴微細水。欲成俱胝四大海。迦葉。如是見彼聲聞。所作微善而求無上。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人毛端  百分而取一  於彼滴微水  欲成俱胝海  聲聞亦如是  以己微淺智  所作自善根  求成無上覺

  佛告迦葉。譬如芥子內蟲食彼芥子。見芥子內謂若虛空。迦葉。如是聲聞所修小智。見彼生空亦復如是。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芥子內  而有食芥蟲  於里無礙處  見彼謂虛空  聲聞所修智  證彼一分空  所見而不大  其義亦如是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見十方世界虛空無邊。迦葉。如是菩薩無礙大智所見法界亦無邊際。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虛空界  十方無有涯  一切諸世間  依彼無障礙  菩薩亦如是  所起最上智  照見法界空  無邊無所得

  佛告迦葉。譬如剎帝利受灌頂王。彼王皇后私於庶人後生其子。迦葉於意云何。彼所生之子得名灌頂王子不。迦葉白言不也。世尊告言。迦葉。彼得無生法界聲聞。我是如來灌頂之子如是亦然。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剎帝王皇后  而私於庶人  彼後生其男  不名灌頂子  聲聞亦如是  離欲證無生  唯行於自利  非是於如來  灌頂法王子  佛子行二利

  佛告迦葉。譬如剎帝利受灌頂王。有近侍婢王所愛幸。彼後生子。迦葉於意云何。此婢生之子得名王子不。迦葉答雲。此是王子。迦葉如是初發心菩薩。雖道力微劣化彼眾生。未免輪迴亦得名為如來之子。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輪王婢  為王之愛幸  而後生其男  亦是剎帝子  菩薩亦如是  初發菩提心  德行而羸劣  方便化眾生  雖未出三界  所作稱佛心  得名真佛子

  佛告迦葉。譬如輪王生其千子。大力勇猛辯才端正。須得輪王相具足。彼所童子內。若無一子具有輪王相者。彼轉輪王不作親子之想。迦葉。如是如來會下有百千俱胝聲聞圍繞。若無一菩薩相者。如來亦不作子想。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轉輪王  所生千太子  若無一童子  具彼輪王相  此乃無王分  王無自子想  佛子亦如是  雖有千俱胝  聲聞眾圍繞  無一菩薩相  善逝觀彼人  不為佛子想

  佛告迦葉。譬如轉輪聖王。所有皇后懷娠七夜必生童子。具輪王相。彼在胎藏迦羅羅大。未有根形。雖未成形而有天人發心愛重。非愛彼子勇猛大力。於意云何。重彼輪王王種不斷。迦葉。亦復如是。初發心菩薩根雖未熟未免輪迴。樂行佛法。彼過去佛見生其愛重。於彼正觀八解脫阿羅漢。而不愛重。何以故。為彼初心菩薩佛種不斷故。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轉輪王  皇后懷娠妊  七日未成形  天人生愛護  非重勇猛力  而重輪王種  菩薩亦如是  初發菩提心  欲度輪迴故  過去諸如來  於彼而恭敬  此人紹佛事  於諸聲聞眾  正觀八解者  不生於敬愛  無彼成佛分

  佛告迦葉。譬如假摩尼琉璃珠。聚如妙高山。不及一真摩尼琉璃寶。迦葉。如是假使一切聲聞辟支佛。不能及一初發菩提心菩薩。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假琉璃  及彼摩尼珠  積聚如須彌  不及真摩尼  琉璃之一寶  菩薩亦如是  假使於聲聞  及彼緣覺眾  其數如微塵  不及初發心  求彼菩提者  菩薩之一人

  佛告迦葉。譬如迦陵頻伽鳥。住彼卵中之時。早能與彼一切飛禽而皆不同。迦葉於意云何。當發一切美妙音聲故。迦葉。如是彼初發心菩薩雖住業煩惱無明藏中。早與一切聲聞辟支佛而不可同。迦葉於意云何。彼有迴向善根說法方便故。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頻伽鳥  住彼卵子中  雖未見身形  而與諸禽異  當發美妙音  令人常愛樂  佛子亦如是  初發菩提心  未出煩惱藏  一切辟支佛  及彼聲聞眾  亦復不能比  迴向大安樂  方便利有情  無垢慈悲意  能宣微妙音

  佛告迦葉。譬如輪王皇后。所生王子具足輪王福相。一切國王及諸人民悉皆歸伏。迦葉。如是初發心菩薩。天上人間一切有情悉皆歸伏。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轉輪王  皇后所生子  雖為童子身  具足王福相  國王及臣民  一切皆歸向  菩薩亦如是  初發菩提心  佛子相具足  一切諸世間  天人眾生類  清凈心歸向

  佛告迦葉。譬如大雪山王出生上好藥草。能治一切諸病。修合服食。無復心疑決定得差。迦葉。如是若彼菩薩所有智葯能療一切眾生煩惱諸病。菩薩以平等心普施一切有情。服者無復疑惑病即除愈。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大雪山  出生上妙藥  療治一切病  若有服之者  獲差勿復疑  佛子亦如是  出生妙智葯  能療一切人  煩惱生老病  平等而賜之  所有服食者  無疑決定差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歸依初月。如是圓月而不歸依。迦葉。如是我子有其信力。歸命菩薩不歸命如來。所以者何。為彼如來從菩薩生。若聲聞辟支佛從如來生。非如菩薩故。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此有情  歸命於初月  如是圓滿月  而彼不歸依  我子亦如是  歸依於菩薩  不歸向世尊  為具大智力  出生如來身  非彼聲聞類  智慧微劣故  依彼如來生

  佛告迦葉。譬如文字之母。具能包含一切義論等事。迦葉。如是初發心菩薩具能綰攝一切諸佛。化行無上智因。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文字母  人間與天上  義論及辯才  皆因此建立  菩薩亦如是  初發菩提心  具足佛地智  及諸方便行

  佛告迦葉。譬如世人未有舍離明月歸命星像。迦葉。如是無有受我戒者。舍離菩薩歸命聲聞。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世間人  於月而舍離  而欲歸依星  此事未曾有  如是我弟子  其義亦復然  若受我戒者  不歸於菩薩  而欲向聲聞  其事甚希有

  佛告迦葉。譬如假琉璃珠於彼天人世間終無利用。若真琉璃珠摩尼寶於其世間有大利用。迦葉如是。若彼聲聞具足戒學。具一切頭陀行三摩地門。終不能得坐菩提道場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假琉璃  見彼體清凈  於天人世間  為事無利用  若彼真琉璃  及彼摩尼寶  體性有其殊  為事具大用  如是彼聲聞  雖具頭陀行  持戒及多聞  一切三摩地  不能降四魔  而坐菩提座  得成於善逝  非如菩薩故

  佛告迦葉。譬如真琉璃摩尼寶作事用時價直百千迦哩沙波拏。迦葉。如是若彼菩薩所植眾德。作事用時多彼聲聞辟支佛百千迦哩沙波拏之數。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真琉璃  及彼摩尼寶  作彼事用時  價直百千數  迦哩沙波拏  佛子亦如是  植眾德本行  事用利眾生  多彼聲聞人  及彼辟支佛  迦哩沙波拏  其數亦如是

  爾時世尊。複次說言。尊者大迦葉。所有國土孛星現時頭黑偃寐。令彼國土災難競起得於苦惱。迦葉。若彼國土如有菩薩。是諸災難速得消除無復苦惱。是故迦葉。菩薩之行。廣集一切善根。為利眾生故。又彼菩薩。所有智葯流通四方。醫彼一切眾生煩惱等病。真實不虛。迦葉白言。以何等葯醫何等病。迦葉。眾生所有貪嗔痴病皆自緣生。以無緣慈觀彼一切惑業相。有理無本自無生今亦無相。欲界色界及無色界寂滅亦然。又滅一切顛倒。何等顛倒。即四顛倒。一者為彼有情於彼無常而計常故。令想一切皆是無常。二者於其苦處而計為樂。令想一切皆是其苦。三者無我計我。令想一切法皆無我故。四者不凈計凈。令想一切皆非凈故。唯此涅槃具彼四德。又復施設四念處。令彼有情觀身無其所有。能破我見。觀受無受所得。破彼我見。觀心無心可得。亦除我見執故。觀法無法可得。破彼法我執故。以四正斷於修斷事。修善勤修。斷惡勤斷以四神足成就通力。以五根五力。治彼不信懈怠失念散亂痴等。以七覺支治一切愚痴。以八聖道。治彼一切無知八邪等過。迦葉。此說名為真實醫法。迦葉觀此菩薩。於閻浮提內。醫病人中最為第一。迦葉。所有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為護自命。見彼菩薩如見醫王。迦葉白言。如是住邪見者以何葯療。唯願解說令彼了知。迦葉。彼菩薩救療眾生。非用世間之葯。以出世間一切善根無漏智葯傳流四方。醫彼一切眾生妄想之病。真實不虛。迦葉白言。云何名為出世間智。迦葉。彼智從因緣種生離諸分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命。如是智法於空無著。迦葉。汝等正求心莫驚怖發精進心。彼如是求如是住心。云何住心。云何不住心。有過去未來現在於何而住。迦葉。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無住。迦葉。又此心法非在內。非在外。亦非中間。迦葉又此心法離眾色相。無住無著而不可見。迦葉。過去一切佛不見。未來一切佛不見。現在一切佛不見。迦葉白言。若過去未來現在一切佛不見者。云何彼心有種種行相。迦葉。彼心無實從妄想生。譬如幻化。種種得生為虛妄見。迦葉白言。虛妄不實。其喻云何。佛言迦葉。心如浮泡生滅不住。心如風行而不可收。心如燈光因緣和合。心如虛空得虛妄煩惱。心如掣電剎那不住。心如猿猴攀緣境界。心如畫師作種種像。心念念不住生一切煩惱。心行體一。無二心用故。心如其王。自在緣一切法故。心如惡友。發生一切苦故。心如大海。漂溺一切善根故。心如釣魚之人。於苦生樂想故。心如夢幻。妄計我故。心如青蠅。於其不凈生凈想故。心如鬼魅。作種種不善事故。心如葯叉。貪著境界飲人精氣故。心如冤家。恆求過失故。心不靜住。或高或下進退不定故。心如狂賊。壞一切功德善財故。心如蛾眼。恆貪燈焰色故。心著於聲。如貪戰鼓聲故。心如豬犬。於其不凈貪香美故。心如賤婢。貪食殘味故。心能貪觸。如蠅著膻器故。迦葉。心不可求求不能得。過去非有。未來亦無。現在不得。若過去未來現在不可得者。三世斷故。若三世斷故彼即無有。若彼無有彼即不生。若彼不生是即無性。若彼無性無生無滅。若無生滅亦無往來。若無往來而無主宰。若無主宰無假無實。是即聖性。迦葉。若彼聖性。無得戒非無戒。無凈行無穢行。無因行無果行。亦無心意之法。若無心意之法彼無業亦無業報。若無業報亦無苦樂。若無苦樂彼聖者性。若彼聖性無其上下中間。身口意等不可住著。何以故。性遍虛空。平等無分別故無分別故下此處元少一葉梵文。

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卷第四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善解習馬。其馬性惡難以制伏。此人調習自然良善。迦葉。如是相應比丘能守禁律。心識囂馳難以制伏。被此比丘調伏制御。離嗔恚等如如不動。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惡性馬  遇彼調習人  種種被制伏  不久而調善  相應行比丘  善持于禁律  調伏於識心  令彼凈安住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於其咽喉而患癭病。致壞命根得其苦惱。迦葉。如是若復有人深著我想於自身命後得大苦。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癭病人  苦惱於身命  於其晝夜中  無暫得安樂  著我之眾生  其義亦如是  見倒壞其身  於後生諸苦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身被纏縛。巧設方便而得解免。迦葉。如是若彼有情作善相應。制止心猿令得離縛。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纏縛人  能設巧方便  解彼身邊縛  令身得自在  相應善有情  禁止於心識  令彼離纏縛  其義亦如是

  佛告迦葉。譬如虛空本自廓然。彼有二物可以蓋覆。何等二物。是彼雲霧。迦葉。如是出家之人。本自寂靜而求世間咒術之法。又於衣缽財利畜積受用。此為覆障。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於雲霧  覆障於虛空  比丘亦復然  行彼世間法  習學於咒術  積聚於衣缽  此二障行人  菩薩須遠離

  佛告迦葉。此出家人有二種纏縛。云何二種。迦葉。一為利養纏縛。二為名稱纏縛。彼出家人宜各遠離。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若彼出家人  貪著於利養  及愛好名聞  此二重纏縛  亦障聖解脫  出家須遠離

  佛告迦葉。有二種法滅出家德。云何二法。一親近在家。二憎嫌聖者。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親近在家人  憎嫌於聖者  此二非道法  滅彼出家德  出家菩薩人  彼宜速速離

  佛告迦葉。有二種法為出家垢染。云何二法。一心多煩惱。二棄捨善友攝受惡友。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若彼出家人  心多於煩惱  棄背善良朋  親近於惡友  佛說於此人  為彼出家垢  一切菩薩眾  各各宜遠離

  佛告迦葉。有二種法於出家人如臨崖險。云何二種。一輕慢妙法。二信樂破戒。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若彼出家人  輕慢於妙法  信重破戒者  如登於崖險  墜墮在須臾  此二非律儀  一切諸佛子  彼二須遠離

  佛告迦葉。有二種法為出家過惡。云何二種一見他過失。二蓋覆自過。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若有出家者  恆見他人過  覆藏於自罪  此二大過失  損惱毒如火  智者須遠離

  佛告迦葉。有二種法增出家熱惱。云何二種。一受持袈裟心懷不凈。二恃己戒德訶責非行。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雖復披袈裟  心行不凈行  設身有戒德  而用於惡言  催伏非行者  此二須遠離

  佛告迦葉。有二種法醫出家人病。云何二法。一行大乘者見心決定。二為諸眾生不斷佛法。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若有出家者  行彼大乘行  見心恆決定  不斷於佛法  此二出家人  佛說名無病

  佛告迦葉。有二種法為出家人長病。云何二種。一得阿波諦重罪。二不能發露懺悔。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出家比丘眾  犯彼阿波諦  不能懺滅罪  愚迷不重戒  剎那剎那實  此惡長為病

  佛告迦葉。此有沙門為沙門名。迦葉白言。云何沙門為沙門名。迦葉。此有四種沙門。云何四種。一行色相沙門。二密行虛誑沙門。三求名聞稱讚沙門。四實行沙門。迦葉此是四種沙門。迦葉白言。云何名行色相沙門。迦葉。此一沙門。雖復剃除鬚髮著佛袈裟受持缽器色相具足。而身不清凈。口不清凈。意不清凈。不自調伏粗惡不善。廣貪財利命不清凈。得破戒罪法。迦葉。此名行色相沙門。

  迦葉白言云何名密行虛誑沙門。迦葉。此一沙門。雖知行業亦具威儀。吃粗惡飲食。詐歡詐喜。於行住坐卧。恆構虛誑。又不親近在家出家四聖種族。詐默無言誑賺有情。心無清凈亦無調伏。亦不息念虛妄推度。住著我人之相。若遇空法而生怖畏如登崖險。若見比丘善談空者如遇冤家。迦葉。此說名為密行虛誑沙門。

  迦葉白言。云何名為求名聞稱讚沙門。迦葉。此一沙門。為求名聞稱讚詐行持戒。惑亂他人恃炫多聞要他稱讚。或居山野。或處林間。詐現少欲無貪。假行清凈之行。於其心內無其離欲。無其寂靜無其息慮。無證菩提亦不為沙門。亦不為婆羅門。亦不為涅槃。而求稱讚名聞。迦葉。此名求名聞稱讚沙門。

  迦葉白言。云何名實行沙門。迦葉此一沙門。不為身命而行外事。亦不言論名聞利養。唯行空無相無願。若聞一切法已。正意思惟涅槃實際。恆修梵行不求世報。亦不論量三界喜樂之事。唯見性空不得事法。亦不議論我人眾生壽者及補特伽羅。見正法位離諸虛妄。於解脫道斷諸煩惱。達一切法自性清凈。內外不著。無集無散。於彼法身如來明了通達。無其見取。亦不言論色身離欲。亦不見色相。亦不見三業造作。亦不執凡聖之眾法無所有。斷諸分別自性凝然。不得輪迴不得涅槃。無縛無解無來無去。知一切法寂靜湛然。迦葉。此說名為實行沙門。作相應行非求名聞故。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所有身口意  三業不清凈  貪愛不調伏  粗惡行不密  圓頂服三衣  執持於應器  佛說此沙門  恆行於色相  雖然依彼行  虛誑而不實  詐現四威儀  示同於聖者  遠離和合處  恆餐粗惡食  無彼清凈行  密行於虛誑  或彼為求名  要他行稱讚  詐修於戒定  示炫行頭陀  內意不調伏  誑賺於信施  不行離欲善  亦不息攀緣  見說法相空  怖同登山險  或居山野間  而無真實意  佛說此沙門  為求名聞故  若彼實行者  不為於身命  妄求名利養  亦無求快樂  唯修正解脫  救拔諸惡趣  雖知深法空  不得於寂靜  亦無非寂靜  不住於涅槃  不得於生死  不著於聖人  不舍於凡夫  本自無所來  今亦無所去  一切法寂然  佛說於此人  是名實行者

  佛告迦葉。譬如貧人家無財利。自發其言告眾人曰。我家之內有大庫藏財物盈滿。迦葉。於意云何。此貧人言是事實不。迦葉白言。不也世尊。佛言。迦葉亦復如是。彼沙門婆羅門自無戒德而複發言。我身具大德業。此言不實是事難信。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貧窮人  言自有庫藏  盈滿七珍財  彼語不相應  沙門婆羅門  虛妄亦如是  三業無清凈  自言具戒德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入大水內而不專心。恣意戲水不覺溺死。迦葉。亦復如是。此沙門婆羅門多知樂法。入大法海不能制心。好行貪嗔痴。被煩惱貪引生惡趣。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戲水人  入於大水內  不自用其心  被水溺其命  沙門婆羅門  貪入大法海  恣行貪嗔痴  沉墜於惡趣

  佛告迦葉。譬如醫人修合湯藥將往四方欲療眾病。忽自得疾而不能救。迦葉。如是若彼比丘修彼多聞。欲化有情忽爾之間。自起煩惱而不能伏。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良醫人  修合諸湯藥  持往於四方  治彼眾生病  自忽有疾苦  不能自醫療  比丘亦如是  修學於多聞  欲行於化導  自忽煩惱生  不能善制止  虛施於辛苦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身有重病。服彼上好名葯不免命終。迦葉。如是若彼有情具煩惱病。而欲多聞修行亦不免墜墮。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重病人  久患而不差  設服於良藥  終不免無常  眾生亦如是  恆染煩惱病  設樂修多聞  不免於墜墮

  佛告迦葉。譬如摩尼寶珠墮落不凈之中。其珠體觸不堪使用。迦葉。如是若彼比丘雖具多聞。墮落不凈利養之中。諸天人民不生敬愛。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摩尼寶  墮落不凈中  染污得其觸  使用而不堪  比丘亦如是  雖復具多聞  墜墮於不凈  名聞利養中  諸天及人民  而不生愛敬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忽爾命終。以其金冠花鬘莊嚴頭面。迦葉。如是若彼比丘破盡戒律。而以袈裟莊嚴其身有何所益。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命終人  以其好花鬘  及用金寶冠  嚴飾屍首上  彼人無所用  比丘亦如是  而以破戒身  被掛於袈裟  嚴飾作威儀  終無於利益

  佛告迦葉。譬如有人洗浴清凈以其香油塗潤身上及頭髻指甲。身著白衣戴瞻卜花鬘為上族子。迦葉。如是若彼比丘多聞智慧。身被法服儀相具足為佛弟子。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譬如世間人  洗浴身清凈  塗潤好香油  頭以華鬘飾  身著於白衣  而稱上族子  比丘亦如是  多聞具總持  戒德恆清凈  被掛於法服  儀相而具足  此名真佛子

  佛告迦葉。有四種破戒比丘喻持戒影像。迦葉白言。云何四種破戒。迦葉。有一比丘具足受持別解脫戒。善知禁律於微細罪深生怕怖。恆依學處說戒清凈。身口意業具足無犯。食離邪命此有其過。所以者何。執自功能成戒取故。迦葉。此是第一破戒喻持戒影像。

  複次迦葉。有一比丘善知禁律常持戒行。密用三業。彼有身見。執情不舍故。迦葉。此是第二破戒喻持戒影像。

  複次迦葉。有一比丘恆行慈心悲愍有情。具足慈善聞一切法無生。心生驚怕。迦葉。此是第三破戒喻持戒影像。

  複次迦葉。有一比丘行彼十二頭陀大行具足無缺。而有我心住著我人之相。迦葉。此是第四破戒喻持戒影像。迦葉。此四種破戒喻持戒影像。

  複次迦葉。若說此戒。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命。無行亦無不行。無作亦無不作。非犯非非犯。無名無色非無名色。無相非無相。無息念非無息念。無取無舍非無取捨。非受非不受。無識無心非無識心。無世間亦無出世間。無所住亦非無住。無自持戒無他持戒。於此戒中離諸毀謗。無迷無執。迦葉。此說。

  聖著無漏正戒。遠離三界一切住處。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所持離垢戒  非住我人相  無犯亦無持  無縛亦無解  微妙甚深善  遠離於疑惑  迦葉此戒相  如來真實說  所持無垢戒  而於彼世間  非為自身命  普濟諸群生  同入真如際  迦葉此戒相  如來真實說

  所持離垢戒  於彼我人中  無染亦無凈  無暗亦無明  無得亦無失  不住於此岸  不到於彼岸  亦非於中流  縛脫而平等  無住如虛空  非相非非相  迦葉此戒相  如來真實說

  所持無垢戒  不著於名色  不住於等引  恆以凈妙心  離我有無相  於彼別解脫  遠離持犯等  無戒無不戒  無定亦無散  依此而行道  智觀無二取  此戒凈微妙  安住三摩地  三摩地生觀  智慧自清凈  是名具足戒

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卷第五

  爾時世尊說此伽他法時。八百苾芻漏盡意解心得解脫。三十億人遠塵離垢得法眼凈。五百苾芻得三摩地。聞此甚深微妙戒法。難解難入不信不學。從座而起速離佛會。是時尊者大迦葉白世尊言。此五百苾芻雖得三摩地。云何聞此甚深之法難解難入不信不學。即從座起速便而退。佛言。迦葉。彼等五百苾芻我見未除。於此無漏清凈戒法聞已難解難入。心生驚怖所以不信不行。迦葉。此伽他戒法甚深微妙。三佛菩提皆從此出。彼等罪友於此解脫妙善而不能入。複次告言。迦葉。彼五百苾芻於如來教中是外道聲聞。如是迦葉。彼於如來本意執求一事法故。若聞一法決定信受。依教修學如是伽他之法。言教玄妙是故驚怖。

  又復告言。迦葉。彼比丘意於如來應供正遍知覺。為求一法發心修行。於命終後求生忉利天宮。為如是事於佛教中而求出家。迦葉。此五百苾芻身見未舍。聞甚深法而生驚怖不信不學。此等命終必墮惡趣。

  是時世尊告尊者須菩提言。汝往五百苾芻所。以善方便而為教導。須菩提言。世尊。如是說法誨喻聞已不信不行。我自小智言論寡識。云何化彼。是時五百苾芻已在中路。

  爾時世尊即以神力化二苾芻於中路中逆往五百苾芻而即問言。尊者。欲往何處。苾芻答言。我等今者欲詣林間。彼處寂靜自得定樂而當住處。化苾芻問言。欲住林野於意云何。彼等苾芻而即答言。世尊說法我昔未聞。今既聞已難解難入。心生驚怖不可信學。是以樂歸林野安處禪定而取安樂。化苾芻言。尊者。世尊說法而為難解。心生驚怖不信不學不行。而歸林野以定為涅槃。是彼所執汝等不知。尊者。沙門之法非合論詰。今問尊者。云何名涅槃法。若於自身得涅槃者則得補特伽羅。我人眾生壽者何得涅槃。夫涅槃法。非相非非相。彼苾芻言。涅槃既爾云何證得。化苾芻言。除斷貪嗔痴法。彼苾芻言。貪嗔痴法云何除斷。化苾芻言。貪嗔痴法非在內非在外非在中間。本自無生今亦非滅。化苾芻言。尊者。不得執亦不得疑。若尊者不執不疑。即非護非不護。非樂非不樂。彼說為涅槃。尊者。此清凈戒相不生不滅。從三摩地生。從智慧生。從解脫生。從解脫知見生。離有離無。非相非無相。尊者。如是戒相即真涅槃。如是涅槃無解脫可得。無煩惱可舍。尊者。汝以情想求圓寂者。此得妄想非涅槃也。若想中生想非是涅槃。被想纏縛。如是若滅受想得真三摩缽底。尊者行者。若行更無有上。是時化者說此正法之時。彼五百苾芻聞此法已漏盡意解心得解脫。如是五百苾芻復詣佛所到已頭面禮足。繞佛三匝於一面坐。

  爾時長老須菩提即從座起問彼苾芻尊者。汝於何去今從何來。彼言。本非所去今亦不來。長老須菩提即以問佛。世尊。此所說法其義云何。佛言。無生無滅。須菩提言。汝等尊者云何聞法。彼苾芻言。無縛無脫。須菩提言。誰化汝等。彼苾芻言。無身無心。須菩提言。汝等云何修行。彼苾芻言。無無明滅亦無無明生。須菩提言。云何汝為聲聞。彼苾芻言。不得聲聞亦不成佛。須菩提言。云何汝之梵行。彼苾芻言。不住三界。須菩提言。汝於何時而入涅槃。彼苾芻言。如來入涅槃時我即涅槃。須菩提言。汝等所作已辦。彼苾芻言。了知我人。須菩提言。汝煩惱已盡。彼苾芻言。一切法亦盡。須菩提言。汝等善破魔王。彼苾芻言。蘊身尚不得何有魔王破。須菩提言。汝知師耶。彼苾芻言。非身非口非心。須菩提言。汝得清凈勝地。彼苾芻言。無取無舍。須菩提言。汝出輪迴今到彼岸。彼苾芻言。不到彼岸亦不得輪迴。須菩提言。汝信勝地。彼苾芻言。一切執解脫。須菩提言。汝何所去。彼苾芻言。如來去處去化。苾芻言。尊者須菩提汝令彼去。說是法時眾中有八百苾芻發聲聞意心得解脫。三十二億眾生遠塵離垢得法眼凈。

  爾時會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曰普光。即從座起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此大寶積正法令諸菩薩。應云何學應云何住。佛告善男子。所說正法真實戒行。汝等受持應如是住。於此正法得大善利。善男子。譬如有人乘彼土船欲過深廣大河。善男子。於意云何。彼人乘此土船作何方便。速得到於彼岸。普光言。世尊。須是用大氣力勇猛精進方達彼岸。佛言普光。有何所以要施勤力。世尊。彼河中流深而復廣令人憂怕。若不勤力必見沉沒。佛告普光菩薩。如是若諸菩薩修學正法欲度生死。四流大河鬚髮勇猛精進之力通達佛法。若不精進修學決定退墮。又復思惟此身無強無常速朽之法四流浩渺。云何得度彼諸眾生。恆處此岸。汝等。今者受持妙法大船。運度一切眾生。過輪迴河至菩提岸。普光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菩薩云何受持妙法大船。善男子。所有布施持戒忍辱慈心。所集無邊福德。起平等心莊嚴一切眾生。於七菩提分善而不忘失。精進受持心生決定。以巧方便深達實相。以大悲心拔眾生苦。以四攝法護諸有情。以四無量饒益眾生。以四念處恆自思惟。以四正斷勤斷勤修。以四神足奮迅神通。以其五根令生眾善。以其五力堅固不退。以八聖道遠離魔怨不住邪道。於奢摩他毗缽舍那無相無著。菩薩令此廣大法行名聞十方。使諸眾生來入微妙。正法大船過彼生死四流大河。得至涅槃安樂彼岸。得無所畏永離諸見。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菩薩以妙法大船經無量百千俱胝那由他劫。運度一切眾生。過彼四流大河不得疲苦。汝如是受持應如是住。

  佛告普光菩薩。汝今速運真實方便。起大悲心令一切眾生。心意清凈勇猛精進。種諸善根令生不退。恆樂出家聞法無倦。植眾德本求最上道。圓滿智慧身心寂靜。安處林野遠離惡友。於第一義明了通達。行正方便於真俗諦。理智無二平等一空息諸妄念。善男子。菩薩為諸有情應如是受持應如是住。

  爾時尊者大迦葉聞是法已而白佛言。世尊。如是大寶積正法。為求大乘者說昔未曾有。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大寶積正法。受持解說一句一偈所得福德其義云何。

  佛告迦葉。應如是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此大寶積正法。受持一句一偈所得福德。善男子。譬如有人以恆河沙數世界滿中七寶供養恆河沙等如來。每一一如來而各以一恆河沙數世界七寶布施。又每一一如來各造一恆河沙佛寺精舍。又一一如來各有無量聲聞之眾。以一切樂具經一恆河沙劫而以供養。又彼諸如來及聲聞弟子入涅槃後。復以七寶各起塔廟。善男子如是福德無量無邊。不如有人於此寶積正法受持解說一句一偈功德勝彼。若復有人為其父母解說此經。彼人命終不墮惡趣。其母后身轉成男子。

  佛言。所在之處。若復有人於此大寶積經典。書寫受持讀誦解說。而於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恭敬供養如佛塔廟。若有法師聞此寶積正法經典。發尊重心受持讀誦書寫供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彼法師如佛供養。尊重恭敬頂禮讚嘆。彼人現世佛與授記。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臨命終時得見如來。又彼法師復得十種身業清凈。何等為十。一者臨命終時不受眾苦。二者眼識明朗不睹惡相。三者手臂安定不摸虛空。四者腳足安隱而不蹴踏。五者大小便利而不漏失。六者身體諸根而不臭穢。七者腹腸宛然而不胮脹。八者舌相舒展而不彎縮。九者眼目儼然而不醜惡。十者身雖入滅形色如生。如是得此十種身業清凈。

  復有十種口業清凈。何等為十。一者言音美好。二者所言慈善。三者言說殊妙。四者言發愛語。五者其言柔軟。六者所言誠諦。七者先言問訊。八者言堪聽受。九者天人愛樂。十者如佛說言。如是十種口業清凈。

  復有十種意業清凈。何等為十。一者意無嗔恚。二者不生嫉妒。三者不自恃怙。四者無諸冤惱。五者離其過失。六者無顛倒想。七者無下劣想。八者無犯戒想。九者正意繫心思惟佛土。十者遠離我人得三摩地成就諸佛教法。如是得十種意業清凈。我今於此而說頌曰。

  臨終不受苦  非見諸惡相  手不摸虛空  腳足無蹴踏  便利絕漏失  身根不臭穢  腹藏無胮脹  舌紅不彎縮  眼目相儼然  命終顏不改  如是身十種  福善清凈相  言音得美妙  出語而慈善  所說自殊常  發語人愛樂  復有柔軟聲  所言而誠諦  方便能問訊  堪令人聽受  天龍眾亦欽  清響如佛語  如是口十種  口業得清凈  心意雖嗔恚  嫉妒而不生  於自無恃怙  冤惱亦自除  得離眾過失  顛倒想不生  不作於下劣  禁戒勿令虧  正意而繫念  遠離於我人  復得三摩地  通達諸佛法  如是意十種  心業清凈相

  佛告大迦葉。若善男子善女人。汝等應以香花伎樂繒蓋幢幡飲食衣服一切樂具。供養此大寶積正法。志心歸命受持讀誦。所以者何。迦葉。如是一切諸佛如來應正等覺。皆從此出。應以最上供養而供養之。

  佛說此經已。尊者大迦葉一心頂戴。菩薩摩訶薩及諸比丘天龍葯叉乾闥婆阿修羅等一切大眾。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 上一部:乾隆大藏經·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妙法聖念處經八卷
  • 下一部:乾隆大藏經·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嗟襪曩法天子受三歸獲免惡道經一卷
  • 乾隆大藏經·宋元入藏諸大小乘經·佛說大迦葉問大寶積正法經


    推薦閱讀:

    馬雲單挑葉問吊打戰狼,完整版上線!網友: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力
    動作世界的十大巔峰對決 《葉問3》或上榜?
    揭秘:一代宗師葉問為何斷言李小龍會短命?(5)
    婺源「葉問」:11月18日,秋色正好,烏桕赤于楓!
    葉問、陳真、霍元甲、黃飛鴻、洪熙官、方世玉什麼關係,什麼輩分?

    TAG:葉問 | 大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