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堯精讀《資治通鑒》第19集

公元前297年 甲子

周赧王十八年

【原文】楚懷王亡歸。秦人覺之,遮楚道。懷王從間道走趙。趙主父在代,趙人不敢受①。懷王將走魏,秦人追及之,以歸。

【白話】楚懷王逃脫看守。秦人察覺後,派兵封鎖其回楚的道路。楚懷王只好走小路逃到趙國。此時趙國主父正在代地,趙人不敢做主收留楚懷王。楚懷王又準備逃往魏國,結果被秦人追上,挾持著回到秦國。

【姚注】

①《史記·楚世家》記:「趙主父在代,其子惠王初立,行王事,恐,不敢入楚王。」這一年,趙惠王年僅十二歲,國政由宰相肥義統領。肥義是趙武靈王的心腹,曾鼎力支持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胡服騎射後,趙武靈王基本不參與中原爭鬥,而是集中精力對付東邊的中山和北邊的胡人,皆取得極大進展。前299年,趙武靈王曾計劃從雲中和九原向南襲擊秦都咸陽,為此他還偽裝成使者前往秦國,想要藉此來偵察秦國的地形和秦昭王的為人。前298年,趙武靈王又運作趙、秦、宋同盟,且由其心腹樓緩接替孟嘗君出任秦國宰相。肥義深知趙、秦之間必有一戰,只是不確定趙武靈王伐秦的具體規劃,而一旦收留楚懷王就等於立刻與秦翻臉,故肥義不敢擅自做主。

【原文】魯平公薨,子緡公賈立。

【白話】魯平公姬旅去世,其子姬賈即位,是為魯緡公。

公元前296年 乙丑

周赧王十九年

【原文】楚懷王發病,薨於秦,秦人歸其喪。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諸侯由是不直秦。

【白話】楚懷王發病,死在秦國,秦人將其靈柩送還楚國。楚人都對懷王感到同情,就像自己的親人去世一般悲痛。各諸侯國也因此而對秦國不滿。

【原文】齊、韓、魏、趙、宋同擊秦,至鹽氏而還。秦與韓武遂、與魏封陵以和。

【白話】齊、韓、魏、趙、宋五國共同出兵攻打秦國,兵鋒推進至鹽氏(今山西運城)而撤兵。秦國將武遂(今山西垣曲東南)歸還韓國,將封陵(今山西芮城西南)歸還魏國,以尋求和解。

【姚注】

因趙之樓緩接替齊之孟嘗就任秦國宰相,趙、秦、宋三國結盟以抗衡齊、韓、魏三國同盟的格局遂正式形成。然趙武靈王選擇與秦結盟,本意非是親秦,目的旨在制齊,而制齊之目的在於孤立中山。孟嘗君歸齊後就任齊國宰相,發動齊、韓、魏三國聯軍伐秦,趙、宋雖與秦結盟,卻未對秦做出實際援助。之後三國聯軍攻入函谷關,趙、宋見秦國勢頹,遂棄秦而與三國結盟,進軍函谷關以北四十公里的鹽氏。秦國無奈之下只得獻地求和,歸還前303年所攻佔的韓之武遂與魏之封陵。趙國拿到的好處,則是齊國同意其吞併中山。

【原文】趙主父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樓煩王於西河而致其兵。

【白話】趙主父巡視新獲得的領地,遂離開代地,向西在西河遇見樓煩王,收編了他的部隊。

【姚注】

前306年,趙武靈王以「代相趙固主胡,致其兵」,是招募林胡之兵。本年,趙武靈王又招募樓煩之兵,遂使趙國的軍事力量不斷增強。

【原文】魏襄王薨,子昭王立。

【白話】魏襄王魏嗣去世,其子魏遫即位,是為魏昭王。

【原文】韓襄王薨,子王咎立。

【白話】韓襄王韓倉去世,其子韓咎即位,是為韓釐王。

公元前295年 丙寅

周赧王 二十年

【原文】秦尉錯伐魏襄城。

【白話】秦國國尉司馬錯進攻魏國襄城(今河南襄城)。

【原文】趙主父與齊、燕共滅中山,遷其王於膚施。歸,行賞,大赦,置酒,五日。

【白話】趙主父與齊國、燕國聯合滅掉中山國,把中山國王遷移到膚施(今陝西榆林南)居住。收兵回國後,趙主父論功行賞,大赦罪人,設置酒宴,歡慶五天。

【原文】趙主父封其長子章於代,號曰安陽君。

【白話】趙主父將其長子趙章封於代郡,號為安陽君。

【原文】安陽君素侈,心不服其弟。主父使田不禮相之。李兌謂肥義曰:「公子章強壯而志驕,黨眾而欲大,田不禮忍殺而驕,二人相得,必有陰謀。夫小人有欲,輕慮淺謀,徒見其利,不顧其害,難必不久矣。子任重而勢大,亂之所始而禍之所集也。子何不稱疾毋出而傳政於公子成,毋為禍梯,不亦可乎!」肥義曰:「昔者主父以王屬義也,曰:『毋變而度,毋易而慮,堅守一心,以歿而世!』義再拜受命而籍之。今畏不禮之難而忘吾籍,變孰大焉!諺曰:『死者復生,生者不愧。』吾欲全吾言,安得全吾身乎!子則有賜而忠我矣。雖然,吾言已在前矣,終不敢失!」李兌曰:「諾,子勉之矣!吾見子已今年耳。」涕泣而出。

【白話】安陽君趙章平素傲慢自大,內心裡對弟弟趙何被立為趙王心中不服。趙主父命田不禮擔任安陽君的家相。李兌對肥義說:「公子趙章身體強壯而志氣驕傲,黨羽眾多而野心極大,田不禮則殘忍好殺而驕傲蠻橫,這樣的兩個人聚集在一起,必定會圖謀不軌。小人一旦有了野心,不會深思熟慮,他們眼裡只看到誘人的利益,而不顧可能招致的禍患。要不了多久,他們就會引發一場大的災難。您現在責任重而權勢大,將來要是發生動亂,必定是從您這裡開始,而災禍也必將集中在您的身上。您何不稱病不出而將朝政交給公子成,不要去招攬禍患,這樣不是很好嗎?」肥義道:「當初趙主父把趙惠文王託付給我時,說:『不要變更你的法度,不要改變你的志向,堅守一心,至死效忠!』我再拜而接受任命,並由史官記錄在案。現在如果因為害怕田不禮的發難,而忘卻我當初記錄在案的承諾,這種改變不是太大了嗎!俗話說:『即便託付者死而復生,活著的人也能毫無愧色』,我要保全我的諾言,又怎能只保全我的生命!您對我賜予了許多忠告,可是我已有承諾在先,終究不敢背棄!」李兌說:「好吧,您勉力而為吧!我看您的性命也就只剩今年了。」說罷流淚而出。

【原文】李兌數見公子成以備田不禮。肥義謂信期曰:「公子章與田不禮聲善而實惡,內得主而外為暴,矯令以擅一旦之命,不難為也。今吾憂之,夜而忘寐,飢而忘食,盜出入不可以不備。自今以來,有召王者必見吾面,我將以身先之,無故而後王可入也。」信期曰:「善。」

【白話】李兌數次會見公子趙成,以討論如何防備田不禮。肥義對信期說:「公子趙章與田不禮表面上言語和善,實際則內心險惡。在內迎合君主,在外恣意暴虐。如果他們矯托主父的命令,擅自突然發動政變,是不難做到的。現在我憂慮此事,已經到了晚上睡不著覺,餓了吃不下飯的程度。對於盜賊的出入,不可以不設防。從今以後,若有人奉主父之命來召見大王,必須先來見我的面。我將先親自前往,確定沒有變故,大王才能前去。」信期道:「好。」

【原文】主父使惠文王朝群臣而自從旁窺之,見其長子傫然也,反北面為臣,詘於其弟,心憐之,於是乃欲分趙而王公子章於代。計未決而輟。主父及王游沙丘,異宮,公子章、田不禮以其徒作亂,詐以主父令召王。肥義先入,殺之。高信①即與王戰。公子成與李兌自國至,乃起四邑之兵入距難,殺公子章及田不禮,滅其黨。公子成為相,號安平君;李兌為司寇。是時惠文王少,成、兌專政。

【白話】趙主父讓趙惠文王會見群臣,自己則在旁邊窺察,只見趙章身為長子,反而只能俯首稱臣,失意地向其弟行禮。趙主父心中不忍,於是打算將趙國一分為二,讓趙章在代郡稱王,但該計劃還沒最終形成決定就被擱置了。趙主父與趙惠文王出遊沙丘(今河北平鄉),分別住在兩座行宮內。公子趙章、田不禮率領黨徒作亂,詐稱趙主父的命令召見趙惠文王。肥義先進去,被殺死。高信便與趙惠文王率兵與叛軍作戰。公子趙成與李兌從都城邯鄲趕來,發動四邑的軍隊入宮平叛,殺死趙章及田不禮,消滅其黨羽。公子趙成擔任宰相,號安平君;李兌擔任司寇。當時趙惠文王年紀還小,趙成、李兌掌控朝政。

【姚注】

①高信:《史記索隱》注高信與前文之信期為同一人。

【原文】公子章之敗也,往走主父;主父開之。成、兌因圍主父。公子章死,成、兌謀曰:「以章故,圍主父;即解兵,吾屬夷矣!」乃遂圍之,令:「宮中人後出者夷!」宮中人悉出。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雀鷇而食之。三月餘,餓死沙丘宮。主父定死,乃發喪赴諸侯。主父初以長子章為太子,後得吳娃,愛之,為不出者數歲。生子何,乃廢太子章而立之。吳娃死,愛弛;憐故太子,欲兩王之,猶豫未決,故亂起。

【白話】趙章敗退時,往趙主父的方向逃跑,趙主父開門接納他。趙成、李兌遂帶兵包圍趙主父的行宮。殺死趙章後,趙成、李兌商議道:「我們為了追殺趙章,竟然包圍主父的行宮,如果現在撤兵回去,我們都會被滅族的!」於是又繼續圍困趙主父的行宮,下令:「宮裡的人,晚出來的一律格殺!」宮裡人聽到命令後全部逃出。趙主父想出宮不被准許,又無法獲得食物,只能是捕捉初生的鳥雀充饑。三個多月後,趙主父餓死在沙丘宮。直到確定趙主父已死後,趙國才向各國通報喪事。最初,趙主父以長子趙章為太子,後來得到吳娃,對她非常寵愛,為了吳娃而數年不出宮門。吳娃生子趙何,於是趙主父廢太子趙章而立趙何。吳娃死後,趙主父對趙何的寵愛也隨之減少,又憐愛原太子,遂想把兩個兒子都立為王,但又一直拖著猶豫不決,因此引發了禍亂。

【姚論】

因廢立而導致國家動亂,這似乎是趙氏的家族遺傳病。自《資治通鑒》開篇,即記載趙簡子在趙伯魯和趙無恤這兩個兒子之間選擇的是弟弟趙無恤作為繼承人,即趙襄子。趙襄子因自己的哥哥趙伯魯未能繼位,故不肯立自己的兒子作繼承人,而執意要立趙伯魯的兒子代成君為繼承人。代成君早逝,趙襄子又立代成君的兒子趙浣為繼承人。趙襄子死後,他的弟弟趙桓子驅逐趙浣,自立為國君,在位一年後也死了。之後,趙氏族人又將趙桓子的兒子殺死,而將趙浣重新迎回,立為主君,這就是趙獻子。趙獻子傳位其子趙籍,即趙烈侯。趙烈侯傳位其子趙章,即趙敬侯。敬侯元年,公子趙朝發動叛亂,失敗後逃往魏國。趙敬侯傳位其子趙種,即趙成侯。成侯元年,公子趙勝發動叛亂,與成侯爭奪君位。趙成侯傳位其子趙語,即趙肅侯。當年,公子趙紲與肅侯爭奪君位,失敗後逃往韓國。趙肅侯傳位其子趙雍,即趙武靈王,而趙武靈王時期又出現此奪位之亂。商鞅變法,為秦國確立了法治至高無上的原則,自國君以至於庶人,皆不能悖逆法律而行事。趙武靈王雖然在趙國推行以胡服騎射為核心的深度改革,但卻從未重視法治和制度的重要性,行事全憑自己的喜好,這是趙武靈王遠不如商鞅,而趙國終為秦所滅的原因所在。

【原文】秦樓緩免相,魏冉代之。

【白話】秦國罷免樓緩的丞相之職,由魏冉取代。

公元前294年 丁卯

周赧王 二十一年

【原文】秦敗魏師於解。

【白話】秦國在解城(今山西臨猗西南)擊敗魏國軍隊。

公元前293年 戊辰

周赧王 二十二年

【原文】韓公孫喜、魏人伐秦①。穰侯薦左更白起於秦王以代向壽將兵,敗魏師、韓師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級,虜公孫喜,拔五城。秦王以白起為國尉。

【白話】韓國派公孫喜聯合魏國軍隊攻打秦國。秦國穰侯魏冉向秦昭王推薦左更白起,由其代替向壽統率秦軍,結果在伊闕(今河南伊川北)大敗韓魏聯軍,殺死二十四萬人,俘虜公孫喜,攻佔五座城池。秦王任命白起為國尉。

【姚注】

①公孫喜是魏國將領。《史記·韓世家》記「釐王三年,使公孫喜率周、魏攻秦」,《資治通鑒》遂以公孫喜為韓將,胡三省在為《資治通鑒》作注時,道:「魏書人,其將微也。」意指魏國將領身份低微,故未能留下名字,則更是錯上加錯。其實,《史記·穰侯列傳》記載非常清楚:「秦昭王十四年魏冉舉白起,使代向壽將而攻韓、魏,敗之伊闋,斬首二十四萬,虜魏將公孫喜。」公孫喜本是魏國大將,前301年當齊、韓、魏三國伐楚時,公孫喜就曾率軍與齊將匡章、韓將暴鳶在垂沙大敗楚軍,斬殺楚將唐昧。此次伊闕之戰,公孫喜擔任韓魏聯軍的主帥。

前294年,秦昭王命向壽領兵攻佔韓之武始,白起攻佔韓之新城。新城,即新建之城,在今河南伊川。《呂氏春秋·開春》記:「韓氏城新城,期十五日而成」,蓋新城修築之目的,就是為了能更好防衛其北面五十里處的伊闕。故新城之戰亦可理解為伊闕之戰的外圍戰役,白起攻克新城後,魏冉即推薦由其統一指揮攻佔伊闕。《水經注》上說:「當大禹疏龍門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間,故謂之伊闕。」可見伊闕戰略位置之重要。新城失守後,韓軍退守伊闕,魏國則派公孫喜領兵相助。伊闕向北二十里即今河南洛陽,也就是周王室的領土所在地,故周亦不願伊闕為秦所佔,只是其自身實力相當有限,真正能夠抵禦秦軍的只有韓、魏聯軍。

《戰國策·中山策》曾記載范睢和白起的對話,據此我們可以大致推斷出當時的交戰情況:

(范睢)曰:「……韓、魏相率,興兵甚眾,君所將之不能半之,而與戰之於伊闕,大破二國之軍,流血漂鹵,斬首二十四萬。韓、魏以故至今稱東藩。此君之功,天下莫不聞。……」

武安君曰:「……伊闕之戰,韓孤顧魏,不欲先用其眾。魏恃韓之銳,欲推以為鋒。二軍爭便之力不同,是以臣得設疑兵,以待韓陣,專軍並銳,觸魏之不意。魏軍既敗,韓軍自潰,乘勝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皆計利形勢,自然之理,何神之有哉!……」

翻譯成白話的意思是:

范睢道:「韓魏兩國聯合出兵,動用的兵力很多,您所統帥的人數還不到對方的一半,而您卻能在伊闕之戰大破兩國聯軍,死傷者流的血將作戰的盾牌漂起,斬下敵人二十四萬首級。就是因為這一戰,韓魏至今仍自稱是秦國東面的藩國。這都是您的功勞,天下沒有不知道的。」

白起道:「伊闕之戰,韓國勢單力孤,只想著利用魏國,而不願意先動用自己的軍隊作戰。魏國則依賴韓國的精銳部隊,希望由韓國軍隊打前鋒。兩國軍隊為了爭利而不能同心協力,於是我才得以設疑兵與韓軍對陣,然後集中全部精銳部隊,出其不意突襲魏軍。魏軍失敗後,韓軍不戰自潰,我則乘勝追擊,由此建立戰功。這些都是衡量地利形勢之後順理成章的事,哪裡又有什麼神奇可言呢!」

【原文】秦王遺楚王書曰:「楚倍秦,秦且率諸侯伐楚,願王之飭士卒,得一樂戰!」楚王患之,乃復與秦和親。

【白話】秦昭王致信楚頃襄王,道:「楚國背叛秦國,現在秦國將率領各諸侯國來討伐楚國,希望大王整頓好軍隊,我們痛痛快快地打一仗!」楚頃襄王對此十分恐懼,只得再次與秦國講和結親。

公元前292年 己巳

周赧王 二十三年

【原文】楚襄王迎婦於秦。

【白話】楚襄王迎娶秦國女子為妻。

【原文】臣光曰:甚哉秦之無道也,殺其父而劫其子;楚之不競也,忍其父而婚其讎!烏呼,楚之君誠得其道,臣誠得其人,秦雖強,烏得陵之哉!善乎荀卿論之曰:「夫道,善用之則百里之地可以獨立,不善用之則楚六千里而為讎人役。」故人主不務得道而廣有其勢,是其所以危也。

【白話】臣司馬光認為:秦國真是太無道了,殺死其父(楚懷王)又逼迫其子(楚頃襄王);楚國也太不爭氣了,忍下殺父之仇而與仇人通婚!嗚呼!倘若楚國君王能夠堅持正確的治國之道,倘若楚國的大臣可以是合格的社稷之臣,則雖然秦國很強大,又怎能肆意欺凌它呢!還是荀卿說得好:「對於治國之道,善於運用它的人,可以憑藉百里之地而獨立自主,不善於運用它的人,即便像楚國那樣擁有六千里土地,到頭來也只能是被仇人奴役。」因此,君主不講求治國之道而只會擴張聲勢,這就是國家危亡的原因所在。

【原文】秦魏冉謝病免,以客卿燭壽為丞相。

【白話】秦國丞相魏冉因病辭職,以客卿燭壽為丞相。

公元前291年 庚午

周赧王 二十四年

【原文】秦伐韓,拔宛。

【白話】秦國討伐韓國,攻克宛。

【姚注】前292年,《史記·秦本紀》記「(秦昭王)十五年,大良造白起攻魏,取垣,復予之。攻楚,取宛。」《史記·穰侯列傳》記「(秦昭王十五年),又取楚之宛、葉。魏冉謝病免相,以客卿壽燭為相。」前291年,《史記·韓世家》記「(韓釐王)五年,秦拔我宛。」《資治通鑒》或以二者相矛盾,故從《韓世家》,認為宛屬韓,前291年為秦所攻佔,而不採前292年秦攻楚取宛的說法。其實,這兩處記載並不矛盾。宛地原為楚國所有,楚國曾在此設置宛郡,後齊、韓、魏三國伐楚,韓國奪取了一部分楚國在宛郡的土地(見前301年注)。故前292年,秦國攻佔的是宛郡仍由楚國控制的部分,前291年,秦國攻佔的是宛郡由韓國佔領的部分。

【原文】秦燭壽免。魏冉復為丞相,封於穰與陶①,謂之穰侯。又封公子巿於宛,公子悝於鄧。

【白話】秦國免去燭壽的職務,魏冉再度出任丞相,封於穰(今河南鄧州)和陶(今山東定陶),稱為穰侯。秦國又把宛(今河南南陽)封給公子嬴巿,把鄧(今河南濟源南)封給公子嬴悝。

【姚注】

①《史記·秦本紀》記「(前291年),封公子巿宛,公子悝鄧,魏冉陶,諸侯。」《史記·穰侯列傳》記「(前291年),乃封魏冉於穰,復益封陶,號曰穰侯。」《資治通鑒》因此記魏冉「封於穰與陶」。可事實上,魏冉本年絕不可能封於陶,因為此時陶根本就不為秦所有。陶在今山東定陶,原屬宋國,是當時中原最繁華的都市之一。前286年,齊湣王滅宋,定陶為齊所有。前284年,樂毅統帥燕、秦、韓、趙、魏五國聯軍伐齊,秦尉斯離率軍攻佔定陶,至此定陶方為秦所有,隨後成為魏冉的封地。

公元前290年 辛未

周赧王 二十五年

【原文】魏入河東地四百里、韓入武遂地二百里於秦。

【白話】魏國將河東之四百里土地、韓國將武遂之二百里土地獻給秦國。

【原文】魏芒卯始以詐見重。

【白話】魏國人芒卯以善用詐術而開始受到重視。

公元前289年 壬申

周赧王 二十六年

【原文】秦大良造白起、客卿錯伐魏,至軹,取城大小六十一。

【白話】秦國派大良造白起、客卿司馬錯率兵討伐魏國,兵鋒抵達軹地(今河南濟源東南),奪取大小城鎮六十一座。

公元前288年 癸酉

周赧王 二十七年

【原文】冬,十月,秦王稱西帝,遣使立齊王為東帝,欲約與共伐趙。蘇代自燕來,齊王曰:「秦使魏冉致帝,子以為何如?」對曰:「願王受之而勿稱也。秦稱之,天下安之,王乃稱之,無後也。秦稱之,天下惡之,王因勿稱,以收天下,此大資也。且伐趙孰與伐桀宋利?今王不如釋帝以收天下之望,發兵以伐桀宋,宋舉則楚、趙、梁、衛皆懼矣。是我以名尊秦而令天下憎之,所謂以卑為尊也。」齊王從之,稱帝二日而復歸之。十二月,呂禮自齊入秦。秦王亦去帝,復稱王。

【白話】冬季,十月,秦昭王自稱西帝,派遣使者立齊湣王為東帝,希望約定兩國共同討伐趙國。蘇代從燕國來,齊湣王問他:「秦國派魏冉來勸我稱帝,您以為如何?」蘇代答道:「我認為大王可以先接受建議,但暫不對外稱帝。若秦王稱帝後,天下人均不表示反對,那時候大王再稱帝,也為時不晚。若秦王稱帝後,遭到天下人反對,則大王就不要稱帝,以收買天下人心,這是個極大的政治資本。況且,討伐趙國和討伐像夏桀一樣的宋國,究竟哪個更有利呢?大王不如暫時放棄稱帝以收取天下之名望,發兵討伐像夏桀一樣的宋國。只要拿下了宋國,則楚、趙、魏、衛諸國都會感到害怕。這樣一來,我們名義上尊奉秦國,而實際上卻讓天下人憎惡秦國,這就是所謂反卑為尊的辦法。」齊湣王聽從蘇代的建議,只稱帝兩天就恢復舊號。十二月,呂禮從齊國到秦國,秦昭王也去掉帝號,仍舊稱王。

【姚論】

伊闕之戰後,韓魏元氣大傷。在秦國的持續打擊下,韓魏連續損兵折將,國土大面積淪喪。北方的趙國,則因胡服騎射改革以及對中山和胡人的攻佔而國力大振,遂使天下形成秦、齊、趙三強鼎立之勢。當時趙惠文王年紀尚幼,趙國朝政由奉陽君李兌把持。前288年,魏昭王因不堪秦國持續打擊,遂主動向北臣服於趙國,將葛孽、陰成獻給趙惠文王,將河陽、姑密獻給奉陽君。當時趙國內部分成兩派,一派以宰相奉陽君為代表,主張聯齊抗秦,一派以大將韓徐為為代表,主張聯秦攻齊。秦昭王派魏冉使齊,建議齊、秦並稱東帝、西帝,就是希望能與齊國連橫以攻趙。齊湣王則將主要精力集中在滅宋,故時而助秦攻趙,時而助趙攻秦,目的在於誘導秦趙相爭,使之無力干涉齊之滅宋。宋雖是小國,但卻處在中原膏腴之地,經濟非常繁榮,故有「與其得百里於燕,不如得十里於宋」的說法。除齊湣王外,秦之宰相魏冉和趙之宰相李兌亦覬覦宋國之繁華,尤其是想把定陶奪來作為自己的封地,而欲奪定陶,就必須與齊國合作。是以在與齊國的外交縱橫中,亦夾雜牽涉到秦、趙宰相的私人利益。

【原文】秦攻趙,拔杜陽①。

【白話】秦國攻打趙國,攻克杜陽。

【姚注】

①《史記·趙世家》記:「(前288年),秦取梗陽。」梗陽在今山西清徐縣。《資治通鑒》誤將「梗陽」記作「杜陽」,杜陽在今陝西麟游西,位置在秦都咸陽西北方向直線距離110公里處,不可能為趙所有。本年,趙國派董叔聯合魏軍伐宋,秦遂得以趁虛攻佔趙之梗陽。

公元前287年 甲戌

周赧王 二十八年

【原文】秦攻趙,拔新垣、曲陽。

【白話】秦國攻打趙國,奪取新垣(曲陽附近)、曲陽(今河南濟源西)。

【姚注】《史記·魏世家》記:「(魏昭王)九年,秦拔我新垣、曲陽之城。」《資治通鑒》將「秦攻魏」誤記為「秦攻趙。」《史記正義》記:「曲陽故城在懷州濟源縣西四十里,新垣近曲陽,未詳端的所之處也。」

公元前286年 乙亥

周赧王 二十九年

【原文】秦司馬錯擊魏河內。魏獻安邑①以和,秦出其人歸之魏。

【白話】秦國派司馬錯率軍攻擊魏國河內,魏國獻出安邑(今山西夏縣)以求和,秦國將安邑城內百姓趕回魏國。

【姚注】《戰國策·燕策二》記:「秦欲攻安邑①,恐齊救之,則以宋委於齊。」蓋安邑是魏國舊都,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為防止齊國出兵干涉,秦國與齊國達成協議,齊國允許秦國攻佔安邑,秦國允許齊國滅宋。

【原文】秦敗韓師於夏山。

【白話】秦國在夏山(地不詳)擊敗韓國軍隊。

【原文】宋有雀生(鳥旃)於城之陬①。史占之曰:「吉。小而生巨,必霸天下。」宋康王喜,起兵滅滕,伐薛,東敗齊,取五城,南敗楚,取地三百里,西敗魏軍,與齊、魏為敵國,乃愈自信其霸。欲霸之亟成,故射天笞地,斬社稷而焚滅之,以示威服鬼神。為長夜之飲於室中,室中人呼萬歲,則堂上之人應之,堂下之人又應之,門外之人又應之,以至於國中,無敢不呼萬歲者。天下之人謂之「桀宋」。齊王起兵伐之,民散,城不守,宋王奔魏,死於溫。

【白話】宋國都城睢陽的城牆拐角處發生了有鳥雀生下鷂鷹的怪事,太史就此事卜卦,道:「吉利。小的生出大的,預示宋國必將稱霸天下。」宋康王大喜,起兵滅掉滕國,攻佔薛地,向東擊敗齊國,奪取五座城池,向南擊敗楚國,奪取三百里地,向西擊敗魏軍,一時間成為與齊、魏勢力相匹敵的國家,宋康王對自己的霸業愈加充滿信心。為了能夠快速完成霸業,宋康王射天鞭地,砍倒社稷的神主而後將其燒毀,以示自己的威勢能夠制服鬼神。他在宮中整夜飲酒,宮內的人山呼萬歲,堂上之人聽聞跟著響應,堂下之人接著響應,門外的人又繼續響應,以至於國中沒有人敢不高呼萬歲。天下的人都咒罵宋康王是「桀宋」。齊湣王趁機起兵伐宋,百姓四下逃散,棄城不守。宋康王遂逃往魏國,死於溫地(今河南溫縣西)。

【姚注】

①(鳥旃),《新序》作「鸇」,音zhān,鷂類猛禽,青黃色,食鳩、鴿、燕、雀。陬,音zōu,角落。

【姚論】宋國本是居於齊、楚、魏三國之間的小國,實力雖稍強於衛、魯,但仍遠不足與七雄相抗衡。這種小國之所以能夠在七雄相爭的紛亂中生存,很重要的因素不在於自身國力的強弱,而在於其遭某一國入侵時,總有其它大國相救。如衛國數次遭到趙國入侵,皆因魏國出兵相救而免遭亡國。當五國忙於在宛混戰而無暇他顧時,中山遂為趙國所滅。同樣的道理,宋國之所以能夠存活至今,不是鄰國無力吞併宋國,而是各國不願意讓某一國獨吞。宋康王能夠連敗齊、楚、魏三國,不是因為自身實力強大,而是因為三國根本就不對宋國設防,沒想到此等小國居然敢主動出擊。且以秦之強,在出兵略地時也會集中兵力,而不敢四面出擊。宋國地小國弱,何至於竟敢連續對齊、楚、魏三大國開戰?遂導致齊、楚、魏三國聯軍滅掉宋國,瓜分了宋國的土地。這不禁讓人聯想到滿清末年,中國在遭到歐美日列強的壓迫時,明明連一個國家都打不過,卻居然同時對十一國開戰,遂導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精神屈辱最沉痛的《辛丑條約》,兩者之間何其相似!《中庸》上說:「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宋國將亡之時,有「小而生巨」的怪雀,滿清將亡之時,有「刀槍不入」的義和團,大抵就是這樣吧!其實,宋康公未必真的相信鳥雀「小而生巨」,慈禧未必真的相信義和團「刀槍不入」,多半還是因為執政者在強敵環伺的環境待得太久,長期的內心壓抑令其產生苦悶煩躁的情緒,甚至於想要自暴自棄,放手一搏以逞一時之快。然鑒於敵我實力相差實在太遠,所以才需要藉助此等神鬼妖孽之事來給自己壯膽。前329年,宋康王通過發動政變而自立為君,至前286年對三國開戰時已經執政四十三年。慈禧於1861年發動辛酉政變而執掌大權,至1900年對十一國開戰時已經執政三十九年。孔子說:「老而不死是為賊。」用來形容他們真是再恰當不過了!太史,本應是國內最善於占卜預測的人,然宋國太史的占卜結果卻導致宋國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今時之人,常昧於江湖術士的妖言而恣意妄為,又豈不更加可笑!


推薦閱讀:

解讀《資治通鑒》:「雞鳴狗盜」的來歷
一起讀資治通鑒 / 小飛象9 / 第9頁
《資治通鑒》筆記39:蕭規曹隨
一起讀資治通鑒 / 小飛象9 / 第41頁
姚堯:精讀《資治通鑒》第34集

TAG:資治通鑒 | 姚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