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毫求率意 翰墨追古風——王建勛書法篆刻藝術淺析

揮毫求率意 翰墨追古風——王建勛書法篆刻藝術淺析程宏鈞 光陰荏苒,歲月如歌,轉眼離開部隊近20年了,也許是因為自己當過兵的緣故,自然對軍旅書法家格外關注。軍營的日子不是一段飄渺的夢幻,那是一生難忘的經歷,是一種生命深處的眷戀,它贈予了我們鋼鐵般的意志。我認為,將正大氣象和陽剛之美融入到書法藝術當中,唯有軍旅書法家最為合適,所以,王建勛先生自然也就成了我關注的對象。

王建勛1980參軍,三十餘年的軍旅生涯,塑造了一位俠骨柔情的男兒,陽剛之中不乏藝術氣質。《尉繚子》載:「兵者,以武為植,以文為種」,王建勛始終對書法篆刻藝術孜孜以求,樂此不疲,他以軍人的品格和胸懷,師自然造化,悟傳統文化之真諦,努力尋找著古典與現代撞擊的發力點。他把在部隊豐富的經歷自然而然融入到書法篆刻當中,再參以軍人豪爽豁達的氣質和大度洒脫的個性,博涉約取,終於形成了對於古法繼承、融合與超越的獨特藝術風格。其作品,陽剛大氣,率真洒脫,自然拙樸。

王建勛先生書涉多體,行草隸篆皆有所得。從其作品中不難發現他對鐘鼎銘文用功之深,以及對《張遷碑》、《乙瑛碑》、二王的獨到領悟,深得古典碑帖之意蘊。其書法作品布局多變,筆墨自然,線條老辣,師古不泥古,不計工拙,形成了一種「天質自然」的書法風格。品讀王建勛的書法作品,不難發現他把經、史、詩、禪融入到了作品之中,使得他的書法更加有內涵和張力,更為沉著深邃。章法上,王建勛重視整體氣韻,兼顧細節的完美。用筆上,隨勢生姿,映帶牽連靈動自如,容意蘊於線條和墨色的微妙變化之中,以鋒毫出韻味,以墨色見精神,作品充滿了生機和禪意。

這些年來,王建勛始終保持著平和的心態,努力鑽研古文字,深悟「書從印入,印從書出」的道理。軍務之餘,操刀刻石,摹秦漢古印、泉布鏡銘、瓦當石碣,體味古印之奧妙。其篆刻作品分朱布白、用刀穩健,線條或長或短、或柔或剛,意趣縱橫。在字形、虛實的處理上,強調「隨類賦彩」、「隨印生髮」式的布白理念,朱文印圓轉流暢,迴旋有度,各有承應。白文印推度精良,虛實相宜,錯落有致。方寸之間,極富變化。其篆刻邊款也頗為精彩,或長文或短句、或畫像或碑刻,顯示出了他在書法篆刻藝術之外的功力及修養。

所謂「字如其人」,善書者,不但重其筆墨,更會注重自我人格的完善。王建勛先生通過「小技」去通乎其「道」,常尋字外之功,在創作書法篆刻作品的同時也時常自作詩文或楹聯,其文筆流暢,頗具韻致。近年來,他又致力於書法藝術的推廣傳承及公益事業,把書法藝術從書房帶到火熱的生活之中,進課堂講學、組織展覽、提攜後學。借筆墨寫精神,以金石抒情懷,這正是他熱愛部隊、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的本真流露。毋庸置疑,王建勛先生這種執著的藝術追求和積極的進取精神,正是他書法篆刻藝術向更高境界邁進的有力保證。

翰墨長鋒書遠志,揮刀金石存古音。讓我們衷心祝願這位古道熱腸的謙謙君子,不斷羽化自我,勇攀藝術高峰,在今後的日子裡,創作出更多更好的書法篆刻作品。

(本文見《中國國土資源報》8版)

王建勛藝術簡介王建勛,字雄之,號清心齋、三近軒、定慧草堂。 1962年出生於河北定州,空軍北京某部幹部,兼任紅十字會文化發展基金管委會副秘書長,中國書畫公益網執行總編輯。現為:紅十字書畫院執行院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家畫院沈鵬書法高研班成員,中國書畫家聯誼會理事、北京藝術創作中心常務副主任,北京中韓書畫家聯誼會副秘書長,北京世紀名人國際書畫院院士,中國榜書藝術研究會、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書法藝術委員。其藝術傳略被收入多部辭書、典籍中。近年來,其作品多次在保利、翰海等知名公司組織的拍賣會上成功拍出。出版有《王建勛書法篆刻藝術作品集》、《王建勛名人名家印譜精選》等。
推薦閱讀:

中國篆刻藝術史簡論
(一)藝術的起源
名家玉雕藝術作品欣賞(3)
瓷刻之光秀色天成(圖) 瓷刻藝術欣賞
最懂藝術的大考官

TAG:藝術 | 書法 | 古風 | 篆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