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這句話吧:「教會孩子愛父母,他才會愛他人,也才會被人愛。」
2012-01-17 23:51:41|分類: 孩子教育 |字型大小訂閱
[原創]愛,要讓孩子知道——談從小培養孩子的孝心(1) 轉自:老竹博客這幅漫畫,想來多數人並不陌生。它是1991年高考「三南」卷寫作題,漫畫諷刺了那些忘恩負義,不思圖報的不孝子孫。我對這幅漫畫印象特別深刻,不僅是因為後來多次在上課時和學生一起分析它,更在於每次分析它時我就忍不住想:究竟誰之過——孩子?家庭?社會?
放眼今天的獨生子女,我們更憂慮地發現:孝的觀念正逐漸淡薄,傳統美德正日益失落。不少孩子從小就以「小公主」、「小皇帝」自居,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不少孩子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目無長輩,甚至自妄自大、驕橫任性、缺乏愛心。有篇短文《留一份給自己》中這樣寫道:「中午下班回家,熱得滿頭大汗,桌上正好有一瓶飲料,我拿起來就喝。7歲的女兒一把奪過我手中的飲料,氣呼呼地說:『誰讓你喝的,這是我的飲料。』然後不依不饒地哭著讓我賠,任我怎麼勸都沒有用。」這位母親說她的心像被針尖刺了一下,想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孩子變得這樣自私?是的,「究竟是什麼原因」?值得我們每一位父母好好地想一想。
「媽媽愛吃魚頭」,我希望父母們千萬別再給孩子做這樣的「榜樣」了!
1、讓孩子知道並感恩家長給他的愛。
孩子不孝敬父母是父母嬌慣的結果,也是「媽媽愛吃魚頭」行為「榜樣」的結果。有些父母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自己不吃,讓孩子吃,自己不穿,讓孩子穿,甚至給孩子當馬騎,使孩子感覺到父母這麼做是理所應當的。有些父母有好吃的總是先讓給孩子,有吃的總是把最好的留給孩子,自己吃「魚頭」,還謊稱自己喜歡吃「魚頭」,久而久之,對孩子的「愛」在無形中使孩子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這就是以我為中心,非我莫屬的自私霸道的壞習慣,孝心的培養也就無從談起。
真心愛孩子,就要讓孩子懂的感受愛、體味愛。也許我們許多家長已經習慣於付出,並不希望得到回報或感恩,或者認為孩子少不更事,自己的作為沒有必要對他們解釋,因此孩子只是靜靜的等待獲取,從來不知道父母或親人對他的殷殷之情。這實在不足取。家長的作為要對孩子講清原因,讓孩子知道並體味親人給他的愛,這個過程也是教會孩子學會愛的過程。當你把好吃的東西給孩子吃時,告訴孩子你也喜歡吃。比如喂寶寶好吃的,說:「好香,也讓媽媽嘗嘗好嗎?」就說吃魚,把魚肉夾給孩子時,要告訴孩子媽媽也喜歡吃,別讓孩子真覺得「媽媽喜歡吃魚頭」!在幫孩子做事時,同樣應當進行教育,比如幫孩子穿衣服,可邊穿邊說:「現在我幫你穿衣服,等媽媽老了,你幫媽媽穿衣服,好嗎?」
我在給孩子吃東西時,總是當著孩子的面,自己也分一份吃;而且有好吃的東西都基本上三人平均分。比如買鴨翅膀一般買四隻,一人一隻,剩下一隻最後我說:「媽媽辛苦了,給媽媽吃。」而他媽媽常常又將大半隻給孩子,說:「獎給兒子吃,兒子將來要帶爸媽到國外玩呢!」這樣做不是斤斤計較,而是覺得這樣更容易讓孩子明白一些道理,懂得父母的愛,珍惜父母的愛。
2、讓孩子知道並感受父母的艱辛。
有句古話,很耐人尋味:貧窮出孝子。對此我是這樣理解的:因為窮,所以孩子更容易體味到父母的艱辛,倍覺父母愛的可貴;因為窮,所以孩子從小就懂得幫助父母做事,容易形成關心父母、體貼父母、幫助父母的品質與習慣。如果我們只知道奉獻,只知道對孩子無私的愛,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勞動與付出呈現給孩子從而教育孩子,孩子也就無從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恩愛。曾有報道:有一位60多歲的老先生,離鄉背井在北京某高校門口拉小提琴,為女兒籌措學費,老父在街頭賣藝三年,他21歲的女兒竟毫不知情。老先生這種「暗地裡的愛」讓人感動,但實在不足取。愛,要讓孩子知道,才能激發起孩子的愛心,引起他們發自內心更深刻的感恩情懷。
現在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父母從事著怎樣的工作,更不知道父母的錢是何等的來之不易。由於不了解,所以不理解,也就談不上孝敬了。在這種情況下,做家長的應有意識地讓孩子體會父母的辛苦,體會父母掙錢養家的不容易,體會父母對孩子的親情,體會父母也同樣需要孩子的關心和愛。因此父母不妨經常給孩子講講自己一天的情況:起床、做飯、洗衣服、整理家務、上班等,讓孩子體會到父母是如何關心自己的,如:孩子生病了,父母怎樣心疼,怎樣整夜地不睡覺護理孩子……細節最能感染人。知恩就要感恩,感恩就要報恩。如有可能,還可以讓孩子適當地參與父母的勞動,以加深其體會。要讓孩子從小養成關心父母、體貼父母、愛護父母的好習慣,如為媽媽梳梳頭,給爸爸捶捶背等等。
3、讓孩子知道並稔熟孝的故事。
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許許多多美麗動人的孝的故事。父母可充分利用這些故事,讓傳統的美德流淌在孩子的血脈里。「羊兒跪乳,烏鴉反哺」,教孩子明白孝心是真理和天性;「孔融讓梨」,使孩子懂得分享;「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讓孩子懂得關心父母,愛在細微處。與孩子共讀一篇文章,如《孝心無價》;共唱一首歌,如《世上只有媽媽好》《媽媽的吻》《常回家看看》《燭光里的媽媽》;共誦一首詩詞,如《遊子吟》、《媽媽的雨季》、《媽媽,我的守護神》等。在親子互動的活動中,不僅可以盡情地享受天倫之樂,而且可以在潛移默化中使孩子養成孝敬長輩的好品德。
總之,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聲的,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應當讓孩子知道,讓孩子懂得感受愛、體味愛,並實踐愛。唯有如此,才會使我們的孩子走出狹隘和自私的天地,學會尊重他人,學會共處,學會感恩,學會孝敬,整個世界才會充滿和諧的愛的陽光。
(老竹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為父母準備的四道三七葯膳
※絕不是危言聳聽:這幾類父母,只會培養出膽小懦弱的孩子!
※如果能選擇自己的父母,孩子還會選擇你嗎……太震撼了!
※親情丨人最大的教養,是原諒父母的不完美
※為什麼父母知道子女是同性戀就特別的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