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製造」不再等於「日本人製造」
——日本天天「蔣」【5月3日(星期三)篇】
不少中國遊客在日本購物時,儘管是日本品牌的商品也會仔細查看一番,了解產品是否是「日本製造」。如果商品不是,他們可能會立刻就放下商品,不再看第二眼,對於「Made in Japan」的執念之深讓人驚訝。
曾幾何時,「日本製造」代表的就是「良心品質」「匠人精神」。日本人對於產品質量要求之嚴格世界聞名,甚至形成了日本人自己驕傲的「強迫症」。
但是,隨著日本社會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人口增長緩慢,對勞動力的需求已經處於「饑渴狀態」。日本對勞動力需求大的工廠,如今非常依賴外國人的勞動力。豐田汽車的九州工廠,負責日本最高級轎車雷克薩斯的輪胎零件組裝。這個工廠里,不少都是外國工人。如今42名工人當中,有17名都是「外國技能實習生」。被譽為日本製造的最高級轎車,製造者竟然有將近一半是外國人,這真的還是「日本製造」嗎?
原來,日本汽車製造行業里,如今即便一天開出1萬4000日元(約合885元人民幣)的工資,都難以確保獲得足夠的工人。為了控制成本,很多企業已經請不起日本人了,只能對費用較低的外國技能實習生加以培訓。雖然相對費力,但是合格之後也一樣能做到日本工人做的事情。
不僅是基本的零件組裝,日本的汽車設計部門裡也有外國人的參與。同樣還是日本產的雷克薩斯,設計部門利用3D製圖軟體作圖的9人中,有2人是外國人。他們在母國的大學畢業之後,便前來日本的生產現場學習。由於專業技能過關,很快就被聘用為正式社員。工廠的負責人表示,正是有了大量外國人支撐,日本車才能出口到世界各地。
當然,在日本別的行業里,外國人也逐漸成為了支柱力量。在不少和式居酒屋裡,消費者現在吃到的正宗日本料理,很有可能是一位外國師傅製作出來的。近年來,日本很多居酒屋開始著力培養外國人作為正式職員。他們手藝嫻熟,味道和日本師傅做的幾無二致。
由此可見,日本引以為傲,並申請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和食」,外國人也在其發展中起到了很大作用。還有絹帛製造、化妝品生產、電器生產等日本享譽世界的產業中,都漸漸採用外國人組成的勞動力支撐。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的勞動力將引來更大的危機,也會更加依賴外國勞動力的支持。
換句話說,未來的「日本製造」或許僅僅代表了生產地和生產地的質量標準,不再代表著日本人製造。相反,更可能是中國人在日本製造,越南人在日本製造……將來中國遊客在日本爆買的時候,手上拿著的「日本製造」到底意味著什麼?
在日外國人正在成為「日本製造」背後的發動機。而這也同時說明,不僅日本人能做出優質的商品,中國人一樣能做到。只要學習到日本製造行業的精神和靈魂,那麼中國的製造業一樣可以彎道超車。
推薦閱讀:
※日本——一個留給屌絲的國家
※這座「沒落的港口城市」如何逆襲為日本NO.1的浪漫之地?
※中國在進行鴉片戰爭的時候日本在做什麼,日本是如何走向侵華
※日本為何要「買」釣魚島
※飄在日本:東京異鄉人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