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彩陶在中國歷史文化發展中的價值

論彩陶在中國歷史文化發展中的價值

中華古玩網 http://www.gucn.com 來源:中國彩陶網

有人說:「讀懂中國,必須先讀懂中國傳統文化;讀懂中國文化,必須先觸摸中國的彩陶」。也有人說:「世界的彩陶在中國,中國的彩陶在甘肅」,甘肅是「彩陶之鄉」。彩陶,中國歷史發展的源,華夏傳統文化的根。

在中國歷史文化研究中,特別是對遠古人類的發展史研究中,甘肅的考古發現佔有重要的位置,特別是甘肅的彩陶文化,對中國史前文化研究,有著不可替代的研究價值。

本文試圖對彩陶與中國遠古歷史文化中的一些問題發表粗淺的見解,希望得到專家學者的指正。

一、彩陶印證了中國八千年的文明史,甘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關於人類遠古及上古歷史的研究,因為沒有文字或有文字而對其政治、經濟、文化記載過簡略,使人知之甚少,眾說紛紜,信疑參半。如何才能證實充實呢?近代考古學的產生,為解決這個難題提供了金鑰匙。中國歷史文化早期的一系列核心問題和質疑,恐怕都不得不求助於對甘肅彩陶的研究。

遠古人類的活動,總是離不開大河。尼羅河創造了古埃及文明,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創造了古巴比倫文明,恆河和印度河創造了古印度文明,黃河和長江創造了中國文明。

約一萬年前,黃河流域進入了新石器時代,黃河文化是以農業為特徵的,黃河彩陶興起於原始社會氏族部落聯盟制鼎盛的時期。這是華夏族衝破蒙昧的一縷曙光,許多傳說和考古發現說明,黃河流域的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與東夷、苗蠻等眾多氏族部落的先民,在治理水患、開墾荒地、發展農耕等方面作了堅持不懈的鬥爭,他們開發了各自的城區,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提高。部落組織日趨完善擴大,人口不斷繁衍增多,各氏族部落之間交往日益加強,利益衝突日趨激烈,兵戎相見的機會也更多。這個時期,也被稱作原始社會的軍事民主時期。

中國遠古時代祖先,生存選擇的首要條件應該是氣候,土地和水源在遠古容易選擇,而氣候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遠古渭、涇、洮、湟等流域正是以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吸引先祖們在此繁衍生息,綿長不絕。

甘肅彩陶是世界文化遺產寶庫中的瑰寶,是中華悠久歷史文化遺產中的明珠。秦安大地灣遺址長達3000年的歷史積澱,特別是大約距今8000年左右的彩陶,是迄今發現的我國最早的第一批彩陶,為伏羲女媧誕生於甘肅成紀之說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證據。也否定了教科書中關於伏羲氏族是華夏部落聯盟以外的「東夷」集團的說法。

生活在黃河上游的中華人文始祖女媧、伏羲是開創者,炎帝(神農氏)是一個播種者,黃帝(軒轅氏)是一個改革者。他們開創了中華民族的遠古文明。他們在這個時代發明漁獵、農耕工具和衣服、蠶絲、文字、曆法、舟車、制陶、中藥等對人類童年的發育功績千秋,萬世永載。

甘肅調查和發掘了幾千處遺址以及幾千座墓。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其中彩陶種類就有9種,品種和數量在全國是最多的。有充分證據推翻瑞典人安特生的「中國文化西來說」和時期排序方面的錯誤。基本上確定了甘肅史前文化序列,即:大地灣一期文化——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四壩文化——卡約文化——辛店文化——寺窪文化——沙井文化。其時間跨度從距今約8000多年一直到距今2000多年,綿延不斷長達約6000年。大量的資料證實,從大地灣一期文化開始出現的彩陶與西亞兩河流域的彩陶是世界上最早的、同時創造的兩種彩陶文化。而且,甘肅的彩陶文化存在時間長約5000年,遺存數量之多,分布區域之闊,紋飾繁美,色彩艷麗,造型奇異,式樣豐富,制工精細,內涵深厚,藝術成就高,學術價值大,堪稱全國之冠,世界人類遠古之最。

甘肅考古發現了先民許多傑出的發明創造,如7000年到8000年前種植的粟、油菜籽,發明的紡織技術,彩陶、文字雛形(彩繪、劃刻符號),約5000年至6000年前建造的大型宮殿建築(總建築面積420平方米),地畫、精美的彩陶,窯洞式建築和陶鼓;約3000年至4000年前發明的青銅冶煉技術、青銅雕刻技術、青銅分鑄鑲嵌技術以及具紐銅鏡、凸面鏡、大型陶水管的製造和使用,大麻的種植,馬的飼養和使用,都是全國首創的最早的發明之一。它們不僅可以復原當時的甘肅大地不同人群和民族的社會、文化面貌,而且也充分顯示了甘肅先民的聰明才智和對我國文明發展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甘肅彩陶從大地灣一期文化開始,到仰韶文化,再到馬家窯文化,直至到沙井文化,不斷延續、發展。文化脈絡承接,使中國最早的古文化惟一沒有阻斷和消失。即就是在中原地區彩陶文化衰落時,甘肅的彩陶文化仍然延續了數百年。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新石器時代的文化發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響的、相互融合的。特別是甘肅秦安大地灣文化,正引起史學界越來越多的關注,由此引發出中國的文明史應是五千年還是八千年的問題。我認為:第一、歷史應該重新改寫,中國的文明史應該上溯到7800年以前。第二、黃河中上游的秦隴(陝、甘、青、寧)地區既是華夏民族先民們繁衍生息的最佳地區,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也是中國歷史的開端和文化的源頭。

二、彩陶演繹遠古氏族圖騰,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

(一) 彩陶演繹中華民族的圖騰  在彩陶的紋樣中,有許多光怪陸離的獸類圖像。氏族社會的人們,以狩獵為重要手段,動物是他們賴以生存的食物之源,因此,對各種動物的形象、特徵和習性都特別熟悉。佇立的鹿、跳動的蛙,游戈的魚、側向的鳥、彎角的羊等,造型準確生動,構圖簡介大方。

由於氏族社會的生產手段低下,心靈較脆弱,對大自然中發生的山崩地裂、洪水泛濫、雷鳴電閃以及威猛靈異的動物,既恐懼又探求,懷有複雜的心理,祈求神靈猛獸庇佑,並起到鎮邪避凶的作用,對那些與生存關係密切的動物則表現出親昵,並更多的出現在陶器彩繪中。

由於原始人類的蒙昧,氏族賦予本部落的起源以神秘色彩,認為他們本身和自然界的某種動物有著特殊關係,這樣就產生了圖騰崇拜。我國古代伏羲的一支太昊氏 最早就以虎為圖騰,而另一支少昊氏以鳳為圖騰,其二十四個氏族,也以不同的鳥為圖騰。據史書記載,黃帝與炎帝決戰時,就聯合以野獸命名的熊、羆、虎等六個部族,並以黃帝的有熊氏為首,這就反映了對威猛動物的崇拜,半坡類型中的彩陶紋飾,也就是這個時代的產物。秦安大地灣仰韶文化時期的陶器中有昂首雄姿的虎形圖案。

黃河流域最初的陶器造型與葫蘆有著不解之緣,在陶器生產之前,人們用葫蘆及其各部分來做器皿。大地灣文化的陶器,大多數的造型脫胎於葫蘆,其中人頭型器的彩陶也以葫蘆造型,面部特徵為一女性,反映了對女性的崇敬。黃河流域早期彩陶的圖案中的魚紋、蛙紋也反映了原始社會人們對生活富裕的追求和多子多孫的願望。魚和蛙的生命力極強,遍布江河湖泊,尤其是蛙,到處都能生存,所以很多地方對小孩都叫「娃娃」,「娃、蛙」同音,希望小孩向蛙一樣活蹦亂跳。古人壽命短,從大地灣出土的棺墓分析,尤其女姓和小孩,極易夭折,是整個部族保護的重點,因此魚和蛙是母系氏族社會的人們最早崇拜的圖騰。

至於彩陶中圖騰大鯢和蜥蜴的出現,則晚於前者,可能是父系社會的文化象徵,也是「龍」圖騰的雛形。彩陶的上鯢也可能是蠎蛇類的動物的原始繪畫,特別是蜥蜴紋在甘肅中部和西部的古彩陶上陸續延用了上千年,這種易變的動物另一別稱叫「小龍」,應是當地氏族一直認為具有神性的動物。

(二)「龍」圖騰的演變漸進。

「龍」圖騰的出現,是從原始社會的伏羲氏族社會開始的,是在中華民族進入奴隸制時代經夏、商、周、秦、漢上千年時間,逐步完善定型的。

龍的傳說,歷史久遠。古人從億萬年前的恐龍化石中已發現了「龍骨」、「龍蛋」及其他龐然大物的怪獸化石,從而認定,龍是存在的。又從咆哮的江河中,從天空中亂奔的飛雲圖形和雷鳴電閃中似乎感到了龍的神威,再從爬行的鄂魚,蠎蛇、蜥蜴等動物身上感到了它們的威猛、靈活和不可侵犯,於是就產生了對龍的崇拜並以龍為圖騰。

炎帝族是以神龍為圖騰,帝堯族是赤龍。屬於伏羲氏族的太昊氏系統的還長龍氏、居龍氏、降龍氏、潛龍氏、土龍氏、水龍氏、黃龍氏、赤龍氏、青龍氏、白龍氏、黑龍氏 、飛龍氏等氏族部落。

這些各種各樣的「龍氏」,與「山海經」中所說的「龍身而人首」「人首蛇身」的諸神,實際上都是遠古時代中華先民的族徽圖騰。這種炎(帝)裔黃(帝)胄之說, 一直流傳至今天。從龍傳說到彩陶中看到大鯢、蜥蜴這種最早的龍圖案雛形,年代非常久遠,而殷契甲骨文出現結構完備的「龍」,迄今已3000多年的歷史。商周的青銅器中,常看到的是沒有角的「螭龍」造型。

龍是中華民族發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徵,中國大地被稱為「龍」的土地,中國人民被稱為「龍的傳人」,黃河長江似兩條巨龍象徵著炎黃子孫源遠流長和中華民族強大興盛。此外,中國的東北有黑龍江,甘肅有白龍江,雲南有獨龍江等。中國以「龍」命名的江河和地方非常普遍。中國人認為江河湖海風雨雷電,都有龍來主宰。全國各地包括很多少數民族地區,都建有龍王廟,四時祭祀不斷。龍的形象成為威嚴、高貴、神聖的象徵。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歷代君王,都以真命天子自居,號稱龍種,其後代自然也是龍子龍孫。龍的圖案首先是帝王選用,秦始皇號稱「祖龍」。皇帝有龍冠、龍袍、龍案、龍床,王室的建築到處有龍的繪畫、雕塑,古代的達官貴族則有蟒袍,表示地位的顯赫及與皇室的姻親關係。

「龍」體現著華夏各民族各部落的大融合、大團結。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變化莫測,它上可騰雲駕霧,下可循地入海。龍無堅不摧,不可戰勝,中國人被稱為龍的傳人,應引以自豪。

「龍」體現著華夏各民族各部落的大融合、大團結。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變化莫測,它上可騰雲駕霧,下可循地入海。龍無堅不摧,不可戰勝,中國人被稱為龍的傳人,應引以自豪。

中國龍文化是伴隨著彩陶、青銅器文化和華夏社會發展而形成和流傳的。如今連各種膚色的外國人也熟悉和熱愛龍的形象。中國的「龍」文化是世界文化遺產的一個組成部分,應作為人類寶貴的無形文化遺產而充分進行弘揚。

三、彩陶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在文字、繪畫、色彩、造型、冶煉等方面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秦隴黃土高原地帶,寬闊的河谷,肥沃的衝擊土,不僅為農耕提供了肥美的土壤,而且為製作陶器提供了優質的陶土。其土質疏鬆純凈無雜質,顏色橙黃如粉糕,質地細膩而且具有柔韌性。

陶器是原始社會劃時代的創舉,制陶是人類的第一次通過物理變化來改變物體性能的創造性的活動,是人類在新石器時代童年的智慧之花。不但方便了人們生活,而且對後來的文字、繪畫、色彩、造型、冶煉等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漢字書法與中國國畫是華夏傳統文化長河中的兩顆璀璨明珠,它們最早衍生於彩陶上的原始繪畫和記事符號。

文字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誌,中國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也是最具藝術性的文字。在甘肅大地灣文化到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的彩陶上,刻畫符號從少到多,從簡單到複雜,已發展到上百種。應該認定,這些符號與甲骨文一樣,都是中國文字的起源,是像形文字和數字的雛形。中國文字在此基礎上逐漸擴大到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多種造字方法,並經過了在青銅器上刻鑄的金文(鐘鼎文)到大篆(蝌蚪文)、小篆,再到隸書(漢隸)、楷書的字形演變過程。後來又有魏碑體、、行書體、草書體等多種書寫字體,而且產生了書聖王羲之、歐顏柳趙、蘇黃米蔡等著名書法家。漢字書法與中國國畫是華夏傳統文化長河中的兩顆璀璨明珠,流光溢彩,傳承於世。

原始社會的繪畫,能保留到現在的一個是岩畫,一個是陶器上的彩繪。以臨洮馬家窯遺址出土文物彩陶為代表的「馬家窯文化」,展示了我國五六千年以前的原始社會最富有藝術性的創造,是我國繪畫史上現存最古老的藝術作品,具有世界意義。古代人們在陶器上所表現的繪畫技巧儘管很稚嫩,但是他們所表現的對生命的謳歌和對生活的讚美十分強烈。對稱的連貫的人物舞蹈圖紋、魚網紋、人字紋、蝶形紋、方塊連續帶紋、葉形紋等生動流暢,具有強烈的裝飾意味,對中國後來的紡織刺繡圖案、瓷器玉器圖案和建築刻畫圖案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原始人用於彩繪的顏色,最早是從石塊中尋找的天然色,經過石磨研成細粉。主要以黑、橘紅、橘黃為主,偶爾也有白色。當時古人還不可能掌握調色的技能,但是他們所選用的礦物顏色經過加溫燒制,直到今天看上去還是那麼柔和鮮亮。

彩陶在造型方面最初以手工控制,後來發展到了「慢輪整修」階段。以圓弧為基本形狀的葫蘆形、錐圓形等平底罐便於放置,而尖底罐、三足罐是為了便於在爐膛或火炕中燒煮食物。彩陶罐口沿的收縮、倒水的流口、對稱的耳環、三足的平衡支撐等,對後來青銅器的鼎、樽、爵等器物的造型有極大的啟迪作用。而原始人在彩陶中塑造的人形壺、鳥形壺、提梁壺、連體雙耳罐,以及不同作用的盆、缽、勺、瓶、缸、瓮、帶嘴鍋等多種器皿,則對後來的雕塑、金屬鑄造和瓷器、紫砂壺的造型藝術產生極大影響。

透過彩陶我們還可以看到,用動物毛製作的筆已經用於彩陶繪畫。由彩陶燒制到建築用的磚瓦的燒制,以及後來的活字印刷所燒制的陶字,都是脫胎於彩陶燒制工藝。

彩陶燒制對後來的冶煉也有著深刻的影響,原始人在燒制陶器的過程中,也嘗試焚燒不同的石料或偶爾的發現,在高溫下熔煉出了銅、錫、金、銀等金屬,於是就產生了青銅器和金銀。在生產力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工具製造日益精巧,式樣日益增多。首先是居於黃河中下游的商族發明了冶銅術,製造青銅鶴嘴鋤,隨後居於西北的夏族也有同樣的進步。在甘肅的齊家遺物和辛店遺物中都有銅器出現。甘肅的皇娘娘台、大何庄、秦魏家等十餘處齊家文化遺址內發現有紅銅和青銅製器的斧、鐮、矛、刀、鑿、錐、鏡等。甘肅民勤沙井的地下遺物中,銅器已比較多的存在,並有帶翼的銅箭鏃等兵器。遠古人鑄造青銅器的模具胎具都是陶制的,冶煉金屬的坩堝也是用陶土製成,青銅器上的鳥獸花紋都源於彩陶繪畫。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的冶煉造型技術已達到登峰造極的輝煌境界。

綜上所述,彩陶文化是中國歷史發展之源,是中國傳統文化發展之根。

推薦閱讀:

中國價值重整迎來關鍵拐點
簡單三步,搞定近視,價值連城的近視防治大全!
論改革開放以來價值觀變遷的五大機制
南瓜籽有什麼藥用價值?宜生食還是熟食?
激活傳統是培育核心價值觀的關鍵

TAG:中國 | 歷史 | 文化 | 中國歷史 | 價值 | 發展 | 歷史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