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分離焦慮,我到底該怎麼辦?

寶寶分離焦慮,我到底該怎麼辦?

23 人贊了文章

我之前在「小芽啟萌 · 優陪會員計劃」《信任與依戀 | 親子關係安全感誤區和搭建心法》課程里分享過一件事情。

從全職媽媽回歸職場的時候,有段時間每天要上班之前孩子都抱著我,不想讓我走。我一醒來沒幾分鐘,就會醒過來哭著找我,像樹袋熊一樣掛在我身上不下來。

每次離開家門口都是在做拉鋸戰,心裡怎麼會不揪著難受呢?但我最後還是走了,還要裝得很淡定,和孩子說,「我去上班了,晚上會回來陪你的」。

離開之後,好幾次我偷偷問奶奶孩子怎麼了,她告訴我,哭了幾分鐘已經不哭了,現在玩得可歡。晚上回到家,孩子更好像沒事人一樣,好像白天的哭鬧根本沒發生過。

面對孩子嚎啕大哭,凄慘喊媽的時候,內心肯定還是難過的。我也想過自己那麼堅定地離開,或者去回歸職場,是不是對孩子不好,我是不是一個不夠盡職的媽媽。

後來我逐漸明白,這也是孩子依戀關係的表現形式之一,這些哭鬧和接受的表現其實都是安全依戀的反映,對我的依戀,對安全的家庭環境,和照顧他們的奶奶的依戀。這個分離焦慮,也是孩子必須會經歷的人生成長的一大步。

我之前在公號也寫過分離焦慮的科普文章,針對幼兒期的分離焦慮《「不喝奶、不吃飯、不睡覺,媽媽不要走」 | 磨人的分離焦慮,到底應該怎麼辦?》以及針對入園的分離焦慮,《寶寶幼兒園入園前分離焦慮?不用慌,方法總比困難多》。(文末會給大家貼鏈接)

今天想和大家談的是在實際操作中的,另外一些關鍵要素,而這些要素決定了破解孩子分離焦慮的成功係數。所以大家可以把這三篇文章結合起來一起看呢。在破解分離焦慮的過程里,細節往往決定成敗。

分離焦慮程度的三個核心問題

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指的是孩子害怕和主要照顧者分離或者落單,從而表現出的恐懼和戒備反應。分離焦慮一般起源於6~8個月,高峰期會在14~18個月,之後的頻率和強度就會逐漸下降。

處在分離焦慮狀態下的孩子,會有明顯的驚慌失措、沮喪、焦躁,也會讓照顧者,不管是準備要離開的父母,還是要接手照顧孩子的託管人,都會感到非常大的挑戰性。

但別看分離焦慮在這個階段那麼棘手,其實它是孩子社會和情緒能力發展過程中很重要的能力,這是親子依戀關係建立下的必然經歷,這也是孩子依戀關係的表現形式之一。

當然一些孩子如果生活在集體環境中,有可能會讓孩子在面對分離的時候不那麼敏感焦躁,所以如果你發現孩子沒有分離焦慮表現,也不用因此緊張認為是不是自己不重要,孩子都不愛自己哦(女人心啊女人心啊~)。

因為分離焦慮幾乎是全部孩子一定會經歷的過程,所以比起「避開這個階段」,更重要的是學會判斷孩子的分離焦慮表現是否正常、可控,需要把脈這幾個層面:

1. 你在孩子身邊的時候,孩子是否能愉快地玩耍?

其實分離焦慮也是植根於依戀關係,我們判斷孩子的狀態不要只盯著某個特定的場景,比如就只看哭鬧那個瞬間,那問題永遠都是問題,是無解的。所以我們要跳出來看。好的依戀關係,整體來說如果父母在孩子身邊,孩子是能夠愉快地玩耍,即便有陌生人在,孩子也能比較自然地參與進去。

2. 你離開的時候,孩子可能會哭泣會鬧騰,但是真離開後,孩子是否能在別人的幫助下調整自己的狀態?

好的依戀關係,也包括了孩子對環境存在信任感,即是藉助一個妥善的溝通,孩子也能感受到媽媽對轉接過程和環境的信任,並且能夠調整自己的狀態適應這個變化。比如我開頭提到的,我離開後孩子能夠在奶奶的安撫下立刻平靜下來,繼續自己玩,這個就是一個比較安全的依戀關係的表現。

包括如果你送孩子入園,你發現送孩子去的時候,哭哭啼啼,但是老師能夠安撫好孩子,離開學校的時候,孩子也哭哭啼啼,不捨得離開老師,這種讓人又好笑又無奈的表現,也是安全依戀關係的表現。

3. 等你回來的時候,孩子看到你會很開心,主動或自然地接觸你?

當我們判斷親子關係的依戀程度是否正常的時候,團聚時刻,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有時候甚至比前面兩點都更重要。因為團聚的過程往往在心理學上會揭露了母親和孩子的連接品質。

如果你發現當你風塵僕僕回家後,孩子對重逢表現得很開心,可能會抱緊你或者抓住你一會兒,有些孩子可能還會有一些甜言蜜語,比如我家孩子最流行抱著我說,「媽媽,我最~愛你了~」,那麼不管孩子說多少斤,都要滿滿全部收下,這是表示孩子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你們之間的親子依戀關係,是他心中比較舒服的狀態。

所以如果你面前三點的答案都是「是」,或者大比例還是穩定的「近乎是」,那麼其實表示分離焦慮對你的家庭和孩子來說,根本就沒有什麼負面影響,你和家庭在孩子適應分離焦慮過程中的做法,都很合適。

這是一種特別好的狀態,我們只需要平衡好自己的心情,保持好鎮定、淡定和包容的心態,陪孩子一起度過就好了。

需要警惕的分離焦慮是什麼?

需要警惕的分離焦慮,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是基於不安全型的親子依戀狀態。之前找我諮詢過分離焦慮難題的爸爸媽媽很多,我有一個感性判斷但並非理性數據支持的感慨,就是父親出現不安全型親子依戀狀態的幾率比媽媽大。

比如我曾經分享過的一個案例:

孩子爸爸好不容易出差回家了,孩子卻出現非常明顯的抗拒,不僅不開心,還開始用腳踢爸爸,嚷著:「爸爸走,爸爸走!」,但爸爸真的走了之後,孩子又嚎啕大哭起來,明顯是不捨得爸爸離開。

這個表現看起來讓人頭疼,可能下意識地認為孩子任性、不懂事。但是從依戀關係的狀態來看,孩子之所以有這樣的表現,恰恰是因為孩子和爸爸處在「不安全型依戀關係」的狀態里。

在分離和重逢階段,如果你注意到孩子會有不同程度的逃避(不願意接觸照顧者)、抗拒(反抗照顧者的親密舉動)、焦躁(不知道如何和照顧者單獨相處)等狀況,這個就是要亮紅燈的親子關係了。

第二種要警惕的分離焦慮,是基於不安全型的過渡舉措。這其實從回答前一部分「分離焦慮的三個核心問題」就可以看出端倪,因為你沒有辦法肯定地回答「是」。

比如你發現孩子在你離開後,哭泣的程度持續超過一個小時,或者孩子雖然表面上接受分離事實,但你發現孩子很長一段時間都處在「混亂期」,比如一兩個月里總是做噩夢,持續哭鬧等。

溯源到過渡期間的舉措,一是過渡的時候方法不得當,採用了我們提到的消極應對方式(不打招呼、粗暴解釋、不關注情緒等),二是孩子對交接環境敏感(環境不適、氛圍不妥、孩子天性敏感等),都需要父母一一去排查。

所以很多時候,當大家來諮詢我關於分離焦慮的問題,其實我下意識想了解的是裡面的細節。細節是不會說謊的,很多時候的離別和重逢,是檢驗我們親子關係是否正常的很重要契機

可以從哪些方面調整?

怎麼做,才能夠保證孩子在分離焦慮過程中,彼此能夠保持正常、自然且較快地過渡呢?

1. 陪伴:把依戀關係締結在平時的相處中。正因為分離焦慮深根於依戀關係,所以功夫還是要花在平時。在分離這件事情上,其實孩子是被動的,他沒有辦法去決定這個結果。他所依賴的全部感情信息,都來自於信任的爸爸媽媽,願意花時間去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玩的父母,才能在真正面臨分離和挑戰的時候,讓孩子有足夠的信任感接受父母所給予的信號。

2. 情緒:過渡期間密切關注孩子情緒狀態。你也會看很多分離焦慮的攻略,但是攻略是死的,親子關係是活的,你需要看到孩子在調整過程中的情緒反饋。

我之前有收到一些家長來諮詢,說孩子入園哭泣了半年,或者媽媽上班後孩子做噩夢超過了三個月,問如何讓孩子好起來。

但其實這裡的建議根本不是提供「技巧」去「強扭孩子的適應力」,當孩子出現持續性的心理壓力的綜合反應,那我們要做的,是迅速調整安排。有可能從最初的分離程序、過渡舉措,以及選擇的託管人和環境等是有問題的,需要我們相信和接收到孩子的情緒反饋,並進行針對性調整。

3. 認知:提升孩子對分離重聚的理性認識。孩子對分離重聚的認知能力的提升,可以幫助孩子更好過渡分離焦慮。所以你完全可以結合繪本、角色扮演或者故事劇場的形式,幫助孩子做好過渡,加速孩子的適應力。

在提升孩子對分離重聚認識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個要點,就是強化分離的正常性,並且約定一定會回來。比方說當時我家弟弟面對哥哥要去幼兒園,爸爸媽媽要上班,他一個人留在家裡送別我們的時候,我們是這樣子說的:

— 「弟弟很捨不得哥哥、爸爸媽媽都離開,為什麼全部人都走了,只留下弟弟和奶奶在家裡呢。弟弟想不明白所以很傷心,很傷心。其實每個孩子到了三歲都要上幼兒園,弟弟現在是兩歲,等弟弟再長大一點點,就可以和哥哥一起去上學了。」(記得語氣要自然,關鍵點是先定義孩子的情緒,再加入事實描述

—「弟弟,我們要和你說再見了。你今天會在家裡和奶奶做好多的事情呢,比如玩你最喜歡的賽車軌道,還有和奶奶去樓下滑滑梯,你還想玩什麼呢,都可以好好規劃呢。弟弟想念我們,我們也一樣想念弟弟的。但沒關係,我們下午就回家了,我們外出了也一定會回家,我們下午見啊。」(記得語氣同樣要自然,可以帶點微笑和期待,關鍵點是描述弟弟可預測的環境,以及表達情感聯結,最後是承諾一定會回來


分離焦慮究竟何時會結束,到底會不會反覆,其實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比如我家兩個孩子,弟弟的分離焦慮適應力非常快(和二胎有關係噠~),哥哥出現了三次,一次在一歲多,還有一次在兩歲後弟弟出生那會,還有一次在入園前,每次都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

如果我們能意識到,其實每一次分離焦慮都是孩子成長的挑戰,我們才會更好地抓大放小,去看到分離焦慮的階段前(平時的親子關係)、中(過渡期間的舉措)、後(重逢的狀態)的整體關係。

我們需要做的,不是避免讓孩子和自己永不分離,而是通過陪伴孩子好好過渡這個離別和重逢的過程,減少自己無謂的焦慮,重視可能被忽略的偏差,這樣子的調整,才能最終給予孩子合力,讓孩子能夠從中學習何為獨立,何為成長。

上文提到的文章參考,鏈接如下:

每個孩子的天賦和潛能都不該被辜負 |「小芽啟萌·優陪會員計劃」2.0上線?

mp.weixin.qq.com圖標「不喝奶、不吃飯、不睡覺,媽媽不要走」 | 磨人的分離焦慮,到底應該怎麼辦??

mp.weixin.qq.com圖標寶寶幼兒園入園前分離焦慮?不用慌,方法總比困難多?

mp.weixin.qq.com圖標
推薦閱讀:

早教資料大公開!
(二十八)聽聽《哈利波特》的英音
寶寶巴士大全有什麼好處?
新密好愛你月子會所 | 瑜你相遇,來一場自然與心靈的呼吸盛宴
孩子上學後,我就變成了戲精

TAG:分離焦慮 | 育兒 | 親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