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和馬克思》: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
07-17
《瑪麗和馬克思》: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麻繩 發佈於:2009-11-01 10:46 昨晚看完《瑪麗和馬克思》,就得知了歌手陳琳自殺的消息。在《瑪麗和馬克思》中也有自殺的情節,在瑪麗的父親去世後,終生與雪利酒為伴的母親選擇了自殺,當然馬克思被父親拋棄的媽媽也是自殺的。而當瑪麗的愛人棄她而去,瑪麗也曾試圖用自縊來逃避,當時的背景音樂就是這首《Que Sera Sera》,這是一首在西方被傳唱了幾代的歌曲:「當我還是個小女孩的時候,我問我媽媽,我將來會怎樣,是否會美麗?是否會富有?……」我想每一個人在童年時都會對自己未來的美麗人生抱有一種神秘的嚮往,幻想著總有一天會擺脫現實中的一切不如意,成為自己生命的主宰甚至是世界的焦點。沒有人去設想自己將來會成為一個失敗者,自己會被愛人拋棄,自己會孤獨一生,甚至有一天可能會親手結束自己的生命。即使如瑪麗一樣的看上去一無是處,也可以幻想有一天會嫁給「灰色伯爵」,快樂地生活在蘇格蘭城堡中…… 一個是沐浴在澳洲陽光下的小女孩,一個是生活在紐約陰冷公寓中的老宅男,本來他們的生命沒有產生交集的可能,但當他們意外地成為筆友,彼此的每一次傾訴與傾聽,就成為他們生命之河的航標,這種淳樸的依戀溫暖了瑪麗的前半生和馬克思的後半生。這就是《瑪麗和馬克思》這部粘土動畫片的情節,這裡面沒有故事,只有人生。 馬克思的心理醫生告訴他,人要學會在孤島上生存,要學會接受自己的一切。其實人生的一種本質就是學習和適應這樣的孤島生存,瑪麗的爸爸靠的是倉庫里的鳥類標本,瑪麗的媽媽靠的是雪利酒和香煙,馬克思幻想出了一個虛擬的拉維奧利先生來作為自己的朋友,實際上影片中每一個出現的人都在忍受著孤獨的考驗,即使是瑪麗的丈夫,也因為忍受不了瑪麗的不切實際而逃離了她的生活,有趣的是他逃跑的目的地也是一個筆友,這讓孤獨的生命如天命輪迴一般無奈。其實比離群索居更讓人絕望是因為人心的隔膜而產生的孤獨,就像瑪麗那患了廣場恐懼症的鄰居,他總有一天能夠積攢衝出藩籬的勇氣,但即使是有肉體生命以愛情的名義與你相伴,內心的孤獨也是人類擺脫不掉的烙印。 既然孤獨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你所能做的只有去適應和享受它,即使是現在這樣的讓溝通變得輕而易舉的網路時代,即時聊天工具和泛濫的簡訊也不可能讓我們擺脫那種孤獨的空虛感,特別是當每個人都濃縮為一個手機號或QQ號時,心與心的距離實際上是更加被放大了的,我們甚至連瑪麗和馬克思之間用書信維繫的那種期待和專註都喪失了,當我們不停地變幻著個性化簽名以表明自己的網路存在的時候,瑪麗滴在信紙上的淚水則顯得如鑽石般稀有而彌足珍貴。 馬克思讓我想起了《飛屋環遊記》中的老卡爾,那種洞徹人生的悲劇宿命感讓我感到心悸。想起了美劇《外科醫生格蕾》中的一集,那裡有一個患病的老者這樣描述自己倒計時的人生:「所有的里程碑都過去了,畢業典禮、結婚、生子、退休……剩餘的生命中再沒有新的里程碑,只有一步步逼近的死亡了。」總有一天,每個人都將意識到,自己已經沒有機會也沒有必要再改善自己的將來,人生已再無懸念可言,這時人才真正會明白自己揮霍和錯過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我希望那時候有人和我說或者我對他(或她)說:「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是我唯一的朋友。」就像馬克思說的那樣。 《瑪麗和馬克思》應該是我迄今為止打分最高的一部電影,影片的每一格畫面都臻於完美,那些煥發著惡趣味的睿智台詞也讓我迷戀,菲利普·塞默·霍夫曼陰鬱的配音棒極了,以質樸無華的風格,從生活的細枝末節中去挖掘關於生命本原的思考,《瑪麗和馬克思》做到了極致。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馬克思致信祝賀林肯連任總統:肯定人類普世價值
※如何保持馬克思主義強大生命力
※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力量——訪中央黨校賈建芳教授
※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的核心觀點(相關信息)
※馬克思恩格斯兩個轉變
TAG:馬克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