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軒:「行賄比受賄判得重」富豪為何喊冤

徐明軒:「行賄比受賄判得重」富豪為何喊冤

2011年11月28日 01:24來源:新京報 作者:徐明軒

字型大小:T|T
0人參與0條主評論 0條評論0條總評論 列印 轉發

原全國人大代表、「粵北首富」朱思宜覺得自己很冤:他因為犯行賄罪、單位行賄罪,共獲刑16年。而他的行賄對象——原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副巡視員楊成勇,僅獲刑3年,緩刑4年。於是有了「行賄比受賄判得重」一說。

果然如此嗎?其實,這個對比屬斷章取義。朱及其屬下宜達公司,向韶鋼集團高管閻蜀南行賄1400萬元,閻最終被判處死緩;朱向原韶關公安局局長葉樹養行賄200萬元,葉被一審判處死緩;朱向前述省人大官員楊成勇行賄20萬元,牟得了全國人大代表職位,而楊則被判三緩四……綜合來看,受賄官員的刑罰並不輕;而朱犯的兩項罪行——行賄罪、單位行賄罪,都在法定量刑幅度內,所以朱的「叫冤」難以成立。

檢索新聞就會發現,因行賄被定罪的商人,不在少數,但還是有人對「行賄者被抓」感到吃驚,甚至為行賄罪「叫冤」的,也頗有市場。這又是為什麼呢?

首先,個別公職人員利用手中掌握的資源和權力,在市場監管和資源配置中,謀求不當利益。這也導致某些商人或主動,或被動去行賄官員,搞權錢交易;也容易使得不少民眾對行賄者產生一種扭曲的「悲情」色彩。

其次,有關統計數據表明,在近年來的反腐敗工作中,行賄案件真正能進入司法程序的,不到5%。「選擇性執法」,事實上給了行賄者僥倖心理,也客觀上助長了行賄、受賄的「犯罪姊妹花」。比如郴州市官場腐敗案中,商人黃生福先後向市紀委書記曾錦春,行賄共達244.8萬元,在煤礦承包、司法訴訟等方面攫取了大量非法利益。曾被槍決了,黃仍然逍遙法外。大概朱思宜在行賄官員、搞權錢交易時,也曾想過「究竟有多少行賄者被抓」這個問題,結果他選擇了以身試法——但他錯了。

反腐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打擊官員受賄的同時,必然要懲制行賄者。要讓每一起行賄犯罪都受到追究,不再心存僥倖;而其前提是——每一個受賄者都受到追究。

推薦閱讀:

車曉前夫涉嫌向百餘官員行賄 夫妻豪華婚禮照被翻出[高清大圖]
浙江象山:受賄人出獄 行賄人送上「坐牢補償費」
奧運申訴要交錢? 不同項目申訴費各不同被疑行賄
行賄受賄:無關雞與蛋,純屬狗咬狗
三星繼承人李在鎔涉嫌行賄將被韓檢方傳喚 更深捲入朴槿惠「閨蜜門」

TAG:富豪 | 行賄 | 徐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