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玉意解說——佛

說到佛,對小編來說最深的印象就是孩童時期看《西遊記》的時候。無所不能的齊天大聖竟然被如來佛祖實力碾壓,連手掌心都逃不出去,反被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那時只感覺佛是很強大的存在。

(上圖為大日如來佛)

而在中國玉文化中,關於佛的玉雕作品經常出現,中國人到底對佛有怎麼樣的認識和理解,查閱與搜集各方資料後,小編今天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下在中國玉文化中的佛。

(上圖為大日如來佛)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與古印度(也有說尼泊爾),一個名為喬達摩·悉達多的王子所創立,他也有另一個名字——釋迦牟尼,而中國人更多的稱呼為如來佛祖。

(上圖為彌勒佛)

佛教大約兩漢時期由古印度傳入中國,而到了唐代發展到鼎盛,有意思的是在公元十三世紀,在佛教的發源地古印度,佛教卻已經消亡。至此之後的佛教也有漢傳佛教之稱。

(上圖為彌勒佛)

在中國玉文化中,佛的玉雕作品滿目琳琅,雖然說佛的種類有很多,但在玉雕中最常見的卻是「大肚彌勒佛」。「大肚彌勒佛」以袒腹大肚、喜笑顏開的形象被人們所熟知和喜愛,更有「男戴觀音,女戴佛」這一說法。而在查閱各方資料後,小編才了解到,目前玉雕市場中流行的「大肚彌勒佛」是位正兒八經的中國佛。

(上圖為童子戲彌勒)

在古印度的佛教中,彌勒佛是釋迦牟尼的徒弟,也是佛祖接班人。但彌勒佛的形象卻並非是我們所熟知的「大肚彌勒佛」形象。

(上圖為童子戲彌勒)

這一形象起源與中國五代時期的梁國。當時有位叫契此的和尚,在江浙一帶化緣。由於契此經常肩上背一個布袋並手拿錫杖及佛珠,身材矮胖,面容慈祥、笑容可鞠大腹便便,能預知晴雨又被稱為布袋和尚。據說這位面帶笑容的胖和尚經常做善事,且聰明機智,在當地留下了很多傳說。

(上圖為彌勒佛佛頭,只雕頭而不雕身,有深藏不漏之說)

布袋和尚在明州岳林寺前圓寂,圓寂前曾留下一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人們都認為這位面容慈祥的胖和尚就是彌勒佛的轉世,後人也以他的形象為標準,修建了很多彌勒佛的佛像。自此「大肚彌勒佛」的形象被人們所熟知,人們往往受他那坦蕩的笑容感染而忘卻自身的煩惱。

(上圖為彌勒佛)

這位中國佛曾說過「寬卻肚皮須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若逢知己須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這句話簡單來說就是「要大度些,不要對世間的愛憎是非過於在乎,要在愛憎是非中悟道和成長」。

(上圖為彌勒佛)

在中國玉文化中有這樣的說法,古人認為女人比較小心眼,而大肚彌勒佛的造型像是笑臉大肚,寓意快樂有度量,因此「女戴佛」則是希望女人能夠多一些平心靜氣,豁達心胸,多些笑容。在如今的網路時代里,也流行著「愛笑的女孩運氣不會太差」這麼一句充滿哲理的話,笑容是最富有感染力的情緒。流傳至今「男戴觀音,女帶佛」的說法早已被世人所熟知與接受。

(上圖為彌勒佛)

無論是如來佛祖還是彌勒佛,或者是《西遊記》的主角——斗戰勝佛,關於他們的說法繁多,有真有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與理解,小編在此不做品論。但不可否定的是他們的故事或傳說,為燦爛輝煌的華夏文明與中國玉文化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推薦閱讀:

淡紫兔毛衣(有詳細解說和編織過程)
相面的核心技巧(圖版解說)
全面解說眉峰高的女人面相
紫師解說金剛經
稱骨算命女版細解說 2016年袁天罡稱骨算命女版完整解析

TAG: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