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中醫養生法

常見中醫養生法來源/網路 編輯/泉城賢人 合理飲食可以調養精氣,糾正臟腑陰陽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壽。中醫養生理論認為,飲食要以「五穀為養,五果為助,無蓄為益,五菜為充」,還要重視五味調和,否則,會因營養失衡、體質偏頗、五臟六腑功能失調而致病。

中醫養生,歷史悠久,淵源極深。歷代醫家在探尋中醫養生真諦的道路上不斷前行,歸納總結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養生方法。

飲食養生:合理飲食可以調養精氣,糾正臟腑陰陽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壽。中醫養生理論認為,飲食要以「五穀為養,五果為助,無蓄為益,五菜為充」,還要重視五味調和,否則,會因營養失衡、體質偏頗、五臟六腑功能失調而致病。

動形養生:中醫認為,「人慾勞於形,百病不能成」。因此,古人在醫療及生活實踐中摸索形成了諸如按摩、氣功、太極拳、八卦掌、五禽戲等動形方式,以強身延年。當然,人若勞累過度,則容易引起「勞傷」,也稱「五勞所傷」,即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靜神養生:靜神養生在傳統中醫養生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古人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保持神氣清靜,心理平衡,可以保養天真元氣,使五臟安和,有助於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和延年益壽。反之,則會導致情志內傷,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以至誘發種種身心疾患。

調氣養生:人體元氣有化生、推動與固攝血液、溫養全身組織、抗拒病邪、增強臟腑機能的作用。營養失衡、勞逸失當、情志失調等諸多因素,可致元氣虛、陷、滯、逆,進而使機體發生病理變化。中醫調氣養生法主張通過慎起居、順四時、戒過勞、防過逸、調飲食、和五味、調七情、省言語、習吐納等一系列措施來調養元氣、祛病延年。

推薦閱讀:

徐文兵中醫搜集的民間偏方
中醫耳穴治療圖-中醫
中醫治癌切忌「化療式中藥」
中醫正骨心詮
艾灸:天然的感冒藥、安眠藥、降壓藥、止痛藥、美容葯

TAG:中醫 | 養生 | 中醫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