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禮儀 || 拱手禮與道教叩拜禮

道歷四七一三年 | 歲在丙申 | 六月初五

西曆 2016年7月8日


拱手禮民族交往禮儀拱手禮在我國已有3000年的歷史,從西周起就開始在同輩人見面、交往時採用,先人通過程式化的禮儀,以自謙的方式表達對他人的敬意。

拱手禮優美、自然、大方、衛生,相隔數十步亦可為,而且可以同時施與多人。

▲【影視劇中的拱手禮】| 圖源於網

行禮時,雙手互握合於胸前,用左手抱右手,這稱作"吉拜",相反則是不尊重對方的"凶拜"(若為喪事行拱手禮,則是右手抱左手)。古禮雖有男女之別,男為左抱右,女為右抱左(男女陰陽之分),但是拱手禮發展至今日,無論男女一般都採取左抱右的方式。拱手時,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誠與尊敬。

▲【拱手時,應左手在前】

注 | 此圖為本宮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國人是講究以人和人之間的距離來表現出「敬」的,而不像西方人那樣喜歡肉體親近(如握手禮和擁抱禮),這種距離不僅散發著典雅氣息,而且也比較符合現代衛生要求。拱手禮不僅是最體現中國人文精神的見面禮節,而且也是最恰當的一種交往禮儀。

▲【拱手禮是最恰當的交往禮儀】| 圖源於網

道教叩拜禮動作解說

叩拜前,雙腳要站成「八」字,起首禮儀行「拱手禮」,即左手抱右手拱握於胸前,這是華夏民族特有的傳統禮儀,意為揚善隱惡。(見下圖)

▲【拱手姿】| 圖源於網

叩拜時,一面躬身並且一面雙手於腹前合抱,自下而上(不過鼻)行禮,表達尊敬之意,因舉手伴以屈身,故也稱為「打躬」,又因身體彎曲成月牙狀,故又稱「圓揖」,作揖行禮時注意不要過分屈身,以免臂部突出而顯得不雅觀。(見下圖)

▲【圓揖】| 圖源於網

作揖後跪地叩頭的方式和佛教的「五體投地」的叩頭方式也有所不同,要求以右手置於墊上,左手按在右手背上成「十」字形,頭叩於手背上即可,需提醒注意的是叩頭時頭與背要同時下伏,避免臀高於背(見下圖)

▲【道教叩首姿勢】| 圖源於「新浪圖片」

雙手抱拳合一,不僅是道教徒長用的生活禮儀,也是國人日常的交際禮儀。透過肢體的動作,最終目的是達到端正儀容,讓心沉穩、安定,達到向收心凈念的效果。


推薦閱讀:

第四節陸修靜的齋醮科儀思想與道教「三洞」學說
道教符咒—驅鬼咒
道教與佛教的區別!
第十節明代中期至清代道教的總體特點
道教四方神 四方神分別指的是誰

TAG:禮儀 | 民族 | 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