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壇到天堂的靈魂

http://www.sina.com.cn2011年01月14日00:00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本報記者王洋/文 張雷/攝

  

我們生來孤單,無數的歷史和無限的時間因而破碎成片斷。互相埋沒的心流,在孤單中祈禱,在破碎處眺望,或可指望在夢中團圓。記憶,所以是一個牢籠。印象是牢籠以外的天空。史鐵生或遲或早會成為中國文學的一大傳奇。憑什麼呢?

  一個最另類的作家,不僅人生具有傳奇性,而且作品富有超越性。當代作家中,因為身體條件而無法行走的,屈指可數。讀史鐵生的文章便會發現,他飛了起來,就像鳳凰從火中飛了起來。他以什麼為翅膀呢?以輪椅為翅膀,以筆為翅膀,以思想為翅膀。

  地壇有史鐵生的影子。就像很多年前,他他躲進地壇的僻靜處,讓他的母親找了好久。這一回,他又躲起來了,他藏進了天堂。他他和我們大家捉起了迷藏。今天本報記者帶領讀者去尋找那架輪椅,去尋找他的書,去找尋他的思想。

  「這樣想了好幾年,最後事情終於弄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這樣想過之後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麼可怕。」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如是說。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點46分,史鐵生在宣武醫院去世,享年59歲。如果死亡真的是一個節日,史鐵生的「節日」伴著2010年的最後一天一同降臨並瞬間逝去。

  在一個寒冷的清晨,記者走訪了史鐵生的遺居。一路走一路詢問之下,終於找到作家生前居住的小區。從外觀看小區已有一定的年代,裡邊有幾塊可以散步的空地和小道。由於是上午,院內頗為清靜。找到史家所住的樓,在其一層的家門外,可以看到一條無障礙通道直接通向史家的大門。門口堆放著一些零散的紙袋和花盆。

  一位在院內散步的老人看到我們在拍照,向我們說起了史鐵生。「我在這個小區住了十幾年了,這個院里的人幾乎都知道他。如果天氣比較好,陽光比較好,他就會自己推著輪椅出來曬太陽。前段時間還看到他在曬太陽的。」老人說史鐵生是個低調、隨和的人,「感覺他挺堅強的吧。」

  還記得曾經在高中語文課本中讀到《我與地壇》的節選段落,老師當時讓大家想一個問題——應該如何理解作者與地壇、母親之間的情感關係。印象中被點名回答問題的同學談了很多體會,也說到了「堅強」二字。如今走訪史鐵生的遺居歸來,再次讀這本書,體會著作者的心境,忽然很懷疑:這種情感和思想是當時的我們只以「堅強」二字就都夠體會到的嗎?

  一個代名詞

  2010年12月31日,距離史鐵生60歲壽辰只剩4天,但他已來不及接受生日的祝福。喜歡他的讀者留下了這樣的文字:「地壇里玩耍的那個孩子,回去了。」

  不設靈堂,不舉行遺體告別,將脊椎、大腦捐給醫學研究,將肝臟捐給有需要的患者。史鐵生在生前曾這樣安排自己的身後事。許多網友建議,能否將其骨灰埋在地壇並為其立個像。一位大學教師說,不管長眠於什麼地方,史鐵生都會注視著我們,並提醒這個時代捫心自問:是否已經忘記了安放自己的靈魂。

  他,已經成為堅毅、樂觀、思想的代名詞。但幾個短短的辭彙卻又不足以概括他的一生。

  1969年,18歲的史鐵生趕赴延安插隊,後因為「脈管炎」導致雙腿癱瘓回到北京,從此與輪椅終身為伴。對於任何一個正值青春年華的人來說,這都是個打擊,史鐵生也不例外。在後來與地壇的相依相伴中,他卻漸漸收穫了一份思考與平靜,並開始嘗試寫作。

  30歲那年,在剛剛發表第一篇小說《法學教授及其夫人》不久,由於下肢癱瘓造成的腎盂積水,史鐵生又遭遇了急性腎衰竭。那時大夫跟他說,難免有一天就要做透析。這樣一直堅持到1998年,他開始做透析。

  在去做透析之前,史鐵生每天上午和下午各可以工作3個小時,晚上還可以看看書。後來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就算不透析,還得是在精神狀態比較好的情況下,一天最多上午寫作兩個多小時,然後下午看一小會兒書,再多的話,血壓就會馬上升高。

  透析需要每3天去一次醫院,一做就要花大半天時間。這種治療只是手術後的第一天身體稍感輕鬆,可第二、第三天則越來越難受。對於大多數人畏懼的疾病,史鐵生一直看得開:「幸虧有透析,要是倒退20年,這個病就是絕症,就沒有辦法。在近五六年,透析技術才比較成熟,所以我還能有這個狀態,但仍然很疲勞。在開始寫《病隙碎筆》的時候,我覺得我能寫,我不能放下,放下可能就放下了。剛開始比較困難,每天寫幾行字。一星期我要去醫院透析3次。這樣,一星期3天就沒有了。剩下的4天,上午可以寫兩三個小時。所以我現在寫得非常少、非常慢,但我在堅持,堅持每天都寫。」

  史鐵生的《病隙碎筆》大概寫了4年,從透析之後到2002年,共有十幾萬字。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到2006年和2007年,史鐵生先後出版了兩部長篇小說:《我的丁一之旅》和《務虛筆記》。

  48歲那年,史鐵生在接受生前為數不多的一次採訪中調侃道:「我的職業是生病,副業是寫作。」在他已有的48年生命中,有一半時間是用於生病。常年接受針刺的史鐵生,動脈和靜脈點已經成了蚯蚓狀。史鐵生堅強的意志力使他的醫生都受到震動。以至於有人宣稱:「史鐵生之後,談生是奢侈的,談死是矯情的。」

  曾經有一個評論家說,「史鐵生是最愛笑的作家」。對於這份樂觀,史鐵生曾這樣說道:「我常說,人的思想不妨先鋒一點兒,人的行為不妨保守一點兒。那麼寫作也是那樣。你寫的時候,可能不見得那麼樂觀,因為你感覺到了問題和困惑,如果你覺得很順暢的時候,我覺得反倒沒什麼可寫的。所以在寫作上,我不排斥悲觀主義,也不排斥懷疑主義。但在生活中,你既然選擇了活著,幹嗎要痛苦地活著呢?」

  「我的貢獻就是我的迷途,而我的迷途可能從我坐上輪椅就開始了。那時候,一個非常簡單的,非常自然而然的問題就產生了:你為什麼活著?可能所有的問題就從這裡開始了。人類的信仰也好,哲學也好,可能開始都源於這一疑問。加繆在《西西弗的神話》里說過:『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就是自殺。』追根溯源,我想哲學和宗教就開始了。所以,哲學和宗教永遠不可能結束,因為人永遠不可能圓滿。當人類完滿,人類也就結束了。」

  文學這個難題

  史鐵生留下的作品可分兩類:一類是小說,一類是散文。初期的小說《午餐半小時》暴露「陰暗面」,到1983年的《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史鐵生試圖通過小說的方式「尋根」——人「從何處來以及為什麼要來,往何處去並且怎麼去」,在《我的丁一之旅》中,他更是從鄉村記憶走向了哲理探尋。

  散文也是他自我追問的一種方式。《我與地壇》、《我的夢想》、《好運設計》與其說是內心獨白,不如說是與天的對話。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同構在了一起。因此,有書評家表示,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這篇1.5萬字的散文首次發表是在1991年的《上海文學》的第一期上,當時發表的時候作家韓少功盛讚道:「當年中國文壇上哪怕只有這一篇文章也足夠了。」這篇文章成了當時最轟動的文學作品。《我與地壇》豐沛的力度,讓所有去閱讀它的人都不得不認真去思考人生的諸多大問題。

  真實,是史鐵生作品的一大特點,是優秀文學的好品質。但史鐵生認為它不應該算文學的最高標準。他認為,如果僅僅是真實,文學的意義就要小得多。文學更多的是夢想。人要有夢想,因此人創造了文學這種方式。而一個人的實際生活,其實是很少的。像每天的衣食住行就是很實的,但當一個人在走路的時候,他會想到一些東西。寫作不一定是紙和筆的問題,只要一個人的腦子裡在對生活做一種思考的時候,就是一種寫作。

  史鐵生曾在他的《病隙碎筆》中強調,「寫作需要真誠」。一個人的夢想,很難說它真實,但完全可以說它很真誠。在夢想里真的可以給生活開闢很多新的可能性。如果說僅僅是已經有了的東西,已經被公認了的東西才是真實的,那麼它的領域可能被束縛得很狹窄。

  對於文學,史鐵生曾在他生前的最後一次訪問中提出一個根本性的問題——逃避靈魂。指出面臨越來越多元複雜的文學環境,文學就是要在骯髒中尋求乾淨。文學首先是了解自己,它沒有使命,卻客觀地起到了某些作用,那就是了解自己。其次文學就是要在骯髒中尋求一種乾淨。曾經有過一種說法,文學是要變還是不變。實際上它是要在千變萬化中尋找那個不變的東西。後來人們把它理解成文學就是要變的。以戲劇來說,燈光變了,布景變了,其實最不變的戲魂是要在不同的環境里,相當於舞台上不同的燈光、布景、演員等的背景下表現的是不變的人生。現在的戲劇滿台的背景,滿台的噱頭,但是都把戲魂兒輸了。

  說到文學創造所獨屬於自己的路子,史鐵生稱自己的招數是活出了一些「問題」。他認為「問題」是文學產生的根本原因,「文學之根」並不在於過去而在於未來,未來會不斷向作家提出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很可能古已有之,但不會因為前人曾對這些「問題」作過回答,現在的作家就無所作為了。這些生命的疑問,或者關口,無論古今,人人都要過。既然寫作要面對這些生命的問題,它就不是單靠熟練的技巧就可以解決的。文學應當是在一切事物定論之外的東西。說得更極端一點兒:作家應當是在文學之外去尋找文學。在文學之外,還存在著一個巨大而無限的空間,那就是靈魂的空間。史鐵生一直認為在這個空間里有文學創作取之不盡的東西。

  作為一個普通的讀者,在有生之年能夠讀到一些真正能夠打動你、改變你的作家作品,這個範圍非常狹小。每個人喜好各不相同。但是筆者總覺得文學之所以為文學,就是因為它能夠在一個人最孤獨、最無助的時候給予他安慰的力量。不管你是在生命中一個什麼階段在無助和孤獨,文學應該始終能夠給予你思考與勇氣。從這個角度來說,史鐵生可以讓人這樣,或者說可以讓一部分人這樣。

  「賣座」的心靈

  「在他們這一代作家中,史鐵生是出類拔萃的,對文學的堅持連其他健康人都比不了。他執著探討生與死的問題,對人生的思考比較深入。」評論家解璽璋感嘆不已。「他堅持創作很不容易,他是非常純粹的作家。」

  「他是一個形而上的作家,總是比別人多一些神性的東西。這源於他本身肌體遭受的戕害,從而養成多年來靜思的習慣。在我看來,中國不缺作家,但唯獨缺乏史鐵生這類形而上的、甚至具有神性的作家。」另一文化評論家雷達這樣評價道。

  他們的評價似乎都觸及中國當今文壇的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就是名利與心靈的較量。記者在史鐵生生前居住的小區和樓門前的那條無障礙通道前想像著作家生前的生活狀況。不禁要與現在所謂的暢銷作家做下比較。這兩種人,完全在過著兩種生活。這種區別,與身體健康與否無關,而是關乎對於文學的追求和信仰。我們無法反對且無權痛恨那些擁有超強吸金能力的從事寫作工作的人,但是我們有權去敬仰和崇拜像史鐵生這樣的寫作者。

  有人說,史鐵生是中國作家中少數堅持寫實寫作的人,他的文本幾乎全部建立在自己的生活經歷、生存體驗之上,他對哲學的思考帶來了精神空間的高度開闊,現實生活中史鐵生有著疲累的肉身,而在寫作時他擁有了自由行走的能力。深沉、陰鬱、真實,同時又擁有悲憫、通透和哲思。史鐵生和後來失明的圖書館長博爾赫斯一樣,都擁有屬於自己的一個王國,在他們的作品裡,都一樣能讀到諸多靜止的、無限的主觀感受,他們寫的是自己,但卻讓人感到每個字都與讀者有關。

  這樣一個偉大的作家,其真正的處境,不在作協大樓,不在圈子裡,而它就在自己的窮愁、疾病和死亡之中。儘管寫的作品很沉重,但活得比較樂觀、輕鬆。解璽璋介紹說,實際上,史鐵生的生活很困難,一年僅透析就要花費十萬元左右。他的住宅也一直很小,兩居室的樓房。他沒有積蓄,就是有一點稿費,沒有其他收入來源。愛人在出版社工作,收入也不高。

  在這個輕閱讀流行的年代,史鐵生註定是一位暢銷不起來的作家,即便在他最具盛名的年代,他也從未走上最受關注作家的行列,這是因為,在苦難的時代讀史鐵生會愈加沉重,在泛娛樂的時代讀史鐵生是自討苦吃。他的寫作一直是遵循內心的指引在進行,而不像其他作家一樣,用被擠壓變形的文字來表達思想,用荒誕的想像製造語言的狂歡。

  史鐵生生前說,其實真正意義上的文學,就是「務虛」。文學有可能會對一些事情做更深層次的鋪墊,也或許在很久以後,它有可能會對經濟或其他什麼產生一定作用,那也是文學自己始料不及的,這種作用倒是不可能「主題先行」的。對他自己而言,最好的狀態就是衣食不愁、治病不憂,然後就自己躲在一邊去創作。剛開始寫東西時的那種狀態是最好的,那時誰也不知道你,就是自己的靈魂和心愿對自己有要求,而外界的要求恰恰在那時最不能左右和干擾自己。他認為最舒服的事情,就是能冷靜下來寫作。

  理解史鐵生,要經歷文本解讀的耐心,在他越複雜的敘述里,越可看出他的單純。在我們的時代里,世故的文人絕不會有那樣的心靈歷險。當代文學因為他的存在,保留了一塊綠地。那個未被污染的色澤,使無趣的文字世界有了可去的地方。

  很經常地,我們認為自己自私而骯髒,然後又想其實大家都差不多,但沒有一次可以因此找到平衡。或許,沒辦法,只能把它歸咎於我們還沒進入屬於自己的「地壇」,沒在裡面呆上15年。鏈接:史鐵生經典語錄匯總:死是降臨的節日

史鐵生經典語錄

  1.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殘疾。  2.我們生來孤單,無數的歷史和無限的時間因而破碎成片斷。互相埋沒的心流,在孤單中祈禱,在破碎處眺望,或可指望在夢中團圓。記憶,所以是一個牢籠。印象是牢籠以外的天空。     3.左右蒼茫時,總也得有條路走,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筆去找。而這樣的找,後來發現利於這個史鐵生,利於世間一顆最為躁動的心走向寧靜。   4.在奧運口號「更快、更高、更強」之後,應該再加上「更美」。如果光是強調「更快、更高、更強」,就難免會追求出興奮劑或暴力甚至其它更不好的東西來。這「更美」,並不僅僅就是指姿態的優美,更是指精神的美麗。這就是說,在比賽中,贏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有了一個向自身極限的挑戰的機會。     5.也許是因為人缺了什麼就更喜歡什麼吧,我的兩條腿一動不能動,卻是體育迷。……我最喜歡並且羨慕的人就是劉易斯。他身高一米八八,肩寬腿長,像一頭黑色的獵豹,隨便一跑就是十秒以內,隨便一跳就在八米開外,而且在最重要的比賽中他的動作也是那麼舒展、輕捷、富於韻律,絕不像流行歌星們的唱歌,唱到最後總讓人懷疑這到底是要幹什麼。   

史鐵生經典語錄

  6.死是一件無須乎著急去做的事,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了的事,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我與地壇》)     7.宇宙以其不息的慾望將一個歌舞煉為永恆。這慾望有怎樣一個人間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計。(《我與地壇》)     8.人,真正的名字是慾望。所以你得知道,消滅恐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消滅慾望。可是我還知道,消滅 人性最好的辦法就是消滅慾望。那麼,是消滅慾望的同時也消滅恐慌呢,還是保留慾望的同時也保留人生。     9.我常以為是醜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為愚氓舉出了智者。我常以為是懦夫襯照了英雄。我常以為是眾生度化了佛祖。     10.但是太陽,他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當他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輝之時。那一天,我也將沉靜著走下山去,扶著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處山窪里,勢必會跑上來一個歡蹦的孩子,抱著他的玩具。

史鐵生經典語錄

  11.往事,或者故人,就像那落葉一樣,在我生命的秋風裡,從黑暗中飄轉進明亮,從明亮中逃遁進黑暗。在明亮中的,我看見他們,在黑暗裡的我只有想像他們,依靠那些飄轉進明亮中的去想像那些逃遁進黑暗裡的。我無法看到黑暗裡他們的真實,只能看到想像中他們的樣子——隨著我的想像他們飄轉進另一種明亮。     12.所謂命運,就是說,這一出「人間戲劇」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隨意調換。     13. 只有人才把怎樣活著看得比活著本身更要緊﹐只有人在頑固地追問並要求著生存的意義。  14. 在畫家暫時消失的時間裡,繼續著詩人的消息。詩人l是一種消息。見沒見過他是次要的,你會聽到他,感覺到他。空間對詩人無足重輕。他是時間的一種慾望,疑問,和一種折磨。 沒有這種慾望、疑問、折磨,也就沒有時間。  15. 人的故鄉,並不止於一塊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種遼闊無比的心情,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這一心情一經喚起,就是你已經回到了故鄉。  16. 無論是以「好漢」的光榮或惶惑,還是以「混蛋」 的勇敢或恐懼,都在振臂高呼,隨波逐流。  17. 命運而言,休論公道。 那麼,一切不幸命運的救贖之路在哪裡呢? 設若智慧的悟性可以引領我們去找到救贖之路,難道所有的人都能夠獲得這樣的智慧和悟性嗎? 我常以為是醜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為是愚氓舉出了智者。我常以為是懦夫襯照了英雄。我常以為是眾生度化了佛祖。  18. 所謂命運,就是說,這一出「人間戲劇」需要各種各樣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隨意調換。  19. 真實並不在我的心靈之外,在我的心靈之外並沒有一種叫作真實的東西原原本本地呆在那兒。真實,有時候是一個傳說甚至一個謠言,有時候是一種猜測,有時候是一片夢想,它們在心靈里鬼斧神工地雕鑄我的印象。 而且,它們在雕鑄我的印象時,順便雕鑄了我。 懷念史鐵生:留給世人「戒絕浮躁」的精神 【新民晚報消息】作家史鐵生的離去給喧鬧的新年帶來一絲悲涼。作家莫言稱,「他是偉大的人」。評論家李星說,「他的作品是這個時代最純粹的精神財富」。批評家李敬澤說:「他為中國作家立下了精神標杆」……這位「輪椅上的哲人」駕鶴西去,卻留下了「用生命書寫生命」的創作精神,為愈發物化與浮躁的當今留下寧靜與慰藉、反思與警示。   身體病弱 精神強悍  史鐵生21歲時癱瘓、30歲患腎病,從1998年起開始做透析。從成名作《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到《插隊的故事》,再到《我與地壇》,他把病榻寫作當作個人精神歷程的敘述與救贖,用生命書寫的一部部作品感動和鼓勵著無數讀者。  態度豁達 人格偉大  「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在史鐵生的名作《我與地壇》里,他這樣寫道。這種豁達的人生觀,讓史鐵生生前多次重申,自己在失去救治意義時趕快放棄,死後只要有用的器官能救別人就全部捐獻,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史鐵生留下的不只是他的作品,更是他人格的力量。」作家遲子建說,「我覺得他思想的重量,跟任何一個作家比都不遜色,沒人能取代他。」  追求寧靜 拒絕誘惑  有人說,在當前輕閱讀流行的年代,史鐵生註定是一位暢銷不起來的作家,因為在泛娛樂時代讀史鐵生的作品是自討苦吃。但正因為此,史鐵生成為一位最與眾不同的中國作家,他不像某些作家用荒誕的想像製造語言的狂歡,而一直遵循內心的指引創作,戒絕著浮躁和誘惑。編輯:王雅威 史鐵生:他無法行走,卻會飛……

  史鐵生或遲或早會成為中國文學的一大傳奇。也許他早就是一個傳奇了,也許他未來還會成為更大的傳奇。憑什麼呢?

  編輯朋友約我談談對史鐵生的印象。我頭腦里閃電般浮現出一句話:他無法行走,卻會飛……這就是史鐵生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也許我早就模糊地有這種印象了,直到今天,才能用語言概括出來。也許他的形象太豐富了,直到今天,我才抓住最突出的一個印象。

  他無法行走,卻會飛……就憑這一點,他足以成為當代中國「作家中的作家」,一個最另類的作家,不僅人生具有傳奇性,而且作品富有超越性:超越自我,超越凡俗,才可能超越時空。當代作家中,因為身體條件而無法行走的,屈指可數——這種殘酷的局限,幾乎使人註定很難在任何競爭中獲得成功。可史鐵生卻創造了奇蹟,他不是文學的失敗者。同樣,當代作家中,真正有思想,有大思想並藉此而如莊子筆下鯤鵬展翅般飛起來的並不多,但我相信史鐵生即使不是惟一的,也絕對是其中的一個。讀史鐵生的文章便會發現,他飛了起來,從肉體凡胎中飛了起來,從人群中飛了起來,從災難與疾病中飛了起來,從茫無涯際的痛苦中飛了起來,就像鳳凰從火中飛了起來。他以什麼為翅膀呢?以輪椅為翅膀,以筆為翅膀,以思想為翅膀,以愛為翅膀。而許多身體健康的作家,卻常常因為一點名利的束縛,被版稅、獎金以及所謂的市場所羈絆,而沒有了獨立的思想,而不會飛了。豈止是沒有思想,同時還沒有靈魂,沒有超越功利的信仰。史鐵生對比絕大多數作家所產生的重要意義,不在於他以輪椅為翅膀,而在於他視名利如浮雲,高蹈於物質世界之上,在星空中找到精神上的家。或者說,頭頂的星空確實與他胸懷中的道德律獲得了一致與對應。史鐵生之所以成為作家中的哲人——作家中的哲人必然是「作家中的作家」,其實原因簡單,他比我們更多地保留了不染塵埃的赤子情懷。在對待人生方面,天真才可能認真,認真才可能在虛無的問題上較真。史鐵生的詩意與哲理,都是在較真的過程中發現的。我們這個時代還是有福的,在那麼多務實(有些比常人還要務實)的作家中,畢竟出了一個「務虛」並以「務虛」為事業的史鐵生。

  史鐵生不在了的時候,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並沒有變得模糊,反而更清晰,還會越來越清晰。這幾天,莫名其妙地,我腦海里經常浮現出羅丹那尊著名的雕塑——《思想者》。我想,史鐵生也算離我們最近的一位思想者吧。只是比那個手托腮幫坐在石頭上的思想者要不幸的是,史鐵生坐在輪椅上。輪椅比石頭更冷,更硬,更讓人刺痛吧?史鐵生也註定比那為了思想而思想的思想者有更多的苦惱。他卻不像思想者那麼嚴肅、沉默。可貴的是,他還經常笑著。回想近20年幾次參加青創會與作代會,遇見坐在輪椅上的史鐵生,沒覺得他變老,因為他一直保持著那種讓人看了心裡一暖的笑容。那是史鐵生最經典的表情。也許他最知道,溫暖了別人才能讓自己加倍地溫暖,他是在用笑容溫暖別人,也是在用笑容給自己取曖。他用笑容向別人也向自己證明:史鐵生沒有被打敗,史鐵生不會被打敗,瞧,他還在笑著!史鐵生遺囑中說不舉辦遺體告別儀式與追悼會,恐怕也是不希望別人為他傷心,為他哭吧?他病逝後第4天,2011年1月4日,也就是他60歲的生日,舉辦了史鐵生追思會,他的家屬按其意願要求人們不用穿黑色衣服、不用獻花圈輓聯,會場上懸掛史鐵生的巨幅照片,也是開懷笑著的,而且是笑得最燦爛、笑得最美的那一張。

  凝視史鐵生笑著的照片,我想:他是最陽光的一位思想家,超越了苦惱與悲哀的思想者。他的思想並沒有拒人於千里之外,相反,他還用笑拉近了與凡夫俗子如我者的距離。他不僅是想明白了,還活明白了。他承受著痛苦,卻想帶給別人快樂。他希望人們記住他溫暖的笑容,忘掉他身上命運的冷酷。

  不排除他可能是笑給別人看的,是為別人笑的,不想用自己的痛苦幹擾別人的幸福。但我更願意相信史鐵生的笑容是發自內心的。思想本身會給有的思想者帶來更大的苦惱,也會給有的思想者帶來安慰與樂趣。史鐵生屬於後者。在這方面,他是幸運的。雖然他在生活中吃了苦頭,卻在思想中嘗到甜頭。思想的甜,抵消或緩衝了生活的苦。或者說,他有幸通過思想,通過寫作,把痛苦釀成了蜜,把人生的苦果釀成了酒。

  輪椅,原本意味著制約,是對自由的限制。作家史鐵生,使輪椅不再是命運的刑具,反而構成自我超越與升華的火箭發射架。別無選擇,他以這個支點,撐起了龐大的想像空間。燃燒的思想,又把他的一部又一部作品助推到高空。遠離塵囂,遠離誘惑,他反而比一般自由人獲得更大的自由,精神上的自由。有了這不可比擬的孤獨與空閑,史鐵生比旁人想得更多、想得更遠、想得更深,想得更奇特、更絕妙。史鐵生讓我懂得:作家應該是思想者,有多麼高遠或多麼獨特的思想,才可能成為多麼偉大的作家。偉大的作家不應滿足於大地上行走,更要仰望星空,想飛而且飛得起來。豈止是作家必須有思想,讀者也必須有思想的,熱愛思想才可能熱愛閱讀。

  熱愛史鐵生的讀者,都是熱愛思想的,熱愛思想者的。他們讀過《我與地壇》,加倍地熱愛地壇了,因為地壇是史鐵生坐著輪椅閑逛與遐想的地方,地壇有史鐵生的影子。地壇有過一個思想者、一個把思想當作散步的坐輪椅者,地壇也變得有思想了,有情感了。

  史鐵生從小就在地壇邊長大。他的一生,就是從地壇到天堂。他是從地壇走向天堂的。不,飛向天堂的。這一回,他放棄了輪椅,長出了真正的翅膀。

  就像很多年前,他躲進地壇的僻靜處,讓他的母親找了好久。這一回,他又躲起來了,他藏進了天堂。他和我們大家捉起了迷藏。我們能找到地壇,卻找不到那架輪椅了。我們能找到那架輪椅,卻找不到坐在輪椅上的人了。幸好,還可以讀他的書。讀他的書吧,在書裡面肯定能找到他。

  作者:洪燭 史鐵生:生死是種誰也逃不過的困境2011-01-01 14:31最早知道史鐵生是讀到他《我與地壇》,後來看過他不少文章作品,後來懂得他雙腿癱瘓,後來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一直靠透析維持生命,自稱「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對他來說,生命的意義更加特別,他思考著生與死,殘缺與愛,苦難與信仰等重大問題,並展現了他自己如何在生活中活出了意義及哲理意味,這些或許都是他過往經歷留給他的精神財富。也給我以震撼與感動財富,謝謝了。就像我很喜歡的一句話:生活永遠不會像你想像的那麼好,也不會像你想像的那麼糟,不論好,還是糟的時候,都需要堅強!殘缺也是一種美。而昨天他,輕輕的走了,而且捐獻自己部分器官,正如他輕輕的來;他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悄悄的他走了,正如他悄悄的來;他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當談到生死時,史鐵生說道,「有位哲人說,命運就是一出人間戲劇,角色是不可調換的。當我的雙腿和兩個腎都被拿走的時候,我的身體失靈了。這是我所認為的命運。有天在報紙上看到一句話,我覺得挺有道理,它說:世界上只有兩種生活——一種是悲慘的生活,一種叫非常悲慘的生活。我覺得活著就是你對生命有疑問,對生活有疑難。但是關鍵在於一種面對人生的態度。對待生死我選擇一種樂觀的態度,讓我如此幽默地看待生死還得感謝卓別林。在《城市之光》這部電影里,女主人公要自殺,卓別林將其救下,這女的說:你沒權利不讓我死?卓別林的回答讓我至今難忘:急什麼?咱們早晚不都得死?這是參透生死的大師態度。我想他是在說,這是困境,誰也逃不過,人生的一切事就是在與困境周旋。這需要靠愛去延緩死亡。」

下面是自己喜歡的他的經典語錄:

心靈的房間,不打掃就會落滿灰塵。蒙塵的心,會變得灰色和迷茫。我們每天都要經歷很多事情,開心的,不開心的,都在心裡安家落戶。心裡的事情一多,就會變得雜亂無序,然後心也跟著亂起來。有些痛苦的情緒和不愉快的記憶,如果充斥在心裡,就會使人委靡不振。所以,掃地除塵,能夠使黯然的心變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別煩亂;把一些無謂的痛苦扔掉,快樂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間。

苦樂全憑自已判斷,這和客觀環境並不一定有直接關係,正如一個不愛珠寶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極其重視虛榮的環境,也無傷她的自尊。擁有萬卷書的窮書生,並不想去和百萬富翁交換鑽石或股票。滿足於田園生活的人也並不艷羨任何學者的榮譽頭銜,或高官厚祿。

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不要抱怨生活給予了太多的磨難,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滾,就會失去雄渾,沙漠如果失去了飛沙的狂舞,就會失去壯觀,人生如果僅去求得兩點一線的一帆風順,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承受幸福。幸福需要享受,但有時候,幸福也會輕而易舉的擊敗一個人。當幸福突然來臨的時候,人們往往會被幸福的旋渦淹沒,從幸福的顛峰上跌落下來。承受幸福,就是要珍視幸福而不是一味的沉澱其中,如同面對一壇陳年老酒,一飲而盡往往會爛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細品慢咂,才會品出真正的香醇甜美。

人生如夢。生命從無到有,又從有走向無,生生死死,構成社會和世界。從人生無常這一點來說,人生有如夢幻。因此,一個 人只有活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這世界上走一回。 「浮生若夢」, 「人生幾何」,從生命的短暫性來說,人生的確是一場夢。因此如何提高生活的質量,怎樣活得有意義,便成了人們的一個永久的話題;「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與永恆的自然相比,人生不過是一場夢。

對於心靈來說,人奮鬥一輩子,如果最終能掙得個終日快樂,就已經實現了生命最大的價值。 有的人本來很幸福,看起來卻很煩惱;有的人本來該煩惱,看起來卻很幸福。 活得糊塗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煩惱。這是因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較真兒,生活中便煩惱遍地;而糊塗的人,計較得少,雖然活得簡單粗糙,卻因此覓得了人生的大境界。

幸福是要自己去尋找的,無論你在空間的哪一個角落,在時間的哪一個時刻,你都可以享受幸福,哪怕是你現在正在經歷著一場大的浩劫,你也應該幸福,因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從浩劫中學到很多別人可能一輩子都學不到的東西,當你擁有了別人所不曾擁有的東西那你就是唯一。

我與地壇(史鐵生靈魂代表作)--非常優秀--商品評價[轉載]想念地壇 作者:史鐵生 【 寧靜而卓越的靈魂_Bywayoflovein...【推薦】史鐵生 :地壇與往事史鐵生:所謂天堂即是人的仰望_河北新聞網懷念史鐵生:留給世人「戒絕浮躁」的精神讀【我與地壇】——駕馭靈魂之上的孤獨 - 夢之霞的博客 - 敏思博客[121]來自苦難天堂的救贖——讀《我與地壇》有感(高2011.13 張艾...http://www.baidu.com/s?wd=%CA%B7%CC%FA%C9%FA%20%C1%E9%BB%EA%B5%C4%B5%D8%CC%B3&pn=10&f=1史鐵生《我與地壇》--靈魂的獨白- -_大麥旅遊 –大麥網天堂里有沒有地壇 - 紫陌 - 新絲路博客 BLOG逝者進入歷史古迹存難:地壇能否給史鐵生立個像-史鐵生,靈魂守衛,...史鐵生:靈魂的地壇 - 話題門史鐵生語錄http://www.baidu.com/s?bs=%C9%FA%CB%C0%CA%C7%C0%A7%BE%B3&f=8&wd=%CA%B7%CC%FA%C9%FA%D3%EF%C2%BC
推薦閱讀:

靈界的訊息(賽斯書) 第16章 多次元的人格
八字的靈魂和樞紐-用神!邱平策用神唯一論
第十六日 對靈魂的愛
一個靈魂不愛你的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自己的傷口上撒鹽!
為什麼現在男生不追求女生了,或許有些女生已經"喪失"愛的能力了

TAG:靈魂 | 天堂 | 地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