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與超越,是對小平最好的紀念

導讀:中國的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全面超越鄧小平時代,這是對他最好的繼承,超越過去與順應時代,是鄧小平所發動的改革的真正價值,我們應該跟隨他的精神,完成他所希望的中國復興的目標,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責任。

8月22日是鄧小平誕辰110周年,中共中央8月20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座談會。30多年前,在鄧小平的領導下,中國共產黨糾正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做法,扭轉了「文革」以來的黨、國家和社會頹勢,讓中國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鄧在晚年還通過南方講話,鞏固和推動改革事業,中國人民開始走上富強之路。

在小平同志去世以後,中國人民每年都會通過各種形式紀念他,感謝他。而今年的紀念,更有特殊的意義。因為目前與30多年前有一點相似,即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後,新舊矛盾交織在一起,改革遇到了一些思想觀念的束縛,以及一些利益固化的阻礙,就像鄧小平所認為的,「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中國急需全面深化改革,突破觀念和利益的阻力,進行一場不亞於當年的偉大變革。

鄧小平等老同志當年以巨大的勇氣推進改革,留下了豐厚政治遺產,如今紀念他,就是在他那裡汲取經驗和力量,迎接轉型與改革的巨大挑戰。鄧小平留給我們的第一個啟示,就是在國家面臨重大抉擇和挑戰的時候,領導人必須肩負歷史擔當,帶領國家擺脫困境,勇往直前,堅定走向國強民富的復興道路。

目前,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啟動全面深化改革,並要求「殺出一條血路來」,同樣體現了堅如磐石的政治信念以及勇於擔當的政治品格。如果說鄧小平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那麼,習近平則是中國第二次大變革的「頂層設計師」,相比於以前,目前的難度更大,挑戰更多。

鄧小平留給我們的第二個啟示則是,改革需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在改革開放前,中國一直進行各種政治運動,整個社會處於「左傾比賽」當中,政治路線、思想路線和組織路線都以革命意識形態為主。人們經歷了「文革」,吃盡了「左」的苦頭,因此當時非常需要解放思想。當時,鄧小平以巨大的政治勇氣高舉解放思想旗幟,順應民心,這也是改革開放得到廣泛支持的民意基礎。

當前,中國雖然比30多年前思想更加多元和開放,但解放思想的擔子反而比以前更重。這是因為,目前阻礙改革的一些陳舊觀念是剩下的最頑固的,尤其是一些既得利益群體以意識形態為擋箭牌,保護自己的利益,遊說一些老百姓反對改革。此外,經過幾十年發展,中國取得了驕人成就,有人總結出「中國模式」希望按照這個模式一勞永逸式的發展,完全無視積累的矛盾,這意味著很多人可能喪失了進取精神,而改革帶來的利益格局變化,也會讓一些人排斥與反對。現在,改革要想形成共識,比30多年前更難,因此,更需解放思想,才能推進改革。

鄧小平留給我們的第三個啟示是,他在當時的政治環境與社會條件下,推動漸進式的適應性改革,與休克療法相比,這種改革模式取得了驚人的成功。這種漸進性改革一直延續至今。

但也正是先易後難的漸進性改革,一些難啃的骨頭留到了現在,比如:經濟方面出現結構失衡,分配方面不公更加嚴重,等等。鄧小平無法預知我們這個時代的新矛盾和問題。中國改革需要創造一種新的設計,穩妥地解決這些問題。

因此,中國的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全面超越鄧小平時代,這是對他最好的繼承,超越過去與順應時代,是鄧小平所發動的改革的真正價值,我們應該跟隨他的精神,完成他所希望的中國復興的目標,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責任。

(編輯 衣鵬 張凡 申劍麗)

歡迎關注《21世紀經濟報道》官方微信:點擊標題下方「21世紀經濟報道」;搜索微信號「jjbd21」;或,將下方二維碼保存至手機,並從相冊中掃描二維碼。


推薦閱讀:

張兵:提高10倍成交率的第一步,是。。。
譚詠麟出道整整50年,縱橫歌壇遇到三大勁敵,只有一人無法超越
超越情愛好修行
報告稱亞太富人數首次超越北美躍居全球首位
莫言:直面時代與超越現實

TAG:超越 | 變革 | 紀念 |